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5889B - 超声波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5889B
CN111295889B CN201880071254.9A CN201880071254A CN111295889B CN 111295889 B CN111295889 B CN 111295889B CN 201880071254 A CN201880071254 A CN 201880071254A CN 111295889 B CN111295889 B CN 111295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axial direction
elastic holding
guide projection
ultras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12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5889A (zh
Inventor
深堀兼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95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5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acoustic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93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5/931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93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5/931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G01S2015/937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sensor installation details
    • G01S2015/93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sensor installation details in the bumper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超声波传感器(1)具备超声波收发器(2)、弹性支承超声波收发器的弹性保持部件(3)以及收纳并保持弹性保持部件的传感器壳体(6)。传感器壳体具备壳体筒部(63)。壳体筒部具有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设置的卡合凸部(66)。弹性保持部件具有:支承底部(32),与超声波收发器中的收发器底面(23)抵接;卡合凹部(36),以收纳卡合凸部的方式向径向的内侧凹陷设置;以及引导突起部(33),在围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在与卡合凹部对应的位置从支承底部向轴向的基端侧突出设置。支承底部形成为厚壁部。卡合凹部设置于支承底部。

Description

超声波传感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11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212694号,其记载内容通过参照而引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超声波传感器。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5-200579号公报中记载的超声波传感器具备:能够收发超声波的圆柱形形状的超声波收发器;覆盖并弹性保持超声波收发器的圆筒状的弹性体;以及收纳并支承超声波收发器和弹性体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在弹性体的外周面形成有槽。该槽与形成于壳体的内周面的凸缘卡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0579号公报
在制造超声波传感器时,存在将弹性保持超声波收发器的弹性体插入到壳体的工序。在上述插入工序中,需要将弹性体和壳体在轴向上适当地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轴向”是与超声波收发器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即,作业人员将组装有超声波收发器的状态的弹性体沿轴向插入到壳体内。
关于该点,在现有的这种超声波传感器中,在插入工序的实施中,作业人员难以准确地判定弹性体和壳体在轴向上被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因此,作业人员可能在弹性体和壳体在轴向上被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之前结束插入工序。或者,相反,作业人员可能即使弹性体和壳体在轴向上被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也继续施加插入方向的载荷。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例示的状况等而完成的。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与以往相比提高制造超声波传感器时的操作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观点,超声波传感器具备下述结构。
即,该超声波传感器具备:
超声波收发器,形成为具有与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的柱状;
弹性保持部件,是弹性支承上述超声波收发器的合成树脂系弹性部件,以收纳上述轴向上的上述超声波收发器的基端侧的被支承部的方式,形成为筒状;以及
传感器壳体,具备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弹性保持部件的沿着上述轴向的外周面密接的内周面的筒状的壳体筒部,并且构成为收纳并保持上述弹性保持部件。
上述壳体筒部具有卡合凸部,上述卡合凸部在比在上述轴向上的前端侧开口的前端开口部靠上述轴向上的基端侧,向与上述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内侧突出设置。
上述弹性保持部件具有:
支承筒部,以与上述超声波收发器的沿着上述轴向的外周面亦即收发器侧面抵接的方式,形成为上述轴向上的前端侧开口的筒状;
支承底部,以与上述轴向上的上述超声波收发器的基端侧的端面亦即收发器底面抵接的方式,在上述轴向上的上述支承筒部的基端部向上述径向上的内侧突出设置;
卡合凹部,在比上述支承筒部靠上述轴向上的基端侧,以收纳上述卡合凸部的方式向上述径向上的内侧凹陷设置;以及
引导突起部,在围绕上述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在与上述卡合凹部对应的位置,从上述支承底部向上述轴向上的基端侧突出设置。
上述支承底部形成为上述径向上的厚度比上述支承筒部和上述引导突起部的上述径向上的厚度大的厚壁部。
上述卡合凹部设置于上述支承底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超声波传感器的制造工序中,首先,上述超声波收发器的上述轴向上的基端侧的上述被支承部被插入到上述弹性保持部件中的上述支承筒部。于是,上述超声波收发器的上述轴向上的基端侧的端面亦即上述收发器底面与在上述支承筒部的上述基端部向上述径向上的内侧突出设置的上述支承底部抵接。由此,上述超声波收发器被上述弹性保持部件弹性支承。
接着,弹性支承有上述超声波收发器的上述弹性保持部件从上述轴向上的基端侧的上述引导突起部侧起,沿着上述中心轴线,插入到上述传感器壳体中的上述壳体筒部。于是,在上述壳体筒部向上述径向上的内侧突出设置的上述卡合凸部被收纳于在上述弹性保持部件向上述径向上的内侧凹陷设置的上述卡合凹部。由此,上述传感器壳体收纳并保持上述弹性保持部件。
在上述弹性保持部件插入到上述壳体筒部时,在上述卡合凸部被收纳于上述卡合凹部之前,上述引导突起部与上述卡合凸部抵接。若上述引导突起部与上述卡合凸部抵接,则上述引导突起部以倒向上述中心轴线侧的形态弹性变形。
上述引导突起部在围绕上述中心轴线的上述周向上,设置在与上述卡合凹部对应的位置。因此,通过上述那样形态的上述引导突起部的弹性变形,上述卡合凹部的沿上述轴向的开口宽度增大。由此,能够良好地促进上述卡合凸部向上述卡合凹部的收纳、即上述卡合凸部与上述卡合凹部的卡合。
若上述卡合凸部被收纳于上述卡合凹部,则弹性支承上述超声波收发器的上述弹性保持部件和上述传感器壳体中的上述壳体筒部在上述轴向上被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在上述弹性保持部件向上述壳体筒部的插入中,若上述卡合凸部收纳于上述卡合凹部,则上述引导突起部的弹性变形恢复。根据该恢复时的冲击,作业人员能够准确地判定上述弹性保持部件和上述壳体筒部在上述轴向上被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与以往相比提高制造超声波传感器时的操作性。
此外,说明书等中的附加于各单元的带括号的参照附图标记表示该单元与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单元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因此,本公开不受上述的参照附图标记的记载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声波传感器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超声波收发器和弹性保持部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超声波收发器和弹性保持部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超声波收发器和弹性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传感器壳体的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弹性保持部件的一个变形例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图4所示的弹性保持部件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图4所示的弹性保持部件的又一个变形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可适用于一个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若插入到与该实施方式相关的一系列的说明的中间,则存在妨碍该实施方式的理解的担忧,因此在该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后,汇总记载。
(结构)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声波传感器1的安装对象为车辆的情况下的示意结构。参照图1,超声波传感器1构成为在安装于车辆的车载状态下收发超声波,由此检测该车辆周围的物体。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声波传感器1构成为在车载状态下安装于作为板状的车身部件的保险杠B。
保险杠B具有构成车辆的外表面的保险杠外表面B1和作为其背面的保险杠内表面B2。另外,保险杠B具有作为用于安装超声波传感器1的贯通孔的安装孔B3。即,安装孔B3形成为沿保险杠B的板厚方向贯通保险杠B。
超声波传感器1具备超声波收发器2、弹性保持部件3、弹性覆盖部件4、阻尼部件5、传感器壳体6以及填充材料7。
超声波收发器2构成为能够收发超声波。即,超声波收发器2构成为向沿着指向轴的方向发送探测波,并且接收由存在于车辆周围的物体反射的反射波。
超声波收发器2具有柱状的外形形状,该柱状具有与指向轴平行的中心轴线CL。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超声波收发器2形成为沿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轴向延伸设置的圆柱状。
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将轴向定义为图1中的上方向即箭头D方向。在该情况下,轴向是与超声波收发器2的超声波的发送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另外,轴向也可以称为在超声波传感器1中超声波收发器2突出的方向。“轴向上的前端侧”与图1中的上侧相对应。“轴向上的基端侧”与图1中的下侧相对应。
超声波收发器2具有收发器侧面21、收发器顶面22以及收发器底面23。收发器侧面21是超声波收发器2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沿轴向形成。即,收发器侧面21具有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母线。收发器顶面22是设置于超声波收发器2的轴向上的前端侧的端面的超声波的收发面,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L为法线方向的大致圆形的平面状。收发器底面23是轴向上的超声波收发器2的基端侧的端面,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L为法线方向的大致圆形的平面状。
超声波收发器2具有突出部24和被支承部25。突出部24是超声波收发器2的轴向上的前端侧的部分,从弹性保持部件3向轴向的前端侧突出设置。被支承部25是超声波收发器2的轴向上的基端侧的部分,被收纳于弹性保持部件3。在被支承部25设置有用于与弹性保持部件3卡合的槽亦即支承槽26。
弹性保持部件3是弹性支承超声波收发器2的合成树脂系弹性部件,按照使超声波收发器2的突出部24突出并且收纳被支承部25的方式形成为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保持部件3具有大致圆筒形状,该大致圆筒形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30。弹性保持部件3由具有绝缘性和弹性的合成树脂系弹性材料形成。合成树脂系弹性材料也被称为粘弹性材料或弹性体。
以下,参照图1~图4对弹性保持部件3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保持部件3具有支承筒部31、支承底部32以及引导突起部33。弹性保持部件3由硅橡胶等无接缝地一体形成。
支承筒部31以收纳被支承部25并且与收发器侧面21抵接的方式形成为轴向上的前端侧开口的筒状。具体而言,支承筒部31从支承底部32向轴向上的前端侧突出设置。在支承筒部31的内壁面突出设置有支承凸部34。支承凸部34形成为与设置于超声波收发器2中的被支承部25的支承槽26卡合。
支承底部32具有对沿轴向具有规定厚度的厚板状部分设置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亦即贯通部35而成的、大致环状的形状。贯通部35形成为内径小于支承筒部31的内径。即,支承底部32以与收发器底面23抵接的方式在轴向上的支承筒部31的基端部向径向的内侧突出设置。另外,支承底部32形成为径向上的厚度比支承筒部31和引导突起部33的径向上的厚度大的厚壁部。
引导突起部33从支承底部32的底面向轴向上的基端侧突出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引导突起部33夹着中心轴线CL对称地设置。
若假设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假想平面,则如图4所示,在仰视观察时,引导突起部33形成为舌片状,该舌片状具有同外周面30与假想平面的交线即圆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的宽度方向。具体而言,引导突起部33具有支承底部32的外径的一半以下的宽度方向尺寸。另外,引导突起部33形成为径向上的厚度比支承底部32的径向上的厚度小。
在弹性保持部件3的外周面30设置有卡合凹部36。卡合凹部36在比支承筒部31靠轴向上的基端侧,向径向上的内侧凹陷设置。径向是指从中心轴线CL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向。
具体而言,卡合凹部36是沿周向延伸设置的槽部,设置于支承底部32。周向是指围绕中心轴线CL的方向。即,周向是以上述假想平面与中心轴线CL的交点为中心的、该假想平面上的假想圆的圆周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卡合凹部36夹着中心轴线CL对称地设置。
如图3所示,卡合凹部36在周向上设置于与引导突起部33对应的位置。另外,卡合凹部36设置在支承底部32的轴向上的基端部且在轴向上与引导突起部33相邻的位置。这样,引导突起部33形成为在以倒向中心轴线CL侧的形态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使卡合凹部36的沿着轴向的开口宽度增大。
作为用于诱发或促进引导突起部33以倒向中心轴线CL侧的形态弹性变形的结构,在弹性保持部件3还设置有辅助凹部37和锥面38。
辅助凹部37是设置于支承底部32的底面的凹部,形成为在轴向上的基端侧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辅助凹部37夹着中心轴线CL对称地设置。具体而言,引导突起部33和辅助凹部37沿周向交替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凹部37在仰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另外,辅助凹部37设置在弹性保持部件3的外周面30与贯通部35的内周面之间。即,两个辅助凹部37分别形成为在径向上不与外周面30的外侧的空间也不与贯通部35的内侧的空间连通的独立的孔部。
锥面38在引导突起部33的轴向上的末端部与弹性保持部件3的外周面30连续地设置。即,锥面38形成为设置于从支承底部32突出的引导突起部33的突出端部、换言之远位端部的向外斜面。
再次参照图1,弹性覆盖部件4构成为以密接状态覆盖超声波收发器2中的突出部24。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覆盖部件4具有筒状部41和凸缘部42。弹性覆盖部件4由具有绝缘性和弹性的硅橡胶等合成树脂系弹性材料无接缝地一体形成。
筒状部41是沿着中心轴线CL设置的圆筒状的部分,具有圆筒内表面状的内周面。该内周面形成为与对应于收发器侧面21的突出部24的部分密接。在将超声波收发器2的突出部24插入到安装孔B3而将超声波传感器1安装于保险杠B的情况下,筒状部41被夹持在收发器侧面21与安装孔B3之间。另外,筒状部41形成为在将超声波传感器1安装于保险杠B的情况下,轴向上的前端面与保险杠外表面B1大致为同一面。
凸缘部42形成为从筒状部41的轴向上的基端部向径向上的外侧突出的环状。在将弹性覆盖部件4安装于超声波收发器2的状态下,凸缘部42与支承筒部31的轴向上的前端部抵接。另外,在将超声波传感器1安装于保险杠B的情况下,凸缘部42被夹持在传感器壳体6与保险杠内表面B2之间。
阻尼部件5是具有与贯通部35的内径对应的外径的圆盘状的部件,嵌入到贯通部35的内侧的圆筒状的空间内。阻尼部件5由具有绝缘性和弹性的发泡硅等发泡弹性体形成,以抑制从超声波收发器2向传感器壳体6的振动传递。
构成超声波传感器1的框体的传感器壳体6由聚丙烯等硬质的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传感器壳体6构成为收纳并保持弹性保持部件3。即,传感器壳体6经由弹性保持部件3弹性支承超声波收发器2。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壳体6具有壳体主体部61、连接器部62以及壳体筒部63。以下,参照图1和图5对传感器壳体6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壳体主体部61是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的箱状部分,形成为轴向上的基端侧开口的有底筒状。在壳体主体部61的内侧收纳有未图示的电路基板和布线部等。为了将超声波传感器1与电子控制单元等其他的设备电连接,连接器部62从壳体主体部61的侧壁部朝向外侧延伸设置。
壳体筒部63从壳体主体部61向轴向上的前端侧突出设置。壳体筒部63形成为具有与弹性保持部件3的外周面30密接的内周面64的筒状。即,壳体筒部63的内径设定为与弹性保持部件3的外周面30的外径相对应。在壳体筒部63的轴向上的前端部设置有在轴向上的前端侧开口的前端开口部65。
壳体筒部63的内侧的圆筒状的空间设置成与壳体主体部61的内侧的空间连通。以下,将壳体筒部63的内侧的空间和壳体主体部61的内侧的空间统称为传感器壳体6的内侧的空间。在该传感器壳体6的内侧的空间中填充有具有绝缘性和弹性的硅橡胶等填充材料7。在本实施方式中,填充材料7也填充到辅助凹部37内。
在壳体筒部63设置有卡合凸部66。卡合凸部66在比前端开口部65靠轴向上的基端侧,向径向的内侧突出设置。卡合凸部66形成为收纳在设置于弹性保持部件3的卡合凹部36,由此与卡合凹部36嵌合。
即,弹性保持部件3构成为:在从引导突起部33侧起插入到壳体筒部63时,引导突起部33与卡合凸部66抵接,由此引导突起部33以倒向中心轴线CL侧的形态弹性变形。另外,设置于引导突起部33的轴向上的末端部的锥面38在将弹性保持部件3插入到壳体筒部63时与卡合凸部66抵接,由此诱发上述那样形态的引导突起部33的弹性变形。并且,辅助凹部37设置成通过使沿着引导突起部33的弹性变形方向延伸设置的支承底部32的壁部变薄来降低该壁部的刚性。
(效果)
以下,参照各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超声波传感器1的制造工序中,首先,超声波收发器2的轴向上的基端侧的被支承部25插入到弹性保持部件3中的支承筒部31。于是,超声波收发器2的轴向上的基端侧的端面亦即收发器底面23与在支承筒部31的基端部向径向的内侧突出设置的支承底部32抵接。此时,弹性保持部件3中的支承凸部34与设置于超声波收发器2中的被支承部25的支承槽26卡合。由此,超声波收发器2被弹性保持部件3弹性支承。
接着,弹性支承有超声波收发器2的弹性保持部件3从轴向上的基端侧的引导突起部33侧起,沿着中心轴线CL,插入到传感器壳体6中的壳体筒部63。于是,在壳体筒部63向径向的内侧突出设置的卡合凸部66被收纳于在弹性保持部件3向径向的内侧凹陷设置的卡合凹部36。即,卡合凸部66与卡合凹部36卡合。由此,传感器壳体6收纳并保持弹性保持部件3。
在将弹性保持部件3插入到壳体筒部63时,在卡合凸部66与卡合凹部36卡合之前,引导突起部33与卡合凸部66抵接。若引导突起部33与卡合凸部66抵接,则引导突起部33以倒向中心轴线CL侧的形态弹性变形。
引导突起部33在围绕中心轴线CL的周向上,设置在与卡合凹部36对应的位置。因此,通过引导突起部33的上述形态的弹性变形,卡合凹部36的径向上的外缘的开口部的沿着轴向的开口宽度增大。由此,能够良好地促进卡合凸部66与卡合凹部36的卡合。
若卡合凸部66与卡合凹部36卡合,则弹性支承超声波收发器2的弹性保持部件3和传感器壳体6中的壳体筒部63在轴向上被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在弹性保持部件3向壳体筒部63的插入中,若卡合凸部66与卡合凹部36卡合,则引导突起部33的弹性变形恢复。由于该恢复时的冲击,产生缺口感。因此,超声波传感器1的制造工序的作业人员能够基于上述缺口感,准确地判定弹性保持部件3和壳体筒部63在轴向上被设定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卡合凹部36设置的支承底部32形成为厚壁部。即,支承底部32的径向上的厚度形成为比支承筒部31和引导突起部33大。另外,支承底部32设置成在轴向上具有规定的厚度,具体而言,具有比支承筒部31和引导突起部33的径向上的厚度大的厚度的厚板状部分。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良好地保持弹性保持部件3相对于传感器壳体6的组装结束后的弹性保持部件3与传感器壳体6的卡合状态。即,能够良好地抑制在弹性保持部件3相对于传感器壳体6的组装结束后,弹性保持部件3从传感器壳体6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凹部36设置在支承底部32的轴向上的基端部且在轴向上与引导突起部33相邻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引导突起部33与卡合凸部66的抵接,引导突起部33以倒向中心轴线CL侧的形态弹性变形,因此卡合凹部36的开口宽度良好地增大。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良好地促进卡合凸部66与卡合凹部36的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保持部件3具有以与外周面30连续的方式设置于引导突起部33的轴向上的末端部的锥面38。锥面38在将弹性保持部件3插入到壳体筒部63时与卡合凸部66抵接,由此使引导突起部33以倒向中心轴线CL侧的形态弹性变形。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良好地诱发引导突起部33的弹性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底部32具有在轴向上的基端侧开口的辅助凹部37。辅助凹部37使沿着引导突起部33的弹性变形方向延伸设置的支承底部32的壁部变薄,由此使该壁部的刚性降低。因此,辅助凹部37促进在将弹性保持部件3插入到壳体筒部63时的、因与卡合凸部66的抵接而引起的引导突起部33的弹性变形。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良好地进行弹性保持部件3相对于传感器壳体6的组装。
在弹性保持部件3相对于传感器壳体6的组装结束之后,向传感器壳体6的内侧的空间填充填充材料7。此时,在辅助凹部37中也填充填充材料7。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在弹性保持部件3相对于传感器壳体6的组装之后,弹性保持部件3从传感器壳体6脱落。即,根据上述结构,良好地兼得弹性保持部件3相对于传感器壳体6的组装作业的操作性和填充材料7填充后的弹性保持部件3相对于传感器壳体6的可靠的固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与以往相比提高制造超声波传感器1时的操作性。
(变形例)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因此,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更。以下,对代表性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对相互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在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关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成要素,只要没有技术矛盾或特别的追加说明,可以适当引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将超声波传感器1安装于保险杠B的方式。即,在车载用的情况下,超声波传感器1也可以安装在前格栅或车身面板。另外,超声波传感器1并不限定于车载用。即,例如,超声波传感器1也可以安装于设置在工厂等的输送机、农业设备(例如耕耘机等)、小型飞机等。
超声波传感器1并不限定于能够收发超声波的结构。即,例如超声波传感器1也可以具有仅能够发送超声波的结构。或者,超声波传感器1也可以仅具有接收作为从其他的超声波发送器发送的超声波的探测波被存在于周围的物体反射的反射波的功能。
各部的形状也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例如,对于引导突起部33、卡合凹部36、辅助凹部37以及卡合凸部66的设置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因此,例如,引导突起部33、卡合凹部36以及卡合凸部66也可以分别各设置一个。或者,例如引导突起部33、卡合凹部36以及卡合凸部66也可以分别各设置三个。
辅助凹部37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即,例如也可以由沿径向排列的多个圆孔、椭圆孔或方孔构成多个辅助凹部37。
如图6所示,辅助凹部37也可以设置成向径向上的外侧开口。即,辅助凹部37也可以形成为与外周面30的外侧的空间连通。
或者,如图7所示,辅助凹部37也可以设置成向径向上的内侧开口。即,辅助凹部37也可以设置成在径向上与贯通部35的内侧的空间连通。
或者,如图8所示,辅助凹部37也可以设置成将贯通部35的内侧的空间与外周面30的外侧的空间连通。即,辅助凹部37也可以形成为仰视观察下的沿着支承底部32的直径设置的狭缝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覆盖部件4与弹性保持部件3分体地构成。然而,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即,弹性覆盖部件4也可以与弹性保持部件3无接缝地一体形成。
在上述的说明中,相互无接缝地一体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相互贴合分体的部件来形成。同样地,通过相互贴合分体的部件来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相互无接缝地一体形成。
在上述的说明中,由相互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形成。同样地,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由相互相同的材料形成。
关于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需的情况和原理上明确认为是必需的情况等之外,当然不一定是必需的。另外,在提及了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需的情况和原理上明确地限定为特定的数值的情况等之外,本公开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值。同样地,在提及了构成要素等的形状、方向、位置关系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需的情况和原理上限定为特定的形状、方向、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本公开不限定于该形状、方向、位置关系等。
变形例也不限定于上述例示。另外,能够相互组合多个变形例。并且,能够相互组合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一部分和变形例的全部或一部分。

Claims (8)

1.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具备:
超声波收发器(2),形成为具有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轴向的柱状;
弹性保持部件(3),是弹性支承所述超声波收发器的合成树脂系弹性部件,以收纳所述轴向上的所述超声波收发器的基端侧的被支承部(25)的方式,形成为筒状;以及
传感器壳体(6),具备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弹性保持部件的沿着所述轴向的外周面(30)密接的内周面(64)的筒状的壳体筒部(63),并且构成为收纳并保持所述弹性保持部件,
所述壳体筒部具有卡合凸部(66),所述卡合凸部在比在所述轴向上的前端侧开口的前端开口部(65)靠所述轴向上的基端侧,向与所述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内侧突出设置,
所述弹性保持部件具有:
支承筒部(31),以与所述超声波收发器的沿着所述轴向的外周面亦即收发器侧面(21)抵接的方式,形成为所述轴向上的前端侧开口的筒状;
支承底部(32),以与所述轴向上的所述超声波收发器的基端侧的端面亦即收发器底面(23)抵接的方式,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支承筒部的基端部向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突出设置;
卡合凹部(36),在比所述支承筒部靠所述轴向上的基端侧,以收纳所述卡合凸部的方式向所述径向上的内侧凹陷设置;以及
引导突起部(33),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在与所述卡合凹部对应的位置,从所述支承底部向所述轴向上的基端侧突出设置,
所述支承底部形成为所述径向上的厚度比所述支承筒部和所述引导突起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厚度大的厚壁部,
所述卡合凹部设置于所述支承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引导突起部形成为舌片状,所述舌片状具有与圆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的宽度方向,所述圆是与所述中心轴线正交的假想平面与所述外周面的交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弹性保持部件还具有锥面(38),所述锥面按照以在将所述弹性保持部件插入到所述壳体筒部时通过与所述卡合凸部抵接而所述引导突起部倒向所述中心轴线侧的形态使所述引导突起部弹性变形的方式,在所述引导突起部的所述轴向上的末端部与所述弹性保持部件的所述外周面连续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弹性保持部件还具有锥面(38),所述锥面按照以在将所述弹性保持部件插入到所述壳体筒部时通过与所述卡合凸部抵接而所述引导突起部倒向所述中心轴线侧的形态使所述引导突起部弹性变形的方式,在所述引导突起部的所述轴向上的末端部与所述弹性保持部件的所述外周面连续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锥面设置成:在将所述弹性保持部件插入到所述壳体筒部时通过与所述卡合凸部抵接而诱发所述引导突起部的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锥面设置成:在将所述弹性保持部件插入到所述壳体筒部时通过与所述卡合凸部抵接而诱发所述引导突起部的弹性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所述支承底部具有辅助凹部(37),所述辅助凹部设置成:通过在所述轴向上的基端侧开口,来促进在将所述弹性保持部件插入到所述壳体筒部时的由所述引导突起部与所述卡合凸部的抵接引起的所述引导突起部的弹性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在所述辅助凹部填充有填充材料(7)。
CN201880071254.9A 2017-11-02 2018-10-04 超声波传感器 Active CN1112958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2694 2017-11-02
JP2017212694A JP6897502B2 (ja) 2017-11-02 2017-11-02 超音波センサ
PCT/JP2018/037265 WO2019087675A1 (ja) 2017-11-02 2018-10-04 超音波セ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5889A CN111295889A (zh) 2020-06-16
CN111295889B true CN111295889B (zh) 2022-04-05

Family

ID=6633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1254.9A Active CN111295889B (zh) 2017-11-02 2018-10-04 超声波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7305B2 (zh)
JP (1) JP6897502B2 (zh)
CN (1) CN111295889B (zh)
DE (1) DE112018005211T5 (zh)
WO (1) WO20190876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4662B2 (ja) * 2018-08-24 2022-0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リテーナ部材
US11899143B2 (en) 2021-07-12 2024-02-13 Robert Bosch Gmbh Ultrasound sensor array for parking assist system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2794A (ja) * 2002-05-14 2003-01-31 Denso Corp 超音波振動子およびその超音波振動子を有する超音波センサ
JP2003261971A (ja) * 2002-03-07 2003-09-19 Maruichi Kk 排水口の被覆部材
CN103253207A (zh) * 2012-02-20 2013-08-2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用传感器安装结构体
CN106133549A (zh) * 2014-04-08 2016-11-16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超声波传感器及具备该传感器的车辆用距离检测器
JP2017175291A (ja) * 2016-03-22 2017-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超音波セン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3004A3 (en) * 2002-03-06 2005-05-11 NGK Spark Plug Co., Ltd. Gas sensor and gas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device
JP3746728B2 (ja) * 2002-04-10 2006-02-1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06561B2 (ja) * 2004-08-11 2009-08-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超音波センサ
JP5451563B2 (ja) 2010-09-14 2014-03-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6577270B2 (ja) 2015-07-07 2019-09-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故障診断回路、および故障診断方法
JP6559006B2 (ja) * 2015-08-06 2019-08-14 ブランソン・ウルトラソニ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超音波振動伝達機構部の保持構造
JP2017212694A (ja) 2016-05-27 2017-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1971A (ja) * 2002-03-07 2003-09-19 Maruichi Kk 排水口の被覆部材
JP2003032794A (ja) * 2002-05-14 2003-01-31 Denso Corp 超音波振動子およびその超音波振動子を有する超音波センサ
CN103253207A (zh) * 2012-02-20 2013-08-2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用传感器安装结构体
CN106133549A (zh) * 2014-04-08 2016-11-16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超声波传感器及具备该传感器的车辆用距离检测器
JP2017175291A (ja) * 2016-03-22 2017-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超音波セ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7675A1 (ja) 2019-05-09
US20200256984A1 (en) 2020-08-13
JP6897502B2 (ja) 2021-06-30
CN111295889A (zh) 2020-06-16
JP2019087803A (ja) 2019-06-06
DE112018005211T5 (de) 2020-06-18
US11307305B2 (en)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06561B2 (ja) 超音波センサ
CN111295889B (zh) 超声波传感器
EP2808694B2 (en) Ultrasonic wave device
KR102445584B1 (ko) 초음파 변환기
KR101553869B1 (ko) 초음파 센서 조립체
CN110431445B (zh) 超声波传感器
EP2799900A1 (en) Ultrasonic sensor
JP6443322B2 (ja) 超音波センサ
CN107367732B (zh) 超声波传感器
CN106133549A (zh) 车辆用超声波传感器及具备该传感器的车辆用距离检测器
US12078762B2 (en) Ultrasonic sensor and vibration absorber
US20070163350A1 (en) Ultrasound sensor
JP4640223B2 (ja) 超音波センサ
EP2717256A2 (en) Ultrasonic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5984082B2 (ja) 超音波センサ
CN111386473A (zh) 超声波传感器和保持器
JP7334667B2 (ja) 超音波センサおよびセンサ取付具
WO2018164153A1 (ja) 超音波センサ
CN115461249A (zh) 车载构造
US11049483B2 (en) Acoustic sensor having a housing and a diaphragm element situated on this housing
JP2008190989A (ja)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727997A (zh) 超声波传播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