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937U -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6937U
CN216346937U CN202122280982.2U CN202122280982U CN216346937U CN 216346937 U CN216346937 U CN 216346937U CN 202122280982 U CN202122280982 U CN 202122280982U CN 216346937 U CN216346937 U CN 216346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control device
inlet
strong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09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09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6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6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6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该电控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相对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的盖板,其中电控装置的壳体具有底壁和侧壁,电路板、端子台和外接接地装置被接纳到壳体中,并且壳体上设有机内弱电进口、机内强电进口、外接弱电进口和外接强电进口,壳体内部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弱电保护部、强电保护部、连接弱电保护部和强电保护部的折弯部以及端子台固定座,其中强电保护部将强电接线与电路板隔开,弱电保护部将弱电接线与电路板隔开,而端子台固定座相对电路板的所在平面抬高,并且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控装置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的结构,尤其适于安装在小尺寸的空调室内机中,该电控装置由于能够可靠避免强弱电意外接触,提高了电控装置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室内机,尤其涉及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部、用于现场安装时接线的电控装置。
背景技术
风管机是一种常用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通常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中隔板,中隔板将壳体分隔成了换热腔和风机腔。离心风机被布置在风机腔内,而热交换器被布置在换热腔内,气流在离心风机的驱动下穿过中隔板中的开口流过热交换器,从而在热交换器处进行热力交换。
空调室内机中常规地还包括电力和控制系统,电力和控制系统的接线汇聚到电控装置中。电控装置通常包括容纳电路板及电气元器件的金属壳体,壳体与电控装置中的电路板以及端子台连接,从而构成完整的控制回路。
随着风管机的小型化,风管机内部部件相互之间间距减小,相应地电控装置的尺寸也相应地减小,这导致了接线空间缩小,端子台难以放置在较小空间中再进行接线。当接线空间特别狭窄时,电线容易触碰到钣金件,导致电线损坏,还会引起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空调室内机内部空间缩小后,电控装置内部外接强电接线和外接弱电接线之间的距离变很近,这容易引发电控装置的电磁干扰,影响电控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因此,空调室内机的小型化给电控装置的布置带了很多问题,因此,仍需要对电控装置的进行改进,提高其可靠性和安装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该电控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相对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的盖板,其中电控装置的壳体具有底壁和侧壁,电路板、端子台和外接接地装置被接纳到壳体中,并且壳体上设有机内弱电进口、机内强电进口、外接弱电进口和外接强电进口,壳体内部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弱电保护部、强电保护部、连接弱电保护部和强电保护部的折弯部以及端子台固定座,其中所述强电保护部构造成将从所述外接强电进口接入的强电接线与所述电路板隔开,其中所述弱电保护部构造成将从所述外接弱电进口接入的弱电接线与所述电路板隔开,并且其中所述端子台固定座相对所述电路板的所在平面抬高,其中所述端子台固定在端子台固定座上。
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控装置的结构,电控装置内部空间被充分地利用,在电控装置内部空间整体空间变小的情况下,端子台固定座与电路板平面错位设置,充分利用电控装置的高度。
固定装置的固定装置有效防止了接线与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接触,尤其能够避免那些金属元器件破坏接线的保护套,甚至其中的芯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中,所述弱电保护部、所述折弯部、所述强电保护部和所述端子台固定座为电绝缘材料,并且所述弱电保护部、所述折弯部、所述强电保护部和所述端子台固定座一体形成,并且所述折弯部抵靠到所述壳体,并且构造成将所述外接弱电进口和所述外接强电进口隔开。
这样,通过折弯部使外接弱电进口和外接强电进口隔开,能够避免外接弱电接线和外接强电接线接反或出现缠绕的情况,并且避免强电接线和弱电接线距离过近发生电磁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壳体呈矩形,弱电进口、强电进口、外接弱电进口和外接强电进口分别在矩形的壳体的四周边缘处。较佳地,外接弱电进口和外接强电进口设置在壳体的不同方向的两个侧壁上
由于不同类的接线位于壳体的边缘位置,这样,电线不会相互缠绕影响,避免影响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壳体中设有外接连接部,并且壳体靠近外接连接部处设有开口。
该开口可以作为可视窗口或者操作口,在电控装置的盖板打开后,安装人员可以通过开口和维修盖板打开的窗口进行对外接连接点的安装和观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电控装置的盖板设有构造成覆盖该开口的凸片。
这样,当盖板盖上壳体之后,凸片可以完全覆盖开口,从而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电控装置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电控装置设有外接接地装置,外接接地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的接地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接地连接点,其中接地固定座上设有接地连接点,接地固定座朝着壳体的侧壁的外侧边缘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固定座朝着壳体敞开侧向下倾斜设置,使得固定座在侧壁上靠近外侧边缘处高度较低,在靠近内侧边缘处高底较高,这样,在拆除维修盖板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安装人员对外接接线进行安装,维修便利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外接弱电进口和/或所述外接强电进口处分别设有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围绕对应于所述外接弱电进口和/或所述外接强电进口的边缘从所述壳体的外侧接合在壳体上,所述保持器包括活动卡扣和凹形基座,活动卡扣配合在凹形基座上,用于打开和关闭该凹形基座的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端子台固定座距离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抬高的高度为20-25mm。
这样,端子台固定座距离电路板留出足够的距离,由于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的高度不一定,因此预留足够的距离可以尽可能避免端子台距离电路板过近,避免操作人员安装时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装置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的结构,尤其适于安装在小尺寸的空调室内机中,该电控装置由于能够可靠避免强弱电意外接触,提高了电控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参考结合附图来考虑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描述,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的平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的端视图,其中盖板处于打开位置。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的另一端视图,其中盖板处于关闭位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中的端子台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中的端子台固定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中的端子台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电控装置中的端子台固定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控装置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空调室内机
2 外壳
3 风机
10 电控装置
11 壳体
111 底壁
112 侧壁
113 固定板
12 电路板
21 机内弱电进口
22 机内强电进口
23 外接弱电进口
24 外接强电进口
25 可视窗口
26 保持器
261 活动卡扣
262 凹形基座
27 外接连接部
28 接地固定座
29 过线结构
30,30’ 固定装置
31 弱电保护部
32,32’ 强电保护部
33 折弯部
34,34’ 端子台固定座
40 端子台
51 盖板
511 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如图10所示,空调室内机通常包括外壳2,外壳大致为长方体,并且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和底板的侧板。外壳2 内部设置的中隔板,通过设置中隔板,外壳2的整个内腔大致被划分成风机腔和换热腔,中隔板通常沿长方体的长度垂直于顶板和底板设置。风机3被容纳在风机腔中,而热交换器被容纳在换热腔中。换热腔中在热交换器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盘。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1中还包括如图1至图4所示的电控装置10。在较佳实施例中,电控装置10被布置在外壳内风机腔的一侧,并紧邻外壳壳体的侧板2。由此,安装人员能够在侧部对电控装置10进行安装及维修操作。
电控装置10包括壳体11以及相对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的盖板51,如图 4和10所示。盖板51与壳体11互补地连接在一起后,形成容纳腔以容纳电路板12、端子台40、外接接地装置以及各类元器件。壳体11及其盖板51通常由金属板材通过钣金工艺加工而成。壳体11通常被设定为矩形,其中壳体11 通常包括底壁111和侧壁112。电路板12通常固定到壳体11的底壁111上,例如通过定位销和紧固件定底壁111上。壳体11上还可以一体形成或分体形成固定板,如图1所示,壳体11包括在底壁111的边缘延伸出的固定板113,它用于附连到例如室内机的外壳的顶板。
盖板51具有与壳体11对应的形状,盖板51是相对壳体11可拆卸的一个单独部件,但应当理解,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盖板51也可以是整个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1的一部分或固定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1上。
空调室内机的各路强弱电接线汇集到电控装置10,为此电控装置10的壳体11上设有机内弱电进口21、机内强电进口22、外接弱电进口23和外接强电进口24,其中机内弱电进口21用于通入室内机内部的弱电接线,机内强电进口22用于通入室内机内部的强电接线,外接弱电进口23用于通入空调室内机现场安装时需要连接的弱电连接接线,而外接强电进口24用于通入空调室内机现场安装时需要连接的强电连接接线。这些接线将在壳体11的容纳腔内与其中的电路板12或端子台40连接,从而形成空调室内机的整个强弱电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电控装置10的机内弱电进口21、机内强电进口22、外接弱电进口23和外接强电进口24大致围绕着壳体11的底壁111 的四周边缘设置。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机内强电进口22设置在底壁111靠近边缘的位置中;机内弱电进口21设置在与机内强电进口22相对的边缘的底壁的位置中。机内强电进口22为通孔形式,而机内弱电进口21为凹口的形式。应当理解,机内强电进口22和机内弱电进口21的数量不仅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进一步地,外接弱电进口23设置在围绕底壁111的一侧边缘的一侧壁112 上,而外接强电进口24设置在围绕底壁111的另一侧边缘的另一侧壁112上。外接弱电进口23和外接强电进口24布置在不同侧壁上是较佳的,这样能够尽量减少强弱电接线之间电磁干扰。为了便于识别,外接弱电进口23形成为方形,而外接强电进口24形成为圆形。
进一步地,外接弱电进口23上设有保持器26,该保持器26通常是由树脂制成,它对应于外接弱电进口23从壳体11的外侧接合在壳体11上。保持器 26包括活动卡扣261和凹形基座262,活动卡扣261可拆卸地卡接配合在凹形基座262上,用于打开和关闭该凹形基座262的开口。保持器26起到了对通入的外接接线定位、固定的作用,并且能够避免接线由于相对进口边缘的摩擦而磨损。另外,保持器26从壳体11外侧附接到壳体11上,从而节省了壳体 11内部的空间,并且不会影响其中固定装置30的安装。
此外,如图4所示,壳体11的侧壁112的外部,在外接弱电进口23的附近还设有过线结构29,其具有引导槽,以便于将接线定位在该处。
在较佳实施例中,外接强电进口24上设有垫圈,以为接线提供防摩擦保护。应当理解,保持器26也可以设置在外接强电进口24上,对强电接线提供定位和固定。
此外,如图1所示,在电控装置10的壳体11的底壁113上,靠近具有外接弱电进口23的侧壁112处设有一外接连接部27,该外接连接部27可以是电路板12上的一个电气连接部。同时,壳体11靠近外接连接部27的侧壁112 处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作为一个可视窗口25,便于安装人员以接线操作时对连接部进行观察,如果需要,安装人员也可以通过该窗口25进行安装操作。可视窗口25的大小可以与外接连接部27的大小相对应。
对应于可视窗口25,较佳地,可以在盖板51上的相应位置设置一个凸片 511,如图4所示,当盖板51配合到壳体11上时,凸片511与可视窗口25配合从而遮挡作开口,从而避免灰尘进入电控装置的壳体内。
在较佳实施例中,在可视窗口25的一侧上,电控装置中设有外接接地装置。外接接地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1的侧壁112的内侧上的接地固定座28。接地固定座28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接地连接点,用于安装时电气连接外接接地线。较佳地,接地固定座28朝着盖板所在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即朝着壳体11 的侧壁112的外侧边缘方向向下倾斜设置。这样,接地固定座28在靠近侧壁 112的外侧边缘处的高度较低,而在靠近底壁侧边缘处的高度较高。这样,在拆除维修盖板51的情况下,由于坡面的形状,可以方便安装人员对外接接线进行安装,维修便利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电控装置10的壳体11内部特别地设有固定装置30,该固定装置30用于保持和固定引入电控装置10的壳体11内的强弱电接线以及端子台等器件,并且对强弱电接线进行有效的隔离、保护和引导。为此,固定装置30沿着壳体11的侧壁112设置,尤其是沿着设有外接强电进口24和外接弱电进口23的侧壁112设置。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装置30。该固定装置30包括弱电保护部31和强电保护部32,弱电保护部31和强电保护部32之间设有折弯部33。较佳地,弱电保护部31、折弯部33和强电保护部32通过诸如树脂之间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当固定装置30安装到壳体11内时,强电保护部31对应于外接强电进口24所在位置,弱电保护部32对应于外接弱电进口23所在位置。折弯部33抵接到壳体的侧壁112而将外接弱电进口23和外接强电进口24隔开。
在较佳实施例中,强电保护部32和弱电保持部31分别为相对于侧壁112 基本平行设置的垂直于底壁112的直立壁。当固定装置30安装到电控装置10 的壳体11内,折弯部33抵靠在壳体11的侧壁112靠近角部的位置上,弱电保护部的直立壁面对外接弱电进口23,并且相对壳体11的侧壁112隔开一空间,以供弱电接线进入并使之沿该空间延伸。而强电保护部的直立壁面对外接强电进口24,并且相对壳体11的侧壁112隔开一空间,以供强电接线进入并使之沿着该延伸。抵靠在侧壁112上的折弯部33使得两个空间中的弱电接线和强电接线彼此隔离,由此确保布线安全,这对于狭小的空间是尤重要的。
进一步地,在强电保护部32的一侧上,固定装置30还包括端子台固定座 34,端子台40能够被固定在该端子台固定座34的安装面上。端子台固定座34 的端子台安装面相对电路板12的所在平面抬高。端子台安装面相对于电路板 12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在20-25mm的范围内。这样,该距离能够避免端子台距离电路板12过近,避免操作人员安装操作时发生危险。此外,如图5 所示,端子台固定座34在其安装面的下方具有多条加强肋,从而为端子台固定座34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强度。
但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端子台可以直接被固定在强电保护部32上,例如直接固定在强电保护部32的直立壁的远端。
固定装置也可以有其他变化形式。图8和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装置30’。与图6和图7所示的固定装置30不同,固定装置 30’仅包括强电保护部32’和端子台固定座34’,强电保护部32’和端子台固定座34’由诸如树脂的电绝缘材料一体形成。端子台固定座34’通过紧固定安装到壳体11上。
端子台固定座34’安装端子台的安装面与壳体11内电路板12的安装平面在两个不同高度上,它们之间距离可以在20-25mm之间。
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控装置10的结构,电控装置10内部空间被充分地利用,在电控装置10内部空间整体空间变小的情况下,端子台固定座 34,34’与电路板12平面错位设置,充分利用电控装置10的高度。
固定装置30、30’的端子台固定座34、34’有效防止了接线与电路板12 上的元器件接触,尤其能够避免那些金属元器件破坏接线的保护套,甚至破坏接线内部的芯线。
另外,固定装置30的折弯部使得强电接线和弱电接线彼此隔离,避免了电磁干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相对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的盖板,
所述壳体具有底壁和侧壁,电路板、端子台和外接接地装置被接纳到所述壳体中,并且所述壳体上设有机内弱电进口、机内强电进口、外接弱电进口和外接强电进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弱电保护部、强电保护部、连接所述弱电保护部和所述强电保护部的折弯部以及端子台固定座,
其中所述强电保护部构造成将从所述外接强电进口接入的强电接线与所述电路板隔开,
其中所述弱电保护部构造成将从所述外接弱电进口接入的弱电接线与所述电路板隔开,
并且其中所述端子台固定座相对所述电路板的所在平面抬高,其中所述端子台固定在端子台固定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保护部、所述折弯部、所述强电保护部和所述端子台固定座为电绝缘材料,并且所述弱电保护部、所述折弯部、所述强电保护部和所述端子台固定座一体形成,
并且所述折弯部抵靠到所述壳体,并且构造成将所述外接弱电进口和所述外接强电进口隔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矩形,所述机内弱电进口、所述机内强电进口、所述外接弱电进口和所述外接强电进口设置在矩形的所述壳体的四周边缘处,
其中所述外接弱电进口和所述外接强电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不同方向的两个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有外接连接部,并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外接连接部处设有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构造成覆盖所述开口的凸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设有外接接地装置,所述外接接地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的接地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接地固定座上的接地连接点,
其中所述接地固定座上设有接地连接点,所述接地固定座朝着壳体的侧壁的外侧边缘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弱电进口和/或所述外接强电进口处分别设有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围绕对应于所述外接弱电进口和/或所述外接强电进口的边缘从所述壳体的外侧接合在壳体上,所述保持器包括活动卡扣和凹形基座,活动卡扣配合在凹形基座上,用于打开和关闭该凹形基座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台固定座距离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平面抬高的高度为20-25mm。
CN202122280982.2U 2021-09-21 2021-09-21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Active CN216346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0982.2U CN216346937U (zh) 2021-09-21 2021-09-21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0982.2U CN216346937U (zh) 2021-09-21 2021-09-21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6937U true CN21634693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2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0982.2U Active CN216346937U (zh) 2021-09-21 2021-09-21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6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6142B (zh) 顶棚埋入式换气扇
EP2017544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20020002410A (ko) 천장에 장착되는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
US20170205086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12901853U (zh) 换气装置
KR018469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전기부품상자
CN216346937U (zh) 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
US10790651B2 (en) Operation device
JP2001221455A (ja) 天井カセット形空気調和機
EP2015625B1 (en) Structure for leading out power cord of electric apparatus
CN110892155B (zh) 压缩机以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JP3493820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10848946A (zh) 电控盒组件及空调器
CN215412327U (zh) 换气装置
CN216644349U (zh) 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和机壳组件
CN213043087U (zh) 电连接结构以及应用该电连接结构的送风装置
US4620425A (en) Thermal protector housing
CN210463313U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111396996A (zh) 移动空调器
CN220624332U (zh) 开关防护组件、储水盒和移动式空调器
JP200129604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EP3650768B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2752882U (zh) 一种电控柜
CN219415015U (zh) 一种电控盒、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20505364U (zh) 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