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3101A - 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 Google Patents

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3101A
CN111333101A CN202010156802.7A CN202010156802A CN111333101A CN 111333101 A CN111333101 A CN 111333101A CN 202010156802 A CN202010156802 A CN 202010156802A CN 111333101 A CN111333101 A CN 111333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nc oxide
solution
zinc
precursor
option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68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磊
王东
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yuan Lutai Nano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yuan Lutai Nano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yuan Lutai Nano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yuan Lutai Nano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68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31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3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3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9/00Compounds of zinc
    • C01G9/02Oxides; Hydr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涉及纳米氧化锌制备领域。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在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中和反应,生成前驱体浆液;将前驱体浆液调节至中性,静置陈化至少2.5h,洗涤,压滤,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煅烧;采用超重力反应器进行直接沉淀反应,使生成的碱式碳酸锌前驱体在超重力反应器中快速成核,然后再陈化,成核均匀、细微,核间主要为凝结生长,使后续煅烧后的纳米氧化锌粒径均匀细微,且煅烧后纳米氧化锌的比表面积相比于直接沉淀法有效增大,将制得的纳米氧化锌应用于脱硫剂中,可使脱硫剂的穿透硫容高达25%。

Description

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纳米氧化锌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背景技术
目前,活性纳米氧化锌广泛应用于脱硫剂、橡胶、陶瓷、医疗、光催化、化妆品、饲料等行业。采用湿法制备的活性纳米氧化锌,更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成为了氧化锌脱硫剂的主要原料。
现阶段,氧化锌脱硫剂所使用的活性氧化锌都是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的活性氧化锌,例如现有的纳米氧化锌在反应罐中直接沉淀的制备方法,前驱体粒子间团聚现象严重,煅烧后,产品粒径分布宽,易团聚,比表面积减小。而现阶段市场上的活性纳米氧化锌产品,不论氧化锌含量是95%以上还是99%以上的活性纳米氧化锌产品,其比表面积基本上都在40-65m2/g,很少有突破65m2/g的活性氧化锌,且其在应用于氧化锌脱硫剂中时,只能达到HG/T 2508-2012氧化锌脱硫剂标准规定的220℃下穿透硫容20%的基本标准要求,无法使其穿透硫容有更大突破,部分产品甚至难以使氧化锌脱硫剂穿透硫容达到20%的要求。
有鉴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在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中和反应,生成前驱体浆液。
将前驱体浆液调节至中性,静置陈化2.5-3.5h,洗涤,压滤,获得前驱体。
将前驱体煅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采用超重力反应器进行直接沉淀反应,使生成的前驱体碱式碳酸锌在超重力反应器中快速成核,然后再陈化,成核均匀、细微,核间主要为凝结生长,使后续煅烧后的纳米氧化锌粒径均匀细微,且煅烧后纳米氧化锌的比表面积相比于直接沉淀法有效增大,同时陈化过程中,碱式碳酸锌晶核在范德华力等作用力下聚合,前驱体碱式碳酸锌也会排斥吸附于其表面的离子、微粒等杂质,进一步提高前驱体纯净度,降低后续煅烧温度,也便于后续工艺的过滤和洗涤,减少洗涤水处理量。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煅烧为闪蒸煅烧。
利用闪蒸煅烧的方式,使前驱体的煅烧快速完成,最大限度保证纳米氧化锌表面活性,同时避免因煅烧时间较长导致的纳米氧化锌颗粒团聚。
可选地,闪蒸煅烧在385-465℃的条件下进行。
可选地,闪蒸煅烧在385-440℃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煅烧前的前期工艺降低了煅烧温度,同时该温度条件下,避免因温度原因造成的纳米氧化锌颗粒团聚,比表面积减小的现象,也即是通过闪蒸煅烧的温度选择,使纳米氧化锌的比表面积最大化,同时可使纳米氧化锌中含有少量的碱式碳酸锌,其表面活性远高于直接采用纳米氧化锌和碱式碳酸锌按比例混合得到的产品。
其中,闪蒸煅烧在闪蒸煅烧系统中进行,该系统包括煅烧炉,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前驱体的含水量为45-55%。
采用前驱体的含水量为45-55%的原因是:由于在进入闪蒸煅烧系统后,在进入煅烧炉进行高温煅烧前,已经在进入闪蒸煅烧系统初期,被煅烧炉余热干燥,因此前驱体不需要额外的干燥步骤直接进行闪蒸煅烧,有效节省流程。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中和反应在50-53℃的条件下进行。
上述温度条件与超重力反应器配合效果佳,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成核反应速度快、生成的物料较细且比表面积大。
可选地,可选地,超重力反应器的转速为390-680r/min。
可选地,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同时进入超重力反应器且二者的总进液量为15-20m3/h。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的体积比为1:0.6-0.8。
其中,硫酸锌溶液中[Zn2+]=60-105g/L,纯碱溶液为10-23wt%的纯碱溶液。
上述条件下,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反应充分且原料几乎全部被反应,避免引入较多杂质。
由于硫酸锌溶液和纯碱溶液在50-53℃下反应,获得的纳米氧化锌颗粒比表面积大,但是在此温度下,仍有少量硫酸锌未反应完全,或者说,需要长时间来反应完全,因此,为了提高硫酸锌和纯碱的反应程度,最大程度的回收锌。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静置陈化的步骤之前,制备方法还包括:将调节至中性的前驱体浆液升温至75-85℃后停止加热并搅拌20-40min。
可选地,静置陈化2.5-3.5h。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硫酸锌溶液包括允许的杂质,杂质包括Fe2+、Cu2+、Mn2+及Cd2+,且当[Zn2+]=100g/L时,[Fe2+]<2mg/L,[Mn2+]≤2mg/L,[Cu2+]<2mg/L,[Cd2+]<2mg/L。
上述硫酸锌溶液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在除Fe2+后的硫酸锌粗液中经锌粉置换Cd2+以及Cu2+,过滤后对获得的第二滤液除Mn2+,过滤后将获得的第三滤液静置沉降,调节获得的上清液的Zn2+浓度,即得硫酸锌溶液。
进一步地,当杂质包括Al3+时,当硫酸锌溶液中[Zn2+]=100g/L时,[Al3+]<10mg/L。
可选地,当杂质包括Al3+时,硫酸锌溶液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获得第二滤液前,在除Fe2+后的硫酸锌粗液中加入用于除Al3+的絮凝剂,沉降后过滤,将获得的第一滤液经锌粉置换Cd2+以及Cu2+
可选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上述絮凝剂不仅可以脱除含铝原料中的铝,并且能够降低溶液中的钙、镁、硅的杂质含量,同时降低后续净化脱除的铜镉杂质的含量,有效减少后续净化除铜镉的金属锌粉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其由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制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利用如上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制得,其比表面积大,且当获得的纳米氧化锌中氧化锌的含量为92%时,其比表面积活性可高达120m2/g。
可选地,纳米氧化锌中含有碱式碳酸锌。
纳米氧化锌中含有的碱式碳酸锌作为活性氧化锌载体,以提高纳米氧化锌的反应界面,应用于下游氧化锌脱硫剂行业中,不但不会对氧化锌脱硫剂机械强度等指标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使氧化锌脱硫剂的穿透硫容有极大提高。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硫剂,其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以及助剂。
可选地,脱硫剂包括T305型氧化锌脱硫剂。
通过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的引入设置,有效提高氧化锌脱硫剂的穿透硫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申请人发现,由于氧化锌前驱体合成工艺和氧化锌煅烧工艺都会影响最后得到的活性纳米氧化锌产品的表面活性,因此,基于上述两方面进行改进,以获得本申请。
其中,以[Zn2+]表示Zn2+浓度,以此类推得到其他离子浓度的表示方法。
具体请参阅图1,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S1.获得硫酸锌溶液和纯碱溶液。
其中,硫酸锌溶液包括允许的杂质,杂质主要包括Fe2+、Cu2+、Mn2+及Cd2+,且当[Zn2 +]=100g/L时,[Fe2+]<2mg/L,[Mn2+]≤2mg/L,[Cu2+]<2mg/L,[Cd2+]<2mg/L。
当杂质包括除了保护Fe2+、Cu2+、Mn2+及Cd2+以外,还包括Al3+时,当硫酸锌溶液中[Zn2+]=100g/L时,[Al3+]<10mg/L。
硫酸锌溶液可以自行配置,也可以购买,只要满足上述需求即可。
可选地,硫酸锌溶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1)获得硫酸锌粗液
可选地,硫酸锌粗液由次氧化锌投入到水中进行浸出浆化,至浸出液pH=5且[Zn2 +]=60-105g/L,过滤所得,例如次氧化锌与水的重量比为1:4-8,实际反应中水的用量可根据原料中锌含量进行调整。
可选地,硫酸锌粗液中[Zn2+]=60-105g/L。
(2)净化硫酸锌粗液
当杂质不含有Al3+时,硫酸锌溶液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在除Fe2+后的硫酸锌粗液中经锌粉置换Cd2+以及Cu2+,过滤后对获得的第二滤液除Mn2+,过滤后将获得的第三滤液静置沉降,调节获得的上清液的Zn2+浓度,即得硫酸锌溶液。
上述条件下,由于经锌粉能够置换铜镉,且铜镉的活性不同,因此当杂质Cd2+合格后,杂质铜也符合标准。
虽然大部分次锌粉原料中,几乎不含铝,但随着矿物原料开发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次氧化锌品位越来越低、成分越来越复杂,部分上游企业的次锌粉中,铝含量较高,且可能含有部分硅、钙、镁等杂质,因此,此部分次氧化锌获得的硫酸锌溶液包括允许的杂质Al3+,为了使硫酸锌溶液中的Zn2+]=100g/L时,硫酸锌溶液中的[Al3+]浓度<10mg/L,可选地,当杂质包括Al3+时,硫酸锌溶液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获得第二滤液前,在除Fe2+后的硫酸锌粗液中加入用于除Al3+的絮凝剂,沉降后过滤,将获得的第一滤液经锌粉置换Cd2+以及Cu2+
通过絮凝剂的添加,以降低后续煅烧能耗。同时由于过滤后第一滤液存在部分絮凝剂,仍可发生一定的作用,因此在第三滤液静置沉降后,对上清液进行检测Al3+浓度的测定,若不合格添加部分絮凝剂进行再处理。
絮凝剂可以直接购买市面上常见的除铝的絮凝剂,例如为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具体可包括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或者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加入定量双氧水(作为氧化剂,防止引入新杂质),持续搅拌一定时间,然后根据加入的双氧水量,向其中投入碳酸钙进行水解除铁。取滤液检测合格后,将物料进入板框压滤机过滤,除铁后的硫酸锌粗液。
对第二滤液除锰的步骤包括:将第二滤液升温至80-90℃,搅拌下,分批、少量加入高锰酸钾净化除猛,过程中检测滤液呈粉红色后,停止加入高锰酸钾,搅拌至溶液颜色褪去,检测,Mn2+浓度合格后,物料进入板框压滤机过滤。
纯碱溶液可以将纯碱加入水中,溶解后获得。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在目标范围内,防止因杂质过多导致的最后的纳米氧化锌的质量较差的问题。
S2.将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在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中和反应,生成前驱体浆液。
其中,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的体积比为1:0.6-0.8;例如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的重量比为1:0.65、1:0.7、1:0.72或1:0.75。
其中,硫酸锌溶液中[Zn2+]=60-105g/L,例如硫酸锌溶液中[Zn2+]=60g/L、70g/L、80g/L、90g/L、95g/L、100g/L或105g/L等,纯碱溶液为10-23wt%,例如为10wt%、13wt%、15wt%、20wt%或22wt%的纯碱溶液。
可选地,超重力反应器的电机频率20Hz-35Hz之间,超重力反应器的转速为390-680r/min,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同时进入反应器且二者的总进液量为15-20m3/h。
具体例如:选择电机频率30Hz时,反应器转速为582r/min,进料总量选择为18m3/h时,如选择[Zn2+]=100g/L、纯碱20wt%,则按照锌碱体积比1:0.65的比例,硫酸锌溶液的进料速度为11m3/h,纯碱溶液的进料速度为7m3/h,其也为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方式。
可选地,中和反应在50-53℃的条件下进行;例如中和反应在50℃、51℃、51.5℃、52℃或53℃等的条件下进行。
S3.将前驱体浆液调节至中性,静置陈化至少2.5h,洗涤,压滤,获得前驱体。
可选地,静置陈化2.5-3.5h,此时间段内,能够保证前驱体粒子在超重力反应器中快速成核后,在陈化阶段通过聚合等方式,均匀生长,且粒径范围在较佳范围内,便于后续洗涤且不影响煅烧效果。
可选地,在静置陈化的步骤之前,制备方法还包括:将调节至中性的前驱体浆液升温至75-85℃停止加热,并搅拌20-40min。
洗涤采用水洗,去除前驱体表面的硫酸盐等杂质,同时由于采用超重力反应器和陈化的步骤,使核变大,因此便于洗涤和过滤。
可选地,洗涤后的水可回收,用于回收硫酸钠。
可选地,前驱体的含水量为45-55%。
S4.将前驱体煅烧。
煅烧可以采用回转窑煅烧和闪蒸煅烧,但回转窑煅烧过程中,前驱体煅烧时间长,会导致纳米氧化锌易团聚,缩小比表面积的问题。因此可选地,煅烧为闪蒸煅烧,使前驱体煅烧快速完成,对保证纳米氧化锌表面活性有良好的效果。
可选地,闪蒸煅烧在385-465℃的条件下中进行,例如闪蒸煅烧在天然气燃烧形成的385℃、390℃、395℃、400℃、410℃、420℃、430℃、440℃、450℃或460℃的热空气中进行。
可选地,闪蒸煅烧在385-440℃的条件下中进行。
综上,本申请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锌,其由上述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制得。
其中,纳米氧化锌中含有碱式碳酸锌。
最后,本申请提供一种脱硫剂,其包括上述纳米氧化锌以及助剂。其中,助剂例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具体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脱硫剂包括T305型氧化锌脱硫剂。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进行具体说明。
本申请中,采用BET法测比表面积(北京中科晖玉科技有限公司HYA2010-A2型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仪)。
实施例1
硫酸锌溶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A、将1重量份次氧化锌投入到4-8重量份水中进行浸出,至pH=5且[Zn2+]=100g/L,过滤,获得硫酸锌粗液。
B、检测硫酸锌粗液中铁含量,根据计算后,加入定量双氧水,持续搅拌10min。然后根据加入的双氧水量,向其中按比例投入碳酸钙进行水解除铁,调节pH值=5,搅拌10min,取滤液检测,[Fe2+]<2mg/L后,物料进入板框压滤机过滤,获得在除铁后的硫酸锌粗液。
C、检查除铁后的硫酸锌粗液中铝含量,升温至60-70℃,加入计算后获得的定量絮凝剂,搅拌20min后静置沉降3h,然后物料进入板框压滤机过滤,得第一滤液。
D、检查第一滤液检测溶液中铜、镉含量,在50℃下,按计算获得比例加入锌粉,搅拌30min,净化除铜镉,检测至[Cd2+]<2mg/L后,物料进入板框压滤机过滤,得第二滤液。
E、将第二滤液升温至80-90℃,搅拌条件下,分批、少量加入高锰酸钾净化除猛,过程中检测滤液呈粉红色后,停止加入高锰酸钾,搅拌至溶液颜色褪去,检测至[Mn2+]≤2mg/L,物料进入板框压滤机过滤,获得第三滤液。
F、第三滤液进入净化沉降池,静置20h以上,取上清液检测[Al3+]<10mg/L后,将获得的上清液中Zn2+浓度调节至目标浓度,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纳米氧化锌,其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将实施例1获得的上清液中的Zn2+浓度调节至100g/L,作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硫酸锌溶液。
取1体积份的硫酸锌溶液和0.65体积份浓度为20wt%的纯碱溶液,在50℃下,按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的进料总量为18m3/h且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流量比为1:0.65的条件进入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中和反应,生成前驱体浆液。
将反应后获得的前驱体浆液进入反应罐,搅拌,调整pH值=7后,升温至80℃,搅拌30min,静置陈化3h,然后经水洗涤,压滤获得含水量为50±1%的前驱体。将洗涤后的水回收,根据相关技术回收硫酸钠。
将前驱体加入闪蒸煅烧炉,在400℃煅烧,获得活性纳米氧化锌。
其中,活性纳米氧化锌中的氧化锌含量为92%,比表面积120m2/g。
试验例
按照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通过其他参数不变,改变闪蒸煅烧温度的方式,制得纳米氧化锌,作为超重力合成组。
设置反应罐搅拌合成组:其与超重力合成组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硫酸锌溶液和纯碱溶液在反应罐中直接搅拌合成,陈化3h,替换实施例2中提供的超重力反应器+陈化的方法。
然后分别利用超重力合成组和反应罐搅拌合成组制得的纳米氧化锌分别制备T-305型氧化锌脱硫剂,具体制备如下:将3%-4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40%-50wt%的水、余量的纳米氧化锌配料,进行混料、轮碾、挤条成型、420℃-450℃煅烧4h、制备T-305型氧化锌脱硫剂。
其中,脱硫剂指标脱硫剂氧化锌含量依照HG/T2512-2013检测,脱硫剂220℃穿透硫容依照HG/T2513-2014要求进行检测,径向抗压碎力平均值采用大连智能试验机厂ZQJ-III-250N智能颗粒强度试验机,磨耗率采用大连智能试验机厂DGM-100B磨耗仪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404352930000121
Figure BDA0002404352930000131
根据上述比较,可以发现在煅烧温度为385-465℃之间时,获得的纳米氧化锌中的氧化锌含量为91.2%-93%时,其比表面积均大于其他企业生产的氧化锌含量为95%的纳米氧化锌,且在煅烧温度为410±5℃时,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的比表面积可高达122m2/g。并且,在相同的煅烧条件下,采用本申请采用的超重力反应器+陈化的方式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的比表面积,大于反应罐直接搅拌制得的纳米氧化锌。并且采用本申请制备的纳米氧化锌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市面常见的其他企业生产的氧化锌含量为95%的纳米氧化锌。
现有的市场中,一般氧化锌脱硫剂采用的为氧化锌含量为95%及以上的纳米氧化锌,未见主打氧化锌含量为91.2%-93%的纳米氧化锌作为氧化锌脱硫剂。对比可发现,由本申请制得的纳米氧化锌制备的脱硫剂,相比于反应罐搅拌合成组的脱硫剂,在氧化锌添加量相等的条件下,220℃穿透硫容可高达25%,其是单一使用现有的氧化锌含量为95%及以上的活性氧化锌、碱式碳酸锌按比例配合使用,所无法具备和达到的。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通过各条件合理的配合,制得高表面活性的纳米氧化锌,当纳米氧化锌应用于下游氧化锌脱硫剂行业中时能够提高脱硫剂产品性能,且不对下游行业应用及脱硫剂产品指标造成不良效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在超重力反应器中进行中和反应,生成前驱体浆液;
将所述前驱体浆液调节至中性,静置陈化至少2.5h,洗涤,压滤,获得前驱体;
将所述前驱体煅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为闪蒸煅烧;
可选地,所述闪蒸煅烧在385-465℃的条件下进行;
可选地,所述闪蒸煅烧在385-440℃的条件下进行;
可选地,所述前驱体的含水量为45-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反应在50-53℃的条件下进行;
可选地,所述超重力反应器的转速为390-680r/min;
可选地,所述硫酸锌溶液与纯碱溶液同时进入反应器且二者的总进液量为15-20m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锌溶液与所述纯碱溶液的体积比为1:0.6-0.8;
其中,所述硫酸锌溶液中[Zn2+]=60-105g/L,所述纯碱溶液为10-23wt%的纯碱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置陈化的步骤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调节至中性的所述前驱体浆液升温至75-85℃后停止加热并搅拌20-40min;
可选地,静置陈化2.5-3.5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锌溶液包括允许的杂质,所述杂质包括Fe2+、Cu2+、Mn2+及Cd2+,且当[Zn2+]=100g/L时,[Fe2+]<2mg/L,[Mn2+]≤2mg/L,[Cu2+]<2mg/L,[Cd2+]<2mg/L;
所述硫酸锌溶液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在除Fe2+后的硫酸锌粗液中经锌粉置换Cd2+以及Cu2+,过滤后对获得的第二滤液除Mn2+,过滤后将获得的第三滤液静置沉降,调节获得的上清液的Zn2+浓度,即得所述硫酸锌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杂质包括Al3+时,当所述硫酸锌溶液中[Zn2+]=100g/L时,[Al3+]<10mg/L;
可选地,当所述杂质包括Al3+时,所述硫酸锌溶液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获得第二滤液前,在除Fe2+后的硫酸锌粗液中加入用于除Al3+的絮凝剂,沉降后过滤,将获得的第一滤液经锌粉置换Cd2+以及Cu2+
可选地,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8.一种纳米氧化锌,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氧化锌,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中含有碱式碳酸锌。
10.一种脱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氧化锌以及助剂;
可选地,所述脱硫剂包括T305型氧化锌脱硫剂。
CN202010156802.7A 2020-03-09 2020-03-09 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Pending CN1113331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6802.7A CN111333101A (zh) 2020-03-09 2020-03-09 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6802.7A CN111333101A (zh) 2020-03-09 2020-03-09 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3101A true CN111333101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78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6802.7A Pending CN111333101A (zh) 2020-03-09 2020-03-09 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310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6352A (zh) * 2020-06-28 2020-09-01 孙美仙 一种氧化锌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17217A (zh) * 2021-08-25 2021-11-09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氧化锌的脱硫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13952917A (zh) * 2021-10-18 2022-01-21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重力反应器及其制备的活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15448356A (zh) * 2022-10-28 2022-12-09 山西普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锌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8972A (zh) * 2002-11-28 2003-05-21 王树楷 从低品位含锌物料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的方法
WO2010096862A1 (en) * 2009-02-24 2010-09-02 Auszinc Metals & Alloys Zinc oxide purification
CN103818945A (zh) * 2013-11-15 2014-05-28 洛阳市蓝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氧化锌的生产方法
CN104671278A (zh) * 2015-02-10 2015-06-03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高活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07337230A (zh) * 2017-09-07 2017-11-10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2915A (zh) * 2018-04-26 2018-09-07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高锌除尘灰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CN108793225A (zh) * 2018-09-04 2018-11-13 江西广恒胶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碱式碳酸锌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8972A (zh) * 2002-11-28 2003-05-21 王树楷 从低品位含锌物料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的方法
WO2010096862A1 (en) * 2009-02-24 2010-09-02 Auszinc Metals & Alloys Zinc oxide purification
CN103818945A (zh) * 2013-11-15 2014-05-28 洛阳市蓝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氧化锌的生产方法
CN104671278A (zh) * 2015-02-10 2015-06-03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高活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07337230A (zh) * 2017-09-07 2017-11-10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2915A (zh) * 2018-04-26 2018-09-07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高锌除尘灰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CN108793225A (zh) * 2018-09-04 2018-11-13 江西广恒胶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碱式碳酸锌的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苏小莉等: "煅烧温度对纳米氧化锌纯度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无机盐工业》 *
蔡天聪等: "煅烧温度对热分解工艺制备特定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锌性能影响", 《中国陶瓷》 *
贾荣宝等,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贾荣宝等: "《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精选 无机部分》", 30 June 1998,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
韩长日等: "《精细化工品实用生产技术手册:印染、橡塑助剂产品的制造技术》", 30 April 1996, 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6352A (zh) * 2020-06-28 2020-09-01 孙美仙 一种氧化锌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11606352B (zh) * 2020-06-28 2022-09-23 株洲安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锌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17217A (zh) * 2021-08-25 2021-11-09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氧化锌的脱硫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13617217B (zh) * 2021-08-25 2023-09-15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氧化锌的脱硫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13952917A (zh) * 2021-10-18 2022-01-21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重力反应器及其制备的活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15448356A (zh) * 2022-10-28 2022-12-09 山西普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锌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3101A (zh) 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
CN105060307B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白炭黑及其生产方法
CN103194603B (zh) 高纯五氧化二钒的制备方法
CN112645299A (zh) 一种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AU2006348797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iron arsenide compound with good crystallinity
CN109650430B (zh) 一种高镁含量石灰石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CN109810294B (zh) 一种丁基胶制品用高端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CN102602974B (zh) 一种利用天青石生产低钡精细锶盐产品的生产方法
CN101857269A (zh) 新流程钛渣和钛精矿混合酸解制备钛白粉的方法
CN107973327B (zh) 一种赤泥洗液的除杂方法及拟薄水铝石的生产方法
CN112479174A (zh) 一种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合成磷酸铁的方法
WO2020010689A1 (zh) 一种核-壳结构纳米沉淀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CN113004576B (zh) 一种负载型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10357131A (zh) 一种纳米氢氧化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95190B (zh) 一种易溶于酸的氢氧化铬的制备方法
CN114684827B (zh) 一种高品质改性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7777B (zh) 一种制取高品质钛白的方法
CN113354182B (zh) 一种含铬废液中铬矿化调控及净化分离的方法
CN211920886U (zh) 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装置
CN111235407A (zh) 含铝次氧化锌浸出液的净化方法及除铝方法
CN112125343A (zh) 一种环保型永磁氧体用氧化铁红及制备方法
CN111268702A (zh) 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43752B (zh) 一种对铝酸钠溶液进行除铁的方法
CN115448358B (zh) 一种低浓度工业钛液水解过程中除铁的方法
CN111020205B (zh) 一种刚玉烟尘高值化综合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