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2061A -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2061A
CN111232061A CN202010128458.0A CN202010128458A CN111232061A CN 111232061 A CN111232061 A CN 111232061A CN 202010128458 A CN202010128458 A CN 202010128458A CN 111232061 A CN111232061 A CN 111232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connecting structure
inclined strut
pillar
inser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84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成
张丽江
刘称意
蓝平辉
唐章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te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84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2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2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2061A/zh
Priority to EP20186388.3A priority patent/EP3871954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2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2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 B62D31/025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having modular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立柱;上腰梁,与立柱连接;下腰梁,位于上腰梁下方,并与立柱连接;斜撑,分别连接立柱与下腰梁;斜撑、立柱和下腰梁共同围成三角形支架;应用本发明的车身连接结构,能够减少斜撑脱落的可能的同时,加强结构强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

Description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大型汽车生产过程中,由于车身的尺寸较大,如果采用生产小型汽车常用的整体冲压骨架,会由于冲压件尺寸过大,造成冲压设备难于制造;因此在大型汽车中常常采用多根钢梁搭接成的搭接结构充当骨架,并在骨架外层覆盖蒙皮。
在大型汽车的搭接结构中,为了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常常需要在上腰梁和下腰梁之间设置斜撑;在汽车加速、急刹车等场景下,车身骨架会自下而上传递较大的剪力,此时这些剪力会传递到斜撑与上腹梁以及斜撑与下腹梁固定的位置,由于上下腹梁平行设置,两个固定位置会成大巨大的剪力,容易造成两个固定位置的螺栓剪断,造成斜撑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身连接结构,能够减少斜撑脱落的可能的同时,加强结构强度。
本发明一方面的车身连接结构,包括:立柱;上腰梁,与立柱连接;下腰梁,位于上腰梁下方,并与立柱连接;斜撑,分别连接立柱与下腰梁;斜撑、立柱和下腰梁共同围成三角形支架。
进一步地,立柱为工字型结构,斜撑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插入部插入立柱的两个翼缘板之间设置。
进一步地,插入部与翼缘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斜撑位于插入部根部的位置设置有抵挡部。
进一步地,立柱的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距离a与插入部的宽度b之间满足0.2mm<a-b<1mm。
进一步地,插入部与翼缘板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立柱的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距离a与插入部的宽度b之间满足0.1mm<b-a<0.4mm。
进一步地,斜撑位于插入部根部的位置设置有抵挡部。
进一步地,上腰梁和立柱之间设置有内套板。
进一步地,立柱中空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车身连接结构,还包括蒙皮,蒙皮与车身连接结构连接。
应用本发明的车身连接结构,由于斜撑两端分别连接下腰梁与立柱,当车身传递剪力时,斜撑与立柱的固定部主要承受来自立柱的压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连接处主要承受剪力的情况,斜撑脱落的可能大大减少;进一步地,斜撑、立柱和下腰梁共同围城三角形支架,可以保证支架下方靠近受力部的位置更加稳固,减少车身支架的晃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连接结构的轴侧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C-C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的轴侧图;
上述附图包含以下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2395135930000021
Figure BDA00023951359300000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5,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10;上腰梁120,与立柱110连接;下腰梁130,位于上腰梁120下方,并与立柱110连接;斜撑140,分别连接立柱110与下腰梁130;斜撑140、立柱110和下腰梁130共同围成三角形支架。
应用本实施例的车身连接结构,由于斜撑140两端分别连接下腰梁130与立柱110,当车身传递剪力时,斜撑140与立柱110的固定部主要承受来自立柱110的压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连接处主要承受剪力的情况,斜撑140脱落的可能大大减少;进一步地,斜撑140、立柱110和下腰梁130共同围城三角形支架,可以保证支架下方靠近受力部的位置更加稳固,减少车身支架的晃动。
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斜撑140固定在上腰梁120和下腰梁130上时,斜撑140两端的固定部分均会承受较大的剪力,容易失效;而将斜撑140一端固定在立柱110上,另一端固定在下腰梁130上后,斜撑140一端承受压力,另一端承受剪力,可以减少两端同时承受相同性质的力造成两端同时失效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斜撑140、立柱110和下腰梁130共同围城三角形支架的宽度从下往上递增,增加支架下端的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立柱110为工字型结构,斜撑140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141,插入部141插入立柱110的两个翼缘板之间设置,工字型的立柱110可以保证支架承力性能的同时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同时立柱110的两个翼缘将插入部141包裹起来进一步能够加强结构稳定性,其中插入部141和两个翼缘板之间可以通过焊接以及铆接等多种方式固定。
当然也可以采用将工字钢两翼缘板安装在插入部141中间的空间内的方法固定斜撑140和立柱110。
为了方便翼缘板和插入部141的焊接,插入部141与翼缘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斜撑140位于插入部141根部的位置设置有抵挡部142,此时插入部141与翼缘板之间的间隙能够方便焊接时金属溶液充分结合翼缘板和插入部141,抵挡部142可以为斜撑140提供抵接立柱110的力,保证焊接稳定。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焊缝间隙过大导致空焊或者焊缝间隙过小导致溶液无法流动,立柱110的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距离a与插入部141的宽度b之间满足0.2mm<a-b<1mm;此时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距离a指的是两个翼缘板内侧边之间的距离,二插入部141的宽度指的是插入部141两侧外边之间的宽度,其中尺寸a和尺寸b为配合尺寸。
可以理解,当立柱110和斜撑140之间采用铆接时,可以将插入部141和翼缘板之间设置为过盈配合,方便铆钉穿透翼缘板和插入部141,防止插入部141受到铆钉挤压而折断,同时还可以使得斜撑140和立柱110在铆接时相对位置稳定,无需单独设置固定工装。
具体地,插入部141可以采用两端分别与两个翼缘板配合,中间空心的结构,以方便铆接。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铆接时立柱110和斜撑140之间相对位置稳定的同时,方便两者的装配,防止出现插入部141无法插入两个翼缘板之间的情况,立柱110的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距离a与插入部141的宽度b之间满足0.1mm<b-a<0.4mm。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上腹梁和立柱110之间的固定,上腰梁120和立柱110之间设置有内套板150;进一步地,可以在下腹梁和立柱110之间也设置内套板150。
如图4所示,斜撑140和下腹梁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或铆接等结构固定,也可以仿照斜撑140与立柱110的固定结构,对斜撑140和下腹梁之间进行固定。
为了节约车身结构的制造材料,可以将立柱110中空设置。
其中,车身连接结构各个部件均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实现整车的轻量化。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车身连接结构,还包括蒙皮100,蒙皮100与车身连接结构连接。
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身连接结构作为整个汽车的汽车框架的一部分,设置在车窗开孔的下方,车身蒙皮100连接在下腹梁版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110);
上腰梁(120),与所述立柱(110)连接;
下腰梁(130),位于所述上腰梁(120)下方,并与所述立柱(110)连接;
斜撑(140),分别连接所述立柱(110)与所述下腰梁(130);
所述斜撑(140)、所述立柱(110)和所述下腰梁(130)共同围成三角形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至于,所述立柱(110)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斜撑(140)的一端设置有插入部(141),所述插入部(141)插入所述立柱(110)的两个翼缘板之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141)与所述翼缘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斜撑(140)位于所述插入部(141)根部的位置设置有抵挡部(1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的两个所述翼缘板之间的距离a与所述插入部(141)的宽度b之间满足0.2mm<a-b<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141)与所述翼缘板之间为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的两个所述翼缘板之间的距离a与所述插入部(141)的宽度b之间满足0.1mm<b-a<0.4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140)位于所述插入部(141)根部的位置设置有抵挡部(1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腰梁(120)和所述立柱(110)之间设置有内套板(1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0)中空设置。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连接结构,还包括蒙皮(100),所述蒙皮(100)与所述车身连接结构连接。
CN202010128458.0A 2020-02-28 2020-02-28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Pending CN111232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458.0A CN111232061A (zh) 2020-02-28 2020-02-28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EP20186388.3A EP3871954A1 (en) 2020-02-28 2020-07-17 Vehicle body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8458.0A CN111232061A (zh) 2020-02-28 2020-02-28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2061A true CN111232061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6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8458.0A Pending CN111232061A (zh) 2020-02-28 2020-02-28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871954A1 (zh)
CN (1) CN11123206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7329C (zh) * 2007-06-14 2009-03-11 侯久荣 全承载厢式车身
EP2181914B1 (de) * 2008-10-30 2011-12-21 Klaus-Dieter Wirth Gerippesäule für ein Gerippe eines Grossraumfahrzeugs
CN202508172U (zh) * 2011-12-08 2012-10-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延伸式客车侧围装置
CN102501907A (zh) * 2011-12-08 2012-06-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延伸式客车侧围结构
CN205930941U (zh) * 2016-08-22 2017-02-08 北京科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骨架结构
CN206598890U (zh) * 2017-03-23 2017-10-31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公交客车车身铝骨架的新型斜撑连接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1954A1 (en)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0876U (zh) 电池下箱体及电池系统
US6695393B1 (en) Kinetic energy absorbing rail for an automotive frame
CN104284829A (zh) 汽车的车身架构造
CN212149045U (zh)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1232061A (zh) 车身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0555162U (zh) 日字形截面横梁主管的铝合金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01834053U (zh) 汽车地板侧碰加强器
CN211223619U (zh)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CN210000409U (zh)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CN211167095U (zh)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JP4373553B2 (ja) 車体用エネルギー吸収部材構造
CN110126770A (zh) 一种前下防护结构及装置
CN112519887A (zh)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21288999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支架的高强度连接件
CN220163816U (zh) 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CN215621526U (zh) 座椅横梁总成及汽车
KR20070004375A (ko) 충격흡수기능이 우수한 중앙분리대의 설치공법
CN111762265A (zh)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CN218242057U (zh) 用于电池托盘的侧边框、电池托盘、电池包和车辆
CN218021838U (zh) 连接支架、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20764045U (zh) 一种防撞装置及车门
CN219584304U (zh) 纵梁前端板、机舱框架和车辆
CN217804342U (zh) 电池防撞保护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20163990U (zh) 前纵梁结构和车辆
CN216102423U (zh) 一种前地板框架结构、车辆前地板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