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7046A -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7046A
CN111217046A CN202010095822.8A CN202010095822A CN111217046A CN 111217046 A CN111217046 A CN 111217046A CN 202010095822 A CN202010095822 A CN 202010095822A CN 111217046 A CN111217046 A CN 111217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ground
lifting rod
longitudinal mechanical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58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军
张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0958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70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7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7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65F1/0053Combination of several receptacles
    • B65F1/0066Rigid receptacles fixed on racks or po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efuse filling means, e.g. air-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2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vices facilitating empt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26Housings, cabinets or enclosures for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1/1447Housings, cabinets or enclosures for refuse receptacles located undergr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52Lifting, hoisting, elevating mechanisms or the like for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1/1457Lifting, hoisting, elevating mechanisms or the like for refuse receptacles for refuse receptacles located undergr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6Lids or covers
    • B65F1/1623Lids or covers with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opening or closing thereof, e.g. springs
    • B65F1/1638Electromechanically operated 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65F2001/008Means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the receptacle in which refuse should be plac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38Identific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76Sor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包括地上垃圾投递系统、地面系统、地下垃圾分类系统和垃圾回收运输系统;用户把垃圾放入不同二维码的指定垃圾袋,垃圾箱上摄像头人脸识别获取用户信息,显示屏信息传达并且语音交互,用户把垃圾投入投放口后,垃圾进入内部有二维扫描器的垃圾分类装置,确定垃圾类型后,对应闸口开启,垃圾通过传送带滑入指定存储箱。垃圾箱底部滑块在滑槽上移动,使升降杆连接口连接纵向机械升降杆,电机带动垃圾箱上升至地面并投入垃圾车指定运输箱内,转盘转动,以此类推完成垃圾箱回收和运输。该系统可智能化垃圾分类,降低居民错误投递率,减少额外的人员监督,建立地下垃圾存储系统。

Description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离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用激励法推动生活垃圾自源头处分类,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和增强,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了应对垃圾围城的危机,我国已研究并试点实施垃圾分类政策,2011年上海市政府将全市1000个小区列入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上海市将垃圾分成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在半年的试点中也存在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足、部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积极不高以及指导和监督垃圾分类人员人数占用较多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分类垃圾装置,其包括分类处理箱,于分类处理箱顶面设置有可回收垃圾入口和不可回收垃圾入口,分类处理箱底面设置有垃圾出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垃圾出口下方、用于引导垃圾排出的垃圾导槽;还设置有分类式垃圾桶组件,其包括可转动的转盘和沿周向均匀分布于转盘上的多个垃圾桶;旋转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转盘转动,使各个垃圾桶依次经过垃圾导槽下方。但是,上述技术方案是通过转盘的转动驱动不同垃圾桶移动至垃圾出口下方来实现垃圾的分类,但是这种处理方式需要不断的驱动转盘运动,极大降低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分类后的垃圾桶需要人工搬运,不便于垃圾的自动化运输。
为缓解目前垃圾分类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包括地上投递垃圾系统、地面系统、地下垃圾分类系统和垃圾回收运输系统。该系统可智能化垃圾分类,降低居民错误投递率,同时不需要额外人员进行监督,减少人员浪费,建立的地下垃圾存储系统,也使地面垃圾箱干净整洁;同时,还设置垃圾运送装置实现地下垃圾的自动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垃圾分类问题,设计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包括地上投递垃圾系统、地面系统、地下垃圾分类系统和垃圾回收运输系统。该系统可以智能化垃圾分类,降低居民错误投递率,减少额外的监督人员,建立的地下垃圾存储系统;同时,还设置垃圾运送装置将地下的垃圾箱自动输送至垃圾车,实现垃圾箱至垃圾车之间的自动化运输。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投递垃圾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
用于垃圾运输车接收垃圾的地面系统;
用于对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接收的垃圾进行自动分类并存储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以及,
用于接收并运输分类后垃圾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
其中,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的上方,所述地下垃圾分类系统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连接以实现对投递垃圾的接收、分类;所述垃圾回收运输系统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包括垃圾箱箱体、可触控显示屏、垃圾投放口、手机支付端、防雨棚和摄像头;所述垃圾投放口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箱体一侧的下部,所述可触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口的上部,所述手机支付端设置于所述可触控显示屏旁,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可触控显示屏的上部,所述防雨棚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箱体的顶部以覆盖所述垃圾箱箱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的地面系统设置有垃圾转运口,地面垃圾盖和垃圾运输车停放区,当垃圾运输车开入所述垃圾运输车停放区后,所述地面垃圾盖被旋转打开,垃圾箱从所述垃圾转运口运出,垃圾回收完毕时所述地面垃圾盖被关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包括垃圾分类装置、多个垃圾传送管道、多个垃圾存储箱、支撑杆、底盘、和多个闸口;多个所述闸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装置的侧部以将垃圾分配至对应的所述垃圾传送管道中,所述垃圾传送管道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垃圾存储箱以将垃圾传送管道中的垃圾传送至对应的垃圾存储箱中;所述支撑杆的一侧与所述垃圾分类装置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垃圾分类装置,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与所述底盘连接;多个所述垃圾存储箱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还包括多个滑槽、以及多个滑块;多个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的下部,多个所述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的底部,并与对应的所述滑槽配合,以使得所述垃圾存储箱能够在所述底盘上滑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还包括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以及多个升降杆连接口;多个所述升降杆连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的外侧,便于所述垃圾存储箱通过对应的所述升降杆连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的垃圾分类装置中还设置有二维码扫描器,以实现通过扫描垃圾袋上二维码快速判断垃圾类型,对应的闸口向上移动,使垃圾从对应的所述垃圾传送管道滑入对应的垃圾存储箱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多个所述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电机,电机带动所述滑块在对应的所述滑槽上移动,使对应的所述升降杆连接口与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地下垃圾分类系统还包括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内部可伸缩,当垃圾存储状态时,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伸缩并完全隐藏至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内部;当垃圾进入清运模式时,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从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伸出并延伸至垃圾转运口;并且,多个所述升降杆连接口内分别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带动垃圾存储箱沿着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上升和下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包括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多个垃圾运输箱,以及分别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垃圾运输箱上的多个垃圾箱盖。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地上投递垃圾系统、地面系统、地下垃圾分类系统和垃圾回收运输系统。该系统可智能化垃圾分类,降低居民错误投递率,同时不需要额外人员进行监督,减少人员浪费,建立的地下垃圾存储系统,也使地面垃圾箱干净整洁;同时,还设置垃圾运送装置实现地下垃圾的自动输送。
2、本发明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设置有垃圾分类装置、多个垃圾传送管道、多个垃圾存储箱和多个设置于垃圾分类装置侧部的闸口,通过闸口将垃圾分配至对应的所述垃圾传送管道中,垃圾传送管道分别对应连接垃圾存储箱将垃圾传送管道中的垃圾传送至对应的垃圾存储箱中;使得通过控制闸口即可将不同类型的垃圾传送至对应的垃圾存储箱,无需通过控制垃圾存储箱的转动来实现垃圾分类,极大降低了装置中电器装置的使用频率和强度,极大增强系统中电器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通过在本发明的垃圾存储箱底部设置滑槽和滑块,侧部设置与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连接的升降杆连接口,使得垃圾存储箱存满后能够自动将垃圾存储箱通过滑槽和滑块移动至底盘的边缘,然后升降杆连接口卡接至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在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内部伸出,延伸出垃圾转运口并结合到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上,升降杆连接口内有电机,带动垃圾存储箱在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上提升并通过垃圾转运口上升至地面,最后倾倒入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地上投递垃圾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地面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垃圾分类装置闸口开启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垃圾存储箱的滑块滑轨结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垃圾存储箱移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升降杆连接口和纵向机械升降杆结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1—垃圾箱箱体;12—可触控显示屏;13—垃圾投放口;14—手机支付端;15—防雨棚;16—摄像头。
2—地面系统;21—垃圾转运口;22—地面垃圾盖;23—垃圾运输车停放区。
3—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1—垃圾分类装置;32a, 32b, 32c, 32d—垃圾传送管道;33a, 33b, 33c, 33d—垃圾存储箱;34—支撑杆;35—转盘;36a—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b—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7a, 37b, 37c, 37d—升降杆连接口;38a, 38b, 38c,38d—滑槽;39a, 39b, 39c, 39d—滑块;310a, 310b, 310c, 310d—闸口;。
4—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1—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42a, 42b, 42c, 42d—垃圾运输箱;43a, 43b, 43c, 43d—垃圾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
用于接收投递垃圾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
用于垃圾运输车接收垃圾的地面系统2;
用于对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接收的垃圾进行自动分类并存储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以及,
用于接收并运输分类后垃圾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
其中,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上方,所述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连接以实现对投递垃圾的接收、分类;所述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的一侧。
使用者通过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完成垃圾投递,垃圾通过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智能完成垃圾分类,之后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完成垃圾分类回收并运输到垃圾站等待下一步处理。
如图2是本发明的地上投递垃圾系统的示意图。本发明中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包括垃圾箱箱体11、可触控显示屏12、垃圾投放口13、手机支付端14、防雨棚15和摄像头16;所述垃圾投放口13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箱体11一侧的下部,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口13的上部,所述手机支付端14设置于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旁,所述摄像头16设置于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的上部,所述防雨棚15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箱体11的顶部以覆盖所述垃圾箱箱体11。
在使用时,使用者投递垃圾前通过摄像头16人脸识别,确认个人信息后,垃圾投放口13自动开启,使用者把垃圾投入垃圾投放口13后,垃圾投放口13自动关闭。可触控显示屏12可以显示个人信用、生活缴费和公益信息等,使用者可手触控制屏幕。手机支付端14可完成电子支付和领取个人信用奖励等功能。防雨棚15为垃圾箱箱体11遮雨、防晒。
如图3是本发明的地面系统的示意图。本发明中的地面系统2设置有垃圾转运口21,地面垃圾盖22和垃圾运输车停放区23,当垃圾运输车开入所述垃圾运输车停放区23后,所述地面垃圾盖22被旋转打开,垃圾箱从所述垃圾转运口21运出,垃圾回收完毕时所述地面垃圾盖22被关闭。当垃圾回收时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41开入垃圾运输车停放区23后,地面垃圾盖22自动打开,垃圾存储箱从垃圾转运口21中运出,当垃圾运输完毕后,地面垃圾盖22自动关闭,完成垃圾运输。
如图4和5是本发明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的示意图和地下垃圾分类系统的爆炸图。本发明中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包括垃圾分类装置31、多个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多个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支撑杆34、底盘35、和多个闸口310a,310b,310c,310d;多个所述闸口310a,310b,310c,310d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的侧部以将垃圾分配至对应的所述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中,所述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以将垃圾传送管道中的垃圾传送至对应的垃圾存储箱中;所述支撑杆34的一侧与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所述支撑杆34的另一侧与所述底盘35连接;多个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设置于所述底盘35上。支撑杆34连接垃圾分类装置31和底盘35,起到支撑整体地下垃圾分类系统功能。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还包括多个滑槽38a,38b,38c,38d、以及多个滑块39a,39b,39c,39d;多个所述滑槽38a,38b,38c,38d设置于所述底盘35上,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的下部,多个所述滑块39a,39b,39c,39d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的底部,并与对应的所述滑槽38a,38b,38c,38d配合,以使得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能够在所述底盘35上滑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还包括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以及多个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多个所述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的外侧,便于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通过对应的所述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连接至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
作为具体的说明解释:
垃圾传送管道32a和垃圾存储箱33a相连,运送和存储可回收垃圾,升降杆连接口37a与垃圾存储箱33a相连,滑块39a与垃圾存储箱33a底部相连,滑块39a可在滑槽38a上滑动,带动垃圾存储箱33a向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移动。
垃圾传送管道32b和垃圾存储箱33b相连,运送和存储有害垃圾,升降杆连接口37b与垃圾存储箱33b相连,滑块39b与垃圾存储箱33b底部相连,滑块39b可在滑槽38b上滑动,带动垃圾存储箱33b向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移动。
垃圾传送管道32c和垃圾存储箱33c相连,运送和存储湿垃圾,升降杆连接口37c与垃圾存储箱33c相连,滑块39c与垃圾存储箱33c底部相连,滑块39c可在滑槽38c上滑动,带动垃圾存储箱33c向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移动。
垃圾传送管道32d和垃圾存储箱33d相连,运送和存储干垃圾,升降杆连接口37d与垃圾存储箱33d相连,滑块39d与垃圾存储箱33d底部相连,滑块39d可在滑槽38d上滑动,带动垃圾存储箱33d向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移动。
具体使用时,例如用户在家中备有四种不同的垃圾袋,分别盛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塑料袋上对于不同的二维码。用户在家中完成垃圾分类并投放在不同的垃圾袋中。当用户把垃圾投入垃圾投放口13中,垃圾进入垃圾分类装置31中,垃圾分类装置31中有二维码扫描器,通过扫描垃圾袋上二维码可快速判断垃圾类型。当判断垃圾为可回收垃圾时,闸口310a打开,垃圾进入垃圾传送管道32a后滑动进入垃圾存储箱33a。当判断垃圾为有害垃圾时,闸口310b打开,垃圾进入垃圾传送管道32b后滑动进入垃圾存储箱33b。当判断垃圾为湿垃圾时,闸口310c打开,垃圾进入垃圾传送管道32c后滑动进入垃圾存储箱33c。当判断垃圾为干垃圾时,闸口310d打开,垃圾进入垃圾传送管道32d后滑动进入垃圾存储箱33d。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的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内部可伸缩,当垃圾存储状态时,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可伸缩并完全隐藏至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内部。当垃圾进入清运模式时,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从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伸出并延伸至垃圾转运口21。
如图6是本发明的垃圾分类装置闸口开启方式的示意图。闸口310a,310b,310c,310d是可上下移动。当垃圾分类装置31判定垃圾为可回收垃圾时,闸口310a向上滑动打开,垃圾滑入垃圾传送管道32a后滑动进入垃圾存储箱33a,完成后闸口310a向下关闭。当垃圾分类装置31判定垃圾为有害垃圾时,闸口310a向上滑动打开,垃圾滑入垃圾传送管道32b后滑动进入垃圾存储箱33b,完成后闸口310b向下关闭。当垃圾分类装置31判定垃圾为湿垃圾时,闸口310c向上滑动打开,垃圾滑入垃圾传送管道32c后滑动进入垃圾存储箱33c,完成后闸口310c向下关闭。当垃圾分类装置31判定垃圾为干垃圾时,闸口310d向上滑动打开,垃圾滑入垃圾传送管道32d后滑动进入垃圾存储箱33d,完成后闸口310d向下关闭。
如图7是本发明的垃圾存储箱的滑块滑轨结合方式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多个滑块39a,39b,39c,39d上分别设置有电机,电机带动滑块39a,39b,39c,39d在对应的滑槽38a,38b,38c,38d上移动,使对应的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与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连接。
具体说明:滑块39a固定在垃圾存储箱33a底部,滑块39a有电机并可在滑槽38a上滑动。同理,滑块39b固定在垃圾存储箱33b底部,滑块39b有电机并可在滑槽38b上滑动。滑块39c固定在垃圾存储箱33c底部,滑块39c有电机并可在滑槽38c上滑动。滑块39d固定在垃圾存储箱33d底部,滑块39d有电机并可在滑槽38d上滑动。
如图8是本发明垃圾存储箱移动方式的示意图。滑块39a在滑槽38a上滑动带动垃圾存储箱33a移动,垃圾存储箱33a上的升降杆连接口37a与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结合,升降杆连接口37a上连接电机,带动垃圾存储箱33a在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上升通过垃圾转运口21,并倾倒入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当完成垃圾存储箱33a倾倒后,升降杆连接口37a带动垃圾存储箱33a在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下降,滑块39a带动垃圾存储箱33a在滑槽38a上滑动至原位置,完成垃圾存储箱33a的垃圾倾倒。之后转盘35开始转动,使垃圾存储箱33b正对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方向,以相同原理完成垃圾倾倒,垃圾存储箱33c和垃圾存储箱33d方式相似,以此类推。
如图9是本发明的升降杆连接口和纵向机械升降杆结合方式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还包括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内部可伸缩,当垃圾存储状态时,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伸缩并完全隐藏至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内部;当垃圾进入清运模式时,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从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伸出并延伸至垃圾转运口21;并且,多个所述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内分别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带动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沿着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上升和下降。
在使用时,升降杆连接口37a可卡在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上,当回收垃圾状态时,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在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内部伸出,延伸出垃圾转运口21并结合到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41上,升降杆连接口37a内有电机,带动垃圾存储箱33a在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上,上升通过垃圾转运口21,并倾倒入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垃圾存储箱33b、垃圾存储箱33c和垃圾存储箱33d方式相同。
如图10是本发明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包括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41、多个垃圾运输箱42a,42b,42c,42d、以及分别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垃圾运输箱42a,42b,42c,42d上的多个垃圾箱盖43a,43b,43c,43d。
具体说明:垃圾运输箱42a和垃圾箱盖43a对应,储存可回收垃圾。垃圾运输箱42b和垃圾箱盖43b对应,储存有害垃圾。垃圾运输箱42c和垃圾箱盖43c对应,储存干垃圾。垃圾运输箱42d和垃圾箱盖43d对应,储存湿垃圾。
其中,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内部分别设置有高精度激光测距传感器,当垃圾存储箱内垃圾满后,会将信号传递至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41,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41自动驾驶至指定位置,由图10方式垃圾存储箱分别倾倒入指定垃圾运输箱,垃圾箱盖关闭,无人驾驶垃圾车开至另外一处垃圾存储点,完成垃圾回收。
图11为本发明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流程图,流程图中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地上投递垃圾系统、地面系统、地下垃圾分类系统和垃圾回收运输系统。用户在家中备有四种不同的垃圾袋,分别盛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塑料袋上对于不同的二维码。用户在家中完成垃圾分类并投放在不同的垃圾袋中。在地上投递垃圾系统中,使用者通过人脸识别获取用户信息,垃圾投放口自动开启并投入垃圾后,显示屏信息传达并且语音交互,垃圾投放口自动关闭完成地上垃圾投递。在地下垃圾分类系统中,垃圾进入地下垃圾分类装置,二维码扫描器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确认垃圾类型后,对应闸口开启,垃圾通过传送带传入指定存储箱完成地下垃圾分类。垃圾回收运输系统中,垃圾箱内有激光测距仪检测垃圾箱内垃圾容量,当垃圾箱满后向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传递信息,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进入指定区域,地面垃圾盖打开,垃圾存储箱通过纵向机械升降杆上升至地面系统并倾倒入垃圾运输车的指定垃圾运输箱中,垃圾箱盖关闭,地面垃圾盖关闭,完成垃圾回收和运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投递垃圾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
用于垃圾运输车接收垃圾的地面系统(2);
用于对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接收的垃圾进行自动分类并存储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以及,
用于接收并运输分类后垃圾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
其中,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上方,所述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连接以实现对投递垃圾的接收、分类;所述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设置于所述地面系统(2)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上垃圾投递系统(1)包括垃圾箱箱体(11)、可触控显示屏(12)、垃圾投放口(13)、手机支付端(14)、防雨棚(15)和摄像头(16);所述垃圾投放口(13)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箱体(11)一侧的下部,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设置于所述垃圾投放口(13)的上部,所述手机支付端(14)设置于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旁,所述摄像头(16)设置于所述可触控显示屏(12)的上部,所述防雨棚(15)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箱体(11)的顶部以覆盖所述垃圾箱箱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系统(2)设置有垃圾转运口(21),地面垃圾盖(22)和垃圾运输车停放区(23),当垃圾运输车开入所述垃圾运输车停放区(23)后,所述地面垃圾盖(22)被旋转打开,垃圾箱从所述垃圾转运口(21)运出,垃圾回收完毕时所述地面垃圾盖(22)被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包括垃圾分类装置(31)、多个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多个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支撑杆(34)、底盘(35)、和多个闸口(310a,310b,310c,310d);多个所述闸口(310a,310b,310c,310d)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的侧部以将垃圾分配至对应的所述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中,所述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以将垃圾传送管道中的垃圾传送至对应的垃圾存储箱中;所述支撑杆(34)的一侧与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连接,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垃圾分类装置(31),所述支撑杆(34)的另一侧与所述底盘(35)连接;多个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设置于所述底盘(3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还包括多个滑槽(38a,38b,38c,38d)、以及多个滑块(39a,39b,39c,39d);多个所述滑槽(38a,38b,38c,38d)设置于所述底盘(35)上,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的下部,多个所述滑块(39a,39b,39c,39d)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的底部,并与对应的所述滑槽(38a,38b,38c,38d)配合,以使得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能够在所述底盘(35)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还包括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以及多个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多个所述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分别设置于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的外侧,便于所述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通过对应的所述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连接至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分类装置(31)中还设置有二维码扫描器,以实现通过扫描垃圾袋上二维码快速判断垃圾类型,对应的闸口(310a,310b,310c,310d)向上移动,使垃圾从对应的所述垃圾传送管道(32a,32b,32c,32d)滑入对应的垃圾存储箱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滑块(39a,39b,39c,39d)上分别设置有电机,电机带动所述滑块(39a,39b,39c,39d)在对应的所述滑槽(38a,38b,38c,38d)上移动,使对应的所述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与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垃圾分类系统(3)还包括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内部可伸缩,当垃圾存储状态时,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伸缩并完全隐藏至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内部;当垃圾进入清运模式时,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从所述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伸出并延伸至垃圾转运口(21);并且,多个所述升降杆连接口(37a,37b,37c,37d)内分别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带动垃圾存储箱(33a,33b,33c,33d)沿着所述第一纵向机械升降杆(36a)和第二纵向机械升降杆(36b)上升和下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回收运输系统(4)包括无人驾驶垃圾运输车(41),多个垃圾运输箱(42a,42b,42c,42d),以及分别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垃圾运输箱(42a,42b,42c,42d)上的多个垃圾箱盖(43a,43b,43c,43d)。
CN202010095822.8A 2020-02-17 2020-02-17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Pending CN111217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5822.8A CN111217046A (zh) 2020-02-17 2020-02-17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5822.8A CN111217046A (zh) 2020-02-17 2020-02-17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7046A true CN111217046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5822.8A Pending CN111217046A (zh) 2020-02-17 2020-02-17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704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8551A (zh) * 2021-01-11 2021-05-07 江苏地风环卫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智能分类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38264A (zh) * 2021-04-14 2021-06-11 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及使用方法
CN113200257A (zh) * 2021-04-08 2021-08-03 田锋 一种户外人工智能垃圾分类及清运配合设备
CN113978956A (zh) * 2021-11-02 2022-01-28 福州大学 一种智能化垃圾箱的自动识别分类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8124A1 (en) * 1997-03-21 2000-01-05 Geesink Group B.V. Refuse-collection device with underground refuse silos
CN103287770A (zh) * 2013-06-28 2013-09-1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地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CN106005814A (zh) * 2016-07-18 2016-10-12 泰州市蓝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
CN107010351A (zh) * 2017-04-10 2017-08-04 杭州医学院 智能下埋式全自动垃圾站
CN107352188A (zh) * 2017-07-10 2017-11-17 珠海市云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9455432A (zh) * 2018-11-19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方法及垃圾回收装置
CN110329673A (zh) * 2019-07-30 2019-10-15 郭杉 一种垃圾智能分类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10329677A (zh) * 2019-07-12 2019-10-15 祝磊 用于垃圾分类的湿垃圾集中存储、方便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8124A1 (en) * 1997-03-21 2000-01-05 Geesink Group B.V. Refuse-collection device with underground refuse silos
CN103287770A (zh) * 2013-06-28 2013-09-1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地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CN106005814A (zh) * 2016-07-18 2016-10-12 泰州市蓝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
CN107010351A (zh) * 2017-04-10 2017-08-04 杭州医学院 智能下埋式全自动垃圾站
CN107352188A (zh) * 2017-07-10 2017-11-17 珠海市云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9455432A (zh) * 2018-11-19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方法及垃圾回收装置
CN110329677A (zh) * 2019-07-12 2019-10-15 祝磊 用于垃圾分类的湿垃圾集中存储、方便处理方法
CN110329673A (zh) * 2019-07-30 2019-10-15 郭杉 一种垃圾智能分类回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8551A (zh) * 2021-01-11 2021-05-07 江苏地风环卫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智能分类的方法及系统
CN113200257A (zh) * 2021-04-08 2021-08-03 田锋 一种户外人工智能垃圾分类及清运配合设备
CN113200257B (zh) * 2021-04-08 2022-07-15 田锋 一种户外人工智能垃圾分类及清运配合设备
CN112938264A (zh) * 2021-04-14 2021-06-11 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及使用方法
CN112938264B (zh) * 2021-04-14 2021-12-14 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
CN114030796A (zh) * 2021-04-14 2022-02-11 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使用方法
CN114212423A (zh) * 2021-04-14 2022-03-22 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转运装置
CN114030796B (zh) * 2021-04-14 2022-09-06 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使用方法
CN114212423B (zh) * 2021-04-14 2022-09-13 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垃圾转运装置
CN113978956A (zh) * 2021-11-02 2022-01-28 福州大学 一种智能化垃圾箱的自动识别分类方法
CN113978956B (zh) * 2021-11-02 2024-02-06 福州大学 一种智能化垃圾箱的自动识别分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7046A (zh)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06315067B (zh) 一种垃圾智能分类收集及转运方法
CN101972771B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1703762A (zh) 一种智能多功用自动分类垃圾箱
CN210823781U (zh) 一种环保智能识别垃圾分类回收箱
CN210417800U (zh) 自动分类垃圾箱
CN112193649B (zh) 一种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CN111559588A (zh)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的智能垃圾桶及垃圾分类投放方法
CN109878946A (zh) 一种城市分布式垃圾自动回收处理系统
CN211811579U (zh) 一种城市环保型垃圾分类运输装置
CN111319900B (zh) 一种分类处理垃圾车
CN210913844U (zh) 一种四类垃圾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1109160U (zh) 一种垃圾分拣箱
CN111874487A (zh) 一种具备自动垃圾分类的环保型垃圾桶
CN110963214B (zh) 一种自动化废物转运装置
CN112707067A (zh) 一种实现分类功能的垃圾清运车
CN212952288U (zh)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的智能垃圾桶
CN215157772U (zh) 一种自主分拣垃圾收集装置及其智能垃圾收集系统
CN212638664U (zh) 一款分类垃圾投放收集与传输系统
CN113060437B (zh) 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09533708B (zh) 一种用于垃圾筒发放和收集的系统及其使用步骤
CN210635147U (zh) 一种多维度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CN210456106U (zh) 负压式垃圾收集压缩箱及其系统
CN111218977A (zh) 基于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的智能垃圾回收方法及其系统
CN109081002B (zh) 一种小区分布式垃圾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