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72C - 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72C
CN1113772C CN99815764A CN99815764A CN1113772C CN 1113772 C CN1113772 C CN 1113772C CN 99815764 A CN99815764 A CN 99815764A CN 99815764 A CN99815764 A CN 99815764A CN 1113772 C CN1113772 C CN 111377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tor
wheel
automatic drive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15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3724A (zh
Inventor
弘锡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 Runzhong
Original Assignee
弘锡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900005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29309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9-00461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38472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弘锡基 filed Critical 弘锡基
Publication of CN1333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37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75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by friction rollers or gears engaging the ground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3/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friction rollers engaging the periphery of the ground wheel
    • B62M13/0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friction rollers engaging the periphery of the ground wheel with changeable ratio, e.g. with roller of varying diameter

Abstract

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它包含通过电池驱动的电机;用于借助电机的旋转力驱动车轮的驱动装置;用于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到驱动件的能量传递装置;用于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机械变换电机的输出并将电机变换的输出传递到驱动件的机械齿轮传动装置;用于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电变换电机的输出的电齿轮传动装置;移动的壳体,在其中容纳电机、驱动元件、能量传递装置、机械和电齿轮传动装置;固定的壳体,其被固定在移动壳体的外侧;和第一旋转轴,其穿过驱动件、移动件,并旋转固定在固定的壳体上,其中,当移动壳体根据车轮所负载的载荷的强度而随着中心的旋转轴而旋转时,通过机械和电齿轮传动装置改变电机的输出,并将其传递到驱动件。

Description

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不受地面和车轮之间的摩擦力的影响而以恒定速度行驶的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该自动传动装置可根据各种的行驶状况而变化,其中的行驶状况受到行驶条件或车的负载的影响。
背景技术
通常,由于电动自行车的车轮由电能驱动,习惯上通常是自身力量无法驱动自行车的人使用,诸如老人、体弱或残疾人。对于常人,在需要长距离行驶或载荷很重时,也会使用。另外,由于电动自行车使用电能作为能源,所以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其非常有益。
在此种的电动自行车中,如果将电能从电池提供到电机,电机的旋转力被传递到电动自行车的车轮。传动器根据不同的传动条件改变电动自行车的速度。
在传统的电动自行车中,当由于行驶在上山的路上或车的载荷很重时,车轮会承受很重的负载,使用者需要使用诸如扭矩传感器等电子装置调节车的输出,从而降低在车轮上所施加的负载。然而,由于调节输出的方法会增大电机的载荷,这样可能会损坏电机,同时还会增大电池的消耗率。
另外,由于使用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控制车的行驶速度,所以对于初学者或老人和体弱者很难适宜控制的车速。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其可根据车轮所承受的载荷而自动的改变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从而防止增大电机的负载,同时节约电池的消耗率。
本发明的另外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其可根据行驶条件自动的改变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从而给用户带来方便。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包含:通过电池驱动的电机;用于借助电机的旋转力驱动车轮的驱动装置;用于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到驱动件的能量传递装置;用于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机械变换电机的输出并将经变换的电机输出传递到驱动件的机械齿轮传动装置;用于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电变换电机的输出的电齿轮传动装置;移动的壳体,在其中容纳电机、驱动元件、能量传递装置、机械和电齿轮传动装置;固定的壳体,其被固定在移动壳体的外侧;和第一旋转轴,其穿过驱动件、移动件,并旋转地固定在固定的壳体上,其中,当移动壳体根据车轮所负载的载荷的强度而随着中心的旋转轴旋转时,通过机械和电齿轮传动装置改变电机的输出,并将其传递到驱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包含:通过电池驱动的电机;用于借助电机的旋转力驱动车轮的驱动装置;用于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到驱动件的能量传递装置;用于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机械变换电机的输出并将经电机变换的输出传递到驱动件的机械齿轮传动装置;移动的壳体,在其中容纳电机、驱动元件、能量传递装置、机械和电齿轮传动装置;固定的壳体,其被固定在移动壳体的外侧;和第一旋转轴,其穿过驱动件、移动件,并旋转固定在固定的壳体上,其中,当移动壳体根据车轮所负载的载荷的强度而随着中心的旋转轴而旋转时,通过机械齿轮传动装置改变电机的输出,并将其传递到驱动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提供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包含:通过电池驱动的电机;用于借助电机的旋转力驱动车轮的驱动装置;用于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到驱动件的能量传递装置;用于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电变换电机的输出的电齿轮传动装置;移动的壳体,在其中容纳电机、驱动元件、能量传递装置、电齿轮传动装置;固定的壳体,其被固定在移动壳体的外侧;和第一旋转轴,其穿过驱动件、移动件,并旋转固定在固定的壳体上,其中,当移动壳体根据车轮所负载的载荷的强度而随着中心的旋转轴而旋转时,通过电齿轮传动装置改变电机的输出,并将其传递到驱动件。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总的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的目的都是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传动的电动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同时使用了机械齿轮传动装置和电齿轮传动装置;
图3为当移动壳体和固定壳体接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状态的流程图;
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传动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5A示出了当未对车轮施加载荷时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5B示出了当对车轮施加了载荷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其中使用了机械齿轮传动装置;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其中使用了电齿轮传动装置;
图8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的传动应用到自行车与轮胎的侧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传动装置与图8中的轮胎组合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传动装置应用到链式自行车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传动装置与图10中的链相接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传动装置应用到车的轮缘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传动装置与图12中的轮缘接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传动装置应用到车轮的旋转轴的侧面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传动装置与图14中所示的旋转轴接合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中,自行车设置有两到三个或更多的车轮。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自行车1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1为两轮自行车,其设置有前轮和后轮3和4,并被固定在车的主架2的前侧和后侧,如图1中所示。
将电池固定到主架2上,从而与自动传动装置10相连,其中自动传动装置10的壳与轮胎5可拆卸的接合。标号7表示链条,标号8表示轮胎缘,标号9表示轮的旋转轴。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传动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移动壳体13旋转固定在固定壳体中,从而可随中心的移动壳体13的第一旋转轴15旋转。移动壳体13的第一旋转轴15形成有摩擦齿轮17,其与轮胎的表面接触,从而旋转轮。在摩擦齿轮17的表面上,设置有非平滑的部分,其与轮胎的非平滑部分接合,从而增大摩擦齿轮17和轮胎之间的摩擦力。这里,摩擦齿轮17的非平滑部分将根据轮胎的非平滑部分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接收来自电池6的电能的DC(直流)电机19设置在移动壳体13中的与摩擦齿轮17相对的一侧。DC电机19通过多个齿轮与摩擦齿轮17相连,从而将驱动能从DC电机19传递到摩擦齿轮17。
即,将驱动齿轮21固定到DC电机19的驱动轴上。驱动齿轮21与第一齿轮23接合,其中的第一齿轮23被旋转固定到第二旋转轴25上。另外,第二旋转轴25设置有第一低齿轮27和第一高齿轮29。
另外,将第三旋转轴31固定在移动壳体13中,从而与第二旋转轴25平行。第三旋转轴31同样设置有第二低齿轮33和第二高齿轮35,其分别与第一低齿轮27和第一高齿轮29对应。此时,第二低齿轮33和第二高齿轮35中的每个都在其中设置有齿轮(未示出),从而可围绕第三旋转轴31进行旋转。
将离合器37固定在第三旋转轴31的第二低齿轮33和第二高齿轮35之间,以便有选择地将驱动能传递到第二低齿轮33和第二高齿轮35。离合器37在其两侧设置有摩擦片37a,27b。第二低齿轮33和第二高齿轮35同样在其两侧设置有摩擦片33a,35a,并与离合器37的摩擦片37a,37b对应。
在离合器37的外表面上,在对角线方向上设置有移动突起37c,从而离合器37可在第二低齿轮33和第二高齿轮35之间切换。在固定壳体11的内表面上设置与移动突起37c对应的导槽11a。因此,当移动壳体13移动时,离合器37的移动突起37c被沿着固定壳体11的导槽11a引导,从而离合器37被移动到第二旋转轴31上。这里,由于键和键槽(未示出)的防止与第二旋转轴相连,使离合器37可在第二旋转轴31上的一定的范围内移动,第二旋转轴31通过离合器37的旋转而旋转。
将第二齿轮39固定到第三旋转轴31的一端。将与第二齿轮39接合的第三齿轮41固定到设置有摩擦齿轮17的第一旋转轴15的一端。
同时,在移动壳体13的所需位置设置变阻件43。小齿轮45与变阻件43相连。对应小齿轮45而在固定壳体11的内表面上设置导槽。在导槽49中设置有齿条47,从而与小齿轮45接合。因此,当移动壳体13在固定壳体11中转动时,小齿轮45也随之转动,由此可改变传递到电机19的变阻值。
变阻件43为加载部件,其可通过电力进行加载,图4示出了电控制的操作。将电源以行驶自行车的驱动模式加到键开关上,并在制动器的惰性状态下施加到加速器,并通过加速器中的控制部分增加或减少电机的输出。在驱动模式下,在加载部分中所检测到的负载的强度被自动控制,并对由电机所产生的输出进行增加或减少。
在当沿斜坡向下的充电模式下,对制动器和加速器不提供电源,通过车轮的旋转轴驱动电机,并将小的电能输入到控制部分。由此,控制部分通过接收模式槽开关的控制信号并对通过放大部分对输入的电能进行放大而对电源充电。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将多个齿轮用作能量的传递装置。而,在本发明中使用了齿轮或传送带。
将第一旋转轴15的一端固定到带有扭矩弹簧51的固定壳体11上。将第一旋转轴15的另外一端固定到移动壳体13上。此时,在移动壳体13的一侧,设置多个孔13a,在其中固定扭矩弹簧51的一端,从而对扭矩弹簧51的弹力进行调节,由此控制移动壳体13的回复力。
在扭矩弹簧51的另外一端设置一个弹簧调节杆53,从而传动器可调节扭矩弹簧的弹力。
如图5A和5B中所示,可通过弹力弹簧55将固定在移动壳体13中的摩擦齿轮17与轮胎5接触或分离,并在摩擦齿轮5与轮胎5接触的方向上施加一个张力,通过一个张力件57控制弹性弹簧55的张力。用一根连线(未示出)与张力件57相连,从而可在车把或踏板上对张力件57进行控制。
下面将参考图5A和5B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当自行车在下山的路上处于行驶或停止的状态时,即当在车轮上未施加任何的负载时,移动壳体13位于“S”的位置,如图5A中所示。
换句话说,由于移动壳体13位于S的位置,并通过轮胎5旋转摩擦齿轮17,当自行车行驶在下山的路上时,电机19处于充电模式,而电池6被充电。
同时,当自行车开始或行驶在上山的路上时,过量的负载被施加到车轮上,这是因为轮胎5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由于从轮胎5向摩擦齿轮17施加了大的反向力,由于该反向力的作用,移动壳体13从S向着F随着中心的第一旋转轴15而旋转。
当移动壳体13在固定壳体中从S位置移动到F位置时,移动突起37c在导槽11a中滑动。离合器37从第三旋转轴31的第二高齿轮37c移动到第二低齿轮33,从而离合器37的摩擦片37b与第二低齿轮35的摩擦片33a接合。因此,按如下方式对驱动力进行传递:驱动齿轮21→第一齿轮23→第二旋转轴25→第一下齿轮27→第二下齿轮33→离合器37→第三旋转轴31→第二齿轮39→第三齿轮41→第一旋转轴15→摩擦齿轮17。因此,电机的输出从低速状态改变到高速状态,从而克服从轮胎5施加到摩擦齿轮17的反向力并旋转轮胎5。
同时,由于变阻件43的小齿轮45在与设置在固定壳体11的导槽49一侧的链条47接合的状态下旋转,从而变阻值被改变。控制部分检测变化的变阻值,并控制电机,从而增大电机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在自行车开始或行驶在上山的路上时,在短时间内通过使用变阻件的电齿轮传动装置和使用离合器37的机械齿轮传动装置增大摩擦齿轮17的旋转力,无障碍的自动进行自动齿轮传动操作,从而可获得恒定的行驶速度。
如上所述,如果降低施加到摩擦齿轮17上的反向力,借助位于中心的第一旋转轴通过扭矩弹簧51的回复力,可使移动壳体13从位置F返回到原始位置S。
当移动壳体返回到位置S时,离合器37与第二下齿轮33分离。离合器然后在第三旋转轴31上移动,从而与第二高齿轮35接合。由于电机的输出被改变,齿轮的速度也变化,从而摩擦齿轮17旋转轮胎5。
另外,变阻件的小齿轮45沿着链条47反向旋转。因此,低输出的阻值通过控制部分施加到电机19。
在本发明的上述的实施例中,当根据轮胎5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通过从轮胎5施加到摩擦齿轮17上的反向力,而使得移动壳体13随着中心的第一旋转轴15在位置F和位置S之间旋转时,自动进行机械齿轮传动操作和电齿轮传动操作。因此,摩擦齿轮17总是在与外力的强度无关的情况下以恒定的力旋转轮胎。另外,在不需操作传动的情况下,自行车可以恒定的速度行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传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在电机和驱动件之间只使用了一个机械齿轮传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的传动结构类似,包含作为机械齿轮传动装置的离合器37,并未提供电齿轮传动装置。这里,移动壳体和固定壳体之间的连接状态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弹性弹簧和用于可移动地将固定壳体与轮胎进行接触的张力件的结构也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第二实施例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通过机械齿轮传动装置的操作相同。因此,第二实施例同样具有以恒定速度进行行驶的效果。
如图7中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设置有作为电齿轮传动装置的变阻件,并未设置包含离合器37的机械齿轮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也和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在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图8A和8B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用通过控制部分的信号的电离合器替代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离合器。
用电离合器替代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离合器,用控制电离合器的控制部分替代用于驱动离合器的移动壳体13和导槽49。
在图8A和8B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8A,在当斜坡向下行驶时,在自行车的停止状态或无负载的轮胎旋转的情况下,通过电离合器壳体20d中的弹簧的弹性,电离合器摩擦片20a保持与第二高速齿轮的摩擦片35a的齿合状态。将电离合器壳体20d固定到固定壳体11上。然而,由于通过一个销和一个销槽将摩擦片部分20c与第三旋转轴31相连,摩擦片部分20c可在电离合器的移动部分中在第三旋转轴31上自由的移动和旋转,通过摩擦片部分20c的旋转而使第三旋转轴31固定到齿轮上,并将一个齿轮安装到带有离合器壳体20d和摩擦片部分20c的接触面上。
在车的起始点或驱动向上时,由于通过摩擦齿轮旋转轮胎5,根据负载强度改变提供到电机的电能。当电能的变化超过一定的值时,通过根据控制部分的信号对电离合器20提供电源,使得电离合器壳体20d中的螺线管(未示出)工作,以检测变化。从而,通过电离合器壳体20d中的齿轮(未示出)将摩擦片部分20c从第二高速齿轮35移动到第二低速齿轮33。参考图8B,电离合器摩擦片20a与第二高速齿轮的摩擦片35a分离,第二低速齿轮35a的摩擦片33a与电离合器摩擦片20b连接。因此,从电机产生的旋转驱动力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传递:驱动齿轮21→第一齿轮23→第二旋转轴25→第一低齿轮27→第二低齿轮33→电离合器20→第三旋转轴31→第二齿轮39→第三齿轮41→第一旋转轴15→摩擦齿轮17。因此,由于通过摩擦齿轮的第一和第二低速齿轮27和33的旋转力,电机的输出被改变,从高速状态到低速状态,结果,克服所产生的从轮胎5到摩擦齿轮17的力,旋转轮胎5。
另一方面,当由于从高负载状态释放出来,施加到自行车的旋转轴上的负载降低时,提供到电机19上的电能的强度低于某一值时,通过控制部分的检测电能变化的信号阻断电离合器的电源,通过安装在电离合器壳体20d内部的装有螺线管的弹簧的弹性,借助电离合器壳体20d中的齿轮将摩擦片部分20c从第二低速齿轮33传递到第二高速齿轮35。电离合器摩擦片20b与第二低速齿轮的摩擦片33a分离,第二高速齿轮的摩擦片35a与电离合器的摩擦片20a相连。将电机19的输出改变到高速齿轮的数值,从而摩擦齿轮17旋转轮胎5。
与上述的相类似,根据车的驱动状态和根据预定值的控制部分的信号,通过检测变化的负载,电离合器20自动的改变速度。从而,由于速度的变化总是及时的进行,所以摩擦齿轮17总是以恒定的力旋转轮胎5,在不需特定操作的情况下,传动器以恒定的速度启动驱动。
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施加到车轮上的载荷的检测方法可对电机19的电能值的变化进行阐述。然而,通过改变电压或频率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可使用气力或液压力替代螺线管作为电离合器壳体20d中的摩擦片20c的驱动装置。
以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的四个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对其可做任何的其他的修改和变化。
在图9和图10中,可将作为传动件的摩擦齿轮安装到车的轮胎5上。也可将传动件安装到其他的地方。
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可将传动件安装到车的链条齿轮上。
即,作为传动件的车的链条7被直接固定到第一旋转齿轮15上。因此,施加到轮上反向力通过链条7驱动本发明的传动装置。本实施例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在第一旋转轴15上设置有链条支撑齿轮61,便于与链条7接触,从而可从电机接收传递的驱动力或向其提供驱动力。
图13和14示出了将本发明的传动作用到轮胎缘8上的状态。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旋转杆73对轮缘8进行按压支撑,其中的两个旋转杆分别固定在第一旋转轴15上的轮缘8的两侧,第一旋转轴带有弹簧71,通过该弹簧可将旋转杆向着第一旋转轴15的中心进行支撑。在旋转杆73和第一旋转轴15中,分别设置有销和销槽(未示出),从而沿第一旋转轴15对旋转杆73进行固定。在旋转杆73的每个内表面上设置硬橡胶,以便与轮胎缘8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传递电机的驱动力时,通过第一旋转轴15旋转旋转杆73。因此,通过旋转杆73借助轮缘8旋转轮5。如果增大施加到轮4上的反向力,传动10响应通过轮缘8的反向力,并进行自动的齿轮传动操作。
图15和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传动10应用到轮4的旋转轴的情况。这里,轮的旋转轴9与自动传动装置10的第一旋转轴15同轴相连,从而施加到轮4上的作用力通过用于自动传动装置的旋转轴9产生载荷。
根据本发明,可同样将自动传动装置设置在车轮上。
对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做各种的变化和修改,但所做的各种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包含:
通过电池驱动的电机;
用于借助电机的旋转力驱动车轮的驱动装置;
用于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到驱动件的能量传递装置;
用于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机械变换电机的输出并将电机变换的输出传递到驱动件的机械齿轮传动装置;
用于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电变换电机的输出的电齿轮传动装置;
移动的壳体,在其中容纳电机、驱动元件、能量传递装置、机械和电齿轮传动装置;
固定的壳体,其被固定在移动壳体的外侧;和
第一旋转轴,其穿过驱动件、移动件,并旋转固定在固定的壳体上,其中,
当移动壳体根据车轮所负载的载荷的强度而随着中心的旋转轴而旋转时,通过机械和电齿轮传动装置改变电机的输出,并将其传递到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件为摩擦齿轮,具有非平滑部分,其与轮胎的非平滑部分接合,以便驱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件为链条齿轮,其固定在第一旋转轴上,并与车的链条接触,以便驱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件为两个旋转杆,其固定在旋转轴上,并支撑轮缘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轴与轮的旋转轴同轴相连,从而直接驱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传递装置包含一个驱动齿轮,其固定在电机轴上,和多个齿轮,通过驱动齿轮对其进行旋转,由此将旋转力传递到传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械齿轮传动装置包含第一低齿轮和第一高齿轮,其固定在第二旋转轴上,通过由电机的传动齿轮驱动的第一齿轮旋转第二旋转轴;第二低齿轮和第二高齿轮,其被旋转固定在与第二旋转轴平行的第三旋转轴上,并分别和第一低齿轮和第一高齿轮接合;一个离合器被选择与第二低齿轮和第二高齿轮相连,从而将驱动能传递到第二低齿轮和第二高齿轮中的一个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合器在外表面的对角线方向上设置有移动突起,与移动突起对应的导槽设置在固定壳体的内表面上,从而当移动壳体被在固定壳体中旋转时离合器可被根据在轮上所施加的负载的强度有选择地移动到第二低齿轮或第二高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电齿轮传动装置包含一个变阻件,其根据施加到轮上的载荷的强度调节驱动件的旋转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阻件的中心设置有小齿轮,在固定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小齿轮接合的齿条,从而当移动壳体在固定壳体中旋转时,变阻件的变阻值可根据在轮上所施加的负载的强度而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壳体通过弹性件与固定壳体相连,从而总是将回复力施加到移动壳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件设置有调节杆,其设置在弹性件的一端,从而传动器可对弹性件的弹力进行调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固定在固定壳体上的可去除装置,其使得移动壳体与轮胎可拆卸的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操作部分,用于当施加电源时控制车的驱动条件,其带有销开关,制动器和加速器;
控制部分,用于通过根据控制部分的信号通过运行电机而增加或降低车的驱动速度;
放大部分,用于放大由车轮到电机所产生的电流而对电源进行充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械齿轮传动装置包含:
第一低速齿轮和第一高速齿轮,其固定在第二旋转轴上,通过由电机的传动齿轮驱动的第一齿轮旋转第二旋转轴;
第二低速齿轮和第二高速齿轮,其被旋转固定在与第二旋转轴平行的第三旋转轴上,并分别和第一低速齿轮和第一高速齿轮接合;
一个电离合器,在与第二低速齿轮和第二高速齿轮选择相连的同时,通过旋转与剩余的一个齿轮相连的第三旋转轴,根据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控制传动件的旋转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电离合器包含一个用于驱动摩擦片的螺线管,一个用于将摩擦片回复到螺线管驱动端的原始位置的弹簧,和用于通过螺线管和弹簧传递动能的摩擦片。
CN99815764A 1999-01-07 1999-11-11 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37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19990000590A KR100293094B1 (ko) 1999-01-07 1999-01-07 전기자전거의 다중변속장치
KR1999/00590 1999-01-07
KR10-1999-0046135A KR100384721B1 (ko) 1999-10-22 1999-10-22 전기 자전거의 자동 변속 장치
KR1999/46135 1999-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3724A CN1333724A (zh) 2002-01-30
CN1113772C true CN1113772C (zh) 2003-07-09

Family

ID=26634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157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3772C (zh) 1999-01-07 1999-11-11 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027026A1 (zh)
EP (1) EP1144244A1 (zh)
JP (1) JP2002534315A (zh)
CN (1) CN1113772C (zh)
AU (1) AU1081800A (zh)
BR (1) BR9916782A (zh)
CA (1) CA2356932A1 (zh)
WO (1) WO20000404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5726B2 (en) * 2003-07-21 2007-03-06 Young Grant E Bicycle with optional power assist
US6880661B1 (en) 2004-02-26 2005-04-19 Steve Oh Detachable motor drive for a bicycle
CN100462280C (zh) * 2004-05-14 2009-02-18 伊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雪地摩托车
JP2012091595A (ja) * 2010-10-25 2012-05-17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電動車両
EP2894314B1 (en) * 2012-09-10 2016-06-08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Drive device for vehicle auxiliary machine
WO2015039132A1 (en) * 2013-09-16 2015-03-19 Decordova Daniel Multi-modal vehicles capable of legally traveling in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categories
US9758214B2 (en) * 2014-02-01 2017-09-12 Shareroller Llc. Portable multi-platform friction drive system with retractable motor drive assembly
US10005518B2 (en) 2015-10-19 2018-06-26 ShareRoller LLC Automatic traction control for friction drives
CN106741544B (zh) 2016-12-20 2019-04-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车辆助力输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28169A (zh) * 2017-05-10 2017-09-05 黄珍珍 一种基于万向关节的自动调节运输机器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1048A (en) * 1975-07-25 1978-03-28 Hendricks William E Automatic torque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1048A (en) * 1975-07-25 1978-03-28 Hendricks William E Automatic torque sen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027026A1 (en) 2002-03-07
AU1081800A (en) 2000-07-24
EP1144244A1 (en) 2001-10-17
CA2356932A1 (en) 2000-07-13
CN1333724A (zh) 2002-01-30
WO2000040456A1 (en) 2000-07-13
JP2002534315A (ja) 2002-10-15
BR9916782A (pt) 2001-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1228B (zh) 电机用传动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CN103038128B (zh) 电动自行车
CN1319774C (zh)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
CN1113772C (zh) 电动自行车的自动传动装置
CN1090582C (zh) 电助动车
CN1926021A (zh) 可拆卸的用于自行车的马达驱动装置
CN1883996A (zh) 人力驱动车用发电装置
CN1498816A (zh) 电动自行车
CN1316352A (zh) 轻型电动车的行驶速度控制装置和轻型电动车
CN100351116C (zh) 用于车辆的车轮驱动装置
CN1405054A (zh) 双向蹬踏系统
KR20080003926U (ko) 센터축이 없는 바퀴
CN1117454A (zh) 车辆的刹车装置
US20210079987A1 (en) A system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292954C (zh) 前轮驱动型电动自行车
CN1184744A (zh) 万向行驶汽车
CN109421872B (zh) 制动装置及电动制动系统
CN101224778A (zh) 人力脚蹬省力驱动装置
CN201151459Y (zh) 具有省力效果的人力脚蹬装置
CN110126964B (zh) 一种可脚踏骑行的电动车
CN107499406B (zh) 爬楼行走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平衡车
CN1143790C (zh) 自动变速自行车
CN204998715U (zh) 电动代步车的自锁传动装置
CN105730597A (zh) 脚踏滑板车
CN1031219C (zh) 动力均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RUN CLOCK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ONG XIJI

Effective date: 200308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815

Patentee after: Qi Runzhong

Patentee before: Hong Xiji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