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9841A - 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19841A CN111219841A CN201911183406.7A CN201911183406A CN111219841A CN 111219841 A CN111219841 A CN 111219841A CN 201911183406 A CN201911183406 A CN 201911183406A CN 111219841 A CN111219841 A CN 1112198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controlling
- high temperature
- rotating speed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如果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高温,则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其中,所述高温制冷模式包括以下操作至少之一: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组在超高温环境下保护停机,无法持续运行的问题。通过外机冷凝器管温和室外环境温度,精确选择保护温度,同时控制其他参数,避免系统压力过高,达到在超高温环境温度下,系统也能够持续制冷运行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单级压缩机空调器能适应的最高环境温度为54℃,部分搭配双级压缩机的空调器所适应的最高环境温度可以达到56℃。但是超过该环境温度后,空调器整机将启动保护功能,超过温度点即会停机。高温环境下,空调器整机系统高压升高,压缩比增大,对压缩机以及整机系统都会造成损害,同时,也会造成空调器制冷能力能效偏低,高温环境下,空调器忽然停机运行,毫无制冷效果,严重影响客户体验。
针对现有技术中机组在高温环境下保护停机,无法持续运行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组在超高温环境下保护停机,无法持续运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制冷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如果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高温,则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其中,所述高温制冷模式包括以下操作至少之一: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进一步地,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包括:
监测管温;并分别将以下操作设置为第一优先操作、第二优先操作、第三优先操作: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在所述管温超过第二预设高温时,控制执行所述第一优先操作;之后,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所述第二优先操作;之后,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所述第三优先操作;之后,如果所述管温超过第三预设高温,则控制机组进入整机停机保护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高温<第二预设高温<第三预设高温。
进一步地,在所述管温超过第二预设高温时,控制执行所述第一优先操作之后,还包括:再次监测所述管温,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所述第一优先操作,直至第一优先操作的临界点;
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所述第二优先操作之后,还包括:再次监测所述管温,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所述第二优先操作,直至第二优先操作的临界点;
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所述第三优先操作之后,还包括:再次监测所述管温,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所述第三优先操作,直至第三优先操作的临界点。
进一步地,
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压缩机频率最低点;
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外风机转速最高点;
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内风机转速最低点。
进一步地,监测管温,包括:通过设置在外风机冷凝器的U型管的多个感温包,获得多个温度值;将所述多个温度值中温度较高的值确定为所述管温。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Ha=H-Δh,Ha为控制后的压缩机频率,H为当前压缩机频率,Δh为根据机组冷量确定的频率调整值;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通过以下方式实现:Ra=R外+Δr,Ra为控制后的外风机转速,R外为当前外风机转速,Δr为转速调整值;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Rb=R内-Δr,Rb为控制后的内风机转速,R内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进一步地,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室外环境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高温,则继续维持所述制冷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温制冷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在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高温制冷控制模块,用于在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高温时,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其中,所述高温制冷模式包括以下操作至少之一: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感温包,设置在外风机冷凝器的U型管;其中,将一个感温包检测的温度值确定为管温,或者,将多个感温包检测的温度较高的温度值确定为管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其中,该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高温制冷控制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高温制冷控制方案,通过外机冷凝器管温和室外环境温度,精确选择保护温度,同时控制其他参数,避免系统压力过高,达到在超高温环境温度下,系统也能够持续制冷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感温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制冷控制方案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制冷机组的系统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制冷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步骤S102,如果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高温,则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其中,高温制冷模式包括以下操作至少之一: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步骤S103,如果室外环境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高温,则继续维持制冷模式。
本实施例提出通过室外环境温度判断是否进入高温制冷控制模式,在进入高温制冷控制模式后,调节整机内外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达到将系统高压,空调器外机冷凝器管温控制到较低水平,避免空调器系统高压过高,触发整机系统高压保护、外机过负荷保护的目的,防止空调器在超高温环境下出现忽然保护停机,无法持续运行的情况。
下面对本实施例重点提出的高温制冷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对于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控制方式实现:监测管温,可以外风机冷凝器的U型管设置多个感温包,从而可获得多个温度值,将多个温度值中温度最低的值确定为管温。上述感温包优先选择偶数个,例如2个,各自设置在外风机冷凝器的U型管上。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双感温包或多感温包是为了更加精确确定温度点,避免外机冷凝器分路不均导致的温度异常。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感温包位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外风机冷凝器外侧有一排U型管,感温包可以设置在这些U型管上。如果设置了多个感温包,为了保证温度监测的分散性,一个U型管最多设置一个感温包。图2中以设置了两个感温包为例进行示意,在具体实施时,感温包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
在监测管温之前、之后或同时,分别将以下操作设置为第一优先操作、第二优先操作、第三优先操作: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对于以上三个操作的优先级,可以基于应用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如果监测到的管温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第一优先操作;之后,如果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第二优先操作;之后,如果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第三优先操作;之后,如果管温超过第三预设高温,则控制机组进入整机停机保护模式;其中,第一预设高温<第二预设高温<第三预设高温。
或者,如果监测到的管温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同时执行第一优先操作、第二优先操作、第三优先操作中的至少两个操作,直至管温不超过第二预设高温。
基于此,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来降低系统高压,降低空调器外机管感温包温度,避免空调器保护停机,导致无法继续制冷。
在高温制冷模式的运行过程中,上述三个操作按照优先级依序执行,期间持续监测管温,如果管温降到第二预设高温以下,则可维持或停止当前操作,不再执行下一优先级的操作。间隔预设时间后,恢复正常的制冷模式。
在执行上述三个操作的过程中,每个操作都有其临界点。具体地,控制执行第一优先操作之后,再次监测管温,如果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第一优先操作,直至第一优先操作的临界点。如果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第二优先操作之后再次监测管温,如果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第二优先操作,直至第二优先操作的临界点。如果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第三优先操作,之后再次监测管温,如果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第三优先操作,直至第三优先操作的临界点。
通过设置各个操作的临界点,从而保障机组可以正常运行,避免导致压缩机频率过低、外风机转速过高、内风机转速过低。
对于各个操作的临界点,具体地,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压缩机频率最低点;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外风机转速最高点;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内风机转速最低点。
对于各个操作的临界点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机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高温制冷模式的三个操作设置了三个优先级,该优先级可以是先后执行的顺序,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顺序。
下面详细介绍高温制冷模式的三个操作。
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Ha=H-Δh,Ha为控制后的压缩机频率,H为当前压缩机频率,Δh为根据机组冷量确定的频率调整值;
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通过以下方式实现:Ra=R外+Δr,Ra为控制后的外风机转速,R外为当前外风机转速,Δr为转速调整值;
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Rb=R内-Δr,Rb为控制后的内风机转速,R内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基于此,通过设置Δh和Δr的具体数值,可以确定频率或者转速的调整量。而频率或转速的调整量,可以基于管温与第二预设低温的差值来确定。例如,差值越大,调整量越大。或者,调整量可以根据机组冷量不同来确定。
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制冷控制方案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空调在开机制冷运行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是否高于52℃;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3,否则执行步骤S302。
步骤S302,维持原制冷模式。
步骤S303,进入高温制冷控制模式。
步骤S304,检测空调外风机冷凝器U型管各自设置的感温包检测到的管温T1和T2。T1和T2由开发过程中,根据室外高压对应饱和温度决定,确定最佳值,设置双感温包是为了更加精确确定温度点,避免外机冷凝器分路不均导致的温度异常。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温制冷机组的系统图,本实施例的方案可用于单级压缩系统,也可以用于双级压缩系统。
步骤S305,检测T1和T2,比较T1和T2温度值,取较大的数值为管温。判断管温是否大于6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7,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06,维持机组状态不变。压缩机频率Ha不变,外风机转速Ra不变,内风机转速Rb不变。
步骤S307,降低压缩机频率,Ha=H-Δh,Δh控制最佳范围为2-6Hz,根据机组冷量不同进行确定。间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测上述T1和T2,将较小的值作为管温,判断管温是否小于Ta℃,如果是则继续升高压缩机频率,直至达到压缩机低温频率最低点,一般情况下最低频率为16Hz,既能保证一定的制冷量,还能保证高压较低,根据机组冷量不同进行额外确定。
步骤S308,压缩机频率降至最低点后,继续检测T1和T2,将较大的值作为管温,判断管温是否仍大于60℃,如果是则开始对空调器外风机转速进行控制,升高外风机转速:Ra=R外+Δr,Δr控制最佳为20r,不会造成风量的突然大量变化。间隔一端时间后,重新检测T1和T2,将较小的值作为管温,判断管温是否仍大于60℃,如果是则继续升高外风机转速,直至达到外风机转速最高点Rmax,此处举例为1020r,最小转速需根据机组冷量及室外电机决定。
步骤S309,外风机转速升高到最高点后,继续检测T1和T2,将较大的值作为管温,判断管温是否仍大于60℃,如果是则开始对空调器室内风机转速进行控制,Rb=R内-Δr,Δr控制最佳为20r,不会造成室内风量的突然大量降低,影响客户体验。间隔一端时间后,检测T1和T2,将较大的值作为管温,判断管温是否仍大于60℃,如果是则继续降低内风机转速,直至达到内风机转速最低点Rmin,此处举例为420r,最小转速需根据机组冷量及室内电机以及噪音值决定,不同类型机组最小转速要求不一致,部分风管还有静压需求。
步骤S310,检测T1和T2,将较大的值作为管温,判断管温是否大于等于65℃,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11,否则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11,整机进入停机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Ta是室外冷凝器最佳压力对应饱和温度,Tb是室外冷凝器保护低压对应饱和温度。上述52℃对应上述实施例的第一预设高温,上述60℃对应上述实施例的第二预设高温,上述65℃对应上述实施例的第三预设高温。上述温度的取值只是示例性说明,在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中,原则上选择了先降低压缩机频率,后提升外风机转速,最后选择降低内风机转速,实际也可选择先提升外风机转速,后续进行其他操作,也可同时进行几项控制。
本实施例通过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判断是否进入高温制冷控制模式,通过检测空调器外机冷凝器的U型管感温包温度,对比两个管感温包温度大小,选择温度较高点,首先降低压缩机频率,达到频率限制低点,后续加入外风机转速控制,升高外风机转速,达到外风机转速高点,加入内风机转速控制,降低内风机转速至低点;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来降低系统高压,降低空调器外机管感温包温度,避免空调器保护停机,导致无法继续制冷。
实施例三
对应于图1介绍的高温制冷控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温制冷控制装置,如图5所示的高温制冷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在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高温制冷控制模块,用于在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高温时,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其中,所述高温制冷模式包括以下操作至少之一: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上述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感温包,设置在外风机冷凝器的U型管;其中,将一个感温包检测的温度值确定为管温,或者,将多个感温包检测的温度较高的温度值确定为管温。
本实施例提出通过室外环境温度判断是否进入高温制冷控制模式,在进入高温制冷控制模式后,调节整机内外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达到将系统高压,空调器外机冷凝器管温控制到较低水平,避免空调器系统高压过高,触发整机系统高压保护、外机过负荷保护的目的,防止空调器在超高温环境下出现忽然保护停机,无法持续运行的情况。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介绍的高温制冷控制装置。该空调设备可以在超高温环境下持续制冷运行,并且系统高压较低,不会影响整机长期运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用于超低温制冷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高温制冷控制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高温制冷控制方法。
上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知,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一:使空调器在超高温环境下,持续制冷运行,提高空调器能够稳定运行的最高环境温度,防止高温工况下忽然保护停机情况;二:提高空调器高温工况下运行可靠性,避免系统高压,冷凝器温度过高对整机系统导致的损害。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装置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电视机、车载大屏等。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高温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如果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高温,则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其中,所述高温制冷模式包括以下操作至少之一: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包括:
监测管温;并分别将以下操作设置为第一优先操作、第二优先操作、第三优先操作: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在所述管温超过第二预设高温时,控制执行所述第一优先操作;
之后,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所述第二优先操作;
之后,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所述第三优先操作;
之后,如果所述管温超过第三预设高温,则控制机组进入整机停机保护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高温<第二预设高温<第三预设高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温超过第二预设高温时,控制执行所述第一优先操作之后,还包括:再次监测所述管温,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所述第一优先操作,直至第一优先操作的临界点;
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所述第二优先操作之后,还包括:再次监测所述管温,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所述第二优先操作,直至第二优先操作的临界点;
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控制执行所述第三优先操作之后,还包括:再次监测所述管温,如果所述管温依旧超过第二预设高温,则继续执行所述第三优先操作,直至第三优先操作的临界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压缩机频率最低点;
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外风机转速最高点;
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这一操作的临界点是:内风机转速最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管温,包括:
通过设置在外风机冷凝器的U型管的多个感温包,获得多个温度值;
将所述多个温度值中温度较高的值确定为所述管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Ha=H-Δh,Ha为控制后的压缩机频率,H为当前压缩机频率,Δh为根据机组冷量确定的频率调整值;
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通过以下方式实现:Ra=R外+Δr,Ra为控制后的外风机转速,R外为当前外风机转速,Δr为转速调整值;
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Rb=R内-Δr,Rb为控制后的内风机转速,R内为当前内风机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室外环境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高温,则继续维持所述制冷模式。
8.一种高温制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在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高温制冷控制模块,用于在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高温时,基于机组的外风机冷凝器的管温控制机组进入高温制冷模式;其中,所述高温制冷模式包括以下操作至少之一: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控制外风机转速升高、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感温包,设置在外风机冷凝器的U型管;其中,将一个感温包检测的温度值确定为管温,或者,将多个感温包检测的温度最高的温度值确定为管温。
10.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高温制冷控制装置。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83406.7A CN111219841B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83406.7A CN111219841B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19841A true CN111219841A (zh) | 2020-06-02 |
CN111219841B CN111219841B (zh) | 2020-12-25 |
Family
ID=70829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83406.7A Active CN111219841B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19841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0967A (zh) * | 2020-06-08 | 2020-09-2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1780333A (zh) * | 2020-07-14 | 2020-10-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设备 |
CN112000023A (zh) * | 2020-08-28 | 2020-11-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797576A (zh) * | 2020-12-25 | 2021-05-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高温制冷空调控制方法 |
CN112944578A (zh) * | 2021-03-18 | 2021-06-1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高温制冷方法、系统和空调器 |
CN112963936A (zh) * | 2021-03-18 | 2021-06-15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2984704A (zh) * | 2021-04-07 | 2021-06-18 |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空调高温制冷舒适性的控制方法 |
CN113124533A (zh) * | 2021-04-02 | 2021-07-1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3865051A (zh) * | 2021-09-30 | 2021-12-3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便携空调器以及控制装置 |
CN114353257A (zh) * | 2022-01-26 | 2022-04-15 | 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防过冲保护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5264654A (zh) * | 2022-07-28 | 2022-11-01 |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过负荷控制方法 |
CN115597216A (zh) * | 2022-09-23 | 2023-01-13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n) | 一种空调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
CN115992988A (zh) * | 2022-11-28 | 2023-04-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空调压缩机的排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215107A (ja) * | 2014-05-08 | 2015-12-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6440067A (zh) * | 2016-11-30 | 2017-02-22 |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制冷空调器及高温制冷控制方法 |
CN107747790A (zh) * | 2017-09-29 | 2018-03-0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的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405219A (zh) * | 2018-11-06 | 2019-03-0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制冷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10454938A (zh) * | 2019-08-05 | 2019-11-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
2019
- 2019-11-27 CN CN201911183406.7A patent/CN1112198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215107A (ja) * | 2014-05-08 | 2015-12-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CN106440067A (zh) * | 2016-11-30 | 2017-02-22 |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制冷空调器及高温制冷控制方法 |
CN107747790A (zh) * | 2017-09-29 | 2018-03-0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的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405219A (zh) * | 2018-11-06 | 2019-03-0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制冷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CN110454938A (zh) * | 2019-08-05 | 2019-11-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0967A (zh) * | 2020-06-08 | 2020-09-29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1780333B (zh) * | 2020-07-14 | 2021-11-05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设备 |
CN111780333A (zh) * | 2020-07-14 | 2020-10-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设备 |
CN112000023A (zh) * | 2020-08-28 | 2020-11-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797576A (zh) * | 2020-12-25 | 2021-05-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高温制冷空调控制方法 |
CN112944578A (zh) * | 2021-03-18 | 2021-06-1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高温制冷方法、系统和空调器 |
CN112963936A (zh) * | 2021-03-18 | 2021-06-15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2963936B (zh) * | 2021-03-18 | 2022-03-29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3124533B (zh) * | 2021-04-02 | 2022-05-2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3124533A (zh) * | 2021-04-02 | 2021-07-1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2984704A (zh) * | 2021-04-07 | 2021-06-18 |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空调高温制冷舒适性的控制方法 |
CN113865051A (zh) * | 2021-09-30 | 2021-12-3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便携空调器以及控制装置 |
CN114353257A (zh) * | 2022-01-26 | 2022-04-15 | 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防过冲保护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4353257B (zh) * | 2022-01-26 | 2023-10-20 | 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防过冲保护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5264654A (zh) * | 2022-07-28 | 2022-11-01 |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过负荷控制方法 |
CN115597216A (zh) * | 2022-09-23 | 2023-01-13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n) | 一种空调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
CN115597216B (zh) * | 2022-09-23 | 2024-07-2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
CN115992988A (zh) * | 2022-11-28 | 2023-04-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空调压缩机的排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5992988B (zh) * | 2022-11-28 | 2024-05-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空调压缩机的排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19841B (zh) | 2020-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19841B (zh) | 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
US2021029343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 |
JP5178820B2 (ja) | 空調管理装置、空調管理方法、空調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CN107621039B (zh)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
US1036499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diagnostics using accelerometers | |
CN109595741A (zh) | 空调及其冷媒泄漏检测方法与装置 | |
CN110686351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219840B (zh) | 一种超低温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 |
CN113864975B (zh) | 变频空调的低温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 |
CN114636225B (zh) | 用于空调器冻结保护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
CN109595761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WO2024037062A1 (zh) |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系统及介质 | |
WO2023147721A1 (zh) | 空调噪音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 |
CN109425195A (zh) | 冰箱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 | |
CN109882989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141009A (zh) | 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US1146002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sure equalization in rotary compressors | |
US2019026494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latent capacity of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system | |
CN107084493B (zh) | 变频空调、停机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21055B (zh) | 变频空调、停机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594902A (zh)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12050349A (zh) |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空调 | |
CN114087712A (zh) | 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0454937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7469191B (zh) | 一种变频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1 Address after: 519070 9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789 Jinji Road, Qianshan,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Ltd. OF ZHUHAI Address before: 519070 No. six Jinji Road West,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Inc.OF ZHUHAI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