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3616B -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3616B
CN111223616B CN202010152324.2A CN202010152324A CN111223616B CN 111223616 B CN111223616 B CN 111223616B CN 202010152324 A CN202010152324 A CN 202010152324A CN 111223616 B CN111223616 B CN 111223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ealing
cable
cavity
rollers
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2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3616A (zh
Inventor
徐兴川
王强强
熊永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ubang Wire &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ubang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ubang Wire &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ubang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2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3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3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3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3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3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0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feed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heat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heat treatment
    • H01B13/0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heat treatment for heat extr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放线架、拉丝机构、水槽、收线架、水泵、退火箱、牵引架、退火腔、储液腔、第一退火辊、第二退火辊、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回流管、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本发明通过将退火箱和牵引架均设置在水槽顶部,可有效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缩小生产成本,储液腔内部的冷却水可对退火腔进行降温,实现对电缆的退火处理,电缆在退火腔内部上下往复运动,电缆在退火腔内部行程更长,退火效果更佳,电缆与第一退火辊和第二退火辊接触时的降温效率要比电缆在退火腔内部其他位置高,形成对电缆的渐变式退火处理,使得退火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连拉连退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可实现电缆的一体化生产。
但现有的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占地面积大,退火效果不佳,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缩小设备的占地面积,减少生产成本,加强退火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放线架、拉丝机构、水槽、收线架和水泵,所述拉丝机构设于所述放线架和所述水槽之间,所述水槽设于所述拉丝机构和所述收线架之间,所述水槽顶部靠近所述拉丝机构一侧设有退火箱,所述水槽顶部另一侧设有牵引架,所述退火箱内部设有退火腔,所述退火箱内部于所述退火腔外侧设有储液腔,所述退火腔内侧底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退火辊,所述退火腔内侧顶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二退火辊,所述水泵进水口上设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一端与所述水槽底部连接,所述水泵出水口上设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一端与所述储液腔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腔外壁顶部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所述水槽顶部连接,所述第一退火辊内部贯穿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退火辊内部贯穿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均与所述储液腔贯通。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通过将退火箱和牵引架均设置在水槽顶部,可有效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缩小生产成本,水泵可通过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将水槽内部的冷却水输送到储液腔内部,水流从回流管回流到水槽内部进行循环利用,储液腔内部的冷却水可对退火腔进行降温,实现对电缆的退火处理,电缆穿过第一退火辊和第二退火辊,在退火腔内部上下往复运动,电缆在退火腔内部行程更长,退火效果更佳,储液腔内部的冷却水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可有效加强第一退火辊和第二退火辊的退火效果,且第一退火辊和第二退火辊的温度比退火腔内部空间的温度更低,电缆与第一退火辊和第二退火辊接触时的降温效率要比电缆在退火腔内部其他位置高,形成对电缆的渐变式退火处理,使得退火效果更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槽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水泵设于所述支撑板一侧,支撑板可对水槽进行支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槽内部靠近所述退火箱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导向辊,所述水槽内部另一侧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二导向辊,所述水槽内部于所述第二导向辊上方设有若干个第三导向辊,电缆进入水槽之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可对电缆进行导向,第三导向辊可对电缆进行转向,电缆在水槽内部的行走路径更长,冷却效果更佳,便于电缆进入牵引架内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架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若干所述第一牵引辊与若干第二牵引辊呈对称且设于所述牵引架内侧,所述第一牵引辊和所述第二牵引辊均呈弧形排布,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可对电缆进行牵引。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退火箱两侧均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穿过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退火腔贯通,电缆从退火箱一侧的第一开口进入退火腔,从退火箱另一侧的第一开口伸出退火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架两侧均设有第二开口,供电缆穿过牵引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退火箱外壁设有与所述回流管相匹配的辅助架,可加强回流管的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退火辊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退火辊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进入退火腔内部的电缆分布更加均匀。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退火腔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退火辊相匹配的第一支撑轴,所述退火腔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退火辊相匹配的第二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可对第一退火辊进行旋转支撑,第二支撑轴可对第二退火辊进行旋转支撑。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将退火箱和牵引架均设置在水槽顶部,可有效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缩小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水泵、退火腔、储液腔、第一退火辊、第二退火辊、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和回流管,储液腔内部的冷却水可对退火腔进行降温,实现对电缆的退火处理,电缆在退火腔内部上下往复运动,电缆在退火腔内部行程更长,退火效果更佳。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使得第一退火辊和第二退火辊的温度比退火腔内部空间的温度更低,电缆与第一退火辊和第二退火辊接触时的降温效率要比电缆在退火腔内部其他位置高,形成对电缆的渐变式退火处理,使得退火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水槽的主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退火箱的主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退火箱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为:1放线架、2拉丝机构、3水槽、4收线架、5水泵、6退火箱、7牵引架、8退火腔、9储液腔、10第一退火辊、11第二退火辊、12第一输液管、13第二输液管、14回流管、15第一通槽、16第二通槽、17支撑板、18第一导向辊、19第二导向辊、20第三导向辊、21第一牵引辊、22第二牵引辊、23第一开口、24第二开口、25辅助架、26第一支撑轴、27第二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放线架1、拉丝机构2、水槽3、收线架4和水泵5,所述拉丝机构2设于所述放线架1和所述水槽3之间,所述水槽3设于所述拉丝机构2和所述收线架4之间,所述水槽3顶部靠近所述拉丝机构2一侧设有退火箱6,所述水槽3顶部另一侧设有牵引架7,所述退火箱6内部设有退火腔8,所述退火箱6内部于所述退火腔8外侧设有储液腔9,所述退火腔8内侧底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退火辊10,所述退火腔8内侧顶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二退火辊11,所述水泵5进水口上设有第一输液管12,所述第一输液管12一端与所述水槽3底部连接,所述水泵5出水口上设有第二输液管13,所述第二输液管13一端与所述储液腔9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腔9外壁顶部设有回流管14,所述回流管14一端与所述水槽3顶部连接;
所述水槽3底部设有支撑板17,所述水泵5设于所述支撑板17一侧,支撑板17可对水槽3进行支撑;
所述水槽3内部靠近所述退火箱6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导向辊18,所述水槽3内部另一侧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二导向辊19,所述水槽3内部于所述第二导向辊19上方设有若干个第三导向辊20,电缆进入水槽3之后第一导向辊18和第二导向辊19可对电缆进行导向,第三导向辊20可对电缆进行转向,电缆在水槽3内部的行走路径更长,冷却效果更佳,便于电缆进入牵引架7内部;
所述牵引架7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牵引辊21和第二牵引辊22,若干所述第一牵引辊21与若干第二牵引辊22呈对称且设于所述牵引架7内侧,所述第一牵引辊21和所述第二牵引辊22均呈弧形排布,第一牵引辊21和第二牵引辊22可对电缆进行牵引;
所述退火箱6两侧均设有第一开口23,所述第一开口23穿过所述储液腔9与所述退火腔8贯通,电缆从退火箱6一侧的第一开口23进入退火腔8,从退火箱6另一侧的第一开口23伸出退火腔8;
所述牵引架7两侧均设有第二开口24,供电缆穿过牵引架7;
所述退火箱6外壁设有与所述回流管14相匹配的辅助架25,可加强回流管14的稳定性;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退火辊1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退火辊11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进入退火腔8内部的电缆分布更加均匀;
所述退火腔8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退火辊10相匹配的第一支撑轴26,所述退火腔8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退火辊11相匹配的第二支撑轴27,第一支撑轴26可对第一退火辊10进行旋转支撑,第二支撑轴27可对第二退火辊11进行旋转支撑。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将退火箱6和牵引架7均设置在水槽3顶部,可有效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缩小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水泵5、退火腔8、储液腔9、第一退火辊10、第二退火辊11、第一输液管12、第二输液管13和回流管14,水泵5可通过第一输液管12和第二输液管13将水槽3内部的冷却水输送到储液腔9内部,水流从回流管14回流到水槽3内部进行循环利用,储液腔9内部的冷却水可对退火腔8进行降温,实现对电缆的退火处理,电缆穿过第一退火辊10和第二退火辊11,在退火腔8内部上下往复运动,电缆在退火腔8内部行程更长,退火效果更佳;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占地面积大,退火效果不佳,生产成本高问题;
如附图2-6所示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退火辊10内部的第一通槽15,所述第二退火辊11内部贯穿设有第二通槽16,所述第一通槽15和所述第二通槽16均与所述储液腔9贯通。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通槽15和第二通槽16,储液腔9内部的冷却水穿过第一通槽15和第二通槽16,可有效加强第一退火辊10和第二退火辊11的退火效果,且第一退火辊10和第二退火辊11的温度比退火腔8内部空间的温度更低,电缆与第一退火辊10和第二退火辊11接触时的降温效率要比电缆在退火腔8内部其他位置高,形成对电缆的渐变式退火处理,使得退火效果更佳。
本发明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7,通过将退火箱6和牵引架7均设置在水槽3顶部,可有效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缩小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水泵5、退火腔8、储液腔9、第一退火辊10、第二退火辊11、第一输液管12、第二输液管13和回流管14,储液腔9内部的冷却水可对退火腔8进行降温,实现对电缆的退火处理,电缆在退火腔8内部上下往复运动,电缆在退火腔8内部行程更长,退火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2-6,通过设置第一通槽15和第二通槽16,使得第一退火辊10和第二退火辊11的温度比退火腔8内部空间的温度更低,电缆与第一退火辊10和第二退火辊11接触时的降温效率要比电缆在退火腔8内部其他位置高,形成对电缆的渐变式退火处理,使得退火效果更佳。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放线架(1)、拉丝机构(2)、水槽(3)、收线架(4)和水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机构(2)设于所述放线架(1)和所述水槽(3)之间,所述水槽(3)设于所述拉丝机构(2)和所述收线架(4)之间,所述水槽(3)顶部靠近所述拉丝机构(2)一侧设有退火箱(6),所述水槽(3)顶部另一侧设有牵引架(7),所述退火箱(6)内部设有退火腔(8),所述退火箱(6)内部于所述退火腔(8)外侧设有储液腔(9),所述退火腔(8)内侧底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一退火辊(10),所述退火腔(8)内侧顶部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二退火辊(11),所述水泵(5)进水口上设有第一输液管(12),所述第一输液管(12)一端与所述水槽(3)底部连接,所述水泵(5)出水口上设有第二输液管(13),所述第二输液管(13)一端与所述储液腔(9)底部连接,所述储液腔(9)外壁顶部设有回流管(14),所述回流管(14)一端与所述水槽(3)顶部连接,所述第一退火辊(10)内部贯穿设有第一通槽(15),所述第二退火辊(11)内部贯穿设有第二通槽(16),所述第一通槽(15)和所述第二通槽(16)均与所述储液腔(9)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底部设有支撑板(17),所述水泵(5)设于所述支撑板(17)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内部靠近所述退火箱(6)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导向辊(18),所述水槽(3)内部另一侧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二导向辊(19),所述水槽(3)内部于所述第二导向辊(19)上方设有若干个第三导向辊(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架(7)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牵引辊(21)和第二牵引辊(22),若干所述第一牵引辊(21)与若干第二牵引辊(22)呈对称且设于所述牵引架(7)内侧,所述第一牵引辊(21)和所述第二牵引辊(22)均呈弧形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箱(6)两侧均设有第一开口(23),所述第一开口(23)穿过所述储液腔(9)与所述退火腔(8)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架(7)两侧均设有第二开口(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箱(6)外壁设有与所述回流管(14)相匹配的辅助架(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退火辊(1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退火辊(11)之间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腔(8)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退火辊(10)相匹配的第一支撑轴(26),所述退火腔(8)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退火辊(11)相匹配的第二支撑轴(27)。
CN202010152324.2A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Active CN111223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2324.2A CN111223616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2324.2A CN111223616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3616A CN111223616A (zh) 2020-06-02
CN111223616B true CN111223616B (zh) 2021-02-19

Family

ID=70829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2324.2A Active CN111223616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36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9145B2 (ja) * 2011-01-19 2016-10-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098250A (zh) * 2016-07-29 2016-11-09 广东南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KR101880955B1 (ko) * 2016-10-11 2018-07-24 이선케이블주식회사 전선용 코팅장치
CN207308596U (zh) * 2017-09-29 2018-05-04 天津市小猫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线电缆拉丝装置
CN207756616U (zh) * 2017-12-07 2018-08-24 江西兴成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铜线同时拉丝生产线的连放连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3616A (zh) 202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25663Y (zh) 多道次拉拔高速水箱拉丝机
CN204817501U (zh) 一种中拉连续退火拉丝机
CN111223616B (zh) 一种连拉连退电线电缆一体化生产设备
CN111934240B (zh) 一种电缆沟内电缆辅助铺设设备
CN212322727U (zh) 一种线缆生产芯线冷却机构
CN217474460U (zh) 一种电缆电线生产的铜拉丝机
KR100671408B1 (ko) 절연 부스바 코팅 제조장치
CN208392618U (zh) 一种电缆加工装置
CN212597984U (zh) 一种ffc排线用的扁平铜线拉线装置
CN210286282U (zh) 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CN112024623A (zh) 一种ffc排线用的扁平铜线拉线装置
CN111403117A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3277598U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冷却装置
CN218676581U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冷却装置
CN218566059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电缆干燥装置
CN211719339U (zh) 一种包覆设备上的冷却机构
CN213353504U (zh) 一种聚乙烯电缆护套料生产用冷却降温装置
CN102280212A (zh) 用于电缆导电线芯绞合生产中的水冷式绞制装置
CN215868790U (zh) 高可靠性节能电缆生产线辅助设备
CN205935799U (zh) 立体式机房
CN216353568U (zh) 一种生产聚酯漆包铜圆线的高速押出装置
CN212967241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托架
CN209625919U (zh) 一种电线加工用水冷装置
CN220638819U (zh) 立式液态硅胶挤出线设备立体式布置结构
CN220873309U (zh)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