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1802A - 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 Google Patents

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1802A
CN111321802A CN201911375548.3A CN201911375548A CN111321802A CN 111321802 A CN111321802 A CN 111321802A CN 201911375548 A CN201911375548 A CN 201911375548A CN 111321802 A CN111321802 A CN 111321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trip
arc
unit plate
fron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55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1802B (zh
Inventor
王科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LUO ZHENSHENG ALUMINUM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iluo Zhensheng Aluminum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Zens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luo Zhensheng Aluminum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a Zens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luo Zhensheng Alumin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55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1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1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1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1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1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 E04B1/34321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mainly constituted by pa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1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 E04B1/34326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mainly constituted by longitudinal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7/00Roofs; Roof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7/18Special structures in or on roofs, e.g. dormer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04D13/04Roof drainage; Drainage fittings in flat roofs, balconies or the like
    • E04D13/0404Drainage on the roof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04D13/04Roof drainage; Drainage fittings in flat roofs, balconies or the like
    • E04D13/0404Drainage on the roof surface
    • E04D13/0445Drainage cha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04D13/04Roof drainage; Drainage fittings in flat roofs, balconies or the like
    • E04D13/0404Drainage on the roof surface
    • E04D13/0481Drainage guiding provisions, e.g. deflectors or stimulation by inclined surfa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04D13/04Roof drainage; Drainage fittings in flat roofs, balconies or the like
    • E04D13/064Gu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包括:搭建于阳光房构建现场的支承骨架、用于形成阳光房的房顶并密封和透光的上顶单元板、用于形成阳光房的侧墙并透光且可开窗的窗单元板、以及用于形成阳光房的正立面墙并可透光及供人员进出阳光房的门单元板。上顶单元板上朝向正立面墙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以形成倾斜顶板,且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搭接后固定,并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搭接的角度可调。窗单元板竖直设置且其侧边和底部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骨架可拆卸式连接,窗单元板的顶部与对应设置的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板竖直设置且其侧边和底部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骨架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板的顶部与对应设置的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

Description

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具备休闲、居住,且冬暖夏凉的阳光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欢迎。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阳光房构建时存在以下缺陷:1、构建阳光房的所有材料均现场组 装,所需施工时间长,需要施工人员较多,且由于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工期的加长及施工人 员的增多意味着施工成本的极大增多;2、施工工期难以把控,因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可能对 工期造成影响,难以保证工期;3、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现场施工缺少检验流程,难以保证施 工质量;4、施工管理难度大,施工内容比较杂乱,材料容易遗失,对施工人员较难有效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以解决现有构建阳光房时存在的所需施工时间 长、所需施工人员较多、施工成本高、施工工期难以把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施工管理难 度大及施工装配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包括:搭建于阳光房构建现场的支承骨架、用于形成阳光房 的房顶并密封和透光的上顶单元板、用于形成阳光房的侧墙并透光且可开窗的窗单元板、以 及用于形成阳光房的正立面墙并可透光及供人员进出阳光房的门单元板;上顶单元板上朝向 正立面墙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以形成倾斜顶板,且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搭接后固定,并上 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搭接的角度可调进而使上顶单元板的倾斜角度可调;窗单元板竖直设置 且其侧边和底部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骨架可拆卸式连接,窗单元板的顶部与对应设置的上 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板竖直设置且其侧边和底部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骨架可拆 卸式连接,门单元板的顶部与对应设置的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支承骨架包括构建于地面上的下底板、相对竖直支设于下底板上的两根转角 立柱、连接于两根转角立柱顶端的前梁座、竖直支设于下底板上且用于形成阳光房的与正立 面墙相对的背墙的后墙体、以及固定设置于后墙体上且与前梁座相对平行设置的后梁座,后 梁座相对下底板的高度高于前梁座相对下底板的高度;上顶单元板设置于前梁座和后梁座之 间,且上顶单元板分别与对应设置的前梁座和后梁座搭接后固定,并上顶单元板与前梁座和 后梁座的搭接角度可调;窗单元板设置于由下底板、转角立柱、上顶单元板及后墙体围设而 成的空间内,且窗单元板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下底板、转角立柱、上顶单元板及后墙 体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板设置于由下底板、两根转角立柱及前梁座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且 门单元板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下底板、两根转角立柱及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上顶单元板包括第一侧边单元块、顶部单元块组及第二侧边单元块;第一侧 边单元块和第二侧边单元块相对布设且均竖直设置,且第一侧边单元块和第二侧边单元块两 者的前端分别顶抵对应设置的转角立柱并分别与前梁座转动搭接,第一侧边单元块和第二侧 边单元块两者的后端分别顶抵后墙体并分别与后梁座转动搭接;顶部单元块组的前端与前梁 座转动搭接,顶部单元块组的后端与后梁座转动搭接,且顶部单元块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 别与对应设置的第一侧边单元块和第二侧边单元块转动搭接。
进一步地,第一侧边单元块呈直角梯形,第一侧边单元块包括用于形成直角梯形斜边的 第一侧边梁,第一侧边梁的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前梁座转动搭接的前梁,第一侧边梁 的后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后梁座转动搭接的后梁;第二侧边单元块呈直角梯形,包括用 于形成直角梯形斜边的第二侧边梁,第二侧边梁的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前梁座转动搭 接的前梁,第二侧边梁的后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后梁座转动搭接的后梁;顶部单元块组 呈矩形,包括沿宽度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以及连接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 端部的前梁和后梁,第一主梁用于与第一侧边梁转动搭接,第二主梁用于与第二侧边梁转动 搭接,前梁用于与前梁座转动搭接,后梁用于与后梁座转动搭接。
进一步地,前梁座呈条状,包括前梁座主体、及连接于前梁座主体顶部的前梁内弧条, 前梁内弧条的外表面为弧面;后梁座呈条状,包括后梁座主体、及连接于后梁座主体朝向前 梁座方向的内侧壁上的后梁内弧条,后梁内弧条的外表面为弧面;前梁和后梁均呈条状且结 构相同,前梁和后梁均包括梁主体,梁主体的下端面设有内凹且沿梁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 梁外包槽,前梁的梁外包槽用于转动包覆于前梁内弧条外以使前梁与前梁座转动搭接,后梁 的梁外包槽用于转动包覆于后梁内弧条外,以使后梁与后梁座转动搭接。
进一步地,前梁内弧条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有缺口的半圆弧形,前梁内弧条的一侧与 前梁座主体靠近后梁座的内侧壁齐平且相连,前梁内弧条的另一侧向上延伸后朝前梁座主体 的外侧弯折;后梁内弧条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有缺口的半圆弧形,后梁内弧条的一侧与后 梁座主体的下端面齐平且相连,后梁内弧条的另一侧朝向前梁座方向水平延伸后朝内弯折; 前梁和后梁还包括沿梁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梁支承条,梁支承条的一侧与梁主体的内侧壁 相连,梁支承条的另一侧水平延伸后向上弯折,前梁的梁支承条和后梁的梁支承条相对设置 以配合支承顶部单元块组。
进一步地,第一侧边单元块、第二侧边单元块及顶部单元块组均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用 于由梁主体与梁支承条的连接处穿入对应设置的前梁内弧条或后梁内弧条中,以对应将前梁 与前梁座锁紧固定或将后梁与后梁座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侧边梁包括侧边梁主体、及与侧边梁主体上靠近顶部单元块组的内侧壁 相连的弧形内接条,弧形内接条的外表面为弧面;第一主梁包括主梁主体、及与主梁主体上 靠近第一侧边梁的侧壁相连的弧形外包条,弧形外包条用于包覆于第一侧边梁的弧形内接头 外,以使第一主梁与第一侧边梁转动搭接;第二主梁包括主梁主体、及与主梁主体上靠近第 二侧边梁的侧壁相连的弧形内接条,弧形内接条的外表面为弧面;第二侧边梁包括侧边梁主 体、及与侧边梁主体上靠近顶部单元块组的内侧壁相连的弧形外包条,弧形外包条用于包覆 于第二主梁的弧形内接头外,以使第二主梁与第二侧边梁转动搭接。
进一步地,弧形内接条包括与侧边梁主体或主梁主体的侧壁垂直连接的第一顶抵片、及 与第一顶抵片相连且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缺口的半圆弧形的内接片,第一顶抵片和内接片均 沿侧边梁主体或主梁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弧形外包条包括与主梁主体或侧边梁主体的侧壁 垂直连接的第二顶抵片、及与第二顶抵片相连且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缺口的半圆弧形的外包 片,第二顶抵片用于与第一顶抵片顶抵以防雨水进入阳光房中,外包片用于转动包覆于对应 设置的内接片外。
进一步地,顶部单元块组包括多块顶部单元块,多块顶部单元块沿阳光房的宽度方向依 次设置且依次转动搭接。
进一步地,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还包括用于盛接由上顶单元板导流的雨水的导水梁、用 于密封前梁座与前梁两者之间结构的挡边梁;导水梁位于上顶单元板的下方且与前梁座平行 布设,并导水梁上靠近前梁座的内侧框与前梁座的外侧框卡接;挡边梁平行布设于前梁的外 侧,且挡边梁上靠近前梁的内侧框与前梁的外侧框卡接,并挡边梁位于导水梁内侧框的上方, 以使由上顶单元板导流的雨水经挡边梁后再流入导水梁中。
进一步地,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还包括用于导流雨水的第一导水条、及用于阻挡雨水的 第一挡水条,第一导水条和第一挡水条均沿前梁座的延伸方向布设;第一导水条设置于挡边 梁、前梁和前梁座三者围设而成的区间内,且第一导水条的一侧与前梁卡接,第一导水条的 另一侧绕过导水梁的内侧框后伸入导水梁的导水槽中,以将进入挡边梁与前梁之间的雨水导 流至导水槽中;第一挡水条卡设于第一导水条与挡边梁底部之间,以防导水槽中的雨水倒灌 入导水梁与前梁座之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包括支承骨架、上顶单元板、窗单元板及门单元板,除支 承骨架由阳光房构建现场临时构建外,上顶单元板、窗单元板及门单元板均由生产、制备车 间加工后组装形成的单元块组,现场施工时仅需把单元块组与支承骨架进行组装后固定即可, 从而可大大缩减现场施工的工期,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减少现场施工所需人员,降低施工所 需人力成本;施工工期容易把控,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对施工工期的影响非常小;上顶单元板、 窗单元板及门单元板可在生产、制备车间进行现场检验及整改,故而工程质量容易保证;施 工材料由于是单元块组,故而本发明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构建施工管理难度小,施工内容 简单、有序,且施工材料不易遗失,并对施工人员容易进行有效管理;由于上顶单元板与支 承骨架搭接的角度可调,故而可降低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搭接的装配难度,调节上顶单元 板或支承骨架的制作误差及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间的装配误差,使装配简单、容易实施, 且可通过调节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的搭接角度,进而调节上顶单元板的倾斜角度,满足美 观、导水等设计要求;窗单元板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骨架、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 连接,门单元板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骨架、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可极大降 低门单元板和窗单元板的现场构建难度,使门单元板和窗单元板的装配连接简单,且减少所 需装配人员的数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 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 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承骨架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侧边单元块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二侧边单元块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顶部单元块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窗单元块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门单元块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8A是图1中前梁座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1中前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8C是图8A和图8B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图1中后梁座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9B是图1中后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9C是图9A和图9B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图1中第一侧边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图1中第一主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0C是图10A和图10B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顶部单元块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2A是图1中第二主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2B是图1中第二侧边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2C是图12A和图12B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一侧边单元块与支承骨架搭接、防水示意图;
图14是第一侧边单元块与顶部单元块、顶部单元块之间、顶部单元块与第二侧边单元块 之间的搭接、防水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支承骨架;11、下底板;12、转角立柱;13、前梁座;131、前梁座主体;132、前梁内弧条;14、后墙体;15、后梁座;151、后梁座主体;152、后梁内弧条;20、第一侧边单 元块;21、第一侧边梁;30、顶部单元块组;31、第一主梁;32、第二主梁;40、第二侧边 单元块;41、第二侧边梁;51、前梁;52、后梁;531、梁主体;5310、梁外包槽;532、梁 支承条;54、紧固件;611、侧边梁主体;621、弧形内接条;6211、第一顶抵片;6212、内接 片;631、主梁主体;641、弧形外包条;6410、安装槽;6411、第二顶抵片;6412、外包片; 70、窗单元板;80、门单元板;90、导水梁;901、导水槽;110、挡边梁;120、第一导水条; 130、第一挡水条;140、支承衬垫;150、密封条;160、第一防水条;170、第二防水条;180、 防水胶带;190、防水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 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包括:搭建于阳光房构 建现场的支承骨架10、用于形成阳光房的房顶并密封和透光的上顶单元板、用于形成阳光房 的侧墙并透光且可开窗的窗单元板70、以及用于形成阳光房的正立面墙并可透光及供人员进 出阳光房的门单元板80。上顶单元板上朝向正立面墙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以形成倾斜顶板, 且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10搭接后固定,并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10搭接的角度可调进而 使上顶单元板的倾斜角度可调。窗单元板70竖直设置且其侧边和底部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 骨架10可拆卸式连接,窗单元板70的顶部与对应设置的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 板80竖直设置且其侧边和底部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骨架10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板80的 顶部与对应设置的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
本发明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包括支承骨架10、上顶单元板、窗单元板70及门单元板 80,除支承骨架10由阳光房构建现场临时构建外,上顶单元板、窗单元板70及门单元板80 均由生产、制备车间加工后组装形成的单元块组,现场施工时仅需把单元块组与支承骨架10 进行组装后固定即可,从而可大大缩减现场施工的工期,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减少现场施工 所需人员,降低施工所需人力成本;施工工期容易把控,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对施工工期的影 响非常小;上顶单元板、窗单元板70及门单元板80可在生产、制备车间进行现场检验及整 改,故而工程质量容易保证;施工材料由于是单元块组,故而本发明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构建施工管理难度小,施工内容简单、有序,且施工材料不易遗失,并对施工人员容易进行 有效管理;由于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10搭接的角度可调,故而可降低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 架10搭接的装配难度,调节上顶单元板或支承骨架10的制作误差及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 10间的装配误差,使装配简单、容易实施,且可通过调节上顶单元板与支承骨架10的搭接角 度,进而调节上顶单元板的倾斜角度,满足美观、导水等设计要求;窗单元板70的外周缘分 别与对应设置的支承骨架10、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板80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 置的支承骨架10、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可极大降低门单元板80和窗单元板70的现场 构建难度,使门单元板80和窗单元板70的装配连接简单,且减少所需装配人员的数量。
可选地,如图2所示,支承骨架10包括构建于地面上的下底板11、相对竖直支设于下底 板11上的两根转角立柱12、连接于两根转角立柱12顶端的前梁座13、竖直支设于下底板11 上且用于形成阳光房的与正立面墙相对的背墙的后墙体14、以及固定设置于后墙体14上且与 前梁座13相对平行设置的后梁座15,后梁座15相对下底板11的高度高于前梁座13相对下 底板11的高度。再结合图1所示,上顶单元板设置于前梁座13和后梁座15之间,且上顶单 元板分别与对应设置的前梁座13和后梁座15搭接后固定,并上顶单元板与前梁座13和后梁 座15的搭接角度可调。窗单元板70设置于由下底板11、转角立柱12、上顶单元板及后墙体 14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且窗单元板70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下底板11、转角立柱12、 上顶单元板及后墙体14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板80设置于由下底板11、两根转角立柱12及 前梁座13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且门单元板80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下底板11、两根转 角立柱12及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6所示,窗单元板70呈方型,包括外框、纵横交错设置于外框内以 将外框分隔为多个小安装框的多根中梃、及设置于各小安装框内的透光玻璃或开合设置的玻 璃扇,窗单元板70通过穿过外框的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栓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下底板11、转角立 柱12、上顶单元板及后墙体14可拆卸式连接。窗单元板70结构简单,容易制备,且现场安 装简单。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7所示,门单元板80呈方型,包括外框、纵横交错设置于外框内以 将外框分隔为多个小安装框的多根中梃、及设置于各小安装框内的透光玻璃或开合设置的门 扇,门单元板80通过穿过外框的紧固螺钉或紧固螺栓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下底板11、两根转角 立柱12及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门单元板80结构简单,容易制备,且现场安装简单。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3-图5所示,上顶单元板包括第一侧边单元块20、顶部单元块组30 及第二侧边单元块40。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第二侧边单元块40相对布设且均竖直设置,且 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第二侧边单元块40两者的前端分别顶抵对应设置的转角立柱12并分别 与前梁座13转动搭接,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第二侧边单元块40两者的后端分别顶抵后墙体 14并分别与后梁座15转动搭接。顶部单元块组30的前端与前梁座13转动搭接,顶部单元块 组30的后端与后梁座15转动搭接,且顶部单元块组3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对应设置的 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第二侧边单元块40转动搭接。
本可选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侧边单元块20呈直角梯形,第一侧 边单元块20包括用于形成直角梯形斜边的第一侧边梁21,第一侧边梁21的前端可拆卸式连 接有用于与前梁座13转动搭接的前梁51,第一侧边梁21的后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后梁 座15转动搭接的后梁52。第二侧边单元块40呈直角梯形,包括用于形成直角梯形斜边的第 二侧边梁41,第二侧边梁41的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前梁座13转动搭接的前梁51,第 二侧边梁41的后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后梁座15转动搭接的后梁52。顶部单元块组30呈 矩形,包括沿宽度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主梁31和第二主梁32、以及连接于第一主梁31和第 二主梁32端部的前梁51和后梁52,第一主梁31用于与第一侧边梁21转动搭接,第二主梁 32用于与第二侧边梁41转动搭接,前梁51用于与前梁座13转动搭接,后梁52用于与后梁 座15转动搭接。
进一步地,如图8(包括8A、8B和8C)和图9(包括9A、9B和9C)所示,前梁座13 呈条状,包括前梁座主体131、及连接于前梁座主体131顶部的前梁内弧条132,前梁内弧条 132的外表面为弧面。后梁座15呈条状,包括后梁座主体151、及连接于后梁座主体151朝 向前梁座13方向的内侧壁上的后梁内弧条152,后梁内弧条152的外表面为弧面。前梁51和 后梁52均呈条状且结构相同,前梁51和后梁52均包括梁主体531,梁主体531的下端面设 有内凹且沿梁主体5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梁外包槽5310,前梁51的梁外包槽5310用于转动 包覆于前梁内弧条132外以使前梁51与前梁座13转动搭接,后梁52的梁外包槽5310用于 转动包覆于后梁内弧条152外,以使后梁52与后梁座15转动搭接。前梁51通过其梁外包槽 5310与前梁内弧条132的配合与前梁座13转动搭接,后梁52通过其梁外包槽5310与后梁内 弧条152的配合与后梁座15转动搭接,该种搭接方式使得前梁51与前梁座13、后梁52与后 梁座15之间的连接角度可调,进而可降低第一侧边单元块20与前梁座13和后梁座15、顶部 单元块组30与前梁座13和后梁座15、以及第二侧边单元块40与前梁座13和后梁座15之间 的装配难度及装配误差,调节第一侧边单元块20、顶部单元块组30、第二侧边单元块40或 支承骨架10的制作误差,使装配简单、容易实施,且可通过调节前梁51与前梁座13、后梁 52与后梁座15之间的搭接角度,进而调节上顶单元板的倾斜角度,满足美观、导水等设计要 求。
优选地,如图8所示,前梁内弧条132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有缺口的半圆弧形,半圆 弧形相比其它形状,半圆弧形容易制作,故而与其配合设置的梁外包槽5310容易制作,进而 可提高两者的配合精度;另一方面,半圆弧形配合的配合面积大,故而搭接后转动角度范围 大,且转动灵活;前梁内弧条132的一侧与前梁座主体131靠近后梁座15的内侧壁齐平且相 连,避免前梁51的梁外包槽5310与前梁内弧条132转动搭接后,前梁51转动时与前梁座13 发生干涉,前梁内弧条132的另一侧向上延伸后朝前梁座主体131的外侧弯折。
优选地,如图9所示,后梁内弧条152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有缺口的半圆弧形,半圆 弧形相比其它形状,半圆弧形容易制作,故而与其配合设置的梁外包槽5310容易制作,进而 可提高两者的配合精度;另一方面,半圆弧形配合的配合面积大,故而搭接后转动角度范围 大,且转动灵活;后梁内弧条152的一侧与后梁座主体151的下端面齐平且相连,避免后梁 52的梁外包槽5310与后梁内弧条152转动搭接后,后梁52转动时与后梁座15发生干涉,后 梁内弧条152的另一侧朝向前梁座13方向水平延伸后朝内弯折。
优选地,如图9所示,前梁51和后梁52还包括沿梁主体53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梁支承 条532,梁支承条532的一侧与梁主体531的内侧壁相连,梁支承条532的另一侧水平延伸后 向上弯折,前梁51的梁支承条532和后梁52的梁支承条532相对设置以配合支承顶部单元 块组30。第一侧边单元块20、第二侧边单元块40及顶部单元块组30还均包括紧固件54,紧 固件54用于由梁主体531与梁支承条532连接处穿入对应设置的前梁内弧条132中,以对应 将前梁51与前梁座13锁紧固定;第一侧边单元块20、第二侧边单元块40及顶部单元块组30还均包括紧固件54,紧固件54用于由梁主体531与梁支承条532连接处穿入对应设置的后梁内弧条152中,以对应将后梁52与后梁座15锁紧固定。
前梁51的梁支承条532和后梁52的梁支承条532相对设置以配合支承顶部单元块组30, 且通过紧固件54将前梁51与前梁座13锁紧固定、将后梁52与后梁座15锁紧固定,该种结 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增强前梁51与前梁座13、后梁52与后梁座15、以及顶部单元块组30 安装连接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前梁51与前梁座13、后梁52与后梁座15分别通过紧固件 锁紧固定后,再通过顶部单元块组30施加将前梁51和后梁52相对拉紧的作用力,增强前梁 51和后梁52安装后的稳定性,进一步防止前梁51或后梁52受外界作用力后结构出现松动。
进一步地,如图10((包括10A、10B和10C))和图12(包括12A、12B和12C)所示, 第一侧边梁21包括侧边梁主体611、及与侧边梁主体611靠近顶部单元块组30的内侧壁相连 的弧形内接条621,弧形内接条621的外表面为弧面。第一主梁31包括主梁主体631、及与 主梁主体631靠近第一侧边梁21的侧壁相连的弧形外包条641,弧形外包条641用于包覆于 第一侧边梁21的弧形内接头外,以使第一主梁31与第一侧边梁21转动搭接。第二主梁32 包括主梁主体631、及与主梁主体631靠近第二侧边梁41的侧壁相连的弧形内接条621,弧 形内接条621的外表面为弧面。第二侧边梁41包括侧边梁主体611、及与侧边梁主体611靠 近顶部单元块组30的内侧壁相连的弧形外包条641,弧形外包条641用于包覆于第二主梁32 的弧形内接头外,以使第二主梁32与第二侧边梁41转动搭接。顶部单元块组30的第一主梁 31通过其上弧形外包条641与第一侧边梁21的弧形内接条621的配合与第一侧边单元块20 转动搭接,顶部单元块组30的第二主梁32通过其上弧形内接条621与第二侧边梁41的弧形 外包条641的配合与第二侧边单元块40转动搭接,该种搭接方式使得第一主梁31与第一侧 边梁21、第二主梁32与第二侧边梁41之间的连接角度可调,进而可降低顶部单元块组30与 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第二侧边单元块40之间的装配难度及装配误差,调节顶部单元块组30、 第一侧边单元块20或第二侧边单元块40的制作误差,使装配简单、容易实施。
优选地,如图10和图12所示,弧形内接条621包括与侧边梁主体611或主梁主体631的侧壁垂直连接的第一顶抵片6211、及与第一顶抵片6211相连且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缺口的 半圆弧形的内接片6212,第一顶抵片6211和内接片6212均沿侧边梁主体611或主梁主体631 的长度方向延伸。弧形外包条641包括与主梁主体631或侧边梁主体611的侧壁垂直连接的第 二顶抵片6411、及与第二顶抵片6411相连且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缺口的半圆弧形的外包片 6412,第二顶抵片6411用于与第一顶抵片6211顶抵以防雨水进入阳光房中,外包片6412用 于转动包覆于对应设置的内接片6212外。内接片6212呈半圆弧形,外包片6412呈与内接片 6212相匹配的半圆弧形,半圆弧形相比其它形状,半圆弧形容易制作,故而外包片6412与内 接片6212配合时的精度高;另一方面,半圆弧形配合的配合面积大,故而搭接后转动角度范 围大,且转动灵活。优选地,如图10B所示,外包片6412的内壁上设有内凹且沿外包片6412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6410,安装槽6410用于安装用于防水的密封条,以防雨水由弧形外 包条641与弧形内接条621之间的间隙进入阳光房内。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顶部单元块组30包括多块顶部单元块,多块顶部单元块组沿阳 光房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依次转动搭接。具体地,如图11所示,顶部单元块呈矩形,包括 沿宽度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主梁31和第二主梁32、以及连接于第一主梁31和第二主梁32端 部的前梁51和后梁52,第一主梁31用于与第一侧边梁21转动搭接或前一工序搭接完成的顶 部单元块的第二主梁32转动搭接,第二主梁32用于与第二侧边梁41转动搭接,前梁51用 于与前梁座13转动搭接,后梁52用于与后梁座15转动搭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侧边单元块20还包括与第一侧边梁21构成封闭直角梯形 的外框、设置于外框内以将外框分隔为多个小安装框的中柱、以及设置于各小安装框内的透 光玻璃。如图4所示,第二侧边单元块40还包括与第二侧边梁41构成封闭直角梯形的外框、 设置于外框内以将外框分隔为多个小安装框的中柱、以及设置于各小安装框内的透光玻璃。 如图5所示,顶部单元块组30还包括用于将由前梁51、后梁52、第一主梁31及第二主梁32 围设而成的外框分隔为多个小安装框的多根横梁、以及安装于各小安装框内的透光玻璃。
优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还包括支承衬垫140、密封条150、 第一防水条160、第二防水条170、防水胶带180、防水罩190。支承衬垫140设置于透光玻 璃与前梁51和后梁52之间,透光玻璃与第一侧边梁21、第一主梁31、第二主梁32及第二侧边梁41之间,以对透光玻璃进行软支撑并用于防水和隔热。密封条150设置于透光玻璃的外周与前梁51和后梁52之间,以用于密封防水。第一防水条160设置于第一主梁31与第一侧边梁21、第二主梁32与第一主梁31、第二主梁32与第二侧边梁41之间,以用于防水及 隔热。第二防水条170设置于第一防水条160与第一侧边梁21的上表面、第一防水条160与 第一主梁31的上表面、第一防水条160与第二主梁32的上表面、第一防水条160与第二侧 边梁41的上表面之间,以用于密封防水。防水胶带180设置于紧贴于第一防水条160的上表 面,以用于密封防水。防水罩190卡紧于第一防水条160和防水胶带180外,以用于密封防 水,并保护防水胶带180、第一防水条160,以防两者过快老化。
可选地,如图13所示,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还包括用于盛接由上顶单元板导流的雨水的 导水梁90、用于密封前梁座13与前梁51两者之间结构的挡边梁110。导水梁90位于上顶单 元板的下方且与前梁座13平行布设,并导水梁90靠近前梁座13的内侧框与前梁座13的外 侧框卡接。挡边梁110平行布设于前梁51的外侧,且挡边梁110靠近前梁51的内侧框与前梁 51的外侧框卡接,并挡边梁110位于导水梁90内侧框的上方,以使由上顶单元板导流的雨水 经挡边梁110后再流入导水梁90中。
优选地,如图13所示,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还包括用于导流雨水的第一导水条120、及 用于阻挡雨水的第一挡水条130,第一导水条120和第一挡水条130均沿前梁座13的延伸方 向布设。第一导水条120设置于挡边梁、前梁51和前梁座13三者围设而成的区间内,且第 一导水条120的一侧与前梁51卡接,第一导水条120的另一侧绕过导水梁90的内侧框后伸 入导水梁90的导水槽901中,以将进入挡边梁110与前梁51之间的雨水导流至导水槽901 中。第一挡水条130卡设于第一导水条120与挡边梁110底部之间,以防导水槽901中的雨水 倒灌入导水梁90与前梁座13之间。
本发明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的施工顺序为:支承骨架10施工(按照设计安装要求首先 施工出下底板11,然后固定好转角立柱12,接着将前梁座13固定在转角立柱12上,最后将 后梁座15固定在后墙体14上),然后将第一侧边单元块20固定在前梁座13及后梁座15上, 接着将顶部单元块与第一侧边单元块20连接后固定在前梁座13和后梁座15上,再将顶部单 元块与前一步施工的顶部单元块连接后固定在前梁座13及后梁座15上(根据顶部单元块的 多少进行重复操作),接着将第二侧边单元块40与顶部单元块连接后固定在前梁座13及后梁 座15上,然后安装窗单元板70和门单元板80,最后对阳光房的顶部及侧边做防水处理,自 此完成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的构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搭建于阳光房构建现场的支承骨架(10)、用于形成阳光房的房顶并密封和透光的上顶单元板、用于形成阳光房的侧墙并透光且可开窗的窗单元板(70)、以及用于形成阳光房的正立面墙并可透光及供人员进出阳光房的门单元板(80);
所述上顶单元板上朝向所述正立面墙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以形成倾斜顶板,且所述上顶单元板与所述支承骨架(10)搭接后固定,并所述上顶单元板与所述支承骨架(10)搭接的角度可调进而使所述上顶单元板的倾斜角度可调;
所述窗单元板(70)竖直设置且其侧边和底部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支承骨架(10)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窗单元板(70)的顶部与对应设置的所述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门单元板(80)竖直设置且其侧边和底部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支承骨架(10)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门单元板(80)的顶部与对应设置的所述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骨架(10)包括构建于地面上的下底板(11)、相对竖直支设于所述下底板(11)上的两根转角立柱(12)、连接于两根所述转角立柱(12)顶端的前梁座(13)、竖直支设于所述下底板(11)上且用于形成阳光房的与正立面墙相对的背墙的后墙体(14)、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后墙体(14)上且与所述前梁座(13)相对平行设置的后梁座(15),所述后梁座(15)相对所述下底板(11)的高度高于所述前梁座(13)相对所述下底板(11)的高度;
所述上顶单元板设置于所述前梁座(13)和所述后梁座(15)之间,且所述上顶单元板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前梁座(13)和所述后梁座(15)搭接后固定,并所述上顶单元板与所述前梁座(13)和所述后梁座(15)的搭接角度可调;
所述窗单元板(70)设置于由所述下底板(11)、所述转角立柱(12)、所述上顶单元板及所述后墙体(14)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且所述窗单元板(70)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下底板(11)、所述转角立柱(12)、所述上顶单元板及所述后墙体(14)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门单元板(80)设置于由所述下底板(11)、两根所述转角立柱(12)及所述前梁座(13)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且所述门单元板(80)的外周缘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下底板(11)、两根所述转角立柱(12)及所述上顶单元板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顶单元板包括第一侧边单元块(20)、顶部单元块组(30)及第二侧边单元块(40);
所述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所述第二侧边单元块(40)相对布设且均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所述第二侧边单元块(40)两者的前端分别顶抵对应设置的所述转角立柱(12)并分别与所述前梁座(13)转动搭接,所述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所述第二侧边单元块(40)两者的后端分别顶抵所述后墙体(14)并分别与所述后梁座(15)转动搭接;
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的前端与所述前梁座(13)转动搭接,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的后端与所述后梁座(15)转动搭接,且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侧边单元块(20)和所述第二侧边单元块(40)转动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边单元块(20)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侧边单元块(20)包括用于形成直角梯形斜边的第一侧边梁(21),所述第一侧边梁(21)的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所述前梁座(13)转动搭接的前梁(51),所述第一侧边梁(21)的后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所述后梁座(15)转动搭接的后梁(52);
所述第二侧边单元块(40)呈直角梯形,包括用于形成直角梯形斜边的第二侧边梁(41),所述第二侧边梁(41)的前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所述前梁座(13)转动搭接的前梁(51),所述第二侧边梁(41)的后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与所述后梁座(15)转动搭接的后梁(52);
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呈矩形,包括沿宽度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主梁(31)和第二主梁(3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梁(31)和所述第二主梁(32)端部的前梁(51)和后梁(52),所述第一主梁(31)用于与所述第一侧边梁(21)转动搭接,所述第二主梁(32)用于与所述第二侧边梁(41)转动搭接,所述前梁(51)用于与所述前梁座(13)转动搭接,所述后梁(52)用于与所述后梁座(15)转动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梁座(13)呈条状,包括前梁座主体(131)、及连接于所述前梁座主体(131)顶部的前梁内弧条(132),所述前梁内弧条(132)的外表面为弧面;
所述后梁座(15)呈条状,包括后梁座主体(151)、及连接于所述后梁座主体(151)朝向所述前梁座(13)方向的内侧壁上的后梁内弧条(152),所述后梁内弧条(152)的外表面为弧面;
所述前梁(51)和所述后梁(52)均呈条状且结构相同,所述前梁(51)和所述后梁(52)均包括梁主体(531),所述梁主体(531)的下端面设有内凹且沿所述梁主体(5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梁外包槽(5310),所述前梁(51)的所述梁外包槽(5310)用于转动包覆于所述前梁内弧条(132)外以使所述前梁(51)与所述前梁座(13)转动搭接,所述后梁(52)的所述梁外包槽(5310)用于转动包覆于所述后梁内弧条(152)外,以使所述后梁(52)与所述后梁座(15)转动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梁内弧条(132)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有缺口的半圆弧形,所述前梁内弧条(132)的一侧与所述前梁座主体(131)靠近所述后梁座(15)的内侧壁齐平且相连,所述前梁内弧条(132)的另一侧向上延伸后朝所述前梁座主体(131)的外侧弯折;
所述后梁内弧条(152)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有缺口的半圆弧形,所述后梁内弧条(152)的一侧与所述后梁座主体(151)的下端面齐平且相连,所述后梁内弧条(152)的另一侧朝向所述前梁座(13)方向水平延伸后朝内弯折;
所述前梁(51)和所述后梁(52)还包括沿所述梁主体(53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梁支承条(532),所述梁支承条(532)的一侧与所述梁主体(531)的内侧壁相连,所述梁支承条(532)的另一侧水平延伸后向上弯折,所述前梁(51)的所述梁支承条(532)和所述后梁(52)的所述梁支承条(532)相对设置以配合支承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边单元块(20)、所述第二侧边单元块(40)及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均包括紧固件(54),所述紧固件(54)用于由所述梁主体(531)与所述梁支承条(532)的连接处穿入对应设置的所述前梁内弧条(132)或所述后梁内弧条(152)中,以对应将所述前梁(51)与所述前梁座(13)锁紧固定或将所述后梁(52)与所述后梁座(15)锁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边梁(21)包括侧边梁主体(611)、及与所述侧边梁主体(611)上靠近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的内侧壁相连的弧形内接条(621),所述弧形内接条(621)的外表面为弧面;
所述第一主梁(31)包括主梁主体(631)、及与所述主梁主体(631)上靠近所述第一侧边梁(21)的侧壁相连的弧形外包条(641),所述弧形外包条(641)用于包覆于所述第一侧边梁(21)的所述弧形内接头外,以使所述第一主梁(31)与所述第一侧边梁(21)转动搭接;
所述第二主梁(32)包括主梁主体(631)、及与所述主梁主体(631)上靠近所述第二侧边梁(41)的侧壁相连的弧形内接条(621),所述弧形内接条(621)的外表面为弧面;
所述第二侧边梁(41)包括侧边梁主体(611)、及与所述侧边梁主体(611)上靠近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的内侧壁相连的弧形外包条(641),所述弧形外包条(641)用于包覆于所述第二主梁(32)的所述弧形内接头外,以使所述第二主梁(32)与所述第二侧边梁(41)转动搭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内接条(621)包括与所述侧边梁主体(611)或所述主梁主体(631)的侧壁垂直连接的第一顶抵片(6211)、及与所述第一顶抵片(6211)相连且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缺口的半圆弧形的内接片(6212),所述第一顶抵片(6211)和所述内接片(6212)均沿所述侧边梁主体(611)或所述主梁主体(631)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弧形外包条(641)包括与所述主梁主体(631)或所述侧边梁主体(611)的侧壁垂直连接的第二顶抵片(6411)、及与所述第二顶抵片(6411)相连且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带缺口的半圆弧形的外包片(6412),所述第二顶抵片(6411)用于与所述第一顶抵片(6211)顶抵以防雨水进入所述阳光房中,所述外包片(6412)用于转动包覆于对应设置的所述内接片(6212)外。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单元块组(30)包括多块顶部单元块,多块所述顶部单元块沿所述阳光房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依次转动搭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还包括用于盛接由所述上顶单元板导流的雨水的导水梁(90)、用于密封所述前梁座(13)与所述前梁(51)两者之间结构的挡边梁(110);
所述导水梁(90)位于所述上顶单元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前梁座(13)平行布设,并所述导水梁(90)上靠近所述前梁座(13)的内侧框与所述前梁座(13)的外侧框卡接;
所述挡边梁(110)平行布设于所述前梁(51)的外侧,且所述挡边梁(110)上靠近所述前梁(51)的内侧框与所述前梁(51)的外侧框卡接,并所述挡边梁(110)位于所述导水梁(90)内侧框的上方,以使由所述上顶单元板导流的雨水经所述挡边梁(110)后再流入所述导水梁(90)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还包括用于导流雨水的第一导水条(120)、及用于阻挡雨水的第一挡水条(130),所述第一导水条(120)和所述第一挡水条(130)均沿所述前梁座(13)的延伸方向布设;
所述第一导水条(120)设置于所述挡边梁(110)、所述前梁(51)和所述前梁座(13)三者围设而成的区间内,且所述第一导水条(120)的一侧与所述前梁(51)卡接,所述第一导水条(120)的另一侧绕过所述导水梁(90)的内侧框后伸入所述导水梁(90)的导水槽(901)中,以将进入所述挡边梁(110)与所述前梁(51)之间的雨水导流至所述导水槽(901)中;
所述第一挡水条(130)卡设于所述第一导水条(120)与所述挡边梁(110)底部之间,以防所述导水槽(901)中的雨水倒灌入所述导水梁(90)与所述前梁座(13)之间。
CN201911375548.3A 2019-12-27 2019-12-27 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Active CN111321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548.3A CN111321802B (zh) 2019-12-27 2019-12-27 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548.3A CN111321802B (zh) 2019-12-27 2019-12-27 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1802A true CN111321802A (zh) 2020-06-23
CN111321802B CN111321802B (zh) 2021-06-25

Family

ID=7116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5548.3A Active CN111321802B (zh) 2019-12-27 2019-12-27 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180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3803B2 (ja) * 2006-03-06 2012-05-16 株式会社Lixil サンルームの屋根構造
CN205955038U (zh) * 2016-05-23 2017-02-15 沈阳乐道铝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多角度披水结构
CN208815668U (zh) * 2018-08-23 2019-05-03 湖北亨威铝业有限公司 新型的阳光房结构
CN209040614U (zh) * 2018-10-09 2019-06-28 山东和顺腾达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拼接阳光房
CN209066690U (zh) * 2018-09-29 2019-07-05 佛山市希洛幕墙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阳光房支架角度调节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3803B2 (ja) * 2006-03-06 2012-05-16 株式会社Lixil サンルームの屋根構造
CN205955038U (zh) * 2016-05-23 2017-02-15 沈阳乐道铝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多角度披水结构
CN208815668U (zh) * 2018-08-23 2019-05-03 湖北亨威铝业有限公司 新型的阳光房结构
CN209066690U (zh) * 2018-09-29 2019-07-05 佛山市希洛幕墙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阳光房支架角度调节机构
CN209040614U (zh) * 2018-10-09 2019-06-28 山东和顺腾达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拼接阳光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1802B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2006A (ja) 建物の柵構造
CN111321802B (zh) 单元式装配的阳光房
JPS6227637Y2 (zh)
CN208267185U (zh) 开放式单元式石材幕墙
CN210622031U (zh) 一种洞口明框幕墙多道防水构造系统
US3853168A (en) Roll-up shade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erecting same
JP2759081B2 (ja) サンルーム等の小規模建物のフレーム構造
JP3414711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付バルコニー
JP2979896B2 (ja) 外壁パネルのシール構造
KR102512736B1 (ko) 양반사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구조물
CN111677156B (zh) 构件式幕墙及其安装方法
CN210857776U (zh) 可调节折板式建筑外遮阳装置
CN211817115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物的墙单元及组合式墙体
CN210917882U (zh) 一种可旋转式单元幕墙
KR102512761B1 (ko) 양반사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구조물
JP2002201714A (ja) ユニット建物
CN106638997A (zh) 型材对接防水结构及阳光房
JPS6313348Y2 (zh)
EP0750707A1 (de) Dachgaube
JPH0215972Y2 (zh)
RU2035577C1 (ru) Стеклопаке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фиксации двойного остекления и окно
RU2126877C1 (ru) Сборно-разбор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RU1794153C (ru) Крупнопанельное здание
JPS597442Y2 (ja) ア−チ状構築物の構造
JP2001032425A (ja) パネル外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5

Address after: 4100 Zhengang North Road, Miluo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park,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ILUO ZHENSHENG ALUMIN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26, No. 1476, Yuanda Road, Furong district, Hunan, Changsha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ZENSO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LUO ZHENSHENG ALUMINUM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