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9545A - 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79545A CN111279545A CN201880069146.8A CN201880069146A CN111279545A CN 111279545 A CN111279545 A CN 111279545A CN 201880069146 A CN201880069146 A CN 201880069146A CN 111279545 A CN111279545 A CN 1112795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e
- storage device
- opening
- power storage
- sid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3/00—Electric locomotives or railcars
- B61C3/02—Electric locomotives or railcars with electric accum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2—Gases with free flow by convection on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有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蓄电池以及流路。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侧板,并收容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蓄电池以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流路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部以包括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侧板的方式构成,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箱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铁路车辆通过架线或者搭载于铁路车辆的发电系统接收电力的供给。铁路车辆作为用于在电力的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确保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功能的应急电源而具有蓄电装置。近年来,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因此搭载于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被用作兼备对驱动系统进行电源供给的系统的应急电源。
在蓄电装置中收纳有电池模块。在电池模块的内部排列有多个收纳有电极与电解液的蓄电池。在电池模块的内部还收纳有连接蓄电池彼此的导体以及蓄电池的控制设备。
蓄电池发热。因此,研究了通过风扇来冷却蓄电池并向蓄电装置的外部散出从蓄电池产生的热量。
一般在具有风扇的冷却系统中,需要设置检测风扇的故障的故障检测功能、或者根据寿命定期地更换风扇。另外,由于通过风扇强制地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到蓄电装置内,因此必须在风扇的上游侧设置用于除去灰尘和异物的过滤器。因此,需要定期地更换该过滤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0559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风扇就能够高效地冷却蓄电池的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有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蓄电池以及流路。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侧板,并收容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蓄电池以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流路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部以包括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侧板的方式构成,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箱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剖面线A1-A1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从图4中的B1方向箭视观察的图。
图6是从图4中的B2方向箭视观察的图。
图7是沿着图5中的剖面线A2-A2的剖面图。
图8是俯视第二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从图9中的B4方向箭视观察的图。
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剖面线A4-A4的剖面图。
图12是示出变形例的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中的蓄电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3是从图12中的B6方向箭视观察的图。
图14是示出变形例的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中的蓄电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7,对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26具备第一箱体27、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电池模块28、保护电路29以及控制电路30。此外,蓄电装置26所具备的电池模块28的数量不限,也可以是一个、两个,还可以是四个以上。蓄电装置26例如搭载于铁路车辆的车体的地板下。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区别称呼多个电池模块28时,从车体的前方向后方依次称为电池模块28A、电池模块28B、电池模块28C。在不区别称呼电池模块28A、28B、28C时,统称为电池模块28。但是,附图中针对电池模块的附图标记不标出28,而是标出28A等。对于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开口42a、承受部件43等也是同样的。
第一箱体27的外形形成为长方体的箱状。第一箱体27具有第一顶板33、第一底板34以及第一侧板35~38。第一顶板33、第一底板34以及第一侧板35~38由钢板等形成。
例如,在俯视观察时,第一顶板33以及第一底板34形成为车体的长度方向X(以下,简称为长度方向X)上较长的矩形状。第一顶板33以及第一底板34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第一侧板35、36竖立设置在第一底板34中的沿着长度方向X的外缘部。第一侧板37、38竖立设置在第一底板34中的沿着车体的宽度方向Y(以下,简称为宽度方向Y)的外缘部。
此外,将相对于第一侧板35的第一侧板36侧称为右侧,将相对于第一侧板36的第一侧板35侧称为左侧。将相对于第一侧板38的第一侧板37侧称为前方,将相对于第一侧板37的第一侧板38侧称为后方。
如图2所示,在第一顶板33的前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第一贯通孔33a。多个第一贯通孔33a配置成棋盘格子状。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第一顶板33的各角部固定有用于将第一箱体27固定于车体的安装部件39。安装部件39比第一箱体27的第一顶板33更向上方突出。
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第一底板34中,在与第一顶板33的多个第一贯通孔33a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多个第一贯通孔。
如图3所示,在第一侧板35的前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35a。在第一侧板35中的开口35a的后方的缘部安装有向右侧延伸的第一分隔板40。第一分隔板40延伸至第一侧板35与第一侧板36的中间部。
此外,如图1所示,在第一侧板35的后方的部分设置有检查罩35b。检查罩35b用于保护电路29以及控制电路30的检查作业。
如图3所示,在第一分隔板40的右端部安装有朝向前方延伸的第一分隔板(分隔板)41。第一分隔板40、41设置在第一箱体27内。第一分隔板41具有板本体42以及多个承受部件43。
板本体42从第一分隔板40的右端部朝向前方延伸至到达第一侧板37。板本体42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一侧板37。
第一分隔板40以及板本体42分别延伸至第一顶板33以及第一底板34,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一顶板33以及第一底板34。
在板本体42上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开口42aA、42aB、42aC。各开口42a在从宽度方向Y观察时形成为矩形的边框状。多个开口42aA、42aB、42aC在长度方向X上彼此隔开间隔,从前方向后方按照开口42aA、42aB、42aC的顺序排列配置。
在板本体42中的开口42aA的缘部固定有所述的承受部件43A(多个承受部件43之一)。承受部件43A在从宽度方向Y观察时形成为矩形的边框状。承受部件43A从板本体42向左侧,遍及开口42aA的缘部的整周突出。
同样地,在板本体42中,分别在开口42aB的缘部固定有承受部件43B,在开口42aC的缘部固定有承受部件43C。
通过板本体42的开口42aA、以及承受部件43A的开口构成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A。同样地,通过板本体42的开口42aB、以及承受部件43B的开口构成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B。通过板本体42的开口42aC、以及承受部件43C的开口构成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C。
在第一侧板36的前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36a。通过作业罩45覆盖第一侧板36的开口36a。作业罩45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的紧固部件46可拆装地安装于第一侧板36。
多个电池模块28包括电池模块28A、电池模块28B以及电池模块28C。
电池模块28A的结构与电池模块28B、28C的结构彼此相同。因此,通过对数字、或者数字以及英语小写字母附加英语大写字母“A”来表示电池模块28A的结构。通过对与电池模块28A相同的数字、或者数字以及英语小写字母附加英语大写字母“B”、“C”来表示电池模块28B、28C中与电池模块28A对应的结构。由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例如,电池模块28A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第二箱体51A与电池模块28B、28C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第二箱体51B、51C是彼此相同的结构。
如图4至图7所示,电池模块28A具备第二箱体51A、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蓄电池52A、53A、54A以及衬垫(密封部件)55A。
第二箱体51A的外形形成为长方体的箱状。第二箱体51A的右侧开口,从而在第二箱体51A形成第二开口51aA。第二箱体51A收容在第一箱体27内。
第二箱体51A具有第二顶板59A、第二底板60A以及第二侧板61A~63A。
例如,第二顶板59A以及第二底板60A形成为宽度方向Y上较长的矩形状。第二顶板59A以及第二底板60A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对置。
第二侧板61A、62A竖立设置在第二底板60A中的沿着宽度方向Y的外缘部。第二侧板61A配置在第二底板60A的前方,第二侧板62A配置在第二底板60A的后方。第二侧板63A竖立设置在第二底板60A中的沿着长度方向X的左侧的外缘部。
如图5所示,第二侧板61A具有侧板本体65A以及基部(侧板)66A。在侧板本体65A中的上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65aA。开口65aA形成在侧板本体65A的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如图7所示,侧板本体65A向前方被分阶层,从而在侧板本体65A的右端部形成承受部65bA。
如图5所示,基部66A配置在侧板本体65A的开口65aA的前方。基部66A与侧板本体65A通过未图示的紧固部件固定。此外,也可以通过基部来构成整个第二侧板61A。
第二顶板59A、第二底板60A、第二侧板62、63A、以及侧板本体65A由钢板等形成。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基部66A设置有多个鳍片部件(突部)68A。通过基部66A以及多个鳍片部件68A构成散热鳍片69A。
此外,设置于基部66A的鳍片部件68A的数量不限,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在基部66A设置鳍片部件68A。
多个鳍片部件68A形成为厚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的板状,从基部66A朝向前方突出。多个鳍片部件68A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多个鳍片部件68A在宽度方向Y上彼此隔开间隔排列配置。
例如,基部66A以及多个鳍片部件68A通过使用铝的挤出成形等来一体地形成。
如图7所示,第二侧板62A向后方被分阶层,从而在第二侧板62A的右端部形成承受部62aA。在第二顶板59A以及第二底板60A形成有与侧板本体65A的承受部65bA以及第二侧板62A的承受部62aA同样的承受部(省略附图标记)。
第二侧板63A向前方突出至散热鳍片69A的前端部。第二侧板63A比第二侧板62A更向后方突出。
如图5所示,在第二侧板63A上固定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把手71A。
不特别限定蓄电池52A~54A的种类。例如,蓄电池52A~54A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如图7所示,蓄电池52A~54A在宽度方向Y上彼此隔开间隔,从左侧向右侧按照蓄电池52A~54A的顺序排列配置。蓄电池52A~54A以与基部66A连接的状态配置在第二箱体51A内。此外,本说明书中所称的连接不仅是指不借助其他的部件而直接接触的状态,还包括借助其他的部件间接地接触的状态。
此外,电池模块28A所具备的蓄电池的数量不限,也可以是一个、两个,还可以是四个以上。
优选在蓄电池52A~54A上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以及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定蓄电池52A~54A的外表面等的温度。电压传感器测定蓄电池52A~54A输出的电压值。
如图6所示,蓄电池52A与蓄电池53A、蓄电池53A与蓄电池54A分别通过电线73A、74A连接。在蓄电池52A上连接有电线75A。在蓄电池54A上连接有电线76A。通过电线73A~76A,三个蓄电池52A~54A被串联连接,蓄电池52A~54A的电力被引出到外部。
如图7所示,蓄电池52A~54A通过未图示的紧固部件等固定在基部66A的后面。优选在蓄电池52A~54A与基部66A之间配置有热传导率大的复合物。
如图6所示,蓄电池52A~54A配置在电池模块28A的上部。在电池模块28A的下部,布线所述的电线73A~76A。
如图6以及图7所示,衬垫55A在从宽度方向Y观察时形成为矩形的边框状。衬垫55A使用中空的橡胶等形成。衬垫56A以右侧露出的状态固定在侧板本体65A的承受部65b、第二侧板62A的承受部62aA、以及第二顶板59A、第二底板60A的承受部。衬垫56A固定在第二箱体51A中的第二开口51aA的缘部。
此外,衬垫56A也可以固定在第一分隔板41中的第一开口41aA的缘部。
如图3所示,作为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电池模块28A~28C整体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以及第一侧板35的开口35a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彼此同等。电池模块28A的第二箱体51A经过第一侧板35的开口35a可拆装地安装在第一箱体27中。当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A的缘部与电池模块28A的衬垫55A接触时,第一分隔板41中的第一开口41aA的缘部与第二箱体51A中的第二开口51aA的缘部遍及两缘部的全周气密地连结,第二箱体51A被安装于第一箱体27。此时,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A与第二箱体51A的第二开口51aA连通。
电池模块28B、28C的第二箱体51B、51C也同样地安装于第一箱体27。
此时,通过第一箱体27的第一顶板33的多个第一贯通孔33a、第一底板34的多个第一贯通孔、第一侧板37、以及第一分隔板41、电池模块28A的衬垫55A、第二侧板63A、以及散热鳍片69A的基部66A构成流路79A。流路79A由第一箱体27以及电池模块28A构成。
流路79A形成在第一箱体27内且第二箱体51A的外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第一箱体27。散热鳍片69A的基部66A构成流路79A的一部分。
散热鳍片69A的多个鳍片部件68A从基部66A朝向流路79A内突出。
通过第一箱体27的第一顶板33的多个第一贯通孔33a、第一底板34的多个第一贯通孔、以及第一分隔板41、电池模块28A的衬垫55A、第二侧板62A、以及第二侧板63A、电池模块28B的衬垫55B、第二侧板63B、以及散热鳍片69B的基部66B构成流路79B。流路79B由第一箱体27以及电池模块28A、28B构成。
同样地,通过第一箱体27、电池模块28B以及电池模块28C构成流路79C。
此外,电池模块28A的第二侧板63A与第一箱体27通过紧固部件72A固定(参照图1)。流路79A、79B、79C也可以分别仅由散热鳍片69A、69B、69C的基部66A、66B、66C构成。
电池模块28A的电线75A与电池模块28B的电线76B通过电线82连接。电池模块28B的电线75B与电池模块28C的电线76C通过电线83连接。在电池模块28A的电线76A上连接有电线84。在电池模块28C的电线75C上连接有电线85。电线84、85连接到保护电路29。
通过电线82~85,三个电池模块28A~28C中的九个蓄电池52A~54A、52B~54B、52C~54C(以下,简称为蓄电池52A~54A等)被串联连接,蓄电池52A~54A等的电力被引出到外部。
从电池模块28A~28C发送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以及由电压传感器检测出的电压。这些温度以及电压通过串联连接电池模块28A~28C的电线87a、87b、87c发送到控制电路30。
此外,电线87a连接电池模块28A与电池模块28B。电线87b连接电池模块28B与电池模块28C。电线87c连接电池模块28C与控制电路30。
保护电路29具有接触器等。控制电路30具有印刷电路基板等。保护电路29以及控制电路30分别连接到上位控制部(未图示)。
控制电路30对从电池模块28A~28C发送的温度以及电压进行合计。而且,例如在所发送的温度的至少一个比预先确定的温度阈值高的情况下,向上位控制部发出警告。
保护电路29根据来自上位控制部的指示,开放接触器。
接下来,对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蓄电装置26中,从电池模块28A~28C未被安装于第一箱体27的状态,向第一箱体27安装电池模块28A~28C的步骤进行说明。
作业人员握住电池模块28A的把手71A,经过第一箱体27的开口35a将电池模块28A插入到第一箱体27内。使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A的缘部与电池模块28A的衬垫55A接触,将电池模块28A安装于第一箱体27。通过紧固部件72A,将电池模块28A固定于第一箱体27。同样地,将电池模块28B、28C安装于第一箱体27。
从第一箱体27卸下紧固部件46以及作业罩45。作业人员经过第一侧板36的开口36a将手等插入到第一箱体27内。使用电线82~85、87a~87c,将电池模块28A~28C、保护电路29、以及控制电路30彼此连接。
连接结束之后,通过紧固部件46以及作业罩45封堵第一侧板36的开口36a。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蓄电装置26的冷却进行说明。
蓄电装置26的蓄电池52A~54A等在供给电力或蓄积电力等时发热。
蓄电池52A~54A发出的热通过散热鳍片69A的基部66A传递到多个鳍片部件68A。通过向散热鳍片69A传递热量,蓄电池52A~54A被冷却。
流路79A内散热鳍片69A附近的空气由于从蓄电池52A~54A传递的热量温度变高,膨胀从而密度变低。密度变低的空气经过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鳍片部件68A之间等处向上方移动。向上方移动的空气经过电池模块28A的多个第一贯通孔33a,流出到蓄电装置26的外部。
另一方面,由于流路79A内的压力下降,因此蓄电装置26的外部的温度比较低的空气从第一底板34的多个第一贯通孔被吸入到流路79A内。该空气有时因车体的下方的轨道的影响等而包含尘埃等。然而,由于通过衬垫55A气密地连结第一分隔板41中的第一开口41aA的缘部与第二箱体51A中的第二开口51aA的缘部,因此,可抑制在流路79A内流动的空气流入到第一箱体27内的配置有蓄电池52A~54A的区域。
同样地,通过在流路79B、79C内流动的空气,蓄电池52B~54B、52C~54C分别被冷却。
这样,即使不使用风扇,空气也通过所谓的烟囱效应被吸入到流路79A~79C内。因此,蓄电装置26能够通过自然冷却方式来高效地冷却蓄电池52A~54A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26,在构成为包括连接有蓄电池52B~54B的基部66A的流路79A内,空气向外部流出。而且,流路79A内的压力下降,温度比较低的空气从外部被吸入到流路79A内。因此,不使用风扇就能够高效地冷却蓄电池52A~54A。由于不使用风扇,因此蓄电装置26的维护变得容易。
蓄电装置26具备多个鳍片部件68A,因此能够将从蓄电池52A~54A传递至基部66A的热量高效地传递到流路79A内的空气中。
在电池模块28A的第二箱体51A被安装到第一箱体27中时,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A与第二箱体51A的第二开口51aA连通。由此,能够抑制流路79A内的空气流入到第二箱体51A内。
在第二箱体51A中的第二开口51aA的缘部固定有衬垫55A。因此,能够将第一分隔板41中的第一开口41aA的缘部与第二箱体51A中的第二开口51aA的缘部之间更加可靠地气密地连结。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能够使用可不使用风扇就高效地冷却蓄电池52A~54A的蓄电装置26构成铁路车辆。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1,对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96取代蓄电装置26的电池模块28A~28C,具备连接电路97A、97B、97C、以及电池模块98A、98B、98C。
连接电路97A具有基板101A以及第一连接器102A、103A、104A。基板101A配置在第一箱体27内的板本体42的开口42aA。基板101A以使厚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箱体27的第一底板34等处。
第一连接器102A~104A固定在基板101A的左侧的面。第一连接器103A、第一连接器102A以及第一连接器104A从前方向后方按照第一连接器103A、第一连接器102A以及第一连接器104A的顺序排列配置。第一连接器102A与电线82的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器103A与电线84的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器104A与电线87a的端部连接。
在连接电路97B中,第一连接器102B与电线83的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器103B与电线82的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器104B分别与电线87a、87b的端部连接。
在连接电路97C中,第一连接器102C与电线85的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器103C分别与电线87b、83的端部连接。第一连接器104C与电线87c的端部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箱体27的第一侧板36上未形成开口36a。蓄电装置96不具备作业罩45以及紧固部件46。
如图9至图11所示,电池模块98A取代电池模块28A的第二箱体51A以及散热鳍片69A,具备第二箱体107A以及连接电路108A。
第二箱体107A取代第二箱体51A的第二侧板61A,具有第二侧板(侧板)111A。第二侧板111A竖立设置在第二底板60A中的沿着宽度方向Y的外缘部。第二侧板111A由钢板等形成。
在第二侧板111A中的上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开放开口111aA、111bA、111cA。开放开口111aA~111cA在从长度方向X观察时形成为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开放开口111aA~111cA在宽度方向Y上彼此隔开间隔,从左侧向右侧按照开放开口111aA~111cA的顺序排列配置。
蓄电池52A以封堵第二侧板111A的开放开口111aA的方式通过未图示的紧固部件固定于第二侧板111A。同样地,蓄电池53A、54A以封堵开放开口111bA、111cA的方式被固定。
如图11所示,取代第二箱体51A的第二开口51aA,在第二箱体107A上形成有第二开口107aA。
连接电路108A具有基板114A以及第二连接器115A、116A、117A。
基板114A配置在第二箱体107A的第二开口107aA。基板114A以使厚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的方式固定于第二箱体107A。
第二连接器115A~117A与蓄电池52A~54A电连接,并设置于第二箱体107A。第二连接器115A~117A固定于基板114A的右侧的面。第二连接器116A、第二连接器115A以及第二连接器117A从前方向后方按照第二连接器116A、第二连接器115A、第二连接器117A的顺序排列配置。第二连接器115A与电线75A的端部连接。第二连接器116A与电线76A的端部连接。第二连接器117A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以及电压传感器连接。
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器115A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2A在宽度方向Y上可拆装地被安装。同样地,第二连接器116A、117A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3A、104A在宽度方向Y上可拆装地被安装。
当向第一箱体27安装电池模块98A的第二箱体107A时,连接电路108A的第二连接器115A~117A分别被安装于连接电路97A的第一连接器102A~104A。另一方面,当从第一箱体27卸下电池模块98A的第二箱体107A时,分别从连接电路97A的第一连接器102A~104A卸下连接电路108A的第二连接器115A~117A。
通过第一箱体27的第一顶板33的多个第一贯通孔33a、第一底板34的多个第一贯通孔、第一侧板37以及第一分隔板41、电池模块98A的衬垫55A、第二侧板63A、第二侧板111A、以及蓄电池52A~54A构成流路119A。蓄电池52A~54A通过开放开口111aA~111cA露出到流路119A内。
通过第一箱体27的第一顶板33的多个第一贯通孔33a、第一底板34的多个第一贯通孔、以及第一分隔板41、电池模块98A的衬垫55A、第二侧板62A、以及第二侧板63A、电池模块98B的衬垫55B、第二侧板63B、第二侧板111B、以及蓄电池52B~54B构成流路119B。
同样地,通过第一箱体27、电池模块98B以及电池模块98C构成流路119C。
接下来,对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蓄电装置96中,从电池模块98A~98C未被安装于第一箱体27的状态,向第一箱体27安装电池模块98A~98C的步骤进行说明。
作业人员握住电池模块98A的把手71A,经过第一箱体27的开口35a将电池模块98A插入到第一箱体27内。使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A的缘部与电池模块98A的衬垫55A接触,将电池模块98A安装于第一箱体27。此时,连接电路108A的第二连接器115A~117A分别安装于连接电路97A的第一连接器102A~104A。
同样地,向第一箱体27安装电池模块98B、98C。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在将电池模块98A~98C安装于第一箱体27之后卸下作业罩45进行电线82~85、87a~87c的连接作业。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蓄电装置96的冷却进行说明。
蓄电池52A~54A发出的热被传递到流路119A内的开放开口111aA~111cA附近的空气中。此时,由于蓄电池52A~54A与流路119A内的空气直接接触,因此高效地进行热量的传递。
通过向空气中传递热量,蓄电池52A~54A被冷却。被传递热量的空气的温度变高,膨胀从而密度变低。密度变低的空气向上方移动。向上方移动的空气通过电池模块98A的多个第一贯通孔33a等,流出到蓄电装置96的外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96,蓄电池52A~54A经过开放开口111aA~111cA与流路119A内的空气直接接触。因此,高效地进行蓄电池52A~54A与流路119A内的空气的热交换,不使用风扇就能够高效地冷却蓄电池52A~54A。
蓄电装置96具备第一连接器102A~104A以及第二连接器115A~117A。仅通过将电池模块98A的第二箱体107A安装于第一箱体27,就能够将第二连接器115A~117A安装到第一连接器102A~104A。仅通过从第一箱体27卸下电池模块98A的第二箱体107A,就能够从第一连接器102A~104A卸下第二连接器115A~117A。
此外,蓄电装置96也可以不具备连接电路97A~97C、108A~108C。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蓄电装置121那样,在电池模块122A的第二箱体51A中,在第二侧板63A形成贯通孔63aA。而且,蓄电装置121也可以具备相对于第二侧板63A可拆装地覆盖贯通孔63aA的罩123A。罩123A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的紧固部件124A可拆装地安装于第二侧板63A。
有时需要定期地由作业人员通过目视观察来检查第二箱体51A内的蓄电池52A~54A。当构成为变形例的蓄电装置121那样时,能够从第二箱体51A的第二侧板63A拆下紧固部件124A以及罩123A,经过贯通孔63aA通过目视观察来检查蓄电池52A~54A的状态。
此外,检查结束之后,对第二侧板63A安装紧固部件124A以及罩123A。
如图14所示的蓄电装置126那样,也可以在电池模块127A的第二侧板63A具备通风器(换气部)128A。例如,通风器128A具有使气体透过而不使液体透过的功能膜。通风器128A使第二箱体51A的内外的气体彼此能够流通,而使液体不能流通。
例如,当蓄电池52A~54A发生故障时,有时从蓄电池52A~54A散出气体。当这样构成蓄电装置126时,在从蓄电池52A~54A散出的气体变高到一定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通风器128A向第二箱体51A的外部排出气体。由此,能够抑制第二箱体51A内的压力过高。
这些变形例的蓄电装置121、126也能够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
电池模块28A~28C、98A~98C也可以相对于第一箱体27不可拆装,而固定于第一箱体27。
电池模块28A~28C、98A~98C也可以不具备衬垫55A~55C。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具有流路79A~79C,不使用风扇就能够高效地冷却蓄电池52A~54A等。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26、96、121、126:蓄电装置
27:第一箱体
41:第一分隔板(分隔板)
41aA、41aB、41aC:第一开口
51aA、51aB、51aC、107aA:第二开口
51A、51B、51C、107A、107B、107C:第二箱体
52A、52B、52C、53A、53B、53C、54A、54B、54C:蓄电池
55A、55B、55C:衬垫(密封部件)
63aA:贯通孔
66A、66B、66C:基部(侧板)
68A:鳍片部件(突部)
79A、79B、79C、119A、119B、119C:流路
102A、102B、102C、103A、103B、103C、104A、104B、104C:第一连接器
111aA、111bA、111cA、111aB、111bB、111cB、111aC、111bC、111cC:开放开口
111A、111B、111C:第二侧板(侧板)
115A、115B、115C、116A、116、116C、117A、117B、117C:第二连接器
123A:罩
128A:通风器(换气部)
Claims (9)
1.一种蓄电装置,具备:
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该第二箱体具有侧板,并收容在所述第一箱体内;
蓄电池,以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以及
流路,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部以包括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侧板的方式构成,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具备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流路内突出的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侧板形成有开放开口,
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开放开口露出到所述流路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具备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构成所述流路的一部分,并且形成有第一开口,
在所述第二箱体形成有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箱体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中,
所述分隔板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具备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固定于所述分隔板中的所述第一开口的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箱体中的所述第二开口的缘部中的一者,
所述分隔板中的所述第一开口的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箱体中的所述第二开口的缘部中的另一者与所述密封部件气密地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具备:
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以及
第二连接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并且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器,
与所述第二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箱体的拆装相对应地,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被拆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箱体形成有贯通孔,
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可拆装地覆盖所述贯通孔的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具备使所述第二箱体的内外的气体彼此能够流通的换气部。
9.一种铁路车辆,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26158A JP6976148B2 (ja) | 2017-11-24 | 2017-11-24 | 蓄電装置及び鉄道車両 |
JP2017-226158 | 2017-11-24 | ||
PCT/JP2018/041472 WO2019102858A1 (ja) | 2017-11-24 | 2018-11-08 | 蓄電装置及び鉄道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9545A true CN111279545A (zh) | 2020-06-12 |
CN111279545B CN111279545B (zh) | 2023-12-01 |
Family
ID=6663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69146.8A Active CN111279545B (zh) | 2017-11-24 | 2018-11-08 | 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74280B2 (zh) |
EP (1) | EP3716394B1 (zh) |
JP (1) | JP6976148B2 (zh) |
CN (1) | CN111279545B (zh) |
TW (1) | TWI716740B (zh) |
WO (1) | WO201910285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16678A1 (ja) * | 2022-12-01 | 2024-06-0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電動車両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57117A1 (en) * | 2003-01-30 | 2004-08-12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attery box for railway vehicle |
CN101740802A (zh) * | 2008-11-18 | 2010-06-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池模块及收容其的电池箱以及具备它们的铁道车辆 |
JP2012129138A (ja) * | 2010-12-17 | 2012-07-05 | Hitachi Ltd | 鉄道車両用電池ユニット |
JP2014135173A (ja) * | 2013-01-09 | 2014-07-2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電池パック |
US20140342197A1 (en) * | 2013-05-20 | 2014-11-20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s by coolant pool |
CN106688137A (zh) * | 2014-09-17 | 2017-05-17 | 株式会社东芝 | 车辆用蓄电池装置 |
JP2017097986A (ja) * | 2015-11-19 | 2017-06-0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冷却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82185B2 (ja) * | 2004-08-23 | 2012-11-2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鉛蓄電池 |
JP4940203B2 (ja) * | 2008-08-29 | 2012-05-3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鉄道車両の電池箱及び鉄道車両 |
KR101218751B1 (ko) | 2010-01-06 | 2013-01-0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중대형 전지팩 |
JP2014089839A (ja) * | 2012-10-29 | 2014-05-1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
JPWO2014068947A1 (ja) | 2012-10-31 | 2016-09-08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5992311B2 (ja) * | 2012-12-06 | 2016-09-14 | 株式会社東芝 | 鉄道車両用の蓄電池装置 |
-
2017
- 2017-11-24 JP JP2017226158A patent/JP6976148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9-28 TW TW107134234A patent/TWI716740B/zh active
- 2018-11-08 WO PCT/JP2018/041472 patent/WO2019102858A1/ja unknown
- 2018-11-08 CN CN201880069146.8A patent/CN111279545B/zh active Active
- 2018-11-08 EP EP18880785.3A patent/EP3716394B1/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21 US US16/880,263 patent/US1137428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57117A1 (en) * | 2003-01-30 | 2004-08-12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attery box for railway vehicle |
CN101740802A (zh) * | 2008-11-18 | 2010-06-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池模块及收容其的电池箱以及具备它们的铁道车辆 |
JP2012129138A (ja) * | 2010-12-17 | 2012-07-05 | Hitachi Ltd | 鉄道車両用電池ユニット |
JP2014135173A (ja) * | 2013-01-09 | 2014-07-2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電池パック |
US20140342197A1 (en) * | 2013-05-20 | 2014-11-20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s by coolant pool |
CN106688137A (zh) * | 2014-09-17 | 2017-05-17 | 株式会社东芝 | 车辆用蓄电池装置 |
JP2017097986A (ja) * | 2015-11-19 | 2017-06-0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冷却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16394A4 (en) | 2021-08-18 |
US11374280B2 (en) | 2022-06-28 |
TW201926785A (zh) | 2019-07-01 |
US20200280034A1 (en) | 2020-09-03 |
JP6976148B2 (ja) | 2021-12-08 |
EP3716394A1 (en) | 2020-09-30 |
JP2019096523A (ja) | 2019-06-20 |
CN111279545B (zh) | 2023-12-01 |
TWI716740B (zh) | 2021-01-21 |
EP3716394B1 (en) | 2023-09-13 |
WO2019102858A1 (ja) | 2019-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74045B1 (ko) |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조립체 | |
JP6144658B2 (ja) | 車載用電源装置 | |
JP5155772B2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構造 | |
JP5039219B2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箱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鉄道車両 | |
WO2012140791A1 (ja) |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 |
WO2021025525A1 (ko) | 자동차용 언더 바디 | |
US20150111080A1 (en) | Battery apparatus | |
CN108029220B (zh) | 用于将dc电压转换成ac电压的逆变器 | |
CN109690812B (zh) | 蓄电池装置以及车辆 | |
JP4220740B2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ボックス | |
JP2014186864A (ja) | 蓄電装置 | |
JP2006080042A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装置 | |
CN111279545A (zh) | 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 |
WO2014185732A1 (ko) | 배터리 패키지 | |
JP3861358B2 (ja) | 電池保持装置 | |
JP5119727B2 (ja) | ラミネート電池パックの冷却装置 | |
JP5776935B2 (ja) |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温度調整システム | |
JP7020370B2 (ja) | 電池パック | |
JP6533694B2 (ja) | 電源装置 | |
JP2018041651A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7234276B2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
JP7471882B2 (ja) | 電池装置 | |
JP5694516B2 (ja) |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2014130779A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ユニット | |
CN221747398U (zh) |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