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6944B -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6944B
CN111316944B CN202010128865.1A CN202010128865A CN111316944B CN 111316944 B CN111316944 B CN 111316944B CN 202010128865 A CN202010128865 A CN 202010128865A CN 111316944 B CN111316944 B CN 1113169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cement
shrimps
water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88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6944A (zh
Inventor
万金娟
沈美芳
唐建清
孟祥龙
严维辉
朱锡和
张美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0101288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6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6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6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6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6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暂养幼虾;(2)准备分池用水泥池:清洁水泥池,于池内安装隐蔽物、增氧设备和防逃设备;投放幼虾前向水泥池中加入过滤的地下水,全池均匀泼洒硫酸镁,并开启增氧设备;(3)幼虾分池:选择暂养后活力好、四肢健全的幼虾,分入经步骤(2)处理的水泥池中养殖;分池后全池均匀泼洒维生素C;(4)分池后水质调控;(5)分池后日常管理。通过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提高克氏原螯虾在水泥池养殖试验过程中的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隶属甲壳纲(Cmstace 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消费者青睐,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对象。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由60.35万吨增加到163.87万吨,涨幅达171.5%,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产业总产值达3690亿元。然而与克氏原螯虾快速发展的产业不相适应的是对其优质苗种繁育、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专用配合饲料)相关研究的缺乏。尤其对于后两者,介于克氏原螯虾相较于一般的水生动物表现出对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社会上甚至出现克氏原螯虾喜欢生活在臭水沟等水质条件极差的环境里吃腐食长大的报道,错误的认为克氏原螯虾对环境因子和营养元素的要求不高,因此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对该物种养殖环境和营养需求的研究。而事实上,由于克氏原螯虾幼体阶段生长较快,蜕壳频率高,疾病抵抗弱,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虾的健康生长。因此,关于克氏原螯虾幼虾营养需求的系统研究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开展饲料与营养试验研发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关于克氏原螯虾幼虾营养需求试验的开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养殖模式:
一、室内可控温循环流水圆形蓄养槽养殖
该模式借鉴了其它水产动物(例如鱼类)的养殖方法,其占地小,使用便捷,但克氏原螯虾与鱼类等在行为学上相差颇大,圆形蓄养槽深度大而底面积小,无法放置隐蔽物,克氏原螯虾在窄小的底部没有正常的活动空间,容易发生互相残杀;
二、塑料箱养殖
此模式开展幼虾试验操作简单,但同样存在以下缺陷:
①工作量大,②人为干扰因素大(换水等),③空间有限,影响虾的生长,虾的数量也很受限制,因此试验结果无法较好的反映实际情况,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
三、土池养殖
采用该模式养虾,虾的生长速度快且土池养殖贴近实际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但是该方式①占地面积广,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不具备建造土池的条件,②硬件要求极高,否则试验过程中容易发生例如渗水等问题,③回捕率低,不适用于试验统计;
四、“虾公寓”养殖
该模式开展试验便于观察,可减少幼虾之间的打斗、残杀,但是建造成本高、虾生长慢、样本数量少、不适宜克氏原螯虾的生活习性;
五、流水水泥池养殖
该模式操作便利、能满足幼虾生理活动需求、生长速度快、样本数量多、建造相对简单,就目前而言,是开展克氏原螯虾幼虾饲料与营养试验的最佳选择。
但水泥池也同样存在水体自行调节能力差、克氏原螯虾生活环境不适、光亮度高等不利因素,尤其在开展克氏原螯虾试验时的经验不足,导致幼虾在试验过程中死亡率极高,试验数据准确率低,严重影响了试验的进展。
因此,如何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对于提高试验准确性和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暂养幼虾
于水泥池内安装隐蔽物、增氧设备和防逃设备,投放幼虾前加水并种入水草;将幼虾投放到水泥池中,暂养15天以上,暂养期间及时捞出死虾并统计死亡率,于死亡率不超过30%时进行分池;
(2)准备分池用水泥池
清洁水泥池,于池内安装隐蔽物、增氧设备和防逃设备;投放幼虾前向水泥池中加入过滤的地下水,全池均匀泼洒硫酸镁,并开启增氧设备;
(3)幼虾分池
选择暂养后活力好、四肢健全的幼虾,分入新的经步骤(1)处理的水泥池中养殖;分池后全池均匀泼洒维生素C;
(4)分池后水质调控
水泥池采用流水系统,水流速度为1.5-2.5L/min;
保持水体中溶氧≥6mg/L,氨氮≤0.1mg/L、亚硝酸盐≤0.1mg/L、硬度≤50mg/L,pH为7.5-8.5;
(5)分池后日常管理
前期每天多点投饵三次,1-2周后,投饵频率改为两次/天;投饵量为幼虾体重的2-4%。
本发明于分池前进行长期暂养并且在分池后泼洒维生素C,可提高幼虾对水泥池环境的适应性、机体性能和抗应激能力;
暂养15天以上并且在幼虾死亡率不超过30%时进行分池,可为虾提供充足的时间以适应环境;若过早分池,虾还未适应环境,分池后死亡率高;若过晚分池,耗费时间,并且过大的个体不利用开展养殖试验;
分池后结合克氏原螯虾的摄食特点和生理机能,采用多点、投喂频率3次/天+2次/天的投饲方法,减少饵料的浪费和抢食、提高饵料系数的同时,保证每尾虾都能充分的摄取营养;合理使用增氧设备、流水系统确保溶氧水平和其它水质参数。
优选地,步骤(1)、(2)中
隐蔽物为深色波形石棉瓦片,安装于水泥池中央;石棉瓦片对角线上的两角底部分别平铺有实心粘土砖;
增氧设备放置于隐蔽物一侧,增氧设备为纳米微孔曝气高低盘,包括上盘架,下盘架和曝气管;上盘架与下盘架通过支架相连,曝气管盘旋于上盘架和下盘架上;
防逃设备包括固定杆和防逃网;固定杆为多根,与水位等高,竖立于水泥池内;防逃网固定于多根固定杆顶部,罩设住整个水泥池,网孔为40目;每天清理防逃网以防堵塞。
本发明所使用的隐蔽物可减少幼虾的种间打斗、残杀,进一步提高幼虾的成活率。本发明所使用的防逃设备网孔合适,不会对虾造成损伤。
优选地,隐蔽物与水泥池面积比为(0.15-0.2):1。
优选地,步骤(1)中
池内水草覆盖率为1/4-1/2;
根据水泥池面积,以900-1100g/m2密度投放幼虾。
池内水草的具体覆盖率可结合隐蔽物的覆盖面进行适当调整。
优选地,步骤(1)中
水草包括水花生、水葫芦或伊乐藻,均匀分布于水泥池内或靠近池边;
所投入水草以鲜活湿重计,按水面面积算投入1-2kg/m2,或按水体算投入2-4kg/m3
优选地,步骤(1)中
每日投喂饵料总量为虾总重量的2%,每日于19:00投喂1次;投喂的饵料为基础料,与分池后饵料一致。
优选地,暂养前采用就近原则运输幼虾,即距离水泥池所在地越近越好,保证虾的运输时间在2小时以内;运虾时间应选在早、晚(5:00-8:00或16:00-19:00)进行,尤其夏季尽量避免10:00-15:00操作。
优选地,步骤(2)中
清洁水泥池为使用高锰酸钾对水泥池进行消毒,随后用清水浸泡水泥池2-3天,排干水后,暴晒一周;
过滤的地下水为使用60-80目网袋过滤的地下水;
硫酸镁的使用剂量为60-80g/m3水体,用于调节水体的总碱度。
进一步优选地,高锰酸钾使用浓度为5g/L。
优选地,步骤(3)中
分池时室外温度不超过25℃,分池过程中对幼虾进行洒水或过水,整个分池工作控制在2小时内;体重2-4g的幼虾,投放25-35尾/m3水体。
快速分池,缩短虾的脱水时间,可提高分池后的成活率。
优选地,分池时室外温度为18-25℃,温度过高,分池时应激强烈,死亡率过高;温度过低不利于后续开展水泥池养殖试验。
优选地,步骤(3)中维生素C的使用剂量为4.5-5.5g/m3水体。
优选地,步骤(5)中
在水泥池顶部罩设遮阳网,天气晴朗时,9:00至19:00打开遮阳网,夜间、大风、阴雨天关闭遮阳网;
每天检查死虾和残饵并及时捞出。
优选地,步骤(5)中
前期每天早中晚三次投饵,投饵比例为2:1:7;1-2周后,投饵频率改为两次/天,投饵比例为2:8-3:7,投喂时将饲料均匀洒在水泥池多处;
观察虾的蜕壳情况,蜕壳高峰期酌情增加投喂频率和投饵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方法通过水泥池及其中设施的准备、暂养处理、分池处理以及水质调控和日常管理,提高了幼虾对水泥池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保证有虾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暂养幼虾
于水泥池内安装隐蔽物、增氧设备和防逃设备:
隐蔽物为深色波形石棉瓦片,安装于水泥池中央,石棉瓦片对角线上的两角底部分别平铺有一块实心粘土砖。
增氧设备放置于隐蔽物一侧,增氧设备为纳米微孔曝气高低盘,包括上盘架,下盘架和曝气管;上盘架与下盘架通过支架相连,曝气管盘旋于上盘架和下盘架上。
防逃设备包括固定杆和防逃网;固定杆为PVC管,与水位等高,竖立于水泥池内;防逃网固定于多根固定杆顶部,罩设住整个水泥池,网孔为40目;需每天使用刷子清理防逃网以防堵塞。防逃设备同时便于控制水位。
投放幼虾前放水,种入水葫芦,池内水葫芦均匀分布,覆盖率为1/3。
傍晚时间于车程1小时的虾苗繁育基地取幼虾,幼虾运达后,根据水泥池面积,以1000g/m2密度进行投放,规格相近的同池饲养,暂养期间以虾总体重的2%投喂饵料(试验用商品配合料),每日于19:00投喂1次;暂养期间及时捞出死虾并统计死亡率,暂养21天,死亡率约为25%。
(2)准备分池用水泥池
准备2m×2m×1m水泥池,喷施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随后用清水浸泡水泥池3天,排干水后,暴晒一周。
于池内安装隐蔽物、增氧设备和防逃设备:
隐蔽物为深色波形石棉瓦片(70cm×80cm×5mm,波距131mm,波高31mm),安装于水泥池中央,石棉瓦片对角线上的两角底部分别平铺有一块实心粘土砖(240mm×115mm×53mm)。
增氧设备放置于隐蔽物一侧,增氧设备为纳米微孔曝气高低盘,包括上盘架,下盘架和曝气管;上盘架(直径30cm)与下盘架(直径35cm)通过支架相连,曝气管盘旋于上盘架和下盘架上。
防逃设备包括固定杆和防逃网;固定杆为30cm高PVC管,竖立于水泥池内;防逃网固定于多根固定杆顶部,罩设住整个水泥池,网孔为40目;需每天使用刷子清理防逃网以防堵塞。防逃设备同时便于控制水位。
投放幼虾的前1天向水泥池中加入70目过滤的地下水,水位30cm;全池按照60g/m3水体均匀泼洒硫酸镁,并开启增氧设备,控制出气大小,以水面有小水花为宜。
(3)幼虾分池
暂养结束后,在晴朗、无风的傍晚时分(室外温度为23℃)开展分池工作;选择暂养后活力好、肢体健全的幼虾,分入新的经步骤(2)处理的水泥池中养殖,每个水泥池投放30尾(均体重3.32g),分池过程中对幼虾进行洒水保湿或过水适应,整个分池工作在2小时内结束;分池后全池均匀泼洒维生素C,维生素C的使用剂量为5g/m3水体。
(4)分池后水质调控
水泥池采用流水系统,水流速度为2L/min;
每周测定一次水质,保持水体中溶氧≥7mg/L,氨氮≤0.1mg/L、亚硝酸盐≤0.1mg/L,pH为7.5-8.5,硬度≤50mg/L。
(5)分池后日常管理
在水泥池顶部罩设遮阳网,天气晴朗时,9:00至19:00打开遮阳网,夜间、大风、阴雨天关闭遮阳网;
投饵量根据幼虾体重(分池时的初始体重)的2-4%调节:
前期每天投饵三次(7:00、14:00和20:00,投饵比例为2:1:7);10天后,投饵频率改为两次/天(7:00和18:00,投饵比例为2:8-3:7,每两周对日投饵量调整一次);观察虾的蜕壳情况,蜕壳高峰期酌情增加投喂频率和投饵量以满足虾的营养代谢需求;
投喂时将饲料均匀洒在水泥池四个角落,夜晚观察虾的吃食情况;每天检查死虾和残饵并及时捞出。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准备水泥池时不放置额外的增氧设备和隐蔽物。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幼虾运输时间为3小时(虾苗繁育基地同实施例1),运达后未进行暂养,选择活力好、肢体健全的幼虾(均体重3克左右)直接分池。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幼虾在中午进行分池,每个水泥池(2m×2m×1m,水位30cm)放60尾虾(均体重3克左右),分池后未泼洒维生素C。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4)中:养殖期间未使用流水系统,改为每3天换掉1/2水,测定水质可知:水体溶氧5-7mg/L,氨氮、亚硝酸盐均大于0.2mg/L,pH为8.0-9.0,硬度低于50mg/L。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养殖过程中未设置遮阳网,每天投喂1次(19:00),喂食采用集中投喂的方式。
分别采用实施例1、对比例1-5方法进行克氏原螯虾养殖,各组分池操作在同一天进行,每组设置3个平行对照;养殖47天后,对各组水泥池中的活虾进行统计、计算,成活率(%)=100%×终末尾数/初始尾数。
结果显示实施例1、对比例1-5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4.44%、47.78%、36.67%、52.22%、55.56%、55.56%。
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暂养幼虾
于水泥池内安装隐蔽物、增氧设备和防逃设备,投放幼虾前加水并种入水草;池内水草覆盖率为1/4-1/2;根据水泥池面积,以900-1100g/m2密度投放幼虾;将幼虾投放到水泥池中,暂养15天以上,暂养期间及时捞出死虾并统计死亡率,于死亡率不超过30%时进行分池;
(2)准备分池用水泥池
清洁水泥池:使用高锰酸钾对水泥池进行消毒,随后用清水浸泡水泥池2-3天,排干水后,暴晒一周;
于池内安装隐蔽物、增氧设备和防逃设备;投放幼虾前向水泥池中加入过滤的地下水,全池均匀泼洒硫酸镁,并开启增氧设备;
所述过滤的地下水为使用60-80目网袋过滤的地下水;
所述硫酸镁的使用剂量为60-80g/m3水体;
(3)幼虾分池
选择暂养后活力好、四肢健全的幼虾,分入经步骤(2)处理的水泥池中养殖;分池后全池均匀泼洒维生素C;
分池时室外温度不超过25℃,分池过程中对幼虾进行洒水或过水,整个分池工作控制在2小时内;
体重2-4g的幼虾,投放25-35尾/m³水体;
维生素C的使用剂量为4.5-5.5g/m3水体;
(4)分池后水质调控
水泥池采用流水系统,水流速度为1.5-2.5L/min;
保持水体中溶氧≥6mg/L,氨氮≤0.1mg/L、亚硝酸盐≤0.1mg/L、硬度≤50mg/L,pH为7.5-8.5;
(5)分池后日常管理
前期每天多点投饵三次,1-2周后,投饵频率改为两次/天;投饵量为幼虾体重的2-4%;
步骤(1)、(2)中
所述隐蔽物为深色波形石棉瓦片,安装于水泥池中央,所述石棉瓦片对角线上的两角底部分别平铺有实心粘土砖;
所述增氧设备放置于所述隐蔽物一侧,所述增氧设备为纳米微孔曝气高低盘,包括上盘架,下盘架和曝气管;所述上盘架与下盘架通过支架相连,所述曝气管盘旋于所述上盘架和所述下盘架上;
所述防逃设备包括固定杆和防逃网;所述固定杆为多根,与水位等高,竖立于水泥池内;所述防逃网固定于多根所述固定杆顶部,罩设住整个水泥池,网孔为40目;每天清理防逃网以防堵塞;
步骤(1)中
所述水草包括水花生、水葫芦或伊乐藻,均匀分布于水泥池内或靠近池边;
步骤(5)中
在水泥池顶部罩设遮阳网,天气晴朗时,9:00至19:00打开遮阳网,夜间、大风、阴雨天关闭遮阳网;
每天检查死虾和残饵并及时捞出;
步骤(5)中
前期每天早中晚三次投饵,投饵比例为2:1:7;1-2周后,投饵频率改为两次/天,投饵比例为2:8-3:7,投喂时将饲料均匀洒在水泥池多处;
观察虾的蜕壳情况,蜕壳高峰期酌情增加投喂频率和投饵量。
CN202010128865.1A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Active CN111316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865.1A CN111316944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865.1A CN111316944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6944A CN111316944A (zh) 2020-06-23
CN111316944B true CN111316944B (zh) 2022-05-10

Family

ID=7116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8865.1A Active CN111316944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69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4004A (zh) * 2021-01-28 2021-04-20 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季节小龙虾高成活率养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9481A (zh) * 2009-08-24 2010-03-03 金湖县华能机电有限公司 微孔曝气增氧净化系统
CN101700001B (zh) * 2009-11-19 2011-12-07 海南定大养殖有限公司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US9374986B2 (en) * 2014-05-29 2016-06-28 Richard L. Sheriff Shrimp culturing system
CN104273074B (zh) * 2014-10-31 2017-07-28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
CN204377690U (zh) * 2014-12-22 2015-06-1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生产克氏原螯虾抱卵虾的隐蔽装置
CN106577374A (zh) * 2016-11-09 2017-04-2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野生青石爬鮡的驯养方法
CN107646760A (zh) * 2017-11-03 2018-02-02 宁波大学 一种银鲳幼鱼的养殖方法
CN108260551B (zh) * 2018-03-19 2020-06-19 岳阳洞庭旺旺生态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淡水湖湖区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CN108925476A (zh) * 2018-05-31 2018-12-04 无为县吴俊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小龙虾人工繁殖的方法
CN108834969A (zh) * 2018-06-25 2018-11-20 桂阳县上梓木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9548708A (zh) * 2018-10-11 2019-04-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尖翅燕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
CN110235826A (zh) * 2019-06-24 2019-09-17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N110338130B (zh) * 2019-08-07 2022-01-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实验室养殖系统及高密度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6944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5310B (zh) 一种光唇鱼仿生态工厂规模化繁育驯养方法
CN104273074B (zh) 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
CN103283652A (zh)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CN102124974A (zh) 一种黄姑鱼人工育苗方法
CN111543363A (zh) 一种红螯螯虾的繁殖育苗方法
CN110235826A (zh)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暖棚标粗培育方法
CN110973026A (zh) 一种小龙虾苗种提早繁育的方法
CN109699537B (zh) 一种花刺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8552090B (zh) 一种二龄美洲鲥仿洄游土池大棚越冬育肥方法
CN113647349A (zh) 一种基于无沟化稻田改造的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CN112655599A (zh) 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
CN106342722A (zh) 一种甲鱼的仿野生有机生态养殖方法
CN109197711B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7751050B (zh)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批量化培育方法
AU2020102960A4 (en) A Breeding method of polyculture of Panulirus ornatus and Caulerpa lentillifera
CN102144585B (zh) 池蝶蚌与大宗淡水鱼混合养殖方法
CN109496927A (zh) 一种珍珠龙胆石斑鱼高效综合养殖方法
CN111316944B (zh) 一种提高克氏原螯虾水泥池养殖试验成活率的方法
CN110810291B (zh) 一种锦绣龙虾与海葡萄混养的养殖方法
CN1401225A (zh) 一种文蛤育苗越冬及中间育成方法
CN102356756B (zh) 一种塘鳢育苗方法以及塘鳢育苗的育苗池体体系
CN104145868B (zh) 一种提高池塘泥鳅苗种成活率的方法
CN106386588B (zh) 一种红鳍东方鲀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12369352B (zh) 一种大口黑鲈与凡纳滨对虾池塘反季节轮养方法
CN112586409B (zh) 一种黄鳝苗种室内水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