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2595B - 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2595B
CN111242595B CN201911412441.1A CN201911412441A CN111242595B CN 111242595 B CN111242595 B CN 111242595B CN 201911412441 A CN201911412441 A CN 201911412441A CN 111242595 B CN111242595 B CN 111242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platform
monitoring information
erp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24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2595A (zh
Inventor
田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Information Co ltd Enterprise Service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Information Co ltd Enterprise Service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Information Co ltd Enterprise Service Branch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Information Co ltd Enterprise Service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9114124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2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2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2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该应用于ERP服务器端的信息交换方法,包括:根据从ERP用户端获取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提取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将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并接收所述支付平台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分配的支付标识;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有支付标识;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该方法安全地实现了两个平台间的数据交换,支付作业安全、可靠,支付效率高,资源开销小。

Description

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资源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平台的税务和财务部门,需要通过特定的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工作,并由支付平台与扣款软件对接完成扣款。
由于ERP平台与支付平台完全隔离,使用ERP平台的财务人员重新理解并学习支付平台的单据录入规则,并在支付平台的客户端录入ERP平台中的付款信息,以及在ERP平台的客户端手动更新支付信息等。这种繁琐的流程导致支付效率低下;在两个平台分别增加了作业任务时间,占用了计算资源和时间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目前ERP平台中执行支付任务时间长、支付效率低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包括:
根据从ERP用户端获取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提取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其中,待支付单据标识是从ERP用户端展示的人机交互界面中获取的;
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将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并接收所述支付平台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分配的支付标识;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有支付标识;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的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或已支付成功;
在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支付成功时,确定与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对应的支付标识对应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更新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获取并分析支付平台自行生成的支付单据数据,通过sql语句从日志中筛选出insert语句,确定在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
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用于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通过逐一改变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并截取sql,查看与各项控件相应地改变的变量,确定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与支付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
所述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与支付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用于确定与ERP平台支付单据的各项控件与ERP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的差异,从而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ERP服务器端查询支付平台发送到的扣款软件的报文日志,通过交叉对比数据项,筛选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
所述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用于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
设置定时器;
由定时器触发服务接口访问ERP数据库,查询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的支付标识,以生成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
由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预先设定的服务接口,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
由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预先设定的服务接口,从支付平台获取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配置于ERP服务器端,包括:
单据数据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从ERP用户端获取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提取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其中,待支付单据标识是从ERP用户端展示的人机交互界面中获取的;
支付指令转换单元,用于:
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支付标识获取单元,用于:
将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并接收所述支付平台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分配的支付标识;
支付监控信息更新单元,用于: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有支付标识;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还包括:
支付监控信息请求单元,用于: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的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或已支付成功;
单据数据更新单元,用于:
在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支付成功时,确定与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对应的支付标识对应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更新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支付平台服务器端,包括:
接收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生成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并发送所述支付标识至ERP平台;
接收记载有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访问支付平台数据库,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并发送所述支付监控信息至ERP平台,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配置于支付平台服务器端,包括:
支付标识发送单元,用于:
接收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生成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并发送所述支付标识至ERP平台;
支付监控信息发送单元,用于:
接收记载有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访问支付平台数据库,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并发送所述支付监控信息至ERP平台,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本发明提供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从ERP用户端收集待支付单据,将收集到的待支付单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将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发送至支付平台;获取针对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获取针对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并回传至ERP平台;更新针对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并生成日志。自动安全地实现了两个平台间的数据交换,支付作业安全、可靠,支付效率高,资源开销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中请求支付平台数据格式的语句清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应该理解为,ERP平台包括ERP服务器端、ERP用户端和ERP数据库,ERP服务器端管理储存业务单据数据的数据库;ERP用户端通过访问ERP服务器端来访问该储存业务数据的数据库。
应该理解为,支付平台包括支付服务器端和支付数据库,支付服务器端管理用于储存支付数据的数据库。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包括:
步骤S110:根据从ERP用户端获取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提取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其中,待支付单据标识是从ERP用户端展示的人机交互界面中获取的;
步骤S120: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步骤S130:将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并接收所述支付平台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分配的支付标识;
步骤S140: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有支付标识;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应该理解为,步骤S130可以在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时间执行;而步骤140:则可以在在预先设定的第二时间执行,其中,第一时间早于第二时间,两者之间的差值数倍于定时器的定时周期。
应该理解为,步骤S140中,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有支付标识,必须由ERP平台主动发起,从而保证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该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实现了将ERP平台支付单据在支付平台支付。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的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或已支付成功;
在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支付成功时,确定与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对应的支付标识对应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更新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该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实现了将从支付平台获取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到ERP平台的支付单据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获取并分析支付平台自行生成的支付单据数据,通过sql语句从日志中筛选出insert语句,确定在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
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用于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该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实现了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通过逐一改变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并截取sql,查看与各项控件相应地改变的变量,确定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与支付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
所述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与支付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用于确定与ERP平台支付单据的各项控件与ERP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的差异,从而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该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实现了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ERP服务器端查询支付平台发送到的扣款软件的报文日志,通过交叉对比数据项,筛选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
所述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用于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该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实现了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
设置定时器;
由定时器触发服务接口访问ERP数据库,查询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的支付标识,以生成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
由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预先设定的服务接口,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
由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预先设定的服务接口,从支付平台获取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
该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基于定时器完成ERP平台与支付平台之间单据信息的交互,为平台间或者内外网的穿透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200,配置于ERP服务器端,包括:
单据数据确定单元210,用于:
根据从ERP用户端获取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提取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其中,待支付单据标识是从ERP用户端展示的人机交互界面中获取的;
支付指令转换单元220,用于:
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支付标识获取单元230,用于:
将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并接收所述支付平台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分配的支付标识;
支付监控信息更新单元240,用于: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有支付标识;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进一步地,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还包括:
支付监控信息请求单元,用于: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的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或已支付成功;
单据数据更新单元,用于:
在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支付成功时,确定与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对应的支付标识对应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更新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应用于支付平台服务器端,包括:
步骤S310:接收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生成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并发送所述支付标识至ERP平台;
步骤S320:接收记载有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访问支付平台数据库,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并发送所述支付监控信息至ERP平台,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400,配置于支付平台服务器端,包括:
支付标识发送单元410,用于:
接收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生成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并发送所述支付标识至ERP平台;
支付监控信息发送单元420,用于:
接收记载有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访问支付平台数据库,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并发送所述支付监控信息至ERP平台,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前述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从ERP用户端收集待支付单据,将收集到的待支付单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将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发送至支付平台;获取针对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获取针对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并回传至ERP平台;更新针对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并生成日志。自动安全地实现了两个平台间的数据交换,支付作业安全、可靠,支付效率高,资源开销小。
前述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能够完成两种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安全同步地获取支付平台所需要的单据信息及ERP平台所需的支付状态信息。具体地,自动安全地获取相关数据库中需要的数据信息,并同步另一平台且能够定时自动更新的数据交互方法。
前述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用于完成ERP平台生成的支付单据的支付任务。其中,用于ERP服务器端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从ERP用户端获取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提取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其中,待支付单据标识是ERP用户在ERP用户端展示的人机交互界面中选择的;
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将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并接收所述支付平台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分配的支付标识;
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时间,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支付标识;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其中,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记载支付标识,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已支付等待审核;
在预先设定的第二时间,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的支付标识;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已支付等待审核;
在预先设定的第三时间,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的支付标识。
该实施例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提供了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的完整步骤。针对ERP平台待支付单据数量大的特点,基于定时器,周期地从ERP用户端收集多张待支付单据。
具体地,周期地将收集到的多张待支付单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周期地将收集到的多个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发送至支付平台;周期地将获取的针对多个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回传至ERP平台;周期地将获取的针对多个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回传至ERP平台;周期地更新针对多个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并生成支付日志。
也即,在每一个定时器触发的处理程序中,分别针对不同支付状态的业务单据分组及批量地进行处理,在连续的多个定时器周期内完成一个ERP支付单据的支付任务,支付效率高,资源开销小。
具体实施时,ERP平台的后台程序(也即ERP服务器端)将ERP支付单据对应的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支付平台生成对应的支付标识并返回支付标识至ERP平台;
在ERP服务器端,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预先设定的服务接口;
在ERP服务器端,服务接口访问ERP数据库,查询ERP已推送到支付平台且未支付成功的支付单据;
若有已推送到支付平台且未支付成功的支付单据,则服务接口将所述支付单据对应的支付标识推送至支付平台;支付平台查询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返回所述支付监控信息至ERP平台;
若没有已推送到支付平台且未支付成功的支付单据,则服务接口更新支付日志;
在ERP服务器端,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支付监控信息到对应的支付单据;并相应地更新与所述支付单据对应的其他业务数据。
该实施例的方法实现了在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安全高效地推送支付信息,安全地从支付平台获取支付信息,实现与支付平台的交互,提高了支付平台处理支付单据的工作效率。运用了定时器高效地完成平台间信息的交互,为平台间或者内外网的穿透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前述实施例安全地同步获取相关数据库中需要的单据信息,基于定时器完成ERP平台与支付平台之间单据信息的交互。具体地,在ERP平台的单据支付模块与支付平台的资金支付功能有效地进行数据交互。
如图5所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基于定时器的应用于企业ERP平台和支付平台的数据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企业ERP服务器端的单据支付模块,根据用户选择的需要支付的单据,提取需要支付的单据相应的信息;
步骤S2:通过截取支付平台支付单据的插入sql,配合页面控件对比工具和发送至扣款软件的报文分析,明确支付平台支付单据的必需项;
根据支付平台支付单据的必需项,处理提取到的需要支付的单据相应的信息,生成支付平台可直接处理的支付单据数据;
步骤S3:后台程序设置服务器,将ERP单据信息推送至支付平台;支付平台生成支付单据对应的支付标识并返回至ERP平台,以由ERP平台将支付单据的支付标识记录到对应的ERP支付单据中;
步骤S4:在ERP后台程序中设置定时器,并将定时器与服务接口连接,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服务接口,以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
步骤S5:服务接口在ERP数据库中查询已推送至支付平台且未支付成功的支付单据;
步骤S6:若步骤5中查询的支付单据数量不为零或支付单据信息不为空,将该支付单据对应的支付标识推送至支付平台,由支付平台根据支付标识查询最新的支付监控信息,并返回查询到的最新的支付监控信息至ERP平台;
步骤S7:ERP平台根据从支付平台返回的最新支付监控信息,根据对应的支付单据类型,更新至各支付单据及对应的其他单据;
步骤S8:若步骤5中查询的支付单据数量为零或支付单据信息为空,则更新操作日志;
如图3所示,步骤S1中,企业ERP服务器端根据用户选择的需要支付的单据,提取单据信息。本步骤是用户通过企业ERP的支付模块来完成的。ERP的单据支付模块包括ERP所有单据类型涉及到的支付单据。用户通过ERP用户端选择需要支付即需要推送到支付平台的单据,ERP服务器端获取该单据数据及在数据库中与其该单据对应的支付子表数据。
在步骤S2中,在支付平台提供数据库访问接口的情况下,ERP服务器端通过对比ERP平台和支付平台支付单据的异同,将ERP平台的支付单据数据生成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通过以下方法实现数据转换:
1)ERP服务器端获取并分析支付平台自行生成的支付单据数据,通过sql语句从日志中如附图4所示,筛选出insert语句,确定在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
2)编写页面控件对比工具确定两种平台单据页面各数据项的异同。通过逐一改变各项页面控件,并截取sql,查看响应地改变的变量,从而确定支付平台的资金支付功能涉及的人机交互页面中各控件与数据库字段的对应值;
3)支付平台在处理支付单据时,有支付平台发送报文到扣款软件这一过程。ERP服务器端通过查询支付平台发送到的扣款软件的报文日志,通过交叉对比数据项,筛选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从而保证可以成功完成支付过程。
在步骤S3中,ERP服务器端通过后台程序设置服务器,将ERP支付单据信息推送至支付平台;支付平台生成支付单据并返回对应信息。具体地,将ERP平台支付单据对应的支付子表生成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并将支付平台针对该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生成的支付标识返回ERP平台,以由ERP平台保存在ERP平台支付单据的支付子表中。
在步骤S4中,ERP服务器端在后台程序中设置定时器,并与服务接口连接;由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服务接口。具体地,设置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当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到时,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服务接口。
其中,采用XML配置方式设置定时器,XML配置包括:在配置文件中创建bean,创建schedule;在配置文件中创建bean,创建triggers;在配置文件中创建bean,指定定时器作用类的方法;在配置文件中创建作用类的bean。
在步骤S5中,ERP服务器端的服务接口在ERP数据库中查询已推送至支付平台且未支付成功的单据信息,具体地,根据在步骤S5中保存于支付子表的支付标识,获取未支付成功的但已推送过的支付子表的集合。若集合不为空,执行步骤S6、S7,若集合为空,执行步骤S8。
在步骤S6中,支付平台根据步骤S5得到的支付标识查询最新的支付监控信息,并返回至ERP平台。该步骤由定时器连接的服务接口及服务程序实现两个平台间自动安全的信息交互。
在步骤S7中,得到支付平台返回的最新支付监控信息,根据ERP平台的支付单据类型,更新至各单据,此步骤是通过步骤S6得到的支付平台返回的最新单据支付信息,根据单据类型,明确支付子表名称,并将其更新至ERP各支付子表再通过去重等数据操作,更新各子表的主单据的支付信息、记录操作日志等,其中,ERP平台的支付单据与ERP支付子表为一对一关系。
在步骤S8中,当步骤5中查询的单据信息为空,更新操作日志,此步骤也为后续功能的补充提供可能性,便于维护。
前述实施例的基于定时器的应用于企业ERP平台和支付平台的数据交换方法,实现了在有限数据库信息下,通过页面控件对比、日志截取、报文分析等角度完成两个平台之间相似但诸多不同的单据对比,得到所需的数据项;通过定时器的设置,自动安全的实现了两个平台间的数据交换,解决了两个平台后续操作产生时间差的问题,可灵活进行操作,方便后续升级。
前述实施例实现了基于定时器完成ERP单据信息与支付平台交换的方法,通过在企业ERP系统后台封装一个调用定时器的服务接口,通过定时器触发服务接口使得服务接口搜索并获取相关单据信息,完成与支付平台上支付监控信息的同步,并将已推送的支付单据生成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进一步推送给扣款软件的接口,完成支付过程,并定时同步回传至ERP服务器端。
前述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安全准确地实现ERP平台与支付平台的信息交互,无需手工录入和查验,大大的减少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应用平台后续业务发展的自主可提供了升级的空间。
以上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Claims (7)

1.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ERP服务器端,包括:
根据从ERP用户端获取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提取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其中,待支付单据标识是从ERP用户端展示的人机交互界面中获取的;
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其中,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包括: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获取并分析支付平台自行生成的支付单据数据,通过sql语句从日志中筛选出insert 语句,确定在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用于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或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通过逐一改变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并截取sql,查看与各项控件相应地改变的变量,确定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与支付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所述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与支付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用于确定与ERP平台支付单据的各项控件与ERP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的差异,从而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或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ERP服务器端查询支付平台发送到的扣款软件的报文日志,通过交叉对比数据项,筛选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所述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用于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将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并接收所述支付平台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分配的支付标识;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有支付标识;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的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或已支付成功;
在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支付成功时,确定与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对应的支付标识对应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更新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定时器;
由定时器触发服务接口访问ERP数据库,查询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的支付标识,以生成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
由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预先设定的服务接口,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
由定时器触发支付监控信息读取信号至预先设定的服务接口,从支付平台获取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
4.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ERP服务器端,包括:
单据数据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从ERP用户端获取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提取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其中,待支付单据标识是从ERP用户端展示的人机交互界面中获取的;
支付指令转换单元,用于:
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其中,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转化规则,将所述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包括: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获取并分析支付平台自行生成的支付单据数据,通过sql语句从日志中筛选出insert 语句,确定在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必输项以及默认项用于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或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通过逐一改变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并截取sql,查看与各项控件相应地改变的变量,确定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与支付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所述支付页面内的各项控件与支付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用于确定与ERP平台支付单据的各项控件与ERP平台的数据库内字段的对应值的差异,从而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或
根据支付平台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ERP服务器端查询支付平台发送到的扣款软件的报文日志,通过交叉对比数据项,筛选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所述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中的数据库必须项用于将ERP平台的单据数据转换为支付平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
支付标识获取单元,用于:
将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推送至支付平台,并接收所述支付平台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分配的支付标识;
支付监控信息更新单元,用于: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有支付标识;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付监控信息请求单元,用于:
向支付平台发送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所述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记载的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
根据接收到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数据,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提交等待支付或已支付成功;
单据数据更新单元,用于:
在所述支付监控信息为已支付成功时,确定与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对应的支付标识对应的待支付单据标识,更新与所述待支付单据标识对应的单据数据。
6.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支付平台服务器端,包括:
接收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生成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并发送所述支付标识至ERP平台;其中,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由ERP服务器端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转换得到;
接收记载有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访问支付平台数据库,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并发送所述支付监控信息至ERP平台,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7.一种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支付平台服务器端,包括:
支付标识发送单元,用于:
接收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生成针对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的支付标识并发送所述支付标识至ERP平台;其中,所述可作业的支付指令由ERP服务器端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转换得到;
支付监控信息发送单元,用于:
接收记载有支付标识的支付监控信息更新请求,访问支付平台数据库,确定与所述支付标识对应的支付监控信息,并发送所述支付监控信息至ERP平台,所述支付监控信息包括已提交等待支付。
CN201911412441.1A 2019-12-31 2019-12-31 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242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2441.1A CN111242595B (zh) 2019-12-31 2019-12-31 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2441.1A CN111242595B (zh) 2019-12-31 2019-12-31 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595A CN111242595A (zh) 2020-06-05
CN111242595B true CN111242595B (zh) 2024-02-23

Family

ID=7087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2441.1A Active CN111242595B (zh) 2019-12-31 2019-12-31 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2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7099A (zh) * 2020-10-27 2021-02-09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5818A (ja) * 2000-09-01 2002-07-23 Mitsui-Soko Co Ltd 在庫管理方法、および、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WO2008005018A2 (en) * 2006-07-06 2008-01-10 Firethorn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CN105528682A (zh) * 2015-12-23 2016-04-27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多付款单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6651668A (zh) * 2016-09-26 2017-05-10 武汉金康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饮账单自动实时分润支付方法
CN107067233A (zh) * 2017-05-09 2017-08-18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异构erp系统
CN108197914A (zh) * 2017-12-29 2018-06-22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229925A (zh) * 2018-02-01 2018-06-29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电子回单的数据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9829789A (zh) * 2019-01-31 2019-05-31 海南指间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超市订单管理系统
CN110322332A (zh) * 2019-07-08 2019-10-11 众立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支付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178993A (zh) * 2019-12-26 2020-05-1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服务分公司 一种基于发票容器自动调取发票电子档案的方法及系统
CN114897523A (zh) * 2022-04-29 2022-08-12 北京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支付平台的支付渠道对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61397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Chang-Tse Lee Electronic coin systems and methods utilizing coins digitally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5818A (ja) * 2000-09-01 2002-07-23 Mitsui-Soko Co Ltd 在庫管理方法、および、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WO2008005018A2 (en) * 2006-07-06 2008-01-10 Firethorn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CN105528682A (zh) * 2015-12-23 2016-04-27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多付款单的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6651668A (zh) * 2016-09-26 2017-05-10 武汉金康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饮账单自动实时分润支付方法
CN107067233A (zh) * 2017-05-09 2017-08-18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异构erp系统
CN108197914A (zh) * 2017-12-29 2018-06-22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229925A (zh) * 2018-02-01 2018-06-29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电子回单的数据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9829789A (zh) * 2019-01-31 2019-05-31 海南指间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超市订单管理系统
CN110322332A (zh) * 2019-07-08 2019-10-11 众立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支付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178993A (zh) * 2019-12-26 2020-05-1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服务分公司 一种基于发票容器自动调取发票电子档案的方法及系统
CN114897523A (zh) * 2022-04-29 2022-08-12 北京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支付平台的支付渠道对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entralized Solution to securely transfer Payment Information electronically to banks from Multipl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ystems;Manu Kohli;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1-8 *
应用管控平台实现现金流量预算管控;陈迈;王瑜;吴霆声;;电力信息化(第12期);69-72 *
物流系统与ERP 系统的信息交换机制;王 川;中国物流与采购(第3期);56-58 *
试论城乡商贸流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意义;陈奇;;福建电脑;20130525(05);74-7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595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6490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to a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0472518C (zh) 类别设定的支持方法和装置
CN111178836B (zh) 电子单据的批量归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47357B (zh) 数据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38625A (zh)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0435144C (zh) 图像数据获取系统、数字复合机和系统管理服务器
CN111242595B (zh) Erp平台与支付平台间信息交换方法及装置
CN103119618A (zh) 数据库、业务内容数据管理服务器和业务内容数据管理程序
CN112862593A (zh) 信用评分卡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661569B (zh) 用户行为数据动态埋点采集方法
CN101281623A (zh) 建构管理软件的验证方法
CN115600890A (zh) 一种工件生产进度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30997A (zh) 一种数据并行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0880883B1 (ko) Rfid 미들웨어의 비즈니스 프로세스 관리 시스템 및방법
US9721306B2 (en) Data linkage support system and data linkage support method
KR101869653B1 (ko) 온-나라 연계 행정업무 전산화 시스템,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행정업무 전산화 처리 방법
US20220051109A1 (en) System of intelligence learning agents leveraging expertise capture for work heuristics management
US20060282499A1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WO2013005246A1 (ja) 携帯端末管理サーバ、および携帯端末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09032688A (zh) 页面跳转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933830B1 (ko) 전사적 자원 관리 서버와 연결된 캐시 장치
KR101933831B1 (ko) 전사적 자원 관리 서버와 연결된 모니터링 장치
US200301100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terial management
CN115221305B (zh) 机器人协作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485693B (zh) 接口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