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4196B - 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4196B
CN111334196B CN202010198949.2A CN202010198949A CN111334196B CN 111334196 B CN111334196 B CN 111334196B CN 202010198949 A CN202010198949 A CN 202010198949A CN 111334196 B CN111334196 B CN 111334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arts
composite material
shell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89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34196A (zh
Inventor
王明
郑志才
魏化震
陈艳
王强
王尚
孟祥武
肖亚超
王义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on Metallic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1989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4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4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4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34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4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壳体界面粘接用胶,是由苯乙烯、含环氧基丙烯酸酯、氯丙烯、乙烯基胺、引发剂按比例混合制成,具有耐热性高,对聚烯烃类材料以及环氧树脂材料均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抗老化性能好,可有效解决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绝热层与结构层分层的问题,同时有效提高环氧树脂层韧性等优点。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有操作方便、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粘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对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缠绕层的粘接特别有效的胶粘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复合材料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应用轻质、高强的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承力件以替代合金材料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内针对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进行了大量研究。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结构主要包括绝热层、缠绕层,绝热层为三元乙丙橡胶,缠绕层为环氧树脂浸渍纤维缠绕而成,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均需涂抹胶粘剂以提高二者粘接性能,常用的胶粘剂为聚烯烃类,但该类胶粘剂与环氧树脂粘接性能差,导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存在分层现象,限制了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应用。
CN101896569A公开了一种胶粘剂组合物,包括至少1个不饱和键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含量为15wt%以上的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具有不饱和键的硅烷化合物、酸改性聚烯烃树脂、聚合引发剂以及适量溶剂、粘合剂、赋予粘合性的树脂等各种添加剂。该胶粘剂组合物对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具有优异的胶粘性,但其同样存在与环氧树脂浸渍纤维层粘接性能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结构层具有优异胶粘性能的胶粘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苯乙烯、含环氧基丙烯酸酯、氯丙烯、乙烯基胺、引发剂按比例混合于溶剂中制得胶粘剂。氯丙烯、丙烯酸酯极性强可提高胶粘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使用时将胶粘剂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层表面,溶剂挥发,形成胶膜。烯键在引发剂作用下加成聚合反应,与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同时乙烯基胺中的氨基可引发丙烯酸酯中的环氧基团以及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团发生交联反应,使胶粘剂与环氧树脂键合,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绝热层与结构层界面粘接性能,同时可改善环氧树脂层韧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物料组成及含量为:
质量比为1:(1~1.5)的丙酮与二甲苯混合液 30~35质量份;
苯乙烯 40~50质量份;
含环氧基丙烯酸酯 20~30质量份;
氯丙烯 10~15质量份;
乙烯基胺 5~10质量份;
引发剂 5~7质量份。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苯乙烯 45~48质量份;
含环氧基丙烯酸酯 22~24质量份;
氯丙烯 12~13质量份;
乙烯基胺 5~7质量份。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质量比为1:(1~1.5)的丙酮与二甲苯混合液 30质量份;
苯乙烯 45质量份;
含环氧基丙烯酸酯 22质量份;
氯丙烯 12质量份;
乙烯基胺 5质量份;
引发剂 5质量份。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质量比为1:(1~1.5)的丙酮与二甲苯混合液 32质量份;
苯乙烯 46质量份;
含环氧基丙烯酸酯 23质量份;
氯丙烯 12.5质量份;
乙烯基胺 6质量份;
引发剂 6质量份。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质量比为1:(1~1.5)的丙酮与二甲苯混合液 33质量份;
苯乙烯 47质量份;
含环氧基丙烯酸酯 24质量份;
氯丙烯 13质量份;
乙烯基胺 5质量份;
引发剂 7质量份。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质量比为1:(1~1.5)的丙酮与二甲苯混合液 34质量份;
苯乙烯 48质量份;
含环氧基丙烯酸酯 24质量份;
氯丙烯 12质量份;
乙烯基胺 7质量份;
引发剂 5质量份。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胺为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的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的一种。
本发明涉及的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1)将质量比为1:(1~1.5)的丙酮与二甲苯混合,制成有机溶剂;
2)称取40~50质量份的苯乙烯、20~30质量份的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0~15质量份的氯丙烯、5~10质量份的乙烯基胺和5~7质量份的引发剂,溶入30~35质量份的有机溶剂内,制成混合液;
3)将混合液加热至60℃~80℃,在冷凝液作用下,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即制成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
本发明涉及的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混合液的步骤中,所述溶入30~35质量份有机溶剂内的苯乙烯为 45~48质量份、含环氧基丙烯酸酯为22~24质量份、氯丙烯为 12~13质量份、乙烯基胺为5~7质量份以及引发剂5~7质量份。
本发明涉及的复合材料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具有耐热性高,对聚烯烃类材料以及环氧树脂材料均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抗老化性能好,可有效解决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绝热层与结构层分层的问题,同时有效提高环氧树脂层韧性等优点。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有操作方便、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技术方案却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变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按质量比1:1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0g有机溶剂,40g苯乙烯、20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0g氯丙烯、5g乙二胺,5g过氧化苯甲酰,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7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10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7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00.5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4%。
实施例二
按质量比1:1.5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2g有机溶剂,45g苯乙烯,25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2g氯丙烯,7g二乙烯三胺,6g偶氮二异丁腈,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再放置于磁力搅拌器底座上,三口瓶内加入转子。三口瓶的一个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两个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8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磁力搅拌器,使转子以8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8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08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4.5%。
实施例三
按质量比1:1.25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5g有机溶剂,50g苯乙烯,30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5g氯丙烯,10g乙二胺,7g过氧化苯甲酰,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出水口通过橡皮管与水冷式冷凝器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6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9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6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12.7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5%。
实施例四
按质量比1:1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0g有机溶剂,45g苯乙烯,22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2g氯丙烯,5g二乙烯三胺,5g偶氮二异丁腈,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6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8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6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20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7%。
实施例五
按质量比1:1.3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2g有机溶剂,46g苯乙烯,23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2.5g氯丙烯,6g乙二胺,6g过氧化苯甲酰,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6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9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6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25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6.5%。
实施例六
按质量比1:1.5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3g有机溶剂,47g苯乙烯,24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3g氯丙烯,5g二乙烯三胺,7g偶氮二异丁腈,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8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10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8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30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7%。
实施例七
按质量比1:1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4g有机溶剂,48g苯乙烯,24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2g氯丙烯,7g乙二胺,5g过氧化苯甲酰,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6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10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6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28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6%。
实施例八
按质量比1:1.25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2g有机溶剂,46g苯乙烯,23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2.5g氯丙烯,9g二乙烯三胺,6g偶氮二异丁腈,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7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9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7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05.5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5%。
实施例九
按质量比1:1.5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5g有机溶剂,45g苯乙烯,24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3g氯丙烯,8g乙二胺,7g过氧化苯甲酰,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8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8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8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07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5.5%。
实施例十
按质量比1:1.2称取丙酮和二甲苯溶液,倒入烧杯中,常温下,用玻璃棒搅拌混合10min,制备成有机溶剂。
称取32g有机溶剂,45g苯乙烯,25g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2.5g氯丙烯,10g二乙烯三胺,5g偶氮二异丁腈,依次加入至三口瓶中。将三口瓶置于加热套中,三口瓶竖直开口处设置电动搅拌装置,其中的一个侧开口处设置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的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与自来水管相连,另外一个侧开口用木塞堵塞。设置加热套的加热温度为80℃。
试验时,依次启动加热套,打开自来水开关,以及启动电动搅拌装置,使其以80转/分的速度搅拌三口瓶内的混合液,待加热套温度达到80℃时,继续搅拌30min,即制得复合材料壳体绝热层粘接用胶。
180°剥离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胶粘剂剥离强度为110 N/2.5cm。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胶液涂抹于三元乙丙橡胶接头处以及三元乙丙橡胶与缠绕层界面处,然后缠绕、固化成型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对壳体进行高低温老化试验,高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低温试验温度为-70℃,持续时间500h,结果显示三元乙丙橡胶层与缠绕层界面处不开裂,无分层现象。对壳体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发现爆破应变为5%。

Claims (9)

1.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物料组成及含量为:
Figure FDA000343439039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343439039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34343903900000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34343903900000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34343903900000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FDA000343439039000002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的一种。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1)将质量比为1:(1~1.5)的丙酮与二甲苯均匀混合,制成有机溶剂;
2)称取40~50质量份的苯乙烯、20~30质量份的含环氧基丙烯酸酯、10~15质量份的氯丙烯、5~10质量份的乙二胺或二乙烯三胺和5~7质量份的引发剂,溶入30~35质量份的有机溶剂内,制成混合液;
3)将混合液加热至60℃~80℃,在冷凝液作用下,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即制成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混合液的步骤中,所述溶入30~35质量份有机溶剂内的苯乙烯为45~48质量份、含环氧基丙烯酸酯为22~24质量份、氯丙烯为12~13质量份、乙二胺或二乙烯三胺为5~7质量份以及引发剂5~7质量份。
CN202010198949.2A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334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8949.2A CN111334196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8949.2A CN111334196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4196A CN111334196A (zh) 2020-06-26
CN111334196B true CN111334196B (zh) 2022-02-18

Family

ID=71178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8949.2A Active CN111334196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41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35A (zh) * 1989-11-18 1990-06-13 赣西化工厂 耐高温瞬间堵漏胶及其配制方法
CN103214773A (zh) * 2012-01-20 2013-07-24 德莎欧洲公司 用于聚丙烯酸酯的交联剂-促进剂系统
CN106753081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深圳市美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fpc用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fpc
DE102016124075A1 (de) * 2016-12-12 2018-06-14 Fischerwerke Gmbh & Co. Kg Hybridbindemittel sowie dessen Verwend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56743A1 (en) * 2017-10-17 2019-08-22 Jeffrey R. Bowers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Including (Meth)Acrylates and Rubber
CN108424725A (zh) * 2018-04-09 2018-08-21 合肥佳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革用环保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35A (zh) * 1989-11-18 1990-06-13 赣西化工厂 耐高温瞬间堵漏胶及其配制方法
CN103214773A (zh) * 2012-01-20 2013-07-24 德莎欧洲公司 用于聚丙烯酸酯的交联剂-促进剂系统
CN106753081A (zh) * 2016-11-30 2017-05-31 深圳市美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fpc用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fpc
DE102016124075A1 (de) * 2016-12-12 2018-06-14 Fischerwerke Gmbh & Co. Kg Hybridbindemittel sowie dessen Verwend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4196A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7323B (zh) 交联树脂组合物、使用了该交联树脂组合物的电线以及电缆
CN112852106B (zh) 一种环氧树脂-氮化硼导热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792A (zh) 一种用于粘接极性聚合物和金属材料的聚酯弹性体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7911A (zh) 一种绝缘导热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5812A (zh)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CN102816536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665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粉体的耐久性导热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34196B (zh) 一种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界面粘接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0563A (zh) 一种太阳能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4032053A (zh) 一种锂电池铝塑膜内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2027B (zh) 一种环氧改性的氯化聚丙烯粘合剂
CN105331236A (zh) 一种高压母线防闪络耐击穿绝缘涂料及其涂敷方法
CN116376491B (zh) 一种高韧性环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6087A (zh) 有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机硅导电胶组合物及有机硅导电胶
CN10879504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线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2673A (zh) 一种抗震抗喷淋的柔性防火分支电缆
CN105440398B (zh) 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636B (zh) 一种纤维增强型聚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78247B (zh) 一种湿法缠绕成型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H03504986A (ja) シラン―グラフト重合体組成物
CN109161206A (zh) 一种高安全性新能源汽车电池
CN110437569B (zh) 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阻尼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418A (zh) 超浓乳液制备聚丙烯酸酯-有机p阻燃剂的方法
KR20000041503A (ko) 열접착성 폴리올레핀 수지 조성물
CN102634304A (zh) 一种低温高性能3pe干膜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