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6996A - 移动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6996A
CN111396996A CN202010370229.XA CN202010370229A CN111396996A CN 111396996 A CN111396996 A CN 111396996A CN 202010370229 A CN202010370229 A CN 202010370229A CN 111396996 A CN111396996 A CN 111396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mobile air
wire
water
ada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02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02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6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6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699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3979 priority patent/WO2021217917A1/zh
Priority to US17/802,277 priority patent/US20230142583A1/en
Priority to EP20933496.0A priority patent/EP4108999A4/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out or mutu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e.g. of compressors 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4Arrangements for portabil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2Supports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or ventilation uni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2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ranspor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空调器,所述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电控盒及线控组件,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线控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线控组件包括线控器及供所述线控器适配连接的适配件。其中,所述适配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适配件与所述电控盒连接;所述线控器与连接端连接。本发明的移动空调器,能够提高移动空调器的适用性,以提高移动空调器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移动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移动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传统移动空调器通常是额外配置遥控器,通过遥控器来遥控移动空调器的工作。然而,一旦遥控器故障或丢失,用户需要重新配置新的遥控器,才能继续控制移动空调器的工作,这导致移动空调器的适用性较差,大大降低移动空调器的使用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空调器,旨在提高移动空调器的适用性,以提高移动空调器的使用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空调器,所述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电控盒及线控组件,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线控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线控组件包括线控器及供所述线控器适配连接的适配件。其中,所述适配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适配件与所述电控盒连接;所述线控器与连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底板,所述底盘的底板下表面构造有安装板;所述适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适配件的连接端朝向所述底盘的一侧伸出,以供所述线控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贯设有供所述适配件的线体穿过的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的下端形成有敞口,所述敞口位于所述安装板的背对所述线控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凸设有所述通道围板,所述通道围板围合形成所述走线通道,所述通道围板的背对所述接水槽的侧壁构造有出线孔,以供所述适配件的线体从所述走线通道穿出。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贯设有供所述适配件穿出的伸出口;所述适配件的顶面的远离其连接端的位置凸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适用于在所述适配件从所述伸出口穿出后,与所述伸出口的面向所述敞口一侧的周缘抵持。
可选地,所述适配件的相对两侧面还构造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随所述适配件的连接端从所述伸出口穿出,而后与所述伸出口的背对所述敞口一侧的周缘抵持。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块上构造有自其顶部朝向所述适配件的连接端呈斜坡状的前导向面;和/或,所述第二定位块构造有自其顶部朝背离所述适配件的连接端呈斜坡状延伸的后导向面。
可选地,所述适配件的顶面在靠近其连接端的位置凸设有第三定位块;所述线控器上构造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适用于在所述线控器和所述连接端插置连接后,与所述第三定位块扣持固定。
可选地,所述底盘构造有接水槽及供压缩机安装的安装位;所述底盘在所述接水槽和所述安装位之间构造形成电器容置区,所述电器容置区适用于供所述电器部件容置安装。
可选地,所述移动空调器还包括电器防护盖,所述电器防护盖配置于所述电器容置区中,以适用于罩盖所述电器容置区中的电器部件和/或所述走线通道。
可选地,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第一水位检测器,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安装于所述电器容置区内,以适用于检测所述电器容置区的第一水位;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三缺口适用于检查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
可选地,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第二水位检测器,所述第二水位检测器安装于所述电器容置区内,以适用于检测所述电器容置区的第二水位,所述第二水位高于所述第一水位;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侧壁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适用于检查所述第二水位检测器。
可选地,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打水电机,所述打水电机安装于所述电器容置区,并与配置于所述接水槽中的打水轮连接;所述电器防护盖的面向所述打水轮的侧壁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与所述打水电机对应,以适用于检查所述打水电机。
可选地,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安装于所述电器容置区中,以用于开关所述接水槽的出水口;所述电器防护盖的背对所述接水槽的一侧开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四缺口与所述排水阀对应,以适用于检查所述排水阀。
可选地,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与所述排水阀对应的顶面贯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适用于供所述排水阀的线体通过;所述第四缺口自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侧壁的下边缘延伸至所述过线孔。
可选地,所述电器防护盖的顶面凸设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位于所述过线孔的一侧,用以供自所述过线孔引出的线体绕线。
可选地,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一端还构造有位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的固定件,所述电器防护盖的另一端还构造有插置件;所述底盘构造有插接部和固定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件对应插置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一端朝侧向伸出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件相邻,所述支撑板支撑于所述底板上的通道围板上,并遮盖该通道围板的上端的敞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移动空调器上配置线控组件,线控组件包括线控器及供线控器适配连接的适配件,线控器通过所述适配件与所述电控盒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空调器通过该线控器可接收来自遥控器或者其他控制终端通过wifi发出的遥控信号,从而无需配置遥控器,或者在遥控器故障或丢失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发出遥控信号控制移动空调器的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移动空调器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底盘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底盘的侧视图;
图7为图1中底盘的仰视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底盘和电器防护盖配合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7中的线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底盘和电器防护盖配合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底盘和电器防护盖配合的又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F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图9中电器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电器防护盖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电器防护盖又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76841400000041
Figure BDA0002476841400000051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至图17为本发明移动空调器的说明书附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器,所述移动空调器能够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所述移动空调器采用一种新的排水阀安装方式,可以减少由使用螺钉而出现的锈蚀情况,提高排水阀安装的稳定性。
所述移动空调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室内侧换热器及室外侧换热器。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构造有室外换热室及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室上方的室内换热室;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室外换热室;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室内换热室。
在所述移动移动空调器制冷时,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到室内换热室中,经室内侧换热器换热后形成冷空气,而后冷空气被吹出到室内环境,实现对室内环境制冷;与此同时,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到室外换热室中,经室外侧换热器换热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最后通过排风管向室外排。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和线控组件800,所述壳体内配置有电控盒;线控组件800安装于所述壳体,线控组件800包括线控器810及供线控器810适配连接的适配件820(具体可参见图11)。其中,适配件820安装于所述壳体,适配件820通过线体822与电控盒连接;线控器810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线控器810与连接端821连接。
具体说来,所述壳体包括底盘100及安装于底盘100上的壳罩(壳罩未图示)。线控组件800的适配件820可以安装在壳罩上或底盘100上均可,仅需适配件820的连接端显露在壳体的外侧即可。也就是说,线控器810也位于壳体的外侧。因此,操作人员可在壳体的外侧将线控器810连接到适配件820上,无需拆开壳体,无其他部件阻挡,大大降低拆装线控器810的难度,便于用户对线控器810进行检查。用户通过对线控器810的检查,可判断是线控器810故障还是电控盒故障,以此再确定是否需要拆开壳体。
线控组件800的线控器810及其适配件820在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当线控组件800工作时,线控器810可接收来自遥控器或者其他控制终端通过wifi发出的指令信号,然后通过适配件820将该指令信号传输给与其连接的电控盒,该电控盒在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后,控制相应的电器部件执行与该信号对应的操作。所述通过wifi发出遥控信号的控制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等。因此,该移动空调器可以无需配置遥控器,或者在遥控器故障或丢失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发出遥控信号控制移动空调器的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移动空调器上配置线控组件800,线控组件800包括线控器810及供线控器810适配连接的适配件820,线控器810通过所述适配件820与所述电控盒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空调器通过该线控器810可接收来自遥控器或者其他控制终端通过wifi发出的遥控信号,从而无需配置遥控器,或者在遥控器故障或丢失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所述控制终端通过wifi发出遥控信号控制移动空调器的工作。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为维护和检修线控器810,可将线控器81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不仅可以方便用户在外侧对线控器进行拆装,以对线控器810进行检修或更换;并且,线控器810不易受到移动空调器的壳体或其内部构件的遮挡,进而更容易接收遥控指令信号,提高线控器810的信号接收效率。鉴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100以及安装在底盘100上的壳罩(未图示);线控器810可以配置在底盘100的外侧,也可以配置在壳罩的外侧。
请参阅图6至图8,具体在此,线控器810可以配置在底盘100;底盘100包括底板110及沿底板110的周缘设置的侧板120。其中,底板110的下表面构造有安装板190;适配件820安装于述安装板190,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朝向所述底盘的一侧伸出,以供线控器810连接。具体地,,该安装板190构造在底板110的下表面。因此,安装线控器810时,操作人员可以从底盘100的一侧(如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将线控器810伸入到底盘100下方的安装板190上,即可将线控器810插置到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
请参阅图8至图10,进一步地,底板110贯设有供适配件820的线体穿过的走线通道900,走线通道900的下端形成有敞口,所述敞口位于安装板190的背对线控器810的一侧。即相对底盘100的同一侧板120而言,安装板190比走线通道900更为靠近该侧板120,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就近执行线控器810和适配件820的连接操作。
由于线控器810和适配件820连接的位置位于安装板190的背对走线通道900的敞口一侧,因此,即使接水槽101或室外换热器或其周围部件的冷凝水落入到走线通道900内,这部分水也会受到安装板190的阻挡,从而不会低落到线控器810和适配件820连接的位置,即安装板190在此也可以作为线控器810的挡水板,有效对线控器810进行防水。
在安装线控组件800时,可以先将线控组件800的适配件820自所述安装板190的与所述敞口对应的一侧向其背对所述敞口的一侧伸出(反向亦然),并将适配件820与安装板190连接固定,此时,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则位于安装板190的背对该敞口的一侧,适配件820的远离连接端821的一端延伸出有线体822,该线体822从走线通道900的下端的敞口向上穿入走线通道900,而后从走线通道900的上端穿出并连接到电控盒上;最后,在安装板190的背对该走线通道900下端的敞口的一侧,将线控器810与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8至图10,在此考虑到,底板110的上表面可能会产生有冷凝水,为避免这些水从走线通道900滴落到房间的底板上,可选地,在所述底板110的上表面凸设有通道围板910,该通道围板910围合形成走线通道900,通道围板910的侧壁构造有出线孔911,以供适配件820的线体822从走线通道900穿出,线体822穿出后再连接到电控盒上。
具体说来,通道围板910靠近底盘的接水槽,通道围板910在背对接水槽101的侧壁上开设形成出线孔911。通道围板910上端的敞口可配置一盖板或者通过电器防护盖500盖合。当底板110的上表面有水时,这些水会受到该通道围板910的拦截,从而难以流入到走线通道900内,进而避免发生漏水事故,避免造成用户的困扰。
请参阅图8、图10及图11,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将适配件820从安装板190穿出,在安装板190贯设有供适配件820穿出的伸出口191。适配件820可以与该伸出口191过盈配合固定,也可以在此两者之间构造定位结构,以将适配件820固定在该伸出口191中。在此可选地,适配件820的顶面在靠近其连线端802的位置凸设有第一定位块823,第一定位块823适用于在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从所述伸出口191穿出后,与所述伸出口191的面向所述敞口一侧的周缘抵持。第一定位块823凸出于适配件820的侧面。
当安装适配件820时,将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从所述伸出口191的内侧(即伸出口191的与所述敞口对应的一侧)向伸出口191的外侧(即伸出口191的背对所述敞口的一侧)穿出,直到该连接端821完全伸出伸出口191的外侧后,适配件820上的第一定位块823与伸出口191的内周缘抵持,从而适配件820不能继续从伸出口191穿出。此时,由于适配件820的重心偏向于落在安装板190的外侧,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具有向下倾斜的趋势,适配件820的连线端802则具有向上倾斜的趋势,然受到第一定位块823和伸出口191内周缘的抵持作用,从而使得适配件820不易从伸出口191向外脱落出来。
进一步地,为提高适配件820安装的稳定性,可选地,适配件820的相对两侧面还构造有第二定位块824,第二定位块824随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从所述伸出口191穿出,而后与所述伸出口191的背对所述敞口一侧的周缘抵持。显然,第二定位块824凸出于适配件820的侧面。
当适配件820安装到伸出口191之后,第一定位块823可与伸出口191的内周缘相对抵持,而第二定位块824则可与伸出口191的外周缘相对抵持,从而限定了适配件820的沿伸出口191内外向的活动,在无较强外力的作用下,适配件820不易从该伸出口191脱落出来。当然,在需要拆卸适配件820时,则对适配件820施加一较强的作用力,使其克服第一定位块823或第二定位块824的阻力,即可将适配件820拆卸下来。
可选地,第二定位块824上构造有自其顶部朝向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呈斜坡状的前导向面8241,以在将适配件820从伸出口191内侧向其外侧穿出的过程中,伸出口191的侧边缘顺沿该第二定位块824的前导向面8241滑过,以减小第二定位块824对适配件820安装的阻力,从而降低适配件820安装到伸出口191的难度。
此外,也可以在第二定位块824构造有自其顶部朝向适配件820的连线端802呈斜坡状延伸的后导向面8242,以在将适配件820从伸出口191外侧向其内侧撤回(拆出)的过程中,伸出口191的侧边缘顺沿该第二定位块824的后导向面8242滑过,以减小第二定位块824对适配件820拆卸的阻力,从而降低拆卸适配件820的难度。
值得一提的时,该第二定位块824的前导向面8241和后导向面8242之间呈夹角设计,并在前导向面8241和后导向面8242之间的夹角位置形成可与伸出口191的外周缘抵持的顶部。至于前导向面8241和后导向面8242之间的夹角大小,则可以是80°至120°,例如但不局限85°、90°、95°、100°、105°、110°、115°等。
可选地,线控器810和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插置连接。为增强线控器810和适配件820连接的牢固性,可选地,在线控器810的相对两侧构造有向前开口的定位槽811,定位槽811适用于与第二定位块824对应插置。在将线控器810插置到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时,线控器810上的定位槽811与第二定位块824对准,当线控器810和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插置完成后,第二定位块824恰好进入到定位槽811中,从而使得此两者配合限定线控器810。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适配件820的顶面在靠近其连接端821的位置凸设有第三定位块825;线控器810上构造有弹性卡扣812,弹性卡扣812适用于在线控器810和连接端821插置连接后,与第三定位块825扣持固定。也就是说,当线控器810和适配件820的连接端821插置完成后,线控器810的弹性卡扣812恰好扣持到适配件820的第三定位块825上,从而进一步将线控器810和适配件820连接固定,大大提高线控器810安装的牢固性,使得线控器810不轻易发生脱落。
请参阅图9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底盘100构造有接水槽101及供压缩机安装的安装位105;底盘100在接水槽101和安装位105之间构造形成电器容置区106,电器容置区106适用于供所述电器部件容置安装。
具体说来,底盘100上的接水槽101对应位于室外换热器的下方,以适用于承接该室外侧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通常地,该接水槽101和供压缩机安装的安装位105之间形成有较大的空置区,从而可将该空置区构造形成电器容置区106,以供电器部件容置安装,充分利用移动空调器的内部空间,有效规范移动空调器的内部构件分布。据此,将走线通道900靠近或位于电器容置区106内,可使得适配件820的线体从走线通道900穿出后,与电器容置区106内电器部件的线体组成线束一起连接到电控盒上。
请参阅图9和图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空调器还包括电器防护盖500,电器防护盖500配置于电器容置区106中,以适用于罩盖电器容置区106中的电器部件和/或走线通道900。
图15至图17为电器防护盖500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电器防护盖500不仅可以避免移动空调器内部的水滴落到电器部件上或走线通道900内,避免这些电器部件或走线通道900中的线体受潮而发生漏电或损坏;而且,还可以避免周围的部件碰撞或挤压到走线通道900或电器部件。至于所述电器部件的具体类型,所述电器部件可以是第一水位检测器710、第二水位检测器720、打水电机620、排水阀400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具体在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继续参阅图9和图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第一水位检测器710,第一水位检测器710安装于电器容置区106内,以适用于检测电器容置区106的第一水位,并向移动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反馈第一水位信号,进而控制装置接收到的第一水位信号进行报警或排水。
在此考虑到,由于电器防护盖500将第一水位检测器710罩盖于其内部之中,维护人员视线受阻难以从电器防护盖500外侧查看到第一水位检测器710,从而需要将电器防护盖500拆下才能对第一水位检测器710进行检查,操作较为繁琐。鉴于此,为解决该问题,电器防护盖500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501,第一缺口501适用于检查第一水位检测器710。
因此,维护人员通过电器防护盖500的第一缺口501,即可检查第一水位检测器710是否正常工作,然后根据从第一缺口501查看到的结构确定是否需要拆下电器防护盖500,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无用操作。例如,检查发现第一水位检测器710于非正常工作,则可采用检查工具从该第二缺口502伸入至电器防护盖500内,对第一水位检测器710进行维修;或者,将电器防护盖500打开再对第一水位检测器710进行维修或更换。
请参阅图9、图13及图14,进一步地,在底盘100的侧板120还开设有溢流口126,溢流口126靠近低水位检测器,溢流口126的下边缘与底盘100的底板110表面平齐。也就是说,溢流口126的下边缘相当于溢流口126的最低溢流水位,该最低溢流水位和底板110的上表面平齐,从而可在底板110一旦出现积水时,即及时从该溢流口126排出,避免底盘100在此附近积聚较多的水,大大提高移动空调器的防水效果。
可选地,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第二水位检测器720,第二水位检测器720安装于电器容置区106内,第二水位检测器720与第一水位检测器710间隔设置,以适用于检测电器容置区106的第二水位,所述第二水位高于所述第一水位。在第二水位检测器720工作时,第二水位检测器720向移动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反馈第二水位信号,进而控制装置接收到的第二水位信号进行报警或排水。
应说明的是,第一水位检测器710作为第一道水位防线,用于对电器部件安规要求中的最低水位进行防护,避免电器部件浸水。第二水位检测器720作为第二道水位防线,用于在对底盘的最高水位进行防护,以避免从底盘周缘向外溢水。第一水位检测器710和第二水位检测器720在不同环境下切换使用。同样地,为方便维护人员检查第二水位检测器720,电器防护盖500的侧壁开设有第二缺口502,第二缺口502适用于检查第二水位检测器720。在电器防护盖500第二缺口502和第一缺口501之间形成有支撑脚540。
因此,维护人员通过电器防护盖500的第二缺口502,即可检查第二水位检测器720是否正常工作,然后根据从第二缺口502查看到的结构确定是否需要拆下电器防护盖500,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无用操作。例如,检查发现第二水位检测器720于非正常工作,则可采用检查工具从该第二缺口502伸入至电器防护盖500内,对第二水位检测器720进行维修;或者,将电器防护盖500打开再对第二水位检测器720进行维修或更换。
请参阅图9、图13及图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器部件包括位于接水槽101一侧的打水电机620,打水电机620与配置于接水槽101的打水轮610连接,以驱动所述打水轮610工作。打水电机620和打水轮610组成移动空调器的打水组件600。通过打水电机620驱动打水轮610旋转,打水轮610将接水槽101中的水击打输送到室外侧换热器上,以提高室外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基于此,电器防护盖500的面向所述打水轮6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三缺口503,第三缺口503与打水电机620对应,以适用于检查打水电机620。因此,维护人员通过电器防护盖500的第三缺口503,即可检查打水电机620是否正常工作,然后根据从第三缺口503查看到的结构确定是否需要拆下电器防护盖500,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无用操作。例如,检查发现打水电机620于非正常工作,则可采用检查工具从该第三缺口503伸入至电器防护盖500内,对打水电机620进行维修;或者,将电器防护盖500打开再对打水电机620进行维修或更换。
请参阅图3、图9及图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排水阀400,排水阀400安装于电器容置区106中,以用于开关接水槽101的出水口。当排水阀400打开所述出水口之后,接水槽101中的水从该出水口流出,然后进入到底盘100下方的排水接管中,最后从该排水接管向外排出。电器防护盖500的背对接水槽101的一侧开设有第四缺口504,第四缺口504与排水阀400对应,以适用于检查排水阀400。
因此,维护人员通过电器防护盖500的第四缺口504,即可检查排水阀400是否正常工作,然后根据从第四缺口504查看到的结构确定是否需要拆下电器防护盖500,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无用操作。例如,检查发现排水阀400于非正常工作,则可采用检查工具从该第四缺口504伸入至电器防护盖500内,对排水阀400进行维修;或者,将电器防护盖500打开再对排水阀400进行维修或更换。
进一步地,电器防护盖500的与排水阀400对应的顶面贯设有过线孔505,过线孔505适用于供排水阀400的连接线通过。排水阀400上设有接线端子412,接线端子的线体412从该过线孔505向外引出。如果在电器防护盖500的内部将排水阀400的线体从过线孔505穿出,由于视线受阻,使得穿线难度较大。为此,第四缺口504自电器防护盖500的侧壁的下边缘延伸至过线孔505,这样可使得排水阀400的线体从而从该第四缺口504侧向伸出,而后顺沿第四缺口504向上卡入到过线孔505中,大大降低了穿线难度。
进一步地,为方便避免线体从第四缺口504蹿动脱出,可选地,在电器防护该的顶面凸设有绕线柱550,该绕线柱550适用于供从过线孔505穿出的线体环绕,从而将线体定位在绕线柱550上,使得线体不容易蹿动,从而不易从该第四缺口504脱出。使用时,排水阀400的线体从第四缺口504伸入到过线孔505上,而后绕在绕线柱550上(可绕一圈或多圈),然后再固定到绕线柱550一侧的卡线扣上,最后再连接到所述电控盒上。
请参阅图13、图15至图17,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电器防护盖500的一端还构造有位于所述支撑板530一侧的固定件,电器防护盖500的另一端还构造有插置件510;底盘100构造有插接部和固定部119,述插接部118与插接件510对应插置连接,固定部119与固定件520连接固定。
具体说来,底盘100的插置部118开设有供电器防护盖500的插接件插置的插孔。安装电器防护盖500时,先将电器防护盖500的插置件510插置到底盘100的插置部118的插孔上,以实现对电器防护盖500预定位;然后,再将电器防护盖500的固定件与底盘100的固定部119通过穿设连接件(如螺钉)连接固定,从而将电器防护盖500固定到底盘100上,安装操作简单快捷,装配效率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连接件可以是螺钉,相对地,底盘100的固定部119为螺接柱。
进一步地,电器防护盖500的一端朝侧向伸出有支撑板530,所述支撑板530与所述固定件相邻,所述支撑板530支撑于底板110的通道围板910的上端,以遮盖通道围板910的敞口,亦即走线通道900上端的敞口。
也就是说,通道围板910可以通过支撑板530来支撑电器防护盖500,与此同时,该支撑板530将通道围板910的上周缘遮盖,也就遮盖了走线通道900上端的敞口,从而移动空调器内部的水不易从该走线通道900上端的敞口落入到房间的地板上。此外,由于走线通道900上端的敞口的存在,还可以方便底盘100出模,降低出模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器包括:
壳体;
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
线控组件,所述线控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线控组件包括线控器及供所述线控器适配连接的适配件;
其中,所述适配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适配件与所述电控盒连接;所述线控器与所述适配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构造有安装板;所述适配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适配件的连接端朝向所述底盘的一侧伸出,以供所述线控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贯设有供所述适配件的线体穿过的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的下端形成有敞口,所述敞口位于所述安装板的背对所述线控器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凸设有通道围板,所述通道围板用以围合形成所述走线通道,所述通道围板的侧壁构造有出线孔,以供所述适配件的线体从所述走线通道穿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贯设有供所述适配件穿出的伸出口;所述适配件的顶面的远离其连接端的位置凸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适用于在所述适配件从所述伸出口穿出后,与所述伸出口的面向所述敞口一侧的周缘抵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的相对两侧面还构造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随所述适配件的连接端从所述伸出口穿出,而后与所述伸出口的背对所述敞口一侧的周缘抵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上构造有自其顶部朝向所述适配件的连接端呈斜坡状的前导向面;和/或,所述第二定位块构造有自其顶部朝背离所述适配件的连接端呈斜坡状延伸的后导向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的顶面在靠近其连接端的位置凸设有第三定位块;所述线控器上构造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适用于在所述线控器和所述连接端插置连接后,与所述第三定位块扣持固定。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构造有接水槽及供压缩机安装的安装位;所述底盘在所述接水槽和所述安装位之间构造形成电器容置区,所述电器容置区适用于供所述电器部件容置安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器还包括电器防护盖,所述电器防护盖配置于所述电器容置区中,以适用于罩盖所述电器容置区中的电器部件和/或所述走线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第一水位检测器,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安装于所述电器容置区内,以适用于检测所述电器容置区的第一水位;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三缺口适用于检查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第二水位检测器,所述第二水位检测器安装于所述电器容置区内,以适用于检测所述电器容置区的第二水位,所述第二水位高于所述第一水位;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侧壁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适用于检查所述第二水位检测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打水电机,所述打水电机安装于所述电器容置区,并与配置于所述接水槽中的打水轮连接;所述电器防护盖的面向所述打水轮的侧壁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与所述打水电机对应,以适用于检查所述打水电机。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部件还包括排水阀,所述排水阀安装于所述电器容置区中,以用于开关所述接水槽的出水口;所述电器防护盖的背对所述接水槽的一侧开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四缺口与所述排水阀对应,以适用于检查所述排水阀。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与所述排水阀对应的顶面贯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适用于供所述排水阀的线体通过;所述第四缺口自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侧壁的下边缘延伸至所述过线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防护盖的顶面凸设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位于所述过线孔的一侧,用以供自所述过线孔引出的线体绕线。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一端还构造有位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的固定件,所述电器防护盖的另一端还构造有插置件;所述底盘构造有插接部和固定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件对应插置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固定。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防护盖的一端朝侧向伸出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件相邻,所述支撑板支撑于所述底板上的通道围板上,并遮盖该通道围板的上端的敞口。
CN202010370229.XA 2020-04-30 2020-04-30 移动空调器 Pending CN111396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0229.XA CN111396996A (zh) 2020-04-30 2020-04-30 移动空调器
PCT/CN2020/103979 WO2021217917A1 (zh) 2020-04-30 2020-07-24 移动空调器
US17/802,277 US20230142583A1 (en) 2020-04-30 2020-07-24 Mobile air conditioner
EP20933496.0A EP4108999A4 (en) 2020-04-30 2020-07-24 MOBILE AIR CONDITIO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0229.XA CN111396996A (zh) 2020-04-30 2020-04-30 移动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6996A true CN111396996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0229.XA Pending CN111396996A (zh) 2020-04-30 2020-04-30 移动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2583A1 (zh)
EP (1) EP4108999A4 (zh)
CN (1) CN111396996A (zh)
WO (1) WO20212179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7917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2278U (zh) * 2012-09-06 2013-03-13 黎澄光 一种移动空调
JP2015081723A (ja) * 2013-10-23 2015-04-2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094570B2 (ja) * 2014-12-24 2017-03-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JP6256445B2 (ja) * 2015-09-30 2018-01-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Icカートリッジ及環境調整装置
WO2017082833A1 (en) * 2015-11-10 2017-05-18 Chitipalungsri Somsak Wireless air conditioner troubleshooting system
US10094588B2 (en) * 2016-10-12 2018-10-09 Invicon Inc. Wifi vertical fan coil system
CN107289535A (zh) * 2017-06-20 2017-10-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空调器的底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空调器
CA3031267C (en) * 2018-01-26 2020-02-18 Therma-Stor LLC Pivoting handle for dehumidifier
CN208398332U (zh) * 2018-05-25 2019-01-18 上海犀悦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线控网关
JP7189418B2 (ja) * 2018-08-09 2022-12-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N208850083U (zh) * 2018-10-24 2019-05-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调试系统
CN209978320U (zh) * 2018-12-28 2020-01-21 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空调出风系统
CN111396996A (zh) * 2020-04-30 2020-07-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7917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2583A1 (en) 2023-05-11
WO2021217917A1 (zh) 2021-11-04
EP4108999A4 (en) 2023-08-02
EP4108999A1 (en)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8393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8763416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EP3214383A1 (en) Air conditioner
US20040060314A1 (en) Air conditioner
US10852012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1396996A (zh) 移动空调器
JP200811161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2319922U (zh) 移动空调器
EP3660307B1 (en) Compressor and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437375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6409115U (zh) 机壳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644349U (zh) 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和机壳组件
CN110418924B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JP200915655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0469596U (zh) 通信装置组件和空调机系统
JP2006145082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3132006U (zh) 具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安装架的空调室外机
CN216976913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09819613U (zh) 台式电磁炉内部防水结构
CN220229392U (zh) 一种电控盒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7303143U (zh) 空调器
CN216346937U (zh)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EP3650768B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5336670U (zh) 一种天花机
CN218820781U (zh) 加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