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4551B - 车辆转向柱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转向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84551B CN111284551B CN201911248431.9A CN201911248431A CN111284551B CN 111284551 B CN111284551 B CN 111284551B CN 201911248431 A CN201911248431 A CN 201911248431A CN 111284551 B CN111284551 B CN 1112845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plate
- bending member
- telescopic fixing
- telescopic
- steering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2—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colum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F16F7/123—Deformation involving a bending action, e.g. strap moving through multiple rollers, folding of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F16F7/125—Units with a telescopic-like action as one member moves into, or out of a second mem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柱。下柱具有敞开区域、设置在所述敞开区域的中央部分中的轴向槽缝、连接所述下柱的位于所述敞开区域两侧的部分的连接部分、对应于所述轴向槽缝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一侧上的切口部分以及一对突出的相对端部。铰链销装配到所述下柱的所述相对端部中。上柱装配到所述下柱中。所述上柱的伸缩固定板设置在对应于所述轴向槽缝的位置中,并且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捕获凹部。伸缩捕获构件位于所述相对端部之间的所述切口部分中以通过所述铰链销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并且具有与所述多个捕获凹部接合的捕获突出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总体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柱。更具体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车辆转向柱,该结构在具有紧凑尺寸的同时,用于伸缩操作的部件和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用于使转向柱收缩的部件有效地操作而不会彼此干扰。另外,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促进了转向柱的收缩载荷的调节,同时,根据车辆的特定类型碰撞特性来调节收缩载荷,从而提高了碰撞性能。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简化组装过程,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转向柱具有伸缩和倾斜功能,通过该功能,驾驶员能根据驾驶员的身高或体型来调节方向盘的突出程度和倾斜角度,以便于转向操作。
另外,这样的车辆转向柱具有的问题在于,应提供单独的结构和多个部件以允许将碰撞能量吸收部件安装在转向柱上。例如,碰撞能量吸收部件可以包括联接到安装支架以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吸收碰撞能量的封装体、撕裂板、弯曲板等。另外,由于这些部件是分开制造然后组装在一起的,所以相关部件的数量和工艺步骤增加了。
另外,根据使用撕裂槽的冲击吸收方案,在该方案中,在通过撕裂封装体来吸收初级载荷之后,在通过撕裂板吸收次级载荷的过程中,形成具有预定深度的凹部,产品的制造可能会很复杂,并且竖直变形可能会通过与相邻部件干涉而导致载荷水平地偏移。
关于这些和其他一般考虑,已经描述了以下实施方式。而且,尽管已经讨论了相对具体的问题,但是应当理解,实施方式不应该限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确定的具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可以提出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车辆转向柱,该结构在具有紧凑尺寸的同时,用于伸缩操作的部件和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收缩的部件有效地操作而不会彼此干扰。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提出,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促进了转向柱的收缩载荷的调节,同时,根据车辆的特定类型碰撞特性来调节收缩载荷,从而提高了碰撞性能。因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可以简化组装过程,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柱,该车辆转向柱包括:下柱,所述下柱具有敞开区域、轴向槽缝、连接部分、切口部分以及一对相对端部,所述敞开区域设置在所述下柱的外周部分中,所述轴向槽缝设置在所述敞开区域的中央部分中,所述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下柱的一个端部上以连接所述下柱的位于所述敞开区域两侧的部分,所述切口部分对应于所述轴向槽缝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一侧上,所述一对相对端部在所述下柱的直径方向上彼此面对地突出,其中一铰链销在延伸穿过所述相对端部的同时装配到所述相对端部中;上柱,所述上柱装配到所述下柱中并包括伸缩固定板,所述伸缩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柱的外周面部分上、处于对应于所述轴向槽缝的位置中,所述伸缩固定板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捕获凹部;以及伸缩捕获构件,所述伸缩捕获构件位于所述相对端部之间的所述切口部分中以通过所述铰链销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并且具有与所述多个捕获凹部接合的捕获突出部。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前述描述,并且根据下文提供的描述,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明确公开的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图中:
图1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和图4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立体图;
图7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收缩滑动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13和图14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收缩滑动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所附的说明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在图中以附图标记指代要素时,尽管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了相同的要素,但是相同的要素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此外,在以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在其中可以由此使实施方式的主题变得相当不清楚的情形下,将省略对本文中并入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或“(B)”之类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要素。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术语都不用于定义要素的本质、次序、顺序或数量等,而仅用于将对应的要素与其他要素区分开。
当提到第一元件“连接或联接到”第二元件、与第二元件“接触或重叠”等时,应解释为不仅第一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联接到”第二元件或与第二元件“直接接触或重叠”,而且还可以将第三元件“插入”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或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经由第四元件彼此“连接或联接”、“接触或重叠”等。在此,第二元件可以被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联接”、“接触或重叠”等的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中。
图1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和图4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立体图;图7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收缩滑动的部分剖视图;图11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图13和图14是例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的收缩滑动的部分剖视图。
如图所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转向柱100可以包括下柱150、上柱130和伸缩捕获构件140。下柱150具有设置在下柱150的外周部分中的敞开区域或开口151。轴向槽缝153设置在敞开区域151的中央部分中。连接部分155设置在一个端部上,该连接部分155连接下柱150的位于敞开区域151的两侧的部分以覆盖开口或敞开区域151。对应于槽缝153的切口部分157设置在连接部分155的一侧。一对突起或相对端部159a和159b在下柱150的直径方向(例如,与转向柱101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彼此面对地突出,使得铰链销160在延伸穿过的同时装配到相对端部159a和159b中。上柱130装配到下柱150中。例如,上柱130能在下柱150的内部移动或滑动。上柱130包括伸缩固定板120,伸缩固定板120设置在上柱130的外周面部分上,对应于下柱150的槽缝153。多个捕获凹部125设置在伸缩固定板120中或伸缩固定板120上并且在轴向方向(诸如转向柱101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伸缩捕获构件140位于下柱150的在相对端部159a和159b之间的切口部分157中,以通过铰链销160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伸缩捕获构件140具有与上柱130的捕获凹部125接合的一个或多个捕获突出部141。
车辆转向柱100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其中装配到下柱150中的上柱130能够伸缩地或以能滑动地沿轴向方向移动的车辆转向柱。车辆转向柱100可以具有允许上柱130朝向下柱150收缩以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吸收碰撞能量的结构。
敞开区域151设置在下柱150的外周部分中,轴向槽缝153设置在敞开区域151的中央部分中,连接部分155设置在一个端部上用于连接下柱150的位于敞开区域151的两侧的部分,对应于槽缝153的切口部分157设置在连接部分155的一侧,并且相对端部159a和159b在下柱150的直径方向上彼此面对地突出。
另外,上述充当伸缩捕获构件140的旋转中心的铰链销160装配或固定到相对端部159a和159b中。伸缩捕获构件140与调节杆103以能操作的方式连接或者由调节杆103支撑,以在操作调节杆103时能经由铰链销160旋转。
上柱130设置在转向柱101的外部。转向柱101被配置为响应于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纵而传递转向力。当执行伸缩操作时,上柱130可以缩回到下柱150中和/或从下柱150撤出。上柱130装配到下柱150中以能够在适当或必要(例如,发生碰撞事故)时朝向下柱150收缩或滑动。
下柱150经由板支架105和安装支架107被固定到车辆底盘。板支架105具有供调节螺栓109穿过或延伸的倾斜缝隙105a。
上柱130具有中空结构,并且装配到下柱150的内周中以在收缩操作的情况下能轴向滑入下柱150中。
伸缩固定板120设置在上柱130的外周面部分上,处于与下柱150的槽缝153对应的位置中。伸缩固定板120具有在轴向方向(诸如转向柱101的轴线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捕获凹部125。在伸缩操作中,伸缩捕获构件140在重复地附接至捕获凹部125和从捕获凹部125分离的同时伸缩地移动。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上柱130可以在伸缩捕获构件140联接到伸缩固定板120的情况下移动。以这种方式,执行收缩移动。
伸缩捕获构件140位于下柱150的相对端部159a和159b之间的切口部分157中。伸缩捕获构件140被配置为能在由铰链销160支撑的同时旋转。联接到或插入伸缩固定板120的捕获凹部125中的捕获突出部141设置在例如但不限于伸缩捕获构件140的一个端部上。
另外,联接孔158设置在相对端部159a和159b中的一者(例如,端部159a)中。铰链销160被压入装配到联接孔158中。如图3至图5所示,供铰链销160压入装配的联接孔158可以设置在相对端部159a和159b的一个端部(即,端部159a)中,而将铰链销160支撑在其上的支撑表面156可以设置在相对端部159a和159b的另一个端部(即,端部159b)上。
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表面156设置为在铰链销160的轴向方向上从端部159b的边缘向切口部分157敞开,使得铰链销160能容易地压入装配到联接孔158中。铰链销160的另一端在支撑于支撑表面156和相对端部159a和159b之间的阶梯部分上的同时被固定至其上。
伸缩捕获构件140具有将铰链销160装配到其中的铰链孔143。另外,能插入或装配到伸缩固定板120的捕获凹部125中的捕获突出部141设置在伸缩捕获构件140的与铰链孔143间隔开的一个端部上。
另外,安置凹部145设置在伸缩捕获构件140的与伸缩捕获构件140的铰链孔143间隔开的另一个端部上。弹性构件115的安置部分115a安置在伸缩捕获构件140的安置凹部145上或以能操作的方式联接到伸缩捕获构件140的安置凹部145。支撑凹部159c分别设置在相对端部159a和159b中的每者的一个边缘中。弹性构件115的端部(或联接部分)115b被接收在支撑凹部159c中并由支撑凹部159c支撑,或者以能操作的方式接触支撑凹部159c,以弹性地支撑伸缩捕获构件140。
由此,弹性构件115的端部115b由下柱150的相对端部159a和159b中的支撑凹部159c支撑,并且弹性构件115导致伸缩捕获构件140的一个端部绕铰链销160旋转,使得捕获突出部141被弹性地支撑以保持被捕获凹部125所捕获。弹性构件115被配置为促使伸缩捕获构件140的一个端部朝向下柱150旋转,使得伸缩捕获构件140的捕获突出部141能插入或联接到下柱150的捕获凹部125。
另外,当需要伸缩操作时,车辆操作员(诸如驾驶员)能使调节杆103旋转,使得调节杆103的操作突出部103a使伸缩捕获构件140的相反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旋转同时支撑伸缩捕获构件140的另一个端部,使得捕获突出部141从捕获凹部125释放。
另外,间隔支架170设置在上柱130的外周面上,以便以能分离的方式联接到伸缩固定板120。间隔支架170能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从伸缩固定板120分离。
图7例示了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缝隙孔171设置在间隔支架170的一个端部中以在轴向方向上敞开。例如,缝隙孔171具有在间隔支架170沿转向柱101的轴线方向的一侧敞开的缝隙。第一紧固孔121设置在伸缩固定板120的一个端部120a中,处于与间隔支架170的缝隙孔171对应的位置。第一紧固孔121与缝隙孔171对准。第一紧固构件200a穿过第一紧固孔121和缝隙孔171二者并且联接到第一紧固孔121和缝隙孔171。
因此,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上柱130和间隔支架170在沿轴向方向收缩的同时移动,使得第一紧固构件200a能借助缝隙孔171的在间隔支架170的一侧敞开的缝隙从缝隙孔171分离。
另外,第二紧固孔123设置在伸缩固定板120的与伸缩固定板120的形成有第一紧固孔121的端部相对的另一个端部中。联接孔173设置在间隔支架170的另一个端部中,处于与第二紧固孔123对应的位置。联接孔173与第二紧固孔123对准。第二紧固构件200b穿过第二紧固孔123和联接孔173二者,并且联接到第二紧固孔123和联接孔173。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上柱130和间隔支架170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并且第二紧固构件200b能通过上柱130和间隔支架170的收缩移动而被剪切(或撕裂或断裂)以吸收冲击。
另外,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端部120b具有弯曲部分120c,弯曲部分120c弯曲并朝向伸缩固定板120的一个端部延伸,同时围绕间隔支架170的另一个端部弯曲。
因此,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上柱130通过断裂或剪切联接到第二紧固孔123的第二紧固构件200b来执行收缩移动。与上柱130一起移动的间隔支架170在支撑伸缩固定板120的弯曲部分的同时轴向移动,使得伸缩固定板120的弯曲部分在伸展的同时塑性地变形,从而观察到因事故而引起的冲击。
另外,延伸部127可以设置在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端部上以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横向延伸。例如,延伸部127从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端部的在与转向柱101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突出。下柱150包括伸缩止动件152,伸缩止动件152设置在敞开区域151的槽缝153的相对两侧上以支撑伸缩固定板120的延伸部127。在伸缩操作中,与上柱130一起移动的伸缩固定板120的延伸部127能通过伸缩止动件152停止或支撑以限制伸缩移动的可移动范围或距离。伸缩止动件152可以限制伸缩固定板120的延伸部127的移动。
在伸缩延伸部127上,阻尼构件180可以布置在伸缩延伸部127上。阻尼构件180被配置为能在接触伸缩止动件152或由伸缩止动件152支撑的同时弹性地变形。因此,阻尼构件180可以在伸缩操作停止时吸收碰撞冲击并降低噪音。
图8和图9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可撕裂或可断裂螺栓200c能用于将伸缩固定板120以能分离的方式联接到间隔支架170。可撕裂或可断裂螺栓200c能将伸缩固定板120和间隔支架170保持在一起,但是当一定量的力(例如,对应于碰撞或车祸的力)施加到可撕裂或可断裂螺栓200c时,螺栓200c能像图7的第二紧固构件200b一样被撕裂或断裂。
在这种情况下,紧固孔171a可以设置在间隔支架170的两个端部之间。例如,在图7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紧固孔171a与形成缝隙孔171的位置相邻布置。可撕裂螺栓200c之一插入或装配到伸缩固定板120的第一紧固孔121中。
另外,第二紧固孔123设置在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端部中,并且与伸缩固定板120的第二紧固孔123对应或对准的联接孔173设置在间隔支架170的另一个端部中,使得另一个可撕裂螺栓200c插入或装配到第二紧固孔123和联接孔173中。
如图10所示,响应于碰撞,上柱130和间隔支架170因轴向方向(诸如转向柱101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而收缩,并且可撕裂螺栓200c被撕裂以吸收冲击,使得上柱130能移动而收缩。
图9和图10例示了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如图9和图10所示,保持器130h可以设置在上柱130的外周表面上。可以通过切割上柱130的一个轴向端部并且使上柱130的切口部分向内弯曲成凹部而形成保持器130h。
另选地,可以通过将单独的构件添加或连接到上柱130而形成保持器130h。保持器130h允许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弯曲端部装配到其中并由此获得支撑,使得伸缩固定板120被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中以免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向任何方向偏移或移动。
图11和图12示出了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以添加单独的第一弯曲构件190。第一弯曲构件190具有与伸缩固定板120分离的结构并且联接到伸缩固定板120,以通过第一弯曲构件190的弯曲部分的塑性变形来吸收冲击。
第一弯曲构件190的一个端部联接到伸缩固定板120的一个端部,并且第一弯曲构件190的另一个端部朝向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端部弯曲和延伸同时围绕间隔支架170的端部弯曲。
另外,联接孔172设置在间隔支架170的另一个端部中,并且第一紧固孔121设置在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端部中、处于与间隔支架170的联接孔172对应的位置处。第一紧固孔121可以与联接孔172对准。剪切紧固构件(或可撕裂紧固构件)220b装配到第一紧固孔121和联接孔172中。剪切紧固构件220b可以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被撕裂。
间隔支架170可以具有支撑件177,支撑件177设置在间隔支架170的远侧端部上,与第一弯曲构件190的弯曲部分接触。支撑件177可以被配置为支撑和弯曲,同时与第一弯曲构件190紧密接触。支撑件177的与第一弯曲构件190的弯曲部分接触的部分可以弯折以防止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被第一弯曲构件190压住或捕获。另选地,单独的弯折构件可以联接到间隔支架170的远侧端部。
第一弯曲构件190可以具有延伸部支撑件191,延伸部支撑件191位于第一弯曲构件190的联接到伸缩固定板120的一个端部上。延伸部支撑件191可以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横向延伸。例如,延伸部支撑件191从第一弯曲构件190的一个端部的在与转向柱101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突出。下柱150可以具有伸缩止动件152,伸缩止动件152设置在敞开区域151的槽缝153的相对两侧上,以支撑延伸部支撑件191或限制延伸部支撑件191的可移动范围或使延伸部支撑件191停在某一位置。
另外,阻尼构件180可以布置在延伸部支撑件191上以能在由伸缩止动件152接触或支撑的同时弹性地变形,如上所述。
另外,插入凹部193设置在第一弯曲构件190的一个端部中。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端部插入并布置在插入凹部193中。因此,可以防止第一弯曲构件190从伸缩固定板120脱离或释放。
插入凹部193具有位于第一弯曲构件190的一个端部处的开口。插入凹部193的宽度可以远离插入凹部193的开口而增加,使得插入凹部193能在插入凹部193的内表面中具有阶梯结构或部分。伸缩固定板120的联接到插入凹部193的另一个端部具有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横向延伸的突出部。伸缩固定板120的突出部插入到插入凹部193的阶梯结构或部分中。因此,伸缩固定板120的另一个端部能牢固地联接到插入凹部193,并且可以防止伸缩固定板120从第一弯曲构件190脱离或释放。
另外,支撑突出部195设置在第一弯曲构件190的一个边缘上以在面对彼此的同时沿横向方向向内延伸。装配凹部125设置在伸缩固定板120的边缘部分中,使得第一弯曲构件190的支撑突出部195联接到装配凹部125。因此,第一弯曲构件190能牢固地联接到伸缩固定板120并且不能从伸缩固定板120脱离。
另外,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弯曲构件210可以设置为选择性地增加吸收车辆碰撞能量的能力。
第二弯曲构件210的一个端部由伸缩固定板120的上端部和/或第一弯曲构件190的上端部支撑,并且第二弯曲构件210的另一个端部在围绕第一弯曲构件190弯曲的同时朝向伸缩固定板120的一个端部延伸。
另外,致动器230被配置为将第二弯曲构件210与伸缩固定板120联接或断开联接。
叉状部分211设置在第二弯曲构件210的一个端部上。突出部213分别从叉状部分211的叉齿的远端彼此面对地向内突出。致动器230的插入部分231插入或穿过叉状部分211和突出部213之间的空间或由其形成的空间,并且使用可剪切联接器或剪切联接构件220a联接到伸缩固定板120。
致动器230的插入部分231的形状对应于由叉状部分211和突出部213形成的空间。例如,致动器230的插入部分231紧密地装配在由叉状部分211和突出部213限定的空间中。剪切联接构件220a穿过并联接到插入部分231的联接孔231a、伸缩固定板120的连通孔126和间隔支架170的第一孔176。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剪切联接构件220a可以被剪切或断裂,并且致动器230的插入部分231从叉状部分211的第二弯曲构件210之间的空间释放,从而导致上柱130和间隔支架170收缩。
另外,当致动器230的插入部分231从叉状部分211的第二弯曲构件210之间的空间释放时,第二弯曲构件210的叉状部分211可能变形,即叉状部分211的叉齿在相反方向上向外移动以横向伸展或更宽。
支撑孔215设置在第二弯曲构件210的一个端部中,并且致动器销233联接到支撑孔215。致动器销233可以缩回到致动器230中以及从致动器230撤出。响应于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由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测量的冲击载荷是否超过参考值而发送的信号,致动器230的致动器销233可以插入到支撑孔215中或从支撑孔215释放,允许或导致第二弯曲构件210吸收碰撞能量。
另外,致动器230的插入部分231可以从叉状部分211的叉齿之间释放,使得第二弯曲构件210不会吸收碰撞能量,即第二弯曲构件210不会塑性地变形。
也就是说,如果因车辆撞击或碰撞引起的冲击载荷未超过参考值,则致动器230的致动器销233可以响应于由ECU发送的信号而从支撑孔215释放。配置为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与上柱130一起收缩的间隔支架170在使第一弯曲构件190塑性地变形的同时收缩。然后,致动器230的插入部分231从第二弯曲构件210的叉状部分211的叉齿之间的空间释放,使得第二弯曲构件210能与上柱130一起滑动而不是塑性地变形。
图13和图14例示了这样的碰撞能量吸收过程的示例。图13例示了第一弯曲构件190和第二弯曲构件210二者吸收碰撞能量的情形,而图14例示了仅第一弯曲构件190吸收碰撞能量而第二弯曲构件210滑动的情形。
首先,参照图13连同图11和图12,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第二弯曲构件210的一个端部保持在上柱130的收缩移动期间被致动器230和伸缩固定板120约束和固定,因为致动器230的致动器销233联接到第二弯曲构件210的支撑孔215。
因此,冲击通过塑性变形而被吸收,其中第一弯曲构件190和第二弯曲构件210的弯曲部分未被间隔支架170的支撑件177弯曲。
接下来,参照图14连同图11和图12,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致动器230的致动器销233从第二弯曲构件210的支撑孔215分离,并且致动器230的插入部分231从第二弯曲构件210的叉状部分211的叉齿之间的空间释放。因此,第二弯曲构件210与上柱130一起滑动而不是塑性地变形。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和形状的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在具有紧凑尺寸的同时,用于伸缩操作的部件和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收缩的部件可以有效地操作而不会彼此干扰。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在发生碰撞事故的情况下,促进了转向柱的收缩载荷的调节,同时,根据车辆的特定类型碰撞特性来调节收缩载荷,从而提高了碰撞性能。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可以简化组装过程,并且可以降低制造和装配成本。
尽管已经将构成前述实施方式的所有部件描述为组合在一起或彼此协同操作,但是实施方式不必限于此。而是,可以在实施方式的范围内从整个部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部件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并以组合形式进行操作。
将理解的是,除非相反地明确描述,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任何变型旨在覆盖非排他性的包含物。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在内的所有术语都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将理解的是,诸如在常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和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意义的方式进行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如此定义。
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并且已经在特定应用及其要求的背景下提供了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和应用。以上描述和附图仅出于说明性目的提供了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示例。也就是说,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例示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由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所示的实施方式,而是应被赋予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2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777,034的优先权,并要求于2019年9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9-0114633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Claims (14)
1.一种车辆转向柱,该车辆转向柱包括:
下柱,所述下柱具有轴向槽缝、开口、连接部分和一对突起,所述轴向槽缝定位在所述下柱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下柱的外周部分中以使所述轴向槽缝暴露于所述下柱的外部,所述连接部分覆盖所述下柱的所述开口的一部分并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一侧上的切口部分,所述一对突起从所述下柱的所述外周部分突出,其中一铰链销联接至所述一对突起;
上柱,所述上柱布置在所述下柱中,其中在所述上柱的外周面上在与所述下柱的所述轴向槽缝对应的位置中设置有伸缩固定板,所述伸缩固定板具有在所述上柱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捕获凹部;
伸缩捕获构件,所述伸缩捕获构件位于所述下柱的所述连接部分的所述切口部分中并且通过所述铰链销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下柱的所述一对突起之间,所述伸缩捕获构件具有能与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多个捕获凹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捕获凹部接合的捕获突出部;
间隔支架,所述间隔支架设置在所述上柱的外周面上,其中所述间隔支架以能分离的方式联接到所述伸缩固定板;以及
第一弯曲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一个端部联接到所述伸缩固定板的另一个端部,并且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另一个端部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板的一个端部延伸并围绕所述间隔支架的另一个端部弯曲,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具有支撑突出部,所述支撑突出部设置在第一弯曲构件的一个边缘上以向内延伸并面对彼此,并且所述伸缩固定板具有装配凹部,所述装配凹部设置在伸缩固定板的边缘部分中,使得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所述支撑突出部联接到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装配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在所述下柱的所述一对突起中的一个突起中设置有供所述铰链销联接的联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所述铰链销的一端联接到设置在所述下柱的所述一对突起中的一个突起中的联接孔,并且所述铰链销的另一端由设置在所述下柱的所述一对突起中的另一个突起中的支撑表面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在所述下柱的所述一对突起中的每个突起的边缘中设置有支撑凹部,并且弹性地支撑所述伸缩捕获构件的弹性构件联接至所述下柱的所述一对突起的所述支撑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在所述间隔支架的一个端部中设置有缝隙孔,并且所述缝隙孔具有在所述上柱的所述轴向方向上敞开的缝隙,在所述伸缩固定板的一个端部中设置有与所述间隔支架的所述缝隙孔对准的第一紧固孔,并且第一紧固构件联接至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间隔支架的所述缝隙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在所述伸缩固定板的另一个端部中设置有第二紧固孔,在所述间隔支架的另一个端部中设置有与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第二紧固孔对准的联接孔,并且第二紧固构件联接至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第二紧固孔和所述间隔支架的所述联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在所述间隔支架的另一个端部中设置有联接孔,在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另一个端部中设置有与所述间隔支架的所述联接孔对准的第二紧固孔,并且一可撕裂螺栓联接至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第二紧固孔和所述间隔支架的所述联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所述间隔支架具有弯折支撑件,所述弯折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间隔支架的另一个端部上并且接触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弯曲部分,所述弯折支撑件被配置为支撑并弯曲所述第一弯曲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具有延伸部支撑件,所述延伸部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联接到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一个端部上,所述延伸部支撑件在相反的方向上横向延伸,并且所述下柱具有伸缩止动件,所述伸缩止动件设置在所述轴向槽缝的相对两侧上以限制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所述延伸部支撑件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转向柱,所述车辆转向柱还包括阻尼构件,所述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延伸部支撑件上并被配置为能弹性地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在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中设置有插入凹部,所述插入凹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敞开的敞开部分,所述插入凹部的另一个部分的宽度远离所述插入凹部的所述敞开部分而增加,在所述插入凹部的所述敞开部分和所述另一个部分之间形成有阶梯部分,并且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具有在相反方向上横向延伸的突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柱,所述车辆转向柱还包括第二弯曲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弯曲构件的一个端部由所述伸缩固定板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一弯曲构件的上端部支撑,并且所述第二弯曲构件的另一个端部朝向所述伸缩固定板的所述一个端部延伸并围绕所述第一弯曲构件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所述第二弯曲构件具有设置在第二弯曲构件的一个端部上的叉状部分,所述第二弯曲构件包括从所述叉状部分的叉齿的梢端彼此面对地向内突出的突出部,并且一致动器的插入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弯曲构件的所述叉状部分的所述叉齿之间的空间中并且使用可剪切联接器联接到所述伸缩固定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转向柱,其中,在所述第二弯曲构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中设置有支撑孔,并且一致动器销联接至所述第二弯曲构件的所述支撑孔,所述致动器销被配置为能缩回到所述致动器中并能从所述致动器撤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777034P | 2018-12-07 | 2018-12-07 | |
US62/777,034 | 2018-12-07 | ||
KR10-2019-0114633 | 2019-09-18 | ||
KR1020190114633A KR102494624B1 (ko) | 2018-12-07 | 2019-09-18 | 자동차 조향컬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4551A CN111284551A (zh) | 2020-06-16 |
CN111284551B true CN111284551B (zh) | 2023-02-17 |
Family
ID=70776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48431.9A Active CN111284551B (zh) | 2018-12-07 | 2019-12-09 | 车辆转向柱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12407B2 (zh) |
CN (1) | CN111284551B (zh) |
DE (1) | DE10201921911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70929A (zh) | 2016-02-19 | 2018-12-21 | Nsk美国有限公司 | 用于转向柱组件的引导和限制单元子组件 |
KR102045990B1 (ko) * | 2018-01-04 | 2019-11-18 | 주식회사 만도 | 자동차 조향컬럼 |
JP7447615B2 (ja) * | 2020-03-30 | 2024-03-12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US11167785B1 (en) * | 2020-05-06 | 2021-11-09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Steering column rearward retention feature |
US11866093B2 (en) * | 2021-12-30 | 2024-01-09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Energy absorption strap assembly with customizable control bracket |
JPWO2023223942A1 (zh) * | 2022-05-18 | 2023-11-23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64641Y (zh) * | 2007-03-30 | 2009-07-01 | 德尔菲技术公司 | 用于车辆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 |
CN104943728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转向装置 |
CN105416379A (zh) * | 2014-09-17 | 2016-03-23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转向装置 |
CN107571908A (zh) * | 2016-07-05 | 2018-01-12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转向装置 |
KR20180070820A (ko) * | 2016-12-19 | 2018-06-27 | 남양공업주식회사 | 스티어링 컬럼 |
CN108357559A (zh) * | 2017-01-26 | 2018-08-03 | 株式会社万都 | 转向管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23222B2 (en) * | 2015-06-16 | 2018-07-17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having an energy absorption assembly |
US9994247B2 (en) * | 2016-05-06 | 2018-06-12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
US10112640B2 (en) * | 2016-10-26 | 2018-10-30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having a restriction assembly |
KR101981194B1 (ko) * | 2017-11-28 | 2019-08-30 | 주식회사 만도 | 자동차 조향컬럼 |
KR20190114633A (ko) | 2018-03-30 | 2019-10-10 | 주식회사 서진바이오텍 | 항주름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2019
- 2019-12-06 US US16/706,604 patent/US11312407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06 DE DE102019219112.6A patent/DE102019219112A1/de active Pending
- 2019-12-09 CN CN201911248431.9A patent/CN1112845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64641Y (zh) * | 2007-03-30 | 2009-07-01 | 德尔菲技术公司 | 用于车辆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 |
CN104943728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转向装置 |
CN105416379A (zh) * | 2014-09-17 | 2016-03-23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转向装置 |
CN107571908A (zh) * | 2016-07-05 | 2018-01-12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转向装置 |
KR20180070820A (ko) * | 2016-12-19 | 2018-06-27 | 남양공업주식회사 | 스티어링 컬럼 |
CN108357559A (zh) * | 2017-01-26 | 2018-08-03 | 株式会社万都 | 转向管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80676A1 (en) | 2020-06-11 |
US11312407B2 (en) | 2022-04-26 |
CN111284551A (zh) | 2020-06-16 |
DE102019219112A1 (de) | 2020-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84551B (zh) | 车辆转向柱 | |
EP2923922B1 (en) | Steering Device | |
CN110395310B (zh) | 用于车辆的转向柱组件 | |
JP6351009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KR102494624B1 (ko) | 자동차 조향컬럼 | |
EP3187392B1 (en) | Steering column device | |
EP1854699B1 (en) | Tliting and telescopic steer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able locking member | |
JP5865805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KR101981194B1 (ko) | 자동차 조향컬럼 | |
JPH0728048Y2 (ja) |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
EP0458456B1 (en) |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mounting mechanism | |
JP2011042262A (ja)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 |
CN113039114A (zh) | 转向柱装置 | |
WO2003095287A1 (fr) | Dispositif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amortisseur de chocs | |
JP2018127160A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5894888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2513633Y2 (ja) |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
KR101138160B1 (ko) | 충격 흡수식 조향장치 | |
US11891109B2 (en) | Steering column of vehicle | |
KR101814520B1 (ko) | 차량의 충격 흡수식 스티어링 장치 | |
US11999406B2 (en) |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 |
KR102282125B1 (ko) | 충격 흡수 구조를 구비하는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 |
JP3070445B2 (ja) |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2019031290A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KR100828809B1 (ko) | 회전 가능한 차량용 키셋 장치의 결합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Hanna Wandu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MANDO Corp.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