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1744B - 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1744B
CN111251744B CN202010144423.6A CN202010144423A CN111251744B CN 111251744 B CN111251744 B CN 111251744B CN 202010144423 A CN202010144423 A CN 202010144423A CN 111251744 B CN111251744 B CN 1112517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k
book block
block
case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44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1744A (zh
Inventor
庹明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engtu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gtu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gtu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gtu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44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1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1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1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1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1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1/00Casing-in
    • B42C11/04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casing-in or applying covers to boo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书芯上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该书芯上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书壳刷胶;将书芯翻转至竖直位置;将书壳移动到火线刀的顶部;将书芯移动到书壳的上方;火线刀带动书壳的两侧向上移动到一定位置,两个火线刀相向运动;将书本翻转至水平位置,同时书芯与书壳的两侧贴合;再对书本进行压平和压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解放工作人员,增加工作效率,书芯在上壳之前,将书芯与书壳的书脊先行接触定位,书芯上壳时,书芯和书脊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再将书壳的两侧与书芯夹紧,增加定位的准确性,书本和书芯经初步压火线后,再将书芯的两侧与书壳粘合,避免出现错位现象,增加了书本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芯上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印刷装订技术领域,随着市场的需求,对书籍印刷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书籍都需要对书本进行精装封面。目前印刷装订领域没有完全自动的书本精装系统,只能采用手动或半自动机器完成,主要缺点是生产出来的书芯、书壳定位不准,经常出现四周、边位歪斜的情况,导致精装书籍外形不美观。同时,人工操作难以对上胶量的大小与均匀度很准确的把握,因此制作的精装书籍的精致程度大大的减弱,无法满足精装的要求,废品率高且不被客户接受。同时,手动或半自动操作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手工制作的效率较低,所以只适宜用于小批量订单生产,往往无法及时的完成稍大的订单需求,因此只好增加劳动力,但是大量的劳动力势必带来人力管理的不便及生产成本的增加。
半自动的主要工作过程是在机器上方放置书壳,使书壳为打开状态,将书芯推送到处于两个刷胶装置中间的书芯传送板上,两个刷胶装置靠拢,书芯传送板在传送板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着书芯上升,经过刷胶装置两面刷胶,将书芯顶起并与书壳汇合粘接,完成书本制作过程,然后书芯传送板带着书本运动至一翻板处,由翻板将书本推倒在输送带上进行收集,上完书壳的书本再经过成型压平和压槽工序后完成最终加工。其中,当书壳被送到既定位置时,等待书芯到来,书芯被书芯传动板顶起至顶部的书壳位置时,与书壳汇合粘接,但是,这种书芯上壳方式会导致书壳位置不准确,或是在推送过程中使得书芯的粘接位置发生变化,降低了书本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上述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书壳堆放在书壳承放区,书壳的刷胶面朝上,将处于最底部的书壳移动到刷胶位,通过喷胶装置进行刷胶;
步骤二,书芯堆放在书芯承放区,驱动处于最底部的书芯水平移动,当书芯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将书芯翻转至竖直位置;
步骤三,将已刷胶的书壳移动到两个相对设置的火线刀的顶部,且两个火线刀的刀刃分别处于书壳的书脊的外侧;
步骤四,将竖直放置的书芯移动到书壳的上方,且书壳的书脊与书芯的位置相对应,书芯向下运动,直至书芯与书壳的书脊接触,保持书芯位置不变;
步骤五,两个火线刀带动书壳的两侧同步向上移动,直至火线刀的刀刃抵在书壳的夹紧位置处,两个火线刀相向运动,初步夹紧书壳和书芯;
步骤六,书壳和书芯移动到火线刀远离书壳承放区的一侧,将竖直放置的书芯和书壳翻转至水平位置,同时,带动书壳的两侧朝向书芯的方向靠拢,使得书芯与书壳的两侧贴合;
步骤七,经初步粘合的书本进行压平和压槽后得到成品。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书壳推手推动书壳,且书壳推手为两组,两组书壳推手单独驱动,其中一组书壳推手将处于书壳承放区的书壳推送至刷胶位,另一组书壳推手将处于刷胶位的已刷胶的书壳推送至火线刀的顶部。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二中,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书芯推手将处于书芯承放区的书芯推送至翻转设备的顶部,再通过翻转设备将书芯翻转至竖直位置,翻转装置的端部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两个挡板均沿着书壳的传送方向设置,书芯翻转至两个挡板之间。
可选的,两个挡板的底部间隔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远离火线刀的一端设有端板,书壳穿过第一传送带的底部朝向火线刀方向移动,书芯翻转至两个挡板之间后,书芯的上壳端落在第一传送带的顶部,第一传送带带动书芯朝向端板的方向移动,直至书芯与端板的侧面接触。
可选的,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夹紧装置,在所述步骤四中,当书芯与端板接触后,第一夹紧装置夹紧书芯的底部两侧,第一传送带向下运动,书芯的底部与第一传送带脱离,第一夹紧装置带动书芯移动到书壳的上方后,第一夹紧装置向下运动,直至书芯与书脊接触,保持第一夹紧装置的位置不变。
可选的,工作台上设有第二夹紧装置,在所述步骤六中,当书壳与书芯初步夹紧后,第一夹紧装置将书芯松开,并移动至第一传送带的顶部,此时,第二夹紧装置处于书芯的上方,通过第二夹紧装置夹紧书芯,并带动书芯向上移动,书芯带动书壳与火线刀脱离后,第二夹紧装置带动书芯和书壳移动,下放书芯,书壳的两侧与工作台上的两个挡杆接触后,朝向书芯方向靠拢,使得书壳与书芯的侧面贴合,挡杆的底部设有导向弯板,经贴合的书本与导向弯板接触后翻转至水平位置。
可选的,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同步移动,当第一夹紧装置处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时,第二夹紧装置处于火线刀的上方,当第一夹紧装置带动书芯移动到火线刀的上方时,第二夹紧装置带动经初步夹紧的书芯和书壳移动到两个挡杆的上方。
可选的,两个火线刀的中部设有支撑板,在所述步骤五中,两个火线刀带动书壳的两侧向上移动时,书壳的书脊通过支撑板和书芯固定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七中,经初步粘合的书本通过间隔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进行压平,经压平的书本移动到第二传动带的顶面,第二传送带带动书本移动到压槽位,通过间隔设置的上火线刀和下火线刀对书本进行压槽。
可选的,上火线刀和下火线刀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外侧,经压平的书本移动到第二传送带的顶部时,书本的压槽侧向外伸出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带动书本移动到一定位置后,通过推板朝向第二传送带的方向推动书本,使得书本的压槽位处于上火线刀和下火线刀之间,通过弹性压板压紧书本,再对书本进行压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解放工作人员,增加工作效率,书芯在上壳之前,将书芯与书壳的书脊先行接触定位,书芯上壳时,书芯和书脊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再将书壳的两侧与书芯夹紧,增加定位的准确性,书本和书芯经初步压火线后,再将书芯的两侧与书壳粘合,避免出现错位现象,增加了书本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书芯上壳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用于实现书芯上壳方法的书芯上壳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书芯的翻转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带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火线刀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上火线刀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书本传送装置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书壳;11、书芯;12、书本;13、喷胶装置;20、火线刀;21、支撑板;30、挡板;31、第一传送带;32、端板;40、第一夹紧装置;41、第二夹紧装置;42、夹板;43、夹块;50、导向弯板;60、上压辊;61、下压辊;70、第二传动带;71、推板;72、上火线刀;73、弹性压板;80、定位板;81、限位板;82、第三传送带;83、压轮;84、压轮底座;85、压轮支架;86、翻板;90、第四传送带;91、转轴;92、辅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1所示,各个书壳10展开放平,并沿竖直方向堆放在书壳承放区,书壳10的刷胶面朝上,将处于最底部的书壳10移动到刷胶位,通过喷胶装置13进行刷胶。其中,书壳10的书脊两侧开有书槽,书槽的长度方向与书壳10的移动方向相同。
步骤二,书芯11堆放在书芯承放区,驱动处于最底部的书芯11水平移动,当书芯11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将书芯11翻转至竖直位置。具体地,书芯11沿竖直方向堆放在书芯承放区,且书芯11的上壳端朝向书芯11的移动方向放置,便于书芯11的上壳。该处的上壳端是指书芯11与书壳10连接的一端。
具体地,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书芯推手将处于书芯承放区的书芯11推送至翻转设备的顶部,再通过翻转设备将书芯11翻转至竖直位置,结合图2和图5所示,翻转装置的端部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30,两个挡板30均沿着书壳10的传送方向设置,书芯11翻转至两个挡板30之间,通过挡板30使得书芯11保持竖直位置。其中,靠近翻转装置一侧的挡板30的高度应低于另一个挡板30的高度,避免翻转过程中,翻转装置将书芯11翻转至挡板30的外侧。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书芯承放区包括定位板80和限位板81,定位板80为平行设置的两个,书芯11堆放在两个定位板80之间,限位板81设置在书芯11朝向翻转装置的一侧,限位板81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可供其中一个书芯11通过。限位板81的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厚度的书芯11。书芯推手滑动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书芯推手推动处于最底侧的书芯11。
翻转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传送带82,且每个第三传送带82的顶部对应设有一个压轮83,书芯推手将书芯11推送至第三传送带82的顶部。具体地,如图4所示,工作台上设有压轮底座84,压轮底座84上转动设有压轮83之间,压轮83转动设置在压轮支架85上,压轮支架85与压轮底座84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使得压轮83产生向下的压力,通过设置压轮83,使得压轮83压紧被推送到第三传送带82顶部的书芯11,确保书芯11在第三传送带82上稳定传送。翻转装置还包括与第三传送带82相间设置的翻板86,翻板86沿竖直方向转动,用于将书芯11翻转至两个挡板30之间。
步骤三,将已刷胶的书壳10移动到两个相对设置的火线刀20的顶部,且两个火线刀20的刀刃分别处于书壳10的书脊的外侧。其中,书壳10的中心线与两个火线刀20的对称线重合,确保上壳位置定位的准确性。
具体地,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书壳推手推动书壳10,且书壳推手为两组,两组书壳推手单独驱动,其中一组书壳推手将处于书壳承放区的书壳10推送至刷胶位,另一组书壳推手将处于刷胶位的已刷胶的书壳10推送至火线刀20的顶部。当书壳推手将已刷胶的书壳10推送至火线刀20的顶部时,另一个书壳推手可将处于书壳承放区的书壳10推送至刷胶位进行刷胶,两组书壳推手之间相互不会影响,有效增加工作效率,
步骤四,将竖直放置的书芯11移动到书壳10的上方,且书壳10的书脊与书芯11的位置相对应,书芯11向下运动,直至书芯11与书壳10的书脊接触,保持书芯11位置不变。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书芯11的传送与书壳10的传送之间相互影响,在两个挡板30的底部间隔设有第一传送带31,第一传送带31远离火线刀20的一端设有端板32,书壳10穿过第一传送带31的底部朝向火线刀20方向移动。当书芯11翻转至两个挡板30之间后,书芯11的上壳端落在第一传送带31的顶部,第一传送带31带动书芯11朝向端板32的方向移动,直至书芯11与端板32的侧面接触,用于书芯11位置的定位,使得翻转至竖直位置的书芯11在传送过程中,其传送起点不变,增加定位的准确性。
结合图2和图6所示,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夹紧装置40,当书芯11与端板32接触后,第一夹紧装置40穿过挡板30与第一传送带31之间的间隙夹紧书芯11的底部两侧,第一传送带31向下运动,使得书芯11的底部与第一传送带31脱离,避免书芯11的底部与第一传送带31之间出现摩擦,确保书芯11的完整性。第一夹紧装置40带动书芯11移动到书壳10的上方后,第一夹紧装置40向下运动,直至书芯11与书脊接触,保持第一夹紧装置40的位置不变。
其中,第一夹紧装置4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42,两个夹板42分别设置在夹板底座上,且夹板42可相对于夹板底座沿竖直方向移动和水平方向移动。两个夹板42的侧面底部均设有夹块43,其中一个夹块43上设有导向柱,夹块43与导向柱滑动配合,且处于夹板42与夹块43之间的部分导向柱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弹簧,夹块43可沿着导向柱的长度方向伸缩。
使用时,通过两个夹板42上的夹块43穿过挡板30与第一传送带31之间的间隙夹紧书芯11,其中一个夹块43活动设置,避免对书芯11的侧面产生压痕,增加成品效果,且该种传送方式定位准确,使得书芯11准确落位,提高了书本12的合格率。同时,为了避免夹板42带动书芯11移动过程中,书芯11的底部与第一传送带31的顶部摩擦,也可通过上调夹板42,使得书芯11的底部脱离第一传送带31。且为了防止书芯11在传送过程中,书芯11的书页散开,可在工作台上沿着书芯11的传送方向设置两条限位杆。
步骤五,如图7所示,两个火线刀20带动书壳10的两侧同步向上移动,直至火线刀20的刀刃抵在书壳10的夹紧位置处,两个火线刀20相向运动,初步夹紧书壳10和书芯11。其中,两个火线刀20的中部设有支撑板21,两个火线刀20带动书壳10的两侧向上移动时,书壳10的书脊通过支撑板21和书芯11固定位置,此过程中,支撑板21起到反向支撑的作用,增加书芯11和书壳10定位的准确性。
步骤六,书壳10和书芯11移动到火线刀20远离书壳承放区的一侧,将竖直放置的书芯11和书壳10翻转至水平位置,同时,带动书壳10的两侧朝向书芯11的方向靠拢,使得书芯11与书壳10的两侧贴合。
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6所示,工作台上设有第二夹紧装置41,当书壳10与书芯11初步夹紧后,第一夹紧装置40将书芯11松开,并移动至第一传送带31的顶部,此时,第二夹紧装置41处于书芯11的上方,通过第二夹紧装置41夹紧书芯11,并带动书芯11向上移动,书芯11带动书壳10与火线刀20脱离后,第二夹紧装置41带动书芯11和书壳10移动到火线刀20远离书壳承放区的一侧,并且,书壳10和书芯11初步夹紧后,火线刀20复位,避免影响第二夹紧装置41带动书芯11和书壳10移动。其中第二夹紧装置41的设置与第一夹紧装置40的设置方式相同。
进一步优化地,如图6所示,第一夹紧装置40和第二夹紧装置41沿着书芯11的传送方向同步移动,当第一夹紧装置40处于第一传送带31的上方时,第二夹紧装置41处于火线刀20的上方,当第一夹紧装置40带动书芯11移动到火线刀20的上方时,第二夹紧装置41带动经初步夹紧的书芯11和书壳10移动到两个挡杆的上方。该种设计方式有效增加工作效率,且减少驱动设备的成本。
如图9所示,第二夹紧装置41带动书本12脱离火线刀20后,下放书芯11,书壳10的两侧与工作台上的两个挡杆接触后,朝向书芯11方向靠拢,使得书壳10与书芯11的侧面贴合,挡杆的底部设有导向弯板50,经贴合的书本12与导向弯板50接触后翻转至水平位置。具体地,两个挡杆沿着书壳10的传送方向设置,且两个挡杆之间的间隙大于书本12的厚度,挡杆与书壳10的接触面为滑面,避免挡杆剐蹭书壳10表面。第二夹紧装置41下放书芯11之前,先带动书芯11和书壳10向下移动,使得书壳10的底部处于两个挡杆之间,避免出现书壳10和书芯11在下落过程中,未落入两个挡杆之间的现象。
步骤七,经初步粘合的书本12进行压平和压槽后得到成品。具体地,结合图8和图9所示,经初步粘合的书本12通过间隔设置的上压辊60和下压辊61进行压平,经压平的书本12移动到第二传动带70的顶面,第二传送带带动书本12移动到压槽位,通过间隔设置的上火线刀72和下火线刀20对书本12进行压槽。
其中,上压辊60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书本12在通过上压辊60与下压辊61之间时,书本12的顶部推动上压辊60向上移动,但上压辊60的顶部连接有弹性部件,为上压辊60提供向下的压力,进而压紧书本12,同时,避免出现因压力过大,造成书本12变形的现象,确保成品效果。
如图8所示,上火线刀72和下火线刀20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外侧,经压平的书本12移动到第二传送带的顶部时,书本12的压槽侧向外伸出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带动书本12移动到一定位置后,通过推板71朝向第二传送带的方向推动书本12,使得书本12的压槽位处于上火线刀72和下火线刀20之间,通过弹性压板73压紧书本12,再对书本12进行压槽,通过设置弹性压板73可防止书壳10在外力挤压的作用下张开,进而避免出现压槽错位的现象,增加了书本12的合格率。
进一步优化地,如图9所示,翻转至水平位置的经贴合的书本12通过书本传送装置移动到上压辊60和下压辊61之间。具体地,书本传送装置包括与导向弯板50连接的第四传送带90,在书本12惯性的作用下,书本12经过导向弯板50后有一定的速度,进而使得书本12移动至第四传送带90的顶部,且第四传送带90与第二传送带垂直设置。书本传送装置还包括转轴91组件和推送组件,转轴91组件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转轴91,经第四传送带90传送的书本12移动到各个转轴91的顶部,且转轴91的传送方向与第四传送带90的传送方向相同,处于边部的转轴91的侧面设有辅助板92,辅助板92沿着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通过各个转轴91传送书本12,直至书本12与辅助板92接触,再通过推送装置将转轴91上的书本12推送至上压辊60和下压辊61之间进行压平。该种设计方式可确保书本12方向的一致性,便于后续压平和压槽。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解放工作人员,增加工作效率,书芯11在上壳之前,将书芯11与书壳10的书脊先行接触定位,书芯11上壳时,书芯11和书脊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再将书壳10的两侧与书芯11夹紧,增加定位的准确性,书本12和书芯11经初步压火线后,再将书芯11的两侧与书壳10粘合,避免出现错位现象,增加了书本12的合格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书壳堆放在书壳承放区,书壳的刷胶面朝上,将处于最底部的书壳移动到刷胶位,通过喷胶装置进行刷胶;
步骤二,书芯堆放在书芯承放区,驱动处于最底部的书芯水平移动,当书芯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将书芯翻转至竖直位置;
在所述步骤二中,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书芯推手将处于书芯承放区的书芯推送至翻转设备的顶部,再通过翻转设备将书芯翻转至竖直位置,翻转装置的端部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两个挡板均沿着书壳的传送方向设置,书芯翻转至两个挡板之间;
两个挡板的底部间隔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远离火线刀的一端设有端板,书壳穿过第一传送带的底部朝向火线刀方向移动,书芯翻转至两个挡板之间后,书芯的上壳端落在第一传送带的顶部,第一传送带带动书芯朝向端板的方向移动,直至书芯与端板的侧面接触;
步骤三,将已刷胶的书壳移动到两个相对设置的火线刀的顶部,且两个火线刀的刀刃分别处于书壳的书脊的外侧;
步骤四,将竖直放置的书芯移动到书壳的上方,且书壳的书脊与书芯的位置相对应,书芯向下运动,直至书芯与书壳的书脊接触,保持书芯位置不变;
步骤五,两个火线刀带动书壳的两侧同步向上移动,直至火线刀的刀刃抵在书壳的夹紧位置处,两个火线刀相向运动,初步夹紧书壳和书芯;
步骤六,书壳和书芯移动到火线刀远离书壳承放区的一侧,将竖直放置的书芯和书壳翻转至水平位置,同时,带动书壳的两侧朝向书芯的方向靠拢,使得书芯与书壳的两侧贴合;
步骤七,经初步粘合的书本进行压平和压槽后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通过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书壳推手推动书壳,且书壳推手为两组,两组书壳推手单独驱动,其中一组书壳推手将处于书壳承放区的书壳推送至刷胶位,另一组书壳推手将处于刷胶位的已刷胶的书壳推送至火线刀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夹紧装置,在所述步骤四中,当书芯与端板接触后,第一夹紧装置夹紧书芯的底部两侧,第一传送带向下运动,书芯的底部与第一传送带脱离,第一夹紧装置带动书芯移动到书壳的上方后,第一夹紧装置向下运动,直至书芯与书脊接触,保持第一夹紧装置的位置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第二夹紧装置,在所述步骤六中,当书壳与书芯初步夹紧后,第一夹紧装置将书芯松开,并移动至第一传送带的顶部,此时,第二夹紧装置处于书芯的上方,通过第二夹紧装置夹紧书芯,并带动书芯向上移动,书芯带动书壳与火线刀脱离后,第二夹紧装置带动书芯和书壳移动,下放书芯,书壳的两侧与工作台上的两个挡杆接触后,朝向书芯方向靠拢,使得书壳与书芯的侧面贴合,挡杆的底部设有导向弯板,经贴合的书本与导向弯板接触后翻转至水平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同步移动,当第一夹紧装置处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时,第二夹紧装置处于火线刀的上方,当第一夹紧装置带动书芯移动到火线刀的上方时,第二夹紧装置带动经初步夹紧的书芯和书壳移动到两个挡杆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火线刀的中部设有支撑板,在所述步骤五中,两个火线刀带动书壳的两侧向上移动时,书壳的书脊通过支撑板和书芯固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七中,经初步粘合的书本通过间隔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进行压平,经压平的书本移动到第二传动带的顶面,第二传送带带动书本移动到压槽位,通过间隔设置的上火线刀和下火线刀对书本进行压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火线刀和下火线刀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外侧,经压平的书本移动到第二传送带的顶部时,书本的压槽侧向外伸出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带动书本移动到一定位置后,通过推板朝向第二传送带的方向推动书本,使得书本的压槽位处于上火线刀和下火线刀之间,通过弹性压板压紧书本,再对书本进行压槽。
CN202010144423.6A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Active CN111251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4423.6A CN111251744B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4423.6A CN111251744B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1744A CN111251744A (zh) 2020-06-09
CN111251744B true CN111251744B (zh) 2021-08-31

Family

ID=70954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4423.6A Active CN111251744B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1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6864B (zh) * 2021-04-18 2021-12-14 广东金宣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书本加工的自动上壳机
CN113427926B (zh) * 2021-06-01 2023-07-07 河南省中凌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液粘贴书籍外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5121A1 (de) * 1994-01-31 1995-08-02 Grapha-Holdin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üchern oder Broschüren
CN202115130U (zh) * 2011-05-16 2012-01-18 城市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书壳上胶装置
CN203567395U (zh) * 2013-09-25 2014-04-30 周建华 一种自动书本精装系统
CN203780098U (zh) * 2014-03-04 2014-08-20 兰溪市瑞和水钻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书壳机的压平压槽装置
CN204309425U (zh) * 2014-07-30 2015-05-06 梁中华 上封面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8385B2 (ja) * 1996-02-17 2005-08-24 ホリゾン・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
CN2406817Y (zh) * 2000-03-01 2000-11-22 深圳市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上、下双环形导轨的胶订包本机
IT1394424B1 (it) * 2009-05-26 2012-06-15 New Bind Srl Macchina polivalente per l'applicazione automatica di copertine o di risguardi e dorsino
CN201950984U (zh) * 2010-12-21 2011-08-31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平装胶订机的微调机构
CN202242396U (zh) * 2011-08-23 2012-05-30 淮南光华光神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胶订包本机封面同步调节装置
CN103260891B (zh) * 2011-08-24 2015-07-29 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 封皮粘贴机及具备该封皮粘贴机的装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5121A1 (de) * 1994-01-31 1995-08-02 Grapha-Holdin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üchern oder Broschüren
CN202115130U (zh) * 2011-05-16 2012-01-18 城市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书壳上胶装置
CN203567395U (zh) * 2013-09-25 2014-04-30 周建华 一种自动书本精装系统
CN203780098U (zh) * 2014-03-04 2014-08-20 兰溪市瑞和水钻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书壳机的压平压槽装置
CN204309425U (zh) * 2014-07-30 2015-05-06 梁中华 上封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1744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1744B (zh) 一种书芯上壳的方法
CN109109380A (zh) 一种纸箱提手的热熔胶自动穿扣机及其安装方法
CN105919278B (zh) 全自动光机电一体化数控毛刷切毛方法及切毛装置
CN208796835U (zh) 一体式贴片电感多工位折整机
US1693606A (en) Gluing machine
CN104985501A (zh) 全自动勺子磨边机
CN110933587A (zh) 音膜处理装置
CN202356574U (zh) 一种链条生产设备
CN111036724B (zh) 折弯机用上料装置
CN210272984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耳扣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0025520U (zh) 一种用于切纸机边挡板自动整平装置
CN212373023U (zh) 用于上壳机的书芯上壳装置
CN217435159U (zh) 一种软包装制袋机配套连线高速理袋机
CN204868401U (zh) 全自动勺子磨边机
CN209335705U (zh) 超滤端盖切割机
CN207451005U (zh) 一种咭书自动分中装置
CN212373024U (zh) 用于上壳机的书本压平压槽装置
CN107147985B (zh) 一种自动音膜成型机
CN215645400U (zh) 一种双芯线的分线扭线装置
CN109434680A (zh) 一种斜磨机用2.5d玻璃上下料设备
CN217395199U (zh) 一种防火保温板压制成型装置
CN212305048U (zh) 一种振动盘式转子插片机
CN214490857U (zh) 一种包装纸机对齐修边机构
CN214266778U (zh) 一种包装箱手提带孔位自动打孔装置
CN112849996A (zh) 木片磨边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