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0023A -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0023A
CN112000023A CN202010889899.2A CN202010889899A CN112000023A CN 112000023 A CN112000023 A CN 112000023A CN 202010889899 A CN202010889899 A CN 202010889899A CN 112000023 A CN112000023 A CN 112000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temperature
equipment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9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雅颂
吴俊鸿
徐耿彬
廖敏
梁博
夏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8898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0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0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0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实现空调器与风扇之间的联动控制,无法保证空调器的高温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家用电器之间的互联变得可行,但是目前智能家居互联的场景仅限于各类家用电器的开关互联,而不是各类电器之间协同控制来更快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例如,在室外环境温度越高的情况下,空调越容易出现高压保护,然而此时用户更需要空调制冷,如果空调直接由于高压保护停机必然会影响用户舒适性需求,即在高温工况下单纯使用空调器进行调节温度难以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并且,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实现空调器与风扇之间的联动控制,无法保证空调高温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性。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实现空调器与风扇之间的联动控制,无法保证空调器的高温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包括: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可选的,确定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上述联动控制模式包括:确定上述空调设备进入制冷模式;在上述制冷模式下,将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当上述比较结果表明上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上述预设环境温度时,确定进入上述联动控制模式。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当前所处的第一温度区间。
可选的,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获取上述温度差值当前所处的第二温度区间;采用上述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联动控制方式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其中,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与上述第一温度区间相适配。
可选的,获取上述温度差值当前所处的上述第二温度区间包括:确定基于上述第一温度区间配置的多个温度区间,其中,上述多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联动控制方式;根据上述温度差值从上述多个温度区间中选取上述第二温度区间。
可选的,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上述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以及控制上述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下的出风量或者关闭上述风扇设备。
可选的,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上述内风机转速,以及控制上述出风量包括: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一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一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一风量;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二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二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二风量,其中,上述第二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一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二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一变化量,上述第二风量小于上述第一风量;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三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三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三风量,其中,上述第三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二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三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二变化量,上述第三风量小于上述第二风量。
可选的,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上述内风机转速,以及关闭上述风扇设备包括: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四取值范围时,按照第四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关闭上述风扇设备,其中,上述第四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三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四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三变化量。
可选的,控制上述风扇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上述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可选的,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获取第一函数关系和第二函数关系,其中,上述第一函数关系用于描述上述温度差值与上述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的变化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上述第二函数关系用于描述上述温度差值与上述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下的出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和上述第二函数关系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可选的,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和上述第二函数关系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变化量,并按照上述目标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基于上述第二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出风量,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上述目标出风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模式;计算模块,用于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上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任一项中上述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任一项中上述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任一项中上述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联动控制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的方式,通过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达到了有效实现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证空调高温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实现空调器与风扇之间的联动控制,无法保证空调器的高温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设备联动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
步骤S104,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步骤S106,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联动控制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的方式,通过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达到了有效实现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证空调高温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实现空调器与风扇之间的联动控制,无法保证空调器的高温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在高温工况下协同控制空调设备和风扇设备的技术方案,导致无法保证空调设备的高温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性的技术问题,并且,可以优化智能家居中空调设备和风扇设备的控制方法。
可选的,上述空调设备即空调器,例如智能空调,上述风扇设备即风扇,例如智能风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检测到上述空调设备进入制冷模式时,则确定该空调设备处于高温运行工况,通过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空调室内机的转速和风扇设备的出风进行联动控制。
如图2所示,在智能家居的场景下,空调设备和风扇设备之间通讯互联可以进入联动控制模式,由联动控制模块对空调设备和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空调设备中内置有通讯模块、检测模块(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模块等,可选的,上述执行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缩机、四通阀、电子膨胀阀、毛细管等外机执行器和内风机;上述风扇设备具备通讯模块、控制器和执行模块。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制风扇设备的转速和/或风档,实现对该风扇设备的输出风量进行控制。
通过基于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可以在空调设备的冷量输出减小的情况下,弥补高温室外环境影响的空调设备的冷量输出减小的问题,而且,本申请实施例还综合考虑室内房间温度是否接近初始设定温度的情况,在检测到室内房间温度越接近初始设定温度时,即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小时,控制风扇设备的转速越小,可以有效提高用户舒适性体验。
在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初始设定温度时,可以按照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分段降低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值以保证空调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并在上述温度差值较大时适当升高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值,进而可以综合考虑房间内的温降速率和空调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上述联动控制模式包括:
步骤S202,确定上述空调设备进入制冷模式;
步骤S204,在上述制冷模式下,将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步骤S206,当上述比较结果表明上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上述预设环境温度时,确定进入上述联动控制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智能家居场景下,检测用户是否开启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的联动控制模式,若用户已开启联动控制模式则控制空调设备开机运行,并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联动控制,首先确定上述空调设备是否进入制冷模式。
在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检测到空调设备进入制冷模式时,在上述制冷模式下比较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得到比较结果,并在当上述比较结果表明上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上述预设环境温度时,确定进入上述联动控制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空调设备开机运行之后,确定空调设备是否进入制冷模式,在上述制冷模式下,将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例如,通过室外环感温包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环境温度T预设外环1,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预设环境温度预设外环∈[45,55],若比较结果表明上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上述预设环境温度,则控制空调设备和风扇设备进入高温制冷下的联动控制模式,其实质即为空调设备和风扇设备的联控运行模式。
由于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例如,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上述预设环境温度时,则空调设备的运行负荷和运行压力较大,很容易出现停机的情况,进而造成用户不舒适,在此情况下控制空调设备和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在空调输出冷量减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风扇设备出风可以增加室内气流流动,并有效提高空调设备的室外运行温度,使其继续向房间内输出冷量,用于降温或者维持房间内的舒适温度,避免出现高温室外环境下空调设备的冷量输出减小,导致空调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用户舒适感降低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2,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当前所处的第一温度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当前所处的第一温度区间,即判断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所处的第一温度区间,例如,判断T预设外环1<T外环≤T预设外环2或者T预设外环2<T外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步骤S402,获取上述温度差值当前所处的第二温度区间;
步骤S404,采用上述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联动控制方式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其中,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与上述第一温度区间相适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检测室外环境温度较高,则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小,控制空调设备的室内机转速的降低幅值越大,控制风扇设备的出风量越小甚至关闭;当检测室外环境温度较高,则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大,控制空调设备的室内机转速的降低幅值越小,控制风扇设备的出风量越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当前所处的第一温度区间之后,继续判断温度差值ΔT=T内环-T设定当前所处的第二温度区间,以下以上述第一温度区间为预设外环外环T预设外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若温度差值ΔT过大,表明用户当前对空调设备的冷量需求大,但是由于室外环境温度的升高导致空调设备还需要减小输出冷量,并需要控制风扇设备的增大出风量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若温度差值ΔT较小,表明室内环境温度基本满足用户的制冷需求,此时空调设备仅需要较小的冷量输出就可以维持室内环境温度,则对风扇设备的出风量需求较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上述温度差值当前所处的上述第二温度区间包括:
步骤S502,确定基于上述第一温度区间配置的多个温度区间,其中,上述多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联动控制方式;
步骤S504,根据上述温度差值从上述多个温度区间中选取上述第二温度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温度区间可以配置有多个温度区间,例如,ΔT>4℃、1<ΔT≤4℃、0<ΔT≤1℃、ΔT≤0℃,其中,上述多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联动控制方式,具体的,可以根据上述温度差值从上述多个温度区间中选取上述第二温度区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室外环境温度进行分区间处理的主要原因是判断室外机所处外环温度的恶劣情况,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取值范围进行针对性控制,例如,若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越高,则表示空调设备的运行情况相对越恶劣,因此需要调整内风机转速值下降更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高温工况下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的联动控制模式,控制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值降低的情况如下表1所示,风扇出风量取值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656592330000081
表2
Figure BDA0002656592330000082
其中,在如上表1中,ΔPN1-W1<ΔPN2-W1<ΔPN3-W1<ΔPN4-W1;在如上表2中,QN1-W1>QN2-W1>QN3-W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步骤S602,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上述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以及控制上述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下的出风量或者关闭上述风扇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上述内风机转速,以及控制上述出风量包括:
步骤S702,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一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一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一风量;
步骤S704,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二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二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二风量,其中,上述第二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一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二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一变化量,上述第二风量小于上述第一风量;
步骤S706,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三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三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三风量,其中,上述第三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二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三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二变化量,上述第三风量小于上述第二风量。
仍如图4、表1和表2所示,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一取值范围,即当ΔT>4℃时,按照第一变化量ΔPN1-W1(ΔPN1-W1∈[10,200]rpm)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在内风机转速降低后空调设备自动降低高压,可以避免空调设备出现高压保护而停机的情况。同时开启风扇设备,由于不同风扇的档位设计不同,且采用不同形式风机的转速会造成出风量不一致的问题,例如,有的风扇是三档,有的风扇是无极调节,有的风扇是轴流风叶,有的风扇是贯流风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风扇出风量参数表示风扇的控制。由于温差较大,在此情况下室内机风机转速降低不多,但是,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一风量为QN1-W1(QN1-W1>200m3/h),可以有效改善较大温差下用户的舒适性问题。
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二取值范围,即当ΔT∈(1,4]℃时,按照第二变化量ΔPN2-W1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风扇设备输出的第二出风量为QN2-W1,其中,ΔPN2-W1为aΔPN1-W1,a为常数系数,a的取值为[1,3],QN2-W1∈[100,250]。
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三取值范围,即当ΔT∈(0,1]℃时,按照第三变化量ΔPN3-W1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风扇设备输出的第三出风量为QN3-W1(QN3-W1∈[0,150]),其中,ΔPN3-W1约为bΔPN1-W1,b为常数系数,b的取值为[2,5]。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上述内风机转速,以及关闭上述风扇设备包括:
步骤S802,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四取值范围时,按照第四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关闭上述风扇设备,其中,上述第四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三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四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三变化量。
仍如图4、表1和表2所示,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四取值范围,即当ΔT≤0℃时,按照第四变化量ΔP N4-W1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且降低后的风档不低于最低风档;该ΔPN4-W1约为cΔPN1-W1,c为常数系数,c的取值为[3,10],并且若风扇设备未达到最低风档,则直接降至最低风档,并控制风扇设备关闭。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上述风扇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上述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仍如图4和表2所示,由于当ΔT≤0℃时,风扇设备关闭,当ΔT>0℃时,风扇设备开启,为了避免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频繁来回切换,可以控制风扇维持开启或者关闭预设时间间隔t后,才允许风扇设备切换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10min<t<1h。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步骤S902,获取第一函数关系和第二函数关系;
步骤S904,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和上述第二函数关系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和上述第二函数关系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步骤S1002,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变化量,并按照上述目标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
步骤S1004,基于上述第二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出风量,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上述目标出风量。
其中,上述第一函数关系用于描述上述温度差值与上述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的变化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上述第二函数关系用于描述上述温度差值与上述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下的出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和上述第二函数关系,确定空调设备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和风扇设备输出上述目标出风量的控制逻辑,可选的,上述第一函数关系可以为ΔP=k1/ΔTP定值,其中,上述ΔP为目标变化量,k1为常数系数,ΔT为温度差值,P定值为确定的内风机转速值,在第一函数关系中,ΔP随着ΔT的减小而增大。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初始设定温度时,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变化量,并按照上述目标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在此情况下可以更多的保证空调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当ΔT偏大且ΔP偏小,内风机转速P值适当增大,可以实现兼顾考虑室内环境温降和空调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可选的,上述第二函数关系可以为Q=k2ΔT*Q定值,其中,k2是常数系数,Q为目标出风量,Q定值可以是基于用户舒适感确定的出风量定值。Q随着ΔT变化,且ΔT越大则出风量越大,ΔT越小则风量越小,通过开启风扇可以弥补空调风量减小带来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案,在实现智能家居联控时效果明显,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空调设备和风扇设备的任何结构部件,只需要对室外环境温度高时增加对风扇设备的联动控制即可实现弥补制冷量减少的缺陷。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的装置实施例,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上述控制设备联动的装置,包括:确定模块50、计算模块52和控制模块54,其中:
确定模块50,用于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模式;计算模块52,用于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控制模块54,用于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例如,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模块50、计算模块52和控制模块54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6,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可选或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的控制设备联动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确定模块50、计算模块52和控制模块54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上述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实施例。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上述程序运行时控制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确定上述空调设备进入制冷模式;在上述制冷模式下,将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当上述比较结果表明上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上述预设环境温度时,确定进入上述联动控制模式。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当前所处的第一温度区间。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获取上述温度差值当前所处的第二温度区间;采用上述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联动控制方式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其中,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与上述第一温度区间相适配。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确定基于上述第一温度区间配置的多个温度区间,其中,上述多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联动控制方式;根据上述温度差值从上述多个温度区间中选取上述第二温度区间。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采用上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上述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以及控制上述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下的出风量或者关闭上述风扇设备。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一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一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一风量;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二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二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二风量,其中,上述第二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一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二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一变化量,上述第二风量小于上述第一风量;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三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三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三风量,其中,上述第三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二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三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二变化量,上述第三风量小于上述第二风量。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当上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四取值范围时,按照第四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并关闭上述风扇设备,其中,上述第四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上述第三取值范围内的数值,上述第四变化量大于上述第三变化量。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控制上述风扇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上述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获取第一函数关系和第二函数关系,其中,上述第一函数关系用于描述上述温度差值与上述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的变化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上述第二函数关系用于描述上述温度差值与上述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下的出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和上述第二函数关系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可选地,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基于上述第一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变化量,并按照上述目标变化量降低上述内风机转速;基于上述第二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出风量,并控制上述风扇设备输出上述目标出风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实施例。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在上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上述温度差值对上述空调设备与上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入联动控制模式;
在所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温度差值对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所述联动控制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设备进入制冷模式;
在所述制冷模式下,将室外环境温度与预设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当所述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环境温度时,确定进入所述联动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当前所处的第一温度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温度差值对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获取所述温度差值当前所处的第二温度区间;
采用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联动控制方式对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温度差值当前所处的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包括:
确定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配置的多个温度区间,其中,所述多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联动控制方式;
根据所述温度差值从所述多个温度区间中选取所述第二温度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对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采用所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所述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以及控制所述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下的出风量或者关闭所述风扇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所述内风机转速,以及控制所述出风量包括:
当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一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一变化量降低所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所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一风量;
当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二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二变化量降低所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所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二风量,其中,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所述第一取值范围内的数值,所述第二变化量大于所述第一变化量,所述第二风量小于所述第一风量;
当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三取值范围时,按照第三变化量降低所述内风机转速,并控制所述风扇设备输出第三风量,其中,所述第三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所述第二取值范围内的数值,所述第三变化量大于所述第二变化量,所述第三风量小于所述第二风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目标联动控制方式控制所述内风机转速,以及关闭所述风扇设备包括:
当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第四取值范围时,按照第四变化量降低所述内风机转速,并关闭所述风扇设备,其中,所述第四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小于所述第三取值范围内的数值,所述第四变化量大于所述第三变化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风扇设备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所述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温度差值对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获取第一函数关系和第二函数关系,其中,所述第一函数关系用于描述所述温度差值与所述空调设备的内风机转速的变化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所述第二函数关系用于描述所述温度差值与所述风扇设备在开启状态下的出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基于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和所述第二函数关系对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和所述第二函数关系对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变化量,并按照所述目标变化量降低所述内风机转速;
基于所述第二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出风量,并控制所述风扇设备输出所述目标出风量。
12.一种控制设备联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空调设备与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模式;
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联动控制模式下,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初始设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温度差值对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风扇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13.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14.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1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
CN202010889899.2A 2020-08-28 2020-08-28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000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9899.2A CN112000023A (zh) 2020-08-28 2020-08-28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9899.2A CN112000023A (zh) 2020-08-28 2020-08-28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0023A true CN112000023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6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9899.2A Pending CN112000023A (zh) 2020-08-28 2020-08-28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00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0916A (zh) * 2022-04-06 2022-07-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和风扇的联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6010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5333563A (zh) * 2014-07-29 2016-02-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084505A (zh) * 2017-05-25 2017-08-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084506A (zh) * 2017-05-25 2017-08-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152761A (zh) * 2017-05-25 2017-09-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7181662A1 (zh) * 2016-04-18 2017-10-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和系统、服务器
CN110715421A (zh) * 2019-10-08 2020-01-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112122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19841A (zh) * 2019-11-27 2020-06-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US20200200425A1 (en) * 2017-10-19 2020-06-25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ntrol device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6010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5333563A (zh) * 2014-07-29 2016-02-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WO2017181662A1 (zh) * 2016-04-18 2017-10-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联动控制方法和系统、服务器
CN107084505A (zh) * 2017-05-25 2017-08-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084506A (zh) * 2017-05-25 2017-08-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152761A (zh) * 2017-05-25 2017-09-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00200425A1 (en) * 2017-10-19 2020-06-25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ntrol device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715421A (zh) * 2019-10-08 2020-01-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1219841A (zh) * 2019-11-27 2020-06-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下持续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CN11112122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0916A (zh) * 2022-04-06 2022-07-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和风扇的联用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780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114759B (zh) 控制终端、一拖多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613593A (zh) 空调器及其电加热控制方法
CN112628941B (zh) 一种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7525217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KR20170109309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습운전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9059360A (zh)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39344B (zh) 一种内机膨胀阀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6145A (zh) 一种双风道空调及其除湿方法、系统
CN108534322B (zh) 空调的开机控制方法
CN108278729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1520872A (zh) 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736143B (zh) 一种双风道空调及其除湿方法、系统
CN112000023A (zh) 控制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17115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8548301B (zh) 空调的开机控制方法
CN113294897A (zh) 空调器的转速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0470000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3864983B (zh) 空调运行策略的调整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50438B (zh) 用于家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家电
CN114963336A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防凝露的方法、装置、空调室内机和存储介质
CN114216242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KR20140112681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AU2013101086A4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 in heat mode
CN113739343A (zh)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空调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8

Address after: 519070 9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789 Jinji Road, Qianshan,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Ltd. OF ZHUHAI

Address before: 519070 No. six Jinji Road West,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