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3499B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83499B CN111183499B CN201880065054.2A CN201880065054A CN111183499B CN 111183499 B CN111183499 B CN 111183499B CN 201880065054 A CN201880065054 A CN 201880065054A CN 111183499 B CN111183499 B CN 1111834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electrode
- pair
- input device
- swin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8—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1—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with index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2—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having an operating member rectilinearly slidabl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H01H2025/004—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having an operating member rectilinearly slidabl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operating member being depressable perpendicular to the other dir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2—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having an operating member rectilinearly slidabl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输入装置包括:操作部,其能在沿着基准平面的第1方向以及沿着所述基准平面的第2方向上滑移移动;以及滑移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操作部的滑移移动。所述滑移检测部具有摆动体和摆动检测部,所述摆动体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滑移移动而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倾斜,所述摆动检测部检测所述摆动体的倾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输入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进行旋转操作输入以及滑移操作输入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旋转操作以及滑动操作(滑移操作)的多方向操作开关(输入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多方向操作开关中,将滑动壳体和由布线基板形成的滑动体能滑动地收纳在固定体内。另外,在固定体内,第一可动体以及第二可动体以能够沿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固定体与滑动体之间。在固定体与滑动体之间形成有作为第一开关触点的杠杆开关。在滑动体与旋转体之间形成有第二开关触点。通过滑动体的摆动来进行第一开关触点的电接触或电分离。通过旋转体的旋转来进行第二开关触点的电接触或电分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87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操作部,其能在沿着基准平面的第1方向以及沿着所述基准平面的第2方向上滑移移动;以及滑移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操作部的滑移移动,所述滑移检测部具有摆动体和摆动检测部,所述摆动体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滑移移动而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倾斜,所述摆动检测部检测所述摆动体的倾斜。
本公开的输入装置具有能够实现小型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2B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主视图。
图2C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配置于接触板上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操作部、连结体以及旋转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操作部、连结体以及旋转体的其他方向上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基座的俯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多个固定电极的俯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的操作部进行了滑移移动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只不过是本公开的一个例子,本公开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以外也是,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即可,能够依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1)概要
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在图2A中示出了输入装置100的俯视图,在图2B中示出了主视图,在图2C中示出了仰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2A的左右方向设为方向D1,将图2A的上下方向设为方向D2。方向D1与方向D2正交。另外,将与方向D1以及方向D2交叉的斜向方向设为方向D3和方向D4。方向D3与方向D4正交。方向D3相对于方向D1以及方向D2以45°倾斜。方向D4相对于方向D1以及方向D2以45°倾斜。方向D1~方向D4沿着同一平面,将该平面称为基准平面。另外,将图2B的上下方向设为方向D5。方向D5与基准平面正交。另外,方向D1~方向D5的交叉角度也可以在误差的范围内从正交(90度)或45度偏移。
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是能够分别独立地输入旋转操作输入、滑移操作输入以及按动操作输入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输入装置100包括操作部1、按压体83和基座4,上述操作部1接收来自用户的旋转操作输入以及滑移操作输入,上述按压体83接收来自用户的按动操作输入,上述基座4保持操作部1以及按压体83。
操作部1形成为俯视呈大致圆形,并且构成为能相对于基座4旋转移动。操作部1的旋转轴线通过操作部1的中心并沿着方向D5。在图2A中,用D6表示操作部1的旋转方向。
另外,操作部1构成为能够在方向D1~方向D4所沿着的基准平面内相对于基座4滑移移动。操作部1能在基准平面内以基准位置为中心向360°的方向滑移移动。基准位置是操作部1的中心与基座4的中心沿方向D5重叠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构成为对操作部1的分别沿着以基准位置为中心的方向D1~方向D4的8个朝向的滑移移动进行检测。
按压体83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基座4在沿着方向D5的方向上移动。按压体83在自用户接收按动操作输入时沿方向D5在靠近基座4的朝向上移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构成为对按压体83的沿方向D5在靠近基座4的朝向上的移动进行检测。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配置于静电电容式的接触板200上。输入装置100包括多个固定电极5(参照图2C)。输入装置100配置为使多个固定电极5与接触板200所具有的多个传感器电极相对,详见后述。利用设于接触板200上的圆环状的保持构件101将输入装置100定位并固定。输入装置100的固定电极5与接触板200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电气状态会根据对输入装置100的旋转操作输入、滑移操作输入和按动操作输入相对应地变化。多个传感器电极与操作检测电路300电连接。操作检测电路300通过对在多个固定电极5与多个传感器电极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检测从而检测用户对输入装置100进行的旋转操作输入、滑移操作输入和按动操作输入。具体而言,操作检测电路300对由旋转操作输入而产生的操作部1的旋转方向(朝向)、旋转角度和旋转移动速度等进行检测。另外,操作检测电路300对由滑移操作输入而产生的操作部1的分别沿着方向D1~方向D4的8个朝向上的滑移移动进行检测。操作检测电路300例如由具有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也就是说,操作检测电路300由具有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实现。于是,通过使处理器执行恰当的程序从而使计算机系统作为操作检测电路300发挥功能。可以预先将程序记录于存储器,也可以借助因特网等电信电路提供程序,或者将程序记录于存储卡等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而进行提供。
(2)结构
以下,参照图1~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详细的结构。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方向D5(参照图1和图2B)设为上下方向,将相对于基座4而言的操作部1侧设为上侧,将相对于操作部1而言的基座4侧设为下侧而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上下方向”并不限定输入装置100的使用时的方向。在本公开中使用的表示方向的用语仅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包括操作部1、连结体2、旋转体3、基座4、摆动体6、复位弹簧60、咔哒弹簧(日文:クリックばね)30和固定构件7。输入装置100还包括可动触点81、弹性体82和按压体83。
首先,使用图4以及图5说明操作部1、连结体2以及旋转体3的结构。另外,图4以及图5是用于说明操作部1与连结体2与旋转体3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省略了输入装置100的除操作部1、连结体2以及旋转体3以外的构成要素的图示。
操作部1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等形成,接收来自用户的旋转操作输入以及滑移操作输入。操作部1具有主体部11和周壁12。主体部11形成为俯视呈圆形。在俯视下的主体部11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通孔13。基座4的内侧分隔壁部44(参照图1)贯穿于通孔13。周壁12形成为自主体部11的外周缘朝下突出。利用该周壁12在主体部11的下表面侧形成有被周壁12包围成的收纳空间17(参照图5)。收纳空间17是下表面开口的空间。在该收纳空间17收纳有连结体2。连结体2位于由主体部11以及周壁12包围成的空间(收纳空间17)。
另外,周壁12不必一定自主体部11的外周缘突出。例如,周壁12也可以形成于比主体部11的外周缘稍靠内侧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主体部11的下表面形成有一对第1突出部14。一对第1突出部14形成于通过主体部11(通孔13)的中心的沿着方向D1的直线上。一对第1突出部14相对于主体部11(通孔13)的中心而言形成于方向D1的一侧和另一侧。第1突出部14形成为圆筒状。一对第1突出部14贯穿在操作部1的下方配置的连结体2所具有的一对第1开口部21。
另外,主体部11在其下表面处的一对第1突出部14的周围形成有一对第1凹部15(参照图5)。换言之,一对第1突出部14形成为自一对第1凹部15的底面突出。第1凹部15形成为以方向D1为长边方向的大致矩形。一对第1凹部15与配置于操作部1的下方的连结体2所具有的一对第1开口部2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连结体2中的形成于一对第1开口部21的周围的第1切割立起片24(参照图4)进入一对第1凹部15的各自的内侧。
另外,在主体部11的下表面处,在通过主体部11(通孔13)的中心的沿着方向D2的直线上形成有一对第2凹部16(参照图5)。一对第2凹部16相对于主体部11(通孔13)的中心而言形成于方向D2的一侧和另一侧。一对第2凹部16形成为以方向D1为长边方向的大致矩形。一对第2凹部16与配置于操作部1的下方的连结体2所具有的一对第2开口部2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连结体2中的形成于一对第2开口部22的周围的第2切割立起片25(参照图4)进入一对第2凹部16的各自的内侧。
如图5所示,在主体部11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第1凸台111。多个第1凸台111相对于主体部11(通孔13)的中心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多个第1凸台111均形成为圆柱状。第1凸台111的方向D5的突出尺寸比第1突出部14的方向D5的突出尺寸小。第1凸台111的下端位于比第1突出部14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利用多个第1凸台111来抑制主体部11的下表面与连结体2的上表面接触。也就是说,利用多个第1凸台111来减小操作部1与连结体2的接触面积。由此,操作部1与连结体2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易于使操作部1滑移移动。
另外,自主体部11的下表面处的通孔13的周缘朝向下方形成有外侧肋18。外侧肋18形成为环状。外侧肋18的内周面以随着自下端部朝向上方去而靠近通孔13的中心的方式倾斜(参照图8)。外侧肋18与后述的摆动体6接触。
另外,在主体部11处的通孔13的周围形成有4个通孔112。4个通孔112形成于通过主体部11(通孔13)的中心的沿着方向D3以及方向D4的直线上。4个通孔112相对于主体部11(通孔13)的中心而言形成于方向D3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和方向D4的一侧以及另一侧。配置于操作部1的上方的按压体83所具有的4个爪部831经过4个通孔112(参照图1)。按压体83见后述。
连结体2配置为被操作部1和旋转体3沿上下方向(方向D5)夹着。连结体2构成为连结操作部1与旋转体3,并将操作部1的旋转动作传递到旋转体3。
连结体2配置为收纳于操作部1的收纳空间17。连结体2由以上下方向(方向D5)为厚度方向的金属板形成。连结体2形成为环状,其俯视下的中央部具有大致圆形的通孔23。连结体2的外周缘为圆形。连结体2具有一对第1开口部21和一对第2开口部22。
一对第1开口部21形成于通过连结体2(通孔23)的中心的沿着方向D1的直线上。一对第1开口部21相对于连结体2(通孔23)的中心而言形成于方向D1的一侧和另一侧。一对第1开口部21是沿上下方向(方向D5)贯通连结体2的通孔。一对第1开口部21形成为以方向D1为长边方向的大致矩形。
操作部1的一对第1突出部14贯穿于一对第1开口部21。由此,将连结体2与操作部1机械性地结合。在方向D1上,第1开口部21的尺寸比第1突出部14的尺寸大。因而,操作部1能在第1开口部21的范围内相对于连结体2沿方向D1相对地滑移移动。在操作部1位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第1突出部14在第1开口部21内位于方向D1的大致中央部。因而,操作部1能相对于连结体2自基准位置朝向方向D1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相对地滑移移动。
另外,在方向D2上,第1开口部21的尺寸比第1突出部14的尺寸稍大。也就是说,利用第1开口部21与第1突出部14的尺寸关系将操作部1限制为使操作部1相对于连结体2的相对的滑移移动的方向仅为方向D1。因而,在操作部1进行旋转移动的情况下,操作部1的第1突出部14与第1开口部21的内周面接触,随着操作部1的旋转,连结体2也旋转。
另外,以自一对第1开口部21的边缘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第1切割立起片24。第1切割立起片24形成于第1开口部21的在方向D2上相对的边缘。在连结体2随着操作部1的旋转而旋转时,能够利用第1切割立起片24增加连结体2与操作部1的第1突出部14的接触面积,能够抑制第1突出部14的损伤。
针对操作部1而言,在主体部11的下表面的与第1切割立起片24相对的位置形成有第1凹部15。通过使第1切割立起片24的上端部进入第1凹部15,从而抑制第1切割立起片24与操作部1的干涉(接触)。另外,第1凹部15形成为以方向D1为长边方向。因而,即使操作部1相对于连结体2沿方向D1滑移移动,也能抑制连结体2的第1切割立起片24与操作部1的干涉(接触)。
一对第2开口部22形成于通过连结体2(通孔23)的中心的沿着方向D2的直线上。一对第2开口部22相对于连结体2(通孔23)的中心而言形成于方向D2的一侧和另一侧。一对第2开口部22是沿上下方向(方向D5)贯通连结体2的通孔。一对第2开口部22形成为以方向D2为长边方向的矩形。配置于连结体2的下方的旋转体3所具有的一对第2突出部35贯穿于一对第2开口部22。由此,将连结体2与旋转体3机械性地结合。在方向D2上,第2开口部22的尺寸比第2突出部35的尺寸大。因而,连结体2能在第2开口部22的范围内相对于旋转体3沿方向D2相对地滑移移动。
另外,在方向D1上,第2开口部22的尺寸比第2突出部35的尺寸稍大。也就是说,利用第2开口部22与第2突出部35的尺寸关系将连结体2限制为使连结体2相对于旋转体3的相对的滑移移动的方向仅为方向D2。因而,在连结体2随着操作部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移动的情况下,旋转体3的第2突出部35与第2开口部22的内周面接触,随着操作部1以及连结体2的旋转,旋转体3也旋转。
另外,在后述的“(3)动作例”一栏中详细地说明操作部1进行滑移移动以及旋转移动时的连结体2和旋转体3的动作。
另外,以自一对第2开口部22的边缘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第2切割立起片25。第2切割立起片25形成于第2开口部22的在方向D1上相对的边缘。在旋转体3随着连结体2的旋转而旋转时,能够利用第2切割立起片25增加连结体2与旋转体3的第2突出部35的接触面积,能够抑制第2突出部35的损伤。
针对操作部1而言,在主体部11的下表面的与第2切割立起片25相对的位置形成有第2凹部16。通过使第2切割立起片25的上端部进入第2凹部16从而抑制第2切割立起片25与操作部1的干涉(接触)。另外,第2凹部16形成为以方向D1为长边方向。因而,即使操作部1相对于连结体2沿方向D1进行滑移移动,也能抑制连结体2的第2切割立起片25与操作部1的干涉(接触)。
旋转体3形成为环状,其俯视下的中央部具有圆形的通孔34。旋转体3的外周缘为大致圆形。旋转体3在基座4内配置于连结体2的下侧(参照图1)。旋转体3具有主体部31、凹凸部32和旋转端子部33。
主体部31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等形成,形成为圆筒状。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31的上表面形成有一对第2突出部35。一对第2突出部35形成于通过主体部31(通孔34)的中心的沿着方向D2的直线上。一对第2突出部35相对于主体部31(通孔34)的中心而言形成于方向D2的一侧和另一侧。第2突出部35形成为圆筒状。一对第2突出部35贯穿于连结体2的一对第2开口部22。由此,将连结体2与旋转体3机械性地结合。
另外,在主体部31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12个)第2凸台311。多个第2凸台311相对于主体部31(通孔34)的中心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多个第2凸台311均形成为圆柱状。第2凸台311的方向D5的突出尺寸比第2突出部35的方向D5的突出尺寸小。第2凸台311的上端位于比第2突出部35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利用多个第2凸台311来抑制主体部31的上表面与连结体2的下表面接触。也就是说,利用多个第2凸台311来减小旋转体3与连结体2的接触面积。由此,旋转体3与连结体2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易于使连结体2随着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而滑移移动。
凹凸部32沿主体部31的内周面形成为圆环状。在凹凸部32中,沿周向交替地排列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凸部321和向下方凹陷的多个凹部322。在凹凸部32的上方配置有圆环状的咔哒弹簧30(参照图1)。咔哒弹簧30由例如金属板形成,在上下方向(方向D5)上具有弹性。咔哒弹簧30以在旋转体3的通孔34内的凹凸部32的上方接触于凹凸部32的方式固定于基座4。咔哒弹簧30具有朝向凹凸部32突出的一对突部301。当旋转体3旋转时,凹凸部32的凸部与咔哒弹簧30的突部301接触从而使咔哒弹簧30弹性变形,通过使咔哒弹簧30自弹性变形后的状态复位从而获得咔哒感。也就是说,利用旋转体3所具有的凹凸部32和固定于基座4的咔哒弹簧30构成了在操作部1进行旋转时产生咔哒感的咔哒机构。
旋转端子部33配置于主体部31的下表面(参照图5)。旋转端子部33由金属板形成,通过嵌件成形与主体部31形成为一体。旋转端子部33沿主体部31的下表面的外周缘形成为圆环状。在旋转端子部33的外周部331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矩形的多个开口部333。也就是说,在旋转端子部33的外周部331处,在周向上交替地排列有导电部和非导电部(主体部31)。另外,旋转端子部33的内周部332仅由导电部形成。
接下来,参照图1、图6和图7说明基座4。基座4具有主体部41和多个固定电极5。
主体部41形成为有底圆筒状,收纳旋转体3、咔哒弹簧30、摆动体6和复位弹簧60。主体部41具有外侧分隔壁部43和内侧分隔壁部44。
外侧分隔壁部43形成为自主体部41的底面向上方突出。外侧分隔壁部43形成于以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为中心的圆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分隔壁部43由自主体部41的底面突出的多个(4个)外侧突出壁431形成。多个外侧突出壁431在周向上分开。多个外侧突出壁431中的在方向D2上相对的两个外侧突出壁431具有用于固定咔哒弹簧30的爪部432。在主体部41的周壁42与外侧分隔壁部43之间配置有旋转体3。
内侧分隔壁部44形成为自主体部的底面向上方突出。内侧分隔壁部44形成于以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为中心的圆周上。内侧分隔壁部44形成于外侧分隔壁部43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分隔壁部44由自主体部41的底面突出的多个(8个)内侧突出壁441形成。多个内侧突出壁441在周向上分开。在外侧分隔壁部43与内侧分隔壁部44之间配置有摆动体6以及复位弹簧60。在内侧分隔壁部44的内侧配置有可动触点81以及弹性体82。
多个固定电极5均由金属板形成,通过嵌件成形与主体部41形成为一体(参照图2C和图6)。多个固定电极5的各固定电极5的局部自主体部41的底面向上方暴露。在图6中,对多个固定电极5标注了点式阴影。在对多个固定电极5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基准电极51、第1旋转用电极52、第2旋转用电极53、第1滑移用电极54、第2滑移用电极55、第3滑移用电极56、第4滑移用电极57和按动用电极58。多个固定电极5配置于以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为中心的圆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俯视多个固定电极5的情况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配置有基准电极51、第1滑移用电极54、第1旋转用电极52、第2滑移用电极55、按动用电极58、第3滑移用电极56、第2旋转用电极53和第4滑移用电极57。基准电极51相对于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而言配置于方向-D1(图6和图7的左侧)。
基准电极51具有电极主体511、基准触点部512和突出片514。
电极主体511形成为大致梯形。电极主体511向主体部41的下侧暴露,与设于接触板200的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的相对应的传感器电极相对。
基准触点部512具有一对触头513。通过将电极主体511的局部切割并使其立起从而形成一对触头513。一对触头513形成为以方向D2为长边方向。一对触头513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一对触头513的顶端部经由主体部41的形成在周壁42与外侧分隔壁部43之间的矩形的开口部451突出到比主体部41的底面靠上方的位置。一对触头513与旋转体3所具有的旋转端子部33的内周部332接触。旋转端子部33的内周部332仅由导电体形成。因而,无论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如何,一对触头513都与旋转端子部33接触。也就是说,无论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如何,基准电极51与旋转体3的旋转端子部33都电连接。
如图7所示,突出片514自电极主体511朝向主体部41的中央部突出。通过弯曲加工而使突出片514位于比电极主体511靠上方的位置,突出片514的局部自主体部41的底面向上方暴露。突出片514具有第1接触部515和第2接触部517。第1接触部515自主体部41的底面处的内侧分隔壁部44的内侧暴露。第1接触部515具有形成于第1接触部515的中央部的第1开口部516。在第1接触部515上以跨第1开口部516的方式配置有可动触点81。由此,将基准电极51与可动触点81电连接。第2接触部517形成为自第1接触部515向方向D1的两侧以及方向D2的两侧突出,并且自主体部41的底面处的内侧分隔壁部44与外侧分隔壁部43之间暴露。在自第1接触部515的与电极主体511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突出的第2接触部517沿方向D1形成有第2开口部518。在各第2接触部517上配置有复位弹簧60。由此,将基准电极51与复位弹簧60电连接。
第1旋转用电极52具有电极主体521和旋转用触点部522。
电极主体521形成为大致梯形。电极主体521向主体部41的下侧暴露,与设于接触板200的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的相对应的传感器电极相对。
旋转用触点部522具有一对触头523。通过将电极主体521的局部切割并使其立起从而形成一对触头523。一对触头523形成为以方向D1为长边方向。一对触头523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一对触头523的顶端部经由主体部41的形成在周壁42与外侧分隔壁部43之间的矩形的开口部452突出到比主体部41的底面靠上方的位置。一对触头523与旋转体3所具有的旋转端子部33的外周部331接触。因而,一对触头523与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相应地接触于旋转端子部33或者经由旋转端子部33的开口部333接触于旋转体3的主体部31。也就是说,第1旋转用电极52与旋转体3的旋转端子部33会依据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而电连接。
第2旋转用电极53具有电极主体531和旋转用触点部532。
电极主体531形成为大致梯形。电极主体531向主体部41的下侧暴露,与设于接触板200的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的相对应的传感器电极相对。
旋转用触点部532具有一对触头533。通过将电极主体531的局部切割并使其立起从而形成一对触头533。一对触头533形成为以方向D1为长边方向。一对触头533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一对触头533的顶端部经由主体部41的形成在周壁42与外侧分隔壁部43之间的矩形的开口部453突出到比主体部41的底面靠上方的位置。一对触头533与旋转体3所具有的旋转端子部33的外周部331接触。因而,一对触头533与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相应地接触于旋转端子部33或者经由旋转端子部33的开口部333接触于旋转体3的主体部31。也就是说,第2旋转用电极53与旋转体3的旋转端子部33会依据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而电连接。
第1滑移用电极54具有电极主体541和滑移用触点部543。
电极主体541形成为大致梯形。电极主体541向主体部41的下侧暴露,与设于接触板200的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的相对应的传感器电极相对。另外,电极主体541具有朝向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突出的突出片542。
滑移用触点部543具有一对触头544。通过将电极主体541以及突出片542各自的局部切割并使其立起从而形成一对触头544。一对触头544形成为以方向D4为长边方向。一对触头544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一对触头544的顶端部经由主体部41的包含外侧分隔壁部43的两个外侧突出壁431之间的区域在内地形成的矩形的开口部454突出到比主体部41的底面靠上方的位置。一对触头544的顶端部位于外侧分隔壁部43与内侧分隔壁部44之间。一对触头544依据摆动体6倾斜的方向与摆动体6接触。摆动体6构成为当操作部1滑移移动时倾斜,在后述的“(3)动作例”一栏中会做详细的说明。另外,摆动体6借助复位弹簧60电连接于第2接触部517(基准电极51)。因而,第1滑移用电极54与基准电极51会依据操作部1的滑移方向借助复位弹簧60以及摆动体6而彼此电连接。
第2滑移用电极55具有电极主体551和滑移用触点部553。
电极主体551形成为大致梯形。电极主体551向主体部41的下侧暴露,与设于接触板200的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的相对应的传感器电极相对。另外,电极主体551具有朝向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突出的突出片552。
滑移用触点部553具有一对触头554。通过将电极主体551以及突出片552各自的局部切割并使其立起从而形成一对触头554。一对触头554形成为以方向D3为长边方向。一对触头554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一对触头554的顶端部经由主体部41的包含外侧分隔壁部43的两个外侧突出壁431间的区域在内地形成的矩形的开口部455突出到比主体部41的底面靠上方的位置。一对触头554的顶端部位于外侧分隔壁部43与内侧分隔壁部44之间。一对触头554与摆动体6倾斜的方向相应地接触于摆动体6。因而,第2滑移用电极55与基准电极51会依据操作部1的滑移方向借助复位弹簧60以及摆动体6而彼此电连接。
第3滑移用电极56具有电极主体561和滑移用触点部563。
电极主体561形成为大致梯形。电极主体561向主体部41的下侧暴露,与设于接触板200的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的相对应的传感器电极相对。另外,电极主体561具有朝向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突出的突出片562。
滑移用触点部563具有一对触头564。通过将电极主体561以及突出片562各自的局部切割并使其立起从而形成一对触头564。一对触头564形成为以方向D4为长边方向。一对触头564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一对触头564的顶端部经由主体部41的包含外侧分隔壁部43的两个外侧突出壁431间的区域在内地形成的矩形的开口部456突出到比主体部41的底面靠上方的位置。一对触头564的顶端部位于外侧分隔壁部43与内侧分隔壁部44之间。一对触头564与摆动体6倾斜的方向相应地接触于摆动体6。因而,第3滑移用电极56与基准电极51会依据操作部1的滑移方向借助复位弹簧60以及摆动体6而彼此电连接。
第4滑移用电极57具有电极主体571和滑移用触点部573。
电极主体571形成为大致梯形。电极主体571向主体部41的下侧暴露,与设于接触板200的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的相对应的传感器电极相对。另外,电极主体571具有朝向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突出的突出片572。
滑移用触点部573具有一对触头574。通过将电极主体571以及突出片572各自的局部切割并使其立起从而形成一对触头574。一对触头574形成为以方向D3为长边方向。一对触头574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一对触头574的顶端部经由主体部41的包含外侧分隔壁部43的两个外侧突出壁431间的区域在内地形成的矩形的开口部457突出到比主体部41的底面靠上方的位置。一对触头574的顶端部位于外侧分隔壁部43与内侧分隔壁部44之间。一对触头574与摆动体6倾斜的方向相应地接触于摆动体6。因而,第4滑移用电极57与基准电极51会依据操作部1的滑移方向借助复位弹簧60以及摆动体6而彼此电连接。
按动用电极58具有电极主体581和突出片582。
电极主体581形成为大致梯形。电极主体581向主体部41的下侧暴露,与设于接触板200的多个传感器电极中的相对应的传感器电极相对。
如图7所示,突出片582自电极主体581朝向主体部41的中央部突出。突出片582形成为通过基准电极51的突出片514处的第2接触部517的第2开口部518。突出片582的顶端部583位于基准电极51的突出片514处的形成于第1接触部515的中央部的第1开口部516的内侧。通过弯曲加工而使顶端部583位于比电极主体581靠上方的位置,使顶端部583自主体部41的底面处的内侧分隔壁部44的内侧向上方暴露。顶端部583沿上下方向与可动触点81相对,该可动触点81以跨第1开口部516的方式配置于第1接触部515。可动触点81以向上方凸起的方式形成为穹顶状,并且构成为当按压体83被按下时向下方凹陷,详见后述。因而,当按压体83被按下时,按动用电极58与基准电极51借助可动触点81而电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8来说明摆动体6以及复位弹簧60。
摆动体6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形成并形成为环状。摆动体6具有接触部61和内侧肋62。
接触部61形成为在中央部具有圆形的通孔63的圆板状。内侧肋62形成为自通孔63的整周突出到上方。也就是说,内侧肋62形成为环状。内侧肋62以随着朝向上方去而靠近通孔63的中心的方式倾斜。另外,内侧肋62具有自上端部的整周朝向通孔63的中心突出的凸缘部64。
摆动体6配置为与操作部1的外侧肋18接触。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摆动体6配置为使接触部61的上表面与外侧肋18的下表面接触并且使内侧肋62的外周面与外侧肋18的内周面接触。也就是说,摆动体6的内侧肋62位于操作部1的外侧肋18的内侧。摆动体6会因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而倾斜(摆动),从而与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中的1个或两个滑移用触点部接触,在后述的“(3)动作例”一栏中会做详细地说明。
复位弹簧60为金属制的螺旋弹簧。复位弹簧60配置于摆动体6的通孔63的内侧。具体而言,复位弹簧60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并且配置为与摆动体6的凸缘部64的下表面接触。另外,复位弹簧60收纳在基座4的内侧分隔壁部44与外侧分隔壁部43之间。也就是说,复位弹簧60配置为经过内侧分隔壁部44。复位弹簧60配置于自基座4的主体部41的底面暴露的基准电极51处的第2接触部517上。由此,摆动体6与基准电极51借助复位弹簧60而电连接。
复位弹簧60以在摆动体6与第2接触部517之间被压缩的状态收纳于基座4。具体而言,利用环状的固定构件7限制操作部1的向上方的移动,从而将复位弹簧60以压缩的状态收纳于基座4。固定构件7由例如金属形成,形成为在中央部具有开口部71的圆板状。基座4的主体部的内侧分隔壁部44穿过固定构件7的开口部71。如图6所示,内侧分隔壁部44处的多个内侧突出壁441中的4个内侧突出壁441具有爪部442。通过将爪部442卡定于开口部71的边缘从而将固定构件7安装于基座4。利用安装于基座4的固定构件7限制操作部1以及摆动体6的向上方的移动,将复位弹簧60以压缩(弹性变形)的状态收纳于基座4。
接下来,说明可动触点81、弹性体82以及按压体83。
可动触点81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形成。可动触点81以向上方凸起的方式形成为穹顶状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可动触点81配置于基座4的内侧分隔壁部44的内侧。可动触点81以跨第1开口部516的方式配置于第1接触部515上。由此,将可动触点81与基准电极51电连接。
弹性体82由例如硬质的橡胶等形成。弹性体82在基座4的内侧分隔壁部44的内侧配置为与可动触点81的上表面接触。如图8所示,弹性体82具有主体部821、突出部822和接触部823。主体部821形成为圆柱状。突出部822自主体部821的下表面突出,形成为圆柱状。接触部823自突出部822的下表面突出,形成为圆台状。弹性体82配置为使接触部823的下表面与可动触点81的上表面接触。
按压体83以能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操作部1。按压体83形成为平板状,具有自方向D3以及方向D4各自的两端部向下方突出的4个爪部831。4个爪部831通过在操作部1的通孔13的周围形成的4个通孔112而卡定于操作部1的下表面处的通孔13的边缘。由此,将按压体83以能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操作部1。另外,按压体83具有自下表面突出的接触部832(参照图8)。接触部832形成为圆柱状,其下表面与弹性体82的上表面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图示,但在操作部1以覆盖操作部1的方式安装有装饰旋钮。另外,在按压体83以覆盖按压体83的方式安装有装饰板。
(3)动作例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动作例。
(3.1)滑移操作输入
对由用户进行滑移操作输入的情况下的输入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4和图5说明进行滑移操作输入的情况下的操作部1、连结体2以及旋转体3的动作。
如图4和图5所示,连结体2在被操作部1和旋转体3夹着的状态下连结操作部1与旋转体3。通过使操作部1的一对第1突出部14贯穿于连结体2的一对第1开口部21从而使操作部1与连结体2结合。通过使旋转体3的一对第2突出部35贯穿于连结体2的一对第2开口部22从而使旋转体3与连结体2结合。
另外,连结体2的一对第1开口部21形成为以方向D1为长边方向。换言之,第1开口部21沿方向D1延伸。因而,在使操作部1沿方向D1滑移移动时,一对第1突出部14在一对第1开口部21内移动。也就是说,在操作部1沿方向D1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连结体2不移动,操作部1相对于连结体2相对地移动。
另外,连结体2的一对第2开口部22形成为以方向D2为长边方向。换言之,第2开口部22沿方向D2延伸。由此,连结体2能在第2开口部22的范围内相对于旋转体3沿方向D2相对地移动。因而,在使操作部1沿方向D2滑移移动时,在第2开口部22的范围内连结体2与操作部1一同移动。在操作部1沿方向D2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旋转体3不移动,操作部1以及连结体2相对于旋转体3相对地移动。
另外,当操作部1沿与方向D1以及方向D2交叉的方向(例如方向D3和方向D4)滑移移动时,操作部1相对于连结体2相对地移动,并且连结体2相对于旋转体3相对地移动。
也就是说,使连结体2依据操作部1的滑移方向而移动,从而能在固定旋转体3的状态下使操作部1沿任一方向滑移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8和图9对在操作部1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的摆动体6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操作部1位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的输入装置100的沿着方向D3以及方向D5的剖视图。图9是操作部1沿方向+D3进行了滑移移动的情况下的输入装置100的剖视图。
也就是说,在本公开中,方向D1~方向D5分别包含两个方向。例如,针对方向D3而言,其包含在图9中朝向右的方向和朝向左的方向这两个方向。另外,在以方向D3的例子进行说明时,有时将朝向右的方向表示为“方向+D3”将朝向左的方向表示为“方向-D3”从而区分说明两个方向。除方向D3以外的方向D1、D2、D4、D5有时也同样地说明。
以利用复位弹簧60使操作部1的外侧肋18与摆动体6接触的方式将摆动体6收纳于基座4。当操作部1滑移移动时,操作部1的外侧肋18在摆动体6的内侧肋62上滑动。由此,如图9所示,摆动体6以与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方向(方向+D3)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图9的左侧的端部)被操作部1按下的方式倾斜。
在摆动体6的接触部61的下侧以自基座4的主体部41的底面突出的方式配置有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参照图6)。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在以主体部41的底面的中央部为中心的圆周上大致等间隔(大致90度间隔)地配置。通过使摆动体6的接触部61的端部以被按下的方式倾斜,从而使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中的1个或两个滑移用触点与摆动体6接触。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使操作部1沿方向+D3(图9的右侧)滑移移动,从而使摆动体6的方向D3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部(在图9中是左侧的端部)被按下,从而使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73接触。摆动体6借助复位弹簧60电连接于基准电极51。因而,通过使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73接触,从而使基准电极51与第4滑移用电极57借助复位弹簧60以及摆动体6而彼此电连接。由此,操作检测电路300(参照图3)能够基于第4滑移用电极57和对应于第4滑移用电极57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从而对以使操作部1沿方向+D3滑移移动的方式进行滑移操作输入的情况进行检测。
在操作部1沿方向-D3(图9的左侧)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53接触,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操作部1沿方向+D1(图6的右侧)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43、573接触。在操作部1沿方向-D1(图6的左侧)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53、563接触。在操作部1沿方向+D2(图6的上侧)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63、573接触。在操作部1沿方向-D2(图6的下侧)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43、553接触。在操作部1沿方向+D4(图6的左上侧)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63接触。在操作部1沿方向-D4(图6的右下侧)进行滑移移动的情况下,摆动体6与滑移用触点部543接触。由此,操作检测电路300能够基于传感器电极与第1滑移用电极54~第4滑移用电极57中的各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从而检测因滑移操作输入而实现的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是沿着各个方向+D1~+D4、-D1~-D4的8个朝向中的哪个朝向。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中,摆动体6以及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摆动检测部50)具有对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进行检测的作为滑移检测部500的功能(参照图6和图7)。换言之,滑移检测部500包括摆动体6和作为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的摆动检测部50。通过使摆动检测部50(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与摆动体6接触并导通从而检测摆动体6的倾斜。另外,摆动检测部50具有:第1检测部,其对与操作部1的方向D1上的滑移移动相伴的摆动体6的倾斜进行检测;以及第2检测部,其对与操作部1的方向D2上的滑移移动相伴的摆动体6的倾斜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设于沿着与方向D1以及方向D2交叉的方向D3或方向D4的直线上。也就是说,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均兼用作第1检测部和第2检测部。
另外,摆动体6被复位弹簧60压靠于操作部1而被保持。因而,当解除滑移操作输入时,摆动体6会在复位弹簧6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倾斜状态返回到原来的状态。由此,操作部1会自进行了滑移移动的位置被摆动体6推回到基准位置。也就是说,摆动体6具有使滑移移动后的操作部1返回到基准位置的作为复位凸轮的功能。
(3.2)旋转操作输入
接下来,对由用户进行旋转操作输入的情况下的输入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连结体2在被操作部1和旋转体3夹着的状态下连结操作部1与旋转体3。通过使操作部1的一对第1突出部14贯穿于连结体2的一对第1开口部21从而使操作部1与连结体2结合。通过使旋转体3的一对第2突出部35贯穿于连结体2的一对第2开口部22从而使旋转体3与连结体2结合。
在连结体2的周向上,一对第1突出部14的外周面和一对第1开口部21的内周面成为接触或者在两者间具有微小的间隙的状态。另外,在连结体2的周向上,一对第2突出部35的外周面和一对第2开口部22的内周面成为接触或者在两者间具有微小的间隙的状态。因而,当操作部1旋转移动时,一对第1突出部14与一对第1开口部21的内周面接触从而使连结体2旋转。当连结体2旋转时,一对第2突出部35与一对第2开口部22的内周面接触从而使旋转体3旋转。也就是说,利用连结体2将操作部1的旋转动作传递到旋转体3,随着操作部1的旋转使旋转体3旋转。
在旋转体3的主体部31的下表面设有旋转端子部33(参照图5)。在旋转端子部33的下侧以自基座4的主体部41的底面突出的方式配置有基准触点部512以及旋转用触点部522、532(参照图6)。
基准触点部512与旋转端子部33的内周部332(参照图5)接触。因而,无论旋转体3(参照图5)的旋转角度如何,基准触点部512(参照图6)都是与旋转端子部33接触的状态。另外,旋转用触点部522、532与旋转端子部33的外周部331接触。因而,旋转用触点部522、532与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相应地接触于旋转端子部33或者经由旋转端子部33的开口部333接触于旋转体3的主体部31。
也就是说,基准电极51与第1旋转用电极52会依据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而借助旋转端子部33电连接。另外,基准电极51与第2旋转用电极53会依据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而借助旋转端子部33电连接。
以使基准电极51与第1旋转用电极52电连接的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和使基准电极51与第2旋转用电极53电连接的旋转体3的旋转角度错开的方式配置旋转用触点部522、532。由此,操作检测电路300(参照图3)能够基于传感器电极与第1旋转用电极52以及第2旋转用电极53中的各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从而对向操作部1(旋转体3)输入的旋转操作输入的旋转角度以及旋转方向进行检测。
(3.3)按动操作输入
接下来,对由用户进行按动操作输入的情况下的输入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通过按动操作输入按下按压体83(参照图3)时,借助弹性体82按下可动触点81,从而使可动触点81以凹陷的方式弹性变形。可动触点81以跨第1开口部516(参照图7)的方式配置于第1接触部515上,并且与基准电极51电连接。另外,按动用电极58的顶端部583(参照图7)位于第1开口部516内。因而,通过按下按压体83而使可动触点81以凹陷的方式变形,从而使可动触点81与顶端部583接触。由此,将基准电极51与按动用电极58电连接。操作检测电路300(参照图3)能够基于按动用电极58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从而对进行按动操作输入的情况进行检测。
(4)变形例
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以及图5所示,连结体2具备第1开口部21以及第2开口部22分别各两个,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连结体2也可以是具备1个或3个以上的第1开口部21的结构。另外,连结体2也可以是具备1个或3个以上的第2开口部22的结构。
如图4以及图5所示,连结体2的第1开口部21以及第2开口部22由通孔构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第1开口部21以及第2开口部22也可以是有底的孔(槽)。另外,第1开口部21以及第2开口部22也可以形成至连结体2的内周缘或外周缘。
操作部1的第1突出部14与连结体2的第1开口部21的嵌合关系也可以相反。也就是说,也可以是,连结体2具有朝向操作部1突出的突出部,操作部1具有供连结体2的突出部进入的开口部。另外,旋转体3的第2突出部35与连结体2的第2开口部22的嵌合关系也可以相反。也就是说,也可以是,连结体2具有朝向旋转体3突出的突出部,旋转体3具有供连结体2的突出部进入的开口部。
另外,第1开口部21的长边方向即方向D1与第2开口部22的长边方向即方向D2的交叉角度不限定于90度(正交),也能以90度以外的角度交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构成为能够对沿着各个方向+D1~+D4、-D1~-D4的8个方向上的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进行检测,但能够进行检测的滑移方向不限定于8个方向,例如也可以是4个方向、16个方向等。
另外,也可以设置防旋转构造从而使摆动体6不会随着操作部1的旋转而旋转。例如能够将摆动体6的外周形状以及外侧分隔壁部43的内周形状设为非圆形从而实现防旋转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摆动检测部50是滑移用触点部543、553、563、573,构成为通过与摆动体6接触并导通从而检测摆动体6的倾斜,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摆动检测部50为按压开关,构成为通过被倾斜的摆动体6按下从而检测摆动体6的倾斜。另外,也可以是,摆动检测部50具备例如霍尔元件,构成为以非接触的方式对摆动体6的倾斜进行检测。
(5)总结
一个形态的输入装置(100)包括:操作部(1),其能在沿着基准平面的第1方向(D1)以及沿着基准平面的第2方向(D2)上滑移移动;以及滑移检测部(500),其检测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滑移检测部(500)具有摆动体(6)和摆动检测部(50),摆动体(6)随着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而相对于基准平面倾斜,摆动检测部(50)检测摆动体(6)的倾斜。
采用该形态,能够利用1个摆动体(6)检测第1方向(D1)或第2方向(D2)上的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因此能够简化结构,实现输入装置(100)的小型化。
在一个形态的输入装置(100)中,摆动检测部(50)通过与所述摆动体(6)接触从而检测所述摆动体(6)的倾斜。
采用该形态,能以简易的结构检测摆动体(6)的倾斜。
在一个形态的输入装置(100)中,摆动检测部(50)通过与摆动体(6)导通从而检测与摆动体(6)的接触。
采用该形态,利用摆动检测部(50)与摆动体(6)的导通来检测摆动体(6)的倾斜,因此能够抑制误检测。
在一个形态的输入装置(100)中,摆动体(6)兼用作使滑移移动后的操作部(1)复位到滑移移动前的位置的复位凸轮。
采用该形态,将随着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而倾斜的摆动体(6)兼用作使操作部(1)复位到滑移移动前的位置的复位凸轮,因此能够削减零部件件数,实现输入装置(100)的小型化。
在一个形态的输入装置(100)中,第1方向(D1)与第2方向(D2)正交。
采用该形态,能够检测相互正交的4个方向上的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
在一个形态的输入装置(100)中,摆动检测部(50)具有第1检测部(543、553、563、573)和第2检测部(543、553、563、573)。第1检测部(543、553、563、573)设于摆动体(6)的第1方向(+D1)的端部以及摆动体(6)的与第1方向(+D1)相反的方向(-D1)的端部,用于对与操作部(1)的第1方向(+D1)上的滑移移动相伴的摆动体(6)的倾斜进行检测。第2检测部(543、553、563、573)设于摆动体(6)的第2方向(+D2)的端部以及摆动体(6)的与第2方向(+D2)相反的方向(-D2)的端部,用于对与操作部(1)的第2方向(+D2)上的滑移移动相伴的摆动体(6)的倾斜进行检测。
采用该形态,能够利用第1检测部(543、553、563、573)和第2检测部(543、553、563、573)来检测操作部(1)的第1方向(D1)或第2方向(D2)上的滑移移动。
在一个形态的输入装置(100)中,操作部(1)具有环状的外侧肋(18)。摆动体(6)具有配置于外侧肋(18)的内侧的环状的内侧肋(62)。当操作部(1)滑移移动时,操作部(1)的外侧肋(18)在摆动体(6)的内侧肋(62)上滑动,从而使摆动体(6)倾斜。
采用该形态,能以简易的结构使摆动体(6)随着操作部(1)的滑移移动而倾斜。
附图标记说明
1、操作部;2、连结体;3、旋转体;4、基座;5、固定电极;6、摆动体;7、固定构件;11、主体部;12、周壁;13、通孔;14、第1突出部;15、凹部;16、凹部;17、收纳空间;18、外侧肋;21、第1开口部;22、第2开口部;23、通孔;24、第1切割立起片;25、第2切割立起片;30、咔哒弹簧;31、41、主体部;32、凹凸部;33、旋转端子部;34、通孔;35、第2突出部;42、周壁;43、外侧分隔壁部;44、内侧分隔壁部;50、摆动检测部;51、基准电极;52、第1旋转用电极;53、第2旋转用电极;54、第1滑移用电极;55、第2滑移用电极;56、第3滑移用电极;57、第4滑移用电极;58、按动用电极;61、接触部;62、内侧肋;63、通孔;64、凸缘部;71、开口部;81、可动触点;82、弹性体;83、按压体;100、输入装置;101、保持构件;111、第1凸台;112、通孔;200、接触板;300、操作检测电路;301、突部;311、第2凸台;321、凸部;322、凹部;331、外周部;332、内周部;333、451、452、453、454、455、456、457、开口部;431、外侧突出壁;432、442、爪部;441、内侧突出壁;500、滑移检测部;511、521、531、541、551、561、571、581、电极主体;512、基准触点部;513、523、533、544、554、564、574、触头;514、542、552、562、572、582、突出片;515、第1接触部;516、第1开口部;517、第2接触部;518、第2开口部;522、532、旋转用触点部;543、553、563、573、滑移用触点部;583、顶端部;821、主体部;822、突出部;823、832、接触部;831、爪部;D1、方向(第1方向);D2、方向(第2方向);D3、方向;D4、方向;D5、方向。
Claims (6)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包括:
操作部,其能在与基准平面平行的第1方向以及与所述基准平面平行并且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滑移移动;以及
滑移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操作部的滑移移动,
所述滑移检测部具有摆动体和摆动检测部,
所述摆动体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滑移移动而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倾斜,
所述摆动检测部检测所述摆动体的倾斜,
在沿与所述基准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摆动体整体位于由所述操作部的外周缘划定的范围内,
所述操作部具有环状的外侧肋,
所述摆动体具有配置于所述外侧肋的内侧的环状的内侧肋,
当所述操作部滑移移动时,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外侧肋在所述摆动体的所述内侧肋上滑动,从而使所述摆动体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检测部通过与所述摆动体接触从而检测所述摆动体的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检测部通过与所述摆动体导通从而检测与所述摆动体的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体兼用作使滑移移动后的所述操作部复位到滑移移动前的位置的复位凸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第2方向正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检测部具有第1检测部和第2检测部,
所述第1检测部设于所述摆动体的所述第1方向的端部以及所述摆动体的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端部,用于对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滑移移动相伴的所述摆动体的倾斜进行检测,
所述第2检测部设于所述摆动体的所述第2方向的端部以及所述摆动体的与所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端部,用于对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滑移移动相伴的所述摆动体的倾斜进行检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14083 | 2017-11-06 | ||
JP2017214083 | 2017-11-06 | ||
PCT/JP2018/034719 WO2019087608A1 (ja) | 2017-11-06 | 2018-09-20 | 入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83499A CN111183499A (zh) | 2020-05-19 |
CN111183499B true CN111183499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633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65054.2A Active CN111183499B (zh) | 2017-11-06 | 2018-09-20 | 输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52170B2 (zh) |
EP (1) | EP3709331B1 (zh) |
JP (1) | JP7190633B2 (zh) |
CN (1) | CN111183499B (zh) |
WO (1) | WO20190876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246076A1 (ja) * | 2019-06-04 | 2020-12-1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入力装置、入力システム、操作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非一時的記録媒体 |
US12045403B2 (en) | 2020-03-30 | 2024-07-23 | U-Shin Ltd. | Operation knob apparatus |
EP4138105A4 (en) * | 2020-04-16 | 2023-11-0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INPUT DEVICE AND INPUT SYSTEM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55795B1 (en) * | 1998-09-30 | 2002-09-2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Key switch improved in feel of actuation and return speed during operation by finger |
CN101978451A (zh) * | 2008-03-17 | 2011-02-16 | 星电株式会社 | 滑动操作式开关 |
CN104412195A (zh) * | 2012-07-02 | 2015-03-11 | 贝尔-赫拉恒温控制有限公司 | 多功能操作装置,尤其对于交通工具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18264A (en) * | 1987-12-26 | 1990-04-17 | Asahi Kogaku Kogyo K.K. | Actuating mechanism and multiposition rubber or membrane switch device |
US5619021A (en) * | 1993-11-19 | 1997-04-0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Lever switch device, method for activating switches in a lever switch device, and method for outputting data signals |
US6593909B1 (en) * | 2000-06-29 | 2003-07-15 | Shin Jiuh Corp. | Direction-control switch module for controlling a screen cursor |
JP2002093278A (ja) * | 2000-09-19 | 2002-03-29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 多方向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
JP4144242B2 (ja) | 2002-04-16 | 2008-09-0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
US6831238B1 (en) * | 2004-01-16 | 2004-12-14 | Nokia Corporation | Finger-controllable multi-directional switch |
WO2009062360A1 (en) * | 2007-11-16 | 2009-05-22 | Hewlett-Packar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 Structures for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on buttons |
JP5281538B2 (ja) * | 2009-10-15 | 2013-09-04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操作式スイッチ |
JP5090424B2 (ja) * | 2009-11-04 | 2012-12-0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
JP2011233396A (ja) * | 2010-04-28 | 2011-11-17 | Hosiden Corp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JP2012064324A (ja) * | 2010-09-14 | 2012-03-29 |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 多方向操作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
JP2014116167A (ja) * | 2012-12-10 | 2014-06-26 | Alps Electric Co Ltd | 情報入力装置 |
-
2018
- 2018-09-20 CN CN201880065054.2A patent/CN111183499B/zh active Active
- 2018-09-20 EP EP18873809.0A patent/EP3709331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9-20 US US16/637,707 patent/US1115217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9-20 WO PCT/JP2018/034719 patent/WO2019087608A1/ja unknown
- 2018-09-20 JP JP2019549950A patent/JP7190633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55795B1 (en) * | 1998-09-30 | 2002-09-2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Key switch improved in feel of actuation and return speed during operation by finger |
CN101978451A (zh) * | 2008-03-17 | 2011-02-16 | 星电株式会社 | 滑动操作式开关 |
CN104412195A (zh) * | 2012-07-02 | 2015-03-11 | 贝尔-赫拉恒温控制有限公司 | 多功能操作装置,尤其对于交通工具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09331B1 (en) | 2023-06-07 |
US20200176202A1 (en) | 2020-06-04 |
CN111183499A (zh) | 2020-05-19 |
WO2019087608A1 (ja) | 2019-05-09 |
JPWO2019087608A1 (ja) | 2020-11-12 |
JP7190633B2 (ja) | 2022-12-16 |
US11152170B2 (en) | 2021-10-19 |
EP3709331A1 (en) | 2020-09-16 |
EP3709331A4 (en) | 2020-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83499B (zh) | 输入装置 | |
JP4353964B2 (ja) | 複合操作型入力装置 | |
JP4511479B2 (ja) | 複合操作スイッチ | |
TWI334153B (zh) | ||
JP4624306B2 (ja)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
CN107968012B (zh) | 旋转按压开关 | |
CN113168987A (zh) | 输入装置 | |
JP5035105B2 (ja) | 操作スイッチ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2992565B (zh) | 开关和电子设备 | |
WO2019087607A1 (ja) | 入力装置 | |
EP2755218A1 (en) | Combined operation type switch device | |
KR100681753B1 (ko) | 다방향 입력 장치 | |
JP4703526B2 (ja) | 多機能型電子部品 | |
JP5090424B2 (ja) |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 |
JP2008071589A (ja) | 多方向押圧形スイッチ | |
JP2003150311A (ja) | 座標入力装置 | |
JP7307473B2 (ja) | 押圧スイッチ付き回転式電子部品 | |
JP4522376B2 (ja)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
JP2006318687A (ja) | 方向入力装置 | |
JP2024121587A (ja) | 多機能スイッチ | |
JP2003007173A (ja) | 複合操作型電気部品 | |
CN114365251A (zh) |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 |
JP2007103275A (ja) | 入力装置 | |
JP2007103140A (ja)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
JP2012094453A (ja)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