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6860A -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6860A
CN111316860A CN202010149534.6A CN202010149534A CN111316860A CN 111316860 A CN111316860 A CN 111316860A CN 202010149534 A CN202010149534 A CN 202010149534A CN 111316860 A CN111316860 A CN 111316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fungus
reed
fungus sticks
straws
ammonia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95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 Xiaohui
Original Assignee
Xin Xiaohu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 Xiaohui filed Critical Xin Xiaohui
Priority to CN2020101495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68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6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68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属于食用菌菌棒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芦苇秸秆的切割后氨水处理、水洗烘干、与配料混合获得菌棒混料、装袋后灭菌获得食用菌菌棒。本发明利用氨水处理芦苇秸秆,提高了食用菌菌棒的保水性,加快了食用菌的定植和菌丝的生长速度,为食用菌生长提供充足氮源。

Description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棒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除森林生境不生长外,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常以其迅速扩展的繁殖能力,形成连片的芦苇群落。中国广布芦苇,其中以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额敏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苇区,是大面积芦苇集中的分布地区。当今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沭阳、浙江、安徽等地,主要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芦苇不仅可造纸,其根部可入药,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越发重视,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芦苇造纸受限,导致大量芦苇滞销,尤其是芦苇秸秆。
食用菌栽培由于其营养、美味、保健三大特点,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食用菌大部分以木屑为主、禽畜粪便、棉籽壳、玉米芯、小麦等为栽培基质代料,但是现在国家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禁止砍伐树木,这些代料资源紧缺,而且成本较高。
芦苇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可以用来提供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碳源,但是其氮含量很低,且保水性差;另外,虽然通过剪切、粉碎等物理手段能够略微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但食用菌的定植和菌丝的生长速率仍然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芦苇秸秆为原料,干燥、切割后过筛,制得秸秆粉料;在秸秆粉料中加入氨水后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室温放置3-6天,制得预处理粉料;
S2,将S1获得的预处理粉料水洗、烘干;
S3,以S2中烘干的预处理粉料为主料,将主料与配料混合,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10-28℃下静置2-10h,获得菌棒混料;
S4,将S3获得的菌棒混料装袋后进行灭菌,获得食用菌菌棒。
优选的,S1中,所述芦苇秸秆切割后过10-60目筛,所述氨水的浓度为1%-10%,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氨水的固液比为1kg:1-2L,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去离子水的固液比为1kg:1-3L。
优选的,S3中,所述配料为麸皮、棉花杆、豆秸秆和石灰按质量比为4-6:1-3: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主料、配料和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6-9.9:1:1。
优选的,S4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且在121℃下,灭菌1-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将芦苇秸秆在切割后利用氨水处理,有效的去除了芦苇秸秆表面蜡质,提高了芦苇秸秆的保水性;
2、氨水处理还可以破坏秸秆纤维素的结晶状态,加快了食用菌的定植和菌丝的生长速度,相对于传统的发酵处理,更为有效快速,而且还增加了秸秆的氮含量,克服了芦苇秸秆中氮含量较低的问题,为食用菌生长提供充足氮源,双氧水能够促进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增强了食用菌的吸收;
3、本发明利用芦苇秸秆作为食用菌菌棒的主要原料,既解决了芦苇秸秆大量滞销导致的环境问题,还降低了食用菌菌棒生产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芦苇秸秆为原料,干燥、切割后过30目筛制得秸秆粉料,将秸秆粉料置于锡箔袋中,加入浓度为5%的氨水,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氨水的固液比为1kg:1.5L,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去离子水的固液比为1kg:2L,将装好的锡箔袋密封,将袋内的秸秆粉料、氨水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室温25℃下放置4天,制得预处理粉料;
S2,取出S1中的预处理粉料用蒸馏水洗3遍后烘干;
S3,以S2中烘干的预处理粉料为主料,以麸皮、棉花杆、豆秸秆、石灰为配料,将所述主料与配料混合后,加入浓度为30%的双氧水搅拌均匀,在20℃下静置6h,获得菌棒混料;
所述主料、配料和双氧水的质量比为9:1:1,所述配料中麸皮、棉花杆、豆秸秆和石灰的质量比为5:2:2:1;
S4,将S3获得的菌棒混料装袋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在121℃下灭菌3h,自然降温获得食用菌菌棒。
实施例2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与实施例1步骤基本相同,区别在于:S1中,切割后的芦苇秸秆过10目筛,加入氨水浓度为10%,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氨水的固液比为1kg:1L,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去离子水的固液比为1kg:1L,锡箔袋放置时间为3天;
S3中,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后,在10℃下静置10h,所述主料、配料和双氧水的质量比为9.9:1:1,所述配料中麸皮、棉花杆、豆秸秆和石灰的质量比为6:3:2:1;
S4中,灭菌时长为5h。
实施例3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与实施例1步骤基本相同,区别在于:S1中,切割后的芦苇秸秆过60目筛,加入氨水浓度为1%,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氨水的固液比为1kg:2L,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去离子水的固液比为1kg:3L,锡箔袋放置时间为6天;
S3中,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后,在10℃下静置10h,所述主料、配料和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6:1:1,所述配料中麸皮、棉花杆、豆秸秆和石灰的质量比为4:1:1:1;
S4中,灭菌时长为1h。
对比例1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与实施例1步骤基本相同,区别在于:S1中,将芦苇秸秆切割过筛后直接进入S3中的混料阶段,即,去掉氨水处理部分。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我们以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方法分别生产食用菌菌棒,研究实施例1-3和对比例1芦苇秸秆的保水性、氮含量;
利用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的方法生产的食用菌菌棒,以香菇为例进行接种、发菌,具体过程采用菌类生产的常规手段,并记录生产过程中食用菌菌丝从出现到发满菌袋所用时长,称之为发菌时长;所述保水性通过测定持水力反映。
检测相关指标的方法如下:
(1)持水力检测:
准确称取3g粉碎的芦苇秸秆样品于40um的尼龙袋中,封口后,浸泡12h,然后于转速5000rpm离心15min,称重(W1);
将脱水后湿样105℃下烘4h,称取其重量(W2);
用空尼龙袋重复上述过程(浸泡、脱水和烘干),分别称取脱水后尼龙袋重(W3)和烘干后尼龙袋重(W4),每个样品做3个重复。持水力计算公式为:
WHC=((W1-W3)-(W2-W4))/(W2-W4)
(2)氮含量检测:采用凯氏定氮法,具体步骤均为常规手段,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称取芦苇秸秆样品为3g。
计算公式如下:
X=((V1-V2)*N*0.014)/(m*(10/100))*F*100%
X: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N:硫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g);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检测结果如下:
表1氨水处理对芦苇秸秆持水力的影响
Figure BDA0002401920770000051
由表1发现实施例1-3中均利用氨水处理后芦苇秸秆的的平均持水力比对比例1中不使用氨水处理的芦苇秸秆持水力高出近两倍,因此,本发明利用氨水处理芦苇秸秆大大提高了芦苇秸秆的保水性。
表2氨水处理对芦苇秸秆氮含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2401920770000061
由表2可以看到,实施例1-3中的芦苇秸秆平均氮含量比对比例1中芦苇秸秆高出6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芦苇秸秆的氮含量,解决了芦苇秸秆中氮含量较低的问题。
表3不同食用菌菌棒的发菌时长比较
Figure BDA0002401920770000062
由表3可以看到,分别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中获得食用菌菌棒对香菇进行接种、发菌,发现实施例1-3获得的食用菌菌棒用来发菌时,菌丝平均生长时长较比对比例1缩短了43%,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生产的食用菌菌棒能够提高菌丝生长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通过氨水处理有效提高了芦苇秸秆的保水性和氮含量,通过该方法获得食用菌菌棒还能够有效提高菌丝生长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涉及数值范围时,应理解为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芦苇秸秆为原料,干燥、切割后过筛,制得秸秆粉料;在秸秆粉料中加入氨水后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室温放置3-6天,制得预处理粉料;
S2,将S1获得的预处理粉料水洗、烘干;
S3,以S2中烘干的预处理粉料为主料,将主料与配料混合,加入双氧水搅拌均匀,在10-28℃下静置2-10h,获得菌棒混料;
S4,将S3获得的菌棒混料装袋后进行灭菌,获得食用菌菌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芦苇秸秆切割后过10-60目筛,所述氨水的浓度为1%-10%,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氨水的固液比为1kg:1-2L,所述秸秆粉料与所述去离子水的固液比为1kg:1-3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配料为麸皮、棉花杆、豆秸秆和石灰按质量比为4-6:1-3: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主料、配料和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6-9.9: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且在121℃下,灭菌1-5h。
CN202010149534.6A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Pending CN1113168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9534.6A CN111316860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9534.6A CN111316860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6860A true CN111316860A (zh) 2020-06-23

Family

ID=7116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9534.6A Pending CN111316860A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68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4044A (zh) * 2021-09-25 2021-12-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木腐菌基料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15578A1 (en) * 1985-08-17 1987-03-25 Brotherton Chemicals Limited 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CN104109024A (zh) * 2014-07-22 2014-10-22 肥东县丰宝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芦苇秸秆的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9858A (zh) * 2015-06-03 2015-09-16 德化县康绿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可重复使用的巴西蘑菇的地栽种植菌棒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38608A (zh) * 2015-12-02 2016-08-10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氨水和双氧水对秸秆进行分段预处理的方法
CN106083394A (zh) * 2016-07-08 2016-11-09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芦苇粉制作金针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8753870A (zh) * 2018-05-31 2018-11-06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处理方法
CN109673387A (zh) * 2018-12-27 2019-04-26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97613A (zh) * 2019-04-24 2019-07-1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CN110301295A (zh) * 2019-08-08 2019-10-08 内蒙古绿野生态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芦苇种植食用菌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15578A1 (en) * 1985-08-17 1987-03-25 Brotherton Chemicals Limited 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CN104109024A (zh) * 2014-07-22 2014-10-22 肥东县丰宝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芦苇秸秆的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9858A (zh) * 2015-06-03 2015-09-16 德化县康绿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可重复使用的巴西蘑菇的地栽种植菌棒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38608A (zh) * 2015-12-02 2016-08-10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氨水和双氧水对秸秆进行分段预处理的方法
CN106083394A (zh) * 2016-07-08 2016-11-09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芦苇粉制作金针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8753870A (zh) * 2018-05-31 2018-11-06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处理方法
CN109673387A (zh) * 2018-12-27 2019-04-26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97613A (zh) * 2019-04-24 2019-07-1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CN110301295A (zh) * 2019-08-08 2019-10-08 内蒙古绿野生态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芦苇种植食用菌的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军军等: "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稻秸秆性能研究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张友民等: "芦苇及其在食用菌上的应用研究 ", 《北方园艺》 *
张向飞: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问答精选》", 30 June 2016,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谦盛: "芦苇末基质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园艺基质质量标准的探讨",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杨为华等: "常压法秸秆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化工进展》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4044A (zh) * 2021-09-25 2021-12-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木腐菌基料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5402B (zh) 一种茶树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KR101464165B1 (ko) 음식물 퇴비를 이용한 버섯 종류별 재배용 배지 조성물
CN106947491B (zh) 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制备的盐碱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231138C (zh) 一种羊饲料及制备方法
CN103098648B (zh) 一种分枝虫草菌株及其子实体和人工栽培方法
CN107082667A (zh) 一种营养料以及配合使用营养料和玉米芯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11492895A (zh) 一种适用于真姬菇种植的杨木屑复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366A (zh) 一种白灵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CN111133957A (zh) 一种绣球菌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0632B (zh) 一种液态发酵生产富硒杏鲍菇菌种的方法
CN111316860A (zh) 一种用芦苇秸秆生产食用菌菌棒的方法
CN111040210A (zh) 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地膜的方法及膜
CN105859415A (zh) 一种新型黑木耳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5351A (zh) 一种双孢蘑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201000C (zh) 一种纤维素分解复合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964730A (zh) 一种含有核桃剪枝木屑的香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6520B (zh) 纳米几丁质在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应用
CN106882990A (zh) 一种香菇工厂化高效生产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1185A (zh)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31058A (zh) 一种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CN113170701A (zh) 一种利用桑枝制备的香菇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CN105418313A (zh) 一种沿海地区种植火龙果的专用增强肥
CN112293160A (zh) 一种香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36871B (zh) 一种生物基纤维土及制备方法
CN108911844A (zh) 一种芒果专用保水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