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6834B -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6834B
CN111256834B CN202010122078.6A CN202010122078A CN111256834B CN 111256834 B CN111256834 B CN 111256834B CN 202010122078 A CN202010122078 A CN 202010122078A CN 111256834 B CN111256834 B CN 111256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rail
detection device
baffle
base
st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20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6834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Ju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220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6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6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6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68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03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nt heat transfer of samples, e.g. emittance me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05Mechanical elements; Supports f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疫检测系统,属于体温检测装置领域,包括底座、检测机构、监控机构及控制器,底座呈长条形,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均可滑动地连接于底座上,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体温检测器,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及显示器,摄像头设置于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上,检测机构及监控机构均连接控制器。这种防疫检测系统能够应用于道路上对车辆内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能够代替人工作业,将减少人员配置,并减轻人力作业,并具有高效高精度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十分方便人们的出行,社会上人流越来越频繁,带来了经济的繁荣,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疫情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在极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大范围蔓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限制人们的流动性,并对流动人群进行检控,体温检测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目前在道路上进行体温检测的工作依然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完成的,这使得疫情控制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人员,并且工作人员往往是满负荷工作,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不利于疫情的控制工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疫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包括底座、检测机构、监控机构及控制器,所述底座呈长条形,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均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体温检测器,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及显示器,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上,所述检测机构及监控机构均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滑行器,所述第一滑行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滑行器,所述第二滑行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及横梁,所述第一滑行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所述横梁水平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且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杆通过旋转电机相连,使得所述横梁能够绕所述支撑杆转动;所述体温检测器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摄像头也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朝向第二滑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器,所述第二滑轨朝向第一滑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阻挡器;
所述第一阻挡器包括挡板、第一阻挡片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铰接于所述挡板的左侧,所述第二阻挡片铰接于所述挡板的右侧,所述第一阻挡片延伸至所述第一滑轨的左侧,所述第二阻挡片延伸至所述第一滑轨的右侧,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滑轨的端部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卡孔;
所述第一滑轨的端部还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位于所述卡孔的下方,所述容置孔内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能够在所述容置孔内滑动,所述挡板的底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容置孔延伸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延伸至所述容置孔内,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连接块,使得连接块能够绕所述滑杆转动;所述第一阻挡片及第二阻挡片与所述挡板贴合时,向下翻转所述挡板能够将所述挡板推入所述容置孔内;
所述第二阻挡器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滑轨能够沿所述底座滑动,并能够使所述第二滑轨贴合所述第一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的断面均为T型。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条,所述第二滑轨的底部与所述滑条相连,所述第二滑轨远离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用于将第二滑轨紧固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呈平面结构,所述挡板水平置于所述容置孔内时,所述连接块的顶面与所述容置孔的顶部贴合,使得所述挡板能够保持于水平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这种防疫检测系统能够应用于道路上对车辆内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能够代替人工作业,将减少人员配置,并减轻人力作业,并具有高效高精度的特点。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二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滑轨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滑轨与第一阻挡器连接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滑轨与第一阻挡器及第一滑行器连接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滑轨与第一阻挡器连接的局部剖视示意图,第一阻挡器处于竖直位置;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阻挡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阻挡器的主视示意图,此时第一阻挡片及第二阻挡片与挡板贴合;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滑轨与第一阻挡器连接的局部剖视示意图,第一阻挡器处于水平位置;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滑轨与第一阻挡器连接的局部剖视示意图,第一阻挡器位于容置孔内部;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疫检测系统中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底座101、控制器102、第一检测装置103、第二检测装置104、体温检测器105、摄像头106、显示器107、第一滑轨108、第二滑轨109、第一滑行器110、第二滑行器111、立柱112、信号灯113、支撑杆114、横梁115、旋转电机116、第一阻挡器117、第二阻挡器118、挡板119、第一阻挡片120、第二阻挡片121、卡块122、卡孔123、容置孔124、滑杆125、连接块126、凸出部127、紧固螺栓128、延伸槽1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疫检测系统,这种防疫检测系统能够应用于道路上对车辆内部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能够代替人工作业,将减少人员配置,并减轻人力作业,并具有高效高精度的特点。
如图1至图12所示,这种防疫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01、检测机构、监控机构及控制器102,底座101呈长条形,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装置103及第二检测装置104,第一检测装置103及第二检测装置104均可滑动地连接于底座101上,第一检测装置103及第二检测装置104均包括体温检测器105,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106及显示器107,摄像头106设置于第一检测装置103及第二检测装置104上,检测机构及监控机构均连接控制器102。
这种防疫检测系统能够应用于道路上,在每一个车道的左侧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防疫检测系统对每一个车道上的车辆进行拦停并进行车内人员的体温测量。或者,在每一个车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底座101及检测机构,方便对车辆内左右两侧的人员进行检测。该防疫检测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停车场出入口或其他场景,对车辆内人员体温进行检测。
底座101及检测机构相连放置于车道旁边,控制机构及监控机构中的显示器107位于道路旁,可以设置于临时搭建的工作屋内。工作人员位于工作屋内对检测机构进行控制,远程进行人员体温的检测,可以避免工作人员与被测量人员的接触,减少交叉感染,且一台控制器102可以控制多组检测机构,同时或快速对多个人员进行测量,提高测量效率,减少人员投入,减轻社会负担,且工作人员不用一直站立并不停走动,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
底座101放置在车道上,长条形的底座101沿道路方向摆放,每一个底座101上设置两组检测装置,两组检测装置能够同时工作,对车辆内部前后两排的乘员同时进行体温的测量。第一检测装置103与第二检测装置104均与底座101为可滑动的连接关系,使第一检测装置103与第二检测装置104能够在底座101上滑动,改变其位置,以更好地适应车辆停放的位置,方便对人员进行配合。体温检测器105采用红外检测器,不接触人体进行体温的测量,快速且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监控机构具有摄像头106,摄像头106安装在检测装置上,通过摄像头106工作人员能够获知体温检测器105的位置,并能够通过显示器107看到车内人员的数量,以及看到车内人员是否全部接受检测,确保检疫不出现漏洞。
在具体使用时,底座101放置于车道旁边,检测点的前方放置标牌提示驾驶员前方有检测点,驾驶员可提前减速,并停靠在合适的位置;由于每个驾驶员停靠的位置不是十分的确定,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在测量时需移动第一检测装置103的位置,以使第一检测装置103上的体温检测器105能够靠近驾驶员,并对驾驶员的体温进行测量。第二检测装置104移动后可以对车辆内后排的人员进行检测。车辆右侧的人员可以通过设置于车辆右侧的检测装置进行体温的检测。该防疫检测系统适用于普通家用五座轿车内人员的体温检测,可通过优化设计第一检测装置103及第二检测装置104的高度,使其既能够适用于越野车又能够适用于轿车。对于其他较不常见类型的车辆而言,例如货车、大巴车等,可采用分流的方式,将其引导至不同车道,采用其他类型的设备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车内人员体温的检测。
第一检测装置103及第二检测装置104的具体移动(控制)方式可以采用两种,第一种方式,工作人员远程进行遥控操作,控制其滑动及停止;第二种方式,通过设置感应器、雷达、图像识别系统等软硬件设施,实现其自动滑行及停止。
如图1所示,底座10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滑轨108及第二滑轨109,第一检测装置103包括第一滑行器110,第一滑行器110连接于第一滑轨108,第二检测装置104包括第二滑行器111,第二滑行器111连接于第二滑轨109。
第一滑行器110及第二滑行器111采用电动滑行方式,具有快速、静音的特点。
如图1所示,底座101的前端设置有立柱112,立柱112上设置有信号灯113,信号灯113连接控制器102。在车辆未经检测时信号灯113亮红灯,提示驾驶员停下接受检测,检测之后量绿灯,提示驾驶员可以行驶通过。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检测装置103包括支撑杆114及横梁115,第一滑行器110连接于支撑杆114的底部,横梁115水平连接于支撑杆114的顶部,且横梁115与支撑杆114通过旋转电机116相连,使得横梁115能够绕支撑杆114转动;体温检测器105设置于横梁115的端部,摄像头106也设置于横梁115的端部。
支撑杆114使体温检测器105具有一定的高度,横梁115配合旋转电机116,使体温检测器105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可以移动及改变。在进行检测时,车辆停稳之后,第一检测装置103移动至车窗附近,停稳后启动旋转电机116使体温检测器105朝向车窗位置转动,并使体温检测器105停于车辆内部,驾驶员可以自行将额头靠近体温检测器105进行体温的检测,待体温检测器105接受到数据之后传输至控制器102,完成体温检测,之后旋转电机116转动将体温检测器105移动至车辆外部。车辆可以通行。第二检测装置104同样采用这种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滑轨108朝向第二滑轨10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器117,第二滑轨109朝向第一滑轨10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阻挡器118;
如图4-图6所示,第一阻挡器117包括挡板119、第一阻挡片120及第二阻挡片121,第一阻挡片120铰接于挡板119的左侧,第二阻挡片121铰接于挡板119的右侧,第一阻挡片120延伸至第一滑轨108的左侧,第二阻挡片121延伸至第一滑轨108的右侧,挡板119朝向第一滑轨108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22,第一滑轨108的端部设置有卡孔123,卡块122卡入卡孔123;
如图7及图10所示,第一滑轨108的端部还设置有容置孔124,容置孔124位于卡孔123的下方,容置孔124内设置有滑杆125,滑杆125能够在容置孔124内滑动,挡板119的底端设置有朝向容置孔124延伸的连接块126,连接块126延伸至容置孔124内,且滑杆125穿过连接块126,使得连接块126能够绕滑杆125转动;第一阻挡片120及第二阻挡片121与挡板119贴合时,向下翻转挡板119能够将挡板119推入容置孔124内;
如图12所示,第二阻挡器118与第二滑轨109之间可活动连接,第二滑轨109与底座101活动连接,使得第二滑轨109能够沿底座101滑动,并能够使第二滑轨109贴合第一滑轨108。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第二滑轨109在底座101上能够移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移除第二检测装置104,在一个底座101上只保留第一检测装置103,并使第一检测装置103能够滑行至第二滑轨109上,节约配置的同时又能够应对不同情况的发生。
在长途车道上(例如高速出入口处、城市主干道上),车辆内可能有较多乘坐人员,车辆的第二排座位上可能有人员乘坐。这种情况下需要配置对车辆内前排及后排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在短途车道上,例如在上下班途中,车辆内多数情况下只有驾驶员一个人,有两名人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超过两名成员的可能性更小。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配置对后排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可以将第二检测装置104进行拆除。
在第一滑轨10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器117,第一滑轨108的另一端也可以设置同样结构的阻挡器。第一阻挡器117用来对第一滑行器110进行阻挡,使第一滑行器110不会从第一滑轨108上脱离。第二阻挡器118具有同样的作用。
在需要拆除第二检测装置104时,需要将第一滑轨108与第二滑轨109并轨处理,使第一滑行器110能够从第一滑轨108上滑行时第二滑轨109上,以应对车辆后排具有乘客的情况发生。上述结构的阻挡器能够快速进行“拆除”作业,完成第一滑轨108及第二滑轨109的并轨作业。
第一阻挡器117具有位于中间位置的挡板119及位于两侧的第一阻挡片120及第二阻挡片121,挡板119处于竖直位置时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将第一阻挡片120及第二阻挡片121展开之后使第一阻挡器117形成较大的展开面,使第一阻挡片120延伸至第一滑轨108的左侧,从左侧对第一滑行器110起到阻挡作用,第二阻挡片121延伸至第一滑轨108的右侧,从右侧对第一滑行器110起到阻挡作用。挡板119的卡块122与第一滑轨108的卡孔123进行卡接,使挡板119能够稳定地处于竖直位置,受第一滑行器110撞击之后也不会产生翻转。第一阻挡片120及第二阻挡片121与挡板119之间为铰接关系,可以采用具有弹性作用的铰链,使第一阻挡片120与第二阻挡片121展开之后不会轻易发生翻转。使第一阻挡器117对第一滑行器110具有良好的阻挡作用。
第一滑轨108端部设置有容置孔124,容置孔124的深度大于挡板119的长度,使挡板119能够完全伸入容置孔124内部。容置孔124内部设置滑杆125,滑杆125能够在容置孔124内部水平地滑动;如图4所示,容置孔124顶部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槽129,使滑杆125的两端位于延伸槽129内,使滑杆125被支撑于较高的位置,并使滑杆125的底部能够贴合在延伸槽129上进行滑动。挡板119的底端处连接有连接块126,通过连接块126实现了滑杆125与挡板119之间的连接。
对挡板119施加外力,能够使卡块122与卡孔123分离,使挡板119向下翻转,并翻转第一阻挡片120与第二阻挡片121,使第一阻挡片120及第二阻挡片121被收起来并与挡板119贴合,使第一阻挡器117呈现较小的结构,继续向下将挡板119翻转至水平位置,之后可以向内将第一阻挡器117推入容置孔124内,完成第一阻挡器117的收纳。
第二阻挡器118的结构与第一阻挡器117的结构一致,第二滑轨109的端部结构与第一滑轨108的端部结构一致,使得第二阻挡器118也能够轻松快速地收纳于第二滑轨109的端部。使得需要将第一滑轨108与第二滑轨109并轨处理时,能够快速收纳第一阻挡器117及第二阻挡器118。使第一滑轨108与第二滑轨109并轨,使第一滑行器110能够滑行至第二滑轨109上,以应对车辆后排存在乘员的情况。
如图4所示,第一滑轨108及第二滑轨109的断面均为T型。这种结构的滑轨较为常见,方便滑轨与滑行器之间的配合。
如图3所示,底座101上设置有滑条,第二滑轨109的底部与滑条相连,第二滑轨109远离第一滑轨108的一端形成凸出部127,凸出部127上连接有紧固螺栓128,紧固螺栓128用于将第二滑轨109紧固于底座101上。第二滑轨109与底座101之间通过滑条连接,使第二滑轨109方便在底座101上进行滑行。通过紧固螺栓128能够将第二滑轨109固定在底座101上,使第二滑轨109不会移动。
如图11所示,连接块126的端部呈平面结构,挡板119水平置于容置孔124内时,连接块126的顶面与容置孔124的顶部贴合,使得挡板119能够保持于水平状态。这种结构的连接块126使得挡板119转动至水平位置后,连接块126与容置孔124的顶壁贴合,起到抵挡的作用,使挡板119的端部不会继续向下翻转,使挡板119端部与容置孔124之间具有间隔,在需要向外拉出挡板119时,手指可以伸入挡板119的下方,方便将挡板119拉出。
综上所述,这种结构的防疫检测系统具有灵活多变的结构,应用于道路上能够代替医护人员对车辆内人员进行体温的检测,减少人员的投入,减轻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其多变的结构使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情况的发生,以更少的设备投入,获得更好的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防疫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检测机构、监控机构及控制器,所述底座呈长条形,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均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均包括体温检测器,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及显示器,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上,所述检测机构及监控机构均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滑行器,所述第一滑行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滑行器,所述第二滑行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及横梁,所述第一滑行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所述横梁水平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且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杆通过旋转电机相连,使得所述横梁能够绕所述支撑杆转动;所述体温检测器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摄像头也设置于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第一滑轨朝向第二滑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器,所述第二滑轨朝向第一滑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阻挡器;
所述第一阻挡器包括挡板、第一阻挡片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铰接于所述挡板的左侧,所述第二阻挡片铰接于所述挡板的右侧,所述第一阻挡片延伸至所述第一滑轨的左侧,所述第二阻挡片延伸至所述第一滑轨的右侧,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滑轨的端部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卡孔;
所述第一滑轨的端部还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位于所述卡孔的下方,所述容置孔内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能够在所述容置孔内滑动,所述挡板的底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容置孔延伸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延伸至所述容置孔内,且所述滑杆穿过所述连接块,使得连接块能够绕所述滑杆转动;所述第一阻挡片及第二阻挡片与所述挡板贴合时,向下翻转所述挡板能够将所述挡板推入所述容置孔内;
所述第二阻挡器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滑轨能够沿所述底座滑动,并能够使所述第二滑轨贴合所述第一滑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连接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的断面均为T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条,所述第二滑轨的底部与所述滑条相连,所述第二滑轨远离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用于将第二滑轨紧固于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呈平面结构,所述挡板水平置于所述容置孔内时,所述连接块的顶面与所述容置孔的顶部贴合,使得所述挡板能够保持于水平状态。
CN202010122078.6A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56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2078.6A CN111256834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2078.6A CN111256834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6834A CN111256834A (zh) 2020-06-09
CN111256834B true CN111256834B (zh) 2021-02-05

Family

ID=7094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207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56834B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68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3573A (zh) * 2021-12-22 2022-01-21 汕头大学 一种室内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4190Y (zh) * 2003-06-11 2004-07-07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摄像型人体红外测温装置
JP6315964B2 (ja) * 2013-12-10 2018-04-25 オプ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能動型物体検出センサ
CN210108522U (zh) * 2019-07-19 2020-02-21 深圳市日盛泽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温度感应装置
CN110715738A (zh) * 2019-11-27 2020-01-21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病人体温采集用自助式额温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6834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6834B (zh) 一种防疫检测系统
CN111122013A (zh) 一种人体温度自动测量机器人及测量方法
KR101427712B1 (ko) 승객 안전 차단 시스템을 구비한 대중 교통 시스템용 정거장의 승강 시설물
WO2016133298A1 (ko) 주차장의 충돌 방지 장치 및 시스템
US9534409B2 (en) Automatic multiprocessing ca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system for multilevel car park
CN211729198U (zh) 一种非接触式人体温度自动测量机器人
CN111681343A (zh) 人员免下车的车辆通关方法
CN205531474U (zh) 智能接合公交车站遮雨棚
CA2807986C (en) Arrangement for orienting multi-track motor vehicles in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in parking lots
CN208329760U (zh) 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场
CN217455959U (zh) 电缆架空型升降式安全门
KR20130004561U (ko) 스쿨존 내에 설치되는 교통신호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교통신호 시스템
CN213509834U (zh)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的出入口平台
CN212905444U (zh) 一种倒车雷达测试系统
KR200346767Y1 (ko) 개폐장치를 구비한 정문
CN212482733U (zh) 一种车内人员温度检测设备
CN105931489A (zh) 一种停车场车位检测识别装置
CN205768948U (zh) 一种带轨道绝缘梯固定架的电力抢修车
CN215669177U (zh) 一种用于车辆进出的轻便路障带装置
CN210606108U (zh) 一种停车场车位指示结构
CN110843484A (zh) 一种汽车防晒装置
CN205426529U (zh) 一种盲区检测设备的模拟测试装置
CN210442954U (zh) 公路运输超高预警装置
CN214832147U (zh) 高速公路用应急安全检查车
CN210127688U (zh) 智能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1

Address after: 272000 no.061, Jihe Road, Sishui County,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ang Jun

Address before: 330000 2602, unit 2, building 22, Vanke Jinyu international, Shuanggang West Street, Qingshanhu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ong Zhaol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