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9771B -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9771B
CN111369771B CN202010162185.1A CN202010162185A CN111369771B CN 111369771 B CN111369771 B CN 111369771B CN 202010162185 A CN202010162185 A CN 202010162185A CN 111369771 B CN111369771 B CN 1113697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distance
ear
preset
excee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21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69771A (zh
Inventor
陈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21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9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9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9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69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9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nfrared-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防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通过耳机与人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耳机是否丢失,并通过预设防丢提示提醒用户,解决了无线耳机容易丢失的问题。

Description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转换单元,用于接收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信号,利用贴近耳朵的喇叭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目前耳机主要分为无线耳机和有线耳机,有线耳机通过引线与设备连接即可使用,无线耳机不需要与设备通过实物连接,它通过无线电波的形式接收音频信号源发出的音频数据,无线耳机相比于传统的有线耳机,因其良好的便携性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例如,苹果公司推出的AirPods蓝牙耳机,TWS(True 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等。
目前的无线耳机大多与耳机盒成套出售,耳机盒用于为耳机提供充电盒收纳功能,但是由于无线耳机体积小又没有引线约束,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丢失、以及丢失后不易寻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无线耳机容易丢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防丢方法,包括:
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
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
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之后,还包括:
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信息和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轨迹信息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则通过预设地图显示耳机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所述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所述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左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和/或,右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防丢装置,包括:
第一测距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
第二测距模块,用于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
防丢提示模块,用于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和耳机盒,所述耳机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盒均设有红外感应装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通过耳机与人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耳机是否丢失,并通过预设防丢提示提醒用户,解决了无线耳机容易丢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预设距离称为第二预设距离,且类似地,可将第二预设距离称为第一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两者都是预设距离,但其不是同一预设距离。术语“第一”、“第二”等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批量”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防止无线耳机的丢失。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包括:
S110、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称耳机为无线耳机,并具有对应的耳机盒。自然界的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总是不断向外发出红外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发射的红外辐射峰值波长越小,发出红外辐射的能量越大,故人体也是不断向外发出红外辐射,且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不同,那么人体不同部位发出的红外辐射峰值波长或红外辐射能量也不同。红外感应方式则可以测试到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通过红外辐射峰值波长或红外辐射能量确定物体温度或物体的位置。在耳机中设置红外感应装置,则通过红外感应方式可以确定耳机和人耳之间的距离,例如,当测试到红外辐射能量较高时,则说明耳机离人耳较近,例如,用户正佩戴耳机。
在可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检测光线的强弱来判断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当用户佩戴耳机时,耳机入耳,此时检测到的光线强度非常弱,当用户未佩戴耳机时,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明显较入耳时增强。例如,传感器PA22A00001可通过检测到的光线强弱来测试距离。
一般情况下,耳机通常是成对配置的,即包括左耳机和有耳机,进一步的,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由设置在左耳机上的红外感应装置测量,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由设置在右耳机上的红外感应装置测量,且测量的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应发送到对应的控制装置以进行判定,例如,发送到连接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以对耳机是否处于丢失状态进行判定。
S120、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第一预设距离表示耳机与人耳之间的安全距离,当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未超过第一预设距离时,说明耳机处于用户可视或容易获得的范围内;当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时,说明耳机不在用户附近,此时需要应判断耳机是否在耳机盒附近,即需要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即,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其中任意一项超过第一预设距离,例如,第一预设距离为5厘米,则当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未超过5厘米时,说明用户正在佩戴耳机;又例如,第一预设距离为1米,则当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未超过1米时,说明耳机在用户附近,如用户正在佩戴耳机或者将耳机放置在随身储物袋中。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在耳机盒中也可以设置红外感应装置,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红外感应的方式测量,测量的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发送到相应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后进一步判定耳机是否处于丢失状态。
S130、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
具体的,第二预设距离表示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安全距离,当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时,说明耳机丢失的概率较大,此时终端设备触发预设防丢提示,以提醒用户确定耳机的状态防止耳机丢失。例如,第二预设距离为2米,当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2米时,则耳机有较高的丢失风险。
进一步的,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中的任意一项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就会触发预设防丢提示。预设防丢提示可以是信息提示、振动提示、声音提示等任意能够引起用户注意的提醒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实现了通过耳机与人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耳机是否丢失,并通过预设防丢提示提醒用户,解决了无线耳机容易丢失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包括:
S210、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称耳机为无线耳机,并具有对应的耳机盒。自然界的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总是不断向外发出红外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发射的红外辐射峰值波长越小,发出红外辐射的能量越大,故人体也是不断向外发出红外辐射,且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不同,那么人体不同部位发出的红外辐射峰值波长或红外辐射能量也不同。红外感应方式则可以测试到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通过红外辐射峰值波长或红外辐射能量确定物体温度或物体的位置。在耳机中设置红外感应装置,则通过红外感应方式可以确定耳机和人耳之间的距离,例如,当测试到红外辐射能量较高时,则说明耳机离人耳较近,例如,用户正佩戴耳机。
在可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检测光线的强弱来判断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当用户佩戴耳机时,耳机入耳,此时检测到的光线强度非常弱,当用户未佩戴耳机时,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明显较入耳时增强。例如,传感器PA22A00001可通过检测到的光线强弱来测试距离。
一般情况下,耳机通常是成对配置的,即包括左耳机和有耳机,进一步的,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由设置在左耳机上的红外感应装置测量,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由设置在右耳机上的红外感应装置测量,且测量的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应发送到对应的控制装置以进行判定,例如,发送到连接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以对耳机是否处于丢失状态进行判定。
S220、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具体的,第一预设距离表示耳机与人耳之间的安全距离,当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未超过第一预设距离时,说明耳机处于用户可视或容易获得的范围内;当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时,说明耳机不在用户附近,此时需要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即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是否处于连接状态。例如,第一预设距离为5厘米,则当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未超过5厘米时,说明用户正在佩戴耳机,当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5厘米时,说明用户未佩戴耳机,此时可通过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来确定耳机是否在终端设备附近。
进一步的,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即,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其中任意一项超过第一预设距离时,均需要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进一步的,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左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和/或,右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断开连接和已连接,当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时,执行步骤S230~S240,当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时,执行步骤S250。
S230、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信息和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时间信息。
具体的,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说明此时耳机可能处于丢失状态,此时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信息,由于用户在使用耳机时,耳机通常是与终端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那么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信息也可以看做是用户的移动轨迹信息或者耳机的移动轨迹信息,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位置信息和终端所处位置对应的时间信息。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时间信息则可以反映出耳机的丢失时间。
可选的,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包括:左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和/或,右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即左耳机和右耳机中的任意一个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都视为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当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时,还可以先确定耳机与耳机和之间的距离以判断耳机是否在耳机盒附近,从而可以确定此时是耳机丢失还是耳机与耳机盒一起丢失。
S240、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轨迹信息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根据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时间信息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在相同时间所处的位置信息,从而可以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位置信息,用户根据该位置信息就确定了寻找耳机的范围,更加方便用户寻找。
S250、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则通过预设地图显示耳机的位置。
具体的,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表示耳机正在被使用,但此时耳机与人耳的距离又超过了第一预设距离,说明用户可能将耳机放置在附近,耳机有可能被物体遮挡导致不易被发现,例如,耳机掉落到沙发角落里,此时可通过终端设备中的预设地图显示耳机的具体位置,用户根据耳机的位置可以更加轻松的找到耳机。预设地图为终端设备内可使用的地图软件,例如,终端设备自带的地图软件、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耳机上设有(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装置,当用户打开终端设备上的预设地图时,耳机上的定位装置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设备上,通过预设地图得以显示。
进一步的,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包括:左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和/或,右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即左耳机和右耳机中的任意一个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都视为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
可选的,用户在寻找耳机的过程中,当耳机距离终端设备的距离已经非常接近时,例如,耳机距离终端设备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可通过振动、声音等方式提示用户耳机已在附近,进一步确定耳机的位置范围,方便用户寻找。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通过耳机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耳机丢失的位置信息,通过耳机与终端设备连接时显示耳机的具体位置,为用户寻找耳机限定了具体的范围,更加方便用户寻找,降低了耳机的防丢风险。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耳机防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防止无线耳机的丢失。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耳机防丢装置能够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具备实现方法的相应功能结构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内容可参考本发明任意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耳机防丢装置包括:第一测距模块310、第二测距模块320和防丢提示模块330。
第一测距模块310用于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
第二测距模块320用于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
防丢提示模块330用于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
进一步的,还包括:
连接状态确定模块,用于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耳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信息和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时间信息;
断开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轨迹信息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耳机位置显示模块,用于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则通过预设地图显示耳机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所述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所述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左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和/或,右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耳机防丢装置通过第一测距模块、第二测距模块和防丢提示模块,实现了通过耳机与人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耳机是否丢失,并通过预设防丢提示提醒用户,解决了无线耳机容易丢失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耳机组件包括耳机盒410和耳机,耳机盒410设有耳机盒红外感应装置411,其中耳机包括左耳机421和右耳机422,左耳机421上设有左耳红外感应装置431和左耳定位装置441,右耳机422上设有右耳红外感应装置432和右耳定位装置442。左耳红外感应装置431可用于测量左耳机与人体左耳之间的距离,右耳红外感应装置432可用于测量右耳机与人体右耳之间的距离,耳机盒红外感应装置411可用于测量耳机盒410与左耳机421或右耳机422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测量测量耳机盒410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左耳定位装置441用于确定左耳机421的位置,右耳定位装置442用于确定右耳机421的位置。
示例性的,当左耳红外感应装置431测量到左耳机421与人体左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时,此时通过耳机盒红外感应装置411测量左耳机421与耳机盒410之间的距离,当左耳机421与耳机盒410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时,此时终端设备触发防丢提示,通过信息提示、振动提示、声音提示等任意能够引起用户注意的提醒方式提醒用户耳机可能丢失。
示例性的,当左耳红外感应装置431测量到左耳机421与人体左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时,此时确定左耳机421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当左耳机421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时,通过左耳定位装置441将左耳机的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的预设地图显示左耳机421的具体位置,方便用户寻找。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耳机组件可通过红外感应装置测量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通过定位装置可以确定耳机的具体位置,降低了耳机的丢失风险,更加方便用户寻找耳机。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512的框图。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5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12以通用电子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5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6(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存储装置5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装置528和处理器516)的总线518。
总线5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装置总线或者存储装置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ubversiveAllianc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电子设备5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5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装置5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5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532。电子设备5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5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518相连。存储装置5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42的程序/实用工具5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5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5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5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5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14(例如键盘、指向电子设备、显示器5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512交互的电子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5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电子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5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5所示,网络适配器520通过总线518与电子设备5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5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电子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5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5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防丢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耳机防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
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
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其中,所述预设防丢提示是信息提示、振动提示、声音提示中任意能引起用户注意的提醒方式;
所述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之后,还包括:
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信息和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轨迹信息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则通过预设地图显示耳机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所述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左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右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包括: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和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所述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包括:左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和/或,右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左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和/或,右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6.一种耳机防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测距模块,用于通过红外感应方式确定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
第二测距模块,用于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
防丢提示模块,用于若耳机与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触发预设防丢提示;
连接状态确定模块,用于若耳机与人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耳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信息和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时间信息;
断开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轨迹信息确定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时的位置信息。
7.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和耳机盒,所述耳机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盒均设有红外感应装置,其中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左耳机上设有左耳红外感应装置和左耳定位装置,所述右耳机上设有右耳红外感应装置和右耳定位装置;
当所述左耳红外感应装置测量到所述左耳机与人体左耳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时,通过所述耳机盒红外感应装置测量所述左耳机与所述耳机盒之间的距离,当所述左耳机与所述耳机盒之间的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时,终端设备触发防丢提示,通过信息提示、振动提示、声音提示任意能引起用户注意的提醒方式提醒用户。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防丢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防丢方法。
CN202010162185.1A 2020-03-10 2020-03-10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69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185.1A CN111369771B (zh) 2020-03-10 2020-03-10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2185.1A CN111369771B (zh) 2020-03-10 2020-03-10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9771A CN111369771A (zh) 2020-07-03
CN111369771B true CN111369771B (zh) 2021-10-22

Family

ID=71208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2185.1A Active CN111369771B (zh) 2020-03-10 2020-03-10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97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0409B (zh) * 2020-07-13 2022-04-29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系统和耳机
CN114363820A (zh) * 2020-09-29 2022-04-1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查找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566037A (zh) * 2020-11-19 2021-03-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追踪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53081A (zh) * 2021-03-30 2021-06-29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防丢失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438576A (zh) * 2021-05-27 2021-09-24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寻物方法、装置、耳机盒、耳机、耳机套件和存储介质
CN113965880A (zh) * 2021-07-26 2022-01-21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查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89794B (zh) * 2021-12-10 2024-03-22 深圳市昂思科技有限公司 助听器防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070A (zh) * 2012-04-24 2012-08-08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播放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8834052A (zh) * 2018-06-12 2018-11-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及防丢系统
CN109922402A (zh) * 2019-04-29 2019-06-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真无线耳机、充电盒及耳机成套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51637A (ja) * 2008-04-01 2009-10-29 Nishi Nihon Kosoku Doro Maintenance Kansai Kk 車両事故防止ロボット及び車両事故防止システム
US20120171956A1 (en) * 2011-01-04 2012-07-05 Cheng-En Lee Bluetooth security system
CN105681499B (zh) * 2016-02-16 2019-0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444405U (zh) * 2018-04-11 2019-01-29 李道福 一种智能防盗防丢设备
CN209806039U (zh) * 2019-06-06 2019-12-17 钟俊鸿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蓝牙耳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070A (zh) * 2012-04-24 2012-08-08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播放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8834052A (zh) * 2018-06-12 2018-11-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及防丢系统
CN109922402A (zh) * 2019-04-29 2019-06-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防丢方法、真无线耳机、充电盒及耳机成套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9771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9771B (zh) 耳机防丢方法、装置、耳机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U2017228576B2 (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and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utomatic access mode control
KR102575430B1 (ko) 전자 장치와 전자 장치가 외부 장치의 접속 단자를 인식하는 방법
KR20170024913A (ko) 복수의 마이크들을 이용한 잡음 제거 전자 장치 및 잡음 제거 방법
KR20160043836A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음성 대화 방법
KR20180111314A (ko) 배터리 장치, 배터리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105827A (ko) 위치 판단 방법 및 장치
JP3277172B2 (ja) 対話と通信の計測及び検証
KR20160004850A (ko) 자가 방수 성능 검사 장치
KR20170055216A (ko) 전자 장치 및 가스 센서의 활용 방법
KR20180123395A (ko) 디스플레이에 통합된 압력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KR20200020202A (ko)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이동 방향에 기반하여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170098392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음성 및 잡음 분류 방법
KR20180020477A (ko) 전자장치, 이를 이용한 그립 여부 확인 방법
KR20180116843A (ko) 모션 감지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04260B1 (ko) 위치 결정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US20190096226A1 (en) Preventing the loss of wireless accessories for mobile devices
KR20180009533A (ko) 음원 재생 시간을 동기화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8512994A (zh) 用于检测对象的接近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US1174368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system equipment diagnosis
KR20170095032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KR102499131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라디오 신호 수신 방법
KR102498362B1 (ko) 위치 정보 계산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8594150A (zh) 一种校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15463B (zh) 一种婴幼儿听力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