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1801B - 建筑和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 Google Patents

建筑和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1801B
CN111321801B CN201811534511.6A CN201811534511A CN111321801B CN 111321801 B CN111321801 B CN 111321801B CN 201811534511 A CN201811534511 A CN 201811534511A CN 111321801 B CN111321801 B CN 111321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push plate
structural element
building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45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1801A (zh
Inventor
R.克雷默
T.海多尔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weitu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weitu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weituo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weitu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45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1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1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1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1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1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03Balconies; Decks
    • E04B1/0038Anch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cold brid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3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其包括建筑物部分、从建筑物部分凸出的板和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跨接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包括布置在分隔缝中的绝缘体和至少部分布置在绝缘体中的加强件。加强件包括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和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和凸出的板的混凝土一起设计用于承受在凸出的板上由于弯曲和横向力作用的静态力。针对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拉力加强元件和压力加强元件在其远离绝缘体的端部上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推板,其在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的视图中相对高度方向倾斜大于10º的角度。

Description

建筑和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和一种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背景技术
由EP 1 151 167 B1和WO 2012/169912 A1得到了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具有加强元件,其在装入状态中伸入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中和凸出的板中,并且在那里与周围的混凝土连接,以便可以在凸出的板与建筑之间通过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传递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建筑,其可简单制造并且具有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很小的导热性。本发明的另外的任务是说明一种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可以简单地装入建筑中并且具有很小的导热性。本发明的另外的任务是说明一种用于安装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具有很小的导热性并且可以很好地承受地震力。
关于建筑设置的是,建筑包括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从建筑物部分凸出的板和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布置在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包括布置在分隔缝中的绝缘体和至少部分布置在绝缘体中的加强件,其中加强件包括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和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和凸出的板的混凝土一起设计用于承受所有在凸出的板上由于弯曲和横向力作用的静态力。
因此,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根据中国标准GB 50010,根据如下公式设计用于承受由于弯曲作用的静态力:
其中,As - 需要的弯曲牵拉加强件的横截面积
M - 力矩
h0 = h-cnom-0.5 ds
h -板的厚度
cnom - 牵拉加强件的混凝土覆盖部
ds - 牵拉加强件的直径
x - 混凝土压力区高度
fy - 牵拉加强件的延伸极限。
由于横向力作用的静态力在不存在附加的横向力加强件的情况下根据中国标准GB 50010,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V - 横向力
h0 = h-cnom-0.5 ds
h - 板的厚度
cnom - 牵拉加强件的混凝土覆盖部
ds - 牵拉加强件的直径
b - 混凝土横截面的宽度
ft - 混凝土抗拉强度
在此,在出现很小的推力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横向力承载能力可以是足够大的,以便消除推力,从而不需要用于承受推力的加强件。
由于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设计用于和凸出的板的混凝土一起承受所有在凸出的板上由于弯曲和横向力作用的静态力,所以在凸出的板中不必布置附加的用于承受静态力的加强件。
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可以除了由于弯曲和横向力作用的静态力以外也可以包括另外的加强件,尤其是镶边加强件和/或横向加强件。
尤其地,在凸出的板的端部上通常需要的镶边加强件已经整合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中,从而在制造凸出的板时在凸出的板中不必布置附加的镶边加强件。优选地,在分隔缝上需要的镶边加强件也已经整合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中。由此简化了建筑的制造。优选地,整合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中的横向加强件是纵向加强件、即拉力加强元件和压力加强元件的至少15%。因此,所有有待根据中国标准GB 50010设置的横向加强件已经整合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中。
有利地,凸出的板除了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以外不具有另外的加强件。所有针对凸出的板需要的加强件因此有利地整合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中。在制造建筑时可以取消将加强件布置在凸出的板中的工作步骤。利用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布置,所有针对凸出的板需要的加强件已经布置在凸出的板中。避免了在布置加强件时的故障。
为了在凸出的板的凸出的端部上不需要附加的加强件,优选设置的是,加强件相对凸出的板的凸出的端部具有间距,其小于凸出的板的厚度。间距尤其是小于加强件的最小需要的混凝土覆盖部的两倍。在优选的造型中,该间距在常见的制造公差的范围内相应于在板的凸出的端部上的加强件的最小需要的混凝土覆盖部。加强件因此尽可能接近凸出的板的凸出的端部地伸出。
凸出的板优选是比较小的板,如其例如为了将空调设施布置在建筑物外侧而需要。这种凸出的板非强制性地布置在在建筑物内部布置的盖板或底板的水平上。为了能够实现在其他的高度上的布置而设置的是,加强件伸入建筑物部分的壁中,其中加强件在壁中终止。加强件因此没有通过壁伸入建筑物中。加强件尤其是没有伸入在建筑物中延伸的盖板或底板中。由此,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可以不依赖于在建筑物中延伸的盖板或底板的位置地定位在建筑物外侧上。为了在尽管存在加强件到建筑物部分中的短的水平的延伸的情况下还是确保力的足够的传递,优选设置的是,加强件在壁中伸入到凸出的板的下侧的水平以下。优选地,至少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拉力加强元件弯折地构造,优选向下弯折,从而得到拉力的很好的传递。沿其他方向的伸展也可以是有利的。
凸出的板优选是与常见的阳台相比比较小的板。板的沿绝缘体的纵向方向测量的宽度有利地是0.5m至2.5m,尤其是1m至2m。绝缘体的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测量的凸出的长度有利地是0.8m至1.5m,尤其是1m至1.3m。
在地震情况下,交变应力可能作用在凸出的板上。优选地,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设计用于承受在地震情况下作用的拉力。在地震情况下,拉力可能在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下方的区域中,即在通常在静态应力的情况下传递压力的区域中作用。拉力也通过热绝缘的结构元件承受,从而优选不需要附加的用于承受地震力的加强件。有利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也设置用于承受凸出的板的在地震情况下作用的横向力。
优选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和凸出的板的混凝土一起设计用于承受所有在地震情况下附加作用的力。在地震情况下附加作用的力在此优选是在绝缘体的下半部中的拉力、在绝缘体的上半部中的压力和沿分隔缝的纵向方向作用的横向力。补充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可以设计用于承受地震力,其沿分隔缝的纵向方向作用。为此有利地,至少一个推板(Schubplatte)在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的视图中相对高度方向倾斜。至少一个推板相对高度方向的倾斜是独立的发明思想。
针对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可以很好地承受地震力)设置的是,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包括绝缘体和加强件,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具有设置用于装入到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中的建筑物部分区段和设置用于装入到凸出的板中的悬板区段,其中加强件包括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和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推板,其至少部分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穿过绝缘体,其中拉力加强元件在推板的中间的上方并且压力加强元件在推板的中间的下方传递力地与推板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推板在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的视图中相对高度方向倾斜了大于10º的角度。
推板相对高度方向的倾斜能够实现通过推板和与推板传递力地连接的拉力加强元件和压力加强元件承受沿绝缘体的纵向方向作用的横向力。优选地,所有为了承受地震力需要的针对凸出的板的加强件整合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中。
针对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设置的是,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包括绝缘体和加强件,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具有设置用于装入到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中的建筑物部分区段和设置用于装入到凸出的板中的悬板区段,其中加强件包括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和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其中拉力加强元件和压力加强元件在其远离绝缘体的端部上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在拉力加强元件和压力加强元件之间的连接件形成凸出的板的镶边加强件,从而凸出的板上的附加的镶边加强件可以有利地取消。
在优选的造型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加强棒,所述加强棒形成拉力加强元件、压力加强元件和连接件。加强棒在此有利地形成在拉力加强元件和压力加强元件之间的搭环,搭环形成连接件。由此得到简单的结构。优选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所有加强棒构造有搭环。
在有利的造型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加强元件。横向加强元件优选用于在装入之前稳定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并且使多个拉力加强元件和多个压力加强元件相互连接。横向加强元件可以形成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一部分或整个设置的横向力加强件。优选地设置了使多个拉力加强元件相互连接的横向加强元件和使多个压力加强元件相互连接的横向加强元件,其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在特别优选的造型中,设置了刚好一个用于连接多个,尤其是所有拉力加强元件的横向加强元件和刚好一个用于连接多个,尤其是所有压力加强元件的横向加强元件。在特别优选的造型中,使多个压力加强元件相互连接的横向加强元件与使多个拉力加强元件相互连接的横向加强元件相比布置为与绝缘体间隔更远。为了简化将热绝缘的结构元件装入壳体部分中设置的是,在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建筑物部分区段中没有布置横向加强元件。由此避免了在建筑物部分区段中的横向加强元件阻止基于与建筑物部分的加强件的撞击装入建筑物部分中。
在有利的造型中,在建筑物部分区段中布置的加强件的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测量的长度小于在悬板区段中布置的加强件的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测量的长度。在建筑物部分区段中布置的加强件的长度优选匹配于建筑物部分的常见的壁厚,并且优选小于减去壁的需要的混凝土覆盖部的壁厚。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整个在建筑物部分中延伸的加强件可以布置在壁内。为了在尽管布置在建筑物部分区段中的加强件的长度很小的情况下还可以传递足够大的力而设置的是,至少一个加强元件,优选拉力加强元件在建筑物部分区段中具有弯曲的端部。拉力加强元件在建筑物部分区段中弯折地实施。在建筑物部分区段中的拉力加强元件的长度有利地大于壁的厚度或布置在建筑物部分区段中的加强件的长度,其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测量。
热绝缘的结构元件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推板,其至少部分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穿过绝缘体。拉力加强元件有利地在推板的中间的上方并且压力加强元件在推板的中间的下方传递力地与推板连接。通过连接拉力加强元件和压力加强元件与推板,在分隔缝的两侧需要的镶边加强件已经整合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中。通过推板,推力的很好的传递是可能的。推板可以实施有很小的横截面,并且由此仅稍微恶化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热绝缘特性。可以设置的是,推板由优质钢构成。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导热性。
为了减小通过推板的热传递有利地设置的是,推板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有利地,推板具有平行于拉力加强元件延伸的上区段、平行于压力加强元件延伸的下区段以及至少一个在上区段和下区段之间延伸的支柱。支柱优选相对绝缘体的横向方向倾斜20º至70º的角度。由此,可以通过支柱很好地传递推力。支柱在此有利地在绝缘体的悬板侧与下区段连接,并且在建筑物部分侧与推板的上区段连接。
优选地,至少一个推板在沿绝缘体的横向方向的视图中相对高度方向倾斜大于10º的角度。通过推板相对高度方向的倾斜,也可以通过推板传递沿分隔缝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横向力,尤其是风力和/或地震力。
推板优选在绝缘体的整个沿横向方向测量的宽度上延伸。为了使在建筑物部分侧与悬板侧之间的热量传递保持很小而设置的是,推板在绝缘体的每个纵向侧面上从绝缘体凸出绝缘体的最多一半的宽度。
加强件优选由不锈钢、镀锌的钢和/或钢筋构成。绝缘体有利地由热绝缘材料构成。绝缘体优选由不可燃烧的绝缘材料,优选防火材料,例如矿棉构成。在绝缘体上,有利地在上侧和下侧布置有封闭型材,其尤其是由塑料构成。封闭型材相对绝缘材料有利地尤其是通过粘贴或通过绝缘体和包绕至少一个封闭型材的连接元件,例如固定带等来固定方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随后借助附图阐述。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建筑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2和图3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图2和3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侧视图,其中凸出的板利用虚线示出,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伸入该板中;
图5在朝图4中的箭头V的方向的视图中示出了图4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侧视图;
图6在朝图4中的箭头VI的方向的视图中示出了图4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侧视图;
图7沿图6中的箭头VII的方向示出了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侧视图;
图8在相应于图7的视图中示出了来自之前的附图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加强件的侧视图;
图9以放大图示出了来自图8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推板的区域;
图10示出了将图7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区段布置在凸出的板中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针对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相应于图10的侧视图;
图12示出了针对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相应于图6的侧视图;
图13示出了针对热绝缘的结构元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相应于图7的侧视图;
图14示出了推板的备选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推板的另外的备选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和截取地示出了建筑1。建筑1包括建筑物部分2,在图1中示出了建筑物部分的壁24。壁24具有内置侧面3和外置侧面4。内置侧面3面对建筑物内部,并且外置侧面4面对周围环境。在外置侧面4上布置有凸出的板5。凸出的板5水平地远离建筑物部分2的外置侧面4地延伸。凸出的板5例如可以承载布置在建筑1的外侧的空调设施等。
建筑物部分2与凸出的板5之间的连接是热桥。为了使建筑物部分2与凸出的板5之间的热转移尽可能保持很小,设置了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在建筑物部分2与凸出的板5之间形成分隔缝6,其由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跨接。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包括绝缘体8,其布置在分隔缝6中。绝缘体8具有与凸出的板5联接的第一纵向侧面33和与建筑物部分2联接的第二纵向侧面34。
为了连接凸出的板5与建筑物部分2,热绝缘的结构元件5包括加强件20。加强件20包括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9和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10。如图2和3示出的那样,在实施例中设置了多个拉力加强元件9和多个压力加强元件10。所有拉力加强元件9通过也在图2和3中示出的横向加强元件11相互连接。所有压力加强元件10通过也在图2和3中示出的横向加强元件12相互连接。
凸出的板5具有在图1中示出的凸出的端部18,其背对分隔缝6。与凸出的端部18相邻地,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分别通过连接件13相互连接。壁24具有厚度v。在壁2中,拉力加强元件9具有弯曲的端部14,在该端部上,拉力加强元件9没有水平地,而是垂直地向下取向。弯曲的端部14的另外的取向也可以是有利的。凸出的板具有面对底部的下侧25和向上取向的上侧26。相对绝缘体8的高度方向23,弯曲的端部14凸出超过凸出的板5的下侧25。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在壁24中终止,并且没有通过壁24的内置侧面3伸入建筑1的内部中。
如图1还所示的那样,凸出的板5具有厚度h。厚度h有利地是最高160mm。
如图2所示的那样,绝缘体8具有纵向方向15,其沿分隔缝6(图1)的纵向方向取向。在装入状态中,纵向方向14水平延伸。绝缘体8沿纵向方向15具有其最大延伸尺寸。绝缘体8此外具有在装入状态中竖直取向的高度方向23和在装入状态中水平取向的横向方向22。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在凸出的板5中的装入状态下平行于横向方向22地延伸。
如图2所示的那样,在绝缘体8中布置有推板19,其分别从第一纵向侧面33延伸至绝缘体8的第二纵向侧面34并且穿过绝缘体8。推板19优选是比较薄的板。如图2所示的那样,推板19具有沿纵向方向15测量的宽度p。推板19的宽度p有利地是2mm至10mm,尤其是3mm至5mm。绝缘体8由热绝缘材料构成,优选由不可燃烧的绝缘材料,优选防火材料,例如矿棉构成。绝缘体8尤其是形状稳定的。如图3所示的那样,绝缘体8在其上侧和其下侧具有封闭元件35。封闭元件35可以优选由塑料构成,并且尤其是构造为塑料型材。封闭元件35和绝缘体8有利地彼此方位固定。绝缘体8和封闭元件35例如可以相互粘贴。备选地或附加地,绝缘体8和封闭元件35可以通过方位固定元件36相互连接,方位固定元件在图3中示意性地以虚线示出。方位固定元件36可以例如是固定带等。优选地,两个方位固定元件36相互间隔开地布置。
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以及推板19穿过绝缘体8。为了形成在绝缘体8的纵向侧面33和34之间的尽可能小的热转移,推板19的厚度p有利地是很小的。厚度p尤其是小于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的直径w(图1)。
在实施例中,压力加强元件10、拉力加强元件9和连接件13由加强棒29形成,如图2和3示出的那样。加强棒29相应形成拉力加强元件9的弯曲的端部14,穿过绝缘体8,形成拉力加强元件9的在凸出的板5中布置的区段、连接件13、在凸出的板5中布置的压力加强元件10,又穿过绝缘体8,并且形成压力加强元件10的伸入建筑物部分2中的区段。
推板19、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优选由不锈钢、镀锌的钢或钢筋构成。也可以设置的是,加强件20部分或完全由优质钢构造。尤其是对于推板19来说,优质钢是有利的。
如图4所示的那样,加强件20包括有待在建筑物2中布置的建筑物部分区段27和有待在凸出的板5中布置的悬板区段28,它们分别与绝缘体8联接。建筑物部分区段27具有沿横向方向22测量的长度g。悬板区段28具有沿横向方向22测量的长度a。长度a明显大于长度g。长度g小于壁24的沿横向方向22测量的厚度v(图1)。长度v有利地相应于长度g加上针对弯曲的端部14的至少需要的混凝土覆盖部。建筑物部分区段27的长度g优选是小于300mm。壁24的厚度v优选是最高300mm。
如图2和3所示的那样,设置有刚好一个横向加强元件11和刚好一个横向加强元件12。横向加强元件11比横向加强元件12更接近绝缘体8地布置。横向加强元件12接近连接件13地设置。沿横向方向22(图2),横向加强元件11和横向加强元件12彼此间具有在图4中示出的间距n。间距n有利地是长度a的30%至70%。由此实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高的稳定性。
图4示意性示出凸出的板5的尺寸。凸出的板5具有沿横向方向22测量的凸出的长度k和沿纵向方向15测量的宽度b。宽度b在此相应于混凝土横截面的宽度。宽度b有利地是0.5m至2.5m,尤其是1m至2m。宽度b有利地相应于分隔缝6(图1)的长度。凸出的长度k有利地是0.8m至1.5m,尤其是1m至1.3m。凸出的板5因此是比较小的。凸出的板5优选不是阳台板,而是用于安装外置的元件,例如空调设施等的板。
图5示出了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建筑物部分区段27的视图。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具有沿纵向方向15测量的长度m,其优选大约相应于分隔缝6的长度和因此相应于凸出的板5(图4)的宽度b。弯曲的端部14具有沿高度方向23测量的长度f,其明显大于绝缘体8的同样沿高度方向23测量的高度i。相邻的加强棒29彼此间具有沿纵向方向15测量的间距q。间距q优选在相邻的加强棒29之间分别是相同的。
图6示出了具有连接件13的悬板区段28的视图。
图7示出了没有建筑1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如图7所示的那样,绝缘体8具有沿横向方向22测量的宽度u。宽度u优选相应于分隔缝6(图1)的宽度s。
图8仅示出了加强件20,其由加强棒29和推板19构建。如图8所示的那样,每个推板19具有沿横向方向22(图7)测量的长度y。长度y优选至少相应于绝缘体8(图8)的宽度u。推板19至少从第一纵向侧面33延伸至绝缘体8的第二纵向侧面34。
图9详细示出了推板19的造型。在实施例中,推板具有两个开口21。开口21布置在支柱32的两侧。推板19具有上区段30,其传递力地与拉力加强元件9连接。推板19此外具有下区段31,其传递力地与压力加强元件10连接。连接例如可以是焊接连接。支柱32相对横向方向22倾斜角度α。角度α有利地是20º至70º。推板19具有高度r,其相应于在相叠地布置的拉力加强元件9与压力加强元件10之间的沿高度方向23测量的间距q。
支柱32优选在第一纵向侧面33与下区段31连接,在绝缘体8的第二纵向侧面34与上区段30连接,如图10所示的那样。如图10还示出的那样,横向加强元件11相对绝缘体8具有间距d。横向加强元件12相对凸出的板5的凸出的端部18具有间距e。间距d优选是间距e的50%至150%。由此实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悬板区段28的高的稳定性。间距e优选小于间距d。
加强件20相对凸出的板5的凸出的端部18具有间距c。间距c小于凸出的板5的厚度h。间距c优选小于加强件20的最小需要的混凝土覆盖部的两倍。优选地,间距c在常见的制造公差的范围内相应于凸出的端部18上的最小需要的混凝土覆盖部。
如图1、4和10示出的那样,除了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加强件20以外,没有在凸出的板5内布置另外的加强件。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加强件20和凸出的板5的混凝土一起设计用于承受所有在凸出的板5上由于弯曲和横向力作用的静态力。设计在此根据中国标准GB 50010进行。优选地,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9也设计用于承受在地震情况下作用的拉力。在地震情况下,凸出的板5也向上摆动。在该情况下,压力没有,而是拉力作用在压力加强元件10上。优选地,在地震情况下待传递的力也在设计热绝缘的结构元件时考虑到。
图11至15示出了针对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造型的实施例。在根据图7的实施例中,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在悬板区段28中构造为直的棒。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在凸出的板5的凸出的端部18前方的间距c中终止。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可以在其自由端部上没有连接。在备选的造型中,如在图11中以虚线示出的那样设置有拉力加强元件9的端部和压力加强元件10的端部的连接件13。连接件13替代凸出的板5的通常在该区域中设置的镶边加强件。
图12示出了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其和凸出的板5的混凝土一起设计用于承受所有在地震情况下附加地作用的力。为了承受在地震情况下在压力加强元件10上作用的拉力,压力加强元件10相应被确定规格。风力也可以由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加强件承受。为了承受在地震情况下沿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纵向方向15,即沿分隔缝6(图1)的纵向方向出现的横向力,至少一个推板19在沿横向方向22的视图中相对高度方向23倾斜,即倾斜在图12中画出的角度β。角度β在有利的造型中是大于10º。在根据图12的实施例中,推板19中的两个推板相对高度方向23倾斜角度β,即彼此相反地倾斜。另外的推板19在根据图12的实施例中平行于高度方向23地布置。推板19的取向在此相应于连接件13的取向。通过推板19的倾斜,相应的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沿纵向方向15彼此错开,并且没有如在之前的实施例中那样竖直相叠地布置。也可以设置的是,热绝缘的结构元件设计用于在地震情况下承受仅一部分沿绝缘体8的纵向方向15作用的推力。为此可以减小倾斜布置的推板19的数量。
图13示出了具有推板19的实施例,推板在纵向侧面33和34上从绝缘体8伸入建筑物部分区段27和悬板区段28中。推板19在纵向侧面33和34上以凸出部分t凸出超过纵向侧面33和34。凸出部分t在两个纵向侧面33和34上最高是宽度u的一半。
图14示意性示出推板19的实施例,推板设计用于具有非常大的宽度s的分隔缝6(图1)。为了跨接非常大的分隔缝6设置的是,推板19具有多个倾斜的支柱32。每个支柱32的倾斜角在此相应于图9所示的角度α。支柱32分别从上区段30延伸至下区段31。补充地可以设置支柱37,其使上区段30和下区段31相互连接。支柱37在此框架式地分别连接连续的支柱32的端部。
图15示出推板19的实施例,推板在绝缘体8的每个纵向侧面33和34上与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连接。压力加强元件10和拉力加强元件9没有延伸穿过绝缘体8,而是优选与纵向侧面33和34相邻地终止。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优选焊接到推板19上。然而另外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有利的。推板19在根据图15的实施例中优选由优质钢构成。由此,纵向侧面33和34之间的热传递可以进一步减小。在根据图15的实施例中,推板19在绝缘体8的整个高度i上延伸。推板19的更小的高度然而也可以是有利的。在根据图15的实施例中设置了推板19的高度r,其大于在相叠地布置的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之间的间距q。

Claims (9)

1.一种建筑,其包括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2)、从建筑物部分(2)凸出的板(5)和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热绝缘的结构元件跨接建筑物部分(2)与凸出的板(5)之间的分隔缝(6),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包括布置在分隔缝(6)中的绝缘体(8)和至少部分布置在绝缘体(8)中的加强件(20),其中加强件(20)包括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9)和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10),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具有至少一个推板(19),其至少部分沿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穿过绝缘体(8),其中拉力加强元件(9)在推板(19)的中间的上方并且压力加强元件(10)在推板(19)的中间的下方传递力地与推板(19)连接,其特征在于,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加强件(20)和凸出的板(5)的混凝土一起设计用于承受所有在凸出的板(5)上由于弯曲和横向力作用的静态力,其中,在凸出的板的端部上通常需要的镶边加强件已经整合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中,从而在制造凸出的板时在凸出的板中不必布置附加的镶边加强件,加强件(20)伸入建筑物部分(2)的壁(24)中,其中加强件(20)在壁(24)中终止,并且在建筑物部分区段(27)中的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9)具有弯曲的端部(14),并且推板(19)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1),并且推板(19)具有平行于拉力加强元件(9)延伸的上区段(30)、平行于压力加强元件(10)延伸的下区段(31)以及至少一个在上区段(30)和下区段(31)之间延伸的支柱(32),所述支柱相对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倾斜20°至70°的角度(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其特征在于,凸出的板(5)除了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的加强件(20)以外不具有加强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其特征在于,加强件(20)相对凸出的板(5)的凸出的端部(18)具有间距(c),其小于凸出的板(5)的厚度(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10)设计用于承受在地震情况下作用的拉力。
5.一种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包括绝缘体(8)和加强件(20),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具有设置用于装入到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2)中的建筑物部分区段(27)和设置用于装入到凸出的板(5)中的悬板区段(26),其中加强件(20)包括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9)和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10),其中,所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包括相互连接多个拉力加强元件(9)的至少一个横向加强元件(11),并且其中所述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包括相互连接多个压力加强元件(10)的至少一个横向加强元件(12),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具有至少一个推板(19),其至少部分沿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穿过绝缘体(8),其中拉力加强元件(9)在推板(19)的中间的上方并且压力加强元件(10)在推板(19)的中间的下方传递力地与推板(19)连接,
其特征在于,拉力加强元件(9)和压力加强元件(10)在其远离绝缘体(8)的端部上通过连接件(13)相互连接,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具有至少一个加强棒,所述加强棒形成拉力加强元件(9)、压力加强元件(10)和连接件(13),其中,相互连接多个拉力加强元件(9)的横向加强元件(11)和相互连接多个压力加强元件(10)的横向加强元件(12)在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上具有彼此之间的间距(n),所述间距是布置在悬板区段(26)中的加强件(20)的沿横向方向(22)测量的长度(a)的30%至70%,其中,加强件(20)伸入建筑物部分(2)的壁(24)中,其中加强件(20)在壁(24)中终止,并且在建筑物部分区段(27)中的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9)具有弯曲的端部(14),并且推板(19)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1),并且推板(19)具有平行于拉力加强元件(9)延伸的上区段(30)、平行于压力加强元件(10)延伸的下区段(31)以及至少一个在上区段(30)和下区段(31)之间延伸的支柱(32),所述支柱相对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倾斜20°至70°的角度(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部分区段(27)中没有布置横向加强元件(11、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物部分区段(27)中布置的加强件(20)的沿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测量的长度(g)小于在悬板区段(26)中布置的加强件(20)的沿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测量的长度(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推板(19)在沿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的视图中相对高度方向(23)倾斜大于10°的角度(β)。
9.一种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在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与凸出的板之间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包括绝缘体(8)和加强件(20),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具有设置用于装入到承受负载的建筑物部分(2)中的建筑物部分区段(27)和设置用于装入到凸出的板(5)中的悬板区段(26),其中加强件(20)包括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9)和至少一个压力加强元件(10),其中热绝缘的结构元件(7)具有至少一个推板(19),其至少部分沿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穿过绝缘体(8),其中拉力加强元件(9)在推板(19)的中间的上方并且压力加强元件(10)在推板(19)的中间的下方传递力地与推板(19)连接,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推板(19)在沿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的视图中相对高度方向(23)倾斜大于10°的角度(β),并且加强件(20)伸入建筑物部分(2)的壁(24)中,其中加强件(20)在壁(24)中终止,并且在建筑物部分区段(27)中的至少一个拉力加强元件(9)具有弯曲的端部(14),并且推板(19)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1),并且推板(19)具有平行于拉力加强元件(9)延伸的上区段(30)、平行于压力加强元件(10)延伸的下区段(31)以及至少一个在上区段(30)和下区段(31)之间延伸的支柱(32),所述支柱相对绝缘体(8)的横向方向(22)倾斜20°至70°的角度(α)。
CN201811534511.6A 2018-12-14 2018-12-14 建筑和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Active CN111321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4511.6A CN111321801B (zh) 2018-12-14 2018-12-14 建筑和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4511.6A CN111321801B (zh) 2018-12-14 2018-12-14 建筑和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1801A CN111321801A (zh) 2020-06-23
CN111321801B true CN111321801B (zh) 2023-08-01

Family

ID=7116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4511.6A Active CN111321801B (zh) 2018-12-14 2018-12-14 建筑和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180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38972A1 (de) * 1988-04-22 1989-10-25 Bau-Box Ewiag Kragplattenanschlusselement
EP0605815A2 (de) * 1993-01-07 1994-07-13 SCHÖCK BAUTEILE GmbH Bauelement zur Wärmedämmung bei Gebäuden
DE19543768A1 (de) * 1995-11-20 1997-05-22 Frank Gmbh & Co Kg Max Balkonanschluß
CH690966A5 (de) * 1996-03-12 2001-03-15 Clement Gutzwiller Isolierendes Anschlusselement für Kragplatten.
EP1151167A1 (de) * 1999-02-12 2001-11-07 Avi Alpenländische Veredelungs-Industrie Gesellschaft m.b.H. Einrichtung zum anschliessen von kragplatten an eine wand- oder deckenkonstruktion
EP1754840A2 (de) * 2005-08-18 2007-02-21 SCHÖCK BAUTEILE GmbH Bauelement zur Wärmedämmung
CN1916308A (zh) * 2005-08-18 2007-02-21 舍克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用于隔热的结构元件
DE102006011335A1 (de) * 2006-03-09 2007-09-13 Schöck Bauteile GmbH Bauelement zur Wärmedämmung
DE102009033779A1 (de) * 2009-07-17 2011-01-20 Schöck Bauteil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nachträglichen Anfügen eines vorkragenden Außenteils an ein bestehendes tragendes Gebäudeteil
WO2012169912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Dyczkowski Antoni Insulating construction componen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38972A1 (de) * 1988-04-22 1989-10-25 Bau-Box Ewiag Kragplattenanschlusselement
EP0605815A2 (de) * 1993-01-07 1994-07-13 SCHÖCK BAUTEILE GmbH Bauelement zur Wärmedämmung bei Gebäuden
DE19543768A1 (de) * 1995-11-20 1997-05-22 Frank Gmbh & Co Kg Max Balkonanschluß
CH690966A5 (de) * 1996-03-12 2001-03-15 Clement Gutzwiller Isolierendes Anschlusselement für Kragplatten.
EP1151167A1 (de) * 1999-02-12 2001-11-07 Avi Alpenländische Veredelungs-Industrie Gesellschaft m.b.H. Einrichtung zum anschliessen von kragplatten an eine wand- oder deckenkonstruktion
EP1754840A2 (de) * 2005-08-18 2007-02-21 SCHÖCK BAUTEILE GmbH Bauelement zur Wärmedämmung
CN1916308A (zh) * 2005-08-18 2007-02-21 舍克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用于隔热的结构元件
DE102006011335A1 (de) * 2006-03-09 2007-09-13 Schöck Bauteile GmbH Bauelement zur Wärmedämmung
DE102009033779A1 (de) * 2009-07-17 2011-01-20 Schöck Bauteil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nachträglichen Anfügen eines vorkragenden Außenteils an ein bestehendes tragendes Gebäudeteil
WO2012169912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Dyczkowski Antoni Insulating construction compo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1801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91652C (fi) Ulokelaattaliitoselementti
UA82533C2 (uk) Будівництво великопролітних будинків із саморозкріпленням зі складених несучих стінових панелей і перекриттів
CA2578271C (en) Construction element for heat insulation
KR102123690B1 (ko) 창호브라켓
US7823352B2 (en) Construction element for heat insulation
CN111321801B (zh) 建筑和用于安装在建筑的分隔缝中的热绝缘的结构元件
JP4105191B2 (ja) 柱・梁架構
JP4754506B2 (ja) バルコニー
KR100959063B1 (ko) 커튼월 및 창호 시스템의 프레임 보강용 장치
KR102436014B1 (ko) 강성구조를 가진 데크 플레이트
CN109610703A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
KR102363789B1 (ko) 내진 열교차단 건축 마감패널 및 그 시공구조
KR101797960B1 (ko) 중립축 상승부재를 갖는 강재보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성보
JP6368272B2 (ja) バルコニーにおける手摺取付構造
KR100784191B1 (ko) 복부에 관통홀이 형성된 강재빔을 이용한 합성 바닥판 구조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7841018U (zh) 剪力墙后开洞加固结构
KR101706731B1 (ko) 덮개블럭을 갖는 조립형 열교차단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 본체와 발코니 연결부의 단열구조
CN110748076A (zh) 预应力钢管桁架外挂墙板及使用该墙板制作安装的墙体
KR102474981B1 (ko) 열교 차단 브라켓이 구비된 금속지붕패널
CN217150795U (zh) 一种轻钢龙骨与立筋复合结构隔墙
KR101217288B1 (ko) 단열효과를 갖으며 보강된 창틀
CN219671668U (zh) 一种钢网免拆模板约束性混凝土复合墙门窗连接节点
KR102535615B1 (ko) 개량형 외벽패널 설치 구조
KR102544378B1 (ko) 브라켓을 구비하며, v자 커팅홈이 형성된 이중창
CN219120000U (zh) 带有双向四斜支撑的双榀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y Langenfeld

Applicant after: Hafen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Langenfeld

Applicant before: HALFEN GmbH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y Langenfeld

Applicant after: Liweituo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Langenfeld

Applicant before: Hafen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