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07A - 复印装订件送出及引导堆放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复印装订件送出及引导堆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07A
CN1113207A CN 95102452 CN95102452A CN1113207A CN 1113207 A CN1113207 A CN 1113207A CN 95102452 CN95102452 CN 95102452 CN 95102452 A CN95102452 A CN 95102452A CN 1113207 A CN1113207 A CN 1113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parts
duplicating
sent
saddle
st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024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毅
奥村启二
出口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Mit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0441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725201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60441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1404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置,用于送出/操纵以及引 导堆放由复印件分检装置的倾斜分检托盘中取出的 复印装订件,该分检装置安装在复印机上。该分检托 盘由复印机的侧边朝外上方倾斜。复印纸由复印机 的侧部送出,经过分检后进入分检托盘,并在托盘中 被处理成为装订件。本发明的装订件送出/堆放装 置保证了下落到装订件接受平台上的每一装订件都 能够有正确的朝向,在堆放箱中不会有零乱的装订 件。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的是复印装置中的复印装订件堆放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机构,用于操纵由复印机相连的分检装置的分检托盘中取出的复印装订件,并将取出的复印装订件送入到一个堆放箱中。
可以为光电复印机或者类似的复印装置配置复印纸分检器,用于对经过复印操作的所获得的复印件进行分检。已知的用于复印机的分检装置还可以包括装订器,用于对经过分检的纸叠进行装订。
用于复印机的复印纸分检装置包括多个分检托盘。在一次分检操作中使用的托盘数目对应于操作者所设定的复印份数。有的复印机还装有自动送纸器,它能够以循环的方式输送一叠需要复印的原件,采用这样的复印机,通过进行多次相同的复印操作,就能够获得多份复印件,其数量大于分检装置中配置的分检盘托盘数目。然而,这就需要将托盘中将已经分检出的复印纸纸叠取出,以便对下一个复印周期中产生的复印件进行分检,将它们暂时地存放在多个托盘中。如果要以非人工的方式来搬动纸叠,就进一步需要对复印纸纸叠进行集束处理(典型的是进行装订)。此后,将经过装订的装订件送出到一个堆放箱或者类似的装置中,该装置和上述分检装置是彼此分开的。
在一种已知的用于上述用途的分检装置中,将复印纸装订件传送到一个装订部分,在该部分短暂地保留纸叠,将它们送入到一个对齐装置,然后进行装订。在这样的装置中,装订器的位置低于分检托盘,并在装订器下面设置了一个堆放箱,用于接受经过装订的复印件。经过复印机的上述分检装置进行处理后的装订复印件被堆放在复印机的侧面,位于分检托盘之下的位置上,这样就会影响搬运。因此,本申请人提交的一份美国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复印装订件堆放单元,它位于复印机分检装置的前方。上述复印装订件堆放单元将经过分检和装订的复印件送到一个其前部具有开口的堆放箱中,该堆放箱位于复印机侧部的分检托盘的下方。
在本申请人以前设计的装在分检装置上的复印装订件堆放单元中,分检托盘位于复印纸由复印机送出时对其进行分检输送的方向上,并朝上倾斜。从上述倾斜的分检托盘中将经过装订的复印件朝前取出,以垂直于复印纸送出方向的横向方向将其送入到堆放装置的堆放路径之中。该路径包括一个复印装订件承受表面,其底部的前侧部分是水平的,位于堆放箱中,其余的部分朝上朝外(亦即朝着分检托盘)倾斜。在堆放复印装订件时,使倾斜的复印装订件落入到装订件承受表面上。当复印装订件与上述承受表面相接触时,其重量一开始集中在其前下角部,从而使得上述角部容易产生弯曲或折叠。当复印件具有各种不同的尺寸时,上述问题就更为突出。
在美国专利申请08/053952中,装订件以面朝上的方式落在承受表面上,略微有些弯曲,其纵向方向上的前部低于纵向方向上的后部。这样,当打开堆放箱时,复印装订件就呈现出较为良好的状态。然而,在这样的机构中,落到承受表面上的复印装订件偶尔也会以不正确的方式下落,有时还会产生弯曲和折叠的现象,甚至会颠转为面朝下,或者形成在靠在堆放箱侧壁上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难于将复印装订件从堆放箱中取出。
为了解决上述用于使复印装订件送出落入到堆放箱中的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人在一份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4429/1993中披露了一种分检装置,它具有一个装订件堆放装置,用于将装订件送入到堆放箱中,该堆放箱本发明具有一个倾斜的承受表面,其倾斜角度与分检托盘的倾斜角度相同。将复印装订件堆装置安装在分检装置的前方,靠近堆放箱,以便从横向方向取出堆放在堆放箱中的复印件。
在上述复印装订件堆放装置中,形成了一个位于分检托盘和堆放箱之间的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该路径包括一个倾斜的直立引导侧壁,它基本上垂直于分检托盘和位于托盘下方并与之平行的装订件承受表面。因此,上述直立侧壁以直立的方式来引导每一份由分检托盘横向取出的装订件,从而使得装订件的底面能够同时落在承受表面上,防止装订件产生弯曲和折叠。
然而,在这种复印装订件堆放装置中存在着这样的趋势,亦即送出的复印装订件在其本身重量的作用下沿着上述直立侧壁落入到堆放箱中,靠着该侧壁产生弯折,特别是当装订件具有较少的页数,或者复印件不太坚硬时,这样的趋势就更为明显。装订件产生弯折的趋势导致了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使得复印装订件落入到装订件承受表面时不会产生弯折或折叠。堆放不当的装订件还会给从堆放箱中取出它们带来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确保从复印机的分检装置取出并送入一个多装订件堆放装置中复印纸装订件能够以整洁方式和正确的堆放方向堆放在一个堆放箱中,以便能够容易地将它们从堆放箱取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置,用于送出/操纵以及引导堆放由复印件分检装置的倾斜分检托盘中取出的复印装订件,该分检装置安装在复印机上。该分检托盘由复印机的侧边朝外上方倾斜。复印纸由复印机的侧部送出,经过分检后进入分检托盘,并在托盘中被装订成为装订件。因此,横向安装的分检装置的分检托盘用于存放经过分检和装订的复印纸。
装订件送出/装载单元装置包括一个装订件送出装置和一个堆放箱,它们之间用一个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予以连接,在该路径中装有一个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上述装订件送出装置基本上与分检托盘相平行,并以横向方式将装订件由垂直移动送出位置上的那一个相邻托盘送出,其送出的方向是朝向复印机的前方。堆放箱位于上述装订件送出装置的下方,具有一个倾斜的装订件接受平台,其倾斜角度平台基本上与分检托盘的倾斜角度相同。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由装订件堆放导架构成,它安装在该路径的一个直立侧壁上方,而且和该直立侧壁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小的角度,上述直立侧壁基本上与上述装订件接受平台相垂直。
装订件堆放导架用于在装订件送出机构和直立侧壁之间引导送出的装订件,当每一装订件在送出/堆放装置中朝堆放箱下落时对装订件进行引导。装订件堆放导架的设置使得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中间断开,并具有一个斜度,使得其下部进一步离开上述直立侧壁。
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具有一个引导板,它以小于装订件堆放导架的角度和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相交。被装订件引导板向下引导的装订件当它们离开该导架的底部时朝着水平的方向转动,并沿着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的引导板移动。
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包括一个推动机构,它与一个缩回装置相配合,该缩回装置用于当装订件离开装订件堆放导架时使引导板脱离复印装订件。上述推动机构向下推动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使之离开该引导板,并朝向装订件送出/堆放装置的后部。
因此,装订件能够基本上自由地下落,以适当的方式落在堆放箱中的装订件接受平台上。这使得装订件能够平稳地落在装订件接受平台上,依靠其重量以纵向方式朝着直立侧壁对齐。此外,由装订件堆放导架下落的装订件不会碰到直立侧壁。因此,装订件送出/堆放装置保证了下落到装订件接受平台上的每一装订件都能够有正确的朝向,在堆放箱中不会有零乱的装订件。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将会更为清楚。在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应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附图1是采用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复印机的透视图;
附图2是如附图1所示复印机的侧视图,其中将覆盖部分除去,该附图显示了复印机主要部分以及装在该复印机上的分检器和装订器的结构;
附图3是如附图1所示复印机的复印纸分检托盘的顶视图;
附图4是局部视图,显示了与复印机相连的分检托盘单元的底端,其中对驱动机构的驱动轮作了剖视;
附图5是分检托盘单元的局部视图,并显示了相关的托盘驱动凸轮和纸叠对齐板;
附图6是附图3中一部分的放大局部视图和部分剖视图,显示了用于纸叠对齐板的驱动机构中的驱动齿轮系;
附图7是附图3的局部视图,显示了由复印机的操作者一侧(前侧)所视的复印装订件送出和堆放单元;
附图8是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沿着附图7中箭头Ⅷ方向上的局部视图,图中该单元的装订件取回卡爪机构处于将要夹住一个装订件的状态,其中虚线显示的是退回到其装订件释放位置的卡爪机构;
附图9是一部分作了剖视的放大局部视图,显示了由前侧所视的卡爪机构的详细结构;
附图10是附图8中一部分的局部视图,其中一部分作了剖视,详细地显示了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的装订件送出机构,其中虚线显示的是处于附图8中位置的卡爪机构,实线显示的是缩回到其原始位置的卡爪机构;
附图11是沿着附图中箭头Ⅺ方向所视的装订件堆放机构的后视图,其中去掉了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
附图12是装订件堆放导架沿着附图11中Ⅻ-Ⅻ线的剖视图,图中该导架的下部被去掉了;
附图13是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的斜投影图;
附图14是引导挡板的前视图,其中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的堆放箱的开口部分被去掉了;
附图15是方框图,显示了复印机的控制系统;
附图16是流程图,显示了复印机的控制系统;
附图17和18是流程图,显示了复印机主要单元的模式选择操作;
附图19是流程图,显示了分检器的控制系统;
附图20是流程图,显示了分检器的多项操作;
附图21和22是流程图,显示了装订件送出/堆放装置的控制系统;
附图23是局部顶视示意图,显示了在沿着分检托盘的装订件取回操作中装订件取回卡爪所处的位置。
附图1和2显示了一台复印机的一般结构以及采用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复印纸处理系统。在下面的说明中,“前方”是指复印机操作者在使用复印机时所站的一侧(说明书中所述的其他位置均是相对于这一位置而言的)。
如附图1所示,复印和复印纸处理系统包括:复印机1;分检器2,它装有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安装在复印机1的左侧;以及安装在分检器2前下方的纸叠送出/堆放单元3(装订件堆放器3)。
如附图2所示,复印机1包括外壳5,安装在外壳5内的中间位置上的图像形成单元6,安装在图像形成单元6上方的原件扫描器7,以及复印纸输送单元8,通过该单元将复印纸送入图像形成单元6并由该单元取出。
图像形成单元6包括一个光敏硒鼓,其周围装有与之相关的充电器、显影单元、传送单元、分纸器、以及清洗单元。
原件扫描器7包括一个安装在图像形成单元6上方的光学曝光单元9,一个安装在光学曝光单元9上方的原件定位板10,以及位于原件定位板10上方的原件循环输送器11。在装有原件循环输送器11的壳体的上表面上具有原件堆放部位12。原件循环输送器11包括一个原件循环系统13,它具有复印纸输送带以及相关部件。
复印纸输送单元8包括位于图像形成单元6左边的复印纸送入通道和位于图像形成单元6右边的复印纸送出通道。在复印纸送出通道上装有定影单元14,用于将由墨粉形成的图像固定在复印纸上。
在定影单元14的复印纸送出侧设有将送出的复印纸送到分检器2之中的送出滚轮以及复印纸反转装置16。
在外壳5的下部安装了一个用于传送来自复印纸反转装置16的复印纸的中间传送通道17以及一个用于临时存放复印纸的中间托盘18。在上述中间托盘18的垂直下方装有多个送纸盒19。在外壳5的右下方设有一个送纸箱20,用于以连续方式提供大量尚未复印的复印纸。在送纸箱20的上方设有一个送纸通道21。
分检器2包括一个具有多个分检托盘25的复印纸分检盘单元27;一个位于复印机1和分检盘单元27之间的传送单元28,用于将复印纸由复印机1传送到分检纸盘单元27之中;以及一个位于传送单元28下方的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29(如附图所示的该单元具有一个装订装置),它设置在分检盘单元27的复印纸接收侧(亦即面对复印机1)。在分检盘单元27的复印纸送出侧装有一个支持框架30,用于支持多个分检托盘25的相邻左端。
分检盘单元27的驱动机构26包括一对如附图3和4所示的凸轮33,它们垂直地位于分检托盘25的复印纸接受端的两侧。轴32设置在每一个分检托盘25的彼此相对的前后角,用于作为凸轮从动部件,与相应凸轮33的圆柱形表面上的螺旋槽33a相啮合。每一个凸轮33的顶端和底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分检器2的框架2a上。在每一个凸轮33的底端装有一个滑轮40(在附图4中以放大的方式显示了其剖面)。在凸轮33的底端装有一个驱动轮41,它位于两个凸轮33的后部。一个驱动电机43(如附图2所示)通过驱动皮带42和有关部件与驱动轮41相连接。
螺旋槽33a的螺距沿着凸轮33的长度方向均匀地变化。在凸轮33的两端,螺旋槽33a的螺距较小,因此当分检托盘25移动到分检盘单元27的上部或者下部时,就会使分检托盘25彼此更加靠近。另一方面,在凸轮33的中间部分,螺旋槽33a的螺距较大,因此当分检托盘25移动到对应于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29的开口部位时,就会使分检托盘25之间的间距变大。
如附图3所示,在每一个分检托盘25的右端,亦即在对应于由复印机1送出的复印纸的前端位置上具有一个切口25a,以便通过人工方式取出复印纸。每一个分检托盘25还具有一个L形的孔25b,在该孔中装有一个复印纸对齐部件31。该对齐部件31能够在孔25b中横向来回移动,从而将复印纸托盘25中的复印纸叠齐。孔25b在分检托盘25的横向方向上延伸,以便当凸轮33通过其转动来驱动分检托盘25、使之上下移动时使分检托盘25产生整体摆动。
凸起34由每一个分检托盘25的位于复印纸前端(亦即具有切口25a的一端)角部朝前和朝后突出。上述凸起34与支持框架30的定位器30a上的槽相啮合,从而通过位于复印纸前端(亦即远离复印机1的一端)的支持框架30以及位于托盘中的复印纸后端的凸轮33来分别支持分检托盘25的右端和左端。此外,托盘25沿着复印纸由复印机1的左侧送出的方向朝上倾斜,从而使其中的复印纸的处于其前端高于后端的位置。在凸起34的附近,托盘25形成了朝上伸出的翼部25c。
参见附图5,在分检盘单元27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了上下框架27a和27b,它们具有与托盘25相同的倾斜角度。在托盘25的一侧设有托盘导架27c,它直接面对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29。在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29的工作过程中将托盘导架27c装入复印机1中时,托盘导架27c便通过托盘的翼部25c来引导该托盘。上、下框架27a和27b的上端固定在框架30上,在上、下框架27a和27b的彼此相对的端部设有支持销子,朝向复印机1的侧部。更具体地说,下框架27b的支持销子与凸轮33的螺旋槽33a相啮合(附图4),上框架27a的支持销子插入到框架的耳轴引导槽2b中(附图3),用于支持分检盘单元27。托盘导架27c的底端固定在分检器框架2a的端部。托盘导架27c在复印纸送出的方向上沿着倾斜的托盘25延伸,并与一个引导件45相连接,在该引导件上形成了引导槽45a。此外,在上、下框架27a和27b的位于复印纸输送侧的位置上设置了一对光敏传感器46a和46b,用于检测托盘25中是否有复印纸。
分检器2在其位于支持框架30和分检器框架2a(附图3和6)之间的前后侧具有开口120(附图5)。沿着分检盘单元27前侧,并朝向分检器框架2a的复印机一端,设置了一个用于使复印纸在横向方向上对齐的静止对齐部件121以及一个对齐活门122。上述对齐部件121和122朝着复印纸送出的方向安装在与凸轮33相邻的位置上。对齐部件122包括一个被固定的支架122a和一个能够垂直运动的活门122b。活门122b可以在其闭合位置(如附图5中实线所示)和开启位置(如附图5中虚线所示)之间移动。当活门122a开启时,就使在这一时刻处于将装订件送出位置上的托盘25暴露出来,该托盘是面对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29的那个托盘25下面的托盘。将用于装订件送出的托盘和用于纸张装订/处理的托盘区分开来,就能够使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和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29进行并行操作。
参见附图6,在分检器框架2a的底端安装了一个用于操作活门122b的提升机构125。改提升机构125包括一个与分检器框架2a相连接的框架126,固定在框架126上的电机127,以及一个由框架126予以支持的齿轮系128。该齿轮系128由电机127驱动,齿轮系128中的一个齿轮128a和固定在下基准板122b上的齿条129相啮合。
这样,对齐活门部件122由固定在分检器框架2a上的滑动导架130支持,在电机127的驱动下,与齿条129相配合进行上下移动。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凸轮33和对齐部件121、122的设计使得分检器2的分检盘单元27具有十分紧凑的结构。更具体地说,在分检单元27中,制动门35具有用于作为分检托盘25端部的直立侧壁35a,该制动门35能够转动,当相应的托盘25被拉到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29中的装订位置上时,制动门35就向下转动。因此,凸轮33被设置在托盘25端部的下游方向(复印纸的送出方向),尽管对齐部件121、122位于紧靠凸轮33前部的位置上,也仍然能够使对齐部件121、122位于复印纸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便有效地将将复印纸对齐。
另一方面,由于对齐部件121、122靠近凸轮33的前部,分检器框架2a就能够具有最小的尺寸,因为它不需要朝托盘25的端部延伸。此外,使活门122b靠近分检器框架2a,并为活门122b设置了用于驱动该活门的相应提升机构,也有利于减小分检器2的尺寸。
如附图2所示,分检器2的传送单元28包括一个引入部分28a,一个进行分检的传送路径28b,以及一个不进行分检的传送路径28c,这两个路径由引入部分28a向外分支。在引入部分28a上设置了一个引导滚轮80和一个叉件81。传送路径28b设置在引入部分28a和托盘25之间,用于进行分检,将复印纸传送到托盘25中,通过凸轮33使得位于这一位置上的托盘之间具有最大的间距。传送路径28c用于以不进行分检的方式将复印纸传送到托盘133中,该路径位于托盘133和引入部分28a之间。
附图7和8显示了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的整体结构。附图7是装订件取出/装载单元3的前视图,附图8是沿着附图7中箭头Ⅷ所示方向上的侧视图。
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具有外壳3a;装订件取出卡爪机构150;装订件送出机构151,用于送出由卡爪机构150取出的装订件;一个堆放箱152,用于堆放送出的装订件;一个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用于将由托盘25中取出的装订件送到堆放箱152中。当托盘25移动到取出位置时,卡爪机构150就将托盘25中的复印纸装订件取出,并将它送到堆放箱152之中。
附图9和10是附图7和8中相应部分的放大视图。如附图9、10所示,卡爪机构150包括一个基板159;一个移动平台160,用于使基板159横向移动到卡爪机构150的装订件取出位置;第一和第二卡爪安装板161和162,它们设置在移动平台160上,能够在复印机1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分别安装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卡爪安装板161、162上的第一和第二卡爪163、164;第一驱动机构165,用于在复印机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第一和第二卡爪163、164;以及第二驱动机构166,用于使移动平台160在所述的横向方向上移动。当第二卡爪安装板162在移动平台160上横向移动时,第一卡爪不能够相对于移动平台160进行横向移动。
基板159具有和托盘25基本上相同的倾斜角度。如附图10所示,移动平台160端部在位于复印机1前侧的位置上设有滚轮167,在移动平台160另一端部上设有拖动导轨168,用于横向拖动移动平台160。移动平台160由第二驱动机构来驱动,使移动平台160在靠近或离开复印机1的方向上移动。在分检器2的靠近复印机1的一侧进一步装有一个止动滚轮169,当第二卡爪安装板162与上述止动滚轮169相接触时就被止动。在卡爪163和164以及第二卡爪安装板162下面装有一个滚轮170,上述第二卡爪安装板162在移动平台160上朝着复印机1的前后方向移动。具有横向引导槽的滑动导轨171固定在第二卡爪安装板162上。第一卡爪安装板161包括一个用于卡住滑动导轨171的卡爪。
卡爪163和164均安装在卡爪框架175上。滚轮170安装在卡爪框架175的底部。卡爪框架175能够沿着第二滑动导轨172垂直地移动,第二滑动导轨172垂直地安装在每一个卡爪安装板161和162上。此外,在移动平台160上设有卡爪导架177,它向下引导每一个卡爪163、164的滚轮170,因此卡爪163、164的上部能够缩回到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之中(下方)。在第二卡爪安装板162上装有一个传感器178,用于检测第一卡爪163是否移动到与第二卡爪164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上。
参见附图10,每一个卡爪163、164包括一对上、下夹子180和181。夹子180和18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持销子182上,由卡爪框架175予以支持。在夹子180的下侧表面上以及在夹子181的上侧表面上形成了彼此啮合的齿部。上夹子180的后端与弹簧183相连接,用于使该夹子张开。弹簧184的一端固定在下夹子181的后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螺线管185的柱塞端部,该螺线管安装在卡爪框架175上。这样,当螺线管185断电时,上夹子180在弹簧183的作用下朝上张开,下夹子181朝下张开;相反,当螺线管185通电、使其柱塞缩回时,弹簧184使下夹子182转动,从而使之闭合,同时使上夹子180转动,克服弹簧183的拉力予以闭合。
第一驱动机构165包括一个电机190;安装在电机190一端上的齿轮191;多个齿轮193,它们安装在第一卡爪安装板161上的连接部件192上;一个传动皮带194,它绕在每一个齿轮上。这样,当电机190转动时,连接件192被传动皮带194带动,使得两个卡爪163和164朝前、后方向在卡爪安装板161和162上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166包括固定在基板159下表面上的电机195;齿轮系196(见附图10),包括多个齿轮;以及一个传动皮带197。上述传动皮带连接在夹住部分198上,后者固定在移动平台160的下表面上。
在基板159上以一定的间距安装了一对光遮断器199和200,用于检测移动平台160的位置。此外,在移动平台160上安装了一个光遮断器201,用于检测卡爪163和164是否处于其原始位置。
送出机构151包括一对滚轮单元205和206,以及一个滚轮驱动机构207,用于驱动上述滚轮单元205和206。
如附图10所示,滚轮单元205、206包括一个驱动滚轮208和一个从动滚轮209,它们沿着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的方向予以安装。在上述滚轮208和209之间装有皮带210,用于输送经过处理的复印装订件。在滚轮208和209上方安装了一个加压滚轮211,该滚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持件212的端部。支持件21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外壳3a上,用于覆盖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的上部。
滚轮驱动机构207包括电机213;安装在电机213端部上的齿轮214;一个与滚轮单元205、206中的驱动滚轮208相连接的转动棒215;固定在转动棒215端部上的齿轮216;以及在滚轮214和216之间延伸的传动皮带217。
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主要包括一个直立侧壁225,以及由上述直立侧壁225予以支持的装订件堆放导架301。如附图7所示,直立侧壁225基本上与倾斜的托盘25相垂直,从而使得被送出的复印装订件的末端能够由托盘移动到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之中。
参见附图11和12,装订件堆放导架301基本上具有朝上的U形截面形状,它形成了一个沟槽,具有沟槽壁301a、相对于该沟槽壁301a的前壁301b和及较短的后壁301c,它分级地逐渐缩入到沟槽壁301a之中。如附图8所示,后壁301c朝着前壁301b向下倾斜。此外,安装腿部301d沿着装订件堆放导架301的沟槽部分延伸,该腿部在沿着后壁301c的方向上逐渐缩小,并具有安装在直立侧壁225上的垂直延伸的脚部。一个下引导延伸部分301e由沟槽壁301的底端向外伸出。(请注意: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12中将上述安装腿部301d和下引导延伸部分301e删去了)
如附图7所示,装订件堆放导架30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当安装该导架时,使它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直立侧壁225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倾斜角度。这样,沟槽壁301a就能够和直立侧壁225彼此分离开来。更具体地说,导架301在朝着装订件堆放导架301下部的方向上,亦即在装订件送出的下游方向上,与直立侧壁225逐渐分离开来。因此,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在中途被断开,使得暂时送出到装订件堆放导架301之中的装订件能够在落入到堆放箱152的装订件接受平台226上之前自由地下落(对此下面将要进行说明)。
此外,如附图8所示,装订件堆放导架301本身以一个较小的斜度予以安装,因此导架301的下端比其上端更为接近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的前部(朝着附图8的右方)。
如附图13所示,在装订件堆放导架301的下方安装了一个装订件转动引导组件302。附图13仅仅显示了装订件转动引导组件302本身的主要部件,因为它们将沿着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的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予以安装。
装订件转动引导组件302主要包括一个接受导架303;一个推动机构304;以及一个连接机构305,位于上述接受导架303和推动机构304之间并连接它们。(注意:在附图13中,推动机构304和连接机构305是以正交投影方式予以绘制的,而接受导架303则是以透视三向投影方式予以绘制的)
接受导架303主要包括引导板306和引导支架307,其中引导支架307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持引导板306,使之在单方向上运动。采用一个圈形弹簧308以弹性方式连接上述引导板306和引导支架307,从而促使引导板306朝着附图13的上方移动。如附图7所示,引导支架307穿过直立侧壁225上所形成的槽225a向外突出(亦即穿过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如附图8所示,引导板306是倾斜的,因此其下端更为接近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的前部。
推动机构304主要包括一个推动部件310以及一个支架311,后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持前者,使之在单方向上运动。如附图8所示,一个板310b固定在推动部件310的推动部位310b上。
连接机构305主要包括基板312,固定在基板312上的螺线管314,以及一个与螺线管314的柱塞相连接的连接杠杆315。如附图13所示,连接杠杆315呈L形,具有第一和第二杠杆臂315a和315b。连接杠杆31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装在基板312的销子315c上。杠杆臂315a插入到接受导架303的引导板306的一个开口306a中。杠杆臂315b的端部与推动部件310相连接。
如附图13所示的螺线管314处于断电状态,其柱塞处于伸出的状态。当螺线管314处于供电状态时,就将其柱塞拉回,使得连接杠杆315以顺时针方向围绕销子315c转动。随着杠杆315的转动,杠杆臂315a的端部与引导板306上的槽306a的边缘(如附图标记306b所示)相接触。因此,克服弹簧308的拉力,将引导板306朝复印机1的方向拉动,亦即使引导板306缩回到直立侧壁225(附图7)。
与此同时,杠杆臂315b使得推动部件310产生单方向移动。更具体地说,如附图8所示,在对角方向上使推动部件310退回到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之中。
参见附图7,堆放箱152设置在外壳3a的下部。堆放箱152的装订件接受平台226基本上垂直于直立侧壁225,它和装订件堆放导架301一起形成了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如附图8所示,装订件接受平台226向后延伸,在装订件取出/装载单元3中向上倾斜。装订件接受平台226在垂直于堆放箱152前侧的平面上伸向堆放箱152的前侧,形成了一个与装订件堆放导架301相距最大间距的底部。
接受平台226具有一个后引导部分226a,它是一个突起,朝着直立侧壁225向下倾斜,引导向接受平台226上输送的装订件,使之朝后滑向直立侧壁225。
如附图1所示,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具有一个侧部开口227,用于取出堆放在一起的装订件。如附图14所示,在上述开口227的上端形成了一个引导挡板318,它具有一个主引导表面318a,在附图14的平面下面延伸。上述主引导平面318a是倾斜的,其下部比其上部更为接近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引导挡板318的内表面,特别是主引导平面318a,将引导被送出的装订件的前侧角部,将它们送向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这样,主引导平面318a和引导板306具有相似的功能,这些引导部件共同构成了复印纸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
由于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装有具有开口227的堆放箱152,因此能够在送出/堆放过程中将装订件由堆放箱152平稳地送到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中。此外,当需要制作大量的复印件时,如果堆放箱152中已经装满了复印装订件,就可以使复印装置相应部分中的操作暂时中止。此后,将堆放箱152中的装订件取出,以便继续进行大批量的复印。
如附图1所示,在复印机1的靠近其前侧的上表面上提供了一个复印操作盘250。该操作盘250具有一个用于选择分检或者不分检工作模式的控制键;一个用于选择装订或不装订模式的控制键;一个用于选择穿孔或不穿孔的控制键;一个用于选择装订或穿孔位置的控制键;用于设定复印份数的数字键以及其他控制键。
在分检器2的前上侧装有一个分检操作盘251,操作者可以通过该操作盘直接输入操作指令。分检器操作盘251包括一个键盘,通过该键盘就能够设定装订操作、穿孔操作、以及将复印装订件由托盘25中取出的操作。该键盘还具有其他有关操作键。通过键盘指令也能够强制地将托盘中堆放的装订件送出到堆放箱152中。
附图15是装有本发明的分检器2和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的复印机1的控制方框图。
复印机1包括一个复印机控制单元255,用于复印机1内部的复印过程以及原件循环输送器11的操作;分检器2包括一个分检器控制单元256;装订件取出/装载单元3包括一个控制单元257。每一个控制单元255、256、257都包括一个CPU、一个RAM、以及一个ROM。控制单元255、256、257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因此在各个控制单元之间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的交换。
复印机操作盘250、图像形成单元6、以及其他I/O装置与复印机控制单元250相连接。
与分检器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有:分检器操作盘251;光敏传感器46a和46b;复印纸传送单元8;托盘移动单元260,用于使托盘25在复印纸由复印机1中送出的方向上侧向移动;装订件加压单元,用于压住堆放在托盘25中的复印纸;一个装订和穿孔单元262(复印纸装订/处理单元29的一部分);分检托盘单元27的驱动机构,用于垂直地移动托盘25;以及其他I/O装置。
与装订件送出/堆放控制单元257相连接的有:各个传感器(包括上面所述的传感器178,以及下面将要说明的光遮断器230);第一和第二卡爪163和164;用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上述第一和第二卡爪163、164的第一(卡爪)驱动机构165;用于在横向方向移动上述第一和第二卡爪163、164的第二(卡爪)驱动机构166;滚轮驱动机构207;以及其他I/O装置。
在复印机1中,首先执行如附图16中步骤S1所示的起动程序,在该步骤中将复印份数设定为“1”。在起动程序中,将复印机1设定为不分检模式、不装订模式、不穿孔模式。
此后,在步骤S2中进行有条件的输入操作,例如设定复印份数。在步骤S3中进行操作模式的选择,这一点将在下面进行说明。在步骤S4中将通过一个复印按钮发出一个开始复印的指令。当发出开始复印操作的指令时,就通过控制图像形成单元6和原件循环输送器11来进行复印操作。在复印操作的过程中,复印纸由送纸盒19或送纸箱20输送到图像形成单元6,然后在该单元中将墨粉图像转移到复印纸上。此后,由定影单元14对复印纸上的墨粉图像进行定影,然后通过送出滚轮15将经过上述处理的复印纸送到分检器2的入口28。分检器中所进行的操作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当复印操作在步骤S4予以完成之后,程序就将返回到步骤S2。
附图17和18显示了步骤S3的模式选择操作。
参见附图17,在步骤S5中判断是否按下了分检操作键。在步骤S6中判断是否按下了装订操作键。在附图18所示的步骤S7中判断是否按下了键盘上的键。
当按下分检键时,程序有步骤S5进入到步骤S6。如果已经设置了分检模式,程序就将进入到步骤S7,并取消分检模式。此时,如果还没有设置分检模式,程序就将由步骤S6进入到步骤S8。在步骤S8中判断设定的复印份数是否大于托盘的数目(在这一实施例中为20)。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是”,那么就将自动地设定多项操作过程。如果设定的份数小于或等于20,程序就将由步骤S8进入到步骤S10,在该步骤中设定了分检模式。
当按下装订键时,程序由步骤S6进入到步骤S11。在步骤S1中判断是否已经设定装订模式。如果已经设定装订模式,程序就进入到步骤S12,然后取消装订模式。另一方面,如果在还没有设定装订模式时按下装订模式键,程序就有步骤S11进入到步骤S13。在步骤S13将判断设定的复印份数是否大于20。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是”,程序就进入到步骤S14,在该步骤中设定多项操作。如果设定的复印份数等于或小于20,程序就由步骤S13进入到步骤S15,在该步骤中设定装订模式。
如果按下了键盘上的键,程序由步骤S7进入到步骤S16。在步骤S16中判断是否已经设置了多项操作过程。如果已经设置,程序将进入到步骤S17。在步骤S17中,将取消多项操作过程。另一方面,如果还没有设置多项操作过程,程序就由步骤S16进入到步骤S18,在该步骤中设定多项操作过程。
在附图19的步骤P1中进行分检器2的起动程序。在起动程序中,将装订单元和穿孔单元(如果提供了)重新设置到其初始位置,或者将叉件81切换到托盘133,以便将复印机设置为不分检模式。
在步骤P2重新设定各种模式,更具体地说是设定不分检模式、不装订模式和不穿孔模式。
在步骤P3将判断复印机1是否送出了有关操作条件的信息,例如复印份数或者模式设定的内容。如果输入了操作条件,程序就将进入到步骤P4,在该步骤中将设定对应于上述条件的操作模式。
在步骤P5中判断操作模式是否为不分检模式,在步骤P6中判断是否为分检模式,在步骤P7中判断是否为装订模式,在步骤P8中判断是否为多项操作,在步骤P9中判断分检器2的操作盘上的键盘是否按下。
如果操作模式为不分检模式,程序由步骤P5进入到步骤P10,在该步骤中进行不分检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已经设定分检模式,程序将由步骤P6进入到步骤P11,在该步骤中进行分检操作。如果已经设定装订模式,程序将由步骤P7进入到步骤P12,在该步骤中将进行装订操作。此时,如果设定了多项操作过程,程序将由步骤P8进入到步骤P13,在该步骤中进行多项操作。如果按下了键盘上的键,程序将由步骤P9进入到步骤P14,在该步骤中将强制地将托盘25中的复印纸装订件送出。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如附图20所示的多项操作过程。
在多项操作过程模式下,将在步骤P50中进行分检操作。在完成分检操作之后,程序进入到步骤P51,在该步骤中使托盘移动到进行装订操作的起始位置。此外,将对齐活门122放下,然后在步骤P52中进行装订操作。
此后,在步骤P53中判断托盘25是否应该移动(降低)。对于第一个托盘25来说,判断的结果应该是“YES”,但是对于第二个和其余的托盘来说,将根据是否已经将有关的托盘中的装订件送出来进行判断。此后,在步骤P54中,使每一个托盘向下降低一级。在步骤P55中,将一个移动已经完成的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257,在该步骤中将装订件由托盘25送出到装订件堆放单元3中。
在步骤P56中判断是否已经将装订件由托盘25中送出。如果托盘中还有任何装订件,程序将进入到步骤P57。在步骤P57中判断对托盘25中的所有装订件的装订操作是否已经完成。如果还没有完成,程序将返回到步骤P52,并将重新进行步骤P52到P56的操作。如果对所有装订件的装订操作已经完成,程序将进入到步骤P53,进行步骤P53到P55的操作,亦即将托盘25的底部降低一格。
这样,装在分检器中的所有装订件都将被送入装订件堆放单元3中,程序将由步骤P56进入到步骤P58,在该步骤中,对齐活门122将被抬起。
在步骤P59中判断设定份数的复印件的分检操作、装订操作以及送出操作是否已经完成。如果还没有完成,程序将由步骤P59返回到步骤P50。更具体地说,如果设定的复印份数大于托盘25的数目,就将对已经装入到所有托盘25中的复印装订件进行分检操作、装订操作和送出操作,然后对装入到所有或者一部分托盘25中的下一批复印装订件重复进行上述操作。一旦通过上述操作获得了所预定数目的复印件,步骤P59中的判断结果变成“YES”,程序就进入到步骤P60,在该步骤输出一个操作完成的信号。
附图21是对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的控制流程方框图。
在步骤Q1中进行起动程序,在该起动程序中,使例如第一和第二卡爪163和164回到其原始位置,亦即使移动平台160回到其原始位置。然后在步骤Q2中判断分检器控制单元256是否输出了一个移动完成信号,或者分检器2的操作盘251上的键盘是否被按下。如果已经输出了移动完成信号,或者按下了键盘,程序就由步骤Q2进入到步骤Q3。在步骤Q3,卡爪163和164由附图23中标记A所示的原始位置移动到标记b所示的位置。此时,分检器2的活门122被放下和开放。当两个卡爪163和164都已经张开时,就将驱动移动平台160,使得卡爪163、164朝着止动滚轮169移动,停止在附图标记C所示的位置上。此后,在步骤Q4中判断卡爪是否位于附图标记C所示的位置,亦即将装订件送出的位置。当卡爪163和164位于附图标记C所示的位置时,程序进入到步骤Q5。在步骤Q5,卡爪163和164进一步朝着托盘25张开,达到位置D。在这些操作步骤中,卡爪163和164保持在一个初始位置上,亦即螺线管185断电,上下夹子180和181张开(如附图10中的点划续虚线所示)。
此后,在步骤Q6中,与第一卡爪163相连的螺线管185被接通,将需要装订的复印纸装订件的纵向边缘夹住。此后,在步骤Q7,驱动移动平台160,使第一卡爪163在装订件送出的方向上(亦即原理复印机1的方向)移动。
此后,在步骤Q8中判断第一卡爪163和第二卡爪164是否彼此相距预定的距离。这一判断是由传感器178来进行的,该传感器由第一卡爪163的移动来予以接通。此时,与第一卡爪163一起移动的第一卡爪安装板161与滑动导架171上的槽的端部相啮合,该滑动导架171固定在第二卡爪安装板162上。同时,沿着固定对齐部件121来引导装订件的相邻纵向边缘。
当步骤Q8中的判断结果为“YES”时,程序进入到步骤Q9。在步骤Q9,暂时停止移动平台160的移动。此后,在步骤Q10,使第二卡爪164的螺线管185导通,将装订件的纵向边缘夹住。此后,在步骤Q11,再次驱动移动平台160,并在步骤Q12判断卡爪163和164是否位于如附图23中标记E所示的退回位置上。如果卡爪163和164位于附图标记E所示的位置,程序就进入到步骤Q13,在该步骤中停止移动平台160的移动。在步骤Q14,使卡爪163和164朝前移动,以便将装订件由托盘25中取出,而且使滚轮单元105和106以较低的速度与卡爪163和164同步移动。
在步骤Q15中判断卡爪163和164是否位于释放装订件的位置上。该位置是装订件的横向边缘被滚轮单元205和206中的从动滚轮209夹住的位置。因此,采用一个脉冲检测装置来判断第一驱动机构165的电机190是否使得卡爪163和164移动预定的距离。另外,这一判断也可以采用检测卡纸的光遮断器230(附图10)来进行,该光遮断器230安装在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上。当卡爪163和164移动到释放位置时,程序进入到步骤Q16,在该步骤中,卡爪163和164的螺线管185被断电,从而也切换滚轮单元205和206。由于卡爪164能够随着卡爪机构150的倾斜(使托盘25倾斜到能够将装订件送出)而自由地横向移动,因此卡爪164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自由地下落到其初始位置。
卡爪163和164进一步朝复印机的前侧退回,同时卡爪163也横向地缩回。此后,安装在卡爪163和164中的每一个的底端的引导滚轮170沿着引导件177被向下引导,从而使卡爪163和164缩回到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下方。在步骤Q17判断卡爪163和164是否都已经移动到其缩回位置,亦即附图10中实线所示的卡爪机构150的位置。
当卡爪163和164已经回到其相应的原始位置时,程序进入到步骤Q18。在步骤Q18,为了送出复印纸装订件,再次将滚轮单元205和206接通,但是此时使滚轮209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其转速高于将装订件从托盘25中取回时的转速。这样就进一步沿着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引导装订件。当装订件的与被夹住边缘相对的纵向边缘离开滚轮单元205和206时,装订件在装订件堆放导架301、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302、以及引导挡板318的引导下落入到堆放箱152之中,使装订件的端部与直立侧壁225相接触,堆放在接受平台226上(这一点将在下面作更为全面的说明)。
在步骤Q19中判断送出的装订件是否已经通过每一个卡爪163和164。一旦判断出装订件已经通过卡爪163和164,程序就进入到步骤Q20。在步骤Q20中判断分检器控制单元是否输出了一个完成信号。如果在托盘中还有复印纸装订件,如附图22中的流程所示,程序就由步骤Q20进入到步骤Q21。在这一步骤中,判断堆放箱152是否已经满了。如果堆放箱152已满,亦即不再允许进行任何进一步的装订件送出/堆放操作,程序就由步骤Q21进入到步骤Q22。在步骤Q22,表明这一情况的信息被输出到复印机控制单元255的操作盘250。此后,在步骤Q23,将一个停止信号输出到分检器控制单元256和复印机控制单元255。这时,将中止复印机、分检器和堆放装置的所有操作。此后,在步骤Q24,可以将堆放箱152中的复印纸装订件取出,控制系统暂停,等待输出一个取消信号。当输出上述取消信号时,程序就返回到附图27所示的步骤Q2,重新进行上面所述的操作。此外,当步骤Q21的判断结果是“YES”时,程序将返回到步骤Q2,并重新进行上述操作。
一旦存放在分检器2的托盘25中的所有复印纸装订件都已经送出,就由分检器控制单元256产生一个完成信号。当装订件送出/堆放装置的控制单元257接受到这一完成信号时,步骤Q20中的判断结果就是“YES”,因而也就完成了多项操作过程。
当驱动滚轮单元205、206以高速转动,沿着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将复印纸装订件送出时,装订件(如附图7、8中标记B所示)由装订件堆放导架301引导,朝下运动到堆放箱152中。装订件B离开导架301之后,落入到装订件接受平台226上的存放位置上。在装订件堆放导架301的底部,装订件倒转引导组件302使得装订件以正确的方式倒转,并将装订件以直立方式推离该组件。这样,当装订件B离开上述倒转引导组件302之后,就自由下落,以正确的朝向堆积在装订件接受平台226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装订件B的下表面就能够基本上同时落在堆放箱152的接受平台226上(或者落在先前已经落入的装订件上)。
装订件堆放导架301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使之能够接受和向下引导由纸叠送出/堆放路径153中的滚轮单元205和206送出的装订件的末端(相对于复印纸由复印机送出到分检托盘25中的方向)。装订件堆放导架301以倾斜的方式设置在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153中,使得其下端与直立侧壁225之间的距离更大。这样,装订件B在由装订件堆放导架301下落时就不会碰到直立侧壁225。这样的结构使得复印纸装订件B能够均匀地落到接受平台226上,依靠其自身的重量以相对于侧壁225直立的方式平滑地堆积。
整个装订件堆放导架301的安装方式使得其底端朝着装订件堆放器3的前方倾斜,并使其后壁301c在相同的方向上弯曲,从而均匀地将装订件B的朝下部分朝着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的前方予以引导。此外,由于后壁301c朝着沟槽壁301a逐渐缩小,因此就使得复印装订件B的上部在经过推动机构304推动之后能够落入到装订件堆放导架301的后部,从而保证了每一个装订件能够以正确的方向落入到位于装订件接受平台226上的装订件上面。
当装订件B离开装订件堆放导架301时,使之朝着水平方向转动,在操作连接机构305,将引导板306通过直立侧壁225拉回之前,通过装订件堆放导架301进一步朝着装订件送出/堆放单元3予以引导。同时,以类似的方式由引导挡板318的引导件318a来引导装订件B的前端(同样是相对于复印纸由复印机送出到分检托盘25中的方向)。
复印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机构的结构保证了即使复印纸堆放和装订得不规则,也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均匀地下落到接受平台226上。
当送出的装订件B末端的上部已经完全离开装订件堆放导架301,并已经在引导板306上予以转向,就会操作连接机构305,使引导板306缩回到直立侧壁225中。因此,推动件310的板310b将装订件B的末端朝下推,使之离开缩回引导板306,朝装订件堆放导架301的后部运动。这样,推动机构304的动作和引导板306的缩回相结合,就保证了装订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下落到接受平台226上,不会有装订件以不规则的方式下落和靠在堆放器3的前部。
装订件接受平台226上的后引导件226a是倾斜的,使装订件B在基本上自由下落后能够朝后滑向直立侧壁225。因此,在装订件下落到堆积在接受平台226上的装订件上之后,送出的装订件B就能够以纵向方式朝着直立侧壁225对齐。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内容的情况下还能够对本发明的各种具体结构作出改变,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它不应影响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以及等同物所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29)

1、一种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用于复印装置,该复印装置包括复印机以及一个与之相邻的复印纸分检器,该分检器具有多个向上倾斜的分检托盘,用于将多张复印原件产生的多张复印纸从复印机的侧面送入其中并对之进行分检,并随后对分检的复印纸进行装订,所述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位于复印纸分检器的前方,包括:
一个倾斜的装订件送出装置,用于将装订件由相邻的分检器的平行分检托盘中横向地朝前送出,并将装订件送入到一个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之中;
一个装订件堆放箱,位于堆放件送出装置的下方,其底部具有一个倾斜的装订件承受平台,其倾斜角度基本上与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相平行,用于接受一叠由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送出的装订件;
一个直立侧壁,以垂直的方式与所述装订件承受平台相邻,其安装位置是沿着由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送出下落的复印装订件的与复印机最为接近的末端;
一个装订件堆放导架,位于所述直立侧壁上方的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中;
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用于引导由装订件送出装置送出的复印装订件,使得所述复印装订件被朝前引导,使所述复印装订件的末端离开与所述直立侧壁相分离的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下落到所述装订件接受平台上的装订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位于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下面,用于朝前引导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送出的被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下部,同时使复印装订件转向水平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包括一个装订件纵向推动装置,用于推动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向后引导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使之离开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订件堆放导架进一步包括一个接受导架,其位置用于接触和朝前引导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引导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以电气方式操作的装置,用于将所述接受导架保持在接受和转动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引导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的末端的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进一步包括接受导架缩回装置,用于当所述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离开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时,使接受导架缩回,使之完全脱离由装订件堆放导架所引导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的末端。
7、如权利要求所述6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复印装订件纵向推动装置,用于推动由装订件堆放导架所引导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使之朝后离开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个连接装置,用于暂时地连接所述缩回装置和推动装置,使得所述推动装置和所述缩回装置相配合,其中所述推动装置推动被堆放的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而所述缩回装置使所述接受导架缩回,使之脱离复印装订件的末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位于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下面,用于朝前引导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送出的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下部,同时使复印装订件转向水平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包括一个装订件纵向推动装置,用于推动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向后引导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使之离开所述复印装订件转向引导组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安装在所述装置之中,并相对于所述直立侧壁倾斜,使得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的下端离开所述直立侧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安装在所述装置之中,并朝着所述装置的前侧向下倾斜。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具有U形的截面形状,并具有一个后壁、应该沟槽壁、以及一个前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后壁的一个较低部分朝着所述装置的前侧倾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的后壁朝着所述沟槽壁向下逐渐变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安装在所述装置中,用于使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的下端和堆放箱中的所述装订件接受平台之间保持一个预定的间距。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接受平台的后部朝上倾斜,其前部在一个平坦的底部上延伸,并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地堆放箱的前侧。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订件接受平台上形成了一个后导架,其位置使得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上落下到所述装订件接受平台上的复印装订件以纵向方式朝着直立侧壁对齐。
18、一种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用于复印装置,该复印装置包括复印机以及一个与之相邻的复印纸分检器,该分检器具有多个向上倾斜的分检托盘,用于将多张复印原件产生的多张复印纸从复印机的侧面送入其中并对之进行分检,并随后对分检的复印纸进行装订,所述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位于复印纸分检器的前方,包括:
一个装订件送出装置,用于将装订件由分检器的相邻分检托盘中横向地朝前送出,使之落入到一个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之中;
一个装订件堆放箱,位于堆放件送出装置的下方,其底部具有一个倾斜的装订件承受平台,用于接受一叠由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送出的装订件;
一个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安装在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中,位于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和所述堆放箱之间,用于以纵向方式朝前引导由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送出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同时使得装订件朝着水平方向转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包括一个接受导架,其位置使之能够接触沿着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下落的被堆放装订件的与复印机最为接近的末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以弹性方式将所述接受导架保持在一个位置上的装置,用于接受和转动被堆放的复印装订件的末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接受导架缩回装置,用于当所述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离开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时,使接受导架缩回,使脱离由装订件堆放导架所引导的堆放复印装订件的末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装订件纵向推动装置,用于推动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向后引导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使之离开所述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连接装置,用于暂时地连接所述缩回装置和推动装置,使得所述推动装置和所述缩回装置相配合,其中所述推动装置推动被堆放的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而所述缩回装置使所述接受导架缩回,使之脱离复印装订件的末端。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纵向接受和引导装置包括一个引导件,其位置使之能够接触沿着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下落的被堆放装订件的与复印机最为接近的末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件是一个模制的引导挡板。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接受平台的后部朝上倾斜,其前部在一个平坦的底部上延伸,并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地堆放箱的前侧。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订件接受平台上形成了一个后导架,其位置使得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上落下到所述装订件接受平台上的复印装订件以纵向方式对齐直立侧壁。
28、一种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用于复印装置,该复印装置包括复印机以及一个与之相邻的复印纸分检器,该分检器具有多个向上倾斜的分检托盘,用于将多张复印原件产生的多张复印纸从复印机的侧面送入其中并对之进行分检,并随后对分检的复印纸进行装订,所述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位于复印纸分检器的前方,包括:
一个装订件送出装置,用于将装订件由分检器的相邻分检托盘中横向地朝前送出,使之落入到一个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之中;
一个装订件堆放箱,位于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的下方,用于接受由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送出的被堆放的装订件;
一个复印装订件引导组件,安装在装订件送出/堆放路径中,位于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和所述堆放箱之间,用于以纵向方式朝前引导由所述装订件送出装置以堆放方式送出的复印装订件,同时使得装订件朝着水平方向转动,其中所述装订件引导组件包括一个装订件纵向推动装置,用于推动由所述装订件堆放导架向后引导的被堆放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使之离开所述装订件引导组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复印装订件送出/操纵及引导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件纵向跳动装置包括一个推动件以及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当复印装订件末端的上部铱到达所述装订件引导组件时驱动所述推动件。
CN 95102452 1994-03-15 1995-03-15 复印装订件送出及引导堆放机构 Pending CN11132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044127A JPH07252014A (ja) 1994-03-15 1994-03-15 用紙取り出し装置
JP044126/94 1994-03-15
JP044127/94 1994-03-15
JP044125/94 1994-03-15
JP06044125A JP3114043B2 (ja) 1994-03-15 1994-03-15 用紙取り出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07A true CN1113207A (zh) 1995-12-13

Family

ID=2638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02452 Pending CN1113207A (zh) 1994-03-15 1995-03-15 复印装订件送出及引导堆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0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0421A (zh) * 2009-04-27 2010-10-2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及其排纸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2101605A (zh) * 2009-12-16 2011-06-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CN106556981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运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0421A (zh) * 2009-04-27 2010-10-2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及其排纸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1870421B (zh) * 2009-04-27 2013-03-20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纸张后处理装置及其排纸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2101605A (zh) * 2009-12-16 2011-06-2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CN106556981A (zh) * 2015-09-30 2017-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运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6556981B (zh) * 2015-09-30 2020-11-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运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77228C (en) Printer output sets compiler to stacker system
CN1264073C (zh) 具有错位安放机构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JP3620009B2 (ja) シート集積処理装置
JP4096624B2 (ja) 用紙スタッカー
JP6410324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
CN1113207A (zh) 复印装订件送出及引导堆放机构
JP2714289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26237A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134854B2 (ja) 後処理方法、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412000A (zh) 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具有此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
JP3325193B2 (ja) ソータ
US5653573A (en) Sheet bundle discharge-handling and guided stowing mechanism
JP2534769B2 (ja) 回転板の持ち上げ解除機構とカセットユニット
JP5303408B2 (ja) 用紙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64292B2 (ja) シート集積装置
JPH01209270A (ja) 用紙収容装置
JP2005089022A (ja) 後処理方法、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69586A (ja) 製本装置
JPH055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8090A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695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備えられた用紙後処理装置
JPH04369587A (ja) 用紙処理装置
JPS63300026A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JPH10101262A (ja) 転写紙集積装置
JPH0920452A (ja) シート後処理方法、及び、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