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7088B - 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 Google Patents

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7088B
CN111347088B CN202010190196.0A CN202010190196A CN111347088B CN 111347088 B CN111347088 B CN 111347088B CN 202010190196 A CN202010190196 A CN 202010190196A CN 111347088 B CN111347088 B CN 111347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bit
bit body
hole
cutting fluid
fix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01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7088A (zh
Inventor
叶伟炳
陈晓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01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7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7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7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7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7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51/00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51/06Drills with lubricating or cool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tools or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钻头结构、钻头本体的制作方法及钻孔设备。上述钻头结构包括夹具和钻头本体;夹具开设有流通孔,以使切削液从流通孔进入夹具内;钻头本体连接于夹具,钻头本体用于钻孔;钻头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流道,冷却流道连通于流通孔,以使切削液进入冷却流道。上述钻头结构中,外部的切削液通入夹具的流通孔,切削液流经流通孔后,再进入固定于夹具的钻头本体的冷却流道内,从而对钻头本体的内部进行冷却降温,避免钻头本体温度过高而加速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在钻孔过程中将钻头本体从孔中移出冷却,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钻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钻头是钻孔用的刀削工具,通过钻头可在实体上加工出孔。其中,钻头为钻孔设备必不可少的部件,在钻头钻孔的过程中,钻头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在实体内进给,由于钻头与实体之间高速摩擦导致钻头快速升温。为了降低钻头的温度,一般在钻头钻孔的过程中,在钻头外周不间断地冲洗切削液,以降低钻头在加工过程的温度。
然而,当采用钻头钻硬度较高的实体,如钢料时,钻嘴更易发热,从而加速磨损。当钻孔深度大于15mm时,处于孔内深处的钻头难以受到切削液的冲洗,即深处的钻头难以冷却降温。因此,不得不定时把钻头从孔内移出,再对钻头全面冲洗切削液以降低温度。这样的操作方式,一方面难以把握将钻头移出的时间,一旦没有准确控制并及时移出钻头,钻头不可避免地会加速磨损,从而缩短钻头的使用寿命,增加钻孔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将钻头从孔内移出冷却后,再重新进入孔内深入钻孔,这样明显会增加大量的操作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钻头的使用寿命较短和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一种钻头结构,其包括夹具和钻头本体;
所述夹具开设有流通孔,以使切削液从所述流通孔进入所述夹具内;
所述钻头本体连接于所述夹具,所述钻头本体用于钻孔;
所述钻头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连通于所述流通孔,以使所述切削液进入所述冷却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所述固定孔,所述钻头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孔,所述冷却流道连通所述固定孔。通过开设固定孔,使钻头本体与夹具紧密连接,整体结构更紧凑;同时,流通孔通过固定孔与冷却流道连通,便于切削液流入冷却流道以冷却钻头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道的轴向与所述钻头本体的轴向平行设置。通过将冷却流道的轴向沿与钻头本体轴向平行的方向设计,使冷却流道从上至下贯穿钻头本体,以对钻头本体内部从上至下进行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道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两个冷却流道,一方面提高切削液与钻头本体内部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另一方面,将冷却流道的数量限制为两个,避免数量过多而影响钻头本体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冷却流道的延伸方向沿所述钻头本体的中心轴对称开设。通过将冷却流道沿钻头本体的中心轴对称开设,使进入冷却流道的切削液均匀地对钻头本体进行冷却,使钻头本体的温度均衡,避免钻头本体局部温度差异化而发生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头结构还包括分流环,所述分流环设置于所述固定孔,所述分流环套设于所述钻头本体,所述分流环的周壁开设有分流孔,且所述分流孔沿所述钻头本体环绕设置并露出于所述钻头本体,以使所述分流孔均连通所述流通孔。通过设置分流环并在分流环开设分流孔,使一部分切削液进入钻头本体的冷却流道,另一部分切削液从分流孔流出夹具,同时沿钻头本体的外周流下,冷却钻头本体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分流环的周壁外侧凸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通过将分流环的凸缘对应卡设于固定孔内侧的限位槽,从而进一步固定分流环,避免分流环松动移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环的周壁内侧凸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流孔之间,所述钻头本体的端部抵接所述定位块。通过在分流环的周壁凸设定位块,从而限制钻头本体与分流环的装配位置,避免钻头本体完全遮挡分流孔,使切削液可以流入分流孔。
一种钻头本体的制作方法,其用于制作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钻头本体,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钻头原材料开设冷却流道;
将所述钻头原材料加工形成所述钻头本体。
一种钻孔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钻头结构。
上述的钻头结构、钻头本体制作方法及钻孔设备中,外部的切削液通入夹具的流通孔,切削液流经流通孔后,再进入固定于夹具的钻头本体的冷却流道内,从而对钻头本体的内部进行冷却降温,避免钻头本体温度过高而加速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在钻孔过程中将钻头本体从孔中移出冷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钻头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钻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冷却流道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分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分流环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B-B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另一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例是,一种钻头结构,其包括夹具和钻头本体;夹具开设有流通孔,以使切削液从流通孔进入夹具内;钻头本体连接于夹具,钻头本体用于钻孔;钻头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流道,冷却流道连通于流通孔,以使切削液进入冷却流道。上述的钻头结构中,外部的切削液通入夹具的流通孔,切削液流经流通孔后,再进入固定于夹具的钻头本体的冷却流道内,从而对钻头本体的内部进行冷却降温,避免钻头本体温度过高而加速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在钻孔过程中将钻头本体从孔中移出冷却,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根据结构进行分类,钻头本体的种类很多,例如,麻花钻、阶梯钻或牙齿钻等,在此仅作简单例举,并不限定钻头本体的种类。本申请的钻头结构为通用结构,即适用于现有各类结构的钻头。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钻头本体的制作方法,其用于制作钻头本体。一实施例的钻头本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钻头原材料开设冷却流道;将钻头原材料加工形成钻头本体。
钻头作为机械制造加工中常用的刀具之一,为了使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应对不同的实体工件,制作钻头本体的原材料一般为金属。具体地,将钻头原材料开设冷却流道的步骤包括:将钻头原材料加工成钻头本体的雏形,再在钻头本体的雏形上沿指定位置开设冷却流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钻头本体的雏形为圆柱体或多边棱柱体等其他几何形状。雏形根据最终成型的钻头本体的结构确定。接着将开设有冷却流道的钻头原材料加工形成钻头本体。例如通过磨铣、扭曲的方式,将初具圆柱体的雏形磨铣扭曲形成麻花状的钻头本体。
上述钻头本体的制作方法中,这样的步骤,通过先打通冷却流道,再成型的顺序加工成型钻头本体,一方面,可以使钻头原材料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可以开设冷却流道,避免破坏钻头原材料以致材料浪费。另一方面,未成型前的钻头原材料体积更大,更容易夹持定位以便打通冷却流道。如若将上述步骤反之操作,在先成型的钻头本体上开设冷却流道,将存在钻头本体的侧壁开裂穿孔的可能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钻头结构,其包括以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即,钻头结构包括以下的部分技术特征或全部技术特征。以下实施例的钻头结构的钻头本体,均可采用上述钻头本体的制作方法制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具开设有固定孔,流通孔连通固定孔,钻头本体设置于固定孔,冷却流道连通固定孔。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钻头结构,其包括夹具10和钻头本体20,夹具10开设有固定孔110和流通孔120,流通孔120连通于固定孔110;钻头本体20设置于固定孔110,钻头本体20开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流道210,冷却流道连通于流通孔120。上述钻头结构,通过在夹具10开设流通孔120,并在钻头本体20开设冷却流道210,当钻头本体20固定于夹具10的固定孔110时,流通孔120与冷却流道210流通。外部的切削液通过流通孔120进入夹具10内,再流入固定孔110内的钻头本体20,并进入钻头本体20的冷却流道210内,从而使切削液进入钻头本体20内部,切削液从上至下对钻头本体20内部进行冷却降温,避免钻头本体20温度过高而加速磨损,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在钻头钻孔的同时,切削液直接灌入钻头本体20内部冷却降温,无需定时将钻头本体20移出,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钻头本体20包括夹持端220、杆体230以及切削端240。其中,夹持端220位于杆体230的一端,夹持端220用于连接夹具10,使钻头本体20固定于夹具10。切削端240位于杆体230的另一端,切削端240具有刀锋,切削端240用于与待加工的工件直接接触,并在工件上钻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钻头本体20为一体成型设置。例如,钻头本体20通过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夹具10开设有固定孔110和流通孔120,流通孔120连通于固定孔110。其中,固定孔110用于装配钻头本体20。进一步地,钻头本体20的夹持端220装设于固定孔110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孔110开设于夹具10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孔110的中心轴与钻头本体20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保证夹具10与钻头本体20同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孔110为圆孔,钻头本体20的夹持端220亦为圆柱体,以便固定孔110与钻头本体20相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流通孔120为通孔,流通孔120将夹具外部与固定孔110连通,以便外部的切削液通过流通孔120进入固定孔1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流通孔120的轴向与固定孔110的轴向相交设置,从而使流通孔120与固定孔110相互连通,以便切削液流经流通孔120后进入固定孔110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孔110为盲孔,从而限制切削液的流向,使切削液向钻头本体20的方向流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夹具10外侧壁凸设有定位柱130,流通孔120延伸至定位柱130,以使定位柱开设有流通孔。通过设置定位柱130,并在定位柱130开设流通孔120,便于外接输送切削液的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钻头本体20开设有冷却流道210,冷却流道210连通固定孔110,继而通过固定孔110连通流通孔120,以使切削液进入流通孔120,流经固定孔110,最终进入冷却流道210内。冷却流道210位于钻头本体20内,从而使切削液由内至外冷却钻头本体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流道210贯穿钻头本体20。具体地,冷却流道210贯穿钻头本体20的夹持端220、杆体230以及切削端240。冷却流道210为贯穿的通道结构,以使切削液沿从上至下完全流经钻头本体20,并将热量带出钻头本体20,使钻头本体20冷却降温,避免钻头本体20在过热的情况下加速磨损,提高钻头本体20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流道的轴向与钻头本体的轴向平行设置。通过将冷却流道的轴向沿与钻头本体轴向平行的方向设计,使冷却流道从上至下贯穿钻头本体,以对钻头本体内部从上至下进行冷却。在其他实施例中,如钻头本体为麻花钻时,冷却流道的轴向是指在钻头原材料上开设的冷却流道的轴向,即此步骤中,钻头原材料还未被扭曲成型,开设的冷却流道的轴向即与钻头本体的雏形的轴向平行。当雏形被扭曲形成钻头本体后,冷却流道相应地发生扭曲形变,冷却流道的轴向亦被扭曲,此时冷却流道的轴向与钻头本体的轴向不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冷却流道210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两个冷却流道210,一方面提高切削液与钻头本体20内部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另一方面,将冷却流道210的数量限制为两个,避免数量过多而影响钻头本体20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两个冷却流道210分别沿钻头本体20的中心轴对称开设。通过将冷却流道210沿钻头本体20的中心轴对称开设,使进入冷却流道210的切削液均匀地对钻头本体20进行冷却,使钻头本体20的温度均衡,避免钻头本体20局部温度差异化而发生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冷却流道210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通过设置圆形的冷却流道210,降低流道阻力,使切削液在冷却流道210内快速流动,从而加快冷却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流道210的直径为0.9mm~1.1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流道210的直径为1mm。通过限制冷却流道210的直径,避免冷却流道210过大而降低钻头本体20的强度,同时,避免冷却流道210过小而影响切削液的流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1所示,钻头结构还包括分流环30,分流环30设置于固定孔110,分流环30套设于钻头本体20,分流环30的周壁开设有多个分流孔310,且多个分流孔310沿钻头本体20环绕设置并露出于钻头本体20,以使多个分流孔310均连通流通孔120。通过设置分流环30并在分流环30开设分流孔310,使一部分切削液进入钻头本体20的冷却流道210,另一部分切削液从分流孔310流出夹具10,同时沿钻头本体20的外周流下,冷却钻头本体20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7至图11所示,分流环30包括固定区320和分流区330,分流区330连接于固定区320的靠近钻头本体20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区320的外侧壁与夹具10的固定孔110紧固连接,使分流环30固定于固定孔110内。可以理解,固定区320的外径与固定孔110的直径相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区320为环状结构,通过固定区的环孔,使固定区320与固定孔110连通,以便切削液进入分流环30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区330为环状结构,分流区330沿钻头本体20环绕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区330的内侧壁与钻头本体20的夹持端220紧固连接,从而使钻头本体20固定于分流环30内。可以理解,分流区330的内径与夹持端220的外径相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区330的内径与固定区320的内径相同设置。通过设置相同的内径,便于对分流环30进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区330的内径与固定区320的内径相异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区330的内径大于固定区320的内径,从而限制钻孔本体的装配位置,使钻孔本体的夹持端220限制在分流区330内,避免钻孔本体在钻孔时移入固定区320,使钻孔本体的位置保持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区330的外径小于固定孔110的内径,使分流区的外侧壁与固定孔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隔,从而使切削液可以加速流出分流环流入固定孔,继而流出夹具外,加快冲洗钻头本体20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7至图11所示,分流区330间隔开设有分流孔310,分流孔310沿钻头本体20环绕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孔310的数量为多个。可以理解,分流环30设置于固定孔110内,多个分流孔310分别与固定孔110连通。这样的设计,切削液进入固定孔110后,部分切削液穿过多个分流孔310,流入固定孔110,与此同时,切削液沿钻头本体20的外周环绕流下,最终流出夹具10外,切削液从上至下对钻头本体20的外周进行冷却降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进入固定孔110内的部分切削液顺畅流出夹具10,每一分流孔310至少部分露出于钻头本体20的夹持端220,从而避免钻头本体20完全遮挡分流孔310,每一分流孔310连通于固定区320的环孔,使进入固定孔110内的切削液可以顺利穿过每一分流孔3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孔310为长条形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分流区330有限的面积内,更多地开设分流孔310,增大流通路径的面积,以便切削液快速流出;同时,使分流孔310更加多地环绕钻头本体20的外周,增大与钻头本体20的接触面积,以便切削液更大面积地与钻头本体20接触,提高冷却效率。
上述的钻头结构中,外部的切削液通过夹具10的流通孔120,进入固定孔110内。部分切削液从固定孔110进入分流环30的固定区320,接着穿过分流区330的分流孔310,复进入固定孔110,并沿钻头本体20的外周流下,流出夹具10的同时,对钻头本体20的外周进行冷却。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切削液流入钻头本体20的冷却流道210,沿轴向流经钻头本体20的内部,最终从钻头本体20的切削端240流出。可以理解,一部分切削液从上至下对钻头本体20的外周进行冷却,另一部分切削液从上至下对钻头本体20的内部进行冷却。这样的设计,使切削液从内至外对钻头本体20进行冷却降温,加快了热传递速度,提高了冷却效率,继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钻头本体20过热而加速磨损,延长钻头本体20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7至图11所示,分流环30过盈配合于固定孔110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流环30的固定区320过盈配合于固定孔110内。通过将分流环30与固定孔110过盈配合,使分流环30紧固于固定孔110内,避免分流环30被切削液冲刷松动,而影响钻头本体20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7至图11所示,所示,固定孔110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111,分流环30的周壁外侧凸设有凸缘340,凸缘340对应卡设于限位槽111。通过将分流环30的凸缘340对应卡设于固定孔110内侧的限位槽111,从而进一步固定分流环30,避免分流环30松动移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7至图11所示,分流环30的周壁内侧凸设有定位块350,定位块350位于相邻的两个分流孔310之间,钻头本体20的端部抵接定位块3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钻头本体20的夹持端220抵接定位块350。通过在分流环30的周壁内侧凸设定位块350,从而限制钻头本体20与分流环30的装配位置,避免钻头本体20完全遮挡分流孔310,使切削液可以流入分流孔3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块350凸设于分流环30分流区330,定位块35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分流孔310之间,且定位块350低于分流孔310的靠近固定区320的边缘,从而使装配后的钻头本体20的夹持端220亦低于分流孔310的靠近固定区320的边缘,继而避免钻头本体20的夹持端220完全遮挡分流孔310,以便切削液流经分流孔3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钻孔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钻头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钻孔设备包括底座、移动机构、钻孔机构以及切削液供给机构。底座用于放置固定待钻孔的工件的夹具。移动机构设置于底座,移动机构能够朝向靠近或远离待钻孔的工件运动。钻孔机构设置于移动机构上,钻孔机构包括钻头结构,钻孔机构能够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朝向靠近或远离待钻孔的工件运动。切削液供给机构连接于钻孔机构,切削液供给机构能够提供切削液至钻孔机构,切削液用于冷却钻头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机构和竖直移动机构,竖直移动机构连接于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能够带动竖直移动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竖直移动机构用于安装钻孔机构,从而带动钻孔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和竖直移动机构两个机构,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带动钻孔机构移动,方便钻孔机构对工件进行钻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水平移动机构设置于底座,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一驱动件及第一丝杠。第一驱动件设置于第一支座,第一丝杠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具体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丝杠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竖直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座、第二驱动件及第二丝杠。第二支座套设于第一丝杠,通过第一丝杠转动,使第二支座沿第一丝杠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竖直移动机构沿第一丝杠水平移动。第二驱动件设置于第二支座,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方向与第一驱动件的动力输出方向垂直设置,第二丝杠连接于第二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应地,第二丝杠的轴向与第一丝杠的轴向垂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为电机,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丝杠转动。
由于钻孔设备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切削液对钻头本体进行冲洗冷却,不可避免地,部分切削液会飞溅至周围零部件上。
为了避免移动机构被溅湿而引起电气故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水平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防水壳体。第一防水壳体设置于第一支座并完全罩设于第一驱动件、第一丝杠及其它水平移动机构的电子元器件,从而使水平移动机构与外界隔离,避免飞液溅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壳体的侧壁向外凸设有多个空心凸块。空心凸块可以通过对第一防水壳体进行冲压形成。多个空心凸块按照多行多列依序排列,每一相邻的空心凸块间具有间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空心凸块的上侧槽壁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连通第一防水壳体的内部。这样的设计,散热孔的开设位置可以避免飞液透过散热孔进入第一防水壳体内,达到防水的效果;同时,通过在多个空心凸块均开设散热孔,可以使第一防水壳体内的水平移动机构的工作热量外散,避免热量积聚于第一防水壳体内,防止内部温度过高而损坏电子元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空心凸块的上侧槽壁朝向底座倾斜,即第一空心凸块的上侧槽壁与水平面间具有夹角。散热孔开设于相邻两个第一空心凸块的之间的间隔处。通过倾斜的上侧槽壁对散热孔进行遮挡,避免飞液进入散热孔内,同时通过散热孔对第一防水壳体内的水平移动机构进行散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孔可以同时开设于第一空心凸块的上侧槽壁以及相邻两个第一空心凸块的间隔处,通过增加散热孔的数量,提高散热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空心凸块的上侧槽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孔的直径为0.8mm~2mm。当散热孔足够小,液体会在散热孔内形成一层水膜,从而可以进一步阻止液体进入第一防水壳体内,同时散热孔不易过小,以达到散热通气的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多个空心凸块可以设置于第一防水壳体的每一侧壁,包括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从而相应设置散热孔。通过增加散热孔,增大热量交换,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兼具防水功能。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壳体的顶面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长度对应第一丝杠的长度,竖直移动机构穿过活动槽,以便露出于第一防水壳体。
为了避免切削液飞溅至竖直移动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壳体还包括挡板,挡板设置于第一防水壳体的顶面,并位于活动槽的远离竖直移动机构的一侧,从而将活动槽与外部的切削液隔离,避免切削液通过活动槽进入第一防水壳体内,达到防水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钻孔机构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钻头结构传动连接,通过驱动件驱动钻头本体转动。进一步的,钻头结构的夹具还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固定孔同轴设置。连接孔与固定孔互不相通,从而避免切削液从固定孔进入连接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为电机,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于连接孔,从而带动钻头结构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切削液供给机构包括储液桶及抽水机。储液桶用于储存切削液,储液桶开设有出液口,抽水机包括抽水口和排水口,抽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出液口,排水口通过管道连通钻头本体的流通孔。通过抽水机将储液桶内的切削液抽送至钻头结构,用以冷却工作中的钻头本体。
由于钻头本体开设的冷却流道的直径较小,为了避免切削液内中不慎加入的杂质堵塞冷却流道,切削液供给机构还包括防堵喷头,包括喷头筒体,喷头筒体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连接钻头本体的定位柱,喷头筒体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抽水机的排水口。的喷头筒体底部设置有定位板和喷嘴座,且定位板和喷嘴座自上而下依次固定于喷头筒体的内壁上,喷嘴座下方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喷嘴,的喷头筒体内设有导流盖,导流盖与定位板之间装配有弹簧,弹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螺杆,两个连接螺杆穿过定位板,将导流盖与喷嘴连接在一起。当喷嘴通畅时,喷嘴与喷嘴座之间在弹簧的作用下密封,喷淋液经由喷嘴的内流道喷出;当喷嘴的内流道入口不畅时,压力升高,导流盖在水压的作用下迫使弹簧压缩下行,并带动喷嘴下行,喷嘴脱离喷嘴座并与喷嘴座之间形成新流道,流体通过新流道旋转并将阻塞喷嘴内流道入口的杂质冲刷掉,喷嘴内流道通畅后,喷嘴在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喷嘴与喷嘴座之间再次密封。这样的设计,避免杂质进入固定孔后再进入冷却流道,从而避免对冷却流道进行堵塞。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钻头本体和分流环;
所述夹具开设有流通孔和固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所述固定孔,以使切削液从所述流通孔进入所述固定孔;
所述钻头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孔,所述钻头本体用于钻孔;
所述钻头本体开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连通于所述固定孔,以使所述切削液进入所述冷却流道;
所述分流环设置于所述固定孔,所述分流环套设于所述钻头本体,所述分流环的周壁开设有分流孔,且所述分流孔沿所述钻头本体环绕设置并露出于所述钻头本体,以使所述分流孔均连通所述流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的轴向与所述钻头本体的轴向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冷却流道的延伸方向沿所述钻头本体的中心轴对称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外侧壁凸设有定位柱,所述流通孔延伸至所述定位柱,以使所述定位柱开设有所述流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环过盈配合于所述固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分流环的周壁外侧凸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环的周壁内侧凸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流孔之间,所述钻头本体的端部抵接所述定位块。
9.一种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钻头结构。
CN202010190196.0A 2020-03-18 2020-03-18 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Active CN111347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0196.0A CN111347088B (zh) 2020-03-18 2020-03-18 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0196.0A CN111347088B (zh) 2020-03-18 2020-03-18 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7088A CN111347088A (zh) 2020-06-30
CN111347088B true CN111347088B (zh) 2021-08-20

Family

ID=71189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0196.0A Active CN111347088B (zh) 2020-03-18 2020-03-18 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70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8535A (zh) * 2021-10-21 2021-12-17 安徽军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高效自润滑功能的钻孔装置
CN117399672B (zh) * 2023-12-16 2024-02-13 徐州维尔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挖掘机回转平台加工的钻孔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65A (zh) * 1995-01-27 1996-10-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刀夹
CN101795803A (zh) * 2007-09-06 2010-08-04 彗星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机床的钻孔工具以及它的制造方法
CN209157240U (zh) * 2018-12-06 2019-07-2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同步完成通孔和倒角作业的钻头
DE102019000920A1 (de) * 2018-02-17 2019-08-22 vhf camfactur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Trocknen des lnnenraums einer Bearbeitungsmaschine sowie Bearbeitungsmaschine mlt einer Maschinensteuerung
CN110449624A (zh) * 2019-07-18 2019-11-15 浙江固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线轨打孔机
CN110682369A (zh) * 2019-10-30 2020-01-14 重庆涛扬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木托盘异形孔的打孔工艺
US10576551B1 (en) * 2018-09-14 2020-03-03 Shin-Yain Industrial Co., Ltd. Coolant colle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65A (zh) * 1995-01-27 1996-10-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刀夹
CN101795803A (zh) * 2007-09-06 2010-08-04 彗星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机床的钻孔工具以及它的制造方法
DE102019000920A1 (de) * 2018-02-17 2019-08-22 vhf camfactur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Trocknen des lnnenraums einer Bearbeitungsmaschine sowie Bearbeitungsmaschine mlt einer Maschinensteuerung
US10576551B1 (en) * 2018-09-14 2020-03-03 Shin-Yain Industrial Co., Ltd. Coolant collet assembly
CN209157240U (zh) * 2018-12-06 2019-07-2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同步完成通孔和倒角作业的钻头
CN110449624A (zh) * 2019-07-18 2019-11-15 浙江固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线轨打孔机
CN110682369A (zh) * 2019-10-30 2020-01-14 重庆涛扬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木托盘异形孔的打孔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7088A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7088B (zh) 钻头结构和钻孔设备
US772713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tting a machine tool with tools
TWI611863B (zh) 心軸總成
US9138847B2 (en) Spraying device for use in machining center
KR101324529B1 (ko) 선반척을 이용한 드릴용 공작물 고정베드
US2491635A (en) Coolant device for tools
CN210160818U (zh) 数控车床切屑清理装置
BR9814935A (pt) Porta-ferramenta com indutor de refrigerante tipo rotor
KR101795853B1 (ko) 실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작기계
CN210232421U (zh) 一种加工中心主轴电机冷却隔离装置
CN215847282U (zh) 一种降温装置及加工机床
CN210023987U (zh) 插齿夹具
CN110052625B (zh) 一种可提高加工精度的旋转顶尖
CN210280797U (zh) 一种铣孔倒角全应用的一体式钻头
CN217799216U (zh) 一种适用于加工轮辐螺栓孔用数控机床铣刀
CN111745456A (zh) 一种用于钻床的防护装置
CN111015115A (zh) 一种设有轴套的诱导轮制造方法
CN215469782U (zh) 机床
CN212145498U (zh) 一种水龙头本体四轴加工结构
DE102014102482A1 (de) Schneidwerkzeugbaugruppe
CN109129003A (zh) 电机和电主轴冷却系统
KR101667876B1 (ko) 밀링 공구
CN219924679U (zh) 一种内冷热装刀柄结构
CN114700522B (zh) 一种钻孔机床
CN112008121A (zh) 一种集打孔倒角一体的钻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