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6864A - 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6864A
CN111206864A CN202010093179.5A CN202010093179A CN111206864A CN 111206864 A CN111206864 A CN 111206864A CN 202010093179 A CN202010093179 A CN 202010093179A CN 111206864 A CN111206864 A CN 111206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inner cavity
window
ai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31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6864B (zh
Inventor
陈金华
谢文进
唐茂川
段超凡
路立地
郑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9885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5245B/zh
Priority to CN202010093179.5A priority patent/CN111206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6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6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6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6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00Cleaning windows
    • A47L1/02Power-driven machines or devices
    • A47L1/03Power-driven machines or devices cleaning both sides of a window simultaneous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28Other arrangements on doors or windows, e.g. door-plates, windows adapted to carry plants, hooks for window clean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2007/023Air flow induced by f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于窗户边框一侧内部的清洁装置安装腔,清洁装置安装腔内置入装有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具有一个位于前侧的前侧清洁面和一个位于后侧的后侧清洁面,前侧清洁面上下两端各自可拆卸式设置有清洁用螺杆,窗户边框内腔的上下两端对应螺纹孔位置各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清洁用开槽,清洁开槽外侧覆盖安装有可拆卸的开槽挡板,清洁装置安装腔外侧覆盖安装有可拆卸的安装腔挡板。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了上述清洁结构实施的清洁方法。本发明能够方便实现对通风用的双层玻璃的通风内腔进行清洗,以维持玻璃透明度,并具有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等优点。

Description

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窗户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用双层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房屋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档住宅房屋均会安装新风系统,对房屋内的温度和通风实现调控。同时,根据最新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民用建筑房间均需要考虑一定新风量的通风设计要求,但同时因为此动作会带来室外未进行处理的空气送入房间及室内滞留的空气排到室外使得空调设备必须额外负担处理这部分空气的工作而产生相当一部分的能耗。
现有的住宅房屋,一般采用安装空调进行温度控制,但空调通常不能满足新风通风要求。建筑房间要满足新风通风要求,一般需要安装新风机。新风机是一种能够对房间引入新风并进行净化处理的空气调节设备。新风机一般包括排风式新风机或送风式新风机两大类型。安装使用时,一般是房间内安装空调装置和送风式新风机联用,或者房间内安装空调装置和排风式新风机联用。房间内安装送风式新风机(简称送风机)时,依靠房间门窗缝隙排风,而安装排风式新风机(简称排风机)时,是依靠房间门窗缝隙进风。为避免功能重复,一般不会在房间内同时安装送风机和排风机。这样依靠房间门窗缝隙进风或者排风,外排空气中热能或冷能往往没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房屋内外温差较大时,房屋窗户成为房屋内外热交换集中位置,会导致房屋内的热能或冷能从窗户位置产生较大的损耗,不利于房间整体温控能耗负荷的降低。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些新风系统会同时具备通风、温度调节以及空气过滤,甚至湿度调节等功能。例如申请号CN201410058724.1,名称为“多功能新风机及其应用”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新风机。又如申请号CN201611172058.X,名称为“一种多功能新风机”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新风机。再例如发明人曾申请专利的CN209655509U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新风机。但上述这些新风机系统,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为高昂,一般在大型商场等地方场合采用,尚未在民用住宅中推广普及应用。而且这些新风机系统,仍然未能解决房屋窗户位置会成为房间保温薄弱位置,进而导致房间整体温控负荷提高的问题。
目前,部分房屋窗户采用了双层玻璃设计,能够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但普通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更主要的为隔音设计,其热传递屏蔽效果仍然较为有限,同时也不具备通风效果,难以在房间整体通风温控系统中产生更多的有益性。
我国专利CN108193994A曾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双层玻璃通风窗,包括双层玻璃、能量回收单元和自动控制单元。该发明根据实时监测的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控制窗功能的切换,对室外新风或室内回风进行调湿、调温和净化,同时还具有遮阳及降噪功能,满足室内空气品质要求,解决原有窗户附属功能不完善、需要人工控制的实际问题。该专利中看似将空气净化、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等多种功能均设置在了窗户上,提高了窗户功能性,但实际上玻璃窗户有其自身屋内采光和透视屋外的功能以及安装位置、大小等要求限制,并不适合直接将空气净化、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等功能都集成在窗户上,其对应的室内环境控制效果也远不如采用新风机和空调装置产生的效果。同时其双层玻璃内部通风后,仅仅考虑依靠静电除尘装置实现玻璃内腔的清洁,其清洁效果有限,还存在长期使用后,玻璃内腔难以清洁导致透视和采光效果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实现对通风用的双层玻璃的通风内腔进行清洗,以维持玻璃透明度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于窗户边框一侧内部的清洁装置安装腔,清洁装置安装腔和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整体连通设置,清洁装置安装腔内置入装有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窗户内腔清洁装置整体呈竖向的长条形且长度大于窗户玻璃高度,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具有一个位于前侧的前侧清洁面和一个位于后侧的后侧清洁面,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得到且高度和窗户玻璃高度基本一致,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二者宽度小于双层玻璃之间通风内腔宽度,前侧清洁面上下两端各自可拆卸式设置有清洁用螺杆,窗户边框内腔的上下两端对应螺纹孔位置各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清洁用开槽,清洁开槽外侧覆盖安装有可拆卸的开槽挡板,清洁装置安装腔外侧覆盖安装有可拆卸的安装腔挡板。
这样,当双层玻璃窗户的玻璃内腔中积灰需要清洁时,将安装腔挡板拆卸打开,把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取出,在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上粘上清洁液。再将开槽挡板拆卸打开,将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置入清洁装置安装腔并水平移动到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中,再将两个清洁用螺杆分别穿过窗户边框上下两端的清洁用开槽并连接固定到窗户内腔清洁装置上下位置。这样从窗户边框外部手持清洁用螺杆带动窗户内腔清洁装置整体水平移动,使得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各自和对应的通风内腔侧面相贴,实现对通风内腔的清洁。整个清洁过程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的优点。清洁完毕后,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可清洗干净并干燥后置入回清洁装置安装腔中,再重新将开槽挡板和安装腔挡板安装复位避免漏风即可。
进一步地,前侧清洁面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和清洁用螺杆可拆卸连接。
这样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拆卸方便快捷的优点。
作为优化,清洁材料为清洁棉。具有成本低廉且清洁效果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包括一个位于上端的安装块和位于下端的安装块,还包括一个位于前侧的前清洁块和位于后侧的后清洁块,两个安装块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窗户边框内腔宽度,上端的安装块下表面和下端的安装块上表面各设置有一个沿前后方向的滑槽,所述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的上下两端可滑动地卡接配合在滑槽内,前清洁块前侧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得到并形成前侧清洁面,后清洁块后侧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得到并形成后侧清洁面;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控制机构,伸缩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在清洁工位和非清洁工位之间切换,清洁工位时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呈外扩状态且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向外超出两个安装块前后侧面;清洁工位时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之间距离大于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宽度,清洁工位时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被压缩后的最短极限距离小于通风内腔宽度;非清洁工位时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整体缩回两个安装块的滑槽内。
这样,在清洁时,可以通过伸缩控制机构控制使得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沿滑槽前后两侧滑出一小部分,并使得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贴紧到通风内腔的前后侧面上。这样在控制清洁装置移动时,可以同时实现对通风内腔前后两个内侧面的清洁而提高效率,且这样无需人为施加压紧力,避免人为施力不均导致装置或窗户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控制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之间的中部连杆,中部连杆前后两侧成对的铰接设置有短连杆,前侧的短连杆前端铰接在前清洁块后侧面,后侧的短连杆后端铰接在后清洁块前侧面,中部连杆的一端为控制端且控制端可抽动地插入到安装块中部的插槽内,中部连杆控制端沿左侧或右侧水平向外固定连接有一个拨杆,拨杆外部伸出安装块侧面并形成拨动部,安装块侧面拨杆所在位置处具有和插槽相通的弹性卡槽,弹性卡槽上下两端形成有两个弹性卡槽位,拨杆能够在两个弹性卡槽位上下拨动并控制每对短连杆在展平打开状态以及弯折收拢状态之间切换,短连杆呈展平打开状态时推动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沿滑槽前后两侧滑出一小部分构成清洁工位,短连杆呈弯折收拢状态时带动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缩回滑槽构成非清洁工位。
这样,通过从安装块侧面控制拨杆上下拨动,即可控制前后清洁块在清洁工位和非清洁工位切换,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快捷的优点。同时当前后清洁块呈清洁工位状态时,每对短连杆恰好为水平状态,可以使得前后清洁块之间的压紧力被相互抵消而产生自锁效果,保证了清洁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短连杆有多对且沿高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中部连杆上。
这样更好地保证施力平衡,提高控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短连杆一端铰接在中部连杆侧面,另一端铰接在前清洁块或后清洁块侧面外凸形成的支耳上。
这样结构简单且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弹性卡槽内侧面设置有弹性材料层且在上下两端的自身卡槽宽度方向上外扩形成两个弹性卡槽位。
这样能够更好地方便拨杆在施加外力后能够在弹性卡槽内拨动并能够在拨动到位后保持在弹性卡槽位中。
进一步地,中部连杆下端为控制端,弹性卡槽位于下端的安装块右侧面上。
这样,拨杆位于装置下方右侧,更加方便人手操作控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如上所述清洁结构的玻璃窗内腔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双层玻璃窗户的玻璃内腔中积灰需要清洁时,将安装腔挡板拆卸打开,把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取出,在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上粘上清洁液;再将开槽挡板拆卸打开,将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置入清洁装置安装腔并水平移动到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中,再将两个清洁用螺杆分别穿过窗户边框上下两端的清洁用开槽并连接固定到窗户内腔清洁装置上下的两个螺纹孔中;从安装块侧面控制拨动拨杆,将各对短连杆转化为水平状态,使得前后清洁块切换为清洁工位状态,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沿滑槽前后两侧滑出一小部分并使得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贴紧到通风内腔的前后侧面上;这样从窗户边框外部手持清洁用螺杆带动窗户内腔清洁装置整体水平移动,实现对通风内腔的清洁。清洁完毕后,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可清洗干净并干燥后置入回清洁装置安装腔中,再重新将开槽挡板和安装腔挡板安装复位避免漏风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方便实现对通风用的双层玻璃的通风内腔进行清洗,以维持玻璃透明度,并具有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设置有本发明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的玻璃窗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中显示玻璃窗户内部上部风道切换装置和下部风道切换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玻璃窗户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单独上部位置放大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6转化为清洁工位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玻璃窗户和送风机以及空调设备联用时,夏季室内制冷通风模式的空气流动方向控制示意简图。
图9为图1的玻璃窗户和送风机以及空调设备联用时,冬季太阳辐射弱时室内供暖通风模式的空气流动方向控制示意简图。
图10为图1的玻璃窗户和送风机以及空调设备联用时,冬季太阳辐射强时室内供暖通风模式的空气流动方向控制示意简图。
图11为图1的玻璃窗户和排风机以及空调设备联用时,夏季太阳辐射弱时室内制冷通风模式的空气流动方向控制示意简图。
图12为图1的玻璃窗户和排风机以及空调设备联用时,夏季太阳辐射强时室内制冷通风模式的空气流动方向控制示意简图。
图13为图1的玻璃窗户和排风机以及空调设备联用时,冬季室内供暖通风模式的空气流动方向控制示意简图。
图14为图1的玻璃窗户单独和空调设备联用时,夏季太阳直晒时室内制冷通风模式的空气流动方向控制示意简图。
图15为图1的玻璃窗户单独和空调设备联用时,冬季室内供暖通风模式的空气流动方向控制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一种采用了本发明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的玻璃窗,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8-15中的玻璃窗户结构简化示意,图中箭头表示风流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时:参见图1-7,一种采用了本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的玻璃窗,包括矩形的窗户边框1,窗户边框1内部前后间隔地竖向固定设置有双层玻璃2,双层玻璃2之间形成通风内腔3,其中,窗户边框1上端还分别设置有向外连通到外侧的上部外侧风道4以及向内连通到内侧的上部内侧风道5,上部外侧风道4、上部内侧风道5和通风内腔上端相通设置且三者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三者通断切换的上部风道切换装置;窗户边框下端还分别设置有向外连通到外侧的下部外侧风道6以及向内连通到内侧的下部内侧风道7,下部外侧风道6、下部内侧风道7和通风内腔下端相通设置且三者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三者通断切换的下部风道切换装置。
这样,可以通过上部风道切换装置和下部风道切换装置控制风道的通断和切换,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进排风需求,更好地降低房屋温控能耗。
其中,所述上部风道切换装置包括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8,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8沿窗户长度方向安装在上部转轴安装腔9中部,上部转轴安装腔9形成于上部外侧风道4、上部内侧风道5和通风内腔上端交汇处位置,所述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8、上部转轴安装腔9、上部外侧风道4和上部内侧风道5均为沿窗户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8上固定设置有上部挡板连接构件10,上部挡板连接构件10外侧固定连接有上部风道切换挡板11,上部风道切换挡板11宽度大于上部外侧风道4宽度、上部内侧风道5宽度和通风内腔上端宽度,使得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8转动时可以控制上部风道切换挡板11依次切换到屏蔽上部外侧风道4、通风内腔上端、上部内侧风道5和通风内腔上端正对的上部转轴安装腔9顶部位置;上部风道切换装置还包括和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相连并控制其转动的上部转轴控制机构。
这样,可以通过控制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转动,带动上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里外上下四个位置。当上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上方时,上部外侧风道、上部内侧风道和通风内腔上端处于三方贯通状态;当上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向外时关闭上部外侧风道,打开并贯通上部内侧风道和通风内腔上端;当上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向下时关闭通风内腔上端,打开并贯通上部内侧风道和上部外侧风道;当上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向内时关闭上部内侧风道,打开并贯通上部外侧风道和通风内腔上端。这样,就可以依靠简单的控制机构,在玻璃窗户上端沿玻璃窗户整个长度方向实现进排风的切换控制。
其中,上部外侧风道4、上部内侧风道5和通风内腔上端任意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位在垂直于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8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同一直径圆所在的圆弧形,使得上部转轴安装腔9整体呈水平的圆柱形,所述上部风道切换挡板11外侧面外凸形成和圆柱形匹配的弧形面。
这样,能够更好地方便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带动上部风道切换挡板旋转,并对应地控制三个通道的通断切换。
其中,上部外侧风道4和上部内侧风道5水平正对设置且和通风内腔相互垂直,且三者宽度一致。
这样,更加方便通过上部风道切换挡板的旋转精确地控制风道的通断切换。
其中,上部风道切换挡板11整体为弧形板状结构,上部挡板连接构件10整体呈垂直于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8的扇形板状结构,上部挡板连接构件10外侧面固定于上部风道切换挡板11内侧面。
这样可以使得在上部风道切换挡板内侧和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之间最大程度留出空间供风流经过,最低程度降低风阻。
其中,上部挡板连接构件10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靠近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8两端位置。
这样使得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和上部风道切换挡板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其中,所述上部转轴控制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一端端部的上部转轴控制用输出端被动斜齿轮12,上部转轴控制用输出端被动斜齿轮12和一个上部转轴控制用输出端主动斜齿轮13啮合,所述上部转轴控制用输出端主动斜齿轮13固定安装在一个竖向设置的上部转轴控制用竖轴14的上端,上部转轴控制用竖轴14可转动地安装在窗户边框1一侧上部的竖轴安装腔内,上部转轴控制用竖轴14下端固定安装有一个上部转轴控制用输入端被动斜齿轮15,上部转轴控制用输入端被动斜齿轮15和一个上部转轴控制用输入端主动斜齿轮16啮合,所述上部转轴控制用输入端主动斜齿轮16的安装轴可转动地水平向内穿出窗户边框并安装上部转轴控制用旋钮17。
这样,只需转动上部转轴控制用旋钮,即可通过两对斜齿轮的配合带动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转动,进而控制上部风道的通断切换,实现上部外侧风道、上部内侧风道和通风内腔上端三者之间任意二者或者三者全部的连通。采用斜齿轮的配合传动,可以使得控制精确、稳定并可靠。
作为另外的实施选择,所述上部转轴控制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一端端部的上部转轴控制用伺服电机,还包括一个位于窗户边框下部一端的控制面板,伺服电机的电线经窗户边框内部走线和控制面板相连并受控制面板控制。这样,可以实现对上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的电动控制,使其控制更加自动化。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部风道切换装置包括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18,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18沿窗户长度方向安装在下部转轴安装腔19中部,下部转轴安装腔19形成于下部外侧风道6、下部内侧风道7和通风内腔下端交汇处位置,所述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18、下部转轴安装腔19、下部外侧风道6和下部内侧风道7均为沿窗户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18上固定设置有下部挡板连接构件20,下部挡板连接构件20外侧固定连接有下部风道切换挡板21,下部风道切换挡板21宽度大于下部外侧风道6宽度、下部内侧风道7宽度和通风内腔下端宽度,使得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18转动时可以控制下部风道切换挡板依次切换到屏蔽下部外侧风道6、通风内腔下端、下部内侧风道7和通风内腔下端正对的下部转轴安装腔底部位置;下部风道切换装置还包括和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相连并控制其转动的下部转轴控制机构。
这样,可以通过控制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转动,带动下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里外上下四个位置。当下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下方时,下部外侧风道、下部内侧风道和通风内腔下端处于三方贯通状态;当下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向外时关闭下部外侧风道,打开并贯通下部内侧风道和通风内腔下端;当下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向上时关闭通风内腔下端,打开并贯通下部内侧风道和下部外侧风道;当下部风道切换挡板转动至向内时关闭下部内侧风道,打开并贯通下部外侧风道和通风内腔下端。这样,就可以依靠简单的控制机构,在玻璃窗户下端沿玻璃窗户整个长度方向实现进排风的切换控制。
其中,下部外侧风道6、下部内侧风道7和通风内腔下端任意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位在垂直于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同一直径圆所在的圆弧形,使得下部转轴安装腔19整体呈水平的圆柱形,所述下部风道切换挡板21外侧面外凸形成和圆柱形匹配的弧形面。
这样,能够更好地方便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带动下部风道切换挡板旋转,并对应地控制三个通道的通断切换。
其中,下部外侧风道6和下部内侧风道7水平正对设置且和通风内腔相互垂直,且三者宽度一致。
这样,更加方便通过下部风道切换挡板的旋转精确地控制风道的通断切换。
其中,下部风道切换挡板21整体为弧形板状结构,下部挡板连接构件20整体呈垂直于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的扇形板状结构,下部挡板连接构件20外侧面固定于下部风道切换挡板21内侧面。
这样可以使得在下部风道切换挡板内侧和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之间最大程度留出空间供风流经过,最低程度降低风阻。
其中,下部挡板连接构件20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靠近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18两端位置。
这样使得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和下部风道切换挡板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其中,所述下部转轴控制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18一端端部的下部转轴控制用输出端被动斜齿轮22,下部转轴控制用输出端被动斜齿轮22和一个下部转轴控制用输出端主动斜齿轮23啮合,所述下部转轴控制用输出端主动斜齿轮23固定安装在一个竖向设置的下部转轴控制用竖轴24的下端,下部转轴控制用竖轴24可转动地安装在窗户边框一侧下部的竖轴安装腔内,下部转轴控制用竖轴24上端固定安装有一个下部转轴控制用输入端被动斜齿轮25,下部转轴控制用输入端被动斜齿轮25和一个下部转轴控制用输入端主动斜齿轮26啮合,所述下部转轴控制用输入端主动斜齿轮26的安装轴可转动地水平向内穿出窗户边框并安装下部转轴控制用旋钮27。
这样,只需转动下部转轴控制用旋钮,即可通过两对斜齿轮的配合带动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转动,进而控制下部风道的通断切换,实现下部外侧风道、下部内侧风道和通风内腔下端三者之间任意二者或者三者全部的连通。采用斜齿轮的配合传动,可以使得控制精确、稳定并可靠。
作为另外的实施选择,所述下部转轴控制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一端端部的下部转轴控制用伺服电机,还包括一个位于窗户边框下部一端的控制面板,伺服电机的电线经窗户边框内部走线和控制面板相连并受控制面板控制。这样,可以实现对下部风道切换控制用转轴的电动控制,使其控制更加自动化。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设置有窗户内腔清洁结构,窗户内腔清洁结构包括竖向设置于窗户边框一侧内部的清洁装置安装腔,清洁装置安装腔和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3整体连通设置,清洁装置安装腔内置入装有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窗户内腔清洁装置整体呈竖向的长条形且长度大于窗户玻璃高度,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具有一个位于前侧的前侧清洁面和一个位于后侧的后侧清洁面,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清洁棉)得到且高度和窗户玻璃高度基本一致,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二者宽度小于双层玻璃之间通风内腔宽度,前侧清洁面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和清洁用螺杆28可拆卸连接,窗户边框内腔的上下两端对应螺纹孔位置各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清洁用开槽29,清洁开槽外侧覆盖安装有可拆卸的开槽挡板30,清洁装置安装腔外侧覆盖安装有可拆卸的安装腔挡板31。
这样,当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的玻璃内腔中积灰需要清洁时,将安装腔挡板拆卸打开,把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取出,在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上粘上清洁液。再将开槽挡板拆卸打开,将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置入清洁装置安装腔并水平移动到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中,再将两个清洁用螺杆分别穿过窗户边框上下两端的清洁用开槽并旋入固定到窗户内腔清洁装置上下的两个螺纹孔中。这样从窗户边框外部手持清洁用螺杆带动窗户内腔清洁装置整体水平移动,使得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各自和对应的通风内腔侧面相贴,实现对通风内腔的清洁。整个清洁过程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的优点。清洁完毕后,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可清洗干净并干燥后置入回清洁装置安装腔中,再重新将开槽挡板和安装腔挡板安装复位避免漏风即可。
其中,清洁材料为清洁棉。具有成本低廉且清洁效果好的优点。
其中,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包括一个位于上端的安装块32和位于下端的安装块,还包括一个位于前侧的前清洁块33和位于后侧的后清洁块34,两个安装块32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窗户边框内腔宽度,上端的安装块下表面和下端的安装块上表面各设置有一个沿前后方向的滑槽,所述前清洁块33和后清洁块34的上下两端可滑动地卡接配合在滑槽内,前清洁块33前侧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得到并形成前侧清洁面,后清洁块34后侧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得到并形成后侧清洁面;前清洁块33和后清洁块34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控制机构,伸缩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前清洁块33和后清洁块34在清洁工位和非清洁工位之间切换,清洁工位时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呈外扩状态且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向外超出两个安装块前后侧面;清洁工位时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之间距离大于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宽度,清洁工位时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被压缩后的最短极限距离小于通风内腔宽度;非清洁工位时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整体缩回两个安装块的滑槽内。
这样,在清洁时,可以通过伸缩控制机构控制使得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沿滑槽前后两侧滑出一小部分,并使得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贴紧到通风内腔的前后侧面上。这样在控制清洁装置移动时,可以同时实现对通风内腔前后两个内侧面的清洁而提高效率,且这样无需人为施加压紧力,避免人为施力不均导致装置或窗户损坏。
其中,所述伸缩控制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前清洁块33和后清洁块34之间的中部连杆35,中部连杆35前后两侧成对的铰接设置有短连杆36,前侧的短连杆36前端铰接在前清洁块33后侧面,后侧的短连杆36后端铰接在后清洁块34前侧面,中部连杆35的一端为控制端且控制端可抽动地插入到安装块32中部的插槽内,中部连杆35控制端沿左侧或右侧水平向外固定连接有一个拨杆37,拨杆37外部伸出安装块侧面并形成拨动部,安装块侧面拨杆所在位置处具有和插槽相通的弹性卡槽38,弹性卡槽38上下两端形成有两个弹性卡槽位,拨杆37能够在两个弹性卡槽位上下拨动并控制每对短连杆36在展平打开状态以及弯折收拢状态之间切换,短连杆36呈展平打开状态时推动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沿滑槽前后两侧滑出一小部分构成清洁工位,短连杆呈弯折收拢状态时带动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缩回滑槽构成非清洁工位。
这样,通过从安装块侧面控制拨杆上下拨动,即可控制前后清洁块在清洁工位和非清洁工位切换,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快捷的优点。同时当前后清洁块呈清洁工位状态时,每对短连杆恰好为水平状态,可以使得前后清洁块之间的压紧力被相互抵消而产生自锁效果,保证了清洁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中,短连杆36有多对且沿高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中部连杆上。
这样更好地保证施力平衡,提高控制的稳定性。
其中,短连杆36一端铰接在中部连杆侧面,另一端铰接在前清洁块或后清洁块侧面外凸形成的支耳上。
这样结构简单且连接可靠。
其中,弹性卡槽38内侧面设置有弹性材料层且在上下两端的自身卡槽宽度方向上外扩形成两个弹性卡槽位。
这样能够更好地方便拨杆在施加外力后能够在弹性卡槽内拨动并能够在拨动到位后保持在弹性卡槽位中。
其中,中部连杆35下端为控制端,弹性卡槽38位于下端的安装块右侧面上。这样,拨杆位于装置下方右侧,更加方便人手操作控制。
这样,本窗户可以通过上部风道切换装置和下部风道切换装置控制风道的通断和切换,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进排风需求。
实施时,具体地说,上述窗户可以有以下几种通风控制的应用方式。
第一种应用方式,本窗户和送风式新风机(简称送风机)以及空调设备联用于同一建筑房间。能够实现以下几种运行控制模式。
1、夏季室内制冷通风模式,此时空调设备制冷,室内压强大于室外压强,室内空气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开启送风机进风,同时控制玻璃窗户风道切换实现排风,控制风道使得室内空气从下部内侧风道流经玻璃夹层的通风内腔后从上部外侧风道流出(参见图8)。该过程中室内的低温空气通过玻璃夹层外排,冷却外层玻璃,达到降低室内冷负荷的目的,同时控制低温空气在玻璃之间通风内腔中从下往上流动,延长了冷空气在通风内腔中滞留时间,更好地利用外排的冷空气冷却了窗户玻璃。即充分利用了外排空气冷量降低了玻璃温度,更好地降低了外部阳光经玻璃窗户传递到室内的热量。
更加具体地说,这种方式采用通风窗户代替传统的门窗留缝进行排风,能够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我们利用了本来就要排掉的这一部分的无用冷气来冷却玻璃,并不会增加其他能耗。2)我们通过加强室内要排掉的空气与玻璃的换热,留住了这一部分空气的冷量,通过降低了玻璃温度来降低室内负荷。达到了节能的目的。3)通过组织空气经过玻璃夹层通风内腔,此时玻璃内腔通道内空气低于室外温度,可阻挡室外高温直接传递到室内,相当于一个风幕,降低室内负荷,实现节能。4)通风窗的开口面积是固定的,相较于开窗通风不会存在开窗面积的大小不好把握的问题。
2、冬季太阳辐射弱时室内供暖通风模式,(参见图9)此时空调设备制热供暖,送风机进风,室内压强大于室外压强,室内空气温度高于玻璃窗户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此时控制玻璃窗户风道切换实现排风,使得室内空气从上部内侧风道流经玻璃夹层的通风内腔后从下部外侧风道流出。该过程中室内的高温空气通过玻璃夹层外排,加热外层玻璃,达到降低室内热负荷的目的,同时空气高温空气在玻璃之间通风内腔中从上往下流动,延长了热空气在通风内腔中滞留时间,更好地利用了外排的热空气的余热加热窗户玻璃,避免窗户玻璃温度过低而带走室内热量。更好地利于室内保暖以降低室内热负荷。
更加具体地说,这种方式采用通风窗户代替传统的门窗留缝进行排风,能够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我们利用了本来就要排掉的这一部分的无用热空气来加热玻璃,并不会增加其他能耗。2)我们通过加强室内要排掉的空气与玻璃的换热,留住了这一部分热空气的热量,通过加热玻璃来降低了室内负荷。达到了节能的目的。3)通过组织空气经过玻璃夹层通道,此时通道内空气高于室外温度,可阻挡室外低温直接传递到室内,相当于一个风幕,降低室内负荷,实现节能。而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通风窗的导热系数是优于普通的双层窗户的。4)通风窗的开口面积是固定的,相较于开窗通风不会存在开窗面积的大小不好把握的问题。
3、冬季太阳辐射强时室内供暖通风模式(参见图10),此时空调设备制热供暖,送风机进风,室内压强大于室外压强,玻璃窗户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此时控制玻璃窗户风道切换实现排风,关闭上部内侧风道和上部外侧风道,使得室内空气从下部内侧风道进风后直接从下部外侧风道排出,并引导房间内空气从窗户玻璃内侧的上方向下流动。这样避免风流带走窗户玻璃热量,更加利于室内保暖。
更加具体地说,这种方式能够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把通风口设置在窗户下方,可以引导室内气流向下流动。因为在冬季由于热空气的密度会比较小,热空气会堆积在房间上方,会出现非人员活动区域过热情况。我们的通风窗将通风口开在房间的下方,下方冷一些的空气会流出室外,房间上部的热空气会流下来进行补充。也就是说,人们活动区域可以接触到正常情况下难以接触的热空气。这种情况下,人员活动区域能感受到微风以及本来上浮在上空的热空气,热舒适性显著提高。2:我们通过切换风道来封住了玻璃夹层的内腔,有利于吸收太阳辐射的玻璃向室内导热(这个优势是针对利用空腔通风的情况来说的)。3:通风窗的开口面积是固定的,相较于开窗通风不会存在开窗面积的大小不好把握的问题。
第二种应用方式,本窗户和排风式新风机(简称排风机)以及空调设备联用于同一建筑房间。能够实现以下几种运行控制模式。
1、夏季太阳辐射弱时室内制冷通风模式,(参见图11)此时空调设备制冷,室内空气温度低于玻璃窗户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开启排风机排风,室内压强小于室外压强;此时控制玻璃窗户风道切换实现进风,控制风道使得室外空气从上部外侧风道流经玻璃夹层的通风内腔后从下部内侧风道流出。该过程中室外的高温空气通过玻璃夹层进入室内,在玻璃夹层通道中预冷,降低进气温度后再进入室内,更好地降低进气温度,达到降低室内负荷的目的,同时控制温度较高的进气空气在玻璃之间通风内腔中从上往下流动,延长了热空气在通风内腔中滞留时间,更好地利用窗户玻璃温度对进气预冷。使得预冷的空气送入室内相比室外热空气直接进入能更好地降低室内人员的热不舒适感。
2、夏季太阳辐射强时室内制冷通风模式,(参见图12)此时空调设备制冷,室内空气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低于玻璃窗户温度,开启排风机排风,室内压强小于室外压强;此时控制玻璃窗户风道切换实现进风,控制风道使得室外空气从下部外侧风道进入,一部分空气向上经通风内腔后从上部外侧风道流出,另一部分空气直径从下部内侧风道进入房间。这样因为太阳辐射强时窗户玻璃被照射累积热量后导致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故一部分进风从窗户下端直接进入室内,避免流经通风内腔被玻璃加热导致提高室内负荷;而另一部分进风在通风内腔中被玻璃加热后向上流动并从上部外侧风道排出,这样在通风内腔中形成向外循环流动的风流可以带走一部分玻璃的热量,达到降低室内空调冷负荷的效果。
更加具体地说,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门窗留缝进行排风具有以下优势:1)通风窗的开口面积是固定的,相较于开窗通风不会存在开窗面积的大小不好把握的问题。2)在满足送风需求的同时,形成了空气在通风内腔中的外循环流通,对玻璃及空腔进行了降温,降低了室内空调负荷;达到了节能的目标。3)通过组织空气经过竖直通道(即通风内腔),此时空腔内空气温度低于玻璃温度,可阻挡室外高温直接传递到室内,相当于一个风幕,降低室内负荷,实现节能。而这种情况下,通风窗的综合传热系数是不会比普通的密封双层玻璃窗差的。
3冬季室内供暖通风模式(参见图13),此时空调设备供暖,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开启排风机排风,室内压强小于室外压强;此时控制玻璃窗户风道切换实现进风,使得室外空气从下部外侧风道进入,向上流经通风内腔后从上部内侧风道流进入室内。该过程中室外的低温空气通过玻璃夹层进入室内,在玻璃夹层通道中预热,提高进气温度后再进入室内,达到降低室内供暖负荷的目的,同时控制温度较低的进气空气在玻璃之间通风内腔中从下往上流动,延长了冷空气在通风内腔中滞留时间,更好地利用窗户玻璃温度对进气预热。更好地降低室内供暖负荷。
更加具体地说,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门窗留缝进风的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通风窗的开口面积是固定的,相较于开窗通风不会存在开窗面积的大小不好把握的问题,开窗通风容易因开窗面积不精准带来能量浪费且无法形成有效的气流组织。2)微加热的空气进入室内相较于从窗缝进入可以减少人的不舒适感:直接由窗缝渗进来的风会带来很强烈的冷风感,在冬天是非常难受的。3)新鲜冷空气从上方进入房间,而房间上方的空气温度是比较高的。新鲜空气进入房间之后的换热效果更好,因为这个原因下,热舒适性也会更好。而我们这种情况下是希望能够照射在玻璃上的能量可以尽可能的传递进入房间的,所以说不需要玻璃窗隔热能力太强。
第三种应用方式,房间未安装新风机,本窗户直接和空调设备联用于同一建筑房间。还能够实现以下几种运行控制模式。
1、夏季太阳直晒时室内制冷通风模式,(参见图14)此时空调设备制冷,室内空气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低于玻璃窗户温度,室内压强低于室外压强,此时控制玻璃窗户风道全部打开实现进风,此时空调设备制冷使得室内冷空气下降而热空气上升,室内靠近玻璃窗户下部内侧风道处成为压强较低部分,室外空气会从下部外侧风道进入,一部分空气从下部内侧风道排入室内,进入室内后空气向上流动并在上部内侧风道向外经上部外侧风道排出;下部外侧风道进入的另一部分空气经通风内腔被玻璃加热后向上流动并从上部外侧风道排出形成风流循环,会带走部分高温玻璃的热量,降低部分空调冷负荷。模拟软件验证了上述气流循环过程。
具体地说,这种情况相比较于传统门窗留缝进行换气有以下几个优势:1)通风窗的开口面积是固定的,相较于开窗通风不会存在开窗面积的大小不好把握的问题。2)在满足送风需求的同时,形成了风流在通风内腔中流动的外循环,对玻璃及通风内腔进行了降温,降低了室内空调负荷;达到了节能的目标。
2、冬季室内供暖通风模式,(参见图15)此时空调设备供暖,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室内压强高于室外压强,此时控制玻璃窗户风道通风,关闭通风内腔上下两端通道,打开其余风道,此时空调设备供暖使得室内冷空气下降而热空气上升,室内靠近玻璃窗户下部内侧风道处成为压强较低部分,室外空气会从下部外侧风道进入,再从下部内侧风道排入室内,进入室内后空气向上流动并在上部内侧风道向外经上部外侧风道排出;该过程中封闭了通风内腔,避免室内空气在通风内腔中循环流动带走室内热量,也有利于玻璃吸收太阳辐射能量以降低室内供暖负荷。
具体地说,这种情况相比较于传统门窗留缝进行换气有以下几个优势:1)通风窗的开口面积是固定的,相较于开窗通风不会存在开窗面积的大小不好把握的问题。2)在满足送风需求的同时,两个通风口高低设置的做法,一进一出,热压的动力效果很好。有利于室内外空气的流通。3)居民日常使用时很少出现开空调时还打开窗户的情况,因为这样室内微正压,热量跑出房间造成浪费,体现在用电量增加。但不开窗户不满足相关新风量的规范;如果打开窗户,换气效率低,因为单面窗户既要作为进风口又要作为排风口,效果不好,本窗户可以有效改善此问题。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玻璃窗内腔清洁方法,其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玻璃窗中实施,也可以在背景技术所述的通风用玻璃窗中实施,其特点在于,当双层玻璃窗户的玻璃内腔中积灰需要清洁时,将安装腔挡板拆卸打开,把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取出,在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上粘上清洁液;再将开槽挡板拆卸打开,将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置入清洁装置安装腔并水平移动到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中,再将两个清洁用螺杆分别穿过窗户边框上下两端的清洁用开槽并连接固定到窗户内腔清洁装置上下的两个螺纹孔中;从安装块侧面控制拨动拨杆,将各对短连杆转化为水平状态,使得前后清洁块切换为清洁工位状态,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沿滑槽前后两侧滑出一小部分并使得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贴紧到通风内腔的前后侧面上;这样从窗户边框外部手持清洁用螺杆带动窗户内腔清洁装置整体水平移动,实现对通风内腔的清洁。清洁完毕后,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可清洗干净并干燥后置入回清洁装置安装腔中,再重新将开槽挡板和安装腔挡板安装复位避免漏风即可。

Claims (10)

1.一种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于窗户边框一侧内部的清洁装置安装腔,清洁装置安装腔和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整体连通设置,清洁装置安装腔内置入装有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窗户内腔清洁装置整体呈竖向的长条形且长度大于窗户玻璃高度,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具有一个位于前侧的前侧清洁面和一个位于后侧的后侧清洁面,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得到且高度和窗户玻璃高度一致,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二者宽度小于双层玻璃之间通风内腔宽度,前侧清洁面上下两端各自可拆卸式设置有清洁用螺杆,窗户边框内腔的上下两端对应螺纹孔位置各具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清洁用开槽,清洁开槽外侧覆盖安装有可拆卸的开槽挡板,清洁装置安装腔外侧覆盖安装有可拆卸的安装腔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前侧清洁面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和清洁用螺杆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清洁材料为清洁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包括一个位于上端的安装块和位于下端的安装块,还包括一个位于前侧的前清洁块和位于后侧的后清洁块,两个安装块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窗户边框内腔宽度,上端的安装块下表面和下端的安装块上表面各设置有一个沿前后方向的滑槽,所述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的上下两端可滑动地卡接配合在滑槽内,前清洁块前侧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得到并形成前侧清洁面,后清洁块后侧采用柔性的清洁材料得到并形成后侧清洁面;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之间还设置有伸缩控制机构,伸缩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在清洁工位和非清洁工位之间切换,清洁工位时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呈外扩状态且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向外超出两个安装块前后侧面;清洁工位时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之间距离大于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宽度,清洁工位时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被压缩后的最短极限距离小于通风内腔宽度;非清洁工位时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整体缩回两个安装块的滑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控制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之间的中部连杆,中部连杆前后两侧成对的铰接设置有短连杆,前侧的短连杆前端铰接在前清洁块后侧面,后侧的短连杆后端铰接在后清洁块前侧面,中部连杆的一端为控制端且控制端可抽动地插入到安装块中部的插槽内,中部连杆控制端沿左侧或右侧水平向外固定连接有一个拨杆,拨杆外部伸出安装块侧面并形成拨动部,安装块侧面拨杆所在位置处具有和插槽相通的弹性卡槽,弹性卡槽上下两端形成有两个弹性卡槽位,拨杆能够在两个弹性卡槽位上下拨动并控制每对短连杆在展平打开状态以及弯折收拢状态之间切换,短连杆呈展平打开状态时推动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沿滑槽前后两侧滑出一小部分构成清洁工位,短连杆呈弯折收拢状态时带动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缩回滑槽构成非清洁工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短连杆有多对且沿高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中部连杆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短连杆一端铰接在中部连杆侧面,另一端铰接在前清洁块或后清洁块侧面外凸形成的支耳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卡槽内侧面设置有弹性材料层且在上下两端的自身卡槽宽度方向上外扩形成两个弹性卡槽位。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部连杆下端为控制端,弹性卡槽位于下端的安装块右侧面上。
10.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5-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清洁结构的玻璃窗内腔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双层玻璃窗户的玻璃内腔中积灰需要清洁时,将安装腔挡板拆卸打开,把窗户内腔清洁装置取出,在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上粘上清洁液;再将开槽挡板拆卸打开,将窗户内腔清洁装置置入清洁装置安装腔并水平移动到双层玻璃之间的通风内腔中,再将两个清洁用螺杆分别穿过窗户边框上下两端的清洁用开槽并连接固定到窗户内腔清洁装置上下的两个螺纹孔中;从安装块侧面控制拨动拨杆,将各对短连杆转化为水平状态,使得前后清洁块切换为清洁工位状态,前清洁块和后清洁块沿滑槽前后两侧滑出一小部分并使得前侧清洁面和后侧清洁面贴紧到通风内腔的前后侧面上;这样从窗户边框外部手持清洁用螺杆带动窗户内腔清洁装置整体水平移动,实现对通风内腔的清洁。
CN202010093179.5A 2020-02-14 2020-02-14 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Active CN111206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8533.0A CN112065245B (zh) 2020-02-14 2020-02-14 窗户内腔清洁装置
CN202010093179.5A CN111206864B (zh) 2020-02-14 2020-02-14 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3179.5A CN111206864B (zh) 2020-02-14 2020-02-14 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8533.0A Division CN112065245B (zh) 2020-02-14 2020-02-14 窗户内腔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6864A true CN111206864A (zh) 2020-05-29
CN111206864B CN111206864B (zh) 2020-11-06

Family

ID=707819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8533.0A Active CN112065245B (zh) 2020-02-14 2020-02-14 窗户内腔清洁装置
CN202010093179.5A Active CN111206864B (zh) 2020-02-14 2020-02-14 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8533.0A Active CN112065245B (zh) 2020-02-14 2020-02-14 窗户内腔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06524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4294A (zh) * 2020-11-17 2021-02-05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装修用隔热装配式玻璃隔门
CN113417545A (zh) * 2021-07-24 2021-09-21 南京地脉皇家建材厂 智能遮阳集成系统窗
CN115056321A (zh) * 2021-08-17 2022-09-16 湖北语城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洁的轻质墙板成型机配套的铝合金模具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22883A (ja) * 2001-04-24 2002-11-08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ド ア
CN104563822A (zh) * 2014-12-23 2015-04-29 福建固美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全电动清洗机构的玻璃窗户
KR20170044930A (ko) * 2015-10-16 2017-04-26 김순석 하부프레임에 분리 가능한 압출물을 장착하여 기밀·방풍기능을 강화한 미서기창의 창틀프레임 배수구조
CN106968578A (zh) * 2017-05-15 2017-07-21 孔晓静 一种方便清理的铝合金窗户及框架结构
CN207377409U (zh) * 2017-11-06 2018-05-18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清洁的玻璃窗
CN108691491A (zh) * 2018-05-03 2018-10-23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窗
CN208031128U (zh) * 2017-07-22 2018-11-02 江门市新会区圣琪工艺玻璃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清洁装置的玻璃窗
CN208679908U (zh) * 2018-06-13 2019-04-02 江苏润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玻璃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09603755U (zh) * 2018-08-21 2019-11-08 天津宜科创智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清洁装置的多功能窗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6423A1 (de) * 1984-02-22 1985-08-22 Roland 7108 Möckmühl Brümmer Verfahren sowie vorrichtungen zum reinigen von isolierfenstern
DE3903040A1 (de) * 1988-08-22 1990-03-01 Andreas Hohlbau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innenreinigung von isolierglasscheiben
WO1995020092A2 (de) * 1994-01-25 1995-07-27 HÄUSLAIGNER, Erich Verfahren and vorrichtungen zum reinigen bzw. trocknen des scheibenzwischenraums von isolierglasfenstern
CN104499918A (zh) * 2014-12-30 2015-04-08 南京锐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两腔中空玻璃
CN207406210U (zh) * 2017-09-30 2018-05-25 山东同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中空玻璃建筑门
CN109538093A (zh) * 2018-11-06 2019-03-29 天津市龙建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实用型建筑节能窗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22883A (ja) * 2001-04-24 2002-11-08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ド ア
CN104563822A (zh) * 2014-12-23 2015-04-29 福建固美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全电动清洗机构的玻璃窗户
KR20170044930A (ko) * 2015-10-16 2017-04-26 김순석 하부프레임에 분리 가능한 압출물을 장착하여 기밀·방풍기능을 강화한 미서기창의 창틀프레임 배수구조
CN106968578A (zh) * 2017-05-15 2017-07-21 孔晓静 一种方便清理的铝合金窗户及框架结构
CN208031128U (zh) * 2017-07-22 2018-11-02 江门市新会区圣琪工艺玻璃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清洁装置的玻璃窗
CN207377409U (zh) * 2017-11-06 2018-05-18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于清洁的玻璃窗
CN108691491A (zh) * 2018-05-03 2018-10-23 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窗
CN208679908U (zh) * 2018-06-13 2019-04-02 江苏润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玻璃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09603755U (zh) * 2018-08-21 2019-11-08 天津宜科创智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带清洁装置的多功能窗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4294A (zh) * 2020-11-17 2021-02-05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装修用隔热装配式玻璃隔门
CN113417545A (zh) * 2021-07-24 2021-09-21 南京地脉皇家建材厂 智能遮阳集成系统窗
CN115056321A (zh) * 2021-08-17 2022-09-16 湖北语城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洁的轻质墙板成型机配套的铝合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5245B (zh) 2022-06-10
CN112065245A (zh) 2020-12-11
CN111206864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6864B (zh) 玻璃窗内腔清洁结构及其清洁方法
CN104453601B (zh) 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
JP2014508872A (ja) 建物外付け用窓シャッタユニット
CN211692182U (zh) 一种双层玻璃窗户
CN109629995B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百叶外窗
CN210713404U (zh) 一种可调光玻璃幕墙
KR20010096630A (ko) 에너지 절약형 다기능 환기 창호
FI91318C (fi) Järjestelmä huoneen energiantarpeen kattamiseksi
CN106522424B (zh) 一种开启可控型光伏通风遮阳系统
CN108193994A (zh) 一种多功能双层玻璃通风窗
CN111021913B (zh) 基于送风机和通风窗户的空调房间通风控制方法
CN105239704A (zh) 一种多功能绿色集成幕墙系统
JP4171014B2 (ja) 空気式集熱部材および空気式太陽集熱換気システム
CN111207491B (zh) 一种基于排风式新风机的房间通风控制方法
CN211623200U (zh) 一种通风窗户百叶装置结构
CN211623242U (zh) 具有反射切换功能的通风窗户
CN211692183U (zh) 通风切换控制装置及其玻璃窗
CN111219822B (zh) 基于排风机和通风窗户的空调房间通风控制方法
CN111207492B (zh) 一种基于送风式新风机的房间通风控制方法
KR20100081452A (ko) 발코니부 설치형 이중외피 시스템 및 실내 환경 제어방법
CN209053551U (zh) 一种亮子可开启的调控式集热通风窗
CN107313703B (zh) 多功能全天候节能窗及其使用方法
CN213272935U (zh) 空调
KR101265790B1 (ko) 태양에너지를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창호
CN213272913U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