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2910A -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92910A CN111392910A CN202010278156.1A CN202010278156A CN111392910A CN 111392910 A CN111392910 A CN 111392910A CN 202010278156 A CN202010278156 A CN 202010278156A CN 111392910 A CN111392910 A CN 1113929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ubsystem
- integrated
- integrated treatment
- slu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处理池、溶气子系统、刮渣子系统、沉淀分离子系统和除泥子系统,一体化处理池的前侧侧壁开设有进水口,一隔板将一体化处理池的内腔分为溶气区和沉淀区,沉淀分离子系统设置在沉淀区的上部,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设有落渣槽,刮渣子系统包括刮渣板,除泥子系统设置在沉淀分离子系统的下方,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固定有集水槽,集水槽位于落渣槽的后侧并与沉淀区相通,集水槽上开设有出水口。本发明将气浮池和沉淀池有机地结合在一体化处理池中,具有互补的作用,弥补了单一气浮池或单一沉淀池的不足,具有节地、节能、节约材料和设备的作用,可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提升水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气浮和沉淀是固液分离的两种方式,但适用场合有所区别,要根据业主要求、现场情况、水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气浮适用于悬浮物比重较轻、现场场地无法提供足够停留时间的场合。气浮分离技术是指空气与水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下,使气体大限度地溶入水中,力求处于饱和状态,然后把形成的压力溶气水通过减压释放,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与水中的悬浮絮体充分接触,使水中悬浮絮体粘附在微气泡上,并随气泡一起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并刮去浮渣,从而净化水质的一种技术。气浮的缺点是污水中的重物质易沉淀,气浮效果不佳。沉淀适用于水中悬浮物比重较大、下沉速度快或下沉环境比较理想(水体基本静止、无搅动)的场合,但要设计好沉淀池的排泥和刮泥结构,保证无刮泥死角。但对于低浊度水或者含藻废水,其所含物质轻,难沉淀。气浮池和沉淀池如果都设计有絮凝加药过程,则沉淀池的电耗较小,但加药费用较高,而气浮池由于需要配备回流水泵等,因此电耗相对较高,但达到同等溶气效果所需的加药费用比沉淀池略低。
在传统应用中也有气浮池和沉淀池相结合的水处理工艺方式,气浮池和沉淀池一般分别单独设置,再相互串联,即前道工艺为气浮,后道工艺为沉淀,虽然这种气浮池和沉淀池串联的结合方式可以将水中轻或重的悬浮物都去除,提高最终的出水水质,但是这种串联的方式存在的缺陷是单独设置的气浮池和沉淀池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需设备和配套单元繁多,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将气浮池和沉淀池有机地结合在一体化处理池中,具有互补的作用,弥补了单一气浮池或单一沉淀池的不足,具有节地、节能、节约材料和设备的作用,同时可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并提升水处理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处理池、溶气子系统、刮渣子系统、沉淀分离子系统和除泥子系统,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前侧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内安装有直立的隔板,所述的隔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底,所述的隔板沿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所述的隔板将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内腔分为溶气区和沉淀区,所述的溶气区靠近所述的进水口,所述的溶气子系统和所述的刮渣子系统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上,所述的溶气子系统的出气管伸入所述的溶气区内,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的沉淀区的上部,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设有落渣槽,所述的刮渣子系统包括刮渣板,所述的刮渣板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的刮渣板位于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的上方,所述的落渣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出渣口,所述的除泥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下方,所述的除泥子系统用于收集和外排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底的淤泥,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固定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位于所述的落渣槽的后侧并与所述的沉淀区相通,所述的集水槽上开设有出水口。
本发明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工作时,污水自进水口不断进入溶气区,首先在溶气子系统的作用下进行气浮处理,比重较轻的悬浮物以浮渣形式上浮至一体化处理池内的水体表面,由刮渣板刮入落渣槽内,可定期通过出渣口进行排渣;气浮处理后的水则翻过隔板进入沉淀区,由沉淀分离子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水进入集水槽,从出水口排出;固液分离产生的淤泥等沉淀物由除泥子系统进行收集和外排。
本发明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将气浮池和沉淀池有机地结合在一体化处理池中,具有互补的作用,弥补了单一气浮池或单一沉淀池的不足,具有节地、节能、节约材料和设备的作用,同时可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并提升水处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前侧设置有絮凝搅拌区,所述的絮凝搅拌区与所述的溶气区经第一挡板分隔,所述的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的絮凝搅拌区与所述的溶气区的连通口,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上安装有若干絮凝搅拌子系统,所述的絮凝搅拌子系统的搅拌头伸入所述的絮凝搅拌区内。在一体化处理池的前侧设置絮凝搅拌区后,本发明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工作过程中,向絮凝搅拌区内加入絮凝剂,进入一体化处理池的污水首先经絮凝处理,产生矾花,使得后续气浮处理更充分,有利于提高本发明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的水处理效果。为避免絮凝搅拌区与溶气区的互相干扰所造成的气浮处理效率降低,本发明通过第一挡板将絮凝搅拌区和溶气区分开,可保证气浮处理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可具体根据所处理的污水的水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絮凝搅拌区。若设置絮凝搅拌区,则根据水量等情况,可增减絮凝搅拌子系统的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包括多块短斜板,所述的多块短斜板直立设置且相互间隔,每块所述的短斜板为波纹板,所述的多块短斜板经加固机构连为一体,所述的加固机构包括多根支撑杆和多根压条,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直立设置,每根所述的支撑杆连接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短斜板之间,每根所述的压条与若干所述的支撑杆相连,所述的多根压条连为一体。上述沉淀分离子系统是一款短斜板水平流沉淀分离子系统,其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加固机构将多块短斜板连为一体,可以拼接组合,方便运输和施工。该沉淀分离子系统中,多根支撑杆起到立柱和支撑的作用,可增加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强度,起到定位和定型的作用,方便装配,同时多根支撑杆可提高过水沉淀效果。相较于平流沉淀池,上述短斜板水平流沉淀分离子系统的沉淀效果更佳,整体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好,在沉淀物沉淀过程中,沉淀物不会在短斜板上大量聚集,可有效避免沉淀分离子系统坍塌风险。该沉淀分离子系统可实现腔内过水,增加沉淀物的碰撞机会,避免短流,提高沉淀效果。该沉淀分离子系统在沉淀区内安装后,使用过程中,水流水平流经该沉淀分离子系统时,沉淀物不断碰撞短斜板上的斜面,配合沉淀区内所加入的絮凝剂的作用,从相邻的短斜板之间的间隙中快速向下沉淀,最终从该沉淀分离子系统底部流出。
进一步地,每块所述的短斜板的前侧和后侧的波峰上分别上下成排开设有定位孔,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两侧分别卡嵌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短斜板的一排定位孔上,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若干卡扣,每根所述的压条上开设有多个卡孔,每个所述的卡扣卡嵌在一个所述的卡孔内;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横截面为H形,每根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依次相连并直立设置的第一侧板、中间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和所述的第二侧板并行设置,所述的中间板分别与所述的第一侧板和所述的第二侧板垂直,所述的中间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所述的若干卡扣。通过成排的定位孔固定支撑杆,方便装配,并保证支撑杆对短斜板的支撑和定位效果;通过卡扣与卡孔的配合,实现支撑杆与压条的连接,装配方便,有利于提高沉淀分离子系统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支撑杆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支撑杆的强度及其对短斜板的支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块短斜板整体为长方体形,所述的压条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所述的压条上的多个卡孔沿每根所述的压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根所述的压条的同一侧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竖板和横板,所述的竖板的朝向所述的横板的一侧固定有卡接头,所述的横板上开设有卡接孔,装配后,所述的四根压条首尾相连连为一体,每根所述的压条上的卡接头卡入相邻的压条上的卡接孔内;每块所述的短斜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缺口,每个所述的缺口正对一排定位孔,每个所述的缺口的宽度与每根所述的压条的宽度相适配,位于所述的多块短斜板顶部的压条卡嵌在所述的多块短斜板顶部的各个缺口内,位于所述的多块短斜板底部的压条卡嵌在所述的多块短斜板底部的各个缺口内。上述压条设计,方便装配,有利于实现沉淀分离子系统的模块化装配和施工;缺口的设计,可使沉淀分离子系统的整体结构更紧凑、稳定性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安装在一横向设置的安装架上,所述的除泥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架的下方,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安装有挡渣板,所述的挡渣板的顶部固定有斜板,所述的斜板的后侧高于所述的斜板的前侧,所述的斜板与所述的刮渣板位置相对,所述的落渣槽固定在所述的挡渣板的上部,所述的落渣槽的下侧和后侧的区域为集水区,所述的挡渣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集水区相通的多个通水孔,所述的集水区与所述的集水槽相通。水处理过程中,沉淀分离子系统固液分离所产生的水经过挡渣板上的通水孔进入集水区后,再进入集水槽并经出水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的上部安装有出水堰板,所述的出水堰板在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上的安装高度可调,所述的出水堰板的顶端为锯齿状溢水堰,所述的锯齿状溢水堰沿所述的出水堰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水处理过程中,集水区内的水流经出水堰板顶端的锯齿状溢水堰进入所述的集水槽内。高度可调的带有锯齿状溢水堰的出水堰板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结构紧凑性,使得出水更均匀。通过调节出水堰板在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上的安装高度,可改变本发明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出水区液面的标高,从而消除或减少设计、施工或安装过程中的缺陷,同时给系统的安装、拆卸和调节带来方便,并提高系统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除泥子系统为往复式刮泥机,所述的往复式刮泥机的后侧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泥斗,所述的泥斗安装在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底,所述的往复式刮泥机的曲柄由第二电机驱动。水处理过程中,固液分离产生的淤泥由往复式刮泥机收集并经泥斗外排。往复式刮泥机和泥斗的设计,适用于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安装深度较浅的场合,因泥斗会占用一定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内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往复式刮泥机的曲柄的枢接处的外侧套设有弹性隔离装置,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固定有自后而前斜向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底部的第二挡板,所述的第二挡板沿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前端与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弹性隔离装置的作用是避免往复式刮泥机的曲柄运作过程中对净水有扰动。第二挡板起到隔离泥和水的作用,可避免经沉淀分离子系统固液分离产生的淤泥干扰固液分离后产生的净水水质。第二挡板的前端与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面之间的第一间隙具有“泥滤”的作用,可有效防止淤泥堆积并向上进入净水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间隙的宽度为1~5 cm,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倾斜角为40~70 °。采用上述参数设计后,可确保淤泥不堆积,起到较好的隔离效果。第二挡板的倾斜角以40~70 °为佳,大于50 °时的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刮渣子系统和所述的除泥子系统组合为刮吸泥一体机,所述的刮吸泥一体机包括所述的刮渣板和多个吸泥单元,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沿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宽度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的吸泥单元包括刮泥板、潜污泵、吸泥管和管架,所述的潜污泵的出口与所述的吸泥管的底端相连,所述的潜污泵和所述的吸泥管分别安装在所述的管架上,所述的刮泥板固定在所述的管架的底部,所述的刮泥板为折板,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块刮泥板的折角两两相对,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块刮泥板与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底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每个所述的潜污泵的入口设于相邻的两块刮泥板的折角相对处,每个所述的潜污泵的入口与所述的第二间隙相通,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个管架由第三电机驱动,在所述的第三电机的驱动下,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沿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长度方向移动。采用刮吸泥一体机作为除泥子系统,不需要设置泥斗,便于施工,相比较采用往复式刮泥机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加沉淀分离子系统的深度,从而在提高沉淀效率的同时占地面积更小,可进一步简化本发明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的结构。水处理过程中,淤泥被多块刮泥板刮入刮泥板下方的第二间隙内并经潜污泵吸入吸泥管内被外排。将每个潜污泵的入口设于相邻的两块刮泥板的折角相对处,有利于刮泥过程中淤泥顺着刮泥板的边缘向潜污泵的入口处汇集,从而提高吸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的折板由多边形板代替,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块刮泥板的棱角依次相连接,每个所述的潜污泵的入口设于相邻的两块刮泥板的连接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块刮泥板的棱角依次相连接,相当于多块刮泥板为整体式,从而在刮泥过程中不易产生刮泥死角,使排泥更顺畅,确保刮泥和吸泥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将气浮池和沉淀池有机地结合在一体化处理池中,具有互补的作用,弥补了单一气浮池或单一沉淀池的不足,具有节地、节能、节约材料和设备的作用,同时可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并提升水处理效率。本发明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工作时,污水自进水口不断进入溶气区,首先在溶气子系统的作用下进行气浮处理,比重较轻的悬浮物以浮渣形式上浮至一体化处理池内的水体表面,由刮渣板刮入落渣槽内,可定期通过出渣口进行排渣;气浮处理后的水则翻过隔板进入沉淀区,由沉淀分离子系统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水进入集水槽,从出水口排出;固液分离产生的淤泥等沉淀物由除泥子系统进行收集和外排。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出水堰板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三个吸泥单元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外观图;
图7为图6中B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2中沉淀分离子系统的正视图;
图9为实施例2中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右视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单块短斜板的正视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单根支撑杆的外观图;
图12为实施例2中单根压条的外观图;
图13为实施例3中多个吸泥单元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C-C剖视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的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一体化处理池1、溶气子系统2、刮渣子系统3、沉淀分离子系统4和除泥子系统5,一体化处理池1的前侧侧壁开设有进水口11,一体化处理池1内安装有直立的隔板12,隔板12的底部固定于一体化处理池1的池底,隔板12沿一体化处理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隔板12的高度小于一体化处理池1,隔板12将一体化处理池1的内腔分为溶气区13和沉淀区14,溶气区13靠近进水口11,溶气子系统2和刮渣子系统3分别安装在一体化处理池1上,溶气子系统2的出气管21伸入溶气区13内,沉淀分离子系统4设置在沉淀区14的上部,沉淀分离子系统4的后侧设有落渣槽6,刮渣子系统3包括刮渣板31,刮渣板31由第一电机32驱动,刮渣板31位于沉淀分离子系统4的后侧的上方,落渣槽6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出渣口61,除泥子系统5设置在沉淀分离子系统4的下方,除泥子系统5用于收集和外排一体化处理池1的池底的淤泥,一体化处理池1的后侧侧壁固定有集水槽7,集水槽7位于落渣槽6的后侧并与沉淀区14相通,集水槽7上开设有出水口71。
实施例1中,一体化处理池1的前侧设置有絮凝搅拌区15,絮凝搅拌区15与溶气区13经第一挡板16分隔,第一挡板16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絮凝搅拌区15与溶气区13的连通口(图中未示出),一体化处理池1上安装有絮凝搅拌子系统17,絮凝搅拌子系统17的搅拌头18伸入絮凝搅拌区15内。
实施例1中,沉淀分离子系统4安装在一横向设置的安装架19上,除泥子系统5设置在安装架19的下方,沉淀分离子系统4的后侧安装有挡渣板8,挡渣板8的顶部固定有斜板81,斜板81的后侧高于斜板81的前侧,斜板81与刮渣板31位置相对,落渣槽6固定在挡渣板8的上部,落渣槽6的下侧和后侧的区域为集水区82,挡渣板8上开设有与集水区82相通的多个通水孔(图中未示出),集水区82与集水槽7相通,具体地,一体化处理池1的后侧侧壁的上部安装有出水堰板83,出水堰板83在一体化处理池1的后侧侧壁上的安装高度可调,出水堰板83的顶端为锯齿状溢水堰,锯齿状溢水堰沿出水堰板83的宽度方向设置。
实施例1中,除泥子系统5为往复式刮泥机,往复式刮泥机的后侧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泥斗51,泥斗51安装在一体化处理池1的池底,往复式刮泥机的曲柄50由第二电机52驱动。往复式刮泥机的曲柄50的枢接处的外侧套设有弹性隔离装置91,一体化处理池1的后侧侧壁固定有自后而前斜向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底部的第二挡板92,第二挡板92沿一体化处理池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挡板92的前端与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93,其中,第一间隙93的宽度为1~5 cm,第二挡板92的倾斜角θ为40~70 °。
实施例1中,溶气子系统2、刮渣子系统3、沉淀分离子系统4、往复式刮泥机、絮凝搅拌子系统17等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其中,沉淀分离子系统4可采用ZL 201310594156.2公开的“水平流垂直排泥沉淀分离子系统”或ZL 201210379825.X公开的“水平流沉淀分离子系统”。
实施例1的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工作时,污水自进水口11不断进入溶气区13,首先在溶气子系统2的作用下进行气浮处理,比重较轻的悬浮物以浮渣形式上浮至一体化处理池1内的水体表面,由刮渣板31刮入落渣槽6内,可定期通过出渣口61进行排渣;气浮处理后的水则翻过隔板12进入沉淀区14,由沉淀分离子系统4进行固液分离。水处理过程中,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水经过挡渣板8上的通水孔进入集水区82,集水区82内的水流经出水堰板83顶端的锯齿状溢水堰进入集水槽7内并经出水口71排出;固液分离产生的淤泥等沉淀物由除泥子系统5进行收集和外排。
实施例2的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如图3所示,刮渣子系统3和除泥子系统5组合为刮吸泥一体机33,刮吸泥一体机33包括刮渣板31和三个吸泥单元53,如图4和图5所示,三个吸泥单元53沿一体化处理池1的宽度方向排布,每个吸泥单元包括两块刮泥板54、潜污泵55、吸泥管56和管架57,潜污泵55的出口551与吸泥管56的底端相连,潜污泵55和吸泥管56分别安装在管架57上,刮泥板54固定在管架57的底部,刮泥板54为折板,每个吸泥单元中的两块刮泥板54的折角相对,三个吸泥单元中的六块刮泥板54与一体化处理池1的池底之间设有第二间隙58,每个潜污泵55的入口552设于相邻的两块刮泥板54的折角相对处,每个潜污泵55的入口552与第二间隙58相通,三个吸泥单元中的三个管架57由第三电机59驱动,在第三电机59的驱动下,三个吸泥单元沿一体化处理池1的长度方向移动。
实施例2中,如图6~图12所示,沉淀分离子系统4包括多块短斜板41,多块短斜板41直立设置且相互间隔,每块短斜板41为波纹板,多块短斜板41经加固机构连为一体,加固机构包括多根支撑杆42和多根压条43,每根支撑杆42直立设置,每根支撑杆42连接设置在相邻的两块短斜板41之间,每根压条43与若干支撑杆42相连,多根压条43连为一体。
实施例2中,每块短斜板41的前侧和后侧的波峰上分别上下成排开设有定位孔44,每根支撑杆42的两侧分别卡嵌在相邻的两块短斜板41的一排定位孔44上,每根支撑杆4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若干卡扣45,每根压条43上开设有多个卡孔46,每个卡扣45卡嵌在一个卡孔46内;每根支撑杆42的横截面为H形,每根支撑杆42包括依次相连并直立设置的第一侧板47、中间板48和第二侧板49,第一侧板47和第二侧板49并行设置,中间板48分别与第一侧板47和第二侧板49垂直,中间板4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若干卡扣45。
实施例2中,多块短斜板41整体为长方体形,压条43的数量为四根,每根压条43上的多个卡孔46沿每根压条4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根压条43的同一侧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竖板431和横板432,竖板431的朝向横板432的一侧固定有卡接头433,横板432上开设有卡接孔434,装配后,四根压条43首尾相连连为一体,每根压条43上的卡接头433卡入相邻的压条43上的卡接孔434内;每块短斜板4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缺口40,每个缺口40正对一排定位孔44,每个缺口40的宽度与每根压条43的宽度相适配,位于多块短斜板41顶部的压条43卡嵌在多块短斜板41顶部的各个缺口40内,位于多块短斜板41底部的压条43卡嵌在多块短斜板41底部的各个缺口40内。
实施例2中的沉淀分离子系统4可作为一个最小的模块单元,以多个模块单元进行拼接组合及施工。在沉淀区14内安装后,使用过程中,水流水平流经该沉淀分离子系统时,沉淀物不断碰撞短斜板41上的斜面,配合絮凝剂的作用,从相邻的短斜板41之间的第二间隙58中快速向下沉淀,最终从该沉淀分离子系统4底部流出。相较于平流沉淀池,该沉淀分离子系统4的沉淀效果更佳,整体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好,在沉淀物沉淀过程中,沉淀物不会在短斜板41上大量聚集,可有效避免沉淀分离子系统坍塌风险。
实施例3的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中,吸泥单元53的数量为多个,折板由多边形板代替,如图13和图14所示,多个吸泥单元53中的多块刮泥板54的棱角依次相连接,每个潜污泵55的入口552设于相邻的两块刮泥板54的连接处。
实施例4的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4的系统中不包括弹性隔离装置91、第二挡板92等结构设计。
Claims (12)
1.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处理池、溶气子系统、刮渣子系统、沉淀分离子系统和除泥子系统,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前侧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内安装有直立的隔板,所述的隔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底,所述的隔板沿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所述的隔板将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内腔分为溶气区和沉淀区,所述的溶气区靠近所述的进水口,所述的溶气子系统和所述的刮渣子系统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上,所述的溶气子系统的出气管伸入所述的溶气区内,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的沉淀区的上部,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设有落渣槽,所述的刮渣子系统包括刮渣板,所述的刮渣板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的刮渣板位于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的上方,所述的落渣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出渣口,所述的除泥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下方,所述的除泥子系统用于收集和外排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底的淤泥,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固定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位于所述的落渣槽的后侧并与所述的沉淀区相通,所述的集水槽上开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前侧设置有絮凝搅拌区,所述的絮凝搅拌区与所述的溶气区经第一挡板分隔,所述的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的絮凝搅拌区与所述的溶气区的连通口,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上安装有若干絮凝搅拌子系统,所述的絮凝搅拌子系统的搅拌头伸入所述的絮凝搅拌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包括多块短斜板,所述的多块短斜板直立设置且相互间隔,每块所述的短斜板为波纹板,所述的多块短斜板经加固机构连为一体,所述的加固机构包括多根支撑杆和多根压条,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直立设置,每根所述的支撑杆连接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短斜板之间,每根所述的压条与若干所述的支撑杆相连,所述的多根压条连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的短斜板的前侧和后侧的波峰上分别上下成排开设有定位孔,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两侧分别卡嵌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的短斜板的一排定位孔上,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若干卡扣,每根所述的压条上开设有多个卡孔,每个所述的卡扣卡嵌在一个所述的卡孔内;每根所述的支撑杆的横截面为H形,每根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依次相连并直立设置的第一侧板、中间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和所述的第二侧板并行设置,所述的中间板分别与所述的第一侧板和所述的第二侧板垂直,所述的中间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所述的若干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块短斜板整体为长方体形,所述的压条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所述的压条上的多个卡孔沿每根所述的压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根所述的压条的同一侧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竖板和横板,所述的竖板的朝向所述的横板的一侧固定有卡接头,所述的横板上开设有卡接孔,装配后,所述的四根压条首尾相连连为一体,每根所述的压条上的卡接头卡入相邻的压条上的卡接孔内;每块所述的短斜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缺口,每个所述的缺口正对一排定位孔,每个所述的缺口的宽度与每根所述的压条的宽度相适配,位于所述的多块短斜板顶部的压条卡嵌在所述的多块短斜板顶部的各个缺口内,位于所述的多块短斜板底部的压条卡嵌在所述的多块短斜板底部的各个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安装在一横向设置的安装架上,所述的除泥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架的下方,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安装有挡渣板,所述的挡渣板的顶部固定有斜板,所述的斜板的后侧高于所述的斜板的前侧,所述的斜板与所述的刮渣板位置相对,所述的落渣槽固定在所述的挡渣板的上部,所述的落渣槽的下侧和后侧的区域为集水区,所述的挡渣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集水区相通的多个通水孔,所述的集水区与所述的集水槽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的上部安装有出水堰板,所述的出水堰板在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上的安装高度可调,所述的出水堰板的顶端为锯齿状溢水堰,所述的锯齿状溢水堰沿所述的出水堰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水处理过程中,集水区内的水流经出水堰板顶端的锯齿状溢水堰进入所述的集水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泥子系统为往复式刮泥机,所述的往复式刮泥机的后侧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泥斗,所述的泥斗安装在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底,所述的往复式刮泥机的曲柄由第二电机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式刮泥机的曲柄的枢接处的外侧套设有弹性隔离装置,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后侧侧壁固定有自后而前斜向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底部的第二挡板,所述的第二挡板沿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前端与所述的沉淀分离子系统的后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间隙的宽度为1~5 cm,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倾斜角为40~70 °。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渣子系统和所述的除泥子系统组合为刮吸泥一体机,所述的刮吸泥一体机包括所述的刮渣板和多个吸泥单元,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沿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宽度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的吸泥单元包括刮泥板、潜污泵、吸泥管和管架,所述的潜污泵的出口与所述的吸泥管的底端相连,所述的潜污泵和所述的吸泥管分别安装在所述的管架上,所述的刮泥板固定在所述的管架的底部,所述的刮泥板为折板,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块刮泥板的折角两两相对,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块刮泥板与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池底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每个所述的潜污泵的入口设于相邻的两块刮泥板的折角相对处,每个所述的潜污泵的入口与所述的第二间隙相通,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个管架由第三电机驱动,在所述的第三电机的驱动下,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沿所述的一体化处理池的长度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板由多边形板代替,所述的多个吸泥单元中的多块刮泥板的棱角依次相连接,每个所述的潜污泵的入口设于相邻的两块刮泥板的连接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78156.1A CN111392910A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78156.1A CN111392910A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92910A true CN111392910A (zh) | 2020-07-10 |
Family
ID=71426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78156.1A Pending CN111392910A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9291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9251A (zh) * | 2020-12-15 | 2021-04-09 | 山东立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水处理设备 |
-
2020
- 2020-04-10 CN CN202010278156.1A patent/CN11139291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9251A (zh) * | 2020-12-15 | 2021-04-09 | 山东立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水处理设备 |
CN112619251B (zh) * | 2020-12-15 | 2022-05-03 | 山东立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水处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10324Y (zh) | 微细固液分离机 | |
CN215886443U (zh) | 一种高效气浮水处理装置 | |
CN107261635A (zh) | 一种污水分级清理环保装置 | |
CN215310773U (zh) | 一体化多功能固液分离机 | |
CN111392910A (zh) |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 |
CN214457073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系统 | |
CN110759588A (zh) | 一种油田洗井罐车清洁罐过滤除杂设备 | |
JPH07303882A (ja) | スカム除去・処理設備 | |
CN212504366U (zh) | 高浊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1896333U (zh) | 一种浮渣清理方便的污泥重力浓缩池 | |
CN201070558Y (zh) | 涡凹气浮装置 | |
CN212356830U (zh) |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 |
CN21088540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选装置 | |
CN110734173A (zh) |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 |
CN216778203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 |
CN215828522U (zh) |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 |
CN215161537U (zh) | 空气浮选隔油器 | |
CN213112603U (zh) | 一种溶气气浮机 | |
CN213141466U (zh) | 一种浅层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0795842U (zh) |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 |
CN208883589U (zh) | 高效蛋白分离器 | |
CN211896437U (zh) |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 |
CN210140508U (zh) | 一种新型气浮机 | |
CN106698752B (zh) | 一种水净化前处理设备 | |
CN218501389U (zh) | 一种用于分离絮凝物的过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