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6917A -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6917A
CN111216917A CN202010076062.6A CN202010076062A CN111216917A CN 111216917 A CN111216917 A CN 111216917A CN 202010076062 A CN202010076062 A CN 202010076062A CN 111216917 A CN111216917 A CN 111216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rotection bracket
rod
supporting plate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60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16917B (zh
Inventor
郑亚娜
隋永辉
张旭
隋慧麟
李赤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Kegong (Qingdao)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ongke Ark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ongke Ark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ongke Ark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60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6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6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6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16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6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22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handling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属于无人机托架技术领域,该保护托架包括投放保护托架、尾撑保护托架、机身保护托架、动力舱保护托架与机翼保护托架,所述第一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三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四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底座,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件的伸缩杆,所述第五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底座,所述第五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伸缩件的伸缩杆,该保护托架能够长时间维持大翼展无人机投放姿态,适用于各种不用场地和高度,能够在不影响无人机姿态位置前提下,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托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一种高空、长航时、大翼展飞机的出现。由于大翼展飞机的翼展较大,无人机在地面调试过程中,易出现损伤机翼或者机身的情况。而且,高空、长航时、大翼展无人机其结构多数为柔性结构,刚度较差,长时间调试情况下,无人机机翼及尾翼处容易出现下垂,导致气动外形发生变化。目前,用于支撑飞机的托架均采用结构钢焊接而成或者木制托架装配而成。结构钢托架接头均为焊接而成,不便于运输,不适用于无人机外场试飞时使用。木制托架主要材料为木头,采用铆接或者螺钉连接而成。木制托架受限于材料本身性能,不适用于搭建适用于高空作业且可移动的托架。且木制托架加工制作过程繁琐,不适用于外场试飞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旨在改善现有的无人机托架不便于运输和移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包括投放保护托架、尾撑保护托架、机身保护托架、动力舱保护托架与机翼保护托架。
所述投放保护托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伸缩件、第一托板与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
所述尾撑保护托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支撑板、第二伸缩件、第二支撑杆与尾撑托板,所述第二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件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尾撑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
所述机身保护托架包括第三底座、第三伸缩件、第三升降架、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杆与机身托板,所述第三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升降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伸缩杆固定安装,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顶部,所述机身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顶部。
所述动力舱保护托架包括第四底座、第四伸缩件、第四升降架、第四支撑板、动力舱托板与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底座,所述第四升降架用于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件的伸缩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顶部,所述动力舱托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顶部。
所述机翼保护托架包括第五底座、第五伸缩件、第五升降架、第五支撑板、第五支撑杆与机翼托板,所述第五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底座,所述第五升降架用于第五底座与第五支撑板的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伸缩件的伸缩杆,所述第五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板顶部,所述机翼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杆顶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三底座、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五底座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身保护托架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横杆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活动插接有销轴,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销座,所述销轴插接于所述销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升降架、所述第四升降架与所述第五升降架的连接方式与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升降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转动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铰接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机翼托板顶部设置有泡棉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四角均滑动贯穿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投放保护托架、所述尾撑保护托架、所述机身保护托架、所述动力舱保护托架与所述机翼保护托架均由铝合金材料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使用时,通过投放保护托架对无人机提供导向作用,通过尾撑保护托架对尾撑和尾翼部位起到维形作用,通过机身保护托架对机身进行支撑,通过动力舱保护托架对动力舱进行支撑防护,通过机翼保护托架对机翼进行支撑,为大翼展等不便于移动的无人机提供了便于移动和撤离的支撑托架,能够长时间维持大翼展无人机投放姿态,确保投放姿态正确。节省大量所需人力,物力,提高了外场试飞时的成本,并且托架的各部件托架均具有可升降功能,适用于各种不用场地和高度,能够在不影响无人机姿态位置前提下,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身保护托架与动力舱保护托架的俯视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投放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尾撑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身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身保护托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动力舱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动力舱保护托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机翼保护托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机翼保护托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第四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投放保护托架;110-第一底座;120-第一伸缩件;130-第一托板;140-第一支撑杆;150-第一加强杆;160-套管;161-固定板;200-尾撑保护托架;210-第二底座;220-限位杆;230-第二支撑板;240-第二伸缩件;250-第二支撑杆;260-尾撑托板;300-机身保护托架;310-第三底座;320-第三伸缩件;330-第三升降架;340-第三支撑板;350-第三支撑杆;351-销座;360-机身托板;370-横杆;371-销轴;380-第二加强杆;400-动力舱保护托架;410-第四底座;420-第四伸缩件;430-第四升降架;431-第一连接杆;432-第二连接杆;433-滑套;434-滑杆;440-第四支撑板;450-动力舱托板;460-第四支撑杆;500-机翼保护托架;510-第五底座;520-第五伸缩件;530-第五升降架;540-第五支撑板;550-第五支撑杆;560-机翼托板;570-泡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包括投放保护托架100、尾撑保护托架200、机身保护托架300、动力舱保护托架400与机翼保护托架500。
请参阅图2,投放保护托架100包括第一底座110、第一伸缩件120、第一托板130与第一支撑杆140,第一伸缩件120螺栓安装于第一底座110,第一支撑杆140与第一伸缩件120的伸缩杆固定焊接,第一托板130固定焊接于第一支撑杆140顶部,第一伸缩件120使得第一托板130高度根据实际需要可微调。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支撑杆140滑动套接有套管160,套管160两侧固定焊接有固定板161,两个固定板161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加强杆150,第一加强杆150远离固定板161的一端固定焊接于第一底座110,通过第一加强杆150对第一支撑杆140进行固定,增加第一支撑杆140的稳定性,进而增加投放保护托架10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尾撑保护托架200包括、第二支撑板230、第二伸缩件240、第二支撑杆250与尾撑托板260,第二伸缩件240螺栓安装于第二底座210,第二支撑板230螺栓安装于第二伸缩件240顶部,第二支撑杆250固定焊接于第二支撑板230顶部,尾撑托板260固定焊接于第二支撑杆250顶部,尾撑托板260层形状根据尾撑杆形状设置。使用时,通过第二伸缩件240调节第二支撑板230,尾撑托板260处于最低处,将尾撑托板260推入尾撑杆下方,通过第二伸缩件240调节第二支撑板230的高度,使得尾撑托板260与尾撑杆贴合。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二支撑板230的四角均滑动贯穿安装有限位杆220,限位杆220的底部与第二底座210固定焊接,通过限位杆220对第二支撑板230进行限位,使其只能上下滑动,增加第二支撑板230升降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和图5,机身保护托架300包括第三底座310、第三伸缩件320、第三升降架330、第三支撑板340、第三支撑杆350与机身托板360,第三伸缩件320螺栓安装于第三底座310,第三升降架330用于连接第三支撑板340与第三底座310,第三支撑板340与第三伸缩件320的伸缩杆螺栓安装,第三支撑杆350固定焊接于第三支撑板340顶部,机身托板360固定焊接于第三支撑杆350顶部,先利用第三伸缩件320将第三支撑板340,将机身托板360推入中机身下方,升高机身托板360的高度,使得机身托板360与机身接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三支撑杆350与第三支撑板340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二加强杆380,第二加强杆380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三支撑杆350与第三支撑板340,第二加强杆380用于对第三支撑杆350进行固定,增加第三支撑杆350的固定效果,进而增加机身保护托架300的稳定效果。
请参阅图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机身保护托架300一端的两个第三支撑杆350上安装有横杆370,横杆370的一端铰接于一个第三支撑杆350,横杆370的另一端活动插接于另一个第三支撑杆35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横杆370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活动插接有销轴371,第三支撑杆350上固定焊接有销座351,销轴371插接于销座351,横杆370用于对机身进行限位,防止机身从机身保护托架300上脱落,当无人机需要起飞时,将横杆370一端的销轴371拆除,将横杆370转动,使其不会阻碍无人机的飞行。
请参阅图7和图8,动力舱保护托架400包括第四底座410、第四伸缩件420、第四升降架430、第四支撑板440、动力舱托板450与第四支撑杆460,第四伸缩件420螺栓安装于第四底座410,第四升降架430用于第四底座410与第四支撑板440的连接,第四支撑板440螺栓连接于第四伸缩件420的伸缩杆,第四支撑杆460螺栓安装于第四支撑板440顶部,动力舱托板450螺栓安装于第四支撑杆460的顶部,先利用第四伸缩件420将第四支撑板440降低,将动力舱保护托架400推入动力舱下方,然后将动力舱托板450升高,使得动力舱托板450与动力舱接触。
请参阅图9和图10,机翼保护托架500包括第五底座510、第五伸缩件520、第五升降架530、第五支撑板540、第五支撑杆550与机翼托板560,第五伸缩件520螺栓安装于第五底座510,第五升降架530用于第五底座510与第五支撑板540的连接,第五支撑板540固定焊接于第五伸缩件520的伸缩杆,第五支撑杆550固定焊接于第五支撑板540顶部,机翼托板560固定焊接于第五支撑杆550顶部,机翼保护托架500与动力舱保护托架400使用方法类似。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机翼托板560顶部设置有泡棉板570,泡棉板570用于对机翼进行防护。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底座110、第二底座210、第三底座310、第四底座410与第五底座510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方便第一底座110、第二底座210、第三底座310、第四底座410与第五底座510的移动。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三升降架330、第四升降架430与第五升降架530的连接方式与结构相同,第四升降架430包括第一连接杆431与第二连接杆432,第四底座410与第四支撑板44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滑杆434,第一连接杆431与第二连接杆432的中部转动安装,第一连接杆431与第二连接杆432的两端均铰接安装有滑套433,滑套433滑动安装于滑杆434。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投放保护托架100、尾撑保护托架200、机身保护托架300、动力舱保护托架400与机翼保护托架500均由铝合金材料构成,保证托架整体的强度,并且降低托架的重量。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投放保护托架100对无人机提供导向作用,通过尾撑保护托架200对尾撑和尾翼部位起到维形作用,通过机身保护托架300对机身进行支撑,通过动力舱保护托架400对动力舱进行支撑防护,通过机翼保护托架500对机翼进行支撑,为大翼展等不便于移动的无人机提供了便于移动和撤离的支撑托架,能够长时间维持大翼展无人机投放姿态,确保投放姿态正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放保护托架(100),所述投放保护托架(100)包括第一底座(110)、第一伸缩件(120)、第一托板(130)与第一支撑杆(140),所述第一伸缩件(1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110),所述第一支撑杆(140)与所述第一伸缩件(120)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1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0)顶部;
尾撑保护托架(200),所述尾撑保护托架(200)包括第二底座(210)、第二支撑板(230)、第二伸缩件(240)、第二支撑杆(250)与尾撑托板(260),所述第二伸缩件(24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底座(210),所述第二支撑板(23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件(240)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杆(2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0)顶部,所述尾撑托板(2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50)顶部;
机身保护托架(300),所述机身保护托架(300)包括第三底座(310)、第三伸缩件(320)、第三升降架(330)、第三支撑板(340)、第三支撑杆(350)与机身托板(360),所述第三伸缩件(3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底座(310),所述第三升降架(330)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340)与所述第三底座(310),所述第三支撑板(340)与所述第三伸缩件(320)的伸缩杆固定安装,所述第三支撑杆(3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340)顶部,所述机身托板(3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50)顶部;
动力舱保护托架(400),所述动力舱保护托架(400)包括第四底座(410)、第四伸缩件(420)、第四升降架(430)、第四支撑板(440)、动力舱托板(450)与第四支撑杆(460),所述第四伸缩件(4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底座(410),所述第四升降架(430)用于所述第四底座(410)与所述第四支撑板(440)的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4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伸缩件(420)的伸缩杆,所述第四支撑杆(46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板(440)顶部,所述动力舱托板(45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杆(460)的顶部;
机翼保护托架(500),所述机翼保护托架(500)包括第五底座(510)、第五伸缩件(520)、第五升降架(530)、第五支撑板(540)、第五支撑杆(550)与机翼托板(560),所述第五伸缩件(520)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五底座(510),所述第五升降架(530)用于第五底座(510)与第五支撑板(540)的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板(5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伸缩件(520)的伸缩杆,所述第五支撑杆(5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板(540)顶部,所述机翼托板(5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支撑杆(550)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40)滑动套接有套管(160),所述套管(160)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1),两个所述固定板(161)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150),所述第一加强杆(150)远离所述固定板(16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0)、所述第二底座(210)、所述第三底座(310)、所述第四底座(410)与所述第五底座(510)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50)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40)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二加强杆(380),所述第二加强杆(380)的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50)与所述第三支撑板(3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保护托架(300)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350)上安装有横杆(370),所述横杆(370)的一端铰接于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350),所述横杆(370)的另一端活动插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3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70)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活动插接有销轴(371),所述第三支撑杆(350)上固定连接有销座(351),所述销轴(371)插接于所述销座(3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升降架(330)、所述第四升降架(430)与所述第五升降架(530)的连接方式与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升降架(430)包括第一连接杆(431)与第二连接杆(432),所述第四底座(410)与所述第四支撑板(44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434),所述第一连接杆(43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32)的中部转动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43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32)的两端均铰接安装有滑套(433),所述滑套(433)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杆(4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托板(560)顶部设置有泡棉板(5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30)的四角均滑动贯穿安装有限位杆(220),所述限位杆(2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底座(210)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保护托架(100)、所述尾撑保护托架(200)、所述机身保护托架(300)、所述动力舱保护托架(400)与所述机翼保护托架(500)均由铝合金材料构成。
CN202010076062.6A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Active CN111216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6062.6A CN111216917B (zh)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6062.6A CN111216917B (zh)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6917A true CN111216917A (zh) 2020-06-02
CN111216917B CN111216917B (zh) 2021-12-31

Family

ID=7083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6062.6A Active CN111216917B (zh) 2020-01-23 2020-01-23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69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4443A (zh) * 2020-09-27 2021-01-15 电子科技大学 扑翼飞行器室内飞行轨迹监测平台及其实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9832A1 (de) * 1987-03-25 1988-10-13 Messerschmitt Boelkow Blohm Fahrbare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flugzeug-grossbauteilen
CN201907656U (zh) * 2010-12-28 2011-07-27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飞机零长发射装置
CN204056798U (zh) * 2014-08-21 2014-12-31 成都启新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包装箱
CN207737186U (zh) * 2017-12-29 2018-08-17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人机地面运输系统
CN110341983A (zh) * 2019-07-15 2019-10-18 青岛中科方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翻转无人机的托架
CN209506120U (zh) * 2018-11-06 2019-10-18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拖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9832A1 (de) * 1987-03-25 1988-10-13 Messerschmitt Boelkow Blohm Fahrbare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flugzeug-grossbauteilen
CN201907656U (zh) * 2010-12-28 2011-07-27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飞机零长发射装置
CN204056798U (zh) * 2014-08-21 2014-12-31 成都启新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包装箱
CN207737186U (zh) * 2017-12-29 2018-08-17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人机地面运输系统
CN209506120U (zh) * 2018-11-06 2019-10-18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无人直升机地面拖车
CN110341983A (zh) * 2019-07-15 2019-10-18 青岛中科方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翻转无人机的托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4443A (zh) * 2020-09-27 2021-01-15 电子科技大学 扑翼飞行器室内飞行轨迹监测平台及其实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6917B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6245B2 (en) Folding heavy-lif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rame
US11511886B1 (en) UAV take-off and landing platform
CN111216917B (zh) 一种大翼展无人机飞行试验保护托架
CN107776892B (zh) 轻型可折叠察打一体无人机
US2659555A (en) Aircraft with quadricycle landing gear
CN110167868A (zh) 用于转运装备的移动底座和转运装备的方法
WO2015187259A9 (en) Convertible payload transport aircraft
US11279472B2 (en) Landing gear for cargo aircraft
CN113353243B (zh) 一种自变翼多功能无人机物流车
CN114684383A (zh) 挂弹车和运挂一体挂弹设备
CN214356690U (zh) 一种空中物资挂钩式抛投无人机
CN112810817A (zh) 一种空中物资挂钩式抛投无人机
CN101734376A (zh) 一种可模块化装载伞降回收的小型多用途无人机
CN112478157A (zh) 货运无人机
CN206734616U (zh) 一种八旋翼电动无人机机架
CN204776018U (zh) 一种多旋翼航拍飞行器
CN210592420U (zh) 一种载人飞行器
CN209209034U (zh) 一种大容量承载无人机
CN209870715U (zh) 一种可折叠多轴无人机
CN220114805U (zh) 一种新型倾转旋翼无人机机壁挂架
CN216035160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结构
CN216861856U (zh) 一种翻转组件及无人机
CN206528615U (zh) 固定翼无人机框架及固定翼无人机
CN216611589U (zh) 一种飞机起落架车架稳定缓冲装置
CN215323278U (zh) 一种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400 Dongyi Road, University Park,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ke Kegong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400 Dongyi Road, University Park,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Zhongke Ark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