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8095B - 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8095B
CN111358095B CN202010350726.3A CN202010350726A CN111358095B CN 111358095 B CN111358095 B CN 111358095B CN 202010350726 A CN202010350726 A CN 202010350726A CN 111358095 B CN111358095 B CN 111358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atex
adhesive film
butyronitrile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07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8095A (zh
Inventor
路文新
路文建
路继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Titans Hongs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Titans Hongs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Titans Hongs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Titans Hongs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07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8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8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8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8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8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006Gloves made of several layers of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055Plastic or rubber gloves
    • A41D19/0058Three-dimensional gl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055Plastic or rubber gloves
    • A41D19/0079Plastic or rubber gloves with channels for conveying fl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4Appliances for making gloves; Measuring devices for glove-m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64Producing wearing apparel
    • B29D99/0067Glo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3/00Compositions of rubbers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 C08L13/02Latex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50Synthetic resins or rubbers
    • A41D2500/52Synthetic resins or rubbers in sheet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该丁腈手套设置有酸碱指示条带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由三层胶膜构成,分别是内层胶膜、中层胶膜、外层胶膜。所述生成胶膜的胶乳主要由丁腈橡胶及其相关辅料组成。所述内层胶膜添加了聚赖氨酸和多巴,中层胶膜添加了纳米铁粉,外层胶膜添加了纳米二氧化锰。该丁腈手套还设置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成的一次性丁腈手套能够指示是否沾染酸碱、有机溶剂等污染物,减少或者避免手部汗液及其水蒸气的积累,减轻佩戴过程中手部瘙痒,提示破损风险,减缓臭氧的对胶膜强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领域,涉及手部防护使用的胶质手套,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丁腈手套主要由丁腈橡胶加工而成,是应用在医疗、医药卫生、美容美发、食品加工、化工、生物等的科学研究行业中,起到对手部防护、防止交叉感染的必不可少的保护用品。因丁腈橡胶中不含蛋白质,故不会造成过敏反应,同时又具有抗静电、耐老化和耐油的性能,其造型根据人体手型而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较好的拉伸性能和耐穿刺性能,较高的抗张强度和较好的耐磨性能,使用广泛。
但丁腈手套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丁腈手套外层没有污染物接触标示,容易造成污染部位与清洁部位的交叉污染,不利于有效防护;丁腈橡胶本身的不透气性,导致长时间佩戴时,手部产生的汗液、水蒸气等无法及时排出,造成手部皮肤浸泡发白等不适,影响操作的准确性;由于长时间佩戴,手部瘙痒无法有效处理;由于丁腈橡胶手套较薄,被刺穿或者破裂时,手部皮肤就会被完全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不利于手部的有效防护;容易受到臭氧等腐蚀性气体的影响,使丁腈橡胶强度下降,防护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标示污染物沾染可能性,将手部产生的汗液、水汽及时排出,缓解手部瘙痒,提示手套被穿刺或者破裂的危险,提高耐臭氧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所述一次性丁腈手套的外层胶膜2-3外设置有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所述设置有酸碱指示条带2-4的部位的手套胶膜切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设置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部位的手套胶膜切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所述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在丁腈手套外表面的分布如图5所示,右图为丁腈手套的正面示意图,左图为丁腈手套的背面示意图。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宽度均为11毫米,分别设置2条,位于丁腈手套中间部位。两条酸碱指示条带2-4之间间隔33毫米,两条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之间间隔也是33毫米,相邻的两条指示条带之间间隔11毫米。所述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手套中指的方向。
如图10所示,所述一次性丁腈手套由三层胶膜构成,所述三层胶膜分别是内层胶膜2-1、中层胶膜2-2、外层胶膜2-3。
生成所述内层胶膜2-1的丁腈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0.82份,吐温80(表面活性剂)0.0079份,正庚醇(消泡剂)0.086份,氧化锌1.11份,硫磺0.383份,二氧化钛2.88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0716份,水259份。得到的胶乳的pH值为7.09~7.6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成内层胶膜2-1的丁腈胶乳还包括聚赖氨酸和二羟苯丙氨酸。所述聚赖氨酸是由14~16个赖氨酸残基构成,添加量为0.00796重量份。所述二羟苯丙氨酸的两个羟基位于苯环的3、4位,又称多巴,分子量为197.19,添加量为0.0041重量份。
所述包含14~16个赖氨酸残基的聚赖氨酸和多巴的作用是止痒。聚赖氨酸在生成所述内层胶膜2-1的丁腈胶乳的pH条件下带正电荷,多巴能够与皮肤浅表的末梢神经发生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止痒。其止痒原理与贻贝粘蛋白止痒原理类似。
所述包含14~16个赖氨酸残基的聚赖氨酸是市售的商品聚赖氨酸。
发明人通过改变生成内层胶膜2-1的丁腈胶乳的原料配比,得到所述的胶乳原料配比,使添加的聚赖氨酸和多巴能够正常发挥止痒作用。
生成所述中层胶膜2-2的丁腈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1.08份,吐温80(表面活性剂)0.0128份,正庚醇(消泡剂)0.093份,氧化锌0.94份,硫磺0.64份,二氧化钛1.83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113份,水232份。
生成所述外层胶膜2-3的丁腈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7份,吐温80(表面活性剂)0.0101份,正庚醇(消泡剂)0.094份,氧化锌1.78份,硫磺0.631份,二氧化钛2.13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144份,水199份。
所述丁腈橡胶乳液为改性的羧基丁腈橡胶乳液。
所述改性的羧基丁腈橡胶乳液的改性方法如下:在100重量份羧基丁腈橡胶乳液中加入磷酸铜9.77重量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9.8重量份,苹果酸1.87重量份,苄索氯铵0.091重量份,柠檬酸1.78重量份,D-乳酸1.18重量份,混合均匀。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的性状如下:固含量40.1%,pH8.11至8.33,粘度≤88.2mPa·S,表面张力≥41.3mN/m,密度0.911-0.966g/cm3,粒径109-126nm。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二烯77.8份,丙烯腈51.1份,丙烯酸5.62份,丙烯酸甲酯6.33份,碳酸钠0.27份,氯化钠0.28份,十二烷基磺酸钾1.66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4.11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933份,过硫酸钾0.61份,乙二醇二乙基丙烯酸酯3.11份,马来酸二甲酯3.6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87份、异佛尔酮二胺3.92份,微晶石蜡3.32份,硬脂酸丙酯1.21份,甲基硫醇锡3.89份,二苯基甲烷二乙氰酸酯1.56份,环氧油酸乙酯3.86份,去离子水193份。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十二烷基磺酸钾、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过硫酸钾、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充氮气抽真空后加入丁二烯混合,将温度调节至27.7℃保温反应6.7小时,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碳酸钠、氯化钠,继续升温至63.3℃后保温反应3.66小时,当转化率达到97.8%以上时停止反应,得到丁腈胶乳乳液;步骤2):将乙二醇二乙酯丙烯酸酯、马来酸二甲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佛尔酮二胺、微晶石蜡、硬脂酸丙酯加入分散搅拌罐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分散搅拌72.2分钟,然后将分散液进行循环研磨5.5小时,至分散液中粉料粒径≤5微米,得到所述丁腈胶乳辅料;步骤3):将丁腈胶乳乳液、丁腈胶乳辅料混合后再加入甲基硫醇锡、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环氧油酸乙酯等原料,在87.6℃下搅拌22.3分钟,即得到所述羧基丁腈橡胶胶乳。
所述生成酸碱指示条带2-4的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3份,吐温80添加0.012份,正庚醇0.093份,氧化锌1.89份,硫磺0.622份,二氧化钛2.21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53份,石蕊水溶液62份,石蕊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1%,水313份。得到的胶乳的pH值为7.89~8.21。
石蕊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现蓝色。若佩戴所述丁腈手套进行相关操作时,接触到酸性物质,如盐酸、硫酸、乙酸等,这些酸性物质中的氢离子就与所述的酸碱指示条带2-4表面的石蕊发生反应,就会出现红色斑点;若佩戴所述丁腈手套进行相关操作时,接触到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这些碱性物质中的氢氧根离子就与所述的酸碱指示条带2-4表面的石蕊发生反应,就会出现蓝色斑点。这样就可以标示该丁腈手套接触到了酸碱物质,即其表面已经被这些酸碱物质所污染,佩戴者就可以避免佩戴已经被污染的丁腈手套触碰清洁位置,保证污染区域不会扩散。
所述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2份,吐温80添加0.015份,正庚醇0.096份,氧化锌1.88份,硫磺0.623份,二氧化钛2.12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88份,水393份。
天然橡胶在接触有机溶剂后,颜色往往由浅黄色变为深褐色,因此以天然橡胶为主要原料的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可以标示丁腈手套被有机溶剂污染的情况,避免有机溶剂污染在佩戴者不知不觉中扩散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丁腈手套的内表面还设置有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如图6所示,所述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位于一次性丁腈手套的内表面,是一系列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截面为半椭圆,如图6的手腕部截面的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半椭圆的长径为0.62毫米,短径为0.51毫米,短径垂直于胶膜表面。
所述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在一次性丁腈手套内表面的分布,如图7所示,图7是将一次性丁腈手套沿水平平面剖开后的示意图,每个手指部位设置6条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每只一次性丁腈手套内表面共设置30条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每条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均延伸至手腕部,这样可以保证手部产生的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手套外部。所述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在垂直于中指方向的截面上等距设置,即在某一截面上所有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沿一次性丁腈手套内表面的间距相等。
所述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能够在佩戴者的手部皮肤与一次性丁腈手套内表面之间形成60条微孔道,分别位于每条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两侧,所述微孔道由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丁腈手套内表面、佩戴者的手部皮肤构成。佩戴一次性丁腈手套后,手部的各种动作,如伸屈手指、抓握物品等,能够使这些微孔道的某些部位处于扩张状态,例如截面增大,同时另一些部位处于收缩状态,例如截面缩小;也可以使微孔道的同一部位在某一时刻处于扩张状态,而在另一时刻处于收缩状态。微孔道的这种变化状态类似于肠道的蠕动,能够产生将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的推动力,因此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汗液及其水蒸气在一次性丁腈手套与手部皮肤之间的累积,大幅改善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优选地,在生成内层胶膜2-1过程中,通过外加静电场,使带有正电荷的聚赖氨酸在内层胶膜2-1内侧富集,这样可以使更多的聚赖氨酸聚集在靠近手部皮肤的内层胶膜2-1内侧,形成富含聚赖氨酸的内层胶膜层2-1-1,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止痒作用。
所述静电场是通过将304不锈钢1-2设置在一次性丁腈手套手模内部实现的。手模的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手模外层是厚度为1.8毫米的陶瓷绝缘层1-1,紧贴手模外层陶瓷绝缘层1-1的是厚度为2.3毫米的304不锈钢1-2。生成内层胶膜2-1的丁腈胶乳的容器材质是球墨铸铁。制备内层胶膜2-1过程中,将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手模的不锈钢连接,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球墨铸铁容器相连,并将直流电源的电压设置为90V,这样就在手模表面形成了一定强度的静电场,带正电荷的聚赖氨酸在胶膜完全凝固前能够向内层胶膜2-1的内侧移动,形成如图12所示的胶膜结构,该内层胶膜层的聚赖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内层胶膜的其他部位。
添加止痒物质后,生成内层胶膜2-1时外加静电场的设置有酸碱指示条带2-4的部位的手套胶膜切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添加止痒物质后,生成内层胶膜2-1时外加静电场的设置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部位的手套胶膜切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成中层胶膜2-2的丁腈胶乳还包括纳米铁粉,所述纳米铁粉是采用物理机械法制备的,其形貌为片状,其厚度为20~22纳米,平均直径为190~210纳米,添加量为0.0088重量份。所述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够迅速变为红色,还原态的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的铁的氧化物,能够表明手套已经磨损到中层胶膜2-2,被完全磨破的可能性极大,可以提示使用者及时更换,或者采取其他必要防护措施,防止因丁腈手套完全破损而使手部皮肤完全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提高防护效果。
所述纳米铁粉是市售的商品纳米铁粉。
发明人通过改变生成中层胶膜2-2的丁腈胶乳的原料配比,得到所述的胶乳原料配比,使添加的纳米铁粉能够在暴露于空气时快速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为了防止加入的纳米铁粉在生成中层胶膜2-2过程中被环境中的氧气提前氧化,所述生成中层胶膜2-2的丁腈胶乳制备过程和中层胶膜2-2的生成过程均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成外层胶膜2-3的丁腈胶乳还包括纳米二氧化锰,所述纳米二氧化锰的形貌为微球形,其平均粒径为50纳米,添加量为0.0077份,其比表面积大于30m2/g。所述纳米二氧化锰能够将丁腈手套使用环境中存在的微量臭氧分解为氧气,如消毒灭菌的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臭氧,将氧化性极强的臭氧分子转化为氧化能力较弱的氧气分子,从而能够延缓臭氧导致的丁腈手套橡胶老化进程,延长丁腈手套的使用寿命,提高防护效果。
所述纳米二氧化锰是市售的商品纳米二氧化锰。
发明人通过改变生成外层胶膜2-3的丁腈胶乳的原料配比,得到所述的胶乳原料配比,使添加的纳米二氧化锰能够更好地发挥催化臭氧分解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生成内层胶膜2-1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顺时针搅拌71分钟,搅拌转速为89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4次;
步骤2)配制生成中层胶膜2-2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逆时针搅拌63分钟,搅拌转速为97转/分钟,用涂料研磨机研磨6次;
步骤3)配制生成外层胶膜2-3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顺时针搅拌66分钟,搅拌转速为136转/分钟,用涂料研磨机研磨7次;
步骤4)配制生成酸碱指示条带2-4的丁腈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顺时针搅拌29分钟,搅拌转速为121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2次;
步骤5)配制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逆时针搅拌34分钟,搅拌转速为91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3次;
步骤6)手模清洗:将手模依次经过稀硫酸酸洗,稀硫酸pH值为2.3~2.4,氢氧化钾溶液碱洗,氢氧化钠溶液pH值为10.11~10.72;温度83.3~85.6℃的热水清洗,补充水量4000~4600升每小时;
步骤7)浸凝固剂:将清洗完的手模在53.1℃下,浸凝固剂59秒,再在118℃下,烘干127秒,凝固剂为11.2%的氯化钙溶液;
步骤8)生成内层胶膜2-1:将步骤7)的手模浸渍在26.7℃的步骤1)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3.2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14转/分钟,然后在99.8℃下干燥19分钟;
步骤9)生成中层胶膜2-2:将步骤8)的带有内层胶膜2-1的手模浸渍在28.9℃的步骤2)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3.1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16转/分钟,然后在101℃下干燥11分钟;
步骤10)生成外层胶膜2-3:将步骤9)的带有内层胶膜2-1和中层胶膜2-2的手模浸渍在32.3℃的步骤3)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31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39转/分钟,然后在114℃下干燥21分钟;
步骤11)生成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将步骤4)得到的胶乳和步骤5)得到的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胶乳分别使用喷枪喷涂到外层胶膜2-3,喷枪的喷涂速率为1.1毫升/分钟,喷涂过程中手模是旋转的,喷涂过程中手模旋转1圈,手模旋转速度为3.7转/分钟,使条带在垂直于手指方向的平面在丁腈手套的外层形成环状,
步骤12)氯化处理、高温干燥、卷边、脱模:将完成步骤11)的胶膜氯化处理、134℃下干燥33分钟、卷边、脱模,得到丁腈手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使用能够产生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的手模。所述能够产生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的手模的表面具有条状凹陷1-3,如图8所示,所述条状凹陷1-3的截面为半椭圆,如图8的手指部位截面的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半椭圆的长径为0.62毫米,短径为0.51毫米,短径垂直于胶膜表面。
所述条状凹陷1-3在手模表面的分布,如图9所示,图9的右图是所述能够产生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的手模的正视图,左图是后视图。每个手指部位设置6条条状凹陷1-3,手模表面共设置30条条状凹陷1-3,每条条状凹陷1-3均延伸至手模的手腕部。所述条状凹陷1-3在垂直于中指方向的截面上等距设置,即在某一截面上所有条状凹陷1-3手模表面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使用能够产生静电场的手模和直流电源,所述能够产生静电场的手模的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手模外层是厚度为1.8毫米的陶瓷绝缘层1-1,紧贴手模外层陶瓷绝缘层1-1的是厚度为2.3毫米的304不锈钢1-2。生成内层胶膜2-1的丁腈胶乳的容器材质是球墨铸铁。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手模的不锈钢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球墨铸铁容器相连。所述直流电源是市售的商品直流电源。
在进行步骤6)过程中,将直流电源的电压设置为90V,这样就在手模表面形成了一定强度的静电场,带正电荷的聚赖氨酸在胶膜完全凝固前能够向内层胶膜2-1的内侧移动,形成富含聚赖氨酸的内层胶膜层2-1-1,得到如图12所示的胶膜结构,该内层胶膜内侧的聚赖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内层胶膜2-1的其他部位。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1)还添加了聚赖氨酸和二羟苯丙氨酸,所述聚赖氨酸是由14~16个赖氨酸残基构成,添加量为0.00796重量份。所述二羟苯丙氨酸的两个羟基位于苯环的3、4位,又称多巴,分子量为197.19,添加量为0.0041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还添加了纳米铁粉,所述纳米铁粉是采用物理机械法制备的,形貌为片状,其厚度为20~22纳米,平均直径为190~210纳米,添加量为0.0088重量份。所述步骤2)和步骤9)是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的。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还添加了纳米二氧化锰,所述纳米二氧化锰的形貌为微球形,其平均粒径为50纳米,添加量为0.0077份,其比表面积大于30m2/g。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喷涂酸碱指示条带部位的胶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喷涂有机溶剂指示条带部位的胶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在具有静电场条件下制备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喷涂酸碱指示条带部位的胶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在具有静电场条件下制备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喷涂有机溶剂指示条带部位的胶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次性丁腈手套的酸碱指示条带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表面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正视图,左图为后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具有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的一次性丁腈手套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具有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能够产生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的手模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能够产生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的手模表面示意图,右图为正视图,左图为后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次性丁腈手套胶膜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能够产生静电场的手模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在具有静电场条件下制备的一次性丁腈手套胶膜结构示意图;其中:
1-1、陶瓷绝缘层,1-2、304不锈钢,1-3、条状凹陷;
2-1、内层胶膜,2-1-1、富含聚赖氨酸的内层胶膜层,2-1-2、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2、中层胶膜,2-3、外层胶膜,2-4、酸碱指示条带,2-5、有机溶剂指示条带。
本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①及时提示丁腈手套沾染酸、碱、有机溶剂等污染物情况,避免污染物进一步污染清洁部位;②能够使佩戴者手部产生的汗液及其水蒸气及时排出,提高佩戴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操作的灵敏性;③有效缓解甚至避免佩戴过程中手部瘙痒产生;④及时提示佩戴者丁腈手套损坏程度,能够及时更换或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对手部皮肤损害发生或进一步扩大;⑤使一次性丁腈手套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腐蚀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包括下列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一次性丁腈手套:
步骤1)配制生成内层胶膜2-1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0.82份,吐温80(表面活性剂)0.0079份,正庚醇(消泡剂)0.086份,氧化锌1.11份,硫磺0.383份,二氧化钛2.88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0716份,水259份,混合后顺时针搅拌71分钟,搅拌转速为89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4次;得到的胶乳的pH值为7.09~7.61;
步骤2)配制生成中层胶膜2-2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1.08份,吐温80(表面活性剂)0.0128份,正庚醇(消泡剂)0.093份,氧化锌0.94份,硫磺0.64份,二氧化钛1.83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113份,水232份,混合后逆时针搅拌63分钟,搅拌转速为97转/分钟,用涂料研磨机研磨6次;
步骤3)配制生成外层胶膜2-3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7份,吐温80(表面活性剂)0.0101份,正庚醇(消泡剂)0.094份,氧化锌1.78份,硫磺0.631份,二氧化钛2.13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144份,水199份,混合后顺时针搅拌66分钟,搅拌转速为136转/分钟,用涂料研磨机研磨7次;
步骤4)配制生成酸碱指示条带2-4的丁腈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3份,吐温80添加0.012份,正庚醇0.093份,氧化锌1.89份,硫磺0.622份,二氧化钛2.21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53份,石蕊水溶液62份,石蕊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1%,水313份,混合后顺时针搅拌29分钟,搅拌转速为121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2次,得到的胶乳的pH值为7.89~8.21;
步骤5)配制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天然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2份,吐温80添加0.015份,正庚醇0.096份,氧化锌1.88份,硫磺0.623份,二氧化钛2.12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88份,水393份,混合后逆时针搅拌34分钟,搅拌转速为91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3次;
步骤6)手模清洗:将手模依次经过稀硫酸酸洗,稀硫酸pH值为2.3~2.4,氢氧化钾溶液碱洗,氢氧化钠溶液pH值为10.11~10.72;温度83.3~85.6℃的热水清洗,补充水量4000~4600升每小时;
步骤7)浸凝固剂:将清洗完的手模在53.1℃下,浸凝固剂59秒,再在118℃下,烘干127秒,凝固剂为11.2%的氯化钙溶液;
步骤8)生成内层胶膜2-1:将步骤7)的手模浸渍在26.7℃的步骤1)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3.2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14转/分钟,然后在99.8℃下干燥19分钟;
步骤9)生成中层胶膜2-2:将步骤8)的带有内层胶膜2-1的手模浸渍在28.9℃的步骤2)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3.1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16转/分钟,然后在101℃下干燥11分钟;
步骤10)生成外层胶膜2-3:将步骤9)的带有内层和中层胶膜2-2的手模浸渍在32.3℃的步骤3)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31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39转/分钟,然后在114℃下干燥21分钟;
步骤11)生成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将步骤4)得到的胶乳和步骤5)得到的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胶乳分别使用喷枪喷涂到外层胶膜2-3,喷枪的喷涂速率为1.1毫升/分钟,喷涂过程中手模是旋转的,喷涂过程中手模旋转1圈,手模旋转速度为3.7转/分钟,使条带在垂直于手指方向的平面在丁腈手套的外层形成环状,
步骤12)氯化处理、高温干燥、卷边、脱模:将完成步骤11)的胶膜氯化处理、134℃下干燥33分钟、卷边、脱模,得到丁腈手套。
所述丁腈橡胶乳液为改性的羧基丁腈橡胶乳液。
所述改性的羧基丁腈橡胶乳液的改性方法如下:在100重量份羧基丁腈橡胶乳液中加入磷酸铜9.77重量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9.8重量份,苹果酸1.87重量份,苄索氯铵0.091重量份,柠檬酸1.78重量份,D-乳酸1.18重量份,混合均匀。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的性状如下:固含量40.1%,pH8.11至8.33,粘度≤88.2mPa·S,表面张力≥41.3mN/m,密度0.911-0.966g/cm3,粒径109-126nm。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二烯77.8份,丙烯腈51.1份,丙烯酸5.62份,丙烯酸甲酯6.33份,碳酸钠0.27份,氯化钠0.28份,十二烷基磺酸钾1.66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4.11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933份,过硫酸钾0.61份,乙二醇二乙基丙烯酸酯3.11份,马来酸二甲酯3.6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87份、异佛尔酮二胺3.92份,微晶石蜡3.32份,硬脂酸丙酯1.21份,甲基硫醇锡3.89份,二苯基甲烷二乙氰酸酯1.56份,环氧油酸乙酯3.86份,去离子水193份。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十二烷基磺酸钾、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过硫酸钾、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充氮气抽真空后加入丁二烯混合,将温度调节至27.7℃保温反应6.7小时,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碳酸钠、氯化钠,继续升温至63.3℃后保温反应3.66小时,当转化率达到97.8%以上时停止反应,得到丁腈胶乳乳液;步骤2):将乙二醇二乙酯丙烯酸酯、马来酸二甲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佛尔酮二胺、微晶石蜡、硬脂酸丙酯加入分散搅拌罐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分散搅拌72.2分钟,然后将分散液进行循环研磨5.5小时,至分散液中粉料粒径≤5微米,得到所述丁腈胶乳辅料;步骤3):将丁腈胶乳乳液、丁腈胶乳辅料混合后再加入甲基硫醇锡、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环氧油酸乙酯等原料,在87.6℃下搅拌22.3分钟,即得到所述羧基丁腈橡胶胶乳。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一次性丁腈手套的表面设置有含石蕊的酸碱指示条带2-4和含天然橡胶的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如佩戴者使用丁腈手套无意中接触到酸溶液、碱溶液或者有机溶剂,就会出现颜色变化,提示佩戴者及时更换或者清洗,防止酸、碱、有机溶剂物质污染其他清洁部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手模为能够产生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的手模,其基本结构如图8所示,所述手模的表面具有条状凹陷1-3,所述条状凹陷1-3的截面为半椭圆,所述半椭圆的长径为0.62毫米,短径为0.51毫米,短径垂直于胶膜表面。所述条状凹陷1-3在手模表面的分布,如图9所示,图9的右图是所述能够产生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的手模的正视图,左图是后视图。每个手指部位设置6条条状凹陷1-3,手模表面共设置30条条状凹陷1-3,每条条状凹陷1-3均延伸至手模的手腕部。所述条状凹陷1-3在垂直于中指方向的截面上等距设置,即在某一截面上所有条状凹陷1-3手模表面的间距相等。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一次性丁腈手套。
羧基丁腈橡胶乳液制备方法和羧基丁腈橡胶乳液的改性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一次性丁腈手套的结构如9所示,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位于一次性丁腈手套的内表面,是一系列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截面为半椭圆,如图6的手腕部截面的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半椭圆的长径为0.62毫米,短径为0.51毫米,短径垂直于胶膜表面。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在一次性丁腈手套内表面的分布,如图7所示,图7是将一次性丁腈手套沿水平平面剖开后的示意图,每个手指部位设置6条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每只一次性丁腈手套内表面共设置30条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每条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均延伸至手腕部。所述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在垂直于中指方向的截面上等距设置,即在某一截面上所有汗液及其水蒸气排出结构2-1-2沿一次性丁腈手套内表面的间距相等。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丁腈手套减少甚至避免汗液及其水蒸气在一次性丁腈手套与手部皮肤之间的累积,大幅改善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对比例1
采用包括下列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一次性丁腈手套:
步骤1)配制生成内层胶膜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1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份,聚丙烯酸钠0.6份,硫磺1份,氧化锌1.5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5份,钛白粉2.0份,用水调节固含量为33%,搅拌转速为120转/分钟;
步骤2)配制生成中层胶膜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1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份,聚丙烯酸钠0.6份,硫磺1份,氧化锌1.5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5份,钛白粉2.0份,用水调节固含量为33%,搅拌转速为120转/分钟;
步骤3)配制生成外层胶膜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1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份,聚丙烯酸钠0.6份,硫磺1份,氧化锌1.5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5份,钛白粉2.0份,用水调节固含量为33%,搅拌转速为120转/分钟;
步骤4)配制生成酸碱指示条带的丁腈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1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份,聚丙烯酸钠0.6份,硫磺1份,氧化锌1.5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5份,钛白粉2.0份,石蕊水溶液62份,石蕊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1%,用水调节固含量为33%,搅拌转速为120转/分钟;
步骤5)配制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的胶乳:按照重量份分别称取天然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1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份,聚丙烯酸钠0.6份,硫磺1份,氧化锌1.5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促进剂)0.5份,钛白粉2.0份,用水调节固含量为33%,搅拌转速为120转/分钟;
步骤6)手模清洗:将手模依次经过稀硫酸酸洗,稀硫酸pH值为2.0~3.0,氢氧化钠溶液碱洗,氢氧化钠溶液pH值为10.0~11.0;温度80~90℃的热水清洗;
步骤7)浸凝固剂:将清洗完的手模在50℃下,浸凝固剂50秒,再在110℃下,烘干120秒,凝固剂为11%的氯化钙溶液;
步骤8)生成内层胶膜:将步骤7)的手模浸渍在步骤1)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0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20转/分钟,然后在100℃下干燥20分钟;
步骤9)生成中层胶膜:将步骤8)的带有内层胶膜的手模浸渍在步骤2)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0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20转/分钟,然后在100℃下干燥20分钟;
步骤10)生成外层胶膜:将步骤9)的带有内层和中层胶膜的手模浸渍在步骤3)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0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20转/分钟,然后在100℃下干燥20分钟;
步骤11)生成酸碱指示条带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将步骤4)得到的胶乳和步骤5)得到的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的胶乳分别使用喷枪喷涂到外层胶膜,喷枪的喷涂速率为1.1毫升/分钟,喷涂过程中手模是旋转的,喷涂过程中手模旋转1圈,手模旋转速度为3.7转/分钟,使条带在垂直于手指方向的平面在丁腈手套的外层形成环状,
步骤12)氯化处理、高温干燥、卷边、脱模:将完成步骤11)的胶膜氯化处理、134℃下干燥33分钟、卷边、脱模,得到丁腈手套。
所述丁腈橡胶乳液为改性的羧基丁腈橡胶乳液。
所述改性的羧基丁腈橡胶乳液的改性方法如下:在100重量份丁腈乳液中加入胆矾10份、仲烷基磺酸钠12份,琥珀酸2份,苄索氯胺0.4份,雄黄3份,柠檬酸3份,混合均匀。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二烯90份,丙烯腈45份,丙烯酸7份,丙烯酸甲酯5份,碳酸氢钠0.6份,氯化钾0.4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5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3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1.5份,过硫酸钾0.7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4份,马来酸二乙酯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份、异佛尔酮二胺5份,微晶石蜡4份,硬脂酸丁酯1.5份,甲基硫醇锡4.5份,二苯基甲烷二乙氰酸酯2.5份,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3.5份,环氧油酸丁酯6份,去离子水170份。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制备方法如下:制备方法步骤1):将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十二烷基磺酸钠、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过硫酸钾、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充氮气抽真空后加入丁二烯混合,将温度调节至30-40℃保温反应4小时,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碳酸氢钠、氯化钾,继续升温至50-60℃后保温反应4小时,当转化率达到97%以上时停止反应,得到丁腈胶乳乳液;步骤2):将乙二醇二甲酯丙烯酸酯、马来酸二乙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佛尔酮二胺、微晶石蜡、硬脂酸丁酯加入分散搅拌罐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分散搅拌50-60分钟,然后将分散液进行循环研磨3小时,至分散液中粉料粒径≤5微米,得到所述丁腈胶乳辅料;步骤3):将丁腈胶乳乳液、丁腈胶乳辅料混合后再加入甲基硫醇锡、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环氧油酸丁酯等原料,在70-80℃下搅拌30分钟,即得到所述丁腈胶乳。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一次性丁腈手套的表面虽然表面也有含石蕊和含天然橡胶的条带,但可能由于胶乳组成,或者制备方法条件不适当,导致手套表面接触酸碱、有机溶剂等物质后,颜色改变非常不明显,颜色改变仅在较强光线下使用放大镜才能明显观察到,佩戴者使用肉眼很难观察到该颜色改变。因此上述一次性丁腈手套未能提示佩戴者及时更换或者清洗,不能有效地防止酸、碱、有机溶剂物质污染其他清洁部位。

Claims (2)

1.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丁腈手套设置有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所述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分布于丁腈手套外表面的丁腈手套中间部位,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宽度均为11毫米,分别设置2条,两条酸碱指示条带(2-4)之间间隔33毫米,两条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之间间隔也是33毫米,相邻的两条指示条带之间间隔11毫米,所述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手套中指的方向;
所述一次性丁腈手套由三层胶膜构成,所述三层胶膜分别是内层胶膜(2-1)、中层胶膜(2-2)、外层胶膜(2-3);
生成所述内层胶膜(2-1)的丁腈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0.82份,吐温80添加0.0079份,正庚醇0.086份,氧化锌1.11份,硫磺0.383份,二氧化钛2.88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0716份,聚赖氨酸0.00796份,二羟苯丙氨酸0.0041份,所述聚赖氨酸是由14~16个赖氨酸残基构成,水259份,得到的胶乳的pH值为7.09 ~ 7.61;
生成所述中层胶膜(2-2)的丁腈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钾1.08份,吐温80添加0.0128份,正庚醇0.093份,氧化锌0.94份,硫磺0.64份,二氧化钛1.83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13份,纳米铁粉0.0088份,水232份;
生成所述外层胶膜(2-3)的丁腈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7份,吐温80添加0.0101份,正庚醇0.094份,氧化锌1.78份,硫磺0.631份,二氧化钛2.13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44份,水199份;
所述丁腈橡胶乳液为改性的羧基丁腈橡胶乳液;
所述改性的羧基丁腈橡胶乳液的改性方法如下:在100重量份羧基丁腈橡胶乳液中加入磷酸铜9.77重量份、亚甲基双萘磺酸钠9.8重量份,苹果酸1.87重量份,苄索氯铵0.091重量份,柠檬酸1.78重量份,D-乳酸1.18重量份,混合均匀;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的性状如下:固含量40.1%,pH8.11至8.33,粘度 ≤ 88.2mPa·S,表面张力 ≥ 41.3mN/m,密度0.911-0.966g/cm3,粒径109-126nm;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二烯77.8份,丙烯腈51.1份,丙烯酸5.62份,丙烯酸甲酯6.33份,碳酸钠0.27份,氯化钠0.28份,十二烷基磺酸钾1.66份,硬脂酸聚氧乙烯酯4.11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933份,过硫酸钾0.61份,乙二醇二乙基丙烯酸酯3.11份,马来酸二甲酯3.63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87份、异佛尔酮二胺3.92份,微晶石蜡3.32份,硬脂酸丙酯1.21份,甲基硫醇锡3.89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6份,环氧油酸乙酯3.86份,去离子水193份;
所述羧基丁腈橡胶乳液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十二烷基磺酸钾、硬脂酸聚氧乙烯酯、过硫酸钾、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然后充氮气抽真空后加入丁二烯混合,将温度调节至27.7℃保温反应6.7小时,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碳酸钠、氯化钠,继续升温至63.3℃后保温反应3.66小时,当转化率达到97.8%以上时停止反应,得到丁腈胶乳乳液;步骤2):将乙二醇二乙基丙烯酸酯、马来酸二甲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佛尔酮二胺、微晶石蜡、硬脂酸丙酯加入分散搅拌罐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分散搅拌72.2分钟,然后将分散液进行循环研磨5.5小时,至分散液中粉料粒径≤5微米,得到丁腈胶乳辅料;步骤3):将丁腈胶乳乳液、丁腈胶乳辅料混合后再加入甲基硫醇锡、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氧油酸乙酯原料,在87.6℃下搅拌22.3分钟,即得到所述羧基丁腈橡胶胶乳;
生成所述酸碱指示条带(2-4)的丁腈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3份,吐温80添加0.012份,正庚醇0.093份,氧化锌1.89份,硫磺0.622份,二氧化钛2.21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53份,石蕊水溶液62份,石蕊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1%,水313份,得到的胶乳的pH值为7.89 ~ 8.21;
生成所述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胶乳按照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橡胶乳液100份,氢氧化钠1.32份,吐温80添加0.015份,正庚醇0.096份,氧化锌1.88份,硫磺0.623份,二氧化钛2.12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88份,水393份。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丁腈手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丁腈手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生成内层胶膜(2-1)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于球墨铸铁容器中,顺时针搅拌71分钟,搅拌转速为89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4次;
步骤2)配制生成中层胶膜(2-2)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逆时针搅拌63分钟,搅拌转速为97转/分钟,用涂料研磨机研磨6次;
步骤3)配制生成外层胶膜(2-3)的浸渍用丁腈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顺时针搅拌66分钟,搅拌转速为136转/分钟,用涂料研磨机研磨7次;
步骤4)配制生成酸碱指示条带(2-4)的丁腈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顺时针搅拌29分钟,搅拌转速为121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2次;
步骤5)配制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胶乳:按照所述重量份备料并混合,逆时针搅拌34分钟,搅拌转速为91转/分钟,用胶体磨研磨3次;
步骤6)手模清洗:将手模依次经过稀硫酸酸洗,稀硫酸pH值为2.3 ~ 2.4,氢氧化钾溶液碱洗,氢氧化钠溶液pH值为10.11~10.72;温度83.3~85.6℃的热水清洗,补充水量4000~4600升每小时;
步骤7)浸凝固剂:将清洗完的手模在53.1℃下,浸凝固剂59秒,再在118℃下,烘干127秒,凝固剂为11.2%的氯化钙溶液;
步骤8)生成内层胶膜(2-1):将步骤7)的手模浸渍在26.7℃的步骤1)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3.2s,浸渍过程中在所述手模与生成内层胶膜的丁腈胶乳球墨铸铁容器之间施加90V静电场,胶乳的搅拌转速为14转/分钟,然后在99.8℃下干燥19分钟;
步骤9)生成中层胶膜(2-2):将步骤8)的带有内层胶膜(2-1)的手模浸渍在28.9℃的步骤2)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23.1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16转/分钟,然后在101℃下干燥11分钟;
步骤10)生成外层胶膜(2-3):将步骤9)的带有内层胶膜(2-1)和中层胶膜(2-2)的手模浸渍在32.3℃的步骤3)得到的胶乳中,浸渍时间为31s,胶乳的搅拌转速为39转/分钟,然后在114℃下干燥21分钟;
步骤11)生成酸碱指示条带(2-4)和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将步骤4)得到的胶乳和步骤5)得到的生成有机溶剂指示条带(2-5)的胶乳分别使用喷枪喷涂到外层胶膜(2-3),喷枪的喷涂速率为1.1毫升/分钟,喷涂过程中手模是旋转的,喷涂过程中手模旋转1圈,手模旋转速度为3.7转/分钟,使条带在垂直于手指方向的平面在丁腈手套的外层形成环状;
步骤12)氯化处理、高温干燥、卷边、脱模:将完成步骤11)的胶膜氯化处理、134℃下干燥33分钟、卷边、脱模,得到丁腈手套。
CN202010350726.3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358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0726.3A CN111358095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0726.3A CN111358095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8095A CN111358095A (zh) 2020-07-03
CN111358095B true CN111358095B (zh) 2022-07-05

Family

ID=71199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0726.3A Active CN111358095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8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1163A1 (en) * 2020-08-03 2022-02-10 Hartalega Sdn Bhd Nitrile glov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1409B1 (en) * 1999-02-12 2002-05-21 Allegiance Corporation Powder-free nitrile-coated gloves with an intermediate rubber-nitrile layer between the glove and the coat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03913503U (zh) * 2014-06-13 2014-11-05 江苏东菱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弱酸性丁腈手套
CN105054415A (zh) * 2015-09-08 2015-11-18 河北鸿森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接触丁腈手套的制作方法
CN106213630A (zh) * 2016-07-27 2016-12-1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多层辐射防护手套及其制作工艺
CN109294014A (zh) * 2018-09-01 2019-02-01 湖南博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抗菌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209950450U (zh) * 2019-04-23 2020-01-17 河北泰能鸿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丁腈改良型一次性手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2593A (zh) * 1997-10-20 2002-06-05 生物屏障公司 形成包括多层不连续层的乳胶或聚合物膜的方法
US7052642B2 (en) * 2003-06-11 2006-05-3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an elastomeric article
CN101473850A (zh) * 2008-12-26 2009-07-08 镇江华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手套的抗菌液及其制造方法
US9149567B2 (en) * 2009-03-11 2015-10-06 Ansell Limited Powder-free antimicrobial coated glove
CN201878817U (zh) * 2010-11-08 2011-06-29 姜悦 一种橡胶手套
CN103330309A (zh) * 2012-10-23 2013-10-02 镇江苏惠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手套
WO2014107518A1 (en) * 2013-01-02 2014-07-10 BATT, Michael, J. Stretchable metal mesh protective material and garments
CN103554565B (zh) * 2013-08-20 2015-09-16 镇江苏惠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橡胶和丁腈橡胶共混的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9287A (zh) * 2013-09-05 2015-03-18 无锡新亚安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胶手套涂覆液
CN103564892A (zh) * 2013-11-11 2014-02-12 镇江苏惠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具有护肤功能的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
CN105778001B (zh) * 2014-12-19 2018-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液聚合法制备羧基丁腈橡胶的方法
US20170231705A1 (en) * 2016-02-16 2017-08-17 Double Glove LLC Multi-layer medical glove
CN106317328A (zh) * 2016-08-20 2017-01-11 山东成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无衬里薄型手套用耐水丁腈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9536A (zh) * 2016-08-20 2017-01-04 山东成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手套用耐化学腐蚀丁腈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CN206547938U (zh) * 2017-01-19 2017-10-13 温州市人民医院 带pH值检测的橡胶手套
EP3575357B1 (en) * 2018-04-06 2022-04-20 Midori Anzen Co., Ltd. Composition for dip molding, method for producing gloves, and gloves
CN209950449U (zh) * 2019-04-23 2020-01-17 河北泰能鸿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丁腈胶手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1409B1 (en) * 1999-02-12 2002-05-21 Allegiance Corporation Powder-free nitrile-coated gloves with an intermediate rubber-nitrile layer between the glove and the coat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03913503U (zh) * 2014-06-13 2014-11-05 江苏东菱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弱酸性丁腈手套
CN105054415A (zh) * 2015-09-08 2015-11-18 河北鸿森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接触丁腈手套的制作方法
CN106213630A (zh) * 2016-07-27 2016-12-1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多层辐射防护手套及其制作工艺
CN109294014A (zh) * 2018-09-01 2019-02-01 湖南博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抗菌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209950450U (zh) * 2019-04-23 2020-01-17 河北泰能鸿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丁腈改良型一次性手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8095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9947B (zh) 一种具有减轻臭氧氧化性能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ES2673727T3 (es) Proceso de revestimiento y fabricación de guantes
CN111358095B (zh) 一种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US8250672B2 (en) Exterior-coated nitrile rubber article having natural rubber characteristics
CN111358094B (zh) 一种具有防止汗液积累功能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5727A (zh)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生态型多功能无机干粉涂料
EP2507313A1 (en) Elastomeric rubber and rubber products without the use of vulcanizing accelerators and sulfur
EP2702097B1 (en) Elastomeric article
RU2325278C2 (ru) Перчатки, надеваемые в два слоя
CN108059741A (zh) 骨科医用手套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55028A (zh) 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共混材料
CN1403497A (zh) 芦荟橡胶手套及其生产工艺
KR101573980B1 (ko) 카르본산 변성 니트릴계 공중합체 라텍스 조성물 및 딥 성형용 조성물
CN102533113A (zh) 一种光触媒涂料
CN104017248A (zh) 汽油刮布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2044B (zh) 一种花生蛋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0249A (zh) 一种洁净车间用乳胶手套生产方法
CN109487254A (zh) 铜合金无铬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4578A (zh) 一种芦荟混丁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301294C (zh) 医用复合壳聚糖液体成膜手套
Crépy et al. Gloves: Types,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EP3559097B1 (en) Elastomeric composition for an elastomeric article
CN117887154A (zh) 一种湿环境下穿戴性良好的丁腈手套以及节能制备方法
JP7493620B2 (ja) 弾性手袋用のイオン液体を含む合成ゴムラテックス組成物
JP2023526005A (ja) 弾性手袋用のイオン液体を含む合成ゴムラテックス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