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5317A -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5317A
CN111335317A CN202010272042.6A CN202010272042A CN111335317A CN 111335317 A CN111335317 A CN 111335317A CN 202010272042 A CN202010272042 A CN 202010272042A CN 111335317 A CN111335317 A CN 111335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frame
support
tubular pile
bas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20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涛
田建军
孙增强
张守昆
黄克森
乔飞
石建波
杨百顺
史振振
王森
史耀辉
莫益达
胡亚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20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5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5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5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3/00Accessories for placing or removing piles or bulkheads, e.g. noise attenuating chambers
    • E02D13/04Guide devices; Guide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围成贯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下表面的通孔,通孔用于插装管桩;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通孔内插装的管桩的垂直度。使用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插装在通孔内的管桩,以使管桩的垂直度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管桩施工完毕后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拆开,避免碰撞管桩,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和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公路建设逐渐进入土地瓶颈,绿色公路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规模化、系列化的基础上,实施公路的少土、无土、高效、低价建设,是应对现实挑战,响应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桩板式无土路基结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装配化桩板无土路基是一种新型的桩板结构,是由工厂化预制的桥面、管桩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相对于传统的路基方案,装配化桩板路基刚度大,工后沉降小,可用于代替3~8m填土路基。然而,桩板路基全幅施工管桩垂直度控制、平面位置控制是影响桩板路基质量的关键、如若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将会造成上部结构桥面板无法安装。
现有的管桩的导向架设备为整体式,无法开合,管桩施工完毕后需采用吊车从下至上吊出管桩,因重量较大,吊装过程容易碰撞管桩,造成管桩倾斜,使得管桩施工作废,操作费时费力,甚至造成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以缓解了现有的管桩的导向架设备为整体式,无法开合,管桩施工完毕后需采用吊车从下至上吊出管桩,因重量较大,吊装过程容易碰撞管桩,造成管桩倾斜,使得管桩施工作废,操作费时费力,甚至造成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围成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插装管桩;
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通孔内插装的所述管桩的垂直度。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凹槽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螺杆、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卡扣;
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能够装入所述卡扣内,所述螺母螺接在所述第一螺杆上,并与所述卡扣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导向架,第一下导向架、第一立柱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导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导向架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导向架,第二下导向架、第二立柱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导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导向架连接;
所述第一上导向架与所述第二上导向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下导向架与所述第二下导向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上导向架上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上导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半圆形凹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一圆形孔;
所述第一下导向架上设置有第三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下导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半圆形凹槽相对应的第四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三半圆形凹和所述第四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二圆形孔;
所述第一圆形孔和所述第二圆形孔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孔周向的多个第一抱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抱箍沿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圆形孔周向的多个第二抱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抱箍沿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抱箍配合,用于调节所述管桩的垂直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箍的数量为三个,均布在所述第一圆形孔的周向上;
所述第二抱箍的数量为三个,均布在所述第二圆形孔的周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箍朝向所述管桩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抱箍朝向所述管桩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背向所述管桩的方向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下导向架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下导向架连接;
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五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半圆形凹槽对应的第六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五半圆形凹槽与所述第六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三圆形孔;
所述第三圆形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圆形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导向架和所述第一底座的相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第一下导向架和所述第一底座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下导向架和所述第二底座的相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三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第二下导向架和所述第二底座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用于插装钢棒。
本发明提供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围成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插装管桩;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通孔内插装的所述管桩的垂直度。
使用时,将管桩插装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通孔内,然后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插装在通孔内的管桩,以使管桩的垂直度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管桩施工完毕后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拆开,避免吊装时碰撞管桩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和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B部放大图。
图标:110-第一上导向架;111-第一抱箍;112-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一立柱;130-第一下导向架;131-第二抱箍;132-第二驱动机构;140-第二调节机构;150-第一底座;210-第二上导向架;220-第二立柱;230-第二下导向架;240-第三调节机构;250-第二底座;300-第一连接结构;310-第一螺杆;320-第一销轴;330-第一侧板;340-第二侧板;350-螺母;400-钢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0可拆卸连接。
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围成贯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下表面的通孔,通孔用于插装管桩。
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通孔内插装的管桩的垂直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成的通孔可以为圆形孔,也可以为多边形孔,能够容纳管桩的插装即可。
使用时,将管桩插装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通孔内,然后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0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插装在通孔内的管桩,以使管桩的垂直度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管桩施工完毕后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0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拆开,避免吊装时碰撞管桩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和经济损失。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为半圆形,第二凹槽为半圆形。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为半圆形,第二凹槽也为半圆形,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0连接在一起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能够围成圆形的通孔,该通孔贯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使管桩能够插装在该通孔内,然后利用设置在通孔内的第一调节机构对管桩的垂直度进行调节,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结构300包括第一螺杆310、螺母350,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卡扣。
第一螺杆310的一端与第一支架铰接,第一螺杆310的另一端能够装入卡扣内,螺母350螺接在第一螺杆310上,并与卡扣远离第一支架的端面抵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30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侧,用以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第一支架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侧板330,第一螺杆31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销轴320,第一螺杆310与第一销轴320垂直,第一销轴3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330铰接。第二支架的侧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侧板340,两个第二侧板340形成卡扣,第一螺杆310能够转动至两个第二侧板340之间,第一螺杆310远离第一销轴320的一端连接在螺母350,当第一螺杆310转动至两个第二侧板340之间时,拧动螺母350,使螺母350与第二侧板340远离第一侧板330的一侧抵接,从而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在一起。当管桩安装调节完成后,可以通过反向拧动螺母350,将第一螺杆310从两个第二侧板340之间转出,实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拆开,操作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结构300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连接的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导向架110,第一下导向架130、第一立柱120和第一底座150;第一立柱120的一端与第一上导向架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导向架130连接。
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导向架210,第二下导向架230、第二立柱220和第二底座250;第二立柱220的一端与第二上导向架2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下导向架230连接。
第一上导向架110与第二上导向架210相对设置,第一下导向架130与第二下导向架230相对设置。
第一上导向架110上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上导向架210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一半圆形凹和第二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一圆形孔。
第一下导向架130上设置有第三半圆形凹槽,第二下导向架230上设置有与第三半圆形凹槽相对应的第四半圆形凹槽,第三半圆形凹和第四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二圆形孔。
第一圆形孔和所述第二圆形孔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具体地,第一上导向架110和第一下导向架130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柱120连接,第二上导向架210和第二下导向架230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柱220连接,第一上导向架110上的第一半圆形凹槽和第二上导向架210上的第二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一圆形孔,第一下导向架130上的第三半圆形凹槽和第二下导向架230上的第四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二圆形孔,第一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插装在第一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内的管桩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调节其垂直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2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一圆形孔周向的多个第一抱箍111;第一驱动机构112用于驱动多个第一抱箍111沿水平方向移动。
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132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二圆形孔周向的多个第二抱箍131;第二驱动机构132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抱箍131沿水平方向移动。
第一抱箍111与第二抱箍131配合,用于调节管桩的垂直度。
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112包括多个伸缩缸,伸缩缸沿水平方向设置,伸缩缸的固定端与第一支架连接,伸缩缸的活动端与第一抱箍111连接,用以驱动第一抱箍111靠近或者远离插装在第一圆形孔内的管桩;第二驱动机构132也包括多个伸缩缸,伸缩缸沿水平方向设置,伸缩缸的固定端与第二支架连接,伸缩缸的活动端与第二抱箍131连接,用以驱动第二抱箍131靠近或者远离插装在第二圆形孔内的管桩。通过第一抱箍111和第二抱箍131的配合,以调节管桩的垂直度,从而满足施工作的需要。
该伸缩缸可以为液压缸、气缸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抱箍111和第二抱箍131的行程可以为250mm。
进一步的,第一抱箍111的数量为三个,均布在第一圆形孔的周向上。
第二抱箍131的数量为三个,均布在第二圆形孔的周向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抱箍111的数量为三个,均布在第一圆形孔的周向上,其中第一上导向架110上设置一个第一抱箍111,第二上导向架210上设置两个第一抱箍111。
第二抱箍131的数量也为三个,均布在第二圆形孔的周向上,其中第一下导向架130上设置一个第一抱箍111,第二下导向架230上设置两个第一抱箍111,且沿竖直方向,第一抱箍111与第二抱箍131的位置相对应,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方便三个第一抱箍111和三个第二抱箍131同时调节,调节精度和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第一抱箍111朝向管桩的端面为弧形面,弧形面背向管桩的方向弯曲。
第二抱箍131朝向管桩的端面为弧形面,弧形面背向管桩的方向弯曲。
具体地,弧形面与管桩同曲线的形状,同时在该弧形面朝向管桩的侧面上设置橡胶垫,在使弧形面与管桩紧密贴合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管桩不受损伤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座150,第一底座150与第一下导向架130连接,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座250,第二底座250与第二下导向架230连接。
第一底座150上设置有第五半圆形凹槽,第二底座250上设置有与第五半圆形凹槽对应的第六半圆形凹槽,第五半圆形凹槽与第六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三圆形孔。
第三圆形孔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圆形孔的直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300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其中三个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侧,另外三个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具体位置为分别设置在第一上导向架110和第二上导向架210之间、第一下导向架130和第二下导向架230之间,以及第一底座150和第二底座250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下导向架130和第一底座150的相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机构140,用以调节第一下导向架130和第一底座150之间的距离。
第二下导向架230和第二底座250的相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三调节机构240,用以调节第二下导向架230和第二底座250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第二调节机构140的数量为两个,间隔设置在第一底座150和第一下导向架130之间,用以调节第一底座150和第一下导向架130之间的距离;第三调节机构240和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在第二底座250和第二下导向架230之间,用以调节第二底座250和第二下导向架230之间的距离。
因施工作业的地势不同,通过设置在第一底座150和第一下导向架130之间的第二调节机构140和设置在第二底座250和第二下导向架230之间的第三调节机构240可辅助调节第一上导向架110和第二上导向架210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同时方便第一调节机构能够有效控制管桩的垂直度。
第二调节机构140和第三调节机构240可以为液压缸、气缸等。
第二调节机构140和第三调节机构240的行程可以为100mm。
进一步的,第一底座150和第二底座250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内用于插装钢棒400。
具体地,第一底座150和第二底座25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钢棒400通过固定孔插入地下,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底座150和第二底座250上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内的钢棒400打入地下可有效控制导向架稳定度,确保管桩施工过程不偏位。
钢棒400可以采用直径10厘米,2米长的钢棒400打入地下,能够克服不同的地质情况,确保装置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利用伸缩缸推动第一抱箍111和第二抱箍131给定推力可调整管桩的垂直度,使得管桩在初期打入、过程打入能够有效的保证在允许设计偏差内,提高管桩施工效率,确保管桩施工精度,从而保证上部结构安装精准定位;第二调节机构140和第三调节机构240可辅助调节该装置的第一上导向架110和第二上导向架210以及第一下导向架130和第二下导向架230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确保管桩平面位置,同时保证第一调节机构能够有效控制垂直度;第一底座150和第二底座250上的固定孔通过插入钢棒400后打入地下,可有效控制该装置在施工过程中稳定度,确保管桩施工过程不偏位;第一连接结构300可确保管桩施工完毕后方便拆卸,避免碰撞管桩造成管桩偏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0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围成贯穿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下表面的通孔,通孔用于插装管桩;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通孔内插装的管桩的垂直度。使用时,将管桩插装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通孔内,然后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0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插装在通孔内的管桩,以使管桩的垂直度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管桩施工完毕后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0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拆开,避免吊装时碰撞管桩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和经济损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围成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插装管桩;
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通孔内插装的所述管桩的垂直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凹槽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螺杆、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卡扣;
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能够装入所述卡扣内,所述螺母螺接在所述第一螺杆上,并与所述卡扣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导向架,第一下导向架、第一立柱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导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导向架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导向架,第二下导向架、第二立柱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导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导向架连接;
所述第一上导向架与所述第二上导向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下导向架与所述第二下导向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上导向架上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上导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半圆形凹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一圆形孔;
所述第一下导向架上设置有第三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下导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半圆形凹槽相对应的第四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三半圆形凹和所述第四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二圆形孔;
所述第一圆形孔和所述第二圆形孔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孔周向的多个第一抱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抱箍沿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圆形孔周向的多个第二抱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抱箍沿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抱箍配合,用于调节所述管桩的垂直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的数量为三个,均布在所述第一圆形孔的周向上;
所述第二抱箍的数量为三个,均布在所述第二圆形孔的周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朝向所述管桩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抱箍朝向所述管桩的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背向所述管桩的方向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下导向架连接;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下导向架连接;
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五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半圆形凹槽对应的第六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五半圆形凹槽与所述第六半圆形凹槽围成第三圆形孔;
所述第三圆形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圆形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导向架和所述第一底座的相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第一下导向架和所述第一底座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下导向架和所述第二底座的相接处设置有多个第三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第二下导向架和所述第二底座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用于插装钢棒。
CN202010272042.6A 2020-04-08 2020-04-08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1335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2042.6A CN111335317A (zh) 2020-04-08 2020-04-08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2042.6A CN111335317A (zh) 2020-04-08 2020-04-08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5317A true CN111335317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8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2042.6A Pending CN111335317A (zh) 2020-04-08 2020-04-08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53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289A (zh) * 2020-07-16 2020-10-30 曹银花 一种水利施工管桩智能安装施工设备及安装施工工艺
CN113585265A (zh) * 2021-07-30 2021-11-02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钢筋笼垂直度控制的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9587A (ja) * 2005-04-19 2006-11-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柱脚基礎の施工方法および位置決め装置
KR20100052847A (ko) * 2008-11-11 2010-05-20 이덕영 말뚝연결장치
CN101748729A (zh) * 2009-12-23 2010-06-23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管桩锤击法沉桩垂直度的方法
CN204645070U (zh) * 2015-03-13 2015-09-16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夹桩装置
CN106759351A (zh) * 2017-01-25 2017-05-3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永久支护结构预制管桩的垂直度导向装置及方法
CN110670587A (zh) * 2019-10-23 2020-01-10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桩基施工定位方法
CN211898386U (zh) * 2020-04-08 2020-11-10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9587A (ja) * 2005-04-19 2006-11-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柱脚基礎の施工方法および位置決め装置
KR20100052847A (ko) * 2008-11-11 2010-05-20 이덕영 말뚝연결장치
CN101748729A (zh) * 2009-12-23 2010-06-23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管桩锤击法沉桩垂直度的方法
CN204645070U (zh) * 2015-03-13 2015-09-16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夹桩装置
CN106759351A (zh) * 2017-01-25 2017-05-3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永久支护结构预制管桩的垂直度导向装置及方法
CN110670587A (zh) * 2019-10-23 2020-01-10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桩基施工定位方法
CN211898386U (zh) * 2020-04-08 2020-11-10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289A (zh) * 2020-07-16 2020-10-30 曹银花 一种水利施工管桩智能安装施工设备及安装施工工艺
CN111847289B (zh) * 2020-07-16 2022-07-26 天工方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施工管桩智能安装施工设备及安装施工工艺
CN113585265A (zh) * 2021-07-30 2021-11-02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钢筋笼垂直度控制的装置
CN113585265B (zh) * 2021-07-30 2022-07-08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钢筋笼垂直度控制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98386U (zh)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CN111335317A (zh)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CN110016938B (zh) 一种逆作法基坑矩形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
CN210976662U (zh) 一种钢管柱调垂装置
CN112324160A (zh) 一种装配格构式钢结构安装用临时支撑架及使用方法
CN214573987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格构柱定位架
CN215906792U (zh) 一种格构柱导向定位调垂安装设备
CN212865954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16836900U (zh) 一种钢筋笼分节吊装装置
CN114542079B (zh) 一种高效的竖井爬模施工系统
CN217076793U (zh) 一种塔吊安装调节底座
CN214402806U (zh) 一种装配格构式钢结构安装用临时支撑架
CN216586578U (zh) 一种地基内支撑结构
CN215160567U (zh) 一种液压顶升承重支架
CN115613548A (zh) 预制地连墙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483490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柱吊装对位安装系统
CN209779626U (zh) 一种立柱桩定位及下放辅助装置
CN103334584A (zh) 一种滑模系统的模板调节系统
CN202323896U (zh) 预埋锚锥精确定位装置
CN214996126U (zh) 一种格构柱方向控制结构
CN210712856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预应力支撑体系
CN219862802U (zh) 一种桩基基础测量施工辅助装置
CN221052585U (zh) 全砂层地质超大直径复合桩钢管的安装系统
CN221074110U (zh) 钻塔
CN219451568U (zh) 一种用于支承柱一桩双柱施工时垂直度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