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4860A -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4860A
CN111364860A CN201811598695.2A CN201811598695A CN111364860A CN 111364860 A CN111364860 A CN 111364860A CN 201811598695 A CN201811598695 A CN 201811598695A CN 111364860 A CN111364860 A CN 111364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locking arm
tongu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986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64860B (zh
Inventor
张东升
俞国宾
卢衍超
邱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986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4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4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4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64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4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 E05B85/24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机舱盖锁和车辆,所述前机舱盖锁包括:安装板、锁止臂、锁舌、顶杆、弹性件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锁止臂相连,所述锁止臂、所述锁舌和所述顶杆均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锁止臂具有第一卡止位和第二卡止位,所述锁舌设有一端敞开的锁止槽和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止位、所述第二卡止位配合的多个止挡位,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且对所述顶杆施加朝解锁的方向转动的解锁力,所述顶杆的一部分适于伸入所述锁止槽以在所述锁止臂与所述锁舌解锁时驱动所述锁舌朝解锁的方向转动。本发明的前机舱盖锁,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锁止臂的转动方向使前机舱盖开启至解锁位置,解锁过程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机舱盖锁和具有该前机舱盖锁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结构的设计更加趋向于多功能化和自动化。其中,驾驶员在开启前机舱盖时,需要手动掀起前机舱盖,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功能性较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前机舱盖锁,结构简单,且可实现电动驱动前机舱盖顶起,且具有多种顶起状态,实用性较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包括:安装板、锁止臂、锁舌、顶杆、弹性件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锁止臂相连,所述锁止臂、所述锁舌和所述顶杆均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锁止臂具有第一卡止位和第二卡止位,所述锁舌设有一端敞开的锁止槽和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止位、所述第二卡止位配合的多个止挡位,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且对所述顶杆施加朝解锁的方向转动的解锁力,所述顶杆的一部分适于伸入所述锁止槽以在所述锁止臂与所述锁舌解锁时驱动所述锁舌朝解锁的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卡止位、所述第二卡止位适于在多个解锁阶段锁止所述锁舌,且在解锁过程中,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锁止臂朝第一方向转动以解锁所述第一卡止位和所述锁舌以及驱动所述锁止臂朝第二方向转动以解锁所述第二卡止位和所述锁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锁止臂转动,且可控制锁止臂的转动方向以使锁止臂的多个卡止位与锁舌的多个止挡位配合,进而使前机舱盖保持在多种不同的位置,具有多种开度状态,且可通过控制锁止臂的转动方向使前机舱盖开启至解锁位置,前机舱盖锁的整体结构简单,解锁过程易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止挡位包括沿所述锁舌的周向顺次间隔开布置的第三止挡位、第一止挡位、第二止挡位,所述前机舱盖锁的具有全锁位置、止挡位置、半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其中,在全锁位置,所述第一卡止位与所述第一止挡位锁止,在止挡位置,所述第二卡止位与所述第二止挡位锁止,在半锁位置,所述第一卡止位与所述第三止挡位锁止,在解锁位置,所述锁止臂与所述锁舌脱离。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锁止臂适于朝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前机舱盖锁从全锁位置切换到止挡位置,所述锁止臂适于朝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前机舱盖锁从止挡位置切换到半锁位置,所述锁止臂适于朝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前机舱盖锁从半锁位置切换到解锁位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锁舌包括相连的第一舌和第二舌,所述第一舌和所述第二舌之间形成所述锁止槽,所述第一止挡位设于所述第一舌的朝向所述锁止槽的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二止挡位设于所述第二舌的背离所述锁止槽的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一舌的背离所述锁止槽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第三止挡位设于所述凸起的朝向所述锁止槽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第一卡止位、所述第二卡止位分别设于所述锁止臂的两端,且设于所述锁止臂朝向所述锁舌的一侧,所述锁止臂的中部与所述安装板可枢转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锁止臂朝向所述锁舌的一侧为向背离所述锁舌凹陷的弧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锁止臂设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位用于与应急解锁机构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锁止臂的背离所述锁舌的一侧设有锁止臂翻边,所述锁止臂翻边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且所述第一连接位到所述锁止臂的枢转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位到所述锁止臂的枢转轴线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安装板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相连的第三连接位,所述顶杆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相连的第四连接位。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顶杆包括:顶杆本体,所述顶杆本体与所述安装板可枢转地相连;拨片,所述拨片与所述顶杆本体的背离所述顶杆本体枢转轴线的一端相连,所述拨片适于伸入所述锁止槽且抵压前机舱盖的锁钩。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顶杆还包括与所述顶杆本体相连的顶杆限位凸台,在解锁位置时所述顶杆限位凸台适于抵压所述锁舌的侧边。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安装板设有锁舌限位凸台,在解锁位置时所述锁舌限位凸台适于抵压所述锁舌的侧边。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所述安装板设有锁止臂限位凸台,所述锁止臂限位凸台适于抵压所述锁止臂背离所述锁舌的侧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前机舱盖锁。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前机舱盖锁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处于全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处于止挡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处于半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的锁止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的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前机舱盖锁100,
安装板1,锁舌限位凸台11,锁止臂限位凸台12,
锁止臂2,第一卡止位21,第二卡止位22,锁止臂翻边23,锁止臂销24,
锁舌3,第一止挡位31,第二止挡位32,第三止挡位33,锁止槽34,第一舌35,第二舌36,锁舌销37,
第一连接位A,第二连接位B,第三连接位C,第四连接位D,
顶杆4,顶杆本体41,拨片42,顶杆限位凸台43,顶杆销44,
弹性件5,驱动机构6,拉索61,紧急解锁机构7,支撑板8,锁钩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100,该前机舱盖锁 100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锁止臂2转动,且在锁止臂2转动的过程中,锁舌3的弹性件 5驱动锁舌3、顶杆4运动,顶杆4逐渐将前机舱盖顶起,且锁止臂2的多个卡止位与锁舌3的多个止挡位相互配合,可将前机舱盖逐渐地顶起在多个不同的位置,以使前机舱盖由封闭逐渐地开到最大,过程简单、有序。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100包括:安装板1、锁止臂2、锁舌3、顶杆4、弹性件5和驱动机构6。
驱动机构6与锁止臂2相连,锁止臂2、锁舌3和顶杆4均可枢转地安装于安装板1,即锁止臂2可与安装板1相对转动,锁舌3可与安装板1相对转动,顶杆4可与安装板 1相对转动。其中,锁止臂2通过锁止臂销24安装于安装板1,锁舌3通过锁舌销37 安装于安装板1,锁止臂销24和锁舌销37与支撑板8固定,顶杆4通过顶杆销44安装于支撑板8,驱动机构6可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锁止臂2相连,电机轴可与锁止臂2通过拉索61相连。
其中,锁止臂2具有第一卡止位21和第二卡止位22,如图8所示,第一卡止位21 和第二卡止位22沿锁止臂2的转动方向间隔开布置,如图8所示,第一卡止位21和第二卡止位22均为抵压面。
锁舌3设有锁止槽34和多个止挡位,锁止槽34一端敞开,多个止挡位用于与第一卡止位21和第二卡止位22配合,多个止挡位沿锁舌3的转动方向间隔开布置。其中,如图9所示,锁舌3包括三个止挡位,三个止挡位分别为第一止挡位31、第二止挡位 32和第三止挡位33,且第三止挡位33、第一止挡位31、第二止挡位32沿锁舌3的周向顺次间隔开布置,即第一止挡位31位于第二止挡位32和第三止挡位33之间,如图9 所示,第一止挡位31、第二止挡位32和第三止挡位33均为抵压面。
弹性件5弹性连接在顶杆4和安装板1之间。如图7所示,安装板1设有第三连接位C,第三连接位C用于与弹性件5的第一端相连,且如图7所示,安装板1具有连接翻边,第三连接位C设于安装板1的连接翻边,第三连接位C为弧形凹口,第三连接位C设于安装板1的连接翻边背离顶杆4的一侧;如图10所示,顶杆4设有第四连接位D,第四连接位D用于与弹性佳的第二端相连,如图10所示,顶杆4具有连接翻边,第四连接位D设于顶杆4的连接翻边,第四连接位D为弧形凹口,第四连接翻边设于顶杆4的连接翻边的背离锁止臂2的一侧。
如图1所示,第三连接位C和第四连接位D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形成凹口,弹性件5 的两端均具有挂钩,弹性件5两端的挂钩分别挂在第三连接位C和第四连接为的凹口处。
这样,顶杆4与安装板1可枢转地相连,且顶杆4与安装板1通过弹性件5相连,由此,弹性件5可向顶杆4提供相对于安装板1转动的预紧力,该预紧力可驱动顶杆4 顶起前机舱盖,即弹性件5用于对顶杆4施加朝解锁的方向转动的解锁力,顶杆4的一部分适于伸入锁止槽34,以在锁止臂2与锁舌3解锁时驱动锁舌3朝解锁的方向转动,同时,在锁舌3固定时,锁舌3可对顶杆4起到限位的作用,如锁止臂2与锁舌3锁止时,弹性件5无法驱动顶杆4转动。
其中,第一卡止位21、第二卡止位22适于在多个解锁阶段锁止锁舌3,如图3-图6所示,前机舱盖锁100具有全锁位置、止挡位置、半锁位置和解锁位置。
在解锁过程中,驱动机构6适于驱动锁止臂2朝第一方向转动以解锁第一卡止位21和锁舌3,以及驱动机构6适于驱动锁止臂2朝第二方向转动以解锁第二卡止位22和锁舌3,驱动机构6可驱动锁止臂2绕锁止臂2的枢转轴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可驱动锁止臂2绕锁止臂2的枢转轴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如图3所示,前机舱盖锁100在全锁位置时,第一卡止位21和第一止挡位31锁止,此时,第一卡止位21和第一止挡位31相互抵压,且第一卡止位21限制锁舌3及顶杆4 的转动,顶杆4与前机舱盖不接触,前机舱盖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
如图4所示,前机舱盖锁100在止挡位置时,第二卡止位22与第二止挡位32锁止,此时,第二卡止位22和第二止挡位32相互抵压,且第二卡止位22限制锁舌3及顶杆4 的转动,顶杆4与前机舱盖相抵,顶杆4将前机舱盖顶起较小的角度。
如图5所示,前机舱盖锁100在半锁位置时,第一卡止位21与第三止挡位33锁止,此时,第一卡止位21与第三止挡位33相互抵压,且第一卡止位21限制锁舌3及顶杆4 的转动,顶杆4与前机舱盖相抵,顶杆4转动至总行程的一半,顶杆4将前机舱盖顶起至半开状态。
如图6所示,前机舱盖锁100在解锁位置时,锁止臂2与锁舌3相互脱离,此时,顶杆4在弹性件5的驱动作用下运动至最大位置,且顶杆4将前机舱盖顶起至全开状态。
其中,在需要将前机舱盖开启时,前机舱盖锁100处于全锁位置,锁止臂2适于朝第一方向转动以使前机舱盖锁100从全锁位置切换到止挡位置,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锁止臂2朝第一方向转动,即如图3-图4所示,驱动锁止臂2绕其枢转轴线顺时针转动,在锁止臂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卡止位21和第一止挡位31逐渐地分离,且在第一卡止位21和第一止挡位31完全脱离时,弹性件5驱动顶杆4转动,顶杆4推动前机舱盖的锁钩9运动,以使前机舱盖逐渐顶起,同时顶杆4抵压锁止槽34的内壁面,并驱动锁舌3绕其枢转轴线顺时针转动。
这样,锁止臂2顺时针转动,锁舌3顺时针转动,第二卡止位22与第二止挡位32 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且在锁止臂2、锁舌3转动至第二卡止位22与第二止挡位32 相抵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锁止臂2停止转动,锁舌3停止转动,顶杆4将前机舱盖顶起较小的角度且停止转动,此时前机舱盖由全锁位置转变为止挡位置。
当前机舱盖位于止挡位置且需要进一步地开启前机舱盖时,锁止臂2适于朝第二方向转动以使前机舱盖锁100从止挡位置切换到半锁位置,可通过驱动电机反向转动推动锁止臂2朝第二方向转动,即如图4-图5所示,驱动锁止臂2绕其枢转轴线逆时针转动,在锁止臂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卡止位22和第二止挡位32逐渐地分离,且在第一卡止位21和第二止挡位32完全脱离时,弹性件5驱动顶杆4继续转动,顶杆4继续推动前机舱盖的锁钩9运动,以使前机舱盖进一步地顶起,同时顶杆4抵压锁舌3继续绕其枢转轴线顺时针转动。
这样,锁止臂2逆时针转动,锁舌3顺时针转动,第一卡止位21和第三止挡位33 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且在锁止臂2、锁舌3转动至第一卡止位21和第三止挡位33 相抵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锁止臂2停止转动,锁舌3停止转动,顶杆4将前机舱盖顶起至半开状态且停止转动,此时前机舱盖有止挡位置转变为半锁位置。
当前机舱盖位于半锁位置且需要进一步地开启前机舱盖时,锁止臂2适于朝第一方向转动以使前机舱盖锁100从半锁位置切换到解锁位置,可通过驱动电机再次正向转动,并推动锁止臂2朝第一方向转动,即如图5-图6所示,驱动锁止臂2绕其枢转轴线顺时针转动,在锁止臂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卡止位21和第三止挡位33逐渐地分离,且在第一卡止位21和第三止挡位33完全脱离时,弹性件5驱动顶杆4继续转动,顶杆4抵压锁止槽34的内壁面,并驱动锁舌3绕其枢转轴线顺时针转动,且顶杆4的一部分逐渐地脱出锁止槽34,顶杆4继续推动前机舱盖的锁钩9运动,以使前机舱盖逐渐地开启至解锁位置,实现前机舱盖开启。
在前机舱盖开启至解锁位置后,驱动电机反转,拉索61回位,锁止臂2在其复位簧的作用下绕锁止臂2的枢转轴线逆时针旋转、到达初始位置,整个解锁过程结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100,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锁止臂2转动,且可控制锁止臂2的转动方向以使锁止臂2的多个卡止位与锁舌3的多个止挡位配合,进而使前机舱盖保持在多种不同的位置,具有多种开度状态,且可通过控制锁止臂2的转动方向使前机舱盖开启至解锁位置,前机舱盖锁100的整体结构简单,解锁过程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舌3包括第一舌35和第二舌36,第一舌35和第二舌36之间形成锁止槽34,第一止挡位31设于第一舌35的朝向锁止槽34的侧壁的顶端,第二止挡位32设于第二舌36的背离锁止槽34的侧壁的顶端,第一舌35的背离锁止槽34的一侧设有凸起,第三止挡位33设于凸起的朝向锁止槽34的一侧。
如图9所示,第一舌35的一端和第二舌36的一端相连,第一舌35的另一端与第二舌36的另一端间隔开且形成锁止槽34,即锁止槽34的一端敞开,第一止挡位31、第二止挡位32和第三止挡位33均为抵压面,且第一止挡位31设于第一舌35朝向第二止挡位32的侧面,第二止挡位32设于第二舌36背离第一止挡位31的侧面,第三止挡位 33设于凸起朝向第二止挡位32的侧面,由此,第一止挡位31、第二止挡位32和第三止挡位33均设于锁舌3朝向其顺时针方向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卡止位21、第二卡止位22分别设于锁止臂2 的两端,且第一卡止位21、第二卡止位22均设于锁止臂2朝向锁舌3的一侧,锁止臂 2的中部与安装板1可枢转地连接,这样,锁止臂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卡止位21、第二卡止位22适于与锁舌3的止挡位相抵,由此,可保证前机舱盖锁100能够将前机舱盖开启至多个不同的位置。
锁止臂2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驱动机构6能够驱动锁止臂2绕其枢转轴线转动,进而使得锁舌3多次解锁,同时使得顶杆4可将前机舱盖有效地顶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锁止臂2朝向锁舌3的一侧为向背离锁舌3凹陷的弧形,弧形结构可合理地避让锁舌3的转动。这样,在锁止臂2和锁舌3转动的过程中,仅锁止臂2的卡止位可与锁舌3的止挡位相抵,锁止臂2的其余结构均与锁舌3的止挡位合理地避让开,使得卡止位与止挡位脱离时,锁舌3能够实现解锁并相对于安装板1 转动,进而使得顶杆4能够将前机舱盖顶起,锁止臂2的结构设计合理,可保证前机舱盖合理开启,同时便于前机舱盖合理布局,避免各部件的运动相互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锁止臂2设有第一连接位A和第二连接位B,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位A与驱动机构6相连,第二连接位B用于与应急解锁机构相连,这样,驱动机构6输出的驱动力可通过第一连接为传递给锁止臂2以驱动锁止臂2转动,进而实现前机舱盖的开启动作。其中,应急解锁机构可作为备用装置,以在驱动机构6 故障或者不能实现锁止臂2的有效驱动时,可通过应急解锁机构驱动锁止臂2转动,驱动前机舱盖开启,应急解锁机构可为手动驱动。由此,可保证前机舱盖锁100始终能够将前机舱盖稳定地开启,提高前机舱盖锁100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臂2的背离锁舌3的一侧设有锁止臂翻边23,锁止臂翻边23设有第一连接位A和第二连接位B,这样,可减小对驱动机构6和应急解锁机构的空间限制,便于驱动机构6和应急解锁机构的布置,可通过调节锁止臂翻边23的尺寸以调节驱动机构6和应急解锁机构,结构设计的灵活性较高,受限较少。
第一连接位A到锁止臂2的枢转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位B到锁止臂2的枢转轴线的距离,这样,驱动电机的输出力臂较长,由此,可减小驱动电机的输出驱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顶杆4包括顶杆本体41和拨片42。
其中,如图3-图6所示,顶杆本体41与安装板1可枢转地相连,即顶板本体可与安装板1相对转动,拨片42与顶杆本体41的背离顶杆本体41枢转轴线的一端相连,拨片42适于伸入锁止槽34,以驱动锁舌3转动,且拨片42抵压前机舱盖的锁钩9,拨片42可驱动锁钩9转动,进而驱动前机舱盖顶起。
由此,在前机舱盖开启的过程中,卡止位和止挡位脱离时,弹性件5可驱动顶杆4转动已经前机舱该顶起,同时带动锁舌3绕其枢转轴线转动,使得不同的止挡位能够与卡止位配合相抵,保证前机舱盖有全锁位置逐渐地切换至解锁位置,使得整个解锁过程合理、有序地实现,保证各个步骤之间相互不干涉,提高前机舱盖锁100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顶杆4还包括顶杆限位凸台43,顶杆限位凸台43 与顶杆本体41相连,在解锁位置时顶杆限位凸台43适于抵压锁舌3的侧边,可使得锁舌3在合理的行程范围内运动,避免锁舌3运动过度致解锁过程不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安装板1设有锁舌限位凸台11和锁止臂限位凸台12。
在解锁位置时锁舌限位凸台11适于抵压锁舌3的侧边,如图6所示,锁舌3的第二舌36背离第一舌35的侧边与锁舌限位凸台11相抵,可使得锁舌3在合理的行程范围内运动,避免锁舌3运动过度,保证前机舱盖可正常关闭。
锁止臂限位凸台12适于抵压锁止臂2背离锁舌3的侧边,如图4所示,锁止臂2 背离锁舌3的侧边与锁止臂限位凸台12相抵,这样,锁止臂限位凸台12可限制锁止臂 2过度的逆时针转动,保证锁止臂2在合理的行程范围内运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前机舱盖锁100,可实现车辆的前机舱锁的自动开启,前机舱盖锁100的结构简单,开启过程易于实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锁止臂、锁舌、顶杆、弹性件和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锁止臂相连,所述锁止臂、所述锁舌和所述顶杆均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锁止臂具有第一卡止位和第二卡止位,所述锁舌设有一端敞开的锁止槽和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止位、所述第二卡止位配合的多个止挡位,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且对所述顶杆施加朝解锁的方向转动的解锁力,所述顶杆的一部分适于伸入所述锁止槽以在所述锁止臂与所述锁舌解锁时驱动所述锁舌朝解锁的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卡止位、所述第二卡止位适于在多个解锁阶段锁止所述锁舌,且在解锁过程中,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锁止臂朝第一方向转动以解锁所述第一卡止位和所述锁舌以及驱动所述锁止臂朝第二方向转动以解锁所述第二卡止位和所述锁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位包括沿所述锁舌的周向顺次间隔开布置的第三止挡位、第一止挡位、第二止挡位,所述前机舱盖锁的具有全锁位置、止挡位置、半锁位置和解锁位置;
其中,在全锁位置,所述第一卡止位与所述第一止挡位锁止,在止挡位置,所述第二卡止位与所述第二止挡位锁止,在半锁位置,所述第一卡止位与所述第三止挡位锁止,在解锁位置,所述锁止臂与所述锁舌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臂适于朝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前机舱盖锁从全锁位置切换到止挡位置,所述锁止臂适于朝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前机舱盖锁从止挡位置切换到半锁位置,所述锁止臂适于朝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前机舱盖锁从半锁位置切换到解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包括相连的第一舌和第二舌,所述第一舌和所述第二舌之间形成所述锁止槽,所述第一止挡位设于所述第一舌的朝向所述锁止槽的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二止挡位设于所述第二舌的背离所述锁止槽的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一舌的背离所述锁止槽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第三止挡位设于所述凸起的朝向所述锁止槽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止位、所述第二卡止位分别设于所述锁止臂的两端,且设于所述锁止臂朝向所述锁舌的一侧,所述锁止臂的中部与所述安装板可枢转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臂朝向所述锁舌的一侧为向背离所述锁舌凹陷的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臂设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位用于与应急解锁机构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臂的背离所述锁舌的一侧设有锁止臂翻边,所述锁止臂翻边设有所述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且所述第一连接位到所述锁止臂的枢转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位到所述锁止臂的枢转轴线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相连的第三连接位,所述顶杆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相连的第四连接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
顶杆本体,所述顶杆本体与所述安装板可枢转地相连;
拨片,所述拨片与所述顶杆本体的背离所述顶杆本体枢转轴线的一端相连,所述拨片适于伸入所述锁止槽且抵压前机舱盖的锁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还包括与所述顶杆本体相连的顶杆限位凸台,在解锁位置时所述顶杆限位凸台适于抵压所述锁舌的侧边。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有锁舌限位凸台,在解锁位置时所述锁舌限位凸台适于抵压所述锁舌的侧边。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有锁止臂限位凸台,所述锁止臂限位凸台适于抵压所述锁止臂背离所述锁舌的侧边。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盖锁。
CN201811598695.2A 2018-12-26 2018-12-26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Active CN111364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98695.2A CN111364860B (zh) 2018-12-26 2018-12-26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98695.2A CN111364860B (zh) 2018-12-26 2018-12-26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4860A true CN111364860A (zh) 2020-07-03
CN111364860B CN111364860B (zh) 2022-04-15

Family

ID=7120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98695.2A Active CN111364860B (zh) 2018-12-26 2018-12-26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486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4148A1 (de) * 2011-09-23 2013-03-28 BÖCO Böddecker & Co. GmbH & Co. KG Schließ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3835082U (zh) * 2014-04-22 2014-09-17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盖锁双开机构
CN206376650U (zh) * 2016-12-29 2017-08-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盖锁及汽车
CN107489322A (zh) * 2017-10-10 2017-12-19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双拉开启式前盖锁操作机构
CN107795209A (zh) * 2016-09-06 2018-03-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盖锁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4148A1 (de) * 2011-09-23 2013-03-28 BÖCO Böddecker & Co. GmbH & Co. KG Schließ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3835082U (zh) * 2014-04-22 2014-09-17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盖锁双开机构
CN107795209A (zh) * 2016-09-06 2018-03-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盖锁及汽车
CN206376650U (zh) * 2016-12-29 2017-08-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前舱盖锁及汽车
CN107489322A (zh) * 2017-10-10 2017-12-19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双拉开启式前盖锁操作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4860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4900B2 (en) Lock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806089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闩锁组件
US4927196A (en) Power-assisted rotary bolt lock
CN109292008B (zh) 锁止执行装置和加油/充电小门
CN111364862B (zh)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CN109072637B (zh) 用于锁定可移动面板的锁定系统
CN1580475A (zh) 闩锁机构
CN1550629A (zh) 锁机构
US10745948B2 (en) Vehicular closure latch assembly having double pawl latch mechanism
CN110573688B (zh) 用于机动车的锁
CN104508221A (zh) 传动杆配件的传动装置、具有这种传动装置的传动杆配件、以及具有这种传动杆配件的窗、门或类似物
CN201144570Y (zh) 一种车用锁结构
CN111364860B (zh) 前机舱盖锁和车辆
US8840154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CN113383142A (zh) 用于至少一个机动车锁的操纵装置
CN210049735U (zh) 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铰链系统以及车辆
US20020050720A1 (en) Coupling device for door locking systems
KR101450814B1 (ko) 선박 엘리베이터의 도어 록 연동장치
CN218438817U (zh) 一种具有双拉解锁和吸合锁闭功能的汽车锁
CN211287088U (zh) 一种门锁及其锁芯机械解锁机构
US20200095819A1 (en) Clutch assembly for powered door system
CN1507399A (zh) 用于货船舱门盖装载装置的锁定机构
CN112746782A (zh) 机舱罩锁的二级开启机构及车辆
CN110761626B (zh) 解锁装置和站台门
CN210370265U (zh) 双拉开启的发动机罩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