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7923A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7923A
CN111397923A CN202010282061.7A CN202010282061A CN111397923A CN 111397923 A CN111397923 A CN 111397923A CN 202010282061 A CN202010282061 A CN 202010282061A CN 111397923 A CN111397923 A CN 111397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lifting
guide
sliding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20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97923B (zh
Inventor
王乐炯
李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GKEY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乐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乐炯 filed Critical 王乐炯
Priority to CN2020102820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7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7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7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97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7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01M17/021Tyre supporting devices, e.g. 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8Shock-test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碰撞力的抬升碰撞执行机构、用于带动轮胎升降的轮胎固定升降机构、用于轮胎碰撞接触的碰撞接触机构和承托释放机构,所述碰撞触碰机构包括转动切换电机、旋转固定座、平面碰撞块、角锥碰撞块、圆弧碰撞块和锥体碰撞块;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系统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障碍物对象,能够更好的模拟不同碰撞环境下的碰撞情况,能够对轮胎性能做出更为客观。准确的评判,从而保证生产制造的轮胎的性能和出厂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面对的是不同的复杂的路况环境,在具体的路况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物,轮胎在碰撞到障碍物之后会产生爆胎的可能性,因此轮胎的安全性以及耐撞击性能很重要。在轮胎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的轮胎进行性能检测,从而检验轮胎是否满足不同路况的使用要求,继而判定轮胎是否存在设计和制造缺陷。
在现有的碰撞测试装置中,模拟的障碍物对象单一,无法检测面对不同形式障碍物下的轮胎碰撞情况,从而无法对轮胎性能做出客观、准确的评判,影响到轮胎出厂后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存在着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碰撞力的抬升碰撞执行机构、用于带动轮胎升降的轮胎固定升降机构、用于轮胎碰撞接触的碰撞接触机构和承托释放机构,所述抬升碰撞执行机构包括底板、导向架、弹性柱、滑动横梁、龙门架和抬升液压缸,所述底板上镜像设置安装有两个所述导向架,两个所述导向架上分别竖直滑动设置有所述滑动横梁,两个所述滑动横梁处于同一高度,两个所述滑动横梁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由多个串联的弹性组件构成,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弹性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龙门架桥接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动横梁的顶端,每个所述滑动横梁的底端均设有两个关于所述弹性柱对称设置的圆柱状的橡胶顶触块,在位于每个所述橡胶顶触块的正下方位置均设有所述抬升液压缸,四个所述抬升液压缸均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抬升液压缸的输出端可与所述橡胶顶触块接触;
所述碰撞触碰机构包括转动切换电机、旋转固定座、平面碰撞块、角锥碰撞块、圆弧碰撞块和锥体碰撞块,所述转动切换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外侧壁上,所述旋转固定座包括截面呈正方形的方形固定座和两个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形固定座两侧共轴的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且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动切换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形固定座上四个长矩形状的侧壁面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所述平面碰撞块、所述角锥碰撞块、所述圆弧碰撞块和所述锥体碰撞块,所述平面碰撞块的截面呈矩形状,所述角锥碰撞块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所述圆弧碰撞块的截面呈半圆状,所述锥体碰撞块上呈矩阵分布有圆柱锥;
所述轮胎固定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碰撞接触机构的下方位置;每个所述导向架上均设置有所述承托释放机构,两个所述承托释放机构可对应托起相邻位置的所述滑动横梁。
优选的,所述轮胎固定升降机构包括导向台、驱动电机、丝杠、传动链、升降台和轮轴,所述导向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台外侧固定设有电机固定座,所述导向台的内侧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导轨,所述驱动电机倒立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固定座的上端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链轮,所述导向台和所述底板之间竖直转动安装有两个所述丝杠,所述丝杠上设有从动链轮,所述传动链啮合在两个所述从动链轮和所述驱动链轮上,所述升降台竖直滑动设置在四个所述导轨上,且所述升降台与两个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立板,所述轮轴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立板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轮轨和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轮轨之间的横梁板,所述滑动横梁的两侧设有与两个所述轮轨对应滑动接触的导向轮。
优选的,所述承托释放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升降板、释放液压缸、滑动块和承托轮,所述升降液压缸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板的顶端,所述升降板呈T字型,所述升降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升降板上设有两个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横梁板上的导柱,两个所述导柱对称分布在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两侧,所述滑动横梁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搭板,所述搭板的底端开设有两个轮槽,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搭板的下方,所述释放液压缸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侧壁上,所述升降板上端面上设有两个滑轨,所述滑动块与所述释放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上设有两个一一对应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轨上的内伸块,两个所述内伸块随滑动可一一对应伸入两个所述轮槽中,每个所述内伸块的前端均转动安装有所述承托轮,所述承托轮可与所述轮槽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圆柱座、导杆、导套和拉伸弹簧,所述导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座上,所述导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套设在所述导套上,且所述拉伸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柱座上;在所述弹性柱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弹性组件中的所述导套和所述拉伸弹簧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横梁的底部,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弹性组件中的圆柱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组件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弹性组件中的所述导套和所述拉伸弹簧均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弹性组件中的所述圆柱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顶触块底端设有半圆槽,位于下方的所述抬升液压缸的输出端可伸入所述半圆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在本检测系统中,通过抬升碰撞执行机构带动碰撞接触机构抬升至不同的高度用于获取不同的碰撞弹射力,构成其中一个测试变量,另外在碰撞接触机构中设置了平面碰撞块、角锥碰撞块、圆弧碰撞块和锥体碰撞块四个不同的碰撞接触对象(障碍物)可供任意切换,构成另一个测试变量,通过设置的承托释放机构可以实现释放进行碰撞测试,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变量组合进行不同变量环境下的碰撞测试,以检测轮胎的实际性能,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系统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障碍物对象,能够更好的模拟不同碰撞环境下的碰撞情况,能够对轮胎性能做出更为客观。准确的评判,从而保证生产制造的轮胎的性能和出厂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的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的左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未装配底板结构的底视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弹性组件的剖视图;
图11是碰撞接触机构未装配转动切换电机结构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碰撞接触机构未装配转动切换电机结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抬升碰撞执行机构;11、底板;12、导向架;121、轮轨;122、横梁板;13、弹性柱;131、弹性组件;1311、圆柱座;1312、导杆;1313、导套;1314、拉伸弹簧;14、滑动横梁;141、导向轮;142、搭板;1421、轮槽;143、橡胶顶触块;1431、半圆槽;15、龙门架;16、抬升液压缸;2、轮胎固定升降机构;21、导向台;211、电机固定座;212、导轨;22、驱动电机;221、驱动链轮;23、丝杠;231、从动链轮;24、传动链;25、升降台;251、立板;26、轮轴;3、碰撞接触机构;31、转动切换电机;32、旋转固定座;321、方形固定座;322、旋转轴;33、平面碰撞块;34、角锥碰撞块;35、圆弧碰撞块;36、锥体碰撞块;361、圆柱锥;4、承托释放机构;41、升降液压缸;42、升降板;421、导柱;422、滑轨;43、释放液压缸;44、滑动块;441、内伸块;45、承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阅附图1-1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碰撞力的抬升碰撞执行机构1、用于带动轮胎升降的轮胎固定升降机构2、用于轮胎碰撞接触的碰撞接触机构3和承托释放机构4;
抬升碰撞执行机构1包括底板11、导向架12、弹性柱13、滑动横梁14、龙门架15和抬升液压缸16,底板11上镜像设置焊接安装有两个导向架12,两个导向架12上分别竖直滑动设置有滑动横梁14,两个滑动横梁14处于同一高度,两个滑动横梁14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弹性柱13,弹性柱13由两个串联的弹性组件131构成,且位于最下方的弹性组件131固定安装在底板11上,龙门架15桥接焊接在两个滑动横梁14的顶端,每个滑动横梁14的底端均设有两个关于弹性柱13对称设置的圆柱状的橡胶顶触块143(橡胶顶触块143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动横梁14上),在位于每个橡胶顶触块143的正下方位置均设有抬升液压缸16,四个抬升液压缸16均通过螺栓竖直固定安装在底板11上,抬升液压缸16的输出端可与橡胶顶触块143接触;
当滑动横梁14呈自然状态时,碰撞接触机构3、龙门架15和两个滑动横梁14构成的整体质量将全部落在两个弹性柱13上,此时滑动横梁14保持静止状态,而拉伸弹簧1314被压缩到最大程度,在进行轮胎的碰撞测试时,通过抬升碰撞执行机构1提供碰撞力实现平面碰撞块33/角锥碰撞块34/圆弧碰撞块35/锥体碰撞块36对轮胎的碰撞,具体操作时,同步启动四个抬升液压缸16,抬升液压缸16输出端从接触半圆槽1431开始随着向上输出将带动滑动横梁14顺着两侧的轮轨121向上滑动,随着两个滑动横梁14被逐渐抬升,拉伸弹簧1314将被逐渐拉伸,高度越高,拉伸弹簧1314的变形量越大,所获取的碰撞力也将越大,龙门架15随着滑动横梁14上升而上升,而碰撞接触机构3随着龙门架15上升而上升,当滑动横梁14被释放后,在弹力弹射作用下将对轮胎实行碰撞测试。
碰撞触碰机构包括转动切换电机31、旋转固定座32、平面碰撞块33、角锥碰撞块34、圆弧碰撞块35和锥体碰撞块36,转动切换电机3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龙门架15的外侧壁上,旋转固定座32包括截面呈正方形的方形固定座321和两个焊接在方形固定座321两侧共轴的旋转轴322,两个旋转轴322水平转动安装在龙门架15上,且其中一个旋转轴322与转动切换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方形固定座321上四个长矩形状的侧壁面上依次焊接固定安装有平面碰撞块33、角锥碰撞块34、圆弧碰撞块35和锥体碰撞块36,平面碰撞块33的截面呈矩形状,角锥碰撞块34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圆弧碰撞块35的截面呈半圆状,锥体碰撞块36上呈矩阵分布有圆柱锥361;
平面碰撞块33、角锥碰撞块34、圆弧碰撞块35和锥体碰撞块36用于模拟轮胎实际碰撞过程中所面对四种典型的碰撞对象,转动切换电机31每次转动四分之一圈,将带动旋转固定座32随之转动四分之一圈,用于切换平面碰撞块33、角锥碰撞块34、圆弧碰撞块35和锥体碰撞块36,使其处于竖直向下的位置,用于直接与下方的轮胎在测试时进行碰撞接触。
轮胎固定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底板11上,且位于碰撞接触机构3的下方位置;每个导向架12上均设置有承托释放机构4,两个承托释放机构4可对应托起相邻位置的滑动横梁14。
进一步地,轮胎固定升降机构2包括导向台21、驱动电机22、丝杠23、传动链24、升降台25和轮轴26,导向台21焊接固定安装在底板11上,导向台21外侧焊接有电机固定座211,导向台21的内侧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导轨212,驱动电机22通过螺栓倒立固定安装在电机固定座211的上端面上,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链轮221,导向台21和底板11之间竖直转动安装有两个丝杠23,丝杠23上设有从动链轮231,传动链24啮合在两个从动链轮231和驱动链轮221上,升降台25竖直滑动设置在四个导轨212上,且升降台25与两个丝杠23螺纹连接,升降台25上焊接有立板251,轮轴26水平转动安装在立板251上。
在测试前,需要将待测试的轮胎固定安装在轮轴26上,安装时滑动横梁14处于自然静止状态,且固定的轮胎所处的位置与平面碰撞块33/角锥碰撞块34/圆弧碰撞块35/锥体碰撞块36均有一定的距离,而滑动横梁14处于自然静止状态时已经处于最低位置,因此在实际测试时,为了能够实现碰撞,需要通过轮胎固定升降机构2带动轮胎上升一定的高度,具体的,通过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链轮221将通过传动链24带动两个从动链轮231随之转动,从而实现两个两个从动链轮231同步转动,继而实现两个丝杠23的同步转动,从而在两个丝杠23的驱动下带动升降台25上升,轮胎将随着升降台25同步上升相应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轮胎提升一般在滑动横梁14完成抬升后进行。
进一步地,导向架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竖直焊接固定安装在底板11上的轮轨121和焊接固定连接在两个轮轨121之间的横梁板122,滑动横梁14的两侧设有与两个轮轨121对应滑动接触的导向轮141。导向轮141的设置一方面减小了接触摩擦,另一方面提高了对滑动横梁14的导向作用。
更进一步地,承托释放机构4包括升降液压缸41、升降板42、释放液压缸43、滑动块44和承托轮45,升降液压缸41通过螺栓竖直固定安装在横梁板122的顶端,升降板42呈T字型,升降板42焊接固定安装在升降液压缸41的输出端,升降板42上焊接有两个竖直滑动设置在横梁板122上的导柱421(导柱421的设置提高了承托强度),两个导柱421对称分布在升降液压缸41的两侧,滑动横梁14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向外延伸的搭板142,搭板142的底端开设有两个轮槽1421,升降板42位于搭板142的下方,释放液压缸43水平固定安装在升降板42的侧壁上,升降板42上端面上设有两个滑轨422(滑轨422可提供对滑动块44的导向作用,而且可以实现滑动块44与升降板42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提高承托强度和可靠性),滑动块44与释放液压缸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动块44上设有两个一一对应滑动设置在两个滑轨422上的内伸块441,两个内伸块441随滑动可一一对应伸入两个轮槽1421中,每个内伸块441的前端均转动安装有承托轮45,承托轮45可与轮槽1421滚动接触。
在测试过程中,当抬升碰撞执行机构1带动碰撞接触机构3抬升至一定高度后,保持四个抬升液压缸16与滑动横梁14的接触,然后便可通过承托释放机构4对滑动横梁14实现承托,具体的,通过启动升降液压缸41带动升降板42上升,直到承托轮45与搭板142的轮槽1421接触,从而承托轮45将滑动横梁14托起,随后将抬升液压缸16恢复到初始输出位置状态,随后便可进行正式的碰撞测试,通过启动释放液压缸43带动滑动块44顺着滑轨422向外侧滑动,从而将承托轮45从轮槽1421中抽出,当两侧搭板142下方的承托轮45都全部脱离后,在拉伸弹簧1314的弹射作用下将完成对轮胎的弹射碰撞。
进一步地,弹性组件131包括圆柱座1311、导杆1312、导套1313和拉伸弹簧1314,导杆1312焊接固定安装在圆柱座1311上,导套1313滑动设置在导杆1312上,套设在导套1313上,且拉伸弹簧1314一端焊接在圆柱座1311上;在弹性柱13中,位于最上方的弹性组件131中的导套1313和拉伸弹簧1314均固焊接定连接在滑动横梁14的底部,位于最下方的弹性组件131中的圆柱座1311焊接安装在底板11上;在相邻的两个弹性组件131中,位于下方的弹性组件131中的导套1313和拉伸弹簧1314均与位于上方的弹性组件131中的圆柱座1311固定焊接。弹性柱13由串联的弹性组件131构成可以构成柱体结构实现对滑动横梁14的支撑,另外,采用分段串联式的结构可以实现弹性力的多级增长,也可避免拉伸弹簧1314出现拉伸失效。
进一步地,橡胶顶触块143底端设有半圆槽1431,位于下方的抬升液压缸16的输出端可伸入半圆槽1431中。橡胶顶触块143可以实现非刚性接触,可以减少噪音,半圆槽1431可实现很好的限位作用。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系统对轮胎进行碰撞检测的过程中,通过抬升碰撞执行机构1带动碰撞接触机构3抬升至不同的高度用于获取不同的碰撞弹射力,构成其中一个测试变量,另外在碰撞接触机构3中设置了平面碰撞块33、角锥碰撞块34、圆弧碰撞块35和锥体碰撞块36四个不同的碰撞接触对象可供任意切换,构成另一个测试变量,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变量组合进行不同变量环境下的碰撞测试,以检测轮胎的实际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碰撞力的抬升碰撞执行机构(1)、用于带动轮胎升降的轮胎固定升降机构(2)、用于轮胎碰撞接触的碰撞接触机构(3)和承托释放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碰撞执行机构(1)包括底板(11)、导向架(12)、弹性柱(13)、滑动横梁(14)、龙门架(15)和抬升液压缸(16),所述底板(11)上镜像设置安装有两个所述导向架(12),两个所述导向架(12)上分别竖直滑动设置有所述滑动横梁(14),两个所述滑动横梁(14)处于同一高度,两个所述滑动横梁(14)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弹性柱(13),所述弹性柱(13)由多个串联的弹性组件(131)构成,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弹性组件(13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龙门架(15)桥接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动横梁(14)的顶端,每个所述滑动横梁(14)的底端均设有两个关于所述弹性柱(13)对称设置的圆柱状的橡胶顶触块(143),在位于每个所述橡胶顶触块(143)的正下方位置均设有所述抬升液压缸(16),四个所述抬升液压缸(16)均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抬升液压缸(16)的输出端可与所述橡胶顶触块(143)接触;
所述碰撞触碰机构包括转动切换电机(31)、旋转固定座(32)、平面碰撞块(33)、角锥碰撞块(34)、圆弧碰撞块(35)和锥体碰撞块(36),所述转动切换电机(31)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5)的外侧壁上,所述旋转固定座(32)包括截面呈正方形的方形固定座(321)和两个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形固定座(321)两侧共轴的旋转轴(322),两个所述旋转轴(322)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5)上,且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轴(322)与所述转动切换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形固定座(321)上四个长矩形状的侧壁面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所述平面碰撞块(33)、所述角锥碰撞块(34)、所述圆弧碰撞块(35)和所述锥体碰撞块(36),所述平面碰撞块(33)的截面呈矩形状,所述角锥碰撞块(34)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所述圆弧碰撞块(35)的截面呈半圆状,所述锥体碰撞块(36)上呈矩阵分布有圆柱锥(361);
所述轮胎固定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且位于所述碰撞接触机构(3)的下方位置;每个所述导向架(12)上均设置有所述承托释放机构(4),两个所述承托释放机构(4)可对应托起相邻位置的所述滑动横梁(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固定升降机构(2)包括导向台(21)、驱动电机(22)、丝杠(23)、传动链(24)、升降台(25)和轮轴(26),所述导向台(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导向台(21)外侧固定设有电机固定座(211),所述导向台(21)的内侧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导轨(212),所述驱动电机(22)倒立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固定座(211)的上端面上,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链轮(221),所述导向台(21)和所述底板(11)之间竖直转动安装有两个所述丝杠(23),所述丝杠(23)上设有从动链轮(231),所述传动链(24)啮合在两个所述从动链轮(231)和所述驱动链轮(221)上,所述升降台(25)竖直滑动设置在四个所述导轨(212)上,且所述升降台(25)与两个所述丝杠(23)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台(25)上设有立板(251),所述轮轴(26)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立板(2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的轮轨(121)和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轮轨(121)之间的横梁板(122),所述滑动横梁(14)的两侧设有与两个所述轮轨(121)对应滑动接触的导向轮(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释放机构(4)包括升降液压缸(41)、升降板(42)、释放液压缸(43)、滑动块(44)和承托轮(45),所述升降液压缸(41)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板(122)的顶端,所述升降板(42)呈T字型,所述升降板(42)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液压缸(41)的输出端,所述升降板(42)上设有两个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横梁板(122)上的导柱(421),两个所述导柱(421)对称分布在所述升降液压缸(41)的两侧,所述滑动横梁(14)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搭板(142),所述搭板(142)的底端开设有两个轮槽(1421),所述升降板(42)位于所述搭板(142)的下方,所述释放液压缸(43)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板(42)的侧壁上,所述升降板(42)上端面上设有两个滑轨(422),所述滑动块(44)与所述释放液压缸(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44)上设有两个一一对应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轨(422)上的内伸块(441),两个所述内伸块(441)随滑动可一一对应伸入两个所述轮槽(1421)中,每个所述内伸块(441)的前端均转动安装有所述承托轮(45),所述承托轮(45)可与所述轮槽(1421)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131)包括圆柱座(1311)、导杆(1312)、导套(1313)和拉伸弹簧(1314),所述导杆(1312)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座(1311)上,所述导套(1313)滑动设置在所述导杆(1312)上,所述套设在所述导套(1313)上,且所述拉伸弹簧(1314)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柱座(1311)上;在所述弹性柱(13)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弹性组件(131)中的所述导套(1313)和所述拉伸弹簧(131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横梁(14)的底部,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弹性组件(131)中的圆柱座(131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组件(131)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弹性组件(131)中的所述导套(1313)和所述拉伸弹簧(1314)均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弹性组件(131)中的所述圆柱座(13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顶触块(143)底端设有半圆槽(1431),位于下方的所述抬升液压缸(16)的输出端可伸入所述半圆槽(1431)中。
CN202010282061.7A 2020-04-11 2020-04-11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Active CN111397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2061.7A CN111397923B (zh) 2020-04-11 2020-04-11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2061.7A CN111397923B (zh) 2020-04-11 2020-04-11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7923A true CN111397923A (zh) 2020-07-10
CN111397923B CN111397923B (zh) 2022-04-05

Family

ID=7143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2061.7A Active CN111397923B (zh) 2020-04-11 2020-04-11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79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4007A (zh) * 2020-07-11 2020-09-04 叶庆国 一种基于动态环境参数试验的汽车轮胎测试模拟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4574A (ja) * 2000-12-06 2002-06-21 Toshiba Corp 落下衝撃試験装置
JP2005114593A (ja) * 2003-10-09 2005-04-2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損傷試験装置
JP2009002906A (ja) * 2007-06-25 2009-01-08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試験機
CN202974612U (zh) * 2012-07-11 2013-06-05 佛山市南海锐新铝轮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车轮冲击性能液压提升砝码实验机
CN104764577A (zh) * 2015-04-17 2015-07-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径向冲击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08007701A (zh) * 2017-12-12 2018-05-08 陈高强 用于测试轮胎的耐磨性与轮毂的耐撞击性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4574A (ja) * 2000-12-06 2002-06-21 Toshiba Corp 落下衝撃試験装置
JP2005114593A (ja) * 2003-10-09 2005-04-2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損傷試験装置
JP2009002906A (ja) * 2007-06-25 2009-01-08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試験機
CN202974612U (zh) * 2012-07-11 2013-06-05 佛山市南海锐新铝轮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车轮冲击性能液压提升砝码实验机
CN104764577A (zh) * 2015-04-17 2015-07-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径向冲击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08007701A (zh) * 2017-12-12 2018-05-08 陈高强 用于测试轮胎的耐磨性与轮毂的耐撞击性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4007A (zh) * 2020-07-11 2020-09-04 叶庆国 一种基于动态环境参数试验的汽车轮胎测试模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7923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55448B1 (ko) 차륜 해체가 필요없는 평행 승강 차륜 탐상기
CN111624007A (zh) 一种基于动态环境参数试验的汽车轮胎测试模拟系统
CN110274779B (zh) 一种新型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
CN11139792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性能检测系统
CN107576517A (zh) 一种车辆主动悬架性能测试平台
CN111366373A (zh) 商用车驾驶室侧面斜20°冲击试验台
CN104458281B (zh) 一种自平衡两轮车自动路试设备
CN110926829A (zh) 一种汽车底盘颠簸路面寿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54951A (zh) 贯通式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装置
CN114778054A (zh) 一种轮胎加速变角度反向冲击试验装置
CN11334062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环境式轮胎防滑性能检测装置
CN109443729B (zh) 模拟汽车碾压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5165265A (zh) 一种四自由度的飞机轮胎刚度试验台
CN116773229B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耐久检测装置
CN212963994U (zh) 一种汽车备胎升降器的耐久试验检测装置
CN116380501B (zh) 一种车辆单双轮胎综合检测设备
CN111551338B (zh) 一种基于汽车安全性的保险杠冲击试验装置
CN203164157U (zh) 带支撑梁的车辆车轮探伤系统
CN203249897U (zh) 一种车辆车轮探伤系统
CN219142532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检测的试验装置
CN107727413B (zh) 一种带测速滚筒的汽车制动实验台举升装置
CN203148897U (zh) 移动式车轮探伤机
CN107576512B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测试装置
CN214270106U (zh) 一种滚筒式汽车性能检验台的举升装置
CN220807463U (zh) Agv搬运机器人底盘检验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4

Address after: 200000 room b226, building 3, No. 612, Shangchua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FIGKEY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9, Nanshan village, Ru'ao Town,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Leji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