CN111406003A - 座椅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6003A
CN111406003A CN201880076268.XA CN201880076268A CN111406003A CN 111406003 A CN111406003 A CN 111406003A CN 201880076268 A CN201880076268 A CN 201880076268A CN 111406003 A CN111406003 A CN 111406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seat
sheet
shap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62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岛诚文
伊藤周治
村上广宣
藤井贵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06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60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3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coming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42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with circulation of air through a layer inside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sucked from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 B60N2/5685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座椅用空调装置(10)安装在支承就座者的座椅垫(7),具有通风片(11)。上述通风片形成为内部具有通风路(14)的片状。另外,上述通风片具有通风孔(15)。上述通风孔被设置成,在所述通风片安装在上述座椅垫的情况下,向就座面(6a)侧开口。另外,上述通风片构成为通过通电而发热。

Description

座椅用空调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是基于2017年11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228112号的申请,其记载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发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在汽车等的座椅的送风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送风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送风装置具有送风源和通风路。通风路通过将热塑性弹性材料制的多根管并列一体化而形成为片状。通风路通过喷嘴与送风源连接。在构成通风路的多根管的上面侧即座椅表皮侧形成有狭缝状的吹出口。
在将专利文献1记载的送风装置组装到汽车等的车辆用座椅的情况下,在座椅垫和座椅表皮之间配置有片状的通风路。另外,能够在片状的通风路与座椅表皮之间设置座椅加热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3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如果要在座椅设置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则在座椅垫和座椅表皮之间配置通风路和座椅加热器的两层构造。在该情况下,由于在通风路与座椅表皮之间配置座椅加热器,所以通风阻力增加。另外,由于随着上述两层构造的部件数量的增加和组装工时的增加,制造成本和装置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示例的情况而作出的。即,本发明提供一种例如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并且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和发热性能的座椅用空调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座椅用空调装置安装在支承就座者的座椅垫,
具备通风片,该通风片形成为内部具有通风路的片状,且具有通风孔,在该通风片安装于上述座椅垫的情况下,盖通风孔向就座面侧开口,
上述通风片构成为通过通电而发热。
在该结构中,所述通风片通过由所述通风孔喷出或吸入空气,起到通风功能。另外,上述通风片通过通电而发热。这样,在该结构中,由于上述通风片其自身因通电而发热,所以通过单体的上述通风片,能够起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即,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能够良好地一体化。因此,能够良好地避免在除了上述通风片之外还设置座椅加热器并层叠两者的两层构造的情况下产生的通风阻力的增加。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并且能够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和发热性能。
此外,附加在各要素上的带括号的参照符号表示该要素与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手段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因此,本发明不受上述参考标号的描述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座椅用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座椅垫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座椅用空调装置的一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座椅用空调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座椅用空调装置的又一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通风片的一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通风片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通风片的又一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2所示的端子的一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2所示的端子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和2图对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可适用于一个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如果插入到与该实施方式有关的一系列的明的中途,则有可能妨碍该实施方式的理解,所以在该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后归纳记载。
(整体结构)
参照图1,在车辆1的车室2内设置有座椅3。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3是汽车用座椅,搭载在汽车即车辆1上。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用图中箭头定义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此外,这种方向的概念是为了简明地说明实施方式的结构而设置的。因此,“下”不一定意味着重力作用方向。但是,典型地,在将车辆1稳定地载置在水平面上的情况下,“下”与重力作用方向一致或几乎一致。同样,左右方向典型地与车宽方向一致或大致一致。但是,对于左右方向,当然也不一定意味着车宽方向。关于前后方向也一样。
座椅3包括背靠部4、座面部5和表皮部6。背靠部4从座面部5的后端部向斜上方延伸设置,以便在乘员就座于座椅3的情况下,从背后支承该乘员的上身。座面部5被设置成,在乘员就座于座椅3的情况下从下方支承该乘员的臀部和大腿部。
背靠部4和座面部5在外表面具有表皮部6。此外,为了简化图示,在图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与背靠部4对应的表皮部6的图示。表皮部6由具有透气性的面料形成,例如织物、带穿孔的天然皮革、或带穿孔的合成皮革。就座面6a是在乘员就座于座椅3的情况下与乘员的臀部和大腿部相对的座面部5的外表面,即与座面部5对应的表皮部6的表面。
座面部5具有表皮部6和座椅垫7。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垫7构成设置在车辆1的车室2内的座椅3。
座椅垫7由缓冲性高的发泡聚氨酯树脂等形成,以便良好地支承就座者即就座于座椅3的乘员。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垫7具有将上侧垫7a和下侧垫7b层叠而成的两层构造。上侧垫7a和下侧垫7b由具有相同特性的相同材料形成。“特性”例如是根据JISK6400等工业标准测定的硬度等。
上侧垫7a配置在表皮部6和下侧垫7b之间。在上侧垫7a,沿着上下方向即上侧垫7a的厚度方向形成有空气流能够良好地流通的多个就做侧通路7c。在就座侧通路7c“空气流能够良好地流通”是指在就座侧通路7c,在流通的空气流中不会产生大的流路阻力。以下,对于就座侧通路7c以外的部分也同样。具体而言,就座侧通路7c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上侧垫7a的贯通孔,设置成朝向表皮部6即就座面6a开口。
下侧垫7b配置在上侧垫7a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垫7b设置有收容部7d。收容部7d是朝向上侧垫7a开口的凹部,在俯视下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俯视”是指从上看对象物。
在下侧垫7b,沿着上下方向即下侧垫7b的厚度方向形成有空气流能够良好地流通的送风源侧通路7e。送风源侧通路7e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下侧垫7b的贯通孔,设置成在收容部7d的俯视下的大致中央部开口。
在收容部7d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沿左右方向形成有空气流能够流通的槽部7f。槽部7f设置成形成朝向上侧垫7a开口的凹部。槽部7f经由送风源侧通路7e与管道8连接。
管道8是管状部件,设置成连接气流发生源9和座椅用空调装置10。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道8配置在座椅3的下方。气流发生源9例如是配置在座椅3的下方的送风机,具体是送风单元。或者,气流发生源9例如是搭载在车辆1的空调装置。
(座椅用空调装置的结构)
座椅用空调装置10构成为通过安装在座面部5的座椅垫7,向就座者供给空气流,并且对就座者进行加热。具体而言,座椅用空调装置10具有通风片11和一对端子12。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座椅用空调装置10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通风片11形成为平面形状为矩形的片状,以便被收容在收容部7d。“平面形状”是指,以片状部件的厚度方向与水平面正交的方式将该片状部件载置在水平面上,从与水平面正交的视线看该片状部件时的该片状部件的外形形状。即,通风片11的平面形状与通风片11的俯视下的外形形状一致。
通风片11构成为,通过将一对端子12中的一个端子与未图示的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将另一个端子与该电源的负极电连接,从而通过通电而发热。具体而言,通风片11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导电性树脂(例如导电性弹性材料等)形成。“导电性树脂”也被称为“构成电阻发热体的合成树脂”。
通风片11具有平面形状为矩形的一对通风片面13。通风片面13是在将通风片11载置在水平面上的情况下,与通风片11的水平面相对的表面,即构成顶面和底面的表面。
端子12分别设置在与通风片11的矩形的平面形状的对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及另一个端部对应的位置。“对边方向”是规定矩形中的一对对边彼此的间隔的方向。即,对边方向是与和一对对边双方正交的假想直线平行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端子12中的一个端子与通风片11的前端部相对配置。另外,一对端子12的另一个端子与通风片11的后端部相对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12形成为与通风片面13相对的平板状。具体而言,端子12是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导体板,由铜等良导体形成。另外,端子12固定在收容部7d的底面上。端子12通过以规定的压力与自身具有导电性的通风片11的、作为导电性的表面的通风片面13接触,与通风片11电连接。
如图1所示,通风片11在内部具有空气流能够流通的通风路1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路14主要沿前后方向设置,以使空气流沿前后方向流通。通风路14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被闭塞。
另外,通风片11具有空气流能够良好地流通的多个通风孔15。通风孔15是在通风片面13开口的贯通孔,设置成与通风路14连通。另外,通风孔15设置成,在通风片11安装在座面部5的座椅垫7的情况下,向就座面6a侧开口。即,通风片11的外部的空间和通风路14通过通风孔15连通。另外,通风孔15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与就座侧通路7c对应的位置。即,通风孔15配设成与就座侧通路7c相对。
另外,通风片11具有空气流能够良好地流通的连通孔16。连通孔16是在与设置有通风孔15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通风片面13开口的贯通孔,设置成与通风路14连通。另外,连通孔16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与槽部7f对应的位置,以便在通风片11安装在座面部5的座椅垫7的情况下与槽部7f连通。即,连通孔16配设成与槽部7f相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片11是通过将多个导电性树脂制的通风管17并列排列而形成的。通风管17是在内部具有通风路14的管,形成为圆筒形状。多个通风管17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多个通风管17沿左右方向排列。即,通风片11具有将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通风路14并列排列而成的结构。另外,通风片11构成为通电方向与通风管17的延伸设置方向一致。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根通风管17彼此相互结合,从而将多根通风管17一体化。例如,多个通风管17可以彼此无接缝地一体化。因此,通风片面13具有将多个半圆柱面并列配置而相互平滑地结合的形状。另外,在各通风管17,构成通风孔15的切口部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同一位置。此外,在各通风管17,构成连通孔16的切口部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同一位置。
(动作概要)
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用空调装置10的动作概要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所起到的效果一起进行说明。
例如,有时由气流发生源9进行送风,即向座椅用空调装置10送出空气。在该情况下,从气流发生源9经由管道8向座椅用空调装置10供给吹出方向的空气流。于是,由于这样的空气流,产生空气经由送风源侧通路7e、槽部7f及连通孔16流入通风片11内的通风路14的空气流。
由此,产生空气从通风路14经由通风孔15向通风片11的外部流出的空气流。即,空气流从通风孔15向就座面6a喷出。从通风孔15向就座面6a喷出的空气流通过就座侧通路7c,并且贯通具有通气性的表皮部6,到达车室2侧。像这样,对就座者执行送风。
相反,有时由气流发生源9吸引空气。在该情况下,产生从座椅用空调装置10经由管道8朝向气流发生源9的空气流。即,从气流发生源9经由管道8向座椅用空调装置10供给吸引方向的空气流。由于这样的空气流,产生空气从通风片11内的通风路14经由连通孔16、槽部7f及送风源侧通路7e向管道8侧流出的空气流。即,从通风片11内的通风路14吸出空气。
由此,产生空气经由就座侧通路7c及通风孔15流入通风片11内的通风路14的空气流。于是,在就座侧通路7c产生负压。由此,就座面6a周围的空气贯通具有通气性的表皮部6,被吸引到通风片11侧。这样,通过吸引就座者与座椅3之间的空气,可以良好地消除就座部的闷热。
另外,通风片11经由一对端子12而通电。于是,通风片11发热。由此对就座者执行加热动作。此外,这种加热动作可以与上述送风动作或吸引动作分开执行,或者与上述送风动作或吸引动作同时执行。特别是在同时使用送风动作和加热动作的情况下,通过通风片11的通电,通风路14内部的空气被加热。通过将该加热空气经由通风孔15供给到就座者,能够与通风片11自身的发热产生的辐射热一起,实现对就座者的有效加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通风片11通过在通风孔15喷出或吸入空气,起到通风功能。另外,通风片11通过通电而发热。这样,在该结构中,通风片11自身通过通电而发热,由此,通过单体的通风片11,能够起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即,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能够良好地一体化。
但是,在除通风片11之外还设置有座椅加热器,将两者设置在就座面6a与座椅垫7之间的两层构造的情况下,由于座椅加热器的存在,通风阻力增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通过由单体的通风片11实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能够良好地避免上述那样的通风阻力的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该结构,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同时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和发热性能。从该观点出发,座椅用空调装置10也可以称为带加热功能的“座椅用送风装置”或“座椅用空气流发生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通风片11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导电性树脂形成。在该结构中,通过由导电性树脂形成起到通风功能的通风片11,构成通风片11。因此,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良好地一体化的单体的通风片11可以通过廉价的装置成本实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通风片11是通过将多个通风管17并列排列而形成的,通风管17形成为在内部具有通风路14的管状。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片11具有通过将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根通风管17彼此相互结合而将多根通风管17一体化而成的结构。
在该结构中,通风片11具有将多个由通风管17的内部的空间形成的通风路14并列排列而成的结构。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地实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良好地一体化的单体的通风片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通风片11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矩形。另外,用于对通风片11通电的端子12分别设置在矩形的平面形状的对边方向上的与一个端部及另一个端部对应的位置。在该结构中,通过尽可能地延长一对端子12间的距离,能够尽可能地扩大通风片11中的通电发热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用于对通风片11通电的端子12形成为与通风片11的表面即通风片面13相对的平板状。在该结构中,通过使平板状的端子12与通风片11的表面即通风片面13相对及接触,形成通风片11与端子12的电连接。因此,通风片11与端子12的电连接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座椅垫7构成设置在车辆1的车室2内的座椅3。在该结构中,通风片11通过安装在构成设置在车辆1的车室2内的座椅3的座椅垫7,能够对车辆1的乘员供给空气流和/或温热。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并且能够在汽车等车辆用座椅上设置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
(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因此,对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以下,对代表性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变形例的说明中,主要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对相互相同或均等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因此,在以下变形例的说明中,关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的构成要素,只要不是技术矛盾或特别追加的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可以适当地被引用。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及图中的记载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概念,是为了简洁地说明实施方式的结构而设置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方向概念。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所示,在座椅3被设置为“朝前”的情况下,左右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或大致一致。与此相对,在座椅3被设置成“朝横向”的情况下,前后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或大致一致。另外,在座椅3被设置为“朝后”的情况下,前后方向反转。对于后述的其他变形例也相同。
对于座椅3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座椅3可以是前座,也可以是后座。背靠部4的倾斜角度可以调整,也可以不能调整。在背靠部4也可以设置支承就座者的头部的头枕。或者,座椅3也可以不具有背靠部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风片11被收容在设置于下侧垫7b的收容部7d中,从而被安装在座椅垫7。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式。
即,例如,如图3所示,收容通风片11的收容部7d也可以以朝向下侧垫7b开口的方式设置在上侧垫7a。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本变形例中,表皮部6也可以与座椅垫7的外侧表面一体化。
或者,如图4所示,通风片11也可以配置在表皮部6与座椅垫7之间。在该情况下,座椅垫7也可以是上下不分离的一体构造。另外,优选的是,在座椅垫7的与表皮部6相对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收容部7d。收容部7d是朝向表皮部6开口的凹部,形成为收容通风片11。如图4所示,通过在座椅垫7的上表面设置收容部7d,在该收容部7d收容通风片11,能够尽可能地抑制伴随着就座面6a上的凸部的产生的乘坐感觉的恶化。此外,如上所述,在座椅垫7的上表面设置收容部7d并不是必须的。
气流发生源9与座椅用空调装置10的空气流通路径的连接也可以不贯通座椅垫7的一部分而进行。即,例如,如图5所示,通风片11也可以设置成从下侧垫7b的上表面通过后端部绕到底面侧,且在下侧垫7b的底面侧与气流发生源9连接。在该情况下,通风片11中的一对端子12间的通电区域,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在与就座面6a对应的区域。此外,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座椅垫7的上表面设置收容部7d。即,通风片11中的一对端子12间的通电区域也可以收容在设置于座椅垫7的上表面的收容部7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风片11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导电性树脂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式。
例如,如图6所示,一个变形例的通风片11具有主体部111和发热体112。主体部111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具体而言,主体部111是通过将多个绝缘性树脂制的通风管17并列排列并一体化而形成的。
发热体112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电阻体形成为膜状。发热体112与作为主体部111的表面的主体面113以紧贴的方式接合。具体而言,例如,发热体112可以是通过在主体面113干式或湿式成膜电阻体而形成的。或者,例如,发热体112可以是通过将薄膜状的电阻体粘接在主体面113而形成的。
在本变形例中,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主体部111的表面即主体面113上,形成膜状的电阻体即发热体112,从而构成通风片11。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地实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良好地一体化的单体的通风片11。
或者,如图7所示,另一变形例的通风片11具有主体部111和发热体112。主体部111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具体而言,主体部111是通过将多个绝缘性树脂制的通风管17并列排列并一体化而形成的。
发热体112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电阻体形成为线状即丝状。另外,发热体112埋设在主体部111。具体而言,例如,发热体112通过编织多个线状的电阻体而形成网状且筒状。主体部111设置成,例如通过使绝缘性弹性材料等绝缘体材料含浸在网状且筒状的发热体112,利用绝缘体层覆盖多个线状的电阻体各自的周围。
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主体部111埋设作为线状的电阻体的发热体112,构成通风片11。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地实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良好地一体化的单体的通风片11。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通风片11是通过将多个通风管17并列排列并一体化而形成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式。具体而言,例如,如图8及图9所示,通风片11也可以是通过在一张平板状部件的内部设置多个通风路14而形成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用于对通风片11通电的端子12形成为与通风片11的表面即通风片面13相对的平板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式。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0所示,端子12也可以形成为截面形状是U字状,以便收容通风片11的对边方向上的端部。在该结构中,通过在具有U字状的截面形状的端子12收容通风片11的对边方向上的端部,形成通风片11与端子12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可靠地形成通风片11与端子12的电连接。此外,“U字状”也可以表现为“C字状”或“角括号状”。
或者,例如,如图11所示,端子12也可以具有凸部121。凸部121在通风片11的对边方向上的端部,以插入通风片11的内部即通风路14内的方式,沿通风路14的延伸设置方向突出设置。
具体而言,在本变形例中,通风片11是通过将多个绝缘性树脂制的通风管17并列排列并一体化而形成的。端子12具有与通风管17相同数量的多个凸部121。多个凸部121分别在对应的通风管17的端部插入通风路14内。
在该结构中,在通风片11的对边方向上的端部,通过将端子12的凸部121插入通风片11的内部,形成通风片11与端子12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可靠地形成通风片11与端子12的电连接。
气流发生源9可以是配置在座椅3附近的送风机,具体是送风单元。在该情况下,可以理解,座椅用空调装置10具有通风片11和气流发生源9,该气流发生源9设置成对该通风片11供给气流。
通风片11中的通风路14内的空气流的流通方向和通电方向即电流流通方向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平行,也可以相互交叉。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座椅用空调装置10设置在座面部5。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式。即,座椅用空调装置10可以代替座面部5而设置于背靠部4,或设置在背靠部4和座面部5。在背靠部4设置座椅用空调装置10的情况下,背靠部4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的座面部5同样地构成。因此,为了避免说明的冗余化,在本说明书中也省略了在背靠部4设置座椅用空调装置10的情况下的背靠部4的结构的图示和说明。
在上述的说明中,相互无接缝地形成为一体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将相互分体的部件贴合而形成。同样,通过将彼此分体的部件贴合而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相互无接缝地形成为一体。
在上述说明中,由彼此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部件可以由彼此不同的材料形成。同样,由彼此不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由彼此相同的材料形成。
变形例也不限于上述示例。另外,多个变形例可以相互组合。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一部分与变形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相互组合。
构成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是必须的情况和原理上明确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当然未必是必须的。另外,在提及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明确限定为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同样,在提及构成要素等的形状、方向、位置关系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形状、方向、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形状、方向、位置关系等。
(总结)
以下,对由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公开的一部分或全部所表示的本发明的各种观点进行说明。
在第一观点中,通风片构成为通过通电而发热。在该结构中,通风片通过通风孔喷出或吸入空气,起到通风功能。另外,通风片通过通电而发热。即,通过单体的通风片,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能够良好地一体化。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并且能够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和发热性能。
在第二观点中,通风片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导电性树脂形成。在该结构中,通过由导电性树脂形成起到通风功能的通风片,构成通风片。因此,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良好地一体化的单体的通风片可以通过廉价的装置成本来实现。
在第三观点中,通风片具备主体部和发热体。主体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发热体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电阻体形成为膜状,与主体部的表面即主体面以紧贴的方式接合。在该结构中,通过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主体部的表面即主体面上形成膜状的电阻体即发热体,构成通风片。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地实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良好地一体化的单体的通风片。
在第四观点中,通风片具备主体部和发热体。主体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发热体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电阻体形成为线状,埋设在主体部。在该结构中,通过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主体部埋设线状的电阻体即发热体,构成通风片。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地实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良好地一体化的单体的通风片。
在第五观点中,通风片是通过多个通风管并列排列而形成的,该通风管形成为在内部具有通风路的管状。在该结构中,通风片具有将多个由通风管的内部空间形成的通风路并列排列而成的结构。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地实现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良好地一体化的单体的通风片。
在第六观点中,通风片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矩形形状。另外,用于对通风片通电的端子分别设置在矩形形状的平面形状的对边方向上的与一段部及另一端部对应的位置。在该结构中,通过尽可能地延长一对端子间的距离,能够尽可能地扩大通风片中的通电发热区域。
在第七观点中,用于对通风片通电的端子形成为与通风片表面即通风片面相对的平板状。在该结构中,通过使平板状的端子与通风片的表面即通风片面相对,形成通风片与端子的电连接。因此,通风片与端子的电连接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形成。
在第八观点中,用于对通风片通电的端子的截面形状形成为U字状,以收容通风片的对边方向上的端部。在该结构中,通过在具有U字状的截面形状的端子收容通风片的对边方向上的端部,形成通风片与端子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可靠地形成通风片与端子的电连接。
在第九观点中,用于对通风片通电的端子具有凸部。凸部设置成在通风片的对边方向上的端部插入通风片的内部。在该结构中,通过在通风片的对边方向上的端部将端子的凸部插入通风片的内部,形成通风片与端子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可靠地形成通风片与端子的电连接。
在第十观点中,座椅垫构成设置在车辆的车室内的座椅。在该结构中,通过将通风片安装在构成设置在车辆的车室内的座椅的座椅垫,能够对车辆的乘员供给空气流和/或温热。因此,能够尽可能避免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并且能够在汽车等的车辆用座椅设置通风功能和发热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座椅用空调装置,安装在支承就座者的座椅垫(7),所述座椅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通风片(11),该通风片形成为在内部具有通风路(14)的片状,且该通风片具有通风孔(15),在所述通风片安装于所述座椅垫的情况下,该通风孔向就座面(6a)侧开口,
所述通风片构成为通过通电而发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片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导电性树脂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片具备:
主体部(111),该主体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以及
发热体(112),该发热体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电阻体形成为膜状,且与主体面(113)以紧贴的方式接合,所述主体面是所述主体部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片具备:
主体部(111),该主体部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以及
发热体(112),该发热体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电阻体形成为线状,且埋设于所述主体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片是通过多个通风管(17)并列排列而形成的,所述通风管形成为在内部具有所述通风路的管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片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矩形形状,
用于对所述通风片通电的端子(12)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矩形形状的对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对应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对所述通风片通电的端子(12)形成为与通风片面(13)相对的平板状,所述通风片面是所述通风片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的截面形状形成为U字状,以收容所述通风片的所述对边方向上的所述端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具有在所述通风片的所述对边方向上的所述端部插入所述通风片的内部的凸部(121)。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垫构成设置在车辆(1)的车室(2)内的座椅(3)。
CN201880076268.XA 2017-11-28 2018-10-19 座椅用空调装置 Pending CN1114060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8112 2017-11-28
JP2017228112A JP7000820B2 (ja) 2017-11-28 2017-11-28 座席用空調装置
PCT/JP2018/039029 WO2019107004A1 (ja) 2017-11-28 2018-10-19 座席用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6003A true CN111406003A (zh) 2020-07-10

Family

ID=66663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6268.XA Pending CN111406003A (zh) 2017-11-28 2018-10-19 座椅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82882A1 (zh)
JP (1) JP7000820B2 (zh)
CN (1) CN111406003A (zh)
DE (1) DE112018006065T5 (zh)
WO (1) WO20191070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32268B1 (en) * 2017-05-31 2022-04-20 Kurabe Industrial Co., Ltd. Ventilation mat
JP7042113B2 (ja) * 2018-02-28 2022-03-25 株式会社クラベ シートパッド及び座席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825A (ja) * 1992-07-16 1994-02-08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加温椅子
JPH10323261A (ja) * 1997-05-24 1998-12-08 Shiyouyou Seiki:Kk 送風寝具
WO2005084493A1 (ja) * 2004-03-05 2005-09-15 Kurabe Industrial Co., Ltd. 通風装置
JP2007209397A (ja) * 2006-02-07 2007-08-2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空調シート
US20100295339A1 (en) * 2009-05-22 2010-11-25 David S.K. Siu Air-conditioned seat cushion
CN203279223U (zh) * 2013-05-03 2013-11-06 安徽德力电热电缆有限公司 空气用管状送热元件
CN103994678A (zh) * 2014-06-07 2014-08-20 华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管束冻结及有效去除积灰的直接空冷机组
US20150061331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Ching-Lun Yang Breathable seat cushioning and seating device for children
CN205305142U (zh) * 2015-11-27 2016-06-08 江苏源之翼电气有限公司 高效电热膜加热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3764U (zh) * 1985-01-22 1986-08-04
JPH0928510A (ja) * 1995-07-21 1997-02-04 Tateyama Alum Ind Co Ltd 座 席
JP5430085B2 (ja) 2008-06-20 2014-02-26 株式会社クラベ 送風装置が組込まれた座席
DE102009024781A1 (de) * 2009-06-10 2010-12-16 Daimler Ag Polst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2017228112A (ja) 2016-06-23 2017-12-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集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825A (ja) * 1992-07-16 1994-02-08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加温椅子
JPH10323261A (ja) * 1997-05-24 1998-12-08 Shiyouyou Seiki:Kk 送風寝具
WO2005084493A1 (ja) * 2004-03-05 2005-09-15 Kurabe Industrial Co., Ltd. 通風装置
JP2007209397A (ja) * 2006-02-07 2007-08-2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空調シート
US20100295339A1 (en) * 2009-05-22 2010-11-25 David S.K. Siu Air-conditioned seat cushion
CN203279223U (zh) * 2013-05-03 2013-11-06 安徽德力电热电缆有限公司 空气用管状送热元件
US20150061331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Ching-Lun Yang Breathable seat cushioning and seating device for children
CN103994678A (zh) * 2014-06-07 2014-08-20 华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管束冻结及有效去除积灰的直接空冷机组
CN205305142U (zh) * 2015-11-27 2016-06-08 江苏源之翼电气有限公司 高效电热膜加热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00820B2 (ja) 2022-01-19
WO2019107004A1 (ja) 2019-06-06
JP2019098771A (ja) 2019-06-24
US20200282882A1 (en) 2020-09-10
DE112018006065T5 (de)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2650B2 (en) Vehicle seat with thermal comfort system
JP4017981B2 (ja) 通気式座席
US6179706B1 (en) Seat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7275984B2 (en)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seat
JP383532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US20070101729A1 (en) Automotive seat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3705395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構造
CN111284376A (zh) 用于座椅总成的温度控制系统
US20070107440A1 (en) Air flow device incorporated into seat for a vehicle
CN107054179B (zh) 用于可调节头枕总成的集成冷却系统
JP2007209397A (ja) 空調シート
WO2018079041A1 (ja) 通風シートおよび座席空調装置
JP726767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11110773B2 (en) Seat air-conditioning device
US10427567B2 (en) Air channel foam pad with thermally conductive tape
CN111406003A (zh) 座椅用空调装置
JP3666774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構造
US10391909B2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 heatable head restraint
US20230302871A1 (en) Vehicle seat air-conditioning device
WO2019107005A1 (ja) 座席加熱装置
JPH1027855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7201899B2 (ja) シート空調システム
JP3705893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構造
JP2020032925A (ja) ベンチレーションマット及び座席
JP6790743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