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0256A -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0256A
CN111210256A CN201911295665.9A CN201911295665A CN111210256A CN 111210256 A CN111210256 A CN 111210256A CN 201911295665 A CN201911295665 A CN 201911295665A CN 111210256 A CN111210256 A CN 111210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llocation
resource
resource allocation
allo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56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博
刘禹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y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56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02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0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0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其包括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响应于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其中,所述资源分配状态包括超量分配状态和适量分配状态。本发明的该资源分配方法根据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来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使得系统能耗降低,同时提高用户体验和平台品牌形象。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装置,以及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第三方借贷平台借款,以解决燃眉之急。为了吸引客户,借贷平台通常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包括:固定额度的提额促销活动,例如提额额度固定的提额券;随机额度的提额促销活动,例如抽奖活动或拼手机红包等。
针对随机提额的促销活动,为了吸引用户,其设置的资源分配规则为:用户可每天参与该促销活动,每天参与次数为n次(通常n为1或3)。通常用户第一次参与活动时,就已经消耗掉超过其可分配资源数量的大部分,因此,越往后其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就越少。例如,用户参与抽奖随机提额活动,用户需要参与多次活动,才能够将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分配完,但其第一次抽奖就消耗掉其可用额度的50%,因此,该用户越往后所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越来越少。然而,由于每个用户的可用资源一定,但又没有明确限制用户抽奖总次数,因此,该用户可能会一直坚持参活动直至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分配完,这将导致前后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差距较大,并且越往后就越多地出现其分配得到的资源越来越小于1的情况。这种分配方式使得越往后的分配越没有意义,但其又要消耗系统能耗,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系统资源;同时这种分配方式降低了用户体验,从而降低用户继续参与活动的意愿,甚至影响用户对该借贷平台印象以及该平台的品牌形象。也即是说,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无法保证在有限次的分配中将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由上述可知,如何将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进行有限次的合理分配,是当前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说明书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响应于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状态包括超量分配状态和适量分配状态,所述超量分配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所述适量配置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小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匹配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识别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
若为超量分配状态的用户,将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若为适量分配状态的用户,根据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并根据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所述用户分配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识别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中的用户基本信息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判断所述历史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若是,判定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超量分配状态;否则,判定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的步骤具体为:
获取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
根据所述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与所述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
将所述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的N倍作为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其中,N为整数;优选地,所述N取值2或3或4。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所述用户分配当前分配资源数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若是,从该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到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之间的区间(即[第一预设分配数量,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中随机分配相应的资源数量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否则,将所述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分配数量为一。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状态包括超量分配状态和适量分配状态,所述超量分配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所述适量配置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小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资源分配模块模块具体包括:
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
第一资源分配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识别出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超量分配状态时,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并将所述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资源数量;
第二资源分配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识别出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时,根据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并根据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所述用户分配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中的基本用户信息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历史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状态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时,将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判定为超量分配状态;或者,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历史次数小于所述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时,判定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资源分配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
第二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所述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资源平均值;并将所述每次可分配资源平均值的整数N倍作为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优选地,所述整数N取值2或3或4;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最高分配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时,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和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之间的区间中随机分配相应的资源数量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最高分配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时,将所述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分配数量为一。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资源分配方法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来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具体地,针对超量分配状态的用户,将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当前分配资源数量;针对适量分配状态的用户,根据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并根据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该用户分配当前分配资源数量,从而将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进行有限次合理分配,进而降低系统能耗,同时提高用户体验和平台品牌形象,进而促进用户参与活动的意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装置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然而,下述的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申请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用户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进行有限次合理分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总体思路如下:
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响应于该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基于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该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其中,资源分配状态包括超量分配状态和适量分配状态,该超量分配标识该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而该适量配置标识该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小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首先需要说明书的是,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术语为: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参见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S101,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本实施例中,用户参与活动时,会通过其客户端向系统服务器发送相应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具体地,该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包括该用户的基本信息,如登录的账号信息,以及绑定的身份证号和/或手机号码等标识信息。
S102,响应于该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根据该用户所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中的用户基本信息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
本实施例中,系统服务器接收到该用户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后,即可根据其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在数据库中查询到该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或者为该用户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从而根据该历史次数来判断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进而基于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该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S103,判断该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104;否则,执行步骤S105。
本实施例中,由于用户的可分配资源数量的一定的,相应地,其也可通过有限次分配就分配完,因此,通过统一预设所有用户可分配次数阈值来进行用户资源分配状态的划分,例如达到该预设分配次数阈值的则为超量分配状态,小于该预设分配次数阈值的,则为适量分配状态,具体地,该预设分配次数阈值为10或12,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该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用户的可分配资源数量可能不同,因此,也可根据每个用户的可分配资源数量来设定可分配次数阈值。
S104,判定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超量分配状态,执行步骤S110。
S105,判定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执行步骤S106。
S106,获取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
本实施例中,对于适量分配状态的用户,若已经请求分配过资源,那么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就是其可分配资源数量与已分配资源数量之差,相应的,其剩余可分配次数就是上述的预设分配次数阈值与该用户已请求资源分配的历史次数之差;若该用户为第一次请求分配资源,那么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就是其可分配资源数量,相应地,其剩余可分配次数就是该预设可分配次数阈值。
S107,根据该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与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并将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的N倍作为该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
本实施例中,若识别到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则需要计算该用户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然后根据该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计算该用户此次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从而根据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该用户分配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即执行步骤S108-S109/S110。
本实施例中,该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就是该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与剩余可分配次数之商,而该N为小于5的正整数,优选地,N取值2或3或4。
S108,判断步骤S107中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若是,执行步骤S109,否则,执行步骤S110。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预设分配数量为1(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其他值,如0.5或5),即通过判断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是否大于1来判定该用户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是否还有分多次分配的必要,例如,若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小于1,由于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是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数量平均值的整数倍,因此,可判定后续该用户每次可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平均值将小于0.5,那么这种情况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多次分配了,而是直接将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作为当前可分配资源数量分配该该用户即可,从而避免系统进行多次分配,节省了系统能耗,也避免多次出现用户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小于1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平台品牌形象。
S109,从该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和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之间的区间中随机分配相应的资源数量作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本实施例中,若判断出该用户此次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大于1,则从1到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之间的区间随机选择一个整数作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即从1到该用户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的N倍(优选2倍或3倍或4倍)之间的任意整数作为该用户此次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对于未分配过资源的新用户来说,不仅避免了首次分配就超过其可分配资源数量的50%,使得该用户的可分配资源合理分配到有限次(即预设分配次数阈值),而且使得用户每次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都不会超出其每次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更不会超过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的50%,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甚至提升平台在用户心理的品牌形象;而对于已经分配过资源的用于来说,即使其已经消耗了该用户的可分配资源,但在该用户剩余的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也不会超出其每次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更不会超出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的50%,从而将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合理地分配到剩余可分配次数中,避免了用户剩余可分配次数中出现越往后较多地出现分配得到的资源过小甚至接近于几分钱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甚至提升平台在用户心理的品牌形象。
S110,将该用户对应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本实施例中,若上述步骤S103中判断出该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大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即判定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超量分配状态,那么说明该用户已经请求多很多次资源分配了,且其剩余可分配资源已经很少了,甚至可能小于1,因此,为了避免将本就不多的剩余可分配资源再次进行多次分配,直接将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即将此次资源分配作为该用户剩余可分配次数,从而将该用户剩余可分配资源合理地进行有限次分配,进而节省系统能耗,提高用户体验,也提高品牌形象。
本实施例中,若上述步骤S108中判断出该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可分配数量小于该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则说明后续该用户每次可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平均值将小于0.5,那么这种情况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多次分配了,而是直接将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作为当前可分配资源数量分配该该用户即可,从而避免系统进行多次分配,即将该用户剩余可分配资源合理地进行有限次分配,进而节省了系统能耗,也避免多次出现用户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小于1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平台品牌形象。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欺诈风险评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欺诈风险评估的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如图2,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20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资源分配模块202,用于响应于该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基于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该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其中,该资源分配状态包括超量分配状态和适量分配状态,超量分配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适量配置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小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本实施例中,用户参与活动时,会通过其客户端向系统服务器发送相应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具体地,该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包括该用户的基本信息,如登录的账号信息,以及绑定的身份证号和/或手机号码等标识信息,因此,数据收发模块接收到该用户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后,资源分配模块即可根据其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在数据库中查询到该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或者为该用户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然后根据该历史次数和该用户可分配次数阈值来判断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从而基于该资源分配状态为该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具体地,该资源分配模块模块202包括:
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
第一资源分配子模块,用于当该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识别出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超量分配状态时,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并将所获取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该用户的当前资源数量;
第二资源分配子模块,用于当该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识别出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时,根据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该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并根据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本实施例中,若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识别出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超量分配状态,那么说明该用户已经请求多很多次资源分配了,且其剩余可分配资源已经很少了,甚至可能小于1,因此,为了避免用户再多次请求分配本来就不多的剩余可分配资源,直接将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即用户此次请求分配资源的机会即为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次数),从而节省系统能耗,提高用户体验,也提高品牌形象。具体地,该状态识别子模块可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该用户请求发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和预设的分配阈值来判断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即该分配状态识别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上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中的基本用户信息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设定用户可请求分配资源的预设分配次数阈值,并判断第一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历史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状态识别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获取的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上述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时,将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判定为超量分配状态;或者,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获取的历史次数小于上述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时,判定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
本实施例中,该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是该第一判断单元针对所有用户统一设定的一个值,例如10或12;也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可分配资源数量来具体地设定可分配次数阈值,例如,用户A的可分配资源数量为M1,其对应的预设分配次数阈值为10,而用户B的可分配资源数量M2小于M1,因此其对应的预设分配次数阈值为8。
本实施例中,若状态识别单元识别出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就需要根据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来计算该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以便于根据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该用户分配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即根据该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将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进行有限次合理分配,具体地,上述第二资源分配子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上述的识别单元识别出该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时,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用户当前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
第二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该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资源平均值;并将每次可分配资源平均值的整数N倍作为该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其中,N为小于5的正整数,优选地,N取值2或3或4;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上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其中,该第一预设分配数量为一,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其他值,如0.5或5;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当上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上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时,从该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和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之间的区间中随机分配相应的资源数量作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当上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上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时,将该用户当前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本实施例中,对于适量分配状态的用户,若已经请求分配过资源,那么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就是其可分配资源数量与已分配资源数量之差,相应的,其剩余可分配次数就是上述的预设分配次数阈值与该用户已请求资源分配的历史次数之差;若该用户为第一次请求分配资源,那么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就是其可分配资源数量,相应地,其剩余可分配次数就是该预设可分配次数阈值。具体地,由于系统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会存储有每个用户的可分配资源数量,已请求分配历史次数,已分配资源数量,以及所有的预设数据(如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和每个用户的预设分配次数等)等信息;因此,第二获取单元可直接根据该数据库中记录的信息来计算得到该用户当前的剩余可用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等数据。
本实施例中,若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该用户此次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大于1,则第一分配单元从1到该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之间的区间随机选择一个整数作为该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即从1到该用户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的N倍(优选2倍或3倍或4倍)之间的任意整数作为该用户此次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对于未分配过资源的新用户来说,不仅避免了首次分配就超过其可分配资源数量的50%,使得该用户的可分配资源合理分配到有限次(即预设分配次数阈值),而且使得用户每次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都不会超出其每次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更不会超过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的50%,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甚至提升平台在用户心理的品牌形象;而对于已经分配过资源的用于来说,即使其已经消耗了该用户的可分配资源,但在该用户剩余的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也不会超出其每次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更不会超出其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的50%,从而将该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合理地分配到剩余可分配次数中,避免了用户剩余可分配次数中出现越往后较多地出现分配得到的资源过小甚至接近于几分钱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甚至提升平台在用户心理的品牌形象。
本实施例中,若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该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可分配数量小于该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则说明后续该用户每次可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平均值将小于0.5,那么这种情况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多次分配了,而是直接将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作为当前可分配资源数量分配该该用户即可,从而避免系统进行多次分配,节省了系统能耗,也避免多次出现用户分配得到的资源数量小于1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平台品牌形象。
本说明书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302、处理器301及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处理器3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301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所述方法的步骤。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说明书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法部分。该服务器,可以是包括各种电子设备形成的服务器设备,PC电脑、网络云服务器,甚至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台式电脑等任意电子设备上设置的服务器功能。
具体地,图3示出的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服务器组成结构框图,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其将包括由处理器3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3在总线300和接收器和/或发送器304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和/或发送器304可以是分开独立的接收器或发送器也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如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1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响应于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其中,所述资源分配状态包括超量分配状态和适量分配状态,所述超量分配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所述适量配置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小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匹配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识别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若为超量分配状态的用户,将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若为适量分配状态的用户,根据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并根据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所述用户分配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申请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此外,本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所示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技术效果及所能实现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第一”、“第二”及“一”等的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也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响应于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状态包括超量分配状态和适量分配状态,所述超量分配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所述适量配置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小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匹配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识别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
若为超量分配状态的用户,将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若为适量分配状态的用户,根据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并根据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所述用户分配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中的用户基本信息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
判断所述历史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若是,判定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超量分配状态;否则,判定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适量分配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的步骤具体为:
获取所述用户的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和剩余可分配次数;
根据所述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与所述剩余可分配次数计算所述剩余可分配次数中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
将所述每次可分配资源数量平均值的N倍作为所述用户当前的预期最高分配数量;其中,N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取值2或3或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为所述用户分配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分配数量,
若是,从该第一预设分配数量到所述预期最高分配数量之间的区间中随机分配相应的资源数量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否则,将所述剩余可分配资源数量全部作为所述用户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分配数量为一。
8.一种基于用户资源分配状态的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的资源分配状态为所述用户分配相应的当前分配资源数量;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状态包括超量分配状态和适量分配状态,所述超量分配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所述适量配置标识所述用户请求分配资源的历史次数小于预设分配次数阈值。
9.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95665.9A 2019-12-16 2019-12-16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2102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5665.9A CN111210256A (zh) 2019-12-16 2019-12-16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5665.9A CN111210256A (zh) 2019-12-16 2019-12-16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0256A true CN111210256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5665.9A Pending CN111210256A (zh) 2019-12-16 2019-12-16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025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4757A (zh) * 2020-12-30 2021-05-14 联想未来通信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频域资源分配类型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3148A (zh) * 2021-06-18 2021-09-03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2944A (zh) * 2016-12-30 2017-05-17 重庆腾帆科技有限公司 对实时抽奖活动中抽奖信息进行处理的服务器
CN107220853A (zh) * 2017-05-27 2017-09-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抽奖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876486A (zh) * 2018-08-20 2018-11-2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个性化定制中奖概率的抽奖方法及装置
CN109685559A (zh) * 2018-12-14 2019-04-26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抽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58996A (zh) * 2019-07-05 2019-11-15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社交平台抽奖的概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2944A (zh) * 2016-12-30 2017-05-17 重庆腾帆科技有限公司 对实时抽奖活动中抽奖信息进行处理的服务器
CN107220853A (zh) * 2017-05-27 2017-09-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抽奖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876486A (zh) * 2018-08-20 2018-11-2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个性化定制中奖概率的抽奖方法及装置
CN109685559A (zh) * 2018-12-14 2019-04-26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抽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58996A (zh) * 2019-07-05 2019-11-15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社交平台抽奖的概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4757A (zh) * 2020-12-30 2021-05-14 联想未来通信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频域资源分配类型的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3148A (zh) * 2021-06-18 2021-09-03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13343148B (zh) * 2021-06-18 2023-12-01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3799B2 (en) Dynamic cost model based resource scheduling in distributed compute farms
US729000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using spot market and derivative market techniques
CN108230162B (zh) 保险服务推荐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63474A (zh) 一种任务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US20140171018A1 (en) Radio spectrum trading
Das et al. A QoS and profit aware cloud confederation model for IaaS service providers
CN108898306B (zh) 订单分配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493088A (zh) 标记权限
CN111681028A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10256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05184463A (zh) 专利产品会员管理系统
Papanastasiou et al. Scarcity strategies under quasi-bayesian social learning
CN111198987A (zh) 基于用户等级的页面展示方法及其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98736A (zh) 基于用户状态特征的页面展示方法及其装置、系统、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12118546B (zh) 消息推送方法、消息推送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4445102A (zh) 报价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10385634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shared service index based on shared service of communication credential
CN114298829A (zh) 用于授信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99475B (zh) 额度调整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81027A (zh) 信息推广中的风险管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08817A (zh) 流量分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1294A (zh) 一种理赔和服务权益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14381B (zh) 基于消费追踪的信息推送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1681024A (zh) 信息推广中的风险管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779460B (zh) 一种能源站的能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