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1436A -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1436A
CN111221436A CN202010002712.2A CN202010002712A CN111221436A CN 111221436 A CN111221436 A CN 111221436A CN 202010002712 A CN202010002712 A CN 202010002712A CN 111221436 A CN111221436 A CN 111221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layer
exposure area
repeated exposure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27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1436B (zh
Inventor
曾琴
许邹明
范文金
刘纯建
张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27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1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1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1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1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1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用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导通。触控模组包括:触控感应电极层,触控驱动电极层,以及位于触控感应电极层和触控驱动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触控感应电极层划分为第一正常曝光区以及第一重复曝光区;触控驱动电极层划分为第二正常曝光区以及第二重复曝光区;第一重复曝光区的正投影和第二重复曝光区的正投影互不交叠;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在第一正常曝光区,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在第一重复曝光区以及在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区域,触控感应电极层还包括虚设触控电极;在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区域,触控驱动电极通过绝缘层的过孔与虚设电极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对大尺寸显示屏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大尺寸显示屏的生产对设备和掩膜版要求更高,使得成本很高,为降低成本,拼接技术被研发出来用于对应大尺寸屏的制作。拼接技术,即小尺寸掩膜版一次无法完成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曝光,需要利用小尺寸掩膜板多次曝光拼接完成。
现有技术的拼接技术采用重复曝光的方式进行曝光,而对于触控显示产品,当制作包括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的触控模组时,触控感应电极在其连接方向上不需要拼接,触控驱动电极在其连接方向上需要拼接,因此现有技术触控感应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的重复曝光区设置在虚设触控感应电极对应的区域,在该区域,为确保触控驱动电极的导通,在设计时将重复曝光区的电极的网格线的线宽加粗,以便在发生偏移的情况重复曝光区的网格线也能搭接,但是由于设备精度问题,在曝光镀膜过程中设备定位与实际做出膜层位置会存在一定的偏移,即便采用重复曝光工艺,仍会出现搭接不良,对于触控感应电极,由于拼接区对应虚设触控电极区域,即便出现搭接不良,也不会影响触控感应电极的导通,但是对于触控驱动电极,当出现搭接不良时,则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导通,触控模组无法对触控进行检测。
综上,现有技术采用拼接技术形成的触控显示产品,容易出现触控驱动电极搭接不良,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导通,影响产品良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用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触控感应电极层,触控驱动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划分为第一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一重复曝光区;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划分为第二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二重复曝光区;
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电极;
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以及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区域,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还包括虚设触控电极;
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区域,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所述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虚设电极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对应于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虚设触控电极的第一正常曝光区,第一正常曝光区的虚设触控电极不需要进行拼接工艺,因此第一正常曝光区的虚设触控电极不会出现搭接不良的问题,在第二重复曝光区,由于触控驱动电极与虚设触控电极电连接,即便触控驱动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可以通过虚设触控电极导通,从而可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在其延伸方向导通,避免影响产品良率。
可选地,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以及所述虚设触控电极均具有网格状结构。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由于在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触控驱动电极通过绝缘层的过孔与虚设触控电极电连接,而虚设触控电极对应触控感应电极层的正常曝光区不会出现搭接不良,即便触控驱动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可以通过虚设触控电极导通,因此触控驱动电极层无需在第二重复曝光区增加网格状结构网格的线宽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断开,并且,由于触控感应电极层的第一重复曝光区对应于虚设触控电极的区域,即便虚设触控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不会对触控感应电极的导通造成影响,不会影响触控模组的触控功能,因此触控感应电极层也无需在第一重复曝光区增加网格状结构网格的线宽,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亮点或亮线不良,改善产品显示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网点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结构网点的正投影不重合。
可选地,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点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中心重合。
可选地,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衬底基板和保护层;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背离所述绝缘层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层的图案;其中,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具有第一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一重复曝光区,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和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还包括虚设触控电极;
在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之上形成绝缘层;
在所述绝缘层形成暴露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的所述虚设触控电极的过孔;
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层的图案;其中,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具有第二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和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不交叠,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覆盖所述过孔,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虚设电极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触控感应电极层的第一重复曝光区与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互不交叠,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对应于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虚设触控电极的第一正常曝光区,即第一正常曝光区形成虚设触控电极不需要进行拼接工艺,因此第一正常曝光区形成虚设触控电极不会出现搭接不良的问题,在第二重复曝光区,由于触控驱动电极与虚设触控电极电连接,即便形成的触控驱动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可以通过虚设触控电极导通,从而可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在其延伸方向导通,避免影响产品良率。
可选地,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层的图案,具体包括:
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具有网格状结构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虚设触控电极的图案,其中,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所述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层的图案,具体包括:
形成具有网格状结构的触控驱动电极的图案,其中,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中触控感应电极层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中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模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模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沿CC’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如图1~图3所示,所述触控模组包括:触控感应电极层1,触控驱动电极层2,以及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1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2之间的绝缘层3;
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1划分为第一正常曝光区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4之间的第一重复曝光区5;
如图3所示,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2划分为第二正常曝光区6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6之间的第二重复曝光区7;
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5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7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触控驱动电极8;
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4,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1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9;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5以及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7所覆盖的区域,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1还包括虚设触控电极10;
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7所覆盖的区域,所述触控驱动电极8通过所述绝缘层3的过孔11与所述虚设电极10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可以是采用拼接曝光工艺形成的大尺寸触控模组,图1仅示出触控感应电极层,图2中仅示出触控驱动电极层,图3是沿图2中AA’的截面图,图1中仅示出部分触控感应电极以及虚设触控电极,图2中仅示出部分触控驱动电极。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中,触控感应电极层中虚设触控电极并不需要实现触控功能,虚设触控电极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显示均一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对应于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虚设触控电极的第一正常曝光区,第一正常曝光区的虚设触控电极不需要进行拼接工艺,因此第一正常曝光区的虚设触控电极不会出现搭接不良的问题,在第二重复曝光区,由于触控驱动电极与虚设触控电极电连接,即便触控驱动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可以通过虚设触控电极导通,从而可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在其延伸方向导通,避免影响产品良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衬底基板12和保护层13;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1位于所述衬底12之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2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1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2一侧,所述保护层13位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2背离所述绝缘层3一侧。
可选地,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以及所述虚设触控电极均具有网格状结构。
触控驱动电极和虚设触控电极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如图4所示,图4中仅示出部分触控驱动电极8和虚设触控电极10的图案,触控驱动电极8和虚设触控电极10均具有网格状结构。为了更直观示出触控驱动电极和虚设触控电极的设置方式,图4中还示出了区域14的放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以第二重复曝光区触控驱动电极的网格状结构不存在搭接不良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如果在具体实施时,出现如图5所示的情况,第二重复曝光区7触控驱动电极8的网格状结构在区域15存在搭接不良,第二重复曝光区触控驱动电极的网格状结构通过绝缘层的过孔与虚设触控电极的网格状结构电连接,该区域虚设触控电极未进行重复曝光工艺,虚设触控电极不存在搭接不良,触控驱动电极的网格与虚设触控电极的网格电连接即可以使得触控驱动电极导通。
可选地,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电极以及虚设触控电极中,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均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5中,仅是用粗细不同的线对触控驱动电机的网格和虚设触控电极的网格进行区分,并不代表触控驱动电极和虚设触控电极的网格实际线宽。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拼接工艺为了避免搭接不良会在重复曝光区增加网格线宽,即重复曝光区网格线宽宽于正常曝光区的网格线宽,相当于在重复曝光区形成了金属块,重复曝光区与正常曝光区网格线宽不一致,会造成亮点、亮线不良,影响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由于在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触控驱动电极通过绝缘层的过孔与虚设触控电极电连接,而虚设触控电极对应触控感应电极层的正常曝光区不会出现搭接不良,即便触控驱动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可以通过虚设触控电极导通,因此触控驱动电极层无需在第二重复曝光区增加网格状结构网格的线宽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断开,并且,由于触控感应电极层的第一重复曝光区对应于虚设触控电极的区域,即便虚设触控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不会对触控感应电极的导通造成影响,不会影响触控模组的触控功能,因此触控感应电极层也无需在第一重复曝光区增加网格状结构网格的线宽,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亮点或亮线不良,改善产品显示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网点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结构网点的正投影不重合。如图4所示,触控驱动电极8和虚设触控电极10中网点的正投影不重合。
可选地,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点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中心重合。如图4所示,触控驱动电极8的网点和虚设触控电极10网格中心重合。
可选地,所述绝缘层的过孔的图案与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虚设触控电极的图案相似,即过孔的图案也可以是网格状,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区域,虚设触控电极网格的正投影落入网格状过孔的正投影内。
当过孔的图案也为网格状的情况下,图4中沿BB’的截面如图6所示,沿BB’的截面,触控驱动电极8的网格与虚设触控电极10的网格互不交叠,即该区域触控驱动电极8的网格与虚设触控电极10的网格未连接;图4中沿CC’的截面如图7所示,沿BB’的截面对应于触控驱动电极8的网格与虚设触控电极10的网格的区域,在该区域触控驱动电极8的网格与虚设触控电极10的网格通过绝缘层3的过孔11电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过孔的图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够使得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区域触控驱动电极的网格与虚设触控电极的网格通过过孔电连接即可。过孔也可以仅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与虚设触控电极需要接触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衬底基板例如可以是玻璃基板,触控感应电极层和触控驱动电极层的材料例如可以包括金属,保护层和绝缘层的材料例如可以是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层的图案;其中,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具有第一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一重复曝光区,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和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还包括虚设触控电极;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玻璃基板上沉积金属层,采用图形化工艺形成触控感应电极以及虚设触控电极的图案,图形化工艺例如可以在金属层上涂覆光刻胶,之后利用拼接工艺,即利用尺寸小于衬底基板的掩膜板进行多次曝光工艺,形成第一正常曝光区以及第一重复曝光区;
S102、在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之上形成绝缘层;
S103、在所述绝缘层形成暴露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的所述虚设触控电极的过孔;
S104、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层的图案;其中,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具有第二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和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不交叠,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覆盖所述过孔,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虚设电极电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绝缘层上沉积金属层,采用图形化工艺形成触控驱动电极的图案,图形化工艺例如可以在金属层上涂覆光刻胶,之后利用拼接工艺,即利用尺寸小于衬底基板的掩膜板进行多次曝光工艺,形成第二正常曝光区以及第二重复曝光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触控感应电极层的第一重复曝光区与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互不交叠,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对应于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虚设触控电极的第一正常曝光区,即第一正常曝光区形成虚设触控电极不需要进行拼接工艺,因此第一正常曝光区形成虚设触控电极不会出现搭接不良的问题,在第二重复曝光区,由于触控驱动电极与虚设触控电极电连接,即便形成的触控驱动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可以通过虚设触控电极导通,从而可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在其延伸方向导通,避免影响产品良率。
可选地,在步骤S104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S105、在触控驱动电极之上形成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层的图案,具体包括:
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具有网格状结构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虚设触控电极的图案,其中,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所述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层的图案,具体包括:
形成具有网格状结构的触控驱动电极的图案,其中,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例如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装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触控驱动电极层的第二重复曝光区对应于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虚设触控电极的第一正常曝光区,第一正常曝光区的虚设触控电极不需要进行拼接工艺,因此第一正常曝光区的虚设触控电极不会出现搭接不良的问题,在第二重复曝光区,由于触控驱动电极与虚设触控电极电连接,即便触控驱动电极存在搭接不良,也可以通过虚设触控电极导通,从而可以避免触控驱动电极无法在其延伸方向导通,避免影响产品良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组包括:触控感应电极层,触控驱动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
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划分为第一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一重复曝光区;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划分为第二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二重复曝光区;
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电极;
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以及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区域,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还包括虚设触控电极;
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覆盖的区域,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所述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虚设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以及所述虚设触控电极均具有网格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网点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结构网点的正投影不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点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中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中心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衬底基板和保护层;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背离所述绝缘层一侧。
7.一种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层的图案;其中,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具有第一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一重复曝光区,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触控感应电极,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和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还包括虚设触控电极;
在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层之上形成绝缘层;
在所述绝缘层形成暴露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的所述虚设触控电极的过孔;
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层的图案;其中,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具有第二正常曝光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之间的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和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互不交叠,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覆盖所述过孔,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虚设电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层的图案,具体包括:
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具有网格状结构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虚设触控电极的图案,其中,在所述第一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一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所述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层的图案,具体包括:
形成具有网格状结构的触控驱动电极的图案,其中,在所述第二重复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与在所述第二正常曝光区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线宽相等。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模组。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002712.2A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221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2712.2A CN111221436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2712.2A CN111221436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1436A true CN111221436A (zh) 2020-06-02
CN111221436B CN111221436B (zh) 2023-08-29

Family

ID=70826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2712.2A Active CN111221436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14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3479B1 (ja) 2020-08-17 2022-01-13 洋華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大型タッチセンシング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CN113970978A (zh) * 2020-07-24 2022-01-25 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触控感应图案的制造方法
WO2022121608A1 (zh) * 2020-12-09 2022-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7239A1 (en) * 2014-02-13 2015-08-13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CN107765917A (zh) * 2017-10-18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7239A1 (en) * 2014-02-13 2015-08-13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CN107765917A (zh) * 2017-10-18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晶晶、丁辛: "电容式柔性触控装置的研制", 《纺织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0978A (zh) * 2020-07-24 2022-01-25 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触控感应图案的制造方法
CN113970978B (zh) * 2020-07-24 2023-11-24 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触控感应图案的制造方法
JP6993479B1 (ja) 2020-08-17 2022-01-13 洋華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大型タッチセンシング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022033407A (ja) * 2020-08-17 2022-03-02 洋華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大型タッチセンシング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WO2022121608A1 (zh) * 2020-12-09 2022-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1847276B2 (en) 2020-12-09 2023-12-19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1436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1436A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10004138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468972B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CN108255359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20532776A (ja) タッチ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パネル
CN108321088B (zh) 触控基板的制造方法、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314360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WI566153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與觸控顯示面板
CN106020562A (zh)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外挂式触摸屏
CN107085480A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1625143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57446B (zh) 掩膜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5485B (zh) 一种采用小网版制备大尺寸触摸屏功能片的方法
CN109213372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US11112913B2 (en) Touch scree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357078A1 (en)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06684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002211B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65219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2254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470521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360619B2 (en) Touch panel, fabrication method, repair method, and touch device
CN113299709B (zh) 彩膜基板、显示设备
CN116027628A (zh) 掩膜版组件及曝光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2935566A (zh) 激光拼接方法、导电膜、触控模组、电容屏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