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5842U -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5842U
CN210795842U CN201921140796.5U CN201921140796U CN210795842U CN 210795842 U CN210795842 U CN 210795842U CN 201921140796 U CN201921140796 U CN 201921140796U CN 210795842 U CN210795842 U CN 210795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shaft
slag scraping
plate
shaft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07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学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tongzhe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tongzhe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tongzhe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tongzhe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07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5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5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5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渣单元、污泥收集槽;所述的刮渣单元包括架体一,以及安装在架体一上的主动轴一、从动轴二、从动轴三、从动轴四,四个轴呈长方形分布,主动轴一与从动轴二、从动轴三、从动轴四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上安装多个刮渣板,每个所述刮渣板包括U型槽、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U型槽的顶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两根皮带上。所述污泥收集槽通过架体二安装在从动轴二和从动轴三轴心连线所在平面之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简单,能将浮渣临时收集到刮渣板内,并最终汇集到污泥收集槽中,可以有效去除气浮池浮渣,提升除渣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废水中悬浮粒子相粘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出水面,形成泡沫浮渣,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以分离。浮上水面的浮渣一般通过刮渣装置清除,但传统刮渣装置设计单一,长期使用刮渣效果较差,且浮渣含水量高,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实用,解决了传统刮渣设备长期使用清理效果差,浮渣含水量高的问题,使设备运行稳定、同时提升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的自动刮渣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上述的自动刮渣装置,设置在气浮池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渣单元、污泥收集槽;所述的刮渣单元包括架体一,以及安装在架体一上的主动轴一、从动轴二、从动轴三、从动轴四,四个转轴呈长方形分布,主动轴一和从动轴四安装高度相同,从动轴二和从动轴三分别设置在主动轴一和从动轴四的正上方,所述主动轴一对应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轴一转动的驱动电机,主动轴一与从动轴二、从动轴三、从动轴四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皮带为两条,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两条皮带之间预留间隙;
所述刮渣板还包括刮渣刀和过滤板,所述刮渣刀设置在U型槽运动方向的前端,所述过滤板固定安装在刮渣刀的顶部,过滤板的两侧与U型槽的侧板焊接固定,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与U型槽的底板形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后端的挡板上设有排水口;
所述过滤板与挡板、U型槽侧板形成临时集泥槽。
所述污泥收集槽通过架体二安装在主动轴一与从动轴四轴心连线所在平面之上,从动轴二和从动轴三轴心连线所在平面之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轴一和从动轴四轴心连线与液面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U型槽运动方向前端设置有刮渣刀,刮渣刀后由过滤板分隔为上下双层结构,上层为临时集泥槽且背部设置有挡板,下层为排水层且背部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集泥槽设置在靠近安装板的一面,且临时集泥槽上部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刮渣刀纵截面为圆弧,圆弧开口方向为皮带运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刮渣板长度与气浮池液面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污泥收集槽长宽与气浮池液面一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自动刮渣装置系统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维护简单方便,刮渣效率高且效果好;其中刮渣板内增设临时集泥槽,且临时集泥槽底设有过滤板可以进一步滤掉浮渣内的水分,解决了传统刮渣装置清理残留多,且浮渣含水量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刮渣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刮渣板前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刮渣板后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水口;2、气浮池;3、出水口;4、主动轴一;5、从动轴二;6、从动轴三;7、从动轴四;8、传送带;9、刮渣板;10、污泥收集槽;11、进气管;12、架体一;13、架体二;14、刮渣刀;15、过滤板;16、临时集泥槽;17、安装板;18、排水口;19、U型槽19。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1和附图2、附图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刮渣装置,设置在气浮池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渣单元、污泥收集槽10;所述的刮渣单元包括架体一12,以及安装在架体一12上的主动轴一4、从动轴二5、从动轴三6、从动轴四7,四个转轴呈长方形分布,主动轴一4和从动轴四7安装高度相同,从动轴二5和从动轴三6分别设置在主动轴一4和从动轴四7的正上方,所述主动轴一4对应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轴一4转动的驱动电机,主动轴一4与从动轴二5、从动轴三6、从动轴四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皮带为两条,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两条皮带之间预留间隙;
如图2所示,所述刮渣板9还包括刮渣刀14和过滤板15,所述刮渣刀14设置在U型槽19运动方向的前端,所述过滤板15固定安装在刮渣刀14的顶部,过滤板15的两侧与U型槽的侧板焊接固定,过滤板15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15与U型槽19的底板形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后端的挡板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如图3所示。所述刮渣刀14底部与U型槽19相接,用以切割水面浮渣。
所述过滤板15与挡板、U型槽19侧板形成临时集泥槽16。
所述污泥收集槽10通过架体二13安装在主动轴一4与从动轴四7轴心连线所在平面之上,从动轴二5和从动轴三6轴心连线所在平面之下。
所述的主动轴一4和从动轴四7轴心连线与液面水平。如此设计可使刮渣板9与液面水平,有利于浮渣的清理。
如图2所示,所述U型槽19运动方向前端设置有刮渣刀14,刮渣刀14后由过滤板15分隔为上下双层结构,上层为临时集泥槽16且背部设置有挡板,下层为排水层且背部设有如图3所示的排水口18。
所述临时集泥槽16设置在靠近安装板17的一面,且临时集泥槽16上部开口。当刮渣板9运动到顶部,此时临时集泥槽16开口向下,临时收集的浮渣倾倒至污泥收集槽10中。
所述刮渣刀14纵截面为圆弧,圆弧开口方向为皮带运动方向。此设计更有利于在水中清理浮渣,并使浮渣沿刮渣刀14弧度汇集到临时集泥槽16中。
所述的刮渣板9长度与气浮池2液面宽度一致,可以全面覆盖液面,更高效彻底的清理浮渣。
所述的污泥收集槽10长宽与气浮池2液面一致。
该装置工作时,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1进入气浮池2,进气管11在气浮池2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与水中杂质结合生成浮渣浮于气浮池2表面,主动转轴一通过传送带8带动设置在传送带8上的刮渣板9运动,清理浮渣。刮渣板9将清理的浮渣收集在临时集泥槽16中,浮渣中的水通过过滤板15从排水口18排出,刮渣板9随传送带8运动到装置顶部时,储存的浮渣倒扣在污泥收集槽10中。清理后的水从出水口3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动刮渣装置,设置在气浮池(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刮渣单元、污泥收集槽(10);所述的刮渣单元包括架体一(12),以及安装在架体一(12)上的主动轴一(4)、从动轴二(5)、从动轴三(6)、从动轴四(7),四个转轴呈长方形分布,主动轴一(4)和从动轴四(7)安装高度相同,从动轴二(5)和从动轴三(6)分别设置在主动轴一(4)和从动轴四(7)的正上方,所述主动轴一(4)对应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轴一(4)转动的驱动电机,主动轴一(4)与从动轴二(5)、从动轴三(6)、从动轴四(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皮带为两条,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两条皮带之间预留间隙;
所述皮带上安装多个刮渣板(9),每个所述刮渣板(9)包括U型槽(19)、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固定安装在U型槽(19)的顶部,所述安装板(17)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两根皮带上,所述U型槽(19)沿皮带运动方向的前端设有开口,后端设有挡板,所述U型槽(19)用于收集气浮池(2)上的浮渣;
所述污泥收集槽(10)通过架体二(13)安装在主动轴一(4)与从动轴四(7)轴心连线所在平面之上,从动轴二(5)和从动轴三(6)轴心连线所在平面之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一(4)和从动轴四(7)轴心连线与液面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板(9)还包括刮渣刀(14)和过滤板(15),所述刮渣刀(14)设置在U型槽(19)运动方向的前端,所述过滤板(15)固定安装在刮渣刀(14)的顶部,过滤板(15)的两侧与U型槽的侧板焊接固定,过滤板(15)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15)与U型槽(19)的底板形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后端的挡板上设有排水口;
所述过滤板(15)与挡板、U型槽(19)侧板形成临时集泥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临时集泥槽(16)设置在靠近安装板(17)的一面,且临时集泥槽(16)上部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渣刀(14)纵截面为圆弧,圆弧开口方向为皮带运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渣板(9)长度与气浮池(2)液面宽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收集槽(10)长宽与气浮池(2)液面一致。
CN201921140796.5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Active CN210795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0796.5U CN21079584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0796.5U CN21079584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5842U true CN210795842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1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0796.5U Active CN21079584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58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9397A (zh) * 2020-07-01 2020-10-02 李彩虹 一种具有多级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9397A (zh) * 2020-07-01 2020-10-02 李彩虹 一种具有多级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10324Y (zh) 微细固液分离机
CN112340804A (zh) 一种废水处理竖流式气浮机
CN210795842U (zh) 一种自动刮渣装置
CN107175229B (zh) 冲压成型的电视机背板冲洗循环系统
CN2187093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溶气气浮机
CN212610038U (zh) 一种汽车回收处理中的油水分离设备
CN21221486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入水口过滤装置
CN212127587U (zh) 一种涡凹气浮机
CN213668301U (zh) 一种造纸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12214697U (zh) 一种植物萃取混合物的沉淀装置
CN210683382U (zh) 一种隔油器的油水分离组件
CN208883589U (zh) 高效蛋白分离器
CN211310920U (zh) 平流式气浮沉淀一体机
CN108529775B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1392910A (zh)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14088067U (zh) 一种气浮机
CN219595943U (zh) 一种便于漂浮物分离与淤泥清理的污水沉淀池
CN21353734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刮渣装置
CN219462727U (zh) 一种气浮设备底部杂质颗粒清理装置
CN212356830U (zh) 一种浮沉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1982381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净化装置
CN214270298U (zh) 一种隔油池
CN212532611U (zh) 一种机械自动刮油式油水分离装置
CN212669266U (zh) 一种新型可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污水的气浮机设备
CN217895285U (zh) 一种高效固液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