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5390A -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5390A
CN111395390A CN202010193449.XA CN202010193449A CN111395390A CN 111395390 A CN111395390 A CN 111395390A CN 202010193449 A CN202010193449 A CN 202010193449A CN 111395390 A CN111395390 A CN 111395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isting structure
top plate
side wall
existing
new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34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韬
陈健
杜林�
许东
曹亚博
有智慧
刘生平
郭洋洋
蒲东均
张冀
李坤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34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53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5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5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Making large underground spaces, e.g. for underground plants, e.g. stations of underground railways; Construction or layout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04G23/0244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beams at places of holes, e.g. drilled in them

Abstract

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加固方法,在该加固结构中,包括在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的接驳节点之间设置L形的L型过梁,L型过梁包括有竖直段以及水平段,竖直段竖向设置,竖直段设置在既有结构顶板与新结构的顶板之间,即实现了既有结构与新结构的接驳,又承担了两侧顶板荷载产生的弯矩,有效保证结构安全。本发明不需要在既有结构顶板的底部增加较高的托梁,这样就可以增大开洞尺寸,保证建筑功能,本发明也不需要设置变形缝,可以减少渗漏水的情况发生,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对既有轨道线的影响更小,保证地铁安全运营,较以往施工技术方案更安全并且实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以及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城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张,轨道交通线路逐渐成网,既有地下车站规模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客流需求,这就需要对车站进行改造,以满足客流要求。
对于地下车站的改造,一般可分为加大站厅空间以及与地块下沉广场接驳两种主流工程,无论是哪种改造施工,既有车站侧墙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大范围开洞情况,同时还会出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接驳的情况。因既有结构侧墙未在开洞位置预留梁柱结构,在开洞后,接驳部位的结构在新旧接驳节点处的受力往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此处结构进行加强加固处理。
现有的开洞后结构加强加固措施主要采用如下方案:加固地基并增设变形缝(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将新旧结构接驳节点向新结构一侧一米位置采用变形缝脱开,然后再各自设置梁柱结构。上述方案的实施,在大面积开洞施工中,会在新旧结构接驳范围内形成两排柱结构,其严重影响建筑空间,同时还降低了车站内的美观,并且变形缝、新旧结构节点会出现两道防水薄弱点,容易引起后期结构漏水。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占用空间较小的接驳结构,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该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包括:
既有结构,所述既有结构包括既有结构顶板和侧墙,所述既有结构顶板与所述侧墙的顶端连接,所述侧墙的开洞部位形成既有结构侧墙洞口,所述既有结构顶板内设置有既有结构顶板钢筋;
新结构,所述新结构包括新结构顶板,所述新结构顶板内设置有新结构顶板钢筋;
L型过梁,所述L型过梁包括有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连接在所述竖直段的下端,所述竖直段连接在所述既有结构与所述新结构之间,所述水平段与所述既有结构连接、用于承载所述既有结构。
优选地,所述侧墙内设置有既有结构侧墙钢筋,所述既有结构侧墙钢筋与所述水平段连接。
优选地,所述既有结构顶板以及所述新结构顶板分别与所述竖直段连接;所述既有结构顶板的底面与所述水平段连接。
优选地,所述既有结构顶板钢筋与所述新结构顶板钢筋在所述竖直段内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有新设结构柱,所述新设结构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新设结构柱分别设置在洞口的两端,两个所述新设结构柱的顶端均与所述L型过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新设结构柱的钢筋通过植筋与所述既有结构相连,且所述新设结构柱的下端内保留有既有结构侧墙钢筋,用于增强所述新设结构柱与所述侧墙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位于所述新设结构柱内的所述既有结构侧墙钢筋的长度为35d至37d,其中,d为所述既有侧墙钢筋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有若干临时支撑,若干所述临时支撑有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段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临时支撑包括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有底板、支撑管和顶板,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两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两个所述底板之间采用单边V形坡口焊接实现对接,两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两个所述底板的外侧下面均设置有楔块,两个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锚栓孔,所述锚栓孔内用于设置锚栓的下端,所述锚栓的上端锚入所述既有结构顶板内。
优选地,所述顶板为矩形结构,每块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四个锚栓孔,四个所述锚栓孔分别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四个角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方法,其中,所述既有结构包括既有结构顶板和侧墙,所述既有结构顶板与所述侧墙的顶端连接,所述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破除所述侧墙的墙体砼;
步骤二、在所述侧墙的破除部位设置L型过梁,通过所述L型过梁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之间的连接,并通过所述L型过梁对所述既有结构提供支护;
步骤三、继续破除所述侧墙的墙体砼并形成所述既有结构侧墙洞口。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操作如下:步骤一a、根据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对所述侧墙的墙体砼采用间隔破除的方式进行破除,并形成用于设置临时支撑的支护洞口,在所述支护洞口内设置临时支撑;步骤一b、破除所述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内的剩余墙体砼,并形成L型过梁施工洞口;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操作如下:步骤二a、在所述L型过梁施工洞口内绑扎L型过梁钢筋,所述L型过梁钢筋与所述既有结构的顶板采用植筋连接;步骤二b、浇筑L型梁砼结构,并进行L型梁与顶板间的压浆施工;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如下:步骤三a、在所述既有结构侧墙洞口的设计范围内对所述侧墙剩余的墙体砼进行破除,并形成所述既有结构侧墙洞口;步骤三b、在所述既有结构侧墙洞口范围内对所述临时支撑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中,对墙体砼进行破除时,通过凿毛方式使得所述既有结构顶板和所述侧墙内的钢筋暴露。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有预设步骤:根据新设结构柱的设计位置对所述侧墙进行墙体砼破除,并形成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在所述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中绑扎新设结构柱钢筋;浇筑新设结构柱砼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加固方法。在本发明中,具体包括在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的接驳节点之间设置L形的L型过梁,L型过梁包括有竖直段以及水平段,通过L型过梁将新结构顶板与既有结构顶板连接成整体,同时,L型过梁的水平段还能够对既有结构的开洞部位进行支撑、加固。进一步地,L型过梁中的水平段水平设置,并位于既有结构顶板的底部,用于承担既有结构顶板传递过来的剪力,从而保证在既有结构开洞后结构的稳定性。L型过梁的竖直段竖向设置,竖直段设置在既有结构顶板与新结构的顶板之间,即实现了既有结构与新结构的接驳,又承担了两侧顶板荷载产生的弯矩,有效保证结构安全。本发明保留部分既有结构顶板钢筋及既有结构侧墙钢筋,通过钢筋锚入L型过梁实现既有结构与L型过梁的固定连接,此方案有效地减小了连接部位的裂缝,降低使用时渗漏水的风险。同时,L型过梁与新结构顶板之间采用了同样的钢筋锚入固定方案,在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之间连接的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时的渗漏水风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在既有结构顶板的底部增加较高的托梁,这样就可以增大开洞尺寸,保证建筑功能,本发明也不需要设置变形缝,可以减少渗漏水的情况发生,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对既有轨道线的影响更小,保证地铁安全运营。本发明能够对侧墙开洞部位安全地进行补强,保证接驳节点处的刚性连接,减少今后渗漏水的风险,增加侧墙开洞部位(洞口)的高度,更好的满足管线布置。较以往施工技术方案更安全并且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既有结构位于侧墙开洞部位(洞口)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既有结构侧墙开洞后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发明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接驳后位于接驳处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型过梁的配筋断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型过梁的配筋构造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时的工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支护洞口时的工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L型过梁施工洞口时的工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浇筑L型过梁施砼结构时的工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既有结构侧墙洞口时的工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除临时支撑时的工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既有结构顶板1、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既有结构顶板钢筋3、
新结构顶板4、新结构顶板钢筋5、竖直段6、水平段7、
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底板9、支撑管10、顶板11、
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12、支护洞口13、L型过梁施工洞口14、
楔块15、新设结构柱16、锚栓17、锚栓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14,其中,图1为既有结构位于侧墙开洞部位(洞口)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既有结构侧墙开洞后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发明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接驳后位于接驳处的结构示意简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型过梁的配筋断面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型过梁的配筋构造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时的工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支护洞口时的工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设L型过梁施工洞口时的工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浇筑L型过梁施砼结构时的工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既有结构侧墙洞口时的工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除临时支撑时的工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侧视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俯视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在本发明中,该加固结构具体结构形式如下:包括既有结构,既有结构包括既有结构顶板1和既有结构的侧墙,既有结构的侧墙设置有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洞口为开洞所形成的),既有结构顶板1内设置有既有结构顶板钢筋3,既有结构的侧墙内设置有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新结构,新结构包括新结构顶板4,新结构顶板4内设置有新结构顶板钢筋5;L型过梁,L型过梁包括有竖直段6以及水平段7,水平段7连接在竖直段6的下端,竖直段6连接在既有结构(既有结构顶板1)与新结构(新结构顶板4)之间,竖直段6与既有结构顶板钢筋3以及新结构顶板钢筋5连接,水平段7与既有结构连接、用于承载既有结构。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与水平段7连接。
在本发明中,既有结构顶板1以及新结构顶板4分别与竖直段6连接;既有结构顶板1的底面与水平段7连接。顶板(既有结构顶板1和新结构顶板4)与竖直段6连接,其可以为直接连接,即两个结构体的表面直接接触,当然,顶板(既有结构顶板1和新结构顶板4)与竖直段6连接,还可以为间接连结,即两个结构体的表面之间设置了其他辅助部件,例如耐候橡胶,或者金属型材构件,通过设置其他辅助部件来实现某些特殊的结构要求,例如要求接驳部位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等,其就能够通过耐候橡胶来实现。
为了提高竖直段6在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之间设置的牢靠程度,本发明对钢筋的设置做出了如下优化设计:既有结构顶板钢筋3的端部与新结构顶板钢筋5的端部在竖直段6内交错设置,这样能够提高竖直段6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增加钢筋与竖直段6之间连接的接触面积,提高竖直段6与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
为了提高L型过梁的结构强度,本发明中,L型过梁为一体式结构。L型过梁的具体结构为:根据L型过梁的设计尺寸设置钢筋龙骨,将钢筋龙骨架设到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的接驳节点处,将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所暴露的钢筋相对于该钢筋龙骨固定好以后,即将既有结构所暴露的钢筋以及新结构钢筋相对于该钢筋龙骨固定好以后,通过模板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一体式结构的L型过梁。
为了提高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施工时侧墙结构的稳定性,加固结构还包括有新设结构柱16。新设结构柱16设置有两个,两个新设结构柱16分别设置在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的两端部,即:在结构侧墙洞口2施工完毕后,在主视视角下,两个新设结构柱16位于结构侧墙洞口2的两侧。两个新设结构柱16的顶端均与L型过梁连接,新设结构柱16还具有对L型过梁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新设结构柱16的钢筋通过植筋与既有结构相连,且新设结构柱16的下端内保留有既有结构侧墙钢筋,用于增强新设结构柱16与侧墙连接的可靠性。上述的既有结构侧墙钢筋,为对侧墙开设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12时,所保留的部分既有结构侧墙内部的钢筋。需要说明的是,新设结构柱16以及L型过梁均与既有结构侧墙钢筋有连接关系,但是,不同的是:与新设结构柱16连接的结构侧墙钢筋是在开设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12时所暴露的钢筋,其位于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12的下部,而与L型过梁连接的既有结构侧墙钢筋,则是在开设L型过梁施工洞口14时所暴露的钢筋,其位于L型过梁施工洞口14的上部。
位于新设结构柱16内的既有结构侧墙钢筋的长度为35d至37d,其中,d为既有侧墙钢筋的直径。位于新设结构柱16内的既有结构侧墙钢筋的长度为优选为35d,上述的35d是根据335钢筋计算得出。不同的工程钢筋型号及砼等级不通,锚固长度也就不同,但是,对于既有结构侧墙钢筋在新设结构柱内的设置长度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规范》中钢筋锚固长度要求,且不应小于200mm。
加固结构还包括有若干临时支撑,若干临时支撑有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段内。在L型过梁成型后,若干临时支撑有间隔的设置在L型过梁的水平段6内。
在水平方向上,支护洞口13采用间隔方式开洞,即在侧墙上施工L型过梁的位置,有间隔的破除既有结构的侧墙,已经破除的侧墙的位置称为支护洞口13,每一个支护洞口13内都设置有至少一组临时支撑,每个临时支撑包括两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有底板9、支撑管10和顶板11,支撑管10设置在底板9与顶板11之间。两个支撑单元中的两个底板9之间采用单边V形坡口焊接实现对接,两个支撑单元中的两个底板9的外侧下面均设置有楔块15,且,两个底板9之间的夹角小于180°。两个底板9之间的夹角是为了在支撑时,从底板9的侧边打入楔块15后,确保的顶板11与支护洞口13的顶面抵紧。如果出现松动,可通过继续打入楔块15以保证支撑单元支撑的稳定性。打入楔块15时,底板9向上移动,进而两个底板9之间的夹角相应减小,最终确保顶板11与支护洞口13抵紧。打入楔块15后,由于地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楔块15对底板9施加的作用力具有一个水平分力,该水平分力能够将两个支撑单元紧密地抵靠在一起。
具体地,在顶板11上设置有若干锚栓孔18,锚栓孔18内用于设置锚栓17的下端,锚栓17的上端锚入既有结构顶板11内,设置锚栓17使支撑单元的顶板11锚入既有结构顶板1内。进一步地,顶板11为矩形结构,每块顶板11上设置有四个锚栓孔18,四个锚栓孔18分别设置在顶板11的四个角内。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方法,用于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之间的接驳。
在该加固方法中,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破除侧墙的墙体砼;步骤二、在侧墙的破除部位设置L型过梁,通过L型过梁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之间的连接,并通过L型过梁对既有结构提供支护;步骤三、继续破除侧墙的墙体砼并形成既有结构侧墙洞口。
根据施工设计,在新结构施工完毕前,对既有结构进行开洞。其开洞具体是指在既有结构的侧墙上根据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进行开洞,从而实现临时支撑的安装以及L型过梁的设置。
具体地,L型过梁包括有竖直段6以及水平段7,竖直段6设置在新结构顶板4与既有结构顶板1之间,水平段7设置在竖直段6的底端,并设置在既有结构顶板1的下部。
传统技术中,对既有结构的侧墙开洞是将既有结构的侧墙整体破除,或者是指对既有结构的侧墙进行大面积的破除来形成洞口。
在本发明中,对既有结构的侧墙开洞操作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在于:围绕既有结构侧墙洞口,保留既有结构顶板1以及侧墙内部的部分钢筋(位于洞口附近的钢筋),其目的在于,通过保留的部分钢筋与竖直段6以及水平段7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竖直段6以及水平段7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的接驳以及对开洞部位的承载支撑。
在上述操作中,竖直段6设置在既有结构顶板1与新结构顶板4之间,竖直段6用于实现既有结构顶板1与新结构顶板4之间的对接。竖直段6与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固定连接(竖直段6与新结构的钢筋以及既有结构的钢筋均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竖直段6相对于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均能保持连接强度以及连接稳定性。
L型过梁包括竖直段6以及水平段7,水平段7设置在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的上端处并与既有结构顶板1的下端面连接,并与既有结构顶板1下端所保留的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相连,由水平段7对既有结构顶板1进行支撑,并承受来自既有结构顶板1的剪切力,以保持既有结构顶板1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其局部发生结构破坏甚至是坍塌问题的出现。
在下面的说明中,既有结构顶板1内的钢筋称为既有结构顶板钢筋3,新结构顶板4内的钢筋称为新结构顶板钢筋5,既有结构的侧墙内的钢筋称为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
为了提高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施工时侧墙结构的稳定性,加固结构还包括有新设结构柱16。新设结构柱16设置有两个,两个新设结构柱16分别设置在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的两端部,即:在结构侧墙洞口2施工完毕后,在主视视角下,两个新设结构柱16位于结构侧墙洞口2的两侧。两个新设结构柱16的顶端均与L型过梁连接,新设结构柱16还具有对L型过梁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新设结构柱16的下端内保留有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优选地,位于新设结构柱16内的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的长度为90mm-100mm,提高新设结构柱16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该加固方法具体包括在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的接驳节点之间设置L形的L型过梁,L型过梁包括有竖直段6以及水平段7,通过L型过梁将新结构顶板4与既有结构顶板1连接成整体,同时,L型过梁的水平段7还能够对既有结构的开洞部位进行支撑、加固。进一步地,L型过梁中的水平段7水平设置,并位于既有结构顶板1的底部,用于承担既有结构顶板1传递过来的剪力,从而保证在既有结构开洞后结构的稳定性。L型过梁的竖直段6竖向设置,竖直段6设置在既有结构顶板1与新结构顶板4之间,即实现了既有结构与新结构的接驳,又承担了两侧顶板荷载产生的弯矩,有效保证结构安全。本发明保留既有结构顶板1及侧墙的部分钢筋,通过钢筋锚入L型过梁实现既有结构与L型过梁的固定连接,此方案有效地减小了连接部位的裂缝,降低使用时渗漏水的风险。同时,L型过梁与新结构顶板4之间采用了同样的钢筋锚入固定方案,在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之间连接的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时的渗漏水风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在既有结构顶板1的底部增加较高的托梁,这样就可以增大开洞尺寸,保证建筑功能,本发明也不需要设置变形缝,可以减少渗漏水的情况发生,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对既有轨道线的影响更小,保证地铁安全运营。本发明能够对侧墙开洞部位安全地进行补强,保证接驳节点处的刚性连接,减少今后渗漏水的风险,增加侧墙开洞部位(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的高度,更好的满足管线布置。较以往施工技术方案更安全并且实用性更强。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步骤一的操作如下,包括:步骤一a、根据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对侧墙的墙体砼采用间隔破除的方式进行破除,并形成用于设置临时支撑的支护洞口13,在支护洞口13内设置临时支撑;步骤一b、破除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内的剩余墙体砼,并形成L型过梁施工洞口14。
在步骤一中,根据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对既有结构的侧墙进行开洞,根据设计,对既有结构侧墙的开洞尺寸小于设计尺寸,在支护洞口13开洞操作结束后,在支护洞口13内设置临时支撑,然后对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边缘的既有结构进行凿毛处理,使得既有结构顶板1以及既有结构的侧墙在靠近洞口处的部分钢筋暴露,暴露的钢筋为既有结构顶板1锚入侧墙的钢筋,暴露钢筋的长度满足锚入L型过梁竖直段的锚固长度要求。在既有结构的侧墙处开洞,使得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暴露,以及使得既有结构顶板钢筋3暴露。
在步骤一中,对侧墙的墙体砼采用间隔破除的方式进行破除形成支护洞口13,其具体是指:在L型过梁的设计范围内,沿L型过梁的长度方向(也就是水平段7的设置范围内),对墙体砼采用间隔开洞的方式进行破除,所形成的支护洞口1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单一支护洞口13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为1000mm,则相邻两个支护洞口13之间的间距可以为支护洞口13宽度的1.5-2.0倍,最优为1.5倍,即1500mm。当然,支护洞口13的宽度以及支护洞口13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L型过梁的长度进行设计,以满足支护洞口13在L型过梁的设计范围内等间隔布设。
本发明优选地采用间隔破除方式去除既有结构侧壁的部分墙体砼,这样能够形成支护洞口13,支护洞口13的每格纵向长度为1m,相邻的两个支护洞口13之间的间隔为1m。在支护洞口13内,采用临时型钢作为开孔后顶板竖向的临时支撑。
加固结构包括有若干临时支撑,在L型过梁成型后,若干临时支撑有间隔的设置在L型过梁的水平段6内。
在水平方向上,支护洞口13采用间隔方式开洞,即在侧墙上施工L型过梁的位置,有间隔的破除既有结构的侧墙,已经破除的侧墙的位置称为支护洞口13,每一个支护洞口13内都设置有至少一组临时支撑,每个临时支撑包括两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有底板9、支撑管10和顶板11,支撑管10设置在底板9与顶板11之间。两个支撑单元中的两个底板9之间采用单边V形坡口焊接实现对接,两个支撑单元中的两个底板9的外侧下面均设置有楔块15,且,两个底板9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打入楔块15后,由于地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楔块15对底板9施加的作用力具有一个水平分力,该水平分力能够将两个支撑单元紧密地抵靠在一起。
具体地,在顶板11上设置有若干锚栓孔18,锚栓孔18内用于设置锚栓17的下端,锚栓17的上端锚入既有结构顶板11内。进一步地,顶板11为矩形结构,每块顶板11上设置有四个锚栓孔18,四个锚栓孔18分别设置在顶板11的四个角内。
请参考图12至图14,其中,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侧视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临时支撑的俯视图。
临时支撑的具体结构如下:由两个支撑单元组成,支撑单元包括有底板9、支撑管10(矩形钢管)以及顶板11,底板9放置于支护洞口13的底面上,支撑管10设置在底板9与顶板11之间,底板9与顶板11采用矩形板结构,支撑管10、底板9以及顶板11之间同轴设置,顶板11顶住支护洞口13的顶面,在两个支撑单元中,两个底板9之间采用单边V形坡口焊接实现对接,底板9的外侧边通过楔块15实现打紧。
具体地,楔块15为钢楔块。
具体地,本发明在步骤一之后进行了步骤二,步骤二的具体操作如下:步骤二a、在L型过梁施工洞口14内绑扎L型过梁钢筋,L型过梁钢筋与既有结构的顶板采用植筋连接;步骤二b、浇筑L型梁砼结构,并进行L型梁与顶板间的压浆施工。
在对支护洞口13进行支护完毕后,根据L型过梁施工范围将剩余墙体砼破除形成L型过梁施工洞口14。在L型过梁施工洞口14内按照上述步骤设置L型过梁。
具体地,本发明在步骤二之后进行了步骤三,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如下:步骤三a、在既有结构侧墙洞口的设计范围内对侧墙剩余的墙体砼进行破除,并形成既有结构侧墙洞口;步骤三b、在既有结构侧墙洞口范围内对临时支撑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
在进行新结构顶板与L型过梁对接时,首先使得新结构顶板钢筋5暴露,并将暴露的新结构顶板钢筋5与L型过梁钢筋连接。上述的使得新结构顶板钢筋5暴露,具体是指使得新结构顶板4与既有结构接驳的部位的部分钢筋暴露。
通过将暴露的新结构顶板钢筋5与L型过梁钢筋连接,实现新结构顶板钢筋5锚入到竖直段6中,可以对竖直段6提供二次固定。将暴露的新结构顶板钢筋5锚入到竖直段6之后,对竖直段6与既有结构之间顶板1的缝隙以及竖直段6与新结构顶板4之间的缝隙灌注混凝土,从而实现竖直段6与既有结构以及新结构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接驳节点的密封性(防水性)以及连接强度。
将新结构顶板钢筋5与L型过梁钢筋连接后,对竖直段6的钢筋与新结构顶板4同时浇筑,并与既有结构1连接,通过凿毛使新旧结构有效连接,提高接驳节点的密封性(防水性)以及连接强度。
在步骤二中,将暴露的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与L型过梁钢筋连接,在浇筑L型过梁砼体结构完毕后,可实现既有结构侧墙钢筋8在水平段7中的锚入。通过步骤二,可以实现既有结构的侧墙与水平段7之间的连接,提高水平段7对既有结构的侧墙的加固。
在本发明中,于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有预设步骤:根据新设结构柱16的设计位置对侧墙进行墙体砼破除,并形成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12;在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12中绑扎新设结构柱16钢筋;浇筑新设结构柱16砼结构。在既有结构侧墙洞口2处的两侧设置壁柱,其能够提高洞口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对竖直段6以及水平段7进行加固。壁柱还能够减小L型过梁的跨度,为L型过梁提供支承。
为保证既有结构的安全,侧墙破除施工优选采用静力切割进行施工,需预留钢筋范围采用人工破除,严禁采用震动较大的机械破除施工。同一面侧墙多个开孔施工时,应间隔进行改造施工,相邻开孔时间隔应满足已开孔浇注结构满足80%设计值强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既有结构,所述既有结构包括既有结构顶板和侧墙,所述既有结构顶板与所述侧墙的顶端连接,所述侧墙的开洞部位形成既有结构侧墙洞口,所述既有结构顶板内设置有既有结构顶板钢筋;
新结构,所述新结构包括新结构顶板,所述新结构顶板内设置有新结构顶板钢筋;
L型过梁,所述L型过梁包括有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连接在所述竖直段的下端,所述竖直段连接在所述既有结构与所述新结构之间,所述水平段与所述既有结构连接、用于承载所述既有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墙内设置有既有结构侧墙钢筋,所述既有结构侧墙钢筋与所述水平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既有结构顶板以及所述新结构顶板分别与所述竖直段连接;
所述既有结构顶板的底面与所述水平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既有结构顶板钢筋与所述新结构顶板钢筋在所述竖直段内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有新设结构柱,所述新设结构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新设结构柱分别设置在洞口的两端,两个所述新设结构柱的顶端均与所述L型过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设结构柱的钢筋通过植筋与所述既有结构相连,且所述新设结构柱的下端内保留有既有结构侧墙钢筋,用于增强所述新设结构柱与所述侧墙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位于所述新设结构柱内的所述既有结构侧墙钢筋的长度为35d至37d,其中,d为所述既有侧墙钢筋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有若干临时支撑,若干所述临时支撑有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段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临时支撑包括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有底板、支撑管和顶板,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
两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两个所述底板之间采用单边V形坡口焊接实现对接,
两个所述支撑单元中的两个所述底板的外侧下面均设置有楔块,两个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锚栓孔,所述锚栓孔内用于设置锚栓的下端,所述锚栓的上端锚入所述既有结构顶板内;
优选地,所述顶板为矩形结构,每块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四个锚栓孔,四个所述锚栓孔分别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四个角内。
8.一种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结构包括既有结构顶板和侧墙,所述既有结构顶板与所述侧墙的顶端连接,所述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破除所述侧墙的墙体砼;
步骤二、在所述侧墙的破除部位设置L型过梁,通过所述L型过梁实现既有结构与新结构之间的连接,并通过所述L型过梁对所述既有结构提供支护;
步骤三、继续破除所述侧墙的墙体砼并形成所述既有结构侧墙洞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a、根据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对所述侧墙的墙体砼采用间隔破除的方式进行破除,并形成用于设置临时支撑的支护洞口,在所述支护洞口内设置临时支撑;
步骤一b、破除所述L型过梁的施工范围内的剩余墙体砼,并形成L型过梁施工洞口;
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二a、在所述L型过梁施工洞口内绑扎L型过梁钢筋,所述L型过梁钢筋与所述既有结构的顶板采用植筋连接;
步骤二b、浇筑L型梁砼结构,并进行L型梁与顶板间的压浆施工;
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三a、在所述既有结构侧墙洞口的设计范围内对所述侧墙剩余的墙体砼进行破除,并形成所述既有结构侧墙洞口;
步骤三b、在所述既有结构侧墙洞口范围内对所述临时支撑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中,对墙体砼进行破除时,通过凿毛方式使得所述既有结构顶板和所述侧墙内的钢筋暴露。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有预设步骤:
根据新设结构柱的设计位置对所述侧墙进行墙体砼破除,并形成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
在所述新设结构柱施工洞口中绑扎新设结构柱钢筋;
浇筑新设结构柱砼结构。
CN202010193449.XA 2020-03-18 2020-03-18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Pending CN1113953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3449.XA CN111395390A (zh) 2020-03-18 2020-03-18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3449.XA CN111395390A (zh) 2020-03-18 2020-03-18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5390A true CN111395390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6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3449.XA Pending CN111395390A (zh) 2020-03-18 2020-03-18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539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786A (zh) * 2020-08-10 2020-11-10 上海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tod上盖板结构柱紧贴变形缝的施工方法
CN113565533A (zh) * 2021-06-01 2021-10-29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拱形地铁车站拓建接驳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833018A (zh) * 2021-09-09 2021-12-24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既有线改造方法
CN113886913A (zh) * 2021-09-18 2022-01-04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工程连通接驳等效刚度加固的方法
CN116770887A (zh) * 2023-08-10 2023-09-19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旧地铁车站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0480A (ja) * 1997-08-04 1999-02-23 Shimizu Corp 建物の建替工法
CN102777041A (zh) * 2012-07-27 2012-11-14 中山建华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内隔墙体的安装工艺
CN103469817A (zh) * 2013-09-30 2013-12-25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扩建施工方法
CN104088473A (zh) * 2014-07-17 2014-10-08 湖南大兴加固改造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托换承重墙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JP2016169549A (ja) * 2015-03-13 2016-09-23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新設・既設地下構造物の接続構造
CN108035716A (zh) * 2017-10-18 2018-05-15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侧墙开洞的施工方法
CN108385721A (zh) * 2018-02-22 2018-08-10 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新建地铁线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施工联通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36586A (zh) * 2018-12-14 2019-05-10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破除既有地下车站侧墙开洞改造的方法
CN212316988U (zh) * 2020-03-18 2021-01-08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0480A (ja) * 1997-08-04 1999-02-23 Shimizu Corp 建物の建替工法
CN102777041A (zh) * 2012-07-27 2012-11-14 中山建华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内隔墙体的安装工艺
CN103469817A (zh) * 2013-09-30 2013-12-25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扩建施工方法
CN104088473A (zh) * 2014-07-17 2014-10-08 湖南大兴加固改造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托换承重墙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JP2016169549A (ja) * 2015-03-13 2016-09-23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新設・既設地下構造物の接続構造
CN108035716A (zh) * 2017-10-18 2018-05-15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侧墙开洞的施工方法
CN108385721A (zh) * 2018-02-22 2018-08-10 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新建地铁线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施工联通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36586A (zh) * 2018-12-14 2019-05-10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破除既有地下车站侧墙开洞改造的方法
CN212316988U (zh) * 2020-03-18 2021-01-08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昕铭等: "地铁车站结构扩建改造顶板接口方案分析", 四川建筑, no. 05, 28 October 2018 (2018-10-28), pages 38 - 41 *
徐斌;: "既有地铁车站侧墙开洞浅析", 中外建筑, no. 02, 1 February 2015 (2015-02-01) *
黄平生;高志宏;杨开武;寇卫国;: "分期实施地铁车站破墙接驳技术的工程实践", 市政技术, no. 2, 30 November 2010 (2010-11-30)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786A (zh) * 2020-08-10 2020-11-10 上海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tod上盖板结构柱紧贴变形缝的施工方法
CN113565533A (zh) * 2021-06-01 2021-10-29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拱形地铁车站拓建接驳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833018A (zh) * 2021-09-09 2021-12-24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既有线改造方法
CN113886913A (zh) * 2021-09-18 2022-01-04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工程连通接驳等效刚度加固的方法
CN113886913B (zh) * 2021-09-18 2024-02-06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工程连通接驳等效刚度加固的方法
CN116770887A (zh) * 2023-08-10 2023-09-19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旧地铁车站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5390A (zh)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与方法
CN107419824A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090065B (zh) 一种城市核心区多层建筑加固改造工程顺逆结合施工方法
CN109139049B (zh) 一种地铁暗挖车站二衬扣拱施工方法
CN110847915A (zh) 浅埋粉细砂层双侧壁临时支撑跳割拆除分段回顶施工工艺
CN112177012A (zh) 基坑工程带格构柱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2316988U (zh) 既有结构开洞与新结构接驳节点的加固结构
KR100856723B1 (ko) 캔틸레버형 지지거더를 이용한 철골조 역타설 시스템 및방법
CN110952563A (zh) 既有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开挖的临时抗浮结构
CN113356882B (zh) 大断面隧道墙体支架和施工方法
CN112359860B (zh) 非支撑式沉井封顶的施工方法
CN214328482U (zh) 一种竖向连接的装配式落地梁
CN110566237B (zh) 一种地铁区间停车线大断面暗挖施工初支进洞加固结构
CN112593723A (zh) 一种既有建筑的上接方法
CN209907191U (zh) 一种基于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防撞护栏
CN211114231U (zh) 一种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
CN207633583U (zh) 一种预制柱与预制隔墙的连接结构
KR20030094951A (ko) 개량 철골보와 pc슬래브의 접합부 및 이를 이용하여구조물을 축조하는 방법
CN219343523U (zh) 一种浇筑方便且受力好的节点连接结构
CN116815816A (zh) 地铁车站风亭与主体连接段施工方法
CN211645977U (zh) 桥梁伸缩缝整体快速更换结构
CN215857324U (zh) 一种道路涵洞加固系统
CN115012997B (zh) 快速化低扰动交叉中隔壁法隧道二衬施工方法
CN218989900U (zh) 一种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面板施工模板
CN217556681U (zh) 一种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护栏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