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0432B - 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0432B
CN111300432B CN202010269551.3A CN202010269551A CN111300432B CN 111300432 B CN111300432 B CN 111300432B CN 202010269551 A CN202010269551 A CN 202010269551A CN 111300432 B CN111300432 B CN 111300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strial robot
loading device
axis loading
axis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95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0432A (zh
Inventor
乔贵方
张颖
吕仲艳
孙大林
万其
温秀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2695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0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0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0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0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0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28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loop
    • B25J9/1638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loop compensation for arm bending/inertia, pay load weight/inerti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系统包括负载测量装置和激光跟踪仪;负载测量装置固定在工业机器人的末端,包括转接板、六维力传感器、X轴加载装置、Y轴加载装置、Z轴加载装置和靶球;转接板与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法兰盘固定连接;六维力传感器固定在转接板上;X轴加载装置前端固定在六维力传感器上;Y轴加载装置设置在X轴加载装置上;Z轴加载装置设置在Y轴加载装置上;Y轴加载装置和Z轴加载装置均具有砝码,砝码可设置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处;靶球固定设置在转接板上;激光跟踪仪位于在工业机器人的后侧,可测量靶球的空间位置。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定位精度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参数标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变运动学参数的工业机器人的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渐向高端制造领域扩展,如航空航天工业的制孔/铆接、风电叶片打磨等。而这些应用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误差主要分为几何参数误差和非几何参数误差,其中几何参数误差约占总误差的80%以上,此类误差能够通过几何参数标定技术实现高精度补偿,但几何参数标定技术均是在固定负载下进行,无法适用于负载情况,更无法适用于负载多变的高端制造业。
工业机器人的非几何参数误差中由各伺服电机、传动系统的柔顺性以及连杆的材料属性所导致的柔性误差,约占总误差的10%。研究表明在几何参数误差补偿的基础上,经过机器人关节刚度标定能够改善机器人对于变负载的精度可靠性。目前工业机器人关节刚度模型主要考虑关节旋转轴向的刚度参数,而忽略其他维度的刚度参数,当机器人末端负载较大时,仍可能导致较大的定位误差,并且尚无六维刚度误差的补偿方法。目前主要是采用机器人静载荷方法辨识工业机器人刚度参数,但负载施加系统通常较为复杂,甚至限制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无法实现较大工作空间的数据测量,测量数据无法充分反映工业机器人的刚度变化,这将导致工业机器人刚度参数辨识精度不高,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精度性能。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用于多维度的工业机器人刚度误差标定工具及多维刚度误差补偿方法,能够较好地提高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并使得机器人适用于变负载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变运动学参数的工业机器人的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工业机器人刚度参数的高精度辨识,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包括负载测量装置和激光跟踪仪;负载测量装置固定在工业机器人的末端,包括转接板、六维力传感器、X轴加载装置、Y轴加载装置、Z轴加载装置和靶球;转接板与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法兰盘固定连接;六维力传感器固定在转接板上;X轴加载装置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状件,前端固定在六维力传感器上,与六维力传感器同心连接;Y轴加载装置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条状件,设置在X轴加载装置上,且Y轴加载装置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可设置在X轴加载装置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Z轴加载装置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条状件,设置在Y轴加载装置上,且Z轴加载装置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可设置在Y轴加载装置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Y轴加载装置和Z轴加载装置均具有砝码,砝码可设置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处;靶球固定设置在转接板上;激光跟踪仪位于在工业机器人的后侧,可测量靶球的空间位置。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X轴加载装置上具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环状凹槽,Y轴加载装置可卡在任意一个凹槽中。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Y轴加载装置和Z轴加载装置均还包括两个夹板和若干个支撑连接块;每个加载装置中,两个夹板平行设置,支撑连接块位于两个夹板之间、且与两个夹板固定连接,两个夹板与支撑连接块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类的可夹持结构,砝码固定夹持在两个夹板间的任意位置处;Y轴加载装置的两个夹板上下设置,任意段固定夹持在X轴加载装置的任意凹槽的上下空间内;Z轴加载装置的两个夹板前后设置,任意段固定夹持在Y轴加载装置两个夹板任意段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Z轴加载装置的一个支撑连接块位于Y轴加载装置与Z轴加载装置的交叉连接处,该支撑连接块的前后两侧分别与Z轴加载装置的两个夹板固定连接、上下两侧分别与Y轴加载装置的两个夹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靶球位于六维力传感器的上方。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六维力传感器通过转接板与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法兰盘同心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机器人变动多个位姿,每个位姿均测量未安装砝码和安装砝码时靶球的空间位置Pj1和Pj2、读取六维力传感器的输出数值Fj1和Fj2,并计算同一位姿安装砝码前后的位置变化量ΔPj和负载变化量ΔFj,ΔPj=Pj2-Pj1,ΔFj=Fj2-Fj1,其中j为测量点序号,j=1、2、3、…、N,N≥100,建立六维刚度误差模型;
步骤二、基于建立的六维刚度误差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辨识出工业机器人的六维虚拟关节刚度矩阵参数;
步骤三、根据所述六维虚拟关节刚度矩阵参数和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值Fj,计算出工业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形变量,记为(Δxij,Δyij,Δzij,Δαij,Δβij,Δγij),其中Δxij、Δyij、Δzij分别为沿着x、y、z轴的线性位置误差,Δαij、Δβij、Δγij分别为沿着x、y、z轴的角度误差,其中i为工业机器人关节序号,i=1、2、…、6;
步骤四、根据(Δxij、Δyij、Δzij、Δαij、Δβij、Δγij)误差,确定工业机器人原关节坐标系{Ji}与新关节坐标系{Ji′}的转换矩阵为: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41
从而获得新关节坐标系{Ji′}的原点坐标Oi以及各关节z轴方向向量Zi
步骤五、根据轴线测量法重新计算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包括关节转角θi、关节距离di、连杆长度ai、连杆扭角αi和补充扭角βi
步骤六、通过微分迭代方法实现新运动学参数的运动学逆解求解,计算得到的工业机器人关节角度,再叠加Δγij误差,输入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六维刚度误差补偿。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六的具体方法为:定义工业机器人的名义运动学参数向量为c0,c0=(θ1,d1,a1,α1,β1,…,θi,di,ai,αi,βi,…,θ6,d6,a6,α6,β6),由于名义运动学参数为DH模型参数,其中βi均为0;工业机器人的关节角度向量为q,q=(θ1,θ2,θ3,θ4,θ5,θ6);工业机器人的正运动学表示为:Tn=f(c0,q),q=f-1(c0,Tn),其中Tn为工业机器人的名义末端位姿矩阵;当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存在误差Δc时,则实际运动学参数向量c1=c0+Δc,工业机器人的实际位姿表示为:Tr=f(c1,q),其中Tr为工业机器人的实际末端位姿矩阵;定义工业机器人的期望位姿为Td,根据以下公式迭代计算: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52
为第n次迭代时的偏移位姿矩阵,第一次迭代时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53
qn为第n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名义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0计算的逆解,Tri为第i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实际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1计算的正解,i=1、…、n、n+1,即Tr(n+1)为第n+1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实际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1计算的正解;当|Tn+1-Td|≤ε满足精度要求时,则停止迭代计算,其中ε为人为设定精度阈值,此时工业机器人的关节角为qn;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工业机器人关节角度qn,再叠加Δγij误差,输入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六维刚度误差补偿。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五中,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的计算方法为:建立如下表所示的工业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坐标系,其中Z0为工业机器人的基坐标系z轴向量;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54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1
判断Zi-1与Zi是否近似平行:若|Zi-1-Zi|≤0.001,则,即相邻关节近似平行;当相邻关节近似平行时,采用DH运动学模型计算各运动学参数;当相邻关节不近似平行时,采用MDH运动学模型计算各运动学参数。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当相邻关节近似平行时,则补充扭角βi=0;计算关节转角θi为Xi-1与Xi之间在绕Zi-1正向上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2
计算连杆长度ai为Oi-1与Oi之间在Xi正向上的距离: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3
计算关节距离di为Oi-1与Oi之间在Zi-1正向上的距离: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4
计算连杆扭角αi为Zi-1轴到Zi轴的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5
当相邻关节不近似平行时,则关节距离di=0;计算关节转角θi为Xi-1与向量Oi-1Oi间在绕Zi-1正向上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6
计算连杆长度ai为Oi-1与Oi之间的距离ai=|Oi-Oi-1|;计算连杆扭角αi为Zi-1到Zi之间绕Xi正向上的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7
式中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8
Yi=Xi×Zi;计算补充扭角βi为Zi-1到Zi之间绕Yi正向上的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9
式中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06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所设计的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的负载测量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测量点空间位置数据测量,测量数据能够充分反映工业机器人的刚度变化。
二、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变运动学参数六维刚度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机器人末端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负载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X轴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Y轴加载装置和Z轴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Y轴加载装置和Z轴加载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包括负载测量装置1和激光跟踪仪2。
负载测量装置1固定在工业机器人A的末端,包括转接板11、六维力传感器12、X轴加载装置13、Y轴加载装置14、Z轴加载装置15、靶球161和磁性靶球基座162。
转接板11与工业机器人A的末端法兰盘固定连接。
六维力传感器12固定在转接板11上。六维力传感器12通过转接板11与工业机器人A的末端法兰盘同心安装。
X轴加载装置13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状件,前端固定在六维力传感器12上,与六维力传感器12同心连接。
Y轴加载装置14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条状件,设置在X轴加载装置13上,且Y轴加载装置14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可设置在X轴加载装置13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即Y轴加载装置14的左右方向上的任意部位均可与X轴加载装置13固定,且该固定位置可以是X轴加载装置13的前后方向上的任意位置,Y轴加载装置14与X轴加载装置13的交叉连接位置可以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改变。
Z轴加载装置15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条状件,设置在Y轴加载装置14上,且Z轴加载装置15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可设置在Y轴加载装置14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即Z轴加载装置15的上下方向上的任意部位均可与Y轴加载装置14固定,且该固定位置可以是Y轴加载装置14的左右方向上的任意位置,Z轴加载装置15与Y轴加载装置14的交叉连接位置可以在左右和上下方向上改变。
Y轴加载装置14和Z轴加载装置15均具有砝码141,砝码141可设置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处。
具体的,X轴加载装置13上具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环状凹槽131,Y轴加载装置14可卡在任意一个凹槽131中。进一步具体的,X轴加载装置13由若干个方块体1311和隔板1312交替间隔固定而成,隔板1312的截面大于方块体1311的截面,方块体1311与其两侧的隔板1312构成上述环状凹槽131。
Y轴加载装置14和Z轴加载装置15相同,均还包括两个夹板142和两个支撑连接块143。每个加载装置中,两个夹板142平行设置,支撑连接块143位于两个夹板142之间、且与两个夹板142固定连接。两个夹板142与支撑连接块143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类的可夹持结构,砝码141固定夹持在两个夹板142间的任意位置处。支撑连接块143和砝码141通过螺丝与夹板142固定。
Y轴加载装置14的两个夹板142上下设置,任意段固定夹持在X轴加载装置13的任意凹槽的上下空间内。Z轴加载装置15的两个夹板142前后设置,任意段固定夹持在Y轴加载装置14两个夹板142任意段的前后两侧。
Z轴加载装置15的一个支撑连接块143位于Y轴加载装置14与Z轴加载装置15的交叉连接处,该支撑连接块14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Z轴加载装置15的两个夹板142固定连接、上下两侧分别与Y轴加载装置14的两个夹板142固定连接。
进一步具体的,夹板142的内侧具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等间距设置的凸起1421,将夹板142隔成若干段夹持空间。Y轴加载装置14的任意段夹持空间夹持在X轴加载装置13的任意凹槽131的上下凹槽空间内,Z轴加载装置15的任意段夹持空间夹持在Y轴加载装置14的任意位置。对于每个夹持空间,其两夹板142上均设有穿孔,使支撑连接块143和砝码141可通过螺钉与夹板142固定,固定在任意夹持空间处。
本实施例中,支撑连接块14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靶球161固定设置在转接板11上。具体的,磁性靶球基座162固定在转接板11上,靶球161被磁性靶球基座162吸附固定在转接板11上。
激光跟踪仪2位于在工业机器人的后侧,可测量靶球161的空间位置。
其中,靶球161位于六维力传感器12的上方。
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未安装砝码的工业机器人至目标位置(激光跟踪仪可测得靶球的范围内)并处于首次位姿,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靶球的空间位置P11,并读取六维力传感器的输出数值F11。然后保持该首次位姿安装砝码,再次测量靶球的空间位置P12和读取六维力传感器的输出数值F12,及六维力传感器测量的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值F1,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工业机器人在当前位姿点的位置变化量ΔP1和负载变化量ΔF1,ΔP1=P12-P11,ΔF1=F12-F11
控制机器人变动多个位姿,每个位姿均测量未安装砝码和安装砝码时靶球的空间位置Pj1和Pj2、读取六维力传感器的输出数值Fj1和Fj2,并计算同一位姿安装砝码前后的位置变化量ΔPj和负载变化量ΔFj,ΔPj=Pj2-Pj1,ΔFj=Fj2-Fj1,其中j为测量点序号,j=1、2、3、…、N。根据串联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模型可知,待辨识参数有216个,每个位姿点可确立3个方程,因此测量点数N≥100。
建立六维刚度误差模型。
步骤二、基于建立的六维刚度误差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辨识出工业机器人的六维虚拟关节刚度矩阵参数。
步骤三、根据六维虚拟关节刚度矩阵参数和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值Fj(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值Fj是指机器人经过刚度标定后,机器人末端的常规负载值,例如安装了工具或者机器人正常工作中的负载变化),计算出工业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形变量,记为(Δxij,Δyij,Δzij,Δαij,Δβij,Δγij),其中Δxij、Δyij、Δzij分别为沿着x、y、z轴的线性位置误差,Δαij、Δβij、Δγij分别为沿着x、y、z轴的角度误差,其中i为工业机器人关节序号,i=1、2、…、6,j仍为前述的测量点序号。
步骤四、根据(Δxij、Δyij、Δzij、Δαij、Δβij、Δγij)误差,确定工业机器人原关节坐标系{Ji}与新关节坐标系{Ji′}的转换矩阵为: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11
从而获得新关节坐标系{Ji′}的原点坐标Oi以及各关节z轴方向向量Zi
步骤五、根据轴线测量法重新计算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包括关节转角θi、关节距离di、连杆长度ai、连杆扭角αi和补充扭角βi
具体方法为:建立如下表所示的工业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坐标系,其中Z0为工业机器人的基坐标系z轴向量。
关节 原点坐标 X轴方向向量 Z轴方向向量 Y轴方向向量
1 O<sub>1</sub> Z<sub>0</sub>×Z<sub>1</sub> Z<sub>1</sub> X<sub>1</sub>×Z<sub>1</sub>
2 O<sub>2</sub> Z<sub>1</sub>×Z<sub>2</sub> Z<sub>2</sub> X<sub>2</sub>×Z<sub>2</sub>
3 O<sub>3</sub> Z<sub>2</sub>×Z<sub>3</sub> Z<sub>3</sub> X<sub>3</sub>×Z<sub>3</sub>
4 O<sub>4</sub> Z<sub>3</sub>×Z<sub>4</sub> Z<sub>4</sub> X<sub>4</sub>×Z<sub>4</sub>
5 O<sub>5</sub> Z<sub>4</sub>×Z<sub>5</sub> Z<sub>5</sub> X<sub>5</sub>×Z<sub>5</sub>
6 O<sub>6</sub> Z<sub>5</sub>×Z<sub>6</sub> Z<sub>6</sub> X<sub>6</sub>×Z<sub>6</sub>
判断Zi-1与Zi是否近似平行:若|Zi-1-Zi|≤0.001,则两z轴方向向量近似平行,即相邻关节近似平行。
当相邻关节近似平行时,采用DH运动学模型计算各运动学参数:
补充扭角βi=0;
计算关节转角θi为Xi-1与Xi之间在绕Zi-1正向上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1
计算连杆长度ai为Oi-1与Oi之间在Xi正向上的距离: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2
计算关节距离di为Oi-1与Oi之间在Zi-1正向上的距离: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3
计算连杆扭角αi为Zi-1轴到Zi轴的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4
当相邻关节不近似平行时,采用MDH运动学模型计算各运动学参数:
关节距离di=0;
计算关节转角θi为Xi-1与向量Oi-1Oi间在绕Zi-1正向上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5
计算连杆长度ai为Oi-1与Oi之间的距离:
ai=|Oi-Oi-1|;
计算连杆扭角αi为Zi-1到Zi之间绕Xi正向上的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6
式中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7
Yi=Xi×Zi
计算补充扭角βi为Zi-1到Zi之间绕Yi正向上的夹角: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8
式中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29
步骤六、因新计算得到的运动学参数不再满足Pipper准则,无法直接利用封闭解计算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本发明通过微分迭代方法实现新运动学参数的运动学逆解求解:
定义工业机器人的名义运动学参数向量为c0,c0=(θ1,d1,a1,α1,β1,…,θi,di,ai,αi,βi,…,θ6,d6,a6,α6,β6),由于名义运动学参数为DH模型参数,其中βi均为0。工业机器人的关节角度向量为q,q=(θ1,θ2,θ3,θ4,θ5,θ6)。工业机器人的正运动学表示为:Tn=f(c0,q),q=f-1(c0,Tn),其中Tn为工业机器人的名义末端位姿矩阵。
当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存在误差Δc时,则实际运动学参数向量c1=c0+Δc,工业机器人的实际位姿表示为:Tr=f(c1,q),其中Tr为工业机器人的实际末端位姿矩阵。
定义工业机器人的期望位姿为Td,根据以下公式迭代计算: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32
为第n次迭代时的偏移位姿矩阵,第一次迭代时
Figure BDA0002442635150000133
qn为第n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名义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0计算的逆解;Tri为第i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实际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1计算的正解,i=1、…、n、n+1,即Tr(n+1)为第n+1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实际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1计算的正解。
当|Tn+1-Td|≤ε满足精度要求时,则停止迭代计算,其中ε为人为设定精度阈值,此时工业机器人的关节角为qn
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工业机器人关节角度qn,再叠加z轴角度误差Δγij,输入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六维刚度误差补偿。

Claims (7)

1.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负载测量装置和激光跟踪仪;
所述负载测量装置固定在工业机器人的末端,包括转接板、六维力传感器、X轴加载装置、Y轴加载装置、Z轴加载装置和靶球;
所述转接板与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法兰盘固定连接;
所述六维力传感器固定在转接板上;
所述X轴加载装置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状件,前端固定在六维力传感器上,与六维力传感器同心连接;
所述Y轴加载装置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条状件,设置在X轴加载装置上,且Y轴加载装置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可设置在X轴加载装置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
所述Z轴加载装置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条状件,设置在Y轴加载装置上,且Z轴加载装置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可设置在Y轴加载装置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上;
Y轴加载装置和Z轴加载装置均具有砝码,砝码可设置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处;
所述X轴加载装置上具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环状凹槽,所述Y轴加载装置可卡在任意一个凹槽中;
所述Y轴加载装置和Z轴加载装置均还包括两个夹板和若干个支撑连接块;
每个加载装置中,两个夹板平行设置,支撑连接块位于两个夹板之间、且与两个夹板固定连接,两个夹板与支撑连接块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类的可夹持结构,所述砝码固定夹持在两个夹板间的任意位置处;
Y轴加载装置的两个夹板上下设置,任意段固定夹持在所述X轴加载装置的任意凹槽的上下空间内;
Z轴加载装置的两个夹板前后设置,任意段固定夹持在Y轴加载装置两个夹板任意段的前后两侧;
所述Z轴加载装置的一个支撑连接块位于Y轴加载装置与Z轴加载装置的交叉连接处,该支撑连接块的前后两侧分别与Z轴加载装置的两个夹板固定连接、上下两侧分别与Y轴加载装置的两个夹板固定连接;
所述靶球固定设置在转接板上;
所述激光跟踪仪位于在工业机器人的后侧,可测量靶球的空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靶球位于六维力传感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六维力传感器通过转接板与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法兰盘同心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机器人变动多个位姿,每个位姿均测量未安装砝码和安装砝码时靶球的空间位置Pj1和Pj2、读取六维力传感器的输出数值Fj1和Fj2,并计算同一位姿安装砝码前后的位置变化量ΔPj和负载变化量ΔFj,ΔPj=Pj2-Pj1,ΔFj=Fj2-Fj1,其中j为测量点序号,j=1、2、3、…、N,N≥100,建立六维刚度误差模型;
步骤二、基于建立的六维刚度误差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辨识出工业机器人的六维虚拟关节刚度矩阵参数;
步骤三、根据所述六维虚拟关节刚度矩阵参数和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值Fj,计算出工业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形变量,记为(Δxij,Δyij,Δzij,Δαij,Δβij,Δγij),其中Δxij、Δyij、Δzij分别为沿着x、y、z轴的线性位置误差,Δαij、Δβij、Δγij分别为沿着x、y、z轴的角度误差,其中i为工业机器人关节序号,i=1、2、…、6;
步骤四、根据(Δxij、Δyij、Δzij、Δαij、Δβij、Δγij)误差,确定工业机器人原关节坐标系{Ji}与新关节坐标系{Ji′}的转换矩阵为: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31
从而获得新关节坐标系{Ji′}的原点坐标Oi以及各关节z轴方向向量Zi
步骤五、根据轴线测量法重新计算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包括关节转角θi、关节距离di、连杆长度ai、连杆扭角αi和补充扭角βi
步骤六、通过微分迭代方法实现新运动学参数的运动学逆解求解,计算得到的工业机器人关节角度,再叠加Δγij误差,输入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六维刚度误差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六的具体方法为:定义工业机器人的名义运动学参数向量为c0,c0=(θ1,d1,a1,α1,β1,…,θi,di,ai,αi,βi,…,θ6,d6,a6,α6,β6),由于名义运动学参数为DH模型参数,其中βi均为0;
工业机器人的关节角度向量为q,q=(θ1,θ2,θ3,θ4,θ5,θ6);
工业机器人的正运动学表示为:Tn=f(cO,q),q=f-1(cO,Tn),其中Tn为工业机器人的名义末端位姿矩阵;
当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存在误差Δc时,则实际运动学参数向量c1=c0+Δc,工业机器人的实际位姿表示为:Tr=f(c1,q),其中Tr为工业机器人的实际末端位姿矩阵;
定义工业机器人的期望位姿为Td,根据以下公式迭代计算: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41
其中,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42
为第n次迭代时的偏移位姿矩阵,第一次迭代时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43
qn为第n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名义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0计算的逆解,Tri为第i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实际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1计算的正解,i=1、…、n、n+1,即Tr(n+1)为第n+1次迭代时工业机器人基于实际运动学模型参数向量c1计算的正解;
当|Tn+1-Td|≤ε满足精度要求时,则停止迭代计算,其中ε为人为设定精度阈值,此时工业机器人的关节角为qn
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工业机器人关节角度qn,再叠加Δγij误差,输入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六维刚度误差补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五中,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的计算方法为:
建立如下表所示的工业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坐标系,其中Z0为工业机器人的基坐标系z轴向量;
关节 原点坐标 X轴方向向量 Z轴方向向量 Y轴方向向量 1 O<sub>1</sub> Z<sub>0</sub>×Z<sub>1</sub> Z<sub>1</sub> X<sub>1</sub>×Z<sub>1</sub> 2 O<sub>2</sub> Z<sub>1</sub>×Z<sub>2</sub> Z<sub>2</sub> X<sub>2</sub>×Z<sub>2</sub> 3 O<sub>3</sub> Z<sub>2</sub>×Z<sub>3</sub> Z<sub>3</sub> X<sub>3</sub>×Z<sub>3</sub> 4 O<sub>4</sub> Z<sub>3</sub>×Z<sub>4</sub> Z<sub>4</sub> X<sub>4</sub>×Z<sub>4</sub> 5 O<sub>5</sub> Z<sub>4</sub>×Z<sub>5</sub> Z<sub>5</sub> X<sub>5</sub>×Z<sub>5</sub> 6 O<sub>6</sub> Z<sub>5</sub>×Z<sub>6</sub> Z<sub>6</sub> X<sub>6</sub>×Z<sub>6</sub>
判断Zi-1与Zi是否近似平行:若|Zi-1-Zi|≤0.001,则,即相邻关节近似平行;
当相邻关节近似平行时,采用DH运动学模型计算各运动学参数;
当相邻关节不近似平行时,采用MDH运动学模型计算各运动学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相邻关节近似平行时,则补充扭角βi=0;
计算关节转角θi为Xi-1与Xi之间在绕Zi-1正向上夹角: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51
计算连杆长度ai为Oi-1与Oi之间在Xi正向上的距离: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52
计算关节距离di为Oi-1与Oi之间在Zi-1正向上的距离: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53
计算连杆扭角αi为Zi-1轴到Zi轴的夹角: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54
当相邻关节不近似平行时,则关节距离di=0;
计算关节转角θi为Xi-1与向量Oi-1Oi间在绕Zi-1正向上夹角: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61
计算连杆长度ai为Oi-1与Oi之间的距离:
ai=|Oi-Oi-1|;
计算连杆扭角αi为Zi-1到Zi之间绕Xi正向上的夹角: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62
式中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63
Yi=Xi×Zi
计算补充扭角βi为Zi-1到Zi之间绕Yi正向上的夹角: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64
式中
Figure FDA0002963151430000065
CN202010269551.3A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Active CN111300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9551.3A CN111300432B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9551.3A CN111300432B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0432A CN111300432A (zh) 2020-06-19
CN111300432B true CN111300432B (zh) 2021-05-11

Family

ID=71161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9551.3A Active CN111300432B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04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6630B (zh) * 2021-04-19 2023-10-20 华南理工大学 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3927594B (zh) * 2021-09-26 2023-07-14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关节转角的补偿方法和装置
CN114235457B (zh) * 2021-12-20 2024-03-15 浙江谱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机器人力学性能的力加载系统及系统调校方法
CN115256465A (zh) * 2022-07-29 2022-11-01 江苏航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工业机器人齿轮传动中反向间隙的方法
CN117226856A (zh) * 2023-11-16 2023-12-15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自标定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8991A (zh) * 2011-01-29 2011-08-31 中北大学 三轴矢量传感器与安装载体间安装误差的标定补偿方法
CN105783809A (zh) * 2016-04-14 2016-07-20 昆山工研院工业机器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标定测试组合装置
CN106705956A (zh) * 2017-02-28 2017-05-24 南京工程学院 工业机器人末端位姿快速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767417A (zh) * 2017-01-09 2017-05-3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工业机器人位姿的四靶球组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7300168U (zh) * 2017-10-19 2018-05-01 陈雪红 一种机器人标定测试组合装置
WO2019033170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Fastbrick Ip Pty Ltd LASER TRACKING DEVICE WITH ENHANCED ROLL ANGLE MEASUREMENT
CN109732596A (zh) * 2018-12-29 2019-05-10 南京工程学院 基于六维虚拟关节模型的工业机器人刚度辨识系统及其辨识方法
CN109794964A (zh) * 2019-03-08 2019-05-24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静态柔顺性能测试装置
CN110132165A (zh) * 2019-04-23 2019-08-16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扫描仪的标定装置和口内三维扫描仪
CN110161850A (zh) * 2019-04-24 2019-08-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工业机器人变参数刚度辨识与建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9274B4 (de) * 2015-11-09 2018-07-12 Björn Habri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r räumlichen Position eines Gegenstandes mittels interferometrischer Längenmessung
US10357863B2 (en) * 2016-04-19 2019-07-23 Okuma Corporation Error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machine tool and error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the same
CN110501107B (zh) * 2019-07-03 2021-02-19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六维力测试仪的航天器旋转载荷动平衡量测量方法
CN110673471B (zh) * 2019-09-05 2022-04-12 济南大学 用于吊车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8991A (zh) * 2011-01-29 2011-08-31 中北大学 三轴矢量传感器与安装载体间安装误差的标定补偿方法
CN105783809A (zh) * 2016-04-14 2016-07-20 昆山工研院工业机器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标定测试组合装置
CN106767417A (zh) * 2017-01-09 2017-05-3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工业机器人位姿的四靶球组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705956A (zh) * 2017-02-28 2017-05-24 南京工程学院 工业机器人末端位姿快速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WO2019033170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Fastbrick Ip Pty Ltd LASER TRACKING DEVICE WITH ENHANCED ROLL ANGLE MEASUREMENT
CN207300168U (zh) * 2017-10-19 2018-05-01 陈雪红 一种机器人标定测试组合装置
CN109732596A (zh) * 2018-12-29 2019-05-10 南京工程学院 基于六维虚拟关节模型的工业机器人刚度辨识系统及其辨识方法
CN109794964A (zh) * 2019-03-08 2019-05-24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静态柔顺性能测试装置
CN110132165A (zh) * 2019-04-23 2019-08-16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扫描仪的标定装置和口内三维扫描仪
CN110161850A (zh) * 2019-04-24 2019-08-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工业机器人变参数刚度辨识与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6R型工业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与实验研究;陈玉山;《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20715;全文 *
Stiffness modeling of industrial robots for deformation compensation in machining;Ulrich Schneider; Mahdi Momeni-K; Matteo Ansaloni; Alexander Ver;《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2014091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0432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432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六维刚度误差补偿系统及其补偿方法
CN110161850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变参数刚度辨识与建模方法
CN109732596B (zh) 基于六维虚拟关节模型的工业机器人刚度辨识系统及其辨识方法
CN101861510B (zh) 对准多臂测量机的臂参考系的方法
Wei et al. Design of a new passive end-effector based on constant-force mechanism for robotic polishing
CN110193829B (zh) 一种耦合运动学与刚度参数辨识的机器人精度控制方法
CN112873199B (zh) 基于运动学与空间插值的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标定方法
CN109822577B (zh) 一种基于视觉伺服的移动式机器人高精度加工方法
CN107703748B (zh) 一种基于偏置板设计的重载机器人静态刚度辨识方法
US5848458A (en) Reconfigurable gantry tool
Clinton et al. Stiffness modeling of a Stewart-platform-based milling machine
CN111037542B (zh) 一种逆动力学控制机器人直线加工的轨迹误差补偿方法
US11498179B2 (en) Direct pose feedback control method and direct pose feedback controlled machine
CN111272380B (zh) 风洞试验模型位姿视频测量的风轴系自标定方法
CN113580148B (zh) 基于等效运动链的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
CN112767493A (zh) Stewart平台运动学参数的机器视觉标定方法
Liu et al. Closed-loop kinematic calibration of robots using a six-point measuring device
CN114505865A (zh) 一种基于位姿跟踪的机械臂路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914787A (zh) 一种估算机床体对角线精度的方法
CN112084599A (zh) 一种面向航空航天箱体部件结构变形的补偿方法
Kalas et al. A new efficient stiffness evaluation method to improve accuracy of hexapods
CN113091670B (zh) 一种机器人关节刚度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CN113146630A (zh) 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Korayem et 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experimental tests of a prismatic robot for assembly line
Shang et al. A flexible fixture for aircraft wing assembly based on a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 (Exech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