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5050A - 隔离端子 - Google Patents

隔离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5050A
CN111355050A CN201911337555.4A CN201911337555A CN111355050A CN 111355050 A CN111355050 A CN 111355050A CN 201911337555 A CN201911337555 A CN 201911337555A CN 111355050 A CN111355050 A CN 111355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ing
isolating
housing
contac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75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5050B (zh
Inventor
U·阿莱特
F·哈克梅克
K·斯捷潘诺维奇
S·菲切尔
G·诺伊曼
P·施图克曼
R·舒马赫
M·雷恩斯肯
M·瓦德霍夫
A·鲁兹
P·美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1355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5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4Means for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34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ratch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0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friction, toothed, or screw-and-nut gea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01R13/7032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making use of a separate bridging element directly cooperating with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 H01R9/2608Fasten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support rail or str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 H01R9/2625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9/2633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4Means for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 H01H2071/042Means for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with different indications for different conditions, e.g. contact position, overload, short circuit or earth leakage

Landscapes

  • Slide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隔离端子(1)包括壳体(2)、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7)、切换装置(9),以及致动装置(10),其中,切换装置(9)可通过致动装置(10)从连接位置切换到隔离位置,在连接位置,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8)通过切换装置(9)导电连接,在隔离位置,将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8)的导电连接分开,以及返回。致动装置(9)的可见部分(102)与壳体(2)的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2)连接的部分的表面(12、12a)对准,并且在隔离位置,致动装置(9)的可见部分(102)以清晰可见的方式从壳体(2)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2)连接的部分的表面(12、12a)突出。提供了具有至少两个排列的隔离端子(1)的装置。

Description

隔离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般概念的隔离端子。本发明还涉及至少两个隔离端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隔离端子用于各种应用中。
因此,例如,文献DE 197 48 640C1描述了一种用于电流变换器的操作的测量隔离端子装置,其中,功率导轨件设有导线连接和触点。为了电流测量设备或外部电压的连接,需要隔离。这是通过与触点相互作用的隔离件实现的。
DE 44 44 551A1描述了一种电流变换器隔离端子,其具有角度可调的接触盘形式的开关,通过接触拖拽路径确保在电流流经夹具的隔离或闭合过程中,连接的电流变换器的次级侧永远不会打开。
这样的常规隔离端子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作用。然而,希望对这种隔离端子进行进一步开发,使得可以简单、快速且明确地识别隔离端子的各个切换位置,换句话说,识别连接位置和隔离位置。同时,还为了紧凑的结构和更少的部件的目的。
发明内容
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本发明的任务。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和权利要求15的主题解决了该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包括壳体、第一梯形导轨和第二梯形导轨、切换装置和致动装置,其中,切换装置可以通过致动装置从连接位置切换到隔离位置,其中在连接位置,第一梯形导轨和第二梯形导轨通过切换装置导电连接,在隔离位置,第一梯形导轨和第二梯形导轨的导电连接被隔离,以及返回。在连接位置,致动装置的可见部分与壳体的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连接的部分的表面对准,并且在隔离位置,致动装置的可见部分从壳体的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连接的部分的表面以清晰可见的方式突出。
这实现了有利地明确且快速地识别隔离端子的切换位置。
壳体的该部分例如是壳体的壁的上侧、壳体的部件或壳体的插入部分(例如桥架)的上侧上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上述隔离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两个排列的隔离端子的另外的装置,其中,每个隔离端子具有壳体、第一梯形导轨和第二梯形导轨、切换装置和致动装置,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可以借助于致动装置从连接位置切换到隔离位置,其中在连接位置,第一梯形导轨和第二梯形导轨通过切换装置导电连接,在隔离位置,第一梯形轨迹和第二梯形轨迹的导电连接分开,以及返回,具有致动装置的可见部分,其中在连接位置,可见部分与壳体的上侧的一部分的表面或者与壳体连接的部分的表面对准,且其中在隔离位置,致动装置的可见部分以明显可见的方式从壳体的上侧的一部分的表面或与壳体连接的一部分的表面突出,其中,在至少两个隔离端子中,各个滑动元件或/和限制滑块或/和致动元件通过可拆卸的致动元件相互连接,以实现同步致动。这实现了有利地简单且快速的致动。
切换装置具有由导电接触材料的接触部分制成的接触板,其中,接触部分形成拖曳接触。接触板可以有利地以简单的方式制造,例如作为冲压件。
在连接位置,接触板以有利的简单方式经由接触部分导电地连接梯形导轨。接触板为例如与梯形导轨的接触分支相互作用的刀片触头类型。
当在隔离位置时,有利的是,接触板经由形成拖曳接触的接触部分和接触部分将第一梯形导轨与桥接触件导电连接。因此,当将隔离端子排成一排时,可以在隔离位置实现各个第一梯形导轨的简单连接,这可能是有利的,例如用作电流变换器隔离端子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装置和致动装置具有连接滑动元件,设计为可线性移动并且与接触板连接。这实现具有少量零件的有利的紧凑结构。
此外,有利的是,滑动元件具有带有可见部分的致动部分,因为可见部分不形成另外的部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线性可移动的滑动元件通过齿轮单元与限制滑块耦合,使得限制滑块限定线性可移动的滑动元件的调节轨迹,与壳体的主体中的引导部分的限制挡块相互作用。优点在于,这实现了简单地描绘滑动元件的调节轨迹。
在替代实施例中,切换装置具有带有接触板的可线性移动的滑动元件,其中,致动装置具有单独的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通过互锁齿轮或其他形状配合的驱动形式与滑动元件连接。例如,其它形状配合的驱动形式可以是齿条和小齿轮耦合。这实现简单的手动致动的需要较少的力的优点。
致动装置的致动元件具有带有可见部分的致动部分,其中,致动元件绕轴线可枢转地设置。这允许有利地实现紧凑的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滑动元件(101)可以具有杆形的引导部分(101d),该引导部分具有带有可见部分(102)的正面。这可以有利地允许隔离端子的各个切换位置的另外的显示选项。
在另一种替代实施例中,切换装置具有带有接触板的可线性移动的滑动元件,其中,致动装置具有单独的致动杆,该致动杆具有可见的部分的特征并且通过杠杆齿轮机构与滑动元件连接。杠杆齿轮机构允许来自手动致动的动力有利地传输到滑动元件。此外,可以容易地实现预设的端部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杠杆齿轮机构具有致动杆和传动杆,传动杆与滑动元件连接。这实现了具有较小空间需求的简单结构。
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切换装置具有带有致动端的切换杆,切换杆具有可见部分,并且切换装置由接触板形成,该接触板具有细长的刀片状的形式。这实现了有利地简单且节省空间的实施例。
在另一实施例中,致动装置的切换杆与切换装置的细长刀片状的接触板牢固地连接并且能够与接触板一起围绕固定的切换杆轴线枢转。该结构是有利的,因为仅需要少量的零部件。此外,仅需要很小的手动力即可。显然,也可以使用相应的工具或致动装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切换杆在连接位置通过其致动端邻接壳体挡块,其中可见部分与壳体挡块的表面对齐,并且在隔离位置,具有接触板的切换杆绕固定的枢转轴线枢转并且通过限制挡块邻接桥架,其中,切换杆的致动端的可见部分作为壳体的一部分或部件从桥架的表面突出。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切换状态或隔离端子位置的明确和简单的识别。
在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隔离端子共同具有桥架,该桥架具有彼此导电连接的桥触头。因此,有利地扩展了隔离端子的应用范围。
在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可以找到其他有利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基于示例性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示出如下所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隔离端子的示意性透视图,其具有以方框显示的切换装置和致动装置;
图2-2b示出了根据图1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的隔离单元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3b示出了根据图2-2b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没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4b示出了根据图3-3b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带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2-2b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6b示出了根据图1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的隔离单元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7b示出了根据图6-6b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没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8b示出了根据图7-7b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带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图6-6b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10b示出了根据图1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的隔离单元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1-11b示出了根据图10-10b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没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12b示出了根据图11-11b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带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3-14示出了根据图10-10b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5-15b示出了根据图1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的隔离单元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6-16b示出了根据图15-15b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没有壳体的情况下在不同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7-17b示出了根据图16-16b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带有壳体的情况下在不同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图15-15b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9-19a示出了根据图15-15b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具有驱动元件的隔离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0示出了具有根据图15-15b的隔离单元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的示意性透视图;以及
图21-21a示出了具有根据图15-15b的隔离单元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的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词语“上”、“下”、“左”和“右”涉及附图中的部件的相应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其具有以方框显示的切换装置9和致动装置10。
隔离端子1包括具有第一连接部分2a、第二连接部分2b和居中设置在它们之间的隔离部分2c的壳体2。
在第一连接部分2a中,设置有第一端子部分3(此处未进一步描述),用于连接导电导管(此处未示出)。第一端子部分3与第一梯形导轨4连接,所述第一梯形导轨4其一个连接部分5延伸到隔离部分2c中。
类似地,在第二连接部分2b中,与第一连接部分2a镜面相反,设置有第二端子部分6(此处未进一步描述),用于连接导电导管(此处未示出)。第二端子部分6与第二梯形导轨7连接,所述第二梯形导轨7其一个连接部分8延伸到隔离部分2c中。
第一梯形导轨4的连接部分5和第二梯形导轨8的连接部分8与切换装置9可操作地连接。切换装置9具有两个位置。在连接位置,切换装置9将两个连接部分5和8以及因此将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8导电地连接,使得第一端子部分3与第二端子部分6导电地连接。
在切换装置9的隔离位置,两个连接部分5和8彼此分开且绝缘,换言之,两个连接部分5和8之间以及因此梯形导轨4和8之间的导电连接分别被取消或隔离。
切换装置9与致动装置10连接。致动装置10设计用于将切换装置9从连接位置切换到隔离位置,以及返回。致动装置10为手动地或/和借助于合适的工具致动的。切换装置9的各个位置,即连接位置和隔离位置,通过致动装置10在视觉上显示。这样执行,使得在连接位置,致动装置9的可见部分102与壳体2的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2连接的部分的表面12、12a对齐,并且在隔离位置,致动装置9的可见部分102以清楚可见的方式从壳体12的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2连接的部分的表面12、12a突出。
在隔离部分2c中,切换装置9和与其连接的致动装置10设置为隔离单元11,在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两个隔离端子1并排排列(显然,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隔离端子1)。在这些隔离端子1的某些应用中,例如,有必要在隔离端子1的隔离位置使第一端子部分3短路,换言之,彼此导电连接。为了这些目的,在隔离位置,切换装置9可以借助于所谓的短路桥将第一端子部分3彼此连接。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图2-2b示出了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3b示出了根据图2-2b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在没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4b示出了根据图3-3b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在带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图2-2b的第一实施例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的各个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分别示出了并排排列的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图2、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隔离单元11的连接位置。隔离单元11的隔离位置分别在图2a、图3a和图4a中示出。图2b、图3b和4b分别示出了处于隔离位置的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并且它们各自示出了处于连接位置的隔离单元11。可以清楚地识别出哪个隔离端子设置为隔离位置,以及哪个隔离端子设置为连接位置。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切换装置9和致动装置10包括连接滑动元件101。滑动元件101能够在隔离单元11中以未进一步示出的方式线性移动,换言之,它是纵向承载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垂直于梯形导轨4、7的连接部分5、8的假想纵向轴线设置。滑动元件101是杆状的,形成为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
滑动元件101包括在上端的致动部分101a、在下端的切换端101b、在纵向侧为齿条部分形式的互锁齿轮101c以及在纵向侧上互锁齿轮101c面对纵向侧的引导部分101d。
引导部分101d为纵向杆的类型,其在桥架13中形成滑动元件101的锁定系统,用于利用在桥接触部分14中的接触板90的接触部分91使由此形成的短路桥在隔离位置停止。引导部分101d也可以进一步向上延伸,从而接合桥架13的引导表面(未标记)。这没有显示,但可以结合图3至3b、4至4b和5轻松想象到。
在隔离位置,向上指向滑动元件101的致动部分101a的引导部分101d的狭窄的前面(未标记)可以与桥接触架13的表面12一起形成隔离端子1的(附加的)位置指示。因此,引导部分101d的该前面可以在隔离位置与桥接触架13的表面12对准,并且着色为例如有色的可见部分,从而指示隔离位置。在前述引导部分101d进一步向上延伸的另一种情况下,连接位置可以通过前面与桥接触架13的表面12的对准来指示。在隔离位置,引导部分101d的上延伸部分然后将明显地从桥接触架13的表面12突出,从而指示隔离位置。
切换装置9具有接触板90,形成为具有三个接触部分91、91a和92的刀片触头。这三个接触部分91、91a和92彼此导电连接并且在切换端101a的区域中附接到滑动元件101,两个接触部分91和91a布置在滑动元件101指向第一连接部分5的纵向侧,并且接触部分92布置在滑动元件101的指向第二连接部分8的相对的纵向侧。
接触部分91和91a与第一梯形导轨4的连接部分5的接触分支5a相互作用。在第二梯形导轨8的连接部分8的端部处的附加的接触分支8a面对接触分支5a,并与接触板90的接触部分92相互作用。
桥接触分支14布置在接触分支5a上方。桥接触分支14通过另外的平行的桥接触分支14附接到桥架13。桥接触分支14彼此导电连接。
滑动元件101经由齿轮单元与限制滑块104耦合。齿轮单元具有滑动元件101的互锁齿轮101c(齿条)、具有相应的互锁齿轮的可旋转的传动元件103以及限制滑块104的附加的互锁齿轮104a(齿条)。
滑动元件101通过其互锁齿轮101c与传动元件103接合。传动元件103形成为正齿轮,其可在隔离部分2c的侧壁15中绕轴线103a旋转并且承载在主体15b中。
此外,传动元件103通过其互锁齿轮104a接合限制滑块104。限制滑块104以可纵向滑动的方式与滑动元件101相对地布置在隔离部分2c的引导部分15c中。引导部分15c还形成用于限制滑块104的纵向滑动的限制挡块。
借助于其致动部分101a,滑动元件101可以从连接位置切换到隔离位置,然后返回。
在连接位置,接触板90与第一梯形导轨4的接触分支5a导电连接。同时,接触板90的接触部分92与第二梯形导轨7的接触分支8a导电连接,从而在接触分支5a和8a之间形成导电连接。
此外,引导部分101d在桥接触分支14和桥接触架13中被可滑动地引导。引导部分101d不导电。
在连接位置,滑动元件101的致动部分101a的可见部分102与壳体2的一部分的表面12对齐。例如,壳体2的该部分可以为壳体2的壁15的上侧。在此,在桥架13的上侧也布置有表面12。桥架13为壳体2的一个部件并插入其中。
借助于限制滑块104的压力致动,滑动元件101通过传动元件103纵向向上移动到隔离位置。限制滑块104的纵向移动通过用于隔离位置的限制挡块和通过用于连接位置的滑动元件101的限制挡块限定在导向部分15c中。在隔离位置,接触分支5a和8a隔离,因为接触板90的接触部分92从接触分支8a向上拉出。然而,延伸的接触部分91a保持与接触分支5a接触,形成所谓的拖曳接触。
在隔离位置,接触板90的上接触部分91与桥接触分支14导电接触。现在,桥接触分支14和第一梯形导轨5的接触分支5a通过形成拖曳接触的延伸的接触部分91a导电连接。引导部分101d在桥接触架13的纵向槽中引导。
在隔离位置,滑动元件101的致动部分101a与可视部分102一起从隔离部分2c的表面12可见地突出。
在所示的具有两个隔离端子1的两个隔离部分2c的实施例中,在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位置,两个第一梯形导轨5经由桥接触分支14导电地连接。
图6-6b示出了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7b示出了根据图6-6b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在没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8-8b示出了根据图7-7b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在带有壳体的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图6-6b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的各个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分别示出了并排排列的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图6、图7和图8分别示出了隔离单元11的连接位置。隔离单元11的隔离位置分别在图6a、图7a和图8a中示出。图6b、图7b和8b分别示出了处于隔离位置的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并且它们各自示出了处于连接位置的隔离单元11。可以清楚地识别出哪个隔离端子设置为隔离位置,以及哪个隔离端子设置为连接位置。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切换装置9和致动装置10是隔离的。切换装置9包括具有切换端101b、互锁齿条101c、引导部分101d的可线性移动的滑动元件101以及具有接触部分91、91a和92的接触板90。此外,隔离单元11在此也具有带有桥架13的桥接触分支14。上面提供了结构和功能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相较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元件101具有端部101e,该端部101e没有致动部分并且没有可见部分。
致动装置10包括单独的致动元件105,通过互锁齿轮与滑动元件101连接。致动元件105具有致动部分105a,该致动部分具有可见部分102和呈四分之一圆的形式的齿轮段105c。致动元件105绕轴线105b可枢转地设置。致动元件105的枢转角由主体15b中的限制挡块限定,例如系统部分15d。
齿轮段105c与滑动元件101的齿条形的互锁齿轮104c啮合。
在连接位置,致动元件105的致动部分105a的可见部分102与壳体2的一部分的表面12对准。壳体2的该部分可以为壳体2的壁15的上侧。此外,壳体2的该部分在此也是桥架13的上侧,表面12设置其上。致动部分105a由可见部分102的下侧支撑在滑动元件101的端部101e的前面上。
滑动元件101与接触板90的连接位置如针对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
借助于致动元件105的致动部分105a的枢转地致动(在当前情况下:沿顺时针方向)绕轴线105b旋转。与齿轮段105c接合的滑动元件101线性向上移动到隔离位置,其中,以上关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接触分支5a和8a的导电连接被取消,换言之,被隔离。
在隔离位置,具有致动元件105的可见部分102的致动部分105a以及滑动元件101的上端部分101e从壳体2的一部分的表面12可见地突出,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从桥架13的表面12可见地突出。
图10-10b示出了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1-11b示出了根据图10-10b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在没有壳体的情况下的各种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2-12b示出了根据图11-11b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在带有壳体的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3示出了根据图10-10b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的各个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4示出了杠杆齿轮机构的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分别示出了并排排列的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图10、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隔离单元11的连接位置。隔离单元11的隔离位置分别在图10a、图11a和图12a中示出。图10b、图11b和12b分别示出了处于隔离位置的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并且它们各自示出了处于连接位置的隔离单元11。可以清楚地识别出哪个隔离端子设置为隔离位置,以及哪个隔离端子设置为连接位置。
同样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切换装置9和致动装置10是分开的。切换装置9包括可线性移动的滑动元件101,其具有切换端101b和上端部101e。如在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实现具有接触部分91、91a和92的接触板90。隔离单元11在此也具有带有桥架13的桥接触分支14。上面提供了结构和功能的描述。
如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元件101具有端部101e,该端部101e没有致动部分并且没有可见部分。
相较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端部101e借助于楔形连接部分101f横向地加宽。
在滑动元件101的向外指向壁15的两个纵向侧上,纵向延伸的引导部分101g沿滑动元件101的整个长度适配,通过该引导部分101g滑动元件101在壁15中可线性地移动地引导。
相较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致动装置10包括带有致动杆106和传动杆107的杠杆齿轮机构。
致动杆106具有带有可见部分102的致动端106a和承载端106b。致动杆106通过承载端106b以可枢转的方式通过连接轴线106c连接至隔离单元11的未标记的本体上。承载端106b布置在滑动元件101的端部101e上方,其中,在当前情况下,连接轴线106c与滑动元件101的纵轴对齐。
致动杆106的致动端106a通过连接轴线106d与传动杆107的驱动端107a可枢转地连接。传动杆107从致动杆106向下延伸至滑动元件101的楔形连接部分101f,并且传动杆107经由输出端107b绕输出连接轴线107c与该连接部101f可枢转地连接。
在连接位置,致动杆105a的致动部分105a的可见部分102和致动杆105的表面的最大部分都与隔离单元11的壁15的表面12a对准。壁15可以是壳体2的一部分。传动杆106通过限制挡块与其下侧邻接隔离单元11的系统部分15d。
滑动元件101与接触板90的连接位置如针对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
通过致动杆106的致动部分106a的枢转致动,它绕固定的连接轴线106c枢转(在这种情况下沿逆时针方向)。传动杆107在此被向上拉,同时将滑动元件101从连接位置向上拉至隔离位置。如以上关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接触分支5a和8a之间的导电连接由此被隔离。
在隔离位置,致动杆106绕固定的连接轴线106c向上枢转,从而致动端106a和隔离单元11或隔离部分2c或桥架13的表面12的可见部分102以明显可见的方式突出。
滑动元件101的滑动路径通过端部101e的限制挡块在致动杆106的承载端106b的下侧而实现处于隔离位置。
杠杆齿轮机构在各个轴线106c、106d、107c中与致动杆106和传动杆107的组装可在图14中找到,在轴线106c和106d,致动杆106具有横向突出的连接销108。连接销108具有侧面平坦表面108a,该侧面平坦表面108a可以容易地插入到两侧传动杆107的驱动端107a上的各个连接孔109的相应凹部中。通过使杆106、107彼此相对转动,可以实现铰接连接。对于连接轴线106d示出了这一点。其他连接相应地形成,未示出,但是可以容易地想到。因此,输出端107b具有带有凹口110a的连接孔110。关于固定的承载端106b,壁15相应地形成。
图15-15b示出了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6-16b示出了根据图15-15b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和切换装置在没有壳体的情况下在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7-17b示出了根据图16-16b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在带有壳体的各个位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8示出了根据图15-15b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装置10和切换装置9的各个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分别示出了并排排列的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图15、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了隔离单元11的连接位置。隔离单元11的隔离位置分别在图15a、图16a和图17a中示出。图15b、图16b和17b分别示出了处于隔离位置的两个隔离端子1的隔离单元11,并且它们各自示出了处于连接位置的隔离单元11。可以清楚地识别出哪个隔离端子设置为隔离位置,以及哪个隔离端子设置为连接位置。
相较于前面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二梯形导轨7的接触分支8a未设置为与第一梯形导轨的接触分支5a相对,而是向上弯曲,换句话说,向上以一定距离设置。
此外,桥接触分支14设置为与相对布置的接触分支8a相对并且朝向它们弯曲。
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切换装置9和致动装置10连接形成。
切换装置9具有呈细长刀片形式的接触板90。接触板90完全由导电接触材料组成,并且包括接触部分91、91a和92以及导电连接部分93。
在接触板90的下端,接触部分91a适配在指向接触分支5a的一侧。接触部分91在另一侧与之相对地适配。
接触部分91、91a与接触分支5a相互作用。
接触部分92与部分91和91a一样,在两侧适配在接触板90的上端。
接触部分91、91a和92经由连接部分93导电地连接。
接触板90在其下部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布置在隔离单元11的壁15之间的承载部分15e中并且可绕枢转轴线111b枢转。
接触板90的上端与致动装置10牢固地连接。
致动装置10具有带有致动端111a的切换杆111。可见部分102布置在致动端111a上。
在连接位置,切换杆111的致动端111基本上是竖直的,并且邻接壳体挡块15f。可见部分102与壳体挡块15f的表面12对准。壳体挡块15f为壳体2的一部分。
在连接位置,接触板90的接触部分92的右侧区域与接触分支8a接触。接触板90的接触部分91与接触分支5a接触。在连接位置,这在接触分支5a、接触部分91、连接部分93、接触部分92和接触分支8a之间形成导电连接。
借助于切换杆111的致动部分111a的枢转致动,其与接触板90一起绕固定的枢转轴线111b枢转(这里沿逆时针方向)。接触部分92从接触分支8a切换到桥接触分支14。接触部分91离开接触分支5a,但是与其连接的接触部分91a通过拖曳接触保持与接触分支5a接触。
在隔离位置,切换杆111和接触板90绕固定的枢转轴线111b向左枢转,致动端111a在桥架13处邻接限制挡块。可见部分102从壳体2的一部分的表面12a突出。壳体2的该部分可以为壳体2的壁15的上侧。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壳体2的部分也是桥架13的上侧,表面12布置在其上。
在隔离位置,这在接触分支5a和8a之间形成隔离,换句话说,在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7之间形成隔离。同时,第一梯形导轨4的接触分支5a和桥接触分支14在此经由接触板90导电地连接。
切换杆111的致动端111a可以手动、通过工具或通过致动元件16移动。这由图19和19a中的根据图15-15b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单元11的示意性透视图中的致动元件16示出。
致动元件16具有用于手动致动的本体16a以及插入部分16b,致动元件16通过该插入部分可以插入到具有为此目的的凹口的致动端111a中。致动元件16可具有一个、两个或多个插入部分16b。致动元件16允许两个或多个分割点的同步致动,并且因此根据所示出的原理也是可想到的。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1的示意性透视图,该隔离端子为双排排列的布置,具有根据图15-15b的隔离单元11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21和21a中以排成一排的装置100示出了根据图15-15b的隔离单元11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隔离端子1的装置100的示意性透视图。
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隔离端子1处于隔离位置以及哪些隔离端子处于连接位置,因为在隔离位置,切换杆111的各个致动端以其可见部分102从壳体2和隔离单元11的桥架13的表面12、12a清楚地突出,其中它们不再邻接壳体挡块15f。
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框架内进行修改。
附图标记列表
隔离端子 1
壳体 2
连接部分 2a、2b
隔离部分 2c
端子部分 3、6
梯形导轨 4、7
连接部分 5、8
接触分支 5a、8a
切换装置 9
致动装置 10
隔离单元 11
表面 12、12a
桥架 13
桥接触分支 14
壁 15、15a
主体 15b
引导部分 15c
系统部分 15d
承载部分 15e
壳体挡块 15f
致动元件 16
主体 16a
插入部分 16b
接触板 90
接触部分 91、91a;92
连接部分 93
装置 100
滑动元件 101
致动部分 101a
切换端 101b
互锁齿轮 101c
引导部分 101d、g
端部 101e
连接部分 101f
可见部分 102
传动元件 103
轴 103a
限制滑块 104
互锁齿轮 104a
致动元件 105
致动部分 105a
轴 105b
齿轮段 105c
致动杆 106
致动端 106a
承载端 106b
连接轴 106c、106d
传动杆 107
驱动端 107a
输出端 107b
输出连接轴 107c
连接销 108
平坦表面 108a
连接孔 109、110
凹口 109a、110a
切换杆 111
致动端 111a
枢轴 111b

Claims (18)

1.隔离端子(1),具有壳体(2)、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7)、切换装置(9),以及致动装置(10),其中,切换装置(9)能够通过致动装置(10)从连接位置切换到隔离位置,在连接位置,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8)通过切换装置(9)导电连接,在隔离位置,将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8)的导电连接分开,以及返回,
其特征在于
致动装置(9)的可见部分(102)与壳体(2)的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2)连接的部分的表面(12、12a)对准,并且在隔离位置,致动装置(9)的可见部分(102)以清晰可见的方式从壳体(2)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2)连接的部分的表面(12、12a)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9)具有由导电接触材料制成的接触板(90),所述接触板具有接触部分(91、91a、92),其中,接触部分(91a)形成拖曳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位置,所述接触板(90)经由所述接触部分(91、92)导电连接所述梯形导轨(4、7)。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位置,所述接触板(90)通过形成拖曳接触的接触部分(91a)和接触部分(91)将所述第一梯形导轨(4)与桥触头(14)导电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9)和所述致动装置(10)具有连接滑动元件(101),其能够线性移动并与接触板(9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元件(101)具有带有可见部分(102)的致动部分(101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元件(101)具有桥形的引导部分(101d),所述引导部分具有带有可见部分(102)的正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能够线性移动的滑动元件(101)经由齿轮单元与限制滑块(104)连接,其中,所述限制滑块限定能够线性移动的滑动元件(101)的调节轨迹,与壳体(2)的主体(15b)中的引导部分(15c)的限制挡块相互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9)具有带有接触板(90)的能够线性移动的滑动元件(101),其中,所述致动装置(10)具有单独的致动元件(105),该致动元件通过互锁齿轮或其他形状配合的驱动形式与滑动元件(101)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10)的所述致动元件(105)具有带有可见部分(102)的致动部分(105a),其中,所述致动元件(105)围绕轴线(105b)可枢转地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9)具有带有接触板(90)的能够线性移动的滑动元件(101),其中,所述致动装置(10)具有单独的致动杆(106),其具有可见部分(102)并通过杠杆齿轮机构与滑动元件(101)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齿轮机构具有致动杆(106)和传动杆(107),传动杆(107)与所述滑动元件(101)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9)具有带有致动端(111a)和可见部分(102)的切换杆(111),并且切换装置(10)由接触板(90)形成,接触板(90)具有细长的刀片状形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10)的所述切换杆(111)与所述切换装置(9)的细长的刀片状接触板(90)牢固地连接,并且与接触板(90)一起绕铰接固定的切换杆轴线(111b)枢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离端子(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位置,所述切换杆(111)以其致动端(111a)邻接壳体挡块(15f),其中,所述可见部分(102)与壳体挡块(15f)的表面(12)对齐,且在隔离位置,切换杆(111)与接触板(90)绕固定的枢转轴(111b)枢转,并与桥架(13)通过限制挡块邻接,其中切换杆的致动端(111a)的可见部分(102)作为壳体(2)的一部分或部件从桥架(13)的表面(12a)伸出。
16.至少两个排列的隔离端子(1)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隔离端子(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实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隔离端子(1)共同具有桥架(13),所述桥架(13)具有彼此导电连接的桥触头。
18.至少两个排列的隔离端子(1)的装置(100),其中,每个隔离端子(1)具有壳体(2)、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7)、切换装置(9),以及致动装置(10),其中,切换装置(9)能够通过致动装置(10)从连接位置切换到隔离位置,在连接位置,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8)通过切换装置(9)导电连接,在隔离位置,将第一梯形导轨(4)和第二梯形导轨(8)的导电连接分开,以及返回,
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位置,致动装置(9)的可见部分(102)与壳体(2)的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2)连接的部分的表面(12、12a)对准,并且在隔离位置,致动装置(9)的可见部分(102)清晰可见地从壳体(2)的上侧的一部分或与壳体(2)连接的部分的表面(12、12a)突出,其中在至少两个隔离端子(1)中,相应的滑动元件(101)或/和限制滑块(104)或/和致动元件(105、106)通过可拆卸的致动元件(16)相互连接,以实现同步致动。
CN201911337555.4A 2018-12-21 2019-12-23 隔离端子 Active CN111355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33438.9A DE102018133438A1 (de) 2018-12-21 2018-12-21 Trennklemme
DE102018133438.9 2018-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5050A true CN111355050A (zh) 2020-06-30
CN111355050B CN111355050B (zh) 2023-08-18

Family

ID=6880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7555.4A Active CN111355050B (zh) 2018-12-21 2019-12-23 隔离端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1847B2 (zh)
EP (1) EP3671800A1 (zh)
CN (1) CN111355050B (zh)
DE (1) DE1020181334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102205B1 (de) * 2020-11-17 2022-05-1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lemme für elektrische Leitungen
DE102021129652A1 (de) 2021-11-15 2023-05-1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vorrichtung zum Anschließen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CN116345251B (zh) * 2023-05-30 2023-12-05 四川省青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开关转接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44551A1 (de) * 1994-12-01 1996-06-05 Wago Verwaltungs Gmbh Stromwandler-Trennklemme
DE10118919A1 (de) * 2001-04-18 2002-10-31 Abb Patent Gmbh Hilfsschalter
CN1455974A (zh) * 2000-09-12 2003-11-12 Abb昂特里莱克公司 尤其用于电气终端单元的隔离电气触头设备
CN102027559A (zh) * 2008-03-14 2011-04-2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接线端子,尤其是隔离接线端子
CN102084550A (zh) * 2008-03-14 2011-06-01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接线盒和接线盒块
CN104604033A (zh) * 2012-05-24 2015-05-06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气接线端子
CN108736223A (zh) * 2017-04-14 2018-11-02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4836A (en) * 1967-08-14 1969-07-08 Norden Alexander Switching terminal blocks and assembly
FR2684231B1 (fr) * 1991-11-22 1994-01-28 Hager Electro Sa Appareils auxiliaires de disjoncteurs electriques.
DE4444556A1 (de) * 1994-12-01 1996-06-05 Wago Verwaltungs Gmbh Schaltbare Reihenklemme
DE19748640C1 (de) 1997-11-04 1999-03-18 Weidmueller Interface Stromwandler-Meßtrennklemmenanordnung
FR2994330B1 (fr) * 2012-08-02 2014-09-12 Hager Electro Sas Appareil actionneur de type auxiliaire d'un appareil de protection de ligne
AU2014253680C1 (en) * 2013-04-16 2021-08-26 Pivot Electronics Pty Ltd Terminal and disconnection link
DE102015121057A1 (de) * 2015-12-03 2017-06-08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Klemme
US9589755B1 (en) * 2016-04-27 2017-03-07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Circuit breaker having a framed finger area
US10388479B2 (en) * 2017-06-27 2019-08-20 Shanghai Chenzhu Instrument Co., Ltd. Surge protector, and release mechanism and bas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44551A1 (de) * 1994-12-01 1996-06-05 Wago Verwaltungs Gmbh Stromwandler-Trennklemme
CN1455974A (zh) * 2000-09-12 2003-11-12 Abb昂特里莱克公司 尤其用于电气终端单元的隔离电气触头设备
DE10118919A1 (de) * 2001-04-18 2002-10-31 Abb Patent Gmbh Hilfsschalter
CN102027559A (zh) * 2008-03-14 2011-04-2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接线端子,尤其是隔离接线端子
CN102084550A (zh) * 2008-03-14 2011-06-01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接线盒和接线盒块
CN104604033A (zh) * 2012-05-24 2015-05-06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电气接线端子
CN108736223A (zh) * 2017-04-14 2018-11-02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03878A1 (en) 2020-06-25
DE102018133438A1 (de) 2020-06-25
US10971847B2 (en) 2021-04-06
CN111355050B (zh) 2023-08-18
EP3671800A1 (de) 2020-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5050B (zh) 隔离端子
DE102008014176B4 (de) Reihenklemme, insbesondere Trennklemme, und Längstrennschalter
DE102008057555B4 (de) Relais mit Flip-Flop-Feder
EP3417469B1 (en) A push button operated switch with anti-jamming guiding system
EP1815571B1 (de) Schalteinrichtung mit steckkontaktierbarem schaltgerät
EP1884976B1 (de) Schaltvorrichtung mit Betätigungselement
CN108963848A (zh) 在中压开关柜中用于推拉操作的机动驱动器
AU2018300727B2 (en) Mechanical switch
US9530578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assembly therefor
EP2228811A2 (de) Schaltereinsatz eines elektrischen Installationsgerätes
WO2006114804A2 (en) Device for interception, in the telephone central offices, of the existing metallic pairs
US2292134A (en) Relay
DE10159314B4 (de) Kontaktelement für Schaltschränke
DE102014003421A1 (de) Elektrisches Überstromrelais
EP2198439A1 (de) Lasttrennschalter
EP3417464B1 (en) A button operated circuit breaker with rocking control member
US10014617B2 (e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barrier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ame
EP1858038B1 (de) Relais mit Kontaktkraftverstärkung
IT201800006224A1 (it) Interruttore a quattro vie
CN100527308C (zh) 电路断路器的过载/断相跳闸装置
CN217306342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信号驱动装置
CN219738883U (zh) 用于塑壳断路器的操作系统及塑壳断路器
DE1540404A1 (de) Ausloesemechanismus fuer elektrische Schaltgeraete
EP3282520B1 (en) Auxiliary contact assembly
DE819118C (de) Wohnungsschalter fuer Wechselstr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