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7997A - 电声换能器及电声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声换能器及电声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27997A CN111327997A CN201911300930.8A CN201911300930A CN111327997A CN 111327997 A CN111327997 A CN 111327997A CN 201911300930 A CN201911300930 A CN 201911300930A CN 111327997 A CN111327997 A CN 1113279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phragm
- electro
- fixed pole
- acoustic transducer
- displa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613 ear cana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977 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459 Nitril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1 synthe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1 synthetic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3—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 passive diaphrag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9/00—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 H04R19/005—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usi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9/00—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 H04R19/01—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ets
- H04R19/013—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ets for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9/00—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 H04R19/02—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003—Mems transducers or their u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5/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covered by H04R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5/022—Plurality of transducers corresponding to a plurality of sound channels in each earpiece of headphones or in a single encl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声换能器及电声转换装置。电声换能器(20)具有:机壳(21),具有向外部放出声音的放音部(30);固定极(22),固定于机壳(21);振膜(25),与固定极(22)相对地设置,基于电信号根据其与固定极(22)之间产生的电位差而振动;以及支承部,朝向固定极(22)支承振膜(25)的局部区域,固定极(22)与振膜(25)的处于上述局部区域的部分之间的间隔比固定极(22)与振膜(25)的处于局部区域的外侧的部分之间的间隔窄,支承部具有:位移部(28),根据机壳(21)内的压力的变化而在振膜(25)位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以及接触部(29),与位移部(28)结合在一起,并以具有弹性的表面与振膜(25)的处于局部区域的部分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电声换能器(electro-acoustictransducer)及电声转换装置(electro-acoustic conversion device)。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电声换能器,该电声换能器具有平板状的固定电极(以下,称为固定极)和与固定极相对地设置的振动板。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将薄膜状的振动板的周缘部固定于机壳的电容型耳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38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像电容型耳机或者头戴式耳机等那样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电声换能器中,根据佩戴状态的不同,耳孔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电声换能器内部的压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若在振动板仅在振动板的周缘部固定于机壳的状态下,电声换能器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则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振动板进行位移,导致应力集中于振动板的周缘部,从而振动板可能发生破损。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而作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板不易发生破损的电声换能器及电声转换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电声换能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电声换能器。该电声换能器具有:机壳,其具有向外部放出声音的放音部;固定极,其固定于所述机壳;振膜,其与所述固定极相对地设置,并基于所述电信号,根据其与所述固定极之间产生的电位差而振动;以及支承部,其朝向所述固定极支承所述振膜的局部区域,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部分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外侧的部分之间的间隔窄,所述支承部具有:位移部,其根据所述机壳内压力的变化而在所述振膜位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以及接触部,其与所述位移部结合在一起,并以具有弹性的表面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部分接触。
所述位移部也可以设于在所述振膜与所述放音部之间在从所述放音部的开口观察时将该开口横截的位置。所述位移部也可以具有将所述放音部横截的一个以上的棒状构件。也可以是,所述位移部具有多个一端固定于所述放音部的开口的棒状构件,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多个棒状构件结合在一起的位置。所述多个棒状构件也可以为越接近所述开口的中心位置变得越细的形状。
所述接触部也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所述树脂例如包含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弹性变大的材料。
也可以是,所述电声换能器包含于插入人耳中的耳机,所述位移部根据在所述耳机佩戴于人耳的情况下或者所述耳机自人耳取下的情况下产生的所述机壳内压力的变化,而进行位移。
所述位移部也可以通过承受由所述振膜位移而产生的应力来进行位移。也可以是,在所述振膜进行位移的方向上的预定应力施加于所述接触部时的所述接触部的顶端的位移量比在所述振膜进行位移的方向上的所述应力施加于所述位移部的情况下的所述位移部的位移量大。
也可以是,通过由所述接触部施加的按压,所述振膜的处于局部区域的部分与所述固定极接触。
也可以是,所述电声换能器还具有:第1导电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放音部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极连接;以及第2导电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固定极靠所述放音部侧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振膜根据所述第1导电部与所述第2导电部之间产生的所述电位差而振动。
所述第2导电部也可以具有:环状部,其与所述振膜的周缘部接触;以及延伸部,其自所述环状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相对于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放音部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电声换能器还可以具有驻极体层,该驻极体层设于所述固定极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表面。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电声转换装置具有第1电声换能器和第2电声换能器,所述第1电声换能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电声换能器,所述第1电声换能器具有:机壳,其具有向外部放出声音的放音部;固定极,其固定于所述机壳;振膜,其与所述固定极相对地设置,并基于所述电信号,根据其与所述固定极之间产生的电位差而进行振动;以及支承部,其朝向所述固定极支承所述振膜的局部区域,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部分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外侧的部分之间的间隔窄,所述支承部具有:位移部,其根据所述机壳内压力的变化而在所述振膜位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以及接触部,其与所述位移部结合在一起,并以具有弹性的表面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部分接触,所述第2电声换能器在高频下的灵敏度比所述第1电声换能器的灵敏度高,在低频下的灵敏度比所述第1电声换能器的灵敏度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发挥电声换能器所具有的振动板不易发生破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电声转换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耳机1的外观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自图3的C-C线观察听筒14这一侧得到的图。
图5是表示试制的耳机1的灵敏度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电声换能器20a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7是图6的D-D剖视图。
图8是表示电声换能器20b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电声换能器20c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前壳体13a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前壳体13b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位移部28a的形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耳机;11、电缆;12、后壳体;13、前壳体;14、听筒;15、开口;20、电声换能器;21、机壳;22、固定极;23、固定极罩;24、端子;25、振膜;26、绝缘构件;27、导电性构件;28、位移部;29、接触部;30、放音部;31、位移部;32、间隔件;33、驻极体层;40、电声换能器;221、音孔;271、环状部;272、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耳机1的内容
图1是表示作为电声转换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耳机1的外观的图。耳机1具有电缆11、后壳体12、前壳体13及听筒14。在听筒14的顶端,形成有用于向外部放出声音的开口15。
电缆11为用于以自声源供给的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送的电缆。后壳体12是将电缆11与前壳体13结合起来的构件。后壳体12例如由具有覆盖电缆的形状的树脂形成。
前壳体13设于后壳体12与听筒14之间,并具有相对于后壳体12的角度可变的结构。前壳体13具有电声换能器20,该电声换能器20将经由电缆11传送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关于电声换能器20的内部结构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听筒14为插入耳机1的用户的耳内的部位,其与在前壳体13突出形成的声音导管结合在一起。听筒14将由电声换能器20产生的声音自开口15放出。
电声换能器20的详细结构
图2至图4是表示电声换能器2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自图3的C-C线观察听筒14这一侧得到的图。
如图2至图4所示,电声换能器20具有机壳21、固定极22、固定极罩23、端子24、振膜25、绝缘构件26、导电性构件27、位移部28以及接触部29。
机壳21例如由树脂形成,并具有空间,该空间收纳有基于自声源供给的电信号而产生声音的部件。机壳21具有放音部30,该放音部30与该空间连通,将基于电信号产生的声音经由听筒14向外部放出。放音部30例如为圆筒形状的部位,并朝向听筒14延伸。
机壳21的接收电信号的那一侧的部分与后壳体12结合在一起,机壳21的放出声音的那一侧的部分与听筒14结合在一起。在图2至图4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机壳21具有圆形的剖面的情况,但是机壳21的形状是任意的,机壳21也可以具有多边形的剖面。
固定极22由平板状的导电性构件(例如铝)形成,其通过经由端子24而被施加偏置电压,或者通过驻极体的外部电场,在其与振膜25之间产生电场。另外,自声源输入的电信号分别经由端子24及导电性构件27输入至固定极22及振膜25。例如,在耳机1为非平衡连接的耳机的情况下,振膜25成为接地电位,向固定极22输入与声音相对应的电信号(以下,称为声音信号)。在耳机1为平衡连接的耳机的情况下,向固定极22输入第1极性的声音信号,向振膜25输入极性与第1极性相反的第2极性的声音信号。
固定极22例如借助固定极罩23固定于机壳21。固定极22例如为直径20mm的圆盘形状,不过,固定极22的形状及大小是任意的。在固定极22形成有多个音孔221,该多个音孔221供由振膜25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通过。
固定极罩23具有用于收纳固定极22的凹部。固定极罩23由绝缘性构件形成。由于固定极22的外缘由绝缘性构件所包围,因此固定极22与后述的导电性构件27电绝缘。
端子24为用于向固定极22供给电信号的导电性的端子。端子24为在相对于固定极22与放音部30侧相反的一侧与固定极22连接的第1导电部。端子24与固定极22电结合在一起,通过偏置电压或者重叠于驻极体的表面电位而输入自声源供给的电信号。
振膜25与固定极22相对地设置,为基于自声源供给的电信号而振动的振动板。振膜25由具有导电性的薄膜形成。振膜25例如由金属箔或者蒸镀有金的高分子膜形成。
振膜25根据由电信号产生的、端子24与导电性构件27之间的电位差而振动。具体而言,振膜25基于施加于端子24及导电性构件27的电信号,根据其与固定极22之间产生的电位差而振动。更具体而言,振膜25根据端子24与导电性构件27之间产生的电位差的交流成分的大小的变化而振动。
振膜25的局部区域(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中央部分)被接触部29向固定极22侧按压,固定极22与振膜25的处于局部区域的部分之间的间隔比固定极22与振膜25的处于局部区域的外侧的部分之间的间隔窄。振膜25通过由接触部29施加的按压,而在局部区域与固定极22接触。振膜25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从而呈振膜25与固定极22之间的距离根据振膜25的位置而不同的状态,因此电声换能器20对较宽的频率范围的电信号的灵敏度提高。
绝缘构件26是为了阻碍振膜25与固定极22导通而设置的,其例如由树脂形成。可以是,绝缘构件26整体由绝缘性构件形成,也可以是,绝缘构件26的与固定极22接触的表面或者与振膜25接触的表面的至少一者具有绝缘性。
绝缘构件26例如具有环状的形状,并夹在振膜25的周缘部与固定极22之间。其结果为,振膜25的周缘部以不与固定极22接触的状态被固定,振膜25的不与绝缘构件26接触的区域根据电信号而振动。
导电性构件27是用于向振膜25施加电信号的构件。导电性构件27为在相对于固定极22靠放音部30侧与振膜25连接的第2导电部。导电性构件27例如由导电性片材形成。导电性构件27具有:环状部271,其与振膜25的周缘部接触;以及延伸部272,其自环状部271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相对于固定极22与放音部30侧相反的一侧。延伸部272从固定极罩23及绝缘构件26与机壳21之间穿过而延伸至后壳体12侧。
位移部28及接触部29构成朝向固定极22支承振膜25的局部区域的支承部,并对振膜25的局部区域施加按压。位移部28例如由具有弹性的棒状树脂、弹簧或者橡胶形成,并根据机壳21内压力的变化,在振膜25位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具体而言,若振膜25根据在作为耳机1的机壳的一部分的听筒14佩戴于人耳的情况下或者在听筒14自人耳取下的情况下产生的机壳21内的压力变化,而进行位移,则位移部28承受由振膜25位移而产生的应力并进行位移。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位移部28设于将放音部30横截的位置。即,位移部28设于在振膜25和放音部30之间在自放音部30的开口观察时将该开口横截的位置。位移部28具有将放音部30横截的一个以上的棒状构件。具体而言,位移部28具有多个一端固定于放音部30的开口的棒状构件。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自放音部30的振膜25侧的开口分别向相差120度的方向延伸的3根棒状构件在放音部30的中央结合在一起,但是棒状构件延伸的方向及棒状构件的根数是任意的。
位移部28所具有的棒状构件可以通过与机壳21一体地成形而形成,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将与机壳21不同的棒状构件固定于机壳21。图4所示的棒状构件粗细均匀,但棒状构件也可以是,越接近放音部30的开口的中心位置(即设有接触部29的位置)变得越细的形状。通过使棒状构件具有这样的形状,棒状构件与放音部30之间的结合力变大,并且棒状构件容易根据机壳21内部的压力变化而挠曲。
接触部29与位移部28结合在一起,并以具有弹性的表面与振膜25的处于局部区域的部分接触。接触部29例如设于位移部28的中央位置,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其设于位移部28所具有的多个棒状构件结合在一起的位置。接触部29具有在用户将耳机1自耳朵取下时,机壳21的内部减压而振膜25向放音部30侧进行位移,从而接触部29的表面发生变形的弹性。
接触部29优选由以下树脂形成:该树脂在固化前具有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曲面的流动性,并随着时间的经过弹性变大,且在固化后仍具有弹性。通过由这样的材料形成接触部29,容易使接触部29形成为所期望的形状。作为这样的材料,能够例示出丁腈橡胶类的粘接剂、合成橡胶类的粘接剂、乙烯类的粘接剂、硅橡胶以及海绵,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接触部29例如可以由与位移部28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ABS树脂形成。通过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接触部29,从而振膜25不自接触部29局部地承受应力,因此振膜25不易发生破损。
另外,优选为,当振膜25位移的方向上的预定应力施加于接触部29时的接触部29的顶端的位移量比在振膜25位移的方向上的上述预定应力施加于位移部28的情况下的位移部28的位移量大。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来构成接触部29,在由于机壳21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振膜25向放音部30侧进行位移时,在位移部28进行位移之前接触部29变形,因而能够减小施加于振膜25的压力。
<实验例>
图5是表示试制的耳机1的灵敏度的频率特性的图。图5的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灵敏度。图5中的虚线表示在耳机1不具有位移部28及接触部29的情况下的灵敏度的频率特性,实线表示在耳机1具有位移部28及接触部29的情况下的灵敏度的频率特性。
由图5可知,在1kHz以下的范围内,在耳机1具有位移部28及接触部29的情况下的灵敏度与在耳机1不具有位移部28及接触部29的情况下的灵敏度相比,好5dBV至10dBV左右。考虑其原因在于,通过具有弹性的接触部29将振膜25的中央部向固定极22按压,从而根据振膜25的位置振膜25与固定极22之间的距离不同。
电声换能器20的第1变形例
图6及图7为表示作为电声换能器20的第1变形例的电声换能器20a的内部结构的图。图7为图6的D-D剖视图。在图3及图4示出的电声换能器20中,位移部28的一端固定于放音部30的开口的位置,与此相对,在图6及图7所示的电声换能器20a中,以与振膜25的整个面相对的方式设有位移部31。位移部31所具有的棒状构件比位移部28所具有的棒状构件长。
位移部31以夹在间隔件32与导电性构件27的方式被固定。间隔件32为环状构件,固定于机壳21的内表面。间隔件32具有比位移部31进行位移的宽度大的厚度,位移部31即使在最大程度地位移的状态下也不与机壳21接触。这样,电声换能器20a具有位移部31,该位移部31具有比位移部28的棒状构件长的棒状构件,由此,在电声换能器20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而振膜25进行位移时,位移部31比位移部28更容易挠曲,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施加于振膜25的应力。
再者,位移部31所具有的棒状构件例如为越接近设有接触部29的位置变得越细的形状。通过使棒状构件具有这样的形状,位移部31的周缘部被稳定固定,并且位移部31的设有接触部29的附近部分容易挠曲。
电声换能器20的第2变形例
图8是表示作为电声换能器20的第2变形例的电声换能器20b的内部结构的图。图8所示的电声换能器20b在具有驻极体层33这一点上,与电声换能器20不同,其他结构与电声换能器20相同。驻极体层33包含半永久性地保持电荷的电介质,并向固定极22施加偏置电压。
驻极体层33设于固定极22的与振膜25相对的表面。振膜25的周缘部被导电性构件27与环状的绝缘构件26夹着。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驻极体层33以与固定极22重叠的状态收纳于固定极罩23的凹部。在驻极体层33的与形成于固定极22的音孔221相同的位置形成有音孔。例如,通过在固定极22及驻极体层33重叠起来的状态下进行冲裁加工而在固定极22及驻极体层33形成音孔。通过将驻极体层33收纳于固定极罩23,驻极体层33与导电性构件27之间被绝缘,不会向振膜25施加偏置电压。如此,由于电声换能器20b具有驻极体层33,因此不需要自外部施加直流的偏置电压,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电声换能器20的第3变形例
图9是表示作为电声换能器20的第3变形例的电声换能器20c的内部结构的图。电声换能器20c具有图6所示的电声换能器20a所具有的位移部31,来替代电声换能器20b所具有的位移部28。位移部31被导电性构件27与间隔件32夹着。如以上的第1变形例至第3变形例所示,对固定极22施加偏置电压的手段以及使接触部29位移的手段的组合是任意的。
前壳体13的第1变形例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前壳体13的第1变形例的前壳体13a的内部结构的图。第1实施方式至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壳体13具有1个电声换能器,前壳体13a与前壳体13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前壳体13a具有作为第1电声换能器的电声换能器20以及作为第2电声换能器的电声换能器40这样多个电声换能器。以下,以前壳体13a具有电声换能器2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电声换能器40为在高频下的灵敏度比电声换能器20的灵敏度高、在低频下的灵敏度比电声换能器20的灵敏度低的电声换能器。电声换能器40为通过使电流流过安装于磁体的线圈而使电枢振动从而使振动板振动的平衡电枢型(BA型)电声换能器。
如图5的实验结果所示,电声换能器20在低频(例如1kHz以下的频率)下的灵敏度比现有的电声换能器好。因此,通过前壳体13a具有在低频下灵敏度比较高的电声换能器20与在高频下灵敏度比较高的电声换能器40,从而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良好的灵敏度。
前壳体13a也可以在靠近耳朵的一侧(即,放音部30侧)具有电声换能器40,在远离耳朵的一侧(即,声源侧)具有电声换能器20。由于前壳体13a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比较容易衰减的高频的声音到达耳朵为止的衰减量降低,因而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更加良好的灵敏度。
前壳体13的第2变形例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前壳体13的第2变形例的前壳体13b的内部结构的图。前壳体13b也可以具有作为多个电声换能器的、被自外部供给直流电压的电声换能器20或者电声换能器20a与具有驻极体层的电声换能器20b或者电声换能器20c。电声换能器20b或者电声换能器20c例如为高频用电声换能器,在高频下的灵敏度比电声换能器20或者电声换能器20a的灵敏度高。
在使电声换能器20b或者电声换能器20c主要作为高频用电声换能器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将电声换能器20b或者电声换能器20c的振膜25的直径设为比电声换能器20或者电声换能器20a的振膜25的直径小。因此,对于前壳体13b而言,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更加良好的灵敏度,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
位移部的变形例
图12是表示作为位移部28的变形例的位移部28a的形状的图。图4所示的位移部28由直线状的棒状构件构成,但是位移部28a包含比放音部30的半径长的曲线状的构件。通过位移部28a包含这样的曲线状的构件,从而位移部28a能够在自放音部30放出声音的方向上比位移部28程度大地进行位移。
电声转换装置的变形例
在以上说明中,作为电声转换装置例示了耳道型耳机1,例示了电声换能器20、20a、20b、20c设于耳道型耳机的情况,但是电声转换装置并不限于耳道型耳机1。只要是具有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作用的装置即可,电声换能器20、20a、20b、20c能够应用于任意的电声转换装置。例如,电声换能器20、20a、20b、20c也可以设于头戴式耳机。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声换能器的效果
如上所述,电声换能器20、20a、20b、20c具有接触部29,该接触部29以具有弹性的表面与振膜25的处于局部区域的部分接触。通过电声换能器20、20a、20b、20c具有这样的接触部29,能够降低在振膜25被向固定极22按压时施加于振膜25的压力。其结果为,电声换能器20、20a、20b、20c的振膜25不易发生破损。另外,通过接触部29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从而即使在振膜25自固定极22离开、与固定极22接触的情况下,电声换能器20、20a、20b、20c也不易产生噪音。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范围,能够在其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例如,装置的分散、合并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对于其全部或者局部,能够以任意的单位功能性地或物理性地分散、合并来构成。另外,通过多个实施方式的任意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的效果具有将原有的实施方式的效果合起来的效果。
Claims (15)
1.一种电声换能器,其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其中,
该电声换能器具有:
机壳,其具有向外部放出声音的放音部;
固定极,其固定于所述机壳;
振膜,其与所述固定极相对地设置,并基于所述电信号,根据其与所述固定极之间产生的电位差而振动;以及
支承部,其朝向所述固定极支承所述振膜的局部区域,
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部分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外侧的部分之间的间隔窄,
所述支承部具有:
位移部,其根据所述机壳内压力的变化而在所述振膜位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以及
接触部,其与所述位移部结合在一起,并以具有弹性的表面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部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位移部设于在所述振膜与所述放音部之间在从所述放音部的开口观察时将该开口横截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位移部具有将所述放音部横截的一个以上的棒状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位移部具有多个一端固定于所述放音部的开口的棒状构件,
所述接触部设于所述多个棒状构件结合在一起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多个棒状构件为越接近所述开口的中心位置而变得越细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接触部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树脂包含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弹性变大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电声换能器包含于插入人耳中的耳机,
所述位移部根据在所述耳机佩戴于人耳的情况下或者所述耳机自人耳取下的情况下产生的所述机壳内的压力变化,而进行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位移部通过承受由所述振膜位移而产生的应力来进行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在所述振膜进行位移的方向上的预定应力施加于所述接触部时的所述接触部的顶端的位移量比在所述振膜进行位移的方向上的所述应力施加于所述位移部的情况下的所述位移部的位移量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通过由所述接触部施加的按压,所述振膜的处于局部区域的部分与所述固定极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电声换能器还具有:
第1导电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放音部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极连接;以及
第2导电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固定极靠所述放音部侧与所述振膜连接,
所述振膜根据所述第1导电部与所述第2导电部之间产生的所述电位差而振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第2导电部具有:
环状部,其与所述振膜的周缘部接触;以及
延伸部,其自所述环状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相对于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放音部侧相反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换能器,其中,
所述电声换能器还具有驻极体层,该驻极体层设于所述固定极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表面。
15.一种电声转换装置,其中,
该电声转换装置具有第1电声换能器和第2电声换能器,
所述第1电声换能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电声换能器,所述第1电声换能器具有:
机壳,其具有向外部放出声音的放音部;
固定极,其固定于所述机壳;
振膜,其与所述固定极相对地设置,并基于所述电信号,根据其与所述固定极之间产生的电位差而振动;以及
支承部,其朝向所述固定极支承所述振膜的局部区域,
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部分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固定极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外侧的部分之间的间隔窄,
所述支承部具有:
位移部,其根据所述机壳内压力的变化而在所述振膜位移的方向上进行位移;以及
接触部,其与所述位移部结合在一起,并以具有弹性的表面与所述振膜的处于所述局部区域的部分接触,
所述第2电声换能器在高频下的灵敏度比所述第1电声换能器的灵敏度高,在低频下的灵敏度比所述第1电声换能器的灵敏度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35314 | 2018-12-17 | ||
JP2018235314A JP7149585B2 (ja) | 2018-12-17 | 2018-12-17 | 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27997A true CN111327997A (zh) | 2020-06-23 |
CN111327997B CN111327997B (zh) | 2023-10-24 |
Family
ID=6891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00930.8A Active CN111327997B (zh) | 2018-12-17 | 2019-12-17 | 电声换能器及电声转换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76222B2 (zh) |
EP (1) | EP3672278A1 (zh) |
JP (2) | JP7149585B2 (zh) |
CN (1) | CN11132799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34060A (zh) * | 2022-02-10 | 2023-08-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发声控制方法、发声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31534A1 (ja) * | 2018-08-07 | 2020-02-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音響出力装置 |
WO2021199880A1 (ja) | 2020-03-30 | 2021-10-07 |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 静電容量型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
USD953302S1 (en) * | 2020-08-18 | 2022-05-31 | Ugreen Group Limited | Wireless earphone |
JP2023084840A (ja) * | 2021-12-08 | 2023-06-20 |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 電気音響変換器 |
JPWO2024034321A1 (zh) | 2022-08-10 | 2024-02-15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46306A1 (en) * | 2000-01-27 | 2001-11-29 | Richard Barnert |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
JP2005098727A (ja) * | 2003-09-22 | 2005-04-14 | Hosiden Corp | 振動センサ |
CN101227766A (zh) * | 2008-01-29 | 2008-07-23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
CN201726530U (zh) * | 2010-06-30 | 2011-01-26 | 吴宗鸿 | 驻极体电声转换装置 |
US20120177211A1 (en) * | 2011-01-06 | 2012-07-12 | Yamkovoy Paul G | Transducer with Integrated Sensor |
JP2013026746A (ja) * | 2011-07-19 | 2013-02-04 | Nec Corp | イヤホン及びヘッドホ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50498A (en) * | 1993-07-14 | 1995-09-12 |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High pressure low impedance electrostatic transducer |
US20110058703A1 (en) * | 2009-09-08 | 2011-03-10 | Logitech Europe, S.A. | In-Ear Monitor with Triple Sound Bore Configuration |
US9069631B2 (en) | 2010-11-05 | 2015-06-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encing data transfers in a parallel active messaging interface of a parallel computer |
JP2013034120A (ja) * | 2011-08-02 | 2013-02-14 | Hosiden Corp | コンデンサ型発音体ユニットとそれを用いたイヤホン |
JP5811705B2 (ja) * | 2011-09-05 | 2015-11-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イヤホン装置 |
US10003878B2 (en) * | 2014-08-15 | 2018-06-19 | Alexey Leonidovich Ushakov | In-the-ear earphone, its variations and methods of wearing the earphone |
WO2016155340A1 (zh) | 2015-03-31 | 2016-10-06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检测扬声器振动位移的结构和声电互转的双效装置 |
CN105657614B (zh) | 2016-03-21 | 2019-06-07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动圈式扬声器单体 |
JP6668138B2 (ja) * | 2016-03-29 | 2020-03-18 |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 イヤホン |
-
2018
- 2018-12-17 JP JP2018235314A patent/JP714958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16 EP EP19216518.1A patent/EP3672278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12-17 US US16/717,362 patent/US11076222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7 CN CN201911300930.8A patent/CN111327997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9-16 JP JP2022148176A patent/JP741202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46306A1 (en) * | 2000-01-27 | 2001-11-29 | Richard Barnert |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
JP2005098727A (ja) * | 2003-09-22 | 2005-04-14 | Hosiden Corp | 振動センサ |
CN101227766A (zh) * | 2008-01-29 | 2008-07-23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
CN201726530U (zh) * | 2010-06-30 | 2011-01-26 | 吴宗鸿 | 驻极体电声转换装置 |
US20120177211A1 (en) * | 2011-01-06 | 2012-07-12 | Yamkovoy Paul G | Transducer with Integrated Sensor |
JP2013026746A (ja) * | 2011-07-19 | 2013-02-04 | Nec Corp | イヤホン及びヘッドホン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34060A (zh) * | 2022-02-10 | 2023-08-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发声控制方法、发声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076222B2 (en) | 2021-07-27 |
US20200196047A1 (en) | 2020-06-18 |
JP7149585B2 (ja) | 2022-10-07 |
JP7412029B2 (ja) | 2024-01-12 |
JP2020098957A (ja) | 2020-06-25 |
CN111327997B (zh) | 2023-10-24 |
EP3672278A1 (en) | 2020-06-24 |
JP2022174260A (ja) | 2022-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27997B (zh) | 电声换能器及电声转换装置 | |
US4516428A (en) | Acceleration vibration detector | |
US9967643B2 (en) | Earphone | |
JP5685771B2 (ja) | 健常者用のイヤフォンとしても使用できる耳穴式骨伝導レシーバ | |
US20160277823A1 (en) | Piezoelectric ceramic dual-band bass-enhanced earpiece | |
KR101092958B1 (ko) | 이어셋 | |
WO2009141912A1 (ja) | イヤホン装置 | |
KR101738902B1 (ko) | 다이나믹 스피커와 압전 소자를 이용한 고음질 스피커 | |
CN104349251B (zh) | 扬声器结构 | |
KR102069140B1 (ko) | 전기 음향 변환 장치 | |
KR20200109406A (ko) | 골전도 스피커 | |
JP6177757B2 (ja) | ダイナミックスピーカーと圧電素子とを利用した高音質スピーカー | |
CN109309894B (zh) | 电声转换装置 | |
KR101096546B1 (ko) | 정전형 스피커 | |
JP5392006B2 (ja) | スピーカ装置 | |
JP2015109589A (ja) | イヤホン | |
KR101500562B1 (ko) | 압전 스피커 | |
JPS5979700A (ja) | 振動検知装置 | |
JP2017118469A (ja) | スピーカ装置 | |
WO2021199880A1 (ja) | 静電容量型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 |
WO2014061646A1 (ja) | イヤホン | |
US20160286320A1 (en) | Headphones | |
JP6996853B2 (ja) |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 |
KR101713174B1 (ko) | 다이나믹 스피커와 압전 스피커를 이용한 이어폰 | |
JP2014096739A (ja) | イヤホ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