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1506B - 减振推车 - Google Patents

减振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1506B
CN111301506B CN202010149604.8A CN202010149604A CN111301506B CN 111301506 B CN111301506 B CN 111301506B CN 202010149604 A CN202010149604 A CN 202010149604A CN 111301506 B CN111301506 B CN 111301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supporting
cargo
c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96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1506A (zh
Inventor
汪桂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be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496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1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1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1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1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1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006Bumpers;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推车,该减振推车包括:手扶杆、承重板、四个万向轮、减振机构以及载货件。上述减振推车,通过载货板可放置货物以进行运输,通过缓冲板以及各支撑机构中的压缩弹簧,对在运输货物的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力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当减振推车经过不平坦的地面产生振动时,各支撑机构中的压缩弹簧可以根据载货板的重心分布以及地面的高低来发生不同的形变,使得载货板大致维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从而保持了载货板维持在一个水平的状态,稳定了货物的状态,使得货物不会应该振动而遭受损坏,提高了减振推车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减振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推车。
背景技术
推车是以人力推和拉的搬运车辆。推车有独轮、两轮、三轮和四轮之分。传统推车的车体材质一般为木质,现代生产的推车车体材质一般为铁皮。特别的,对于四轮手推车,其通过一个载货平台实现货物的装卸搬运。
然而,传统的四轮手推车的载货平台的结构较为单一,通常由一块钢板或者铁板组成,该四轮手推车无减振结构,对于减振要求较高的物品,传统的四轮手推车难于满足装卸运输的需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结构较为单一、无减振结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减振推车。
一种减振推车,该减振推车包括:手扶杆、承重板、四个万向轮、减振机构以及载货件,所述手扶杆安装于所述承重板的一端部,四个所述万向轮背向所述手扶杆分别设置于所述承重板的四个转角处,所述承重板背向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连接块;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支撑底板、缓冲板、承接板以及若干支撑机构,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缓冲板连接,所述缓冲板背向所述支撑底板的一面与所述承接板连接,所述支撑底板背向所述缓冲板的一面开设有四个滑动孔,四个所述滑动孔分别开设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四个转角处;所述承接板背向所述缓冲板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承接槽,每一所述第一承接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插孔;各所述支撑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背向所述缓冲板的一面,各所述支撑机构均匀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的周围,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动柱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滑动柱与所述滑动孔相适配,每一所述滑动柱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滑动孔中并与所述支撑底板滑动连接,每一所述滑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每一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一所述滑动柱上;每一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载货件包括载货板、两个卡接凸条及若干紧固插杆,所述载货板的一端部与所述手扶杆连接,所述载货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凸条连接,两个所述卡接凸条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紧固插杆均匀凸出设置于所述卡接凸条上;每一所述卡接凸条对应嵌设于一所述第一承接槽中,每一所述紧固插杆对应插入于一所述螺纹孔中并与所述承接板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开设有限位插孔,所述滑动柱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限位插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弹簧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扶杆包括U型杆及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分别安装于所述承重板的一端部的两侧,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杆的末端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货板的一端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穿孔,每一所述支杆对应穿设一所述连接穿孔并与所述载货板连接。
上述减振推车,通过载货板可放置货物以进行运输,通过缓冲板以及各支撑机构中的压缩弹簧,对在运输货物的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力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当减振推车经过不平坦的地面产生振动时,各支撑机构中的压缩弹簧可以根据载货板的重心分布以及地面的高低来发生不同的形变,使得载货板大致维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从而保持了载货板维持在一个水平的状态,稳定了货物的状态,使得货物不会应该振动而遭受损坏,提高了减振推车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减振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减振推车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减振推车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减振推车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减振推车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推车10,该减振推车10包括:手扶杆11、承重板12、四个万向轮13、减振机构14以及载货件15,手扶杆11安装于承重板12的一端部,四个万向轮13背向手扶杆11分别设置于承重板12的四个转角处,承重板12背向万向轮13设置有四个连接块430。减振机构14包括支撑底板100、缓冲板200、承接板300以及若干支撑机构。支撑底板100与缓冲板200连接,缓冲板200背向支撑底板100的一面与承接板 300连接,支撑底板100背向缓冲板200的一面开设有四个滑动孔,四个滑动孔分别开设于支撑底板100的四个转角处。承接板300背向缓冲板200 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承接槽301,每一第一承接槽30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插孔302。各支撑机构均设置于支撑底板100背向缓冲板200的一面,各支撑机构均匀设置在支撑底板100的周围,支撑机构包括滑动柱410以及压缩弹簧420。滑动柱410与滑动孔相适配,每一滑动柱410插设于一滑动孔中并与支撑底板100滑动连接,每一滑动柱410的另一端与连接块430 连接。每一压缩弹簧420套设在一滑动柱410上。每一压缩弹簧420的一端与支撑底板10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430连接,载货件15包括载货板16、两个卡接凸条17及若干紧固插杆18,载货板16分别与两个卡接凸条17连接,两个卡接凸条17平行设置,若干紧固插杆18均匀凸出设置于卡接凸条17上;每一卡接凸条17对应嵌设于一第一承接槽301中,每一紧固插杆18对应插入于一固定插孔302中并与承接板300滑动连接。
上述减振推车10,通过载货板16可放置货物以进行运输,通过缓冲板200 以及各支撑机构中的压缩弹簧420,对在运输货物的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力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当减振推车经过不平坦的地面产生振动时,各支撑机构中的压缩弹簧420可以根据载货板16的重心分布以及地面的高低来发生不同的形变,使得载货板16大致维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从而保持了载货板16维持在一个水平的状态,稳定了货物的状态,使得货物不会应该振动而遭受损坏,提高了减振推车的工作稳定性。
为使得减振推车具有多功能使用,例如对于减振要求较低的货物,可以通过将减振机构14以及载货件15拆卸以达到一次性装载更多货物的目的,一实施例中,连接块430开设有限位插孔431,滑动柱的端部插设于限位插孔431中。进一步地,压缩弹簧420的端部与连接块430抵接。这样,可以整体上将减振机构14以及载货件15拆卸,使得减振推车变成普通的手扶推车,以达到一次性装载更多货物的目的。
为提高载货件15的结构稳定性,一实施例中,手扶杆11包括U型杆21及两个支杆22,两个支杆22分别安装于承重板12的一端部的两侧,U型杆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杆22的末端可拆卸连接。进步一地,载货板16的一端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穿孔23,每一支杆22对应穿设一连接穿孔23并与载货板 16连接。进一步地,连接穿孔23的侧壁设置有硅胶圈垫24,硅胶圈垫24的直径大于支杆22的直径。这样,一方面,支杆22可限制载货板16的位置,另一方面,在运输货物的工作中产生振动导致载货板16产生水平面上的偏移,由于支杆22的直径小于连接穿孔23的直径,支杆22不会限制载货板16在合理的水平面上的偏移,即支杆22不会影响减振机构14对载货板16的减振性能,这样,在保证减振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载货件15的结构稳定性。
支撑底板100用于承接缓冲板200、承接板300以及若干支撑机构。支撑底板100与缓冲板200连接,缓冲板200背向支撑底板100的一面与承接板 300连接。缓冲板200及压缩弹簧420共同用于在运输货物的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力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板200为硬质橡胶板。硬质橡胶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良好的韧性,在保证用于在运输货物的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力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的同时保证减振推车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承接板300用于固定待固定水泵。具体的,承接板300背向缓冲板200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承接槽301,每一第一承接槽30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插孔302。待固定水泵的两个支架分别一一对应插设在承接板300开设的两个第一承接槽301中,再使用外界螺杆将待固定水泵的两个支架固定在承接板300上。在本实施例中,承接板300于第一承接槽301中设置有缓冲垫。进一步地,缓冲垫为软质橡胶垫。软质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良好的韧性,在保证用于在运输货物的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力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的同时保证减振推车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支撑机构用于对减振推车起到减振支撑的作用,具体的,各支撑机构均设置于支撑底板100背向缓冲板200的一面,各支撑机构均匀设置在支撑底板100的周围,支撑机构包括滑动柱410以及压缩弹簧420。滑动柱 410与滑动孔相适配,每一滑动柱410插设于一滑动孔中并与支撑底板 100滑动连接,每一滑动柱410的另一端与连接块430可拆卸连接。每一压缩弹簧420套设在一滑动柱410上。每一压缩弹簧420的一端与支撑底板10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430连接。各支撑机构中的压缩弹簧420在运输货物的工作中产生的振动力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当减振推车10放置在不平坦的地面上时,各支撑机构中的压缩弹簧420可以根据载货板16的重心分布以及地面的高低来发生不同的形变,从而保持了载货板16维持在一个水平的状态,稳定了货物的状态,使得货物不会应该振动而遭受损坏,提高了减振推车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增加减振推车的结构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底板100背向支撑机构的一面开设有第二承接槽,缓冲板200与第二承接槽相适配,缓冲板200部分收容于第二承接槽中并与支撑底板100连接。缓冲板200背向支撑底板100的一面开设有第三承接槽,承接板300与第三承接槽相适配,承接板300部分收容于第三承接槽中并与缓冲板200连接。进一步地,减振推车10 还包括若干螺杆,支撑底板100、缓冲板200以及承接板300通过各螺杆固定连接。如此,支撑底板100、缓冲板200以及承接板300紧密连接,增加了减振推车的结构强度。
为了在夜晚照亮环境以便于更好地放置该减振推车,一实施例中,减振推车还包括LED灯具,该LED灯具背向缓冲板设置在支撑底板上,具体的,该LED 灯具包括灯体,灯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凹槽,承载凹槽的内部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轴承,连接轴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转棍,连接转棍的前端的承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圆弧安装板,圆弧安装板的上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固定孔,灯体的外侧设置有透镜灯罩,灯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槽,承载槽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透镜灯罩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圆孔,固定圆孔的内部的复位弹簧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卡柱。
灯体的一侧的透镜灯罩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平板,安装平板与灯体之间设置有焊条,安装平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焊条与灯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透镜灯罩起到保护作用,安装平板起到安装作用,安装平板的两端部开设有螺接孔。对应于安装平板的两端部,支撑底板分别开设有螺纹连接孔,安装平板的两端部还设有螺丝,螺丝穿设螺接孔后螺拧至螺纹连接孔中,以将安装平板螺接固定到支撑底板上。
焊条起到焊接安装平板与灯体的作用。透镜灯罩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卡柱与灯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卡柱的外表面通过固定圆孔与透镜灯罩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卡柱的外径长度与固定圆孔的内径长度相同,固定卡柱起到连接固定作用。圆弧安装板的后端外表面通过连接转棍与连接轴承的前端外表面活动连接,连接转棍的后端外表面通过连接轴承与承载凹槽的内部后端外表面活动连接,连接轴承、圆弧安装板的数量为若干组,圆弧安装板起到安装作用,连接转棍、连接轴承起到连接转动作用。固定卡柱的外表面通过复位弹簧与承载槽的内侧外表面活动连接,固定卡柱与复位弹簧之间设置有焊丝,固定卡柱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焊丝与复位弹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起到推动作用,焊丝起到焊接固定卡柱与复位弹簧的作用。复位弹簧与承载槽之间设置有焊片,复位弹簧的后端外表面通过焊片与承载槽的内部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焊片起到焊接复位弹簧与承载槽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灯具安装到支撑底板并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螺丝穿过安装平板对该LED灯具进行安装,方便快捷。因该LED灯具在使用过程中透镜灯罩的内部会吸附一定的灰尘,故而用户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清理,在清理时,用户可以按压固定卡柱,使其复位弹簧收缩,同时固定卡柱脱离透镜灯罩上的固定圆孔进入承载槽中,随后向下拉动透镜灯罩,使其透镜灯罩能够脱离灯体,接着即可对落入透镜灯罩中的灰尘进行清洁。
该推车在常规的使用过程,往往对减振的要求不高,因此采用上述的减振推车足以应对常规的物件的减振需求。然而,对一些减振要求高的物件如装载有未断电的硬盘的物件、易碎品等,较大的振动均会引起物件内部结构的毁坏,为解决该问题,一实施例中,推车还包括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设置在“推车底板与推车面板之间,”减振要求高的物件放置在该防护装置中,通过该防护装置的结构设计进一步实现减振效果,避免该物件发生内部结构的毁坏。具体的,该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于“推车底板与推车面板之间,”,底座与“推车底板”连接。底座的顶部通过两个减振装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开设有侧缓冲槽,侧缓冲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立杆,限位立杆的底端与侧缓冲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立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侧压块,侧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侧压块靠近安装板的一侧贯穿侧缓冲槽且延伸至其外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侧缓冲槽内壁底部且对应限位立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缓冲弹簧,侧缓冲弹簧的顶端与侧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顶部的凹槽内开设有物件放置区,两个立板的顶部通过顶板固定连接,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顶板且延伸至其外部,两个电动推杆的底端通过弹簧垫固定连接,弹簧垫的底部与物件放置区的顶部相互接触。
减振装置包括防震盒,防震盒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防震盒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防震弹簧,第一防震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震垫,防震盒内壁底部且对应第一防震弹簧两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筒,防震盒内壁底部且对应固定圆筒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防震弹簧,防震垫底部对应第二防震弹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圆筒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靠近固定柱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固定柱两侧对应滑动块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块后侧且对应滑动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固定柱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滑动块靠近固定柱的一侧贯穿滑动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位于滑动槽内部的滑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防震弹簧,第三防震弹簧的顶部与滑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防震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动球,压动球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远离压动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轮,滑轮远离压动球的一侧与防震盒的内壁相互接触,压动球的顶部贯穿防震盒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撑杆,撑杆的顶端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撑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靠近安装板的一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柱和滑轮,对压动球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同时滑轮的缓冲也可以使压动球在下压防震垫过程中运行的更加顺畅,从而大大减小了噪音,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防止滑动块从滑动槽中脱落,防止长时间使用而导致第三防震弹簧弯曲,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加强筋,加固了撑杆与安装板底部之间连接的固定程度,可有效防止撑杆受力过大而从安装板之上脱落或折断。通过设置橡胶圈,防止侧压块与侧缓冲槽内壁顶部直接接触,造成磨损,通过将待减振物件放置在该物件放置区中,利用侧压块下压侧缓冲弹簧进行一次的减振防护,同时两个电动推杆带动弹簧垫对其顶部进行下压固定,使得待减振物件在缓冲的作用下被外力固定在,该物件放置区中,再利用减振装置对放置在该物件放置区中的待减振物件进行二次防护,从而可有效的对传递给待减振物件上下方向作用力进行削减,达到保护的目的,该防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对待减振物件进行有效的减振防护,有效的避免了因受到磕碰而造成的损伤,降低了维护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可全方位满足使用需求。
使用时,将物件放置区安装于安装板之上,利用侧压块下压侧缓冲弹簧进行一次的减振防护,同时两个电动推杆带动弹簧垫对其顶部进行下压固定,利用减振装置对物件放置区进行二次防护,从而可有效的对传递给物件放置区上下方向作用力进行削减,在减振装置中,撑杆将力传递给压动球,压动球向下压动防震垫,防震垫底部两侧的固定柱压动第二防震弹簧,中部的第一防震弹簧也同时被下压,此时滑动块会在滑动槽中向上运动,反向的压动第三防震弹簧,实现了多重减振的效果,达到对物件放置区保护的目的。
如此,通过将待减振物件放置在物件放置区中的安装板之上,利用侧压块下压侧缓冲弹簧进行一次的减振防护,同时两个电动推杆带动弹簧垫对其顶部进行下压固定,利用减振装置对待减振物件进行二次防护,从而可有效的对传递给待减振物件上下方向作用力进行削减,达到保护的目的,该防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对散热器进行有效的减振防护,有效的避免了因受到磕碰而造成的损伤,降低了维护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可全方位满足使用需求。同时通过设置支撑柱和滑轮,对压动球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同时滑轮的缓冲也可以使压动球在下压防震垫过程中运行的更加顺畅,从而大大减小了噪音,通过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槽,防止滑动块从滑动槽中脱落,防止长时间使用而导致第三防震弹簧弯曲,影响正常的装置工作,通过设置加强筋,加固了撑杆与安装板底部之间连接的固定程度,可有效防止撑杆受力过大而从安装板之上脱落或折断,通过设置橡胶圈,防止侧压块与侧缓冲槽内壁顶部直接接触,造成磨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

1.一种减振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扶杆、承重板、四个万向轮、减振机构以及载货件,所述手扶杆安装于所述承重板的一端部,四个所述万向轮背向所述手扶杆分别设置于所述承重板的四个转角处,所述承重板背向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连接块;
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支撑底板、缓冲板、承接板以及若干支撑机构,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缓冲板连接,所述缓冲板背向所述支撑底板的一面与所述承接板连接,所述支撑底板背向所述缓冲板的一面开设有四个滑动孔,四个所述滑动孔分别开设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四个转角处;所述承接板背向所述缓冲板的一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承接槽,每一所述第一承接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固定插孔;
各所述支撑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背向所述缓冲板的一面,各所述支撑机构均匀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的周围,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动柱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滑动柱与所述滑动孔相适配,每一所述滑动柱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滑动孔中并与所述支撑底板滑动连接,每一所述滑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每一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一所述滑动柱上;每一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所述载货件包括载货板、两个卡接凸条及若干紧固插杆,所述载货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凸条连接,两个所述卡接凸条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紧固插杆均匀凸出设置于所述卡接凸条;每一所述卡接凸条对应嵌设于一所述第一承接槽中,每一所述紧固插杆对应插入于一所述固定插孔中并与所述承接板滑动连接;
所述手扶杆包括U型杆及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分别安装于所述承重板的一端部的两侧,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杆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载货板的一端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穿孔,每一所述支杆对应穿设一所述连接穿孔,所述支杆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穿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穿孔的侧壁设置有硅胶圈垫,所述硅胶圈垫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开设有限位插孔,所述滑动柱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限位插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块抵接。
CN202010149604.8A 2020-03-06 2020-03-06 减振推车 Active CN111301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9604.8A CN111301506B (zh) 2020-03-06 2020-03-06 减振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9604.8A CN111301506B (zh) 2020-03-06 2020-03-06 减振推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1506A CN111301506A (zh) 2020-06-19
CN111301506B true CN111301506B (zh) 2022-04-19

Family

ID=7115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9604.8A Active CN111301506B (zh) 2020-03-06 2020-03-06 减振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150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1681B1 (ko) * 2009-02-24 2011-11-09 이규환 충격흡수 기능을 갖는 반도체장비 이동차
CN203485952U (zh) * 2013-07-09 2014-03-19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固化用推车
CN206475902U (zh) * 2016-12-13 2017-09-08 新昌县盛夏机械厂 一种轴承运输手推车
CN108945062A (zh) * 2018-07-27 2018-12-07 王晴 一种建筑工地用便于倾倒和调节把手高度的运送车
CN209492577U (zh) * 2018-12-28 2019-10-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用输运装置
CN209208829U (zh) * 2018-12-28 2019-08-06 佳木斯大学 一种病理科用标本转运装置
CN110522567B (zh) * 2019-08-21 2020-12-25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一种担架转运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1506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1506B (zh) 减振推车
CN106080687A (zh) 一种具有二次减震机构的物料运输用平台推车
CN213057953U (zh) 一种物流托盘
CN108757801B (zh) 减震装置
CN207895375U (zh) 一种刀片式服务器的减震装置
CN101660584B (zh) 轻型浮放设备隔震支座
CN213057954U (zh) 一种新型托盘
CN205028955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减震结构、燃料电池装置和车辆
CN220096986U (zh) 气垫减震托盘
CN108194558A (zh) 一种减震器冲击总成
CN208057789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汽车减震器弹簧盘组件
CN207173556U (zh) 车身用支撑板
CN208053191U (zh) 一种新型木材牵引保护结构
CN212401050U (zh) 运输平板车
CN201245354Y (zh) 皮带受料点缓冲装置
CN210794540U (zh) 一种落料片用减震型滑料装置
CN110895117A (zh) 一种火炮用双向极限缓冲装置
CN213922090U (zh) 一种防晃动天窗加强框物流运输料架
CN219237955U (zh) 一种物流运输货物辅助减震底座装置
CN213109023U (zh) 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减振装置
CN213769786U (zh) 一种新型节能窗装载装置
CN210150170U (zh) 一种带式煤矿输送机减震固定架
CN217075662U (zh) 一种硫酸储罐的安全装置
CN217200528U (zh) 一种用于增强型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加工的出料装置
CN220263809U (zh) 一种具有抗潮湿结构的环保型蜂窝缓冲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9

Address after: 314599 3712 Tongxiang Road south of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ONGBEI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403, block a, building 3, service outsourcing base, new Changhai center, No. 29, Bancang Road South,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100

Patentee before: Wang Gui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