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6279B - 导电性薄膜及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薄膜及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6279B
CN111326279B CN201911296437.3A CN201911296437A CN111326279B CN 111326279 B CN111326279 B CN 111326279B CN 201911296437 A CN201911296437 A CN 201911296437A CN 111326279 B CN111326279 B CN 111326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conductive
resin film
layer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64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6279A (zh
Inventor
梶原大辅
齐藤武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26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6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6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6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26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ing or semi-conducting layers, e.g. deposition of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溅射法在树脂薄膜的两面形成导电层时可抑制树脂薄膜产生褶皱的导电性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导电性薄膜,其依次具备第1导电层、树脂薄膜、和第2导电层,沿与前述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测定的前述树脂薄膜的20℃~140℃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5ppm/K以下。

Description

导电性薄膜及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性薄膜及使用其的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树脂薄膜的表面形成有导电层的导电性薄膜被用于柔性电路基板、电磁波屏蔽薄膜、平板显示器、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IC卡、太阳能电池等。导电性薄膜的主要功能是导电,为了得到符合用途目的的导电性来适宜选择设置于高分子薄膜的表面的导电层的组成、厚度。
在通过溅射法形成导电层时,有时在树脂薄膜产生褶皱。对此,寻求了对树脂薄膜赋予张力等来防止褶皱的产生的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4707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4968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即使寻求上述对策,在树脂薄膜的两面形成导电层时有时也会产生褶皱,这成为使生产率、可靠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溅射法在树脂薄膜的两面形成导电层时可抑制树脂薄膜产生褶皱的的导电性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下述构成,可达成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导电性薄膜,
其依次具备第1导电层、树脂薄膜、和第2导电层,
沿与前述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测定的前述树脂薄膜的20℃~140℃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5ppm/K以下。
该导电性薄膜中,由于与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偏差小,因此能够抑制通过溅射法形成导电层时的褶皱的产生。其理由尚不明确,但推测如下。通过卷对卷法边输送薄膜边将导电层溅射成膜时,或多或少会对树脂薄膜的输送方向(即长度方向)附加拉伸应力。由此,某种程度上可抑制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上的褶皱的产生。本发明人等通过着眼于不仅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而且宽度方向上的褶皱的产生,以更高水平达成了褶皱的抑制。如上所述,虽然利用拉伸应力可较容易达成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上的褶皱抑制,但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应力的附加是困难的。特别是边从几十度加热到一百几十度边进行溅射成膜的情况下,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褶皱变显著。因此,本发明人等认为宽度方向上的树脂薄膜的热膨胀和/或热收缩可能是褶皱产生的原因。其结果,通过尽可能减小在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产生的热膨胀系数的偏差,可提供不仅抑制长度方向上的褶皱的产生、而且还抑制宽度方向上的褶皱的产生,作为整体抑制了褶皱的产生的高品质的导电性薄膜。若上述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超过25ppm/K,则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局部热膨胀和/或热收缩过度,有在树脂薄膜产生褶皱的担心。
前述第1导电层及前述第2导电层的厚度可以各自独立地为10nm以上且300nm以下。该导电性薄膜中,由于抑制了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偏差,因此能够广泛地应对薄的导电层的形成到厚的导电层的形成。
前述第1导电层及前述第2导电层可以均为溅射膜。即使对两面重复真空加热条件下的溅射这样的对树脂薄膜的负载大的工序,也能够抑制褶皱的产生。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准备树脂薄膜的工序、及
通过溅射法在前述树脂薄膜的两面依次形成导电层的工序,
沿与前述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测定的前述树脂薄膜的20℃~140℃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5ppm/K以下。
该制造方法中,使用抑制了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偏差的树脂薄膜,因此即使在树脂薄膜的两面将导电层溅射成膜,也能够抑制树脂薄膜上的褶皱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为示出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测定用的样品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树脂薄膜
21 第1导电层
22 第2导电层
31 第1保护薄膜
32 第2保护薄膜
41、42 基底层
100 导电性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图的一部分或全部中,省略说明不需要的部分,而且存在为了容易说明进行放大或缩小等来图示的部分。表示上下等位置关系的用语仅仅是为了容易进行说明而使用的,完全没有意图限定本发明的构成。
<导电性薄膜>
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为依次具备第1导电层、树脂薄膜、和第2导电层的导电性薄膜,
沿与前述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测定的前述树脂薄膜的20℃~140℃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5ppm/K以下。
<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树脂薄膜的工序、及
通过溅射法在前述树脂薄膜的两面依次形成导电层的工序,
沿与前述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测定的前述树脂薄膜的20℃~140℃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5ppm/K以下。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所示的导电性薄膜100依次具备第1导电层21、树脂薄膜1和第2导电层22(以下,在不区分第1导电层和第2导电层的情况下,有时简称为“导电层”。)。本实施方式中,在树脂薄膜1与第1导电层21之间、及树脂薄膜1与第2导电层22之间分别设置有基底层41、42。需要说明的是,第1导电层21、第2导电层22及基底层41分别图示出了由1层形成的构成,但各自也可以为2层以上的多层构成。进而,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导电层21的与树脂薄膜1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1保护薄膜31,在第2导电层22的与树脂薄膜1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2保护薄膜32(以下,在不区分第1保护薄膜和第2保护薄膜的情况下,有时简称为“保护薄膜”。)。
(树脂薄膜)
作为树脂薄膜1,只要能够确保绝缘性,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塑料薄膜。作为树脂薄膜的材料,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酯系树脂、聚酰亚胺(PI)等聚酰亚胺系树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系树脂、乙酸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偏氯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苯硫醚系树脂等。这些当中,从耐热性、耐久性、柔软性、生产效率、成本等观点出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酯系树脂、聚酰亚胺(PI)等聚酰亚胺系树脂。特别是从性价比的观点出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对于树脂薄膜1,可以对表面预先实施溅射、电晕放电、火焰、紫外线照射、电子射线照射、化学转化、氧化等蚀刻处理、底涂处理来保障与形成于树脂薄膜上的导电层的密合性。另外,在形成导电层前,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溶剂清洗、超声波清洗等对树脂薄膜表面进行除尘、净化。
树脂薄膜1的厚度优选为2~3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0~250μ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20~200μm的范围内。通常,树脂薄膜的厚度厚时不易受到加热时的热收缩等的影响,因此是理想的。但是,由于电子部件等的紧凑化,期望树脂薄膜的厚度也进行某种程度的减薄。另一方面,若树脂薄膜的厚度过薄,则树脂薄膜的透湿性、透过性上升,从而将会使水分、气体等透过,导电层容易被氧化。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树脂薄膜的厚度具有某种程度的厚度并且减薄,导电性薄膜自身也能够减薄,能抑制用于电磁波屏蔽片、传感器等时的厚度。因此,能够应对电磁波屏蔽片、传感器等的薄型化。进而,若树脂薄膜的厚度为前述的范围内,则能够确保树脂薄膜的柔软性,并且机械强度充分,能实现使薄膜成为卷状并连续地形成基底层、导电层的操作。
沿与树脂薄膜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测定的树脂薄膜1的20℃~140℃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5ppm/K以下。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优选20ppm/K以下、更优选10ppm/K以下。通过这样减小树脂薄膜1的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偏差,能够有效地抑制形成导电层时的褶皱的产生。为了将树脂薄膜1的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设为上述范围,例如,可以采用树脂薄膜拉伸方法的调整、未拉伸的树脂薄膜的使用、树脂薄膜的退火工序的实施等,其中,优选树脂薄膜的退火工序的实施。
树脂薄膜的退火工序可以使用连续式烘箱适当地进行。连续式烘箱具有1个或多个室,可以独立地控制各室的温度。作为退火工序的条件,根据通过烘箱时对树脂薄膜所赋予的合计热量等来适宜设定即可。例如,连续式烘箱的合计长度优选10~80m、更优选20~60m。烘箱的各室的温度根据所使用的树脂薄膜的材料而不同,优选50~200℃、更优选60~190℃。输送树脂薄膜时的线速度优选10~50m/分钟、更优选15~40m/分钟。
(基底层)
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还具备配置于树脂薄膜1与第1导电层21之间、及树脂薄膜1与第2导电层22之间的基底层41、42。基底层可以在树脂薄膜1与第1导电层21之间、及树脂薄膜1与第2导电层22之间中的一者或两者处形成,也可以不形成。关于基底层41、42,通过设置满足导电层对树脂薄膜的密合性、对导电性薄膜的强度赋予、电特性的控制等目的的基底层,从而能够实现导电性薄膜的高功能化。作为基底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易粘接层、硬涂层(包括作为抗粘连层等而起作用的层。)、电介质层等。
(易粘接层)
易粘接层为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膜。易密合层对导电层具有良好的密合性。
作为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作为易密合层形成后的固化膜具有充分的粘接性和强度的物质。作为使用的树脂,可列举出热固化型树脂、热塑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电子射线固化型树脂、双组分混合型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等,这些当中,能够通过基于紫外线照射的固化处理、通过简单的加工操作效率良好地形成易密合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是适当的。通过包含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容易得到具有紫外线固化性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
作为粘接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在固化时形成交联结构的材料。是因为推测:若易密合层中的交联结构被促进,则至此松散的膜内部结构变得坚固,膜强度提高。这样的膜强度的提高有助于密合性的提高。
粘接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至少1种。由此,起因于丙烯酰基中包含的C=C双键的交联结构的形成变得容易,能够有效地实现膜强度的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作为主成分的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丙烯酸酯低聚物具有形成涂膜的作用,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己内酯改性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烷基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及它们的2种以上的混合物。
前述的(甲基)丙烯酸酯中,从耐磨耗性、固化性的方面出发,尤其优选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
另外,也可以使用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对于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可列举出:使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后,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的方法;使多异氰酸酯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后,与多元醇反应的方法;使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应的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多元醇,例如可列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及它们的共聚物、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2,2’-硫代二乙醇等。
作为多异氰酸酯,例如可列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若交联密度过高,则作为底漆的性能降低、导电层密合性容易降低,因此可以使用具有羟基的低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下,称为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1,4-环己烷二甲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上述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成分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具有紫外线固化性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通过配混含(甲基)丙烯酰基的硅烷偶联剂来提高抗粘连性。作为含(甲基)丙烯酰基的硅烷偶联剂,可列举出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KR-513、KBM-5103(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
硅烷偶联剂的配混量相对于前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100重量份设为0.1重量份~50重量份、更优选设为1~20重量份。若为该范围,则与导电层的密合性提高,能够维持涂膜物性。
本实施方式的易密合层可以包含纳米二氧化硅微粒。作为纳米二氧化硅微粒,可以使用由烷基硅烷合成的有机硅溶胶或利用等离子弧合成的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市售品,为前者时,可列举出PL-7-PGME(扶桑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为后者时,可列举出SIRMIBK15WT%-M36(CIK NanoTek制、商品名)等。纳米二氧化硅微粒的配混比例相对于前述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丙烯酸酯低聚物与硅烷偶联剂的总重量100重量份优选5~30重量份、更优选5~10重量份。通过设为下限以上,从而形成表面凹凸,能够赋予抗粘连性,能实现利用卷对卷(roll to roll)的生产。通过设为上限以下,能够防止与导电层的密合性的降低。
纳米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100~500nm。平均粒径不足100nm时,在表面形成凹凸所需的添加量变多,因此,得不到与导电层的密合性,与此相对,若超过500nm,则表面凹凸变大,会产生针孔的问题。
为了赋予紫外线固化性,粘接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出苯偶姻正丁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等苯偶姻醚类、苯偶酰二甲基缩酮、苯偶酰二乙基缩酮等苯偶酰缩酮类、2,2-二甲氧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等苯乙酮类、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4-亚乙基苯基)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4-异丙基苯基)丙烷-1-酮等α-羟基烷基苯酮类、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1-吗啉基丙烷、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1-丁酮等α-氨基烷基苯酮类、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乙氧基氧化膦等单酰基氧化膦类、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单酰基氧化膦类等。
从树脂的固化性、光稳定性、与树脂的相容性、低挥发、低臭味的方面出发,优选烷基苯酮系光聚合引发剂,更优选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Irgacure127、184、369、651、500、891、907、2959、Darocure1173、TPO(BASF JAPAN LTD.制、商品名)等。光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丙烯酸酯低聚物100重量份配混固体成分3~10重量份。
在易密合层的形成时,将以分子内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为主成分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在甲苯、乙酸丁酯、异丁醇、乙酸乙酯、环己烷、环己酮、甲基环己酮、己烷、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丙二醇单甲醚、乙醚、乙二醇等溶剂中稀释,制备成固体成分为30~50%的清漆。
易密合层通过在环烯烃系树脂薄膜1上涂布上述清漆来形成。清漆的涂布方法可以根据清漆及涂装工序的状况来适时选择,例如可以通过浸涂法、气刀涂布法、帘式涂布法、辊涂法、线棒涂布法、凹版涂布法、模涂法、挤出涂布法等进行涂布。
将清漆涂布后,使涂膜固化,由此能够形成易密合层。作为具有紫外线固化性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处理,在清漆包含溶剂的情况下,可列举出如下步骤:基于干燥(例如在80℃下1分钟)的溶剂去除后,使用紫外线照射机,以500mW/cm2~3000mW/cm2的照射强度进行工作量为50~400mJ/cm2的紫外线处理使其固化。作为紫外线产生源,通常使用紫外线灯,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低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氙气灯、金属卤化物灯等,进行照射时,可以在空气中,也可以在氮气、氩气等非活性气体中。
优选在紫外线固化处理时进行加热。通过紫外线照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反应进行,同时形成交联结构。此时通过进行加热,从而以低紫外线量也能够充分促进交联结构的形成。加热温度可以根据交联度来设定,优选为50℃~80℃。对加热单元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采用温风干燥机、辐射热干燥机、薄膜输送辊的加热等。
作为易密合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2μm~2μm、更优选为0.5μm~1.5μm、进一步优选为0.8μm~1.2μm。通过将易密合层的厚度设为上述范围,从而能够提高导电层的密合性与薄膜的柔软性。
(硬涂层)
作为基底层,可以设置硬涂层。进而,为了防止导电性薄膜彼此的粘连从而能实现基于卷对卷法的制造,可以在硬涂层中配混颗粒。
硬涂层的形成中可以适当地使用与易密合层同样的粘接性组合物。为了赋予抗粘连性,优选在前述粘接性组合物中配混颗粒。由此能够在硬涂层的表面形成凹凸,能够适当地对导电性薄膜100赋予抗粘连性。
作为上述颗粒,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各种金属氧化物、玻璃、塑料等具有透明性的颗粒。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钙等无机系颗粒、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氨酯、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苯乙烯共聚物、苯并胍胺、三聚氰胺、聚碳酸酯等各种聚合物形成的交联或未交联的有机系颗粒、有机硅系颗粒等。前述颗粒可以适宜选择1种或2种以上来使用。
对于上述颗粒的平均粒径、配混量,可以考虑表面凹凸的程度并适宜设定。作为平均粒径,优选0.5μm~2.0μm,作为配混量,相对于组合物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优选0.2~5.0重量份。
(电介质层)
作为基底层,可以具备1层以上的电介质层。电介质层由无机物、有机物、或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混合物形成。作为形成电介质层的材料,可列举出NaF、Na3AlF6、LiF、MgF2、CaF2、SiO2、LaF3、CeF3、Al2O3、TiO2、Ta2O5、ZrO2、ZnO、ZnS、SiOx(x为1.5以上且不足2)等无机物;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硅氧烷系聚合物等有机物。特别是作为有机物,优选使用包含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和有机硅烷缩合物的混合物的热固化型树脂。电介质层可以使用上述的材料,通过凹版涂布法、棒涂法等涂布法、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来形成。
电介质层的厚度优选为10nm~250nm、更优选为20nm~200nm、进一步优选为20nm~170nm。若电介质层的厚度过小,则不易形成连续覆膜。另外,若电介质层的厚度过大,则有容易在电介质层产生裂纹的倾向。
电介质层可以具有平均粒径为1nm~500nm的纳米微粒。电介质层中的纳米微粒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90重量%。电介质层中所用的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如上述那样优选为1nm~5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5nm~300nm。另外,电介质层中的纳米微粒的含量更优选为10重量%~8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70重量%。
作为形成纳米微粒的无机氧化物,例如可列举出氧化硅(二氧化硅)、中空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铌等微粒。这些当中,优选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铌的微粒。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导电层:第1导电层及第2导电层)
对于设置于树脂薄膜1的一面侧的第1导电层21及设置于另一面的第2导电层,为了充分获得电磁波屏蔽效果、传感器功能等,各自电阻率优选为50μΩcm以下。作为导电层21、22的构成材料,只要满足这样的电阻率并且具有导电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当地使用Cu、Al、Fe、Cr、Ti、Si、Nb、In、Zn、Sn、Au、Ag、Co、Cr、Ni、Pb、Pd、Pt、W、Zr、Ta、Hf、Mo、Mn、Mg、V等金属。另外,也可以使用含有这些金属中的2种以上的物质、以这些金属为主成分的合金、氧化物等。所述导电性化合物中,从有助于电磁波屏蔽特性和/或传感器功能的导电率高、价格较低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Cu、Al。特别是从性价比和生产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Cu,可以以杂质程度来包含除Cu以外的元素。由此,电阻率足够小、导电率高,因此能够提高电磁波屏蔽特性、传感器功能。
导电层21、22的厚度各自独立地为10nm以上且300nm以下。导电层21、22的厚度的下限值各自独立地优选20nm、更优选50nm。另一方面,导电层21、22的厚度的上限值各自独立地优选250nm、更优选220nm。若导电层21、22的厚度超过上述上限值,则加热后的导电性薄膜容易发生卷曲、或器件的薄型化变困难。若厚度小于上述下限值,则在加湿热条件下导电性薄膜的表面电阻值容易高电阻化,得不到目标的加湿热可靠性、或发生导电层的强度的降低导致的图案布线的剥离。
导电层21、22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例如从膜厚的均匀性、成膜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物理气相沉积法(PVD)等真空成膜法、离子镀法、镀覆法(电镀、化学镀)、热烫印法、涂布法等进行成膜。另外,可以组合多种所述制膜方法,也可以根据所需膜厚来采用适宜的方法。其中,优选溅射法、真空成膜法,特别优选溅射法。由此,能够通过卷对卷制法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控制成膜时的膜厚,因此能够抑制导电性薄膜的表面电阻值的上升。另外,能够薄且膜厚均匀地形成致密的导电层。
(保护层)
对于保护层,例如为了防止导电层21、22受大气中的氧的影响而自然氧化,可以在导电层21、22的最表面侧形成(未图示)。对于保护层,只要表现出防止导电层21、22的生锈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能够溅射的金属,可以使用选自由Ni、Cu、Ti、Si、Zn、Sn、Cr、Fe、铟、镓、锑、锆、镁、铝、金、银、钯、钨组成的组中的任1种以上的金属或它们的氧化物。Ni、Cu、Ti由于会形成钝化层,因此不易被腐蚀,Si由于会提高耐腐蚀性,因此不易被腐蚀,Zn、Cr由于会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覆膜,因此为不易被腐蚀的金属,故优选。
作为保护层的材料,从保障与导电层21、22的密合性从而可靠地防止导电层21、22的生锈的观点出发,可以使用包含2种金属的合金,优选包含3种以上金属的合金。作为包含3种以上金属的合金,可列举出Ni-Cu-Ti、Ni-Cu-Fe,Ni-Cu-Cr等,从防锈功能和生产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Ni-Cu-Ti。需要说明的是,从保障与导电层21、22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包含导电层21、22的形成材料的合金。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导电层21、22的氧化。
另外,作为保护层的材料,例如,可以包含铟掺杂氧化锡(ITO)、含有锑的氧化锡(ATO)、铝掺杂氧化锌(AZO)、镓掺杂氧化锌(GZO)、铟掺杂氧化锌(IZO)。由于不仅抑制导电性薄膜的初期的表面电阻值的上升,而且能够控制加湿热条件下的表面电阻值的上升,能够优化表面电阻值的稳定化,因此优选。
前述金属的氧化物优选SiOx(x=1.0~2.0)、氧化铜、氧化银、氧化钛等氧化物。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代替前述的金属、合金、氧化物等,在导电层21、22上形成丙烯酸类树脂、环氧系树脂那样的树脂层,由此带来防锈效果。
保护层的膜厚优选1~60nm、更优选2~50nm、优选3~40nm。由此,耐久性提高,能够防止从表面层氧化,因此能够抑制加湿热条件下的表面电阻值上升。
(保护薄膜:第1保护薄膜及第2保护薄膜)
第1保护薄膜31的与第1导电层21接触的一侧的面具有粘合性。同样地,第2保护薄膜32的与第2导电层22接触的一侧的面也具有粘合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保护薄膜设置于树脂薄膜的两面侧,但不限定于此,可以仅设置于树脂薄膜的任一面侧,也可以完全不设置保护薄膜。
作为保护薄膜31、32的材质及结构,没有特别限定,理想的是具有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基材层和含有热塑性弹性体的粘合层。作为形成粘合层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可再剥离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等公知的粘合剂。
对形成前述基材层的聚烯烃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例示出聚丙烯或由丙烯成分和乙烯成分形成的嵌段系、无规系等的丙烯系聚合物;低密度、高密度、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乙烯系聚合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烯烃系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乙烯成分与其他单体的烯烃系聚合物等。这些聚烯烃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前述基材层含有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但出于防止劣化等目的,例如,也可以适宜配混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等光稳定剂、抗静电剂、以及例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填充剂、颜料、防积料剂(日文:目ヤニ防止剤)、滑剂、抗粘连剂等添加剂。
基材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10~300μm左右,优选为15~250μm、进一步优选为20~200μm。另外,基材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包含两层以上的多层。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基材层的与粘合层附设面相反的面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蚀刻处理、底漆等的底涂处理等表面处理。
作为形成粘合层的热塑性弹性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苯乙烯系弹性体、氨基甲酸酯系弹性体、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等用作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的弹性体。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SEPS)等A-B-A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异戊二烯(SI)、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SEB)、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SEP)等A-B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苯乙烯系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烯烃晶体(SEBC)等A-B-C型的苯乙烯·烯烃晶体系嵌段聚合物;烯烃晶体·乙烯-丁烯共聚物·烯烃晶体(CEBC)等C-B-C型的烯烃晶体系嵌段聚合物;乙烯-α烯烃、乙烯-丙烯-α烯烃、丙烯-α烯烃等烯烃系弹性体、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这些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在粘合层的形成时,出于粘合特性的控制等目的,可以根据需要在前述热塑性弹性体中适宜配混例如软化剂、烯烃系树脂、有机硅系聚合物、液态丙烯酸类共聚物、磷酸酯系化合物、增粘剂、防老化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例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填充剂、颜料等添加剂。
粘合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根据所要求的密合力等来适宜决定即可,通常为0.1~50μm左右,优选为0.2~40μm、进一步优选为0.3~20μm。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粘合层的表面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蚀刻处理等以粘合性的控制、贴附操作性等为目的的表面处理。进而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供于实用之前的期间在粘合层上临时粘接间隔物等进行保护。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在基材层的与粘合层的附设面相反的面形成用于赋予脱模性的脱模层。脱模层可以通过将基材层及粘合层一起共挤出来形成,也可以通过涂布来形成。
通过共挤出形成脱模层时,优选使用包含2种以上的聚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来形成。这是因为,通过使用包含2种以上的聚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来控制2种聚烯烃系树脂的相容性,由此会形成适度的表面粗糙度,赋予适度的脱模性。通过共挤出形成脱模层时,其厚度通常为1~50μm左右,优选为2~40μm、进一步优选为3~20μm。
作为通过涂布形成脱模层时的脱模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能赋予脱模性的物质。例如,作为脱模剂,可列举出由有机硅系聚合物、长链烷基系聚合物形成的脱模剂。脱模剂可以为无溶剂型、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溶剂型、在水中进行了乳化的乳化型中的任意型,溶剂型、乳化型的脱模剂能够稳定地将脱模层3附设于基材层1。此外,作为脱模剂,可列举出紫外线固化型的脱模剂等。作为脱模剂的具体的例子,可获得Peeloil(一方社油脂株式会社制)、Shin-Etsu Silicone(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脱模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如前所述,从在薄膜化形成时污染减少效果大的方面出发,通常优选为1~1000nm左右、进而优选5~500nm、特别优选10~100nm。
(导电性薄膜的特性)
导电性薄膜100的初期的表面电阻值R1优选为0.001Ω/□~10.0Ω/□、更优选为0.01Ω/□~7.5Ω/□、进一步优选为0.1Ω/□~5.0Ω/□。由此能够提供生产效率优异的实用的导电性薄膜。
导电性薄膜100的厚度优选为2~3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0~250μ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20~200μm的范围内。由此,导电性薄膜自身也能够减薄、能抑制用于电磁波屏蔽片、传感器等时的厚度。因此,能够应对电磁波屏蔽片、传感器等薄型化。进而,若导电性薄膜的厚度为前述的范围内,则能够确保柔软性,并且机械强度充分,使薄膜成为卷状并连续地形成含Si层、导电层等的操作变容易,生产效率提高。
对于导电性薄膜,从输送性、处理的观点出发,可以卷绕成卷状。通过利用卷对卷法在树脂薄膜连续地形成基底层、导电层,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导电性薄膜。
(导电性薄膜的用途)
导电性薄膜可以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可应用于电磁波屏蔽片、面状传感器等。电磁波屏蔽片使用了导电性薄膜,能够以触摸面板等形态适当地使用。前述电磁波屏蔽片的厚度优选为20μm~300μm。
另外,电磁波屏蔽片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要设置的对象物的形状等,选择从层叠方向(与片的厚度方向相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为方形形状、圆形形状、三角形形状、多边形形状等适宜的形状。
面状传感器使用了导电性薄膜,除了用于在移动设备的触摸面板、控制器等的用户界面用途之外,还包括对各种物理量等进行传感的传感器。前述面状传感器的厚度优选为20μm~300μm。
实施例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超过其主旨,就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2及比较例1:双面导电性薄膜的制作>
对表1所示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以下,也称为PET薄膜。)形成的长条状树脂薄膜,在连续式烘箱内进行退火处理。烘箱具备第1室~第5室,可各自独立地进行温度设定。烘箱条件及退火处理条件(各室的长度[m]及温度[℃]、以及对薄膜负载的张力[N]及线速度[m/分钟])如表2所示。
接着,将经退火处理的长条状树脂薄膜卷绕于送出辊,设置在溅射装置内。其后,使溅射装置内为3.0×10-3Torr(0.4Pa)的高真空,在该状态下,边将长条状树脂薄膜从送出辊送到卷取辊,边进行溅射成膜。在包含Ar气体100体积%的3.0×10-3Torr的气氛中,使用Cu靶材料,通过烧结体DC磁控溅射法,以170nm的厚度在单面将第1导电层溅射成膜,将薄膜卷取于送出辊,从而制作在一个面形成有导电层的单面导电性薄膜的卷绕体。
在制作的单面导电性薄膜的卷绕体的与导电层设置面相反的一侧,在与第1导电层相同的条件下以170nm的厚度将第2导电层溅射成膜,从而制作在树脂薄膜的两面形成有导电层的双面导电性薄膜的卷绕体。
<评价>
对使用的树脂薄膜及制作的导电性薄膜进行以下的评价。将各自的结果示于表1。
(1)厚度的测定
对于导电层的厚度,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日立制作所制、制品名“H-7650”),对导电性薄膜的截面进行观察来测定。
(2)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将薄膜从形成导电层前的PET薄膜的卷放出,在距离卷起始端部5m的位置沿宽度方向测定3处的热膨胀系数。测定样品如图2所示,从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1处及距离两端各50mm的端部2处,切出合计3个短条状的样品(宽度方向5mm×长度方向10mm)。
将各样品固定在SII NanoTechnology Inc.制“TMA/SS7100”的卡盘后,测定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测定条件如下。
《测定条件》
测定模式:拉伸法
测定载荷:19.6mN
卡盘间距离:10mm
升温速度:10℃/分钟
温度程序:10℃→210℃
测定气氛:N2(流量200mL/分钟)
根据所得结果,读取各样品在20℃~14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ppm/K]。由3个样品的平均热膨胀系数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算出它们的差,由此作为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偏差的指标。
(3)褶皱评价
对制作的导电性薄膜进行褶皱的有无的评价。对于评价方法,从所得双面导电性薄膜的卷绕体拉出约10m,对导电性薄膜照射荧光灯,通过目视,按照下述评价基准对褶皱的有无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〇:未观察到褶皱。
△:稍微观察到褶皱。
×:观察到很多褶皱。
[表1]
/>
[表2]
(结果)
根据表1,对于实施例1、2的导电性薄膜,减小了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偏差,也抑制了导电层形成时的褶皱的产生。另一方面,对于比较例1,产生了树脂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的偏差,也产生了导电层形成时的褶皱。

Claims (4)

1.一种导电性薄膜,其依次具备第1导电层、树脂薄膜、和第2导电层,
第1导电层及第2导电层包含Cu,
沿与所述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测定的所述树脂薄膜的20℃~140℃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5ppm/K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所述第1导电层及所述第2导电层的厚度各自独立地为10nm以上且300n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所述第1导电层及所述第2导电层均为溅射膜。
4.一种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准备树脂薄膜的工序、及
通过溅射法在所述树脂薄膜的两面依次形成导电层的工序,所述导电层包含Cu,
沿与所述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测定的所述树脂薄膜的20℃~140℃下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5ppm/K以下。
CN201911296437.3A 2018-12-17 2019-12-16 导电性薄膜及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326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5818A JP7280035B2 (ja) 2018-12-17 2018-12-17 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8-235818 2018-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6279A CN111326279A (zh) 2020-06-23
CN111326279B true CN111326279B (zh) 2023-07-18

Family

ID=71105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6437.3A Active CN111326279B (zh) 2018-12-17 2019-12-16 导电性薄膜及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280035B2 (zh)
KR (1) KR20200074859A (zh)
CN (1) CN111326279B (zh)
TW (1) TW20203575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40464A (zh) * 2021-02-18 2023-10-24 Tdk株式会社 层叠树脂膜、集电体及二次电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5657A (ja) * 1981-10-15 1983-04-19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イルム
CN1720136A (zh) * 2002-12-05 2006-01-11 株式会社钟化 叠层体、印刷电路布线板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2006035647A (ja) * 2004-07-27 2006-02-09 Kyoto Univ 透明積層体
JP2014019108A (ja) * 2012-07-20 2014-02-03 Nippon Steel & Sumikin Chemical Co Ltd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用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CN104015466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4380366A (zh) * 2012-06-19 2015-02-25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支撑基材用聚酰亚胺膜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47073A (ja) 1986-04-21 1987-10-28 Ulvac Corp 巻取式真空装置
JP2009249688A (ja) 2008-04-07 2009-10-29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積層基板製造方法並びに真空成膜方法及び真空成膜装置
JP2015103223A (ja) 2013-11-28 2015-06-04 グンゼ株式会社 導電性基板、タッチパネル及び電磁波シールド
JP2015151593A (ja) 2014-02-17 2015-08-24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金属層積層体用エッチング液
JP6196180B2 (ja) 2014-03-26 2017-09-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光性導電フィルム
JP2017068509A (ja) 2015-09-29 2017-04-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ムラ抑制方法
JP6846984B2 (ja) 2017-05-18 2021-03-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5657A (ja) * 1981-10-15 1983-04-19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イルム
CN1720136A (zh) * 2002-12-05 2006-01-11 株式会社钟化 叠层体、印刷电路布线板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2006035647A (ja) * 2004-07-27 2006-02-09 Kyoto Univ 透明積層体
CN104380366A (zh) * 2012-06-19 2015-02-25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支撑基材用聚酰亚胺膜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019108A (ja) * 2012-07-20 2014-02-03 Nippon Steel & Sumikin Chemical Co Ltd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用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CN104015466A (zh) * 2013-02-28 2014-09-03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部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74859A (ko) 2020-06-25
JP2020098701A (ja) 2020-06-25
CN111326279A (zh) 2020-06-23
TW202035755A (zh) 2020-10-01
JP7280035B2 (ja)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6278B (zh) 带有保护薄膜的导电性薄膜及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KR101871536B1 (ko) 가스 배리어성 필름
CN108503870B (zh) 阻气性膜
TWI464066B (zh) 積層體
JP6912279B2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
CN110614833B (zh) 树脂薄膜、导电性薄膜和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11326279B (zh) 导电性薄膜及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10415864B (zh) 带有保护薄膜的导电性薄膜
CN111326277B (zh) 导电性薄膜
JP2016064650A (ja) ガスバリア性フィルム
CN111326291B (zh) 导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JP6554015B2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
JP6801952B2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
JP6737933B2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
JP6706897B2 (ja) 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845873A (zh) 光学用层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