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4254B - 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4254B
CN111374254B CN202010293583.7A CN202010293583A CN111374254B CN 111374254 B CN111374254 B CN 111374254B CN 202010293583 A CN202010293583 A CN 202010293583A CN 111374254 B CN111374254 B CN 111374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ed
fermentation
wolfberry
apple
bilbe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35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4254A (zh
Inventor
彭健
方素云
胡晓珂
闵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Marine Microbi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Co ltd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Marine Microbi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Co ltd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Marine Microbi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Co ltd,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of CAS filed Critical Zhongke Marine Microbi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35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4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4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4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4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4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82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fermen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发酵饮料,由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的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混合;其中,按重量比计,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水=6‑9:1‑3:21‑36。⑴本发明复合发酵饮料不含添加防腐剂、色素,无蔗糖;饮料中富含花青素、黄酮类及酚类等多种营养因子,具有调整人体机能、调节血压、软化毛细血管、消除眼睛疲劳、改善视力、抗衰老等功效,适合三高人群饮用。

Description

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养生,保健型果汁饮料以其独特优势受到广泛消费者欢迎。
目前,全国各大超市和商店所出售的饮料中不乏蓝莓风味的饮品和海藻食品,现有的果汁饮料大都作为日常解渴用,含糖量高,不适合具有三高症状的人群饮用。有些饮料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功能太过单一。而有些饮品还含防腐剂、色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同时饮料加工过程中,经压榨等处理后的各固体渣料往往当废物弃掉,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海洋中有丰富的海藻资源,海藻因其富含海藻多糖、海藻酸等营养元素,具有保护血管弹性、改善油脂分泌、抗病毒、降血压等保健作用。但海藻本身的腥味太过突出,目前大多被加工为干制食品,或以制备成本较高的海藻素形式作为食品添加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酵饮料,发酵饮料,由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的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混合;其中,按重量比计,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水=6-9:1-3:21-36。
进一步的说,将所述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榨汁,收集滤渣与破碎的海藻分别经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各物料以及各滤汁分别经益生菌无醇发酵,所得各发酵液、低聚果糖水溶液、水和稳定剂混合均质即为发酵饮料。
所述有益生菌为复合功能酵母菌、植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复合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
一种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比例,将所述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榨汁,收集滤渣与破碎的海藻分别经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各物料以及各滤汁分别经益生菌无醇发酵,所得各发酵液、低聚果糖水溶液、水和稳定剂混合均质即为发酵饮料。
进一步的说,将新鲜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破碎并榨汁过滤;将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压榨所得各固体渣料混合加水搅匀经复合酶酶解;海藻破碎后加水搅匀经复合酶酶解;各复合酶解产物和各压榨滤汁分别进行益生菌两步无醇发酵;将所得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的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按上述比例调配均质、杀菌灌装即得复合发酵饮料。
再进一步的说
⑴发酵浸提液制备:
①物料处理:挑选新鲜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清洗粉碎压榨过滤,海藻清洗粉碎;将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滤汁混合记为物料A;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渣料混合记为物料B;海藻破碎后作为物料C;
所述海藻为海带、马尾藻、裙带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其中,三者混合时按质量比1-3:1-3:1-3混合。
②生物酶解:将物料B加水搅匀,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将物料C加水搅匀,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
其中,物料B水溶液中添加其质量0.05-0.3%的纤维素酶,0.03%-0.2%的果胶酶,0.05-0.3%的酸性蛋白酶;
物料C水溶液中添加其质量0.05-0.3%的纤维素酶,0.03%-0.2%的果胶酶,0.04-0.3%的风味蛋白酶。
③调糖灭菌:分别调整上述物料A、B、C糖度至10%-18%,而后采用巴氏杀菌法对各物料杀菌灭酶;
④一次发酵:向物料A、B、C中分别接入2-5wt%的混合菌搅拌均匀进行发酵;其中,混合菌为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按质量比为1-3:1-3:1-3;
⑤二次发酵:将上述发酵后的物料B、C分别过滤,收集各物料的滤液和物料A一次发酵物分别接入2-5wt%的复合酵母菌进行二次发酵;将物料A、物料B和物料C经二次发酵后发酵物按质量比2-5:2-5:1-3混合即得复合发酵浸提物;
⑵调配均质:按重量比6-9:1-3:21-36将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搅拌混匀后添加混合物总质量的0.05-0.3wt%的稳定剂,并用均质机进行均质,灭菌后即为发酵饮料。
所述低聚果糖为低聚果糖经50-70℃的水溶解,待用。
所述一次发酵条件为28-35℃有氧发酵4-7天,每12h搅拌一次;
所述二次发酵条件为25-30℃有氧发酵7-14天,每24h搅拌一次。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⑴本发明复合发酵饮料不含添加防腐剂、色素,无蔗糖;饮料中富含花青素、黄酮类及酚类等多种营养因子,具有调整人体机能、调节血压、软化毛细血管、消除眼睛疲劳、改善视力、抗衰老等功效,适合三高人群饮用。
⑵本发明在制备发酵浸提物时采用酶-酵耦合技术,将各原料分级处理后进行生物酶解及利用益生菌的两步无醇发酵,使各原料营养因子充分释放,并进一步提升饮料的营养价值与口感风味。此外,本发明也极大地改善了海藻腥味,使其作为功能因子添加至饮料当中。
(3)本发明分级处理发酵中通过风味蛋白酶解结合微生物两步发酵,彻底去除海藻浸提液腥味,作为发酵饮料的功能成分添加时,有助于提升饮料口感与风味。
(4)本发明对制备发酵饮料时所产生的渣料进行二次应用,制成微生物有机肥料,可应用至农牧业养殖、水产养殖及农作物种植,大大提升了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酵饮料制备方法的整体结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酵饮料的稳定性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用材料、试剂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试剂和仪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
实施例中的越橘由惠州市晟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中的新鲜海带、马尾藻、裙带购于烟台海鲜市场。
实施例中的苹果、枸杞、橙子购于烟台农贸市场。
实施例中的纤维素酶购于郑州万博化工产品有限公司,酶活力10万u/g。
实施例中的酸性蛋白酶购于济南卓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酶活力10万u/g。
实施例中的果胶酶购于安徽仟顺生物有限公司,酶活力10万u/g。
实施例中的风味蛋白酶购于南宁东恒化道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酶活力3万u/g。
实施例中的安琪复合酵母菌购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双歧杆菌购于北京川秀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购于山东创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将越橘、海藻等原料分级酶解复合发酵,使饮料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色泽纯正,海藻脱腥处理彻底,饮料整体具有益生菌发酵特有香气,口感细腻,酸甜可口,具有调整人体机能、调节血压、延缓衰老等功效,适合三高人群饮用。
实施例1一种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⑴发酵浸提液制备:
①物料处理:挑选新鲜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清洗后分别粉碎至2mm压榨过滤,收集各滤汁;将上述所得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滤汁按重量比2:1:1:1混合记为物料A;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渣料按重量比1:3:1:3混合记为物料B;将海带、马尾藻、裙带按重量比1:1:1打碎混合记为物料C。
②菌种活化:将复合酵母菌、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分别按照现有技术记载进行活化,备用。
③生物酶解:将上述获得物料B与水按重量比1:1搅匀,混匀后体系中依次加入体系质量0.05wt%的纤维素酶,0.03wt%的果胶酶,0.05wt%的酸性蛋白酶,并调节体系pH4.0、于50℃酶解3h,待用;将上述获得物料C与水按重量比1:1搅匀,混匀后体系中依次加入体系质量0.05wt%的纤维素酶,0.03wt%的果胶酶,0.04wt%的风味蛋白酶,并调节体系pH4.0、于50℃酶解4h,待用。
④调糖灭菌:将上述获得物料A、酶解后物料B和酶解后物料C分别添加白砂糖调整各物料糖度至10%,随后80-90℃加热15min迅速于冰水中冷却进行杀菌灭酶。
⑤一次发酵:分别将调糖灭菌后物料A、B、C转移至不同的3个发酵罐中并各自接种2wt%接种量的混合菌,混合菌为重量比1:1:1的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搅拌均匀,28℃有氧发酵4天,每12h搅拌一次,进行一次发酵,分别记为发酵物A-1、B-1、C-1。
⑥二次发酵:将发酵物B-1、C-1过滤,去渣料,滤液分别再次转移至发酵罐中;而后向两种物料滤液的发酵罐和物料A经一次发酵后的发酵罐中分别接种2wt%接种量的复合酵母菌,25℃有氧发酵7天,每24h搅拌一次,进行二次发酵,分别记为发酵物A-2、B-2、C-2;将所得发酵物A-2、B-2、C-2按质量比2:2:1混合即得复合发酵浸提物。
⑵调配均质:于调配罐中将低聚果糖与50℃水混合使其溶解,即得质量浓度为50%的低聚果糖水溶液;按重量比6:1:21向调配罐中加入复合发酵浸提液、溶解的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搅拌混匀,添加饮料总体积0.05%稳定剂(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藻酸丙二醇酯质量比1:1:1),并用均质机进行均质。
⑶杀菌灌装:饮料采用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条件为120-130℃、10-15秒。杀菌后的饮料装瓶,对瓶装饮料92-95℃、10-15分钟水浴杀菌,贴标储存。
实施例2一种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
⑴发酵浸提液制备:
①物料处理:挑选新鲜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清洗后分别粉碎至3mm压榨过滤,收集各滤汁;将上述所得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滤汁按重量比9:5:3:3混合记为物料A;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渣料按重量比3:1:3:1混合记为物料B;海带、马尾藻、裙带按重量比1:1:1打碎混合记为物料C。
②菌种活化:将复合酵母菌、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分别按照现有技术记载进行活化,备用。
③生物酶解:将上述获得物料B与水按重量比1:2搅匀,混匀后体系中依次加入体系质量0.15wt%的纤维素酶,0.1wt%的果胶酶,0.15wt%的酸性蛋白酶,并调节体系pH4.5、于53℃酶解2h,待用;将上述获得物料C与水按重量比1:2搅匀,混匀后体系中依次加入体系质量0.15wt%的纤维素酶,0.1wt%的果胶酶,0.1wt%的风味蛋白酶,并调节体系pH4.5、于53℃酶解4h,待用。
④调糖灭菌:将上述获得物料A、酶解后物料B和酶解后物料C分别添加白砂糖调整各物料糖度至15%,而后80-90℃加热15min迅速于冰水中冷却进行杀菌灭酶。
⑤一次发酵:分别将调糖灭菌后物料A、B、C转移至不同的3个发酵罐中并各自接种3wt%接种量的混合菌,混合菌为重量比1:1:1的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搅拌均匀,30℃有氧发酵5天,每12h搅拌一次,进行一次发酵,分别记为发酵物A-1、B-1、C-1。
⑥二次发酵:将发酵物B-1、C-1过滤,去渣料,滤液分别再次转移至发酵罐中;而后向两种物料滤液的发酵罐和物料A经一次发酵后的发酵罐中分别接种3wt%接种量的复合酵母菌,28℃有氧发酵10天,每24h搅拌一次,进行二次发酵,分别记为发酵物A-2、B-2、C-2。将所得发酵物A-2、B-2、C-2按质量比3:3:1混合即得复合发酵浸提物。
⑵调配均质:于调配罐中将低聚果糖与60℃水溶解,即得质量浓度为50%的低聚果糖水溶液;按重量比7:2:30向调配罐中加入复合发酵浸提液、溶解的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搅拌混匀,添加饮料总体积0.15%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藻酸丙二醇酯质量比1:1:1),并用均质机进行均质。
⑶杀菌灌装:饮料采用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条件为120-130℃、10-15秒。杀菌后的饮料装瓶,对瓶装饮料92-95℃、10-15分钟水浴杀菌,贴标储存。
实施例3
⑴发酵浸提液制备:
①物料处理:挑选新鲜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清洗后分别粉碎至5mm压榨过滤,收集各滤汁;将上述所得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滤汁按重量比4:2:1:1混合记为物料A;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渣料按重量比1:1:1:1混合记为物料B;海带、马尾藻、裙带按重量比1:1:1打碎混合记为物料C。
②菌种活化:将复合酵母菌、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分别按照现有技术记载进行活化,备用。
③生物酶解:将上述获得物料B与水按重量比2:1搅匀,混匀后体系中依次加入体系质量0.3wt%的纤维素酶,0.2wt%的果胶酶,0.3wt%的酸性蛋白酶,并调节体系pH5.0、于55℃酶解3h,待用;将上述获得物料C与水按重量比2:1搅匀,混匀后体系中依次加入体系质量0.3wt%的纤维素酶,0.2wt%的果胶酶,0.3wt%的风味蛋白酶,并调节体系pH5.0、于55℃酶解3h,待用。
④调糖灭菌:将上述获得物料A、酶解后物料B和酶解后物料C分别添加白砂糖调整糖度至18%,随后80-90℃加热15min迅速于冰水中冷却进行杀菌灭酶
⑤一次发酵:分别将调糖灭菌后物料A、B、C转移至不同的3个发酵罐中并各自接种5wt%接种量的混合菌,混合菌为重量比1:1:1的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搅拌均匀,35℃有氧发酵7天,每12h搅拌一次,进行一次发酵,分别记为发酵物A-1、B-1、C-1。
⑥二次发酵:将发酵物B-1、C-1过滤,去渣料,滤液分别再次转移至发酵罐中。而后向两种物料滤液的发酵罐和物料A经一次发酵后的发酵罐中分别接种5wt%接种量的复合酵母菌,30℃有氧发酵14天,每24h搅拌一次,进行二次发酵,分别记为发酵物A-2、B-2、C-2。将所得发酵物A-2、B-2、C-2按质量比5:3:3混合即得复合发酵浸提物。
⑵调配均质:于调配罐中将低聚果糖由60℃水溶解,即得质量浓度为50%的低聚果糖水溶液;按重量比3:1:13向调配罐中加入复合发酵浸提液、溶解的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搅拌混匀,添加饮料总体积0.3%稳定剂(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藻酸丙二醇酯质量比1:1:1),并用均质机进行均质。
⑶杀菌灌装:饮料采用高温瞬时杀菌,杀菌条件为120-130℃、10-15秒。杀菌后的饮料装瓶,对瓶装饮料92-95℃、10-15分钟水浴杀菌,贴标储存。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方法以及用量,将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打碎后,将各原料粉碎物混合,混合后按照上述记载向混合物中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pH4.0、50℃酶解3h进行酶解,而后向所得酶解液中加入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复合酵母菌进行发酵,过滤所得发酵浸提液按比例与低聚果糖和纯净水调配均质,杀菌灌装。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记载的方法以及用量,将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打碎,分别将各原料粉碎物按照上述记载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pH4.0、50℃酶解3h进行酶解,而后分别向所得酶解液中加入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复合酵母菌进行发酵,随后将各原料发酵液过滤混合,按比例与低聚果糖和纯净水调配均质,杀菌灌装。
对比例3
所述发酵饮料制备过程中,将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打碎榨汁,分别将各原料粉碎物过滤,对各原料滤渣按照上述记载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pH4.0、50℃酶解3h进行酶解,而后向所得酶解液中加入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复合酵母菌进行发酵,同时对各原料滤汁进行发酵,将各发酵液过滤混合,按比例与低聚果糖和纯净水调配均质,杀菌灌装。
对比例4
所述发酵饮料制备过程中,分别将物料A、B、C按实施例1要求处理,随后将物料B按照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和进行酶解,酶解后与物料A分别添加植物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进行一次发酵,同时物料C中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风味蛋白酶酶进行酶解,而后添加上述相同菌株进行在酶解时不使用风味蛋白酶并且只进行一次发酵,将各发酵液过滤混合,按比例与低聚果糖和纯净水调配均质,杀菌灌装。
对比例5
所述发酵饮料制备过程中,将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打碎榨汁过滤,随后将各原料滤汁混合,按比例与低聚果糖和纯净水调配均质,杀菌灌装。
1)对上述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所得发酵功能饮料中营养元素的测定:
⑴花青素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越橘海藻功能饮料中花青素(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矮牵牛色素、锦葵色素、天竺葵色素)的含量,以市售普通果汁饮料为对照例。测定条件:色谱柱,Poroshell 120EC-C18柱;流动相,A:0.1%的磷酸溶液,B:乙腈;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4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525nm;检测结果如表1,各实施例所制备的饮料当中花青素的含量均高于对比例,其中实施例1制备的饮料花青素含量最高为0.54mg/mL,并且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饮料远远高于市售普通饮料(对照例)花青素含量。
表1
Figure BDA0002451345350000131
⑵总黄酮的测定: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发酵越橘海藻功能饮料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标准品,并以市售普通果汁饮料为对照例。分别取0.10mL各待测样品,加入0.3mL 5%的NaNO3试剂中,反应6min后,加入0.3mL10%的Al(NO3)3溶液,反应5min后,加入2.0mL 1mol/L的NaOH,混匀,置室温下反应20min,于510nm下测定吸光度。检测结果如表2。结果表明,实施例3制备的饮料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3mg/mL,并且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饮料均高于市售普通饮料(对照例)总黄酮含量。
表2
Figure BDA0002451345350000132
⑶总酚的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s法测定发酵越橘海藻功能饮料中总酚的含量,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并以市售普通果汁饮料为对照例。分别取0.10mL各待测样品,加入2.50mL福林-酚试剂中,反应4min后,加入2.00mL 75g/L的Na2CO3溶液,置室温下反应120min,于760nm下测定吸光度。检测结果如表3。结果表明,实施例2制备的饮料总酚含量最高为0.35mg/mL,并且本发明制备的饮料均高于市售普通饮料(对照例)总酚含量。
表3
Figure BDA0002451345350000141
⑷总酸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以乳酸计,并以市售普通果汁饮料为对照例。检测结果如表4。结果表明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饮料总酸显著高于市售饮料(对照例)。
表4
Figure BDA0002451345350000142
⑸还原糖测定:参照GB/T 5009.7-2008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并以市售普通果汁饮料为对照例。检测结果如表5。结果表明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饮料还原糖明显低于市售饮料(对照例)。
表5
Figure BDA0002451345350000143
⑹抗氧化活性测定:FRAP法测定发酵越橘海藻功能饮料的抗氧化活性,并以市售普通果汁饮料为对照例。分别取0.10mL各待测样品,加入3mL FRAP溶液中充分混合,反应120min后于593nm处测定吸光度。检测结果如表6。各实施例所制备的饮料FRAP值均高于对比例,并且远远高于市售普通饮料。
表6
Figure BDA0002451345350000144
Figure BDA0002451345350000151
2)对上述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所得发酵饮料的感官评价:
选择30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为鉴定组成员,保证其他条件相同,从色泽、气味、澄清度、味感四个方面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分,总分10分,有很好,比较好,可以接受,完全不能接受4个等级,分数和等级的对应情况为:≧8为很好;<8,≧6为比较好;<6,≧5为可以接受;<5为完全不能接受。评价的指标有4个:色泽、气味、澄清度、口感,其比例分别为10%,30%,20%和40%。所有指标平均分的加权得分即为感官评分。感官评价见表7。
表7:发酵越橘海藻饮料感官评价标准
色泽 气味 澄清度 口感 总分
实施例1 8.2 7.7 7.5 7.1 7.47
实施例2 8.1 7.4 8.3 9.2 8.37
实施例3 9.3 7.5 7.7 7.9 7.88
对比例1 7.3 5.8 8.1 5.6 6.33
对比例2 7.2 5.7 8.3 6.7 6.77
对比例3 8.2 6.4 8.3 7.4 7.36
对比例4 7.6 6.0 8.2 5.5 6.40
对比例5 7.5 5.0 7.8 4.8 5.73
由表7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饮料在色泽、气味、澄清度和口感上表现较好,具有良好的可饮性。原料分级复合酶解两步益生菌发酵使各营养元素充分释放,经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进一步丰富了发酵液的营养成分,改善了饮料风味,尤其极大改善了海藻发酵液的腥味问题。制备的复合发酵浸提液在与低聚果糖调配所得发酵饮料,口感多变,香气浓郁。在进行指标测定时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饮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饮料所含有的花青素、黄酮类及酚类物质含量与高于较市售果汁饮料,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特性,因此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饮料具备良好的可饮性与保健功效。
3)对于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所得发酵功能饮料的稳定性测试:
分别称取30g实施例2和对比例1、3、5制备的发酵越橘海藻功能饮料样品于离心机中4000r/min离心20min,倒去上层溶液,准确称取沉淀物质量,每个样品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参见图2)。
离心沉淀率的计算按照下列公式:离心沉淀率(%)=沉淀物质量/浊汁质量×100%。
由图2可见,实施例2相比各对比例制备的饮料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4)对上述实施例1所得发酵功能饮料的残渣的再利用:
将上述实施例2二次发酵后的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的渣料混合,转移至卧式固体发酵罐中,添加适量水分至含水量20-35%,将活化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按1:1的质量比混合,按5wt%的接种量转接至上述卧式固体发酵罐中,30-37℃、5~15r/min恒温培养72~96h,终止发酵,发酵物低温烘干粉碎即得饮料渣料有机肥;
将上述所得渣料有机肥进行成分检测,结果显示:该有机肥中有机质(以干基计)为48.8%,总养分(以干基计)为19.3%,氮含量(以N计)为2.65%,钾含量(以K2O计)为3.19%,磷含量(以P2O5计)为7.64%,总铅含量(以Pb计)为4.34mg/kg,总汞含量(以Hg计)为0.017mg/kg,总铬含量(以Cr计)为35.8mg/kg,符合有机肥生产要求。
由此可见,实施例获得发酵饮料所产生的废弃渣料按照上述进行二次发酵所得饮料渣料可作为微生物有机肥,该有机肥可应用至农牧业养殖、水产养殖及农作物种植等领域,大大延伸了产业链条,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发酵饮料,其特征在于:发酵饮料,由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的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混合;其中,按重量比计,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水=6-9:1-3:21-36;
所述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⑴发酵浸提液制备:
①物料处理:挑选新鲜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清洗粉碎压榨过滤,海藻清洗粉碎;将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滤汁混合记为物料A;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渣料混合记为物料B;海藻破碎后作为物料C;
②生物酶解:将物料B加水搅匀,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将物料C加水搅匀,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
③调糖灭菌:分别调整上述物料A、B、C糖度至10%-18%,而后采用巴氏杀菌法对各物料杀菌灭酶;
④一次发酵:向物料A、B、C中分别接入2-5wt%的混合菌搅拌均匀进行发酵;其中,混合菌为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按质量比为1-3:1-3:1-3;
⑤二次发酵:将上述发酵后的物料B、C分别过滤,收集各物料的滤液和物料A一次发酵物分别接入2-5wt%的复合酵母菌进行二次发酵;将物料A、物料B和物料C经二次发酵后发酵物按质量比2-5:2-5:1-3混合即得复合发酵浸提物;
⑵调配均质:按重量比6-9:1-3:21-36将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搅拌混匀后添加混合物总质量0.05-0.3wt%的稳定剂,并用均质机进行均质,灭菌后即为发酵饮料;
所述步骤①中物料A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滤汁重量比为2:1:1:1、9:5:3:3、4:2:1:1;
所述步骤①中物料B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渣料重量比为1:3:1:3、3:1:3:1、1:1:1:1;
所述步骤①中物料C海带、马尾藻、裙带重量比为1:1: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饮料,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榨汁,收集滤渣与破碎的海藻分别经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各物料以及各滤汁分别经益生菌无醇发酵,所得各发酵液、低聚果糖水溶液、水和稳定剂混合均质即为发酵饮料。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为复合功能酵母菌、植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复合酶为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比例,将所述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榨汁,收集滤渣与破碎的海藻分别经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各物料以及各滤汁分别经益生菌无醇发酵,所得各发酵液、低聚果糖水溶液、水和稳定剂混合均质即为发酵饮料。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鲜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破碎并榨汁过滤;将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压榨所得各固体渣料混合加水搅匀经复合酶酶解;海藻破碎后加水搅匀经复合酶酶解;各复合酶解产物和各压榨滤汁分别进行益生菌两步无醇发酵;将所得越橘、海藻、苹果、枸杞、橙子的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按上述比例调配均质、杀菌灌装即得复合发酵饮料。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⑴发酵浸提液制备:
①物料处理:挑选新鲜越橘、苹果、枸杞、橙子分别清洗粉碎压榨过滤,海藻清洗粉碎;将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滤汁混合记为物料A;越橘、苹果、枸杞、橙子渣料混合记为物料B;海藻破碎后作为物料C;
②生物酶解:将物料B加水搅匀,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酸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将物料C加水搅匀,添加纤维素酶,果胶酶,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
③调糖灭菌:分别调整上述物料A、B、C糖度至10%-18%,而后采用巴氏杀菌法对各物料杀菌灭酶;
④一次发酵:向物料A、B、C中分别接入2-5wt%的混合菌搅拌均匀进行发酵;其中,混合菌为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按质量比为1-3:1-3:1-3;
⑤二次发酵:将上述发酵后的物料B、C分别过滤,收集各物料的滤液和物料A一次发酵物分别接入2-5wt%的复合酵母菌进行二次发酵;将物料A、物料B和物料C经二次发酵后发酵物按质量比2-5:2-5:1-3混合即得复合发酵浸提物;
⑵调配均质:按重量比6-9:1-3:21-36将复合发酵浸提液、低聚果糖和纯净水,搅拌混匀后添加混合物总质量0.05-0.3wt%的稳定剂,并用均质机进行均质,灭菌后即为发酵饮料。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果糖为低聚果糖经50-70℃的水溶解,待用。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发酵条件为28-35℃有氧发酵4-7天,每12h搅拌一次;
所述二次发酵条件为25-30℃有氧发酵7-14天,每24h搅拌一次。
CN202010293583.7A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374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3583.7A CN111374254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3583.7A CN111374254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4254A CN111374254A (zh) 2020-07-07
CN111374254B true CN111374254B (zh) 2022-07-05

Family

ID=71214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3583.7A Active CN111374254B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4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5706A (zh) * 2020-11-30 2021-03-02 天水师范学院 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废弃物的方法
CN114009638A (zh) * 2021-11-03 2022-02-08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微发酵枸杞子山楂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2277A (zh) * 2022-01-04 2022-04-05 云南柏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一种勐腊大解药发酵提取工艺及制备方法
CN117337969B (zh) * 2023-09-22 2024-08-06 重庆万源佳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药食同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378723B (zh) * 2023-12-05 2024-09-17 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有俄色果原浆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9366595A (zh) * 2024-11-21 2025-01-28 北京燕京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气泡水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8702A (zh) * 2017-12-12 2018-06-12 常州市万昌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果蔬发酵低醇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40912A (zh) * 2019-09-09 2019-12-06 巢湖学院 一种低醇果汁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2458A (zh) * 2019-11-26 2020-02-1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利用复合生物酶制备的欧洲越橘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16177B (zh) * 2019-12-20 2022-11-08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通过酶酵耦合技术制备的海带酵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4254A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4254B (zh) 一种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6559B (zh) 一种海带保健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2601B (zh) 一种芦笋保健醋及其制备工艺
CN102669780A (zh) 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发酵生产果醋饮料的工艺
CN110916177B (zh) 一种通过酶酵耦合技术制备的海带酵素方法
CN109401908B (zh) 一种青少年抗疲劳功能型果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6871A (zh) 一种红树莓果醋的制备方法
CN102618430A (zh) 石榴果醋的制备方法
CN101469305A (zh) 一种枸杞子果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5341A (zh) 一种富硒蓝莓醋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8925982A (zh) 一种高抗氧化活性石榴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4473258B (zh) 从冬枣枣渣中生产冬枣醋饮及提取冬枣多糖的方法
CN106036610A (zh) 富硒蓝莓果粉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68625A (zh) 一种由克鲁弗毕赤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顺序接种共发酵制备复合酵素的方法
CN114868855A (zh) 一种柑橘全果皮制备橘皮发酵饮料的方法
CN106901112A (zh) 一种油橄榄酵素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5621A (zh) 一种无花果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2982B (zh) 一种利用脐橙渣多菌种液态深层发酵生产高品质果醋的方法
CN113678977A (zh) 一种油莎豆粕与沙棘渣混合酵素、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130925B (zh) 一种苹果醋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6635656A (zh) 一种混酿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3092A (zh) 一种红枣枸杞保健酒的制备方法
TWI794785B (zh) 一種生態型火龍果汁涼茶飲料的製備方法
CN107904075A (zh) 一种红枣酒的制备方法
CN103087887A (zh) 紫薯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Assignee: Qingdao Kangxiaolu Bio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Zhongke marine microbial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21000015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fermented beverag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00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