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3092B - 橡胶脚踏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橡胶脚踏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3092B
CN111183092B CN201780095623.3A CN201780095623A CN111183092B CN 111183092 B CN111183092 B CN 111183092B CN 201780095623 A CN201780095623 A CN 201780095623A CN 111183092 B CN111183092 B CN 111183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pedal
lever
hollow space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56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3092A (zh
Inventor
A·布特布姆隆
W·瓦塔纳维辛
立石康
中西功武
宫下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83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3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3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3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 B62J25/04Floor-type foot 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减少乘员的踏脚部分的振动的橡胶脚踏板结构。在脚踏板杆(37)安装有橡胶制的脚踏板部件(70),通过侧面部件(90)将该脚踏板部件(70)和所述脚踏板杆(37)紧固。

Description

橡胶脚踏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鞍乘型车辆的橡胶脚踏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鞍乘型车用的脚踏板结构,记载了在由钢材构成的脚踏板支架安装有供乘员放脚的后座脚踏板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9531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而言,支承脚踏板部件的支承部件由于刚性高而容易传递振动,因此,为了抑制传递到乘员的振动,脚踏板部件由橡胶构成。
但是,在支承脚踏板部件的脚踏板杆与发动机连结的情况下,脚踏板杆容易振动,因此仅使脚踏板部件的材质为橡胶的话,抑制振动的效果并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乘员的踏脚部分的振动的橡胶脚踏板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橡胶脚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脚踏板杆(37)安装有橡胶制的脚踏板部件(70),通过侧面部件(90)将该脚踏板部件(70)和所述脚踏板杆(37)紧固。
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橡胶脚踏板结构具有从下方支承所述脚踏板部件(70)的下方部件(80),通过侧面部件(90)将所述脚踏板部件(70)、所述下方部件(80)和所述脚踏板杆(37)紧固。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脚踏板部件(70)具有中空空间(102),该中空空间(102)配置在所述脚踏板杆(37)的上方。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构成所述中空空间(102)的壁部(72c)配置有向上方突出的抵接部(105),该抵接部(105)配置在所述脚踏板部件(70)的上方。
发明效果
本发明是一种橡胶脚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脚踏板杆安装有橡胶制的脚踏板部件,通过侧面部件将该脚踏板部件和所述脚踏板杆紧固。根据该结构,通过从侧面紧固脚踏板部件,即使在乘员放置脚时,也能够使橡胶的厚度厚,抑制传递给乘员的振动。
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橡胶脚踏板结构具有从下方支承所述脚踏板部件的下方部件,通过侧面部件将所述脚踏板部件、所述下方部件和所述脚踏板杆紧固。根据该结构,通过由与侧面部件不同的部件从下方支承,从而更牢固地支承脚踏板部件,使脚踏板部件的橡胶的厚度厚。此外,通过利用侧面部件将脚踏板部件、下方部件和脚踏板杆共同紧固,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脚踏板部件具有中空空间,该中空空间配置在所述脚踏板杆的上方。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脚踏板杆与脚踏板部件的上部之间具备中空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乘员的脚。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构成所述中空空间的壁部配置有向上方突出的抵接部,该抵接部配置在所述脚踏板部件的上方。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乘员将脚放置在脚踏板部件时,抵接部也会与脚踏板部件接触而维持脚踏板部件的厚度,能够抑制振动向乘员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自动二轮车的底面的立体图,是示出发动机的周围的图。
图3是右侧的脚踏板的放大图。
图4是右侧的脚踏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右侧的脚踏板的正视图。
图6是右侧的脚踏板橡胶的俯视图。
图7是右侧的脚踏板橡胶的左视图。
图8是右侧的脚踏板橡胶的正视图。
图9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方向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中所示的标号FR表示车体前方,标号UP表示车体上方,标号LH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10的左视图。
该自动二轮车10是在车体中央部下部设置有发动机20的鞍乘型车辆。在车体前部设置有前叉11,在前叉11上经由车轴13而支承有前轮12。在车体后部设置有摆臂15,在摆臂15上经由车轴17而支承有后轮16。
前叉11在杆轴的上端部安装有把手21,前叉11的前部及两侧部与把手21的中央部由车体前部罩22覆盖。摆臂15的前端部借助枢轴23被安装成能够上下摆动。发动机20配置在车架(未图示)的下方,在发动机20的后部一体地具备变速器24。
发动机20的驱动力从发动机20传递到变速器24,从变速器24经由未图示的链条传递到后轮16。
在发动机20的下部安装有脚踏板杆37,在脚踏板杆3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驾驶员放置脚的脚踏板38。
在车体的中央部上部设置有供驾驶员就座的座椅41,车体罩42被设置成从座椅41的下方遍及前后。车体罩42具备:腿部护罩44,其配置在车体前部罩22的后方并从前方覆盖驾驶员的腿部;以及左右一对侧罩45,其与腿部护罩44的后端连接并在座椅41的下方向后方延伸。
图中的标号31是发动机罩,标号32是链条罩。此外,标号51是从上方覆盖前轮12的前挡泥板,标号52是设置于车体前部罩22的前照灯,标号54是悬挂摆臂15的后缓冲单元,标号56是从上方覆盖后轮16的后挡泥板,标号57是主支架。
图2是自动二轮车10的底面的立体图,是表示发动机20的周围的图。另外,在图2中,图示了右侧的脚踏板38被分解后的状态。
发动机20具备曲轴箱61和从曲轴箱61的前端部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气缸部(未图示)。在曲轴箱61的后部设置有变速器24。
曲轴箱61具备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左箱63和右箱64、安装于左箱63的侧部的发动机罩31、以及安装于右箱64的侧部的发动机罩62。左箱63及右箱64构成曲轴箱主体65。
在曲轴箱主体65的下表面65a,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有脚踏板杆37。脚踏板杆37焊接于固定用板67,通过用螺栓67a将固定用板67固定,从而脚踏板杆37被固定于曲轴箱主体65的下表面65a。
脚踏板杆37是沿车宽方向连续延伸的一根杆,具备:固定部37a,其焊接于固定用板67;右部37b,其从该固定部37a的右端弯曲并延伸;左部37e,其从固定部37a的左端弯曲并延伸;以及末端部37c,其从右部37b及左部37e各自的上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左右的末端部37c左右对称地形成,在各个末端部37c形成有向下方突出并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肋37d。如后所述,在末端部37c分别支承有脚踏板38。
在脚踏板杆37的前上方配置有齿轮换档主轴68,安装有换档踏板(未图示)。
图3是右侧的脚踏板38的放大图,图4是该脚踏板38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该脚踏板38的正视图。图6是右侧的脚踏板橡胶70的俯视图,图7是该脚踏板橡胶70的左视图,图8是该脚踏板橡胶70的正视图。由于右侧的脚踏板38与左侧的脚踏板38构成为左右对称,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右侧的脚踏板38进行说明,省略左侧的脚踏板38的说明。
如图4所示,右侧的脚踏板38具备:脚踏板橡胶(橡胶制的脚踏板部件)70、从下方覆盖并支承脚踏板橡胶70的下方罩(下方部件)80、以及从侧方将脚踏板橡胶70和下方罩80紧固的圆环状的侧面带(侧面部件)90。
脚踏板橡胶70在俯视观察时为大致蛋形形状(图6),在左侧观察时为纵向较长的大致椭圆形状(图7),在正面观察时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四边形状(图8)。
如图5所示,在脚踏板橡胶70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内端70a向外端70b延伸的圆柱状的支承孔100,支承孔100经由小径孔103而与车宽方向外侧连通。在支承孔100的下方,在内端70a侧设置有卡合槽101。
在支承孔100中插入有脚踏板杆37的末端部37c。在该情况下,在卡合槽101中插入有脚踏板杆37的肋37d,相对于脚踏板橡胶70的旋转被防止。
在支承孔100中,脚踏板橡胶70和脚踏板杆37通过粘接剂(未图示)而被粘接,限制了脚踏板橡胶70沿脚踏板杆37的轴向的脱落。通过粘接,脚踏板橡胶70相对于脚踏板杆37的周向的旋转防止也变得更牢靠。
脚踏板橡胶70由脚踏板杆37的末端部37c支承。相对于该脚踏板橡胶70,通过前后一对螺钉111、111将下方罩80和侧面带90共同紧固。由此,脚踏板橡胶70、下方罩80和脚踏板杆37通过侧面带90被共同紧固在一起。
如图4所示,脚踏板橡胶70是在车宽方向上较长的柱状体。脚踏板橡胶70具备:橡胶上部71,其能够供乘员放置脚;橡胶中部72,其位于橡胶上部71的下方;以及橡胶下部73,其形成在橡胶中部72的下方。橡胶下部73与橡胶中部72相连接的连接部分形成为大直径,具有外周形状为阶梯状的阶梯部分73a。
在橡胶上部71的上表面71a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74。在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槽74。通过这些槽74,附着于上表面71a的雨水等容易沿着槽74向下方流动。此外,从脚承受载荷的脚踏板橡胶70容易因槽74而变形,容易给乘员带来针对脚踏板橡胶70的舒适感。
在橡胶上部7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形成有相对于上表面71a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缘部75。在橡胶上部71的车宽方向外端形成有相对于上表面71a突出的三棱柱状的突出部76。通过缘部75及突出部76,限制了乘员的脚从脚踏板橡胶70在车宽方向滑落。
在橡胶中部72及橡胶下部73的外表面形成有以构成阶梯状的方式凹陷的安装凹部78。在该安装凹部78安装下方罩80。
安装凹部78具备下侧的宽幅部78b和在宽幅部78b的上部前后形成一对的窄幅部78a。宽幅部78b从橡胶下部73形成在橡胶中部72的下方侧,窄幅部78a形成在橡胶中部72的上方侧。
在安装凹部78处,与橡胶中部7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对应地形成有螺纹固定螺钉111的前后一对螺纹固定部79。螺纹固定部79具备螺纹孔79a和在螺纹孔79a的周围呈环状凹陷的凹部79b。在凹部79b中嵌入有下方罩80的凸台部81。
下方罩80安装于脚踏板橡胶70的安装凹部78,并从下方支承脚踏板橡胶70。下方罩80具有与安装凹部78的外形对应的外形,具备半圆筒状的主体部82和板状的被紧固部83,该被紧固部83形成于主体部82的前后上端且相对于主体部82向前后方向内侧呈阶梯状凹陷并向上方延伸。被紧固部83具备下方的宽幅部83a和上方的窄幅部83b。
在下方罩80前后形成有一对向前后方向内侧突出的圆筒状的凸台部81。凸台部81嵌入脚踏板橡胶70的螺纹固定部79的凹部79b中。此外,在凸台部81中贯通有螺纹固定的螺钉111。在将下方罩80组装于脚踏板橡胶70时,由于凸台部81嵌入凹部79b中,被紧固部83勾挂于阶梯部分73a而嵌入安装凹部78,因此能够进行下方罩80的临时固定。
如图3所示,脚踏板橡胶70及下方罩80的侧方通过环状的侧面带90而被紧固。如图4、图5所示,侧面带90挂于橡胶下部73的阶梯部分73a,并在上下方向上被定位。在侧面带90的上端部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小环部91。小环部91配置在比下方罩80靠上方的位置(图3)。
在侧面带90形成有前后一对螺纹紧固部92。螺纹紧固部92具备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93和呈圆环状形成在孔93的周围的承受部94。在螺纹紧固部92的孔93中贯通有螺钉111,该螺钉111紧固于脚踏板橡胶70的螺纹孔79a中。螺纹紧固部92的承受部94从螺钉111的头部111a受到紧固力。由此,侧面带90隔着下方罩80将脚踏板橡胶70紧固在内侧。
在螺纹紧固部92的里侧(前后方向内侧)形成有平板部95(在图4中仅图示后部),当平板部95通过螺钉111而被紧固时,平板部95与下方罩80面接触,螺钉111的紧固力容易作用于整个平板部95。
在本实施方式中,脚踏板橡胶70隔着下方罩80通过侧面带90被从侧方紧固。侧方由侧面带90紧固而被支承,侧方还由下方罩80支承,脚踏板橡胶70的形状容易得以保持,厚度厚。在脚踏板橡胶70被从上方按压的情况下,由于脚踏板橡胶70被侧面带90和下方罩80限制向侧方扩展,因此脚踏板橡胶70难以被压溃。脚踏板橡胶70容易维持上下方向的厚度,来自脚踏板杆37的振动难以传递到橡胶上部71。
如图7所示,在支承孔100的上方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孔状的中空空间102。中空空间102由夹在脚踏板橡胶70的截面为倒U字状的橡胶上部71和与橡胶上部71的前后下端结合的橡胶中部72的内壁部(壁部)72c之间的空间构成。内壁部72c的下端72d形成在比支承孔100的上端100a靠上方的位置。由于下端72d形成在比上端100a靠上方的位置,因此支承孔100与中空空间102之间的厚度厚,从脚踏板杆37传递到橡胶上部71的振动容易衰减。
在橡胶中部72的内壁部72c形成有向上方的橡胶上部71突出的抵接部105。抵接部105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在脚踏板橡胶70的橡胶上部71被向下方按压的情况下,该抵接部105与橡胶上部71的内壁71b接触而支承橡胶上部71,限制中空空间102被压溃。由于在橡胶上部71与脚踏板杆37之间存在中空空间102,因此振动难以从脚踏板杆37传递到橡胶上部71。中空空间102经由小径孔104与车宽方向外侧连通。
如图5所示,与脚踏板橡胶70的向下方突出的鼓出部77的位置相应地,在下方罩80的下部形成有向下方鼓出的鼓出部84。在鼓出部84的内侧形成有槽状的嵌合部85,鼓出部77与嵌合部85嵌合。通过鼓出部77与嵌合部85嵌合,鼓出部77由下方罩80从下方支承,限制了鼓出部77的变形。由于鼓出部77难以变形,因此防止了肋37d相对地转动而脱出。脚踏板橡胶70相对于脚踏板杆37被更可靠地防止旋转。
图9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
中空空间102形成在比螺纹固定部79的螺纹孔79a靠上方的位置,在比中空空间102靠下侧的位置螺纹固定有螺钉111。
侧面带90中,上侧的带上部97配置在中空空间102的侧方,下侧的带下部96面向橡胶中部72的外周面72b。侧面带90在上下方向上与中空空间102重叠。在脚踏板橡胶70被向下方按压的情况下,带上部97从侧方支承橡胶上部71,保持了脚踏板橡胶70的厚度,容易保持中空空间102的空间。
橡胶上部71的比带上部97靠上方的部分在被脚踩的情况下容易变形,因此容易给乘员带来舒适感。
支承有脚踏板38的脚踏板杆37被固定于发动机20的曲轴箱主体65,来自发动机20的振动容易传递给脚踏板杆37。因此,在脚踏板38中,使乘员放置脚的部分为橡胶制的脚踏板橡胶70,抑制了传递给乘员的振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带90通过螺钉111紧固于脚踏板橡胶70,脚踏板橡胶70通过侧面带90从侧方承受压力而被紧固。因此,脚踏板橡胶70难以被脚压扁,容易保持脚踏板橡胶70的厚度。由于保持了脚踏板橡胶70的厚度,因此振动难以从内部的脚踏板杆37在厚度方向传递,振动能够难以传递到乘员的放置在橡胶上部71上的脚。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脚踏板杆37安装有橡胶制的脚踏板橡胶70,通过侧面带90将脚踏板橡胶70与脚踏板杆37紧固。因此,通过从侧面紧固脚踏板橡胶70,即使在乘员放置脚时,也能够使脚踏板橡胶70的厚度厚,抑制传递给乘员的振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从下方支承脚踏板橡胶70的下方罩80,通过侧面带90将脚踏板橡胶70、下方罩80和脚踏板杆37紧固。因此,通过由作为与侧面带90不同的部件的下方罩80从下方支承脚踏板橡胶70,从而牢固地支承脚踏板橡胶70,使脚踏板橡胶70的厚度厚。此外,通过利用侧面带90紧固脚踏板橡胶70、下方罩80和脚踏板杆37,与用不同的部件分别紧固脚踏板橡胶70、下方罩80和脚踏板杆37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脚踏板橡胶70具有中空空间102,中空空间102配置在脚踏板杆37的上方。因此,在脚踏板杆37与脚踏板橡胶70的橡胶上部71之间具备中空空间102,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发动机20的振动传递到乘员的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中空空间102的内壁部72c配置有向上方突出的抵接部105,抵接部105配置在脚踏板橡胶70的上方。因此,当乘员将脚放置在脚踏板橡胶70时,抵接部105也与脚踏板橡胶70接触而容易维持厚度,能够抑制振动向乘员传递。
上述实施方式仅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进行变形及应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面带90是环状的部件,但侧面带90也可以是前后一对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由前后一对带板状的部件配置在脚踏板橡胶70的前后侧方,从前后紧固脚踏板橡胶70。
标号说明
20:发动机;
37:脚踏板杆;
70:脚踏板部件;
72c:壁部;
90:侧面部件;
80:下方部件;
102:中空空间;
105:抵接部。

Claims (3)

1.一种橡胶脚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脚踏板杆(37)插入橡胶制的脚踏板部件(70)而将所述脚踏板杆(37)与橡胶制的脚踏板部件(70)结合,
所述橡胶脚踏板结构具备:下方部件,该下方部件对所述脚踏板部件(70)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覆盖并从下方进行支承;和侧面部件(90),其从侧方覆盖所述脚踏板部件(70)和所述下方部件,
利用固定件以从侧方对所述脚踏板部件(70)施加压力的方式将所述下方部件和所述侧面部件(90)紧固于所述脚踏板部件(70),
所述脚踏板部件(70)具有中空空间(102),该中空空间(102)配置在所述脚踏板杆(37)的上方,
所述脚踏板部件(70)具备橡胶上部(71),其能够供乘员放置脚;橡胶中部(72),其位于所述橡胶上部(71)的下方;以及橡胶下部(73),其形成在所述橡胶中部(72)的下方,
在所述橡胶中部(72)的内壁部(72C)形成有朝向所述橡胶上部(71)突出的抵接部(105),
所述橡胶中部(72)被所述侧面部件(90)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脚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踏板部件(70)、所述下方部件和所述侧面部件(90)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彼此分离的一对所述固定件而被共同紧固于所述脚踏板杆(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脚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105)配置在所述脚踏板部件(70)的上方。
CN201780095623.3A 2017-10-10 2017-10-10 橡胶脚踏板结构 Active CN111183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6688 WO2019073523A1 (ja) 2017-10-10 2017-10-10 ラバーステップ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3092A CN111183092A (zh) 2020-05-19
CN111183092B true CN111183092B (zh) 2021-10-01

Family

ID=6610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623.3A Active CN111183092B (zh) 2017-10-10 2017-10-10 橡胶脚踏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50900B2 (zh)
CN (1) CN111183092B (zh)
PH (1) PH12020500535A1 (zh)
WO (1) WO2019073523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4855U (zh) * 1976-09-20 1978-04-17
JPH10167149A (ja) * 1996-12-10 1998-06-23 Suzuki Motor Corp 鞍乗型車両のフットレスト装置
CN2578209Y (zh) * 2002-11-04 2003-10-08 秦中华 新型减振脚蹬
CN2603768Y (zh) * 2003-01-13 2004-02-18 陈莉 反光搁脚踏板胶套
CN201633842U (zh) * 2010-03-11 2010-11-17 夏恩永 摩托车脚蹬
CN202115639U (zh) * 2011-05-17 2012-01-18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主搁脚胶套
CN202295116U (zh) * 2011-09-28 2012-07-04 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连接牢固的摩托车前脚蹬胶皮安装结构
CN103171681A (zh) * 2011-12-21 2013-06-26 邓小茹 摩托车防转脚蹬
CN103171682A (zh) * 2011-12-21 2013-06-26 万李 一种摩托车脚蹬
CN103802979A (zh) * 2012-11-05 2014-05-21 周恩信 摩托车脚蹬胶套结构
CN204173079U (zh) * 2014-09-24 2015-02-25 出子福 新型摩托车脚蹬
CN206255128U (zh) * 2016-11-17 2017-06-16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脚蹬
CN107074314A (zh) * 2014-09-26 2017-08-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08089A (en) * 1946-02-15 1948-09-09 Birmingham Small Arm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oot-rests for motor-cycles
JPS5126822Y2 (zh) * 1972-12-28 1976-07-08
JPS5578589U (zh) * 1978-11-25 1980-05-30
JPS63180488U (zh) * 1987-05-15 1988-11-22
US20080047389A1 (en) * 2006-08-24 2008-02-28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Foot peg assembly for a motorcycle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4855U (zh) * 1976-09-20 1978-04-17
JPH10167149A (ja) * 1996-12-10 1998-06-23 Suzuki Motor Corp 鞍乗型車両のフットレスト装置
CN2578209Y (zh) * 2002-11-04 2003-10-08 秦中华 新型减振脚蹬
CN2603768Y (zh) * 2003-01-13 2004-02-18 陈莉 反光搁脚踏板胶套
CN201633842U (zh) * 2010-03-11 2010-11-17 夏恩永 摩托车脚蹬
CN202115639U (zh) * 2011-05-17 2012-01-18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主搁脚胶套
CN202295116U (zh) * 2011-09-28 2012-07-04 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连接牢固的摩托车前脚蹬胶皮安装结构
CN103171681A (zh) * 2011-12-21 2013-06-26 邓小茹 摩托车防转脚蹬
CN103171682A (zh) * 2011-12-21 2013-06-26 万李 一种摩托车脚蹬
CN103802979A (zh) * 2012-11-05 2014-05-21 周恩信 摩托车脚蹬胶套结构
CN204173079U (zh) * 2014-09-24 2015-02-25 出子福 新型摩托车脚蹬
CN107074314A (zh) * 2014-09-26 2017-08-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
CN206255128U (zh) * 2016-11-17 2017-06-16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脚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73523A1 (ja) 2020-08-27
JP6850900B2 (ja) 2021-03-31
WO2019073523A1 (ja) 2019-04-18
BR112020006614A2 (pt) 2020-10-06
CN111183092A (zh) 2020-05-19
PH12020500535A1 (en) 2021-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18698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US4712637A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seat assembly
JP455916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US7611158B2 (en) Tubular footrest for a straddle-type vehicle
US10118663B2 (en) Handlebar mount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
CN111183092B (zh) 橡胶脚踏板结构
EP2974949B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JP620864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ステップ
CN102817689A (zh) 消音器防护件及骑乘型车辆
CN108688754B (zh) 一种跨步式车辆
JP641718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686166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8528580B (zh) 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JP2016078502A (ja) 鞍乗型車両
JP7171681B2 (ja) ピリオンシートの取付構造
EP2610150A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598147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ブレーキペダル支持構造
JP73856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0115992A (ja) 鞍乗型車両
CN110962967B (zh) 跨骑型车辆
JP711811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エンジンプロテクタ及び鞍乗型車両
JP6625411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リアフレーム構造
JP200534990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装置
CN110920788B (zh) 骑乘型车辆
WO2011099069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