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0788B - 骑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0788B
CN110920788B CN201811073647.1A CN201811073647A CN110920788B CN 110920788 B CN110920788 B CN 110920788B CN 201811073647 A CN201811073647 A CN 201811073647A CN 110920788 B CN110920788 B CN 110920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ehicle
viewed
dispos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36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0788A (zh
Inventor
奥村英隆
顾俊杰
诸葛艺竹
金一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36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0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0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0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骑乘型车辆具备头管、下伸框架、右下框架、左下框架、转向装置、前轮、第1搁脚部、第2搁脚部、第3搁脚部、第4搁脚部、第1板、第2板、支承件、第1连结部、第2连结部及第3连结部。支承件由1根管形成。支承件具备第1部、第2部及第3部。第1板和第1连结部固定于支承件的第1部。第2板和第2连结部固定于支承件的第2部。第3连结部固定于支承件的第3部。第3连结部配置于比第1连结部及第2连结部靠上方且前方处。第1板在第1方向上的长度比第1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第1板的上端位于比支承件靠上方处。第2板在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第2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第2板的上端位于比支承件靠上方处。

Description

骑乘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的搁脚部的骑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备框架(1)、2个搁脚部(21)及2个支承管(4)的机动两轮车。一个搁脚部(21)配置于框架(1)的右方。另一个搁脚部(21)配置于框架(1)的左方。各搁脚部(21)分别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各支承管(4)固定于框架(1)。一个支承管(4)从框架(1)向右方延伸,支承右方的搁脚部(21)。另一个支承管(4)从框架(1)向左方延伸,支承左方的搁脚部(2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19549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支承管(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因而,搁脚部(21)容易挠曲。更具体而言,搁脚部(21)包括位于支承管(4)的附近的部分(以下,称作“近位部”)和近位部以外的部分(以下,称作“远位部”)。由于支承管(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所以近位部比较小。更详细而言,近位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长,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短。因而,机动两轮车的骑乘者有时会将脚放置于远位部。远位部与近位部相比容易挠曲。在骑乘者将脚放置于远位部时,搁脚部(21)容易挠曲。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宜地减少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的搁脚部的挠曲的骑乘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结构。
即,本发明是一种骑乘型车辆,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
头管(英文:head pipe);
下伸框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且后方延伸;
右下框架,从所述下伸框架向右方且后方延伸;
左下框架,配置于所述右下框架的左方,从所述下伸框架向左方且后方延伸;
转向装置,支承于所述头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头管旋转;
前轮,支承于所述转向装置,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前方;
第1搁脚部,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右下框架重叠的位置;
第2搁脚部,从所述第1搁脚部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右方;
第3搁脚部,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左下框架重叠的位置;
第4搁脚部,从所述第3搁脚部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左方;
第1板,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2搁脚部重叠的位置;
第2板,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4搁脚部重叠的位置;
支承件(英文:stay),由1根管形成,支承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2板;
第1连结部,安装于所述支承件,将所述支承件连结于所述右下框架;
第2连结部,安装于所述支承件,将所述支承件连结于所述左下框架;及
第3连结部,安装于所述支承件,将所述支承件连结于所述下伸框架,
所述支承件具备:
第1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右方,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所述右下框架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第2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左方,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所述左下框架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及
第3部,在所述前轮的后方通过且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延伸至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2部,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重叠,
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1连结部固定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
所述第2板和所述第2连结部固定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2部,
所述第3连结部固定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
所述第3连结部配置于比所述第1连结部及所述第2连结部靠上方且前方处,
所述第1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1方向延伸,
所述第1方向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且是与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所述第1板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1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所述第1板具有上端,
所述第1板的所述上端位于比所述支承件靠上方处,
所述第2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2方向延伸,
所述第2方向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且是与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所述第2板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2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所述第2板具有上端,
所述第2板的所述上端位于比所述支承件靠上方处。
第1板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第2搁脚部重叠。第1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1方向延伸。在此,第1方向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第1方向是与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而且,第1板在第1方向上的长度比第1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因而,第1板能够在沿着第1方向的大范围内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由此,第1板能够适宜地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
同样,第2板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第4搁脚部重叠。第2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2方向延伸。在此,第2方向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第2方向是与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而且,第2板在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第2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因而,第2板能够在沿着第2方向的大范围内减少第4搁脚部的挠曲。由此,第2板能够适宜地减少第4搁脚部的挠曲。
由于支承件由管形成,所以能够将支承件容易地成形为合适的形状。更详细而言,能够容易地成形出支承件的各部位(具体而言是第1部、第2部及第3部)。由此,即使支承件的设置场所狭小,也能够容易地设置支承件。
由于支承件由1根管形成,所以能够适宜地确保支承件自身的强度。由此,支承件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和第2板。
支承件的第1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及前轮的右方。支承件的第1部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右下框架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由此,能够将支承件的第1部适宜地连结于右下框架。而且,能够将第1板适宜地固定于支承件的第1部。
支承件的第2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及前轮的左方。支承件的第2部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左下框架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由此,能够将支承件的第2部适宜地连结于左下框架。而且,能够将第2板适宜地固定于支承件的第2部。
支承件的第3部从支承件的第1部延伸至支承件的第2部。支承件的第3部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重叠。由此,能够将支承件的第3部适宜地固定于下伸框架。
支承件的第3部在前轮的后方通过。即,支承件的第3部配置于前轮的后方。支承件的第3部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重叠。前轮的后方的空间狭小。然而,由于第3部由管形成,所以能够将支承件的第3部适宜地配置于前轮的后方。
第1连结部将支承件的第1部连结于右下框架。第2连结部将支承件的第2部连结于左下框架。第3连结部将支承件的第3部连结于下伸框架。这样,支承件的3个不同的部位(具体而言是第1部、第2部及第3部)分别支承于车身框架的3个不同的部位(具体而言是右下框架、左下框架及下伸框架)。因而,支承件牢固地得到支承。由此,支承件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和第2板。
第3连结部配置于比第1连结部及第2连结部靠上方且前方处。因而,支承件更牢固地得到支承。
第1板的上端位于比支承件靠上方处。即,支承件配置于比第1板的上端靠下方处。第2板的上端位于比支承件靠上方处。即,支承件配置于比第2板的上端靠下方处。因而,支承件比较小。由此,即使支承件的设置场所狭小,也能够更容易地设置支承件。而且,由于支承件比较小,所以支承件自身的挠曲比较小。由此,支承件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和第2板。
如以上这样,由于骑乘型车辆具备第1板及第2板,所以能够适宜地减少第2搁脚部及第4搁脚部的挠曲。而且,由于骑乘型车辆具备支承件、第1连结部、第2连结部及第3连结部,所以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及第2板。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搁脚部具备与骑乘者的右脚接触的、大致水平的第1表面,
所述第2搁脚部具备向前方且上方倾斜并与骑乘者的右脚接触的第2表面、和面向所述第1板的第2背面,
所述第3搁脚部具备与骑乘者的左脚接触的、大致水平的第3表面,
所述第4搁脚部具备向前方且上方倾斜并与骑乘者的左脚接触的第4表面、和面向所述第2板的第4背面。
第1板配置于面向第2背面的位置。由此,第1板能够适宜地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同样,第2板配置于面向第4背面的位置。由此,第2板能够适宜地减少第4搁脚部的挠曲。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2搁脚部的所述第2表面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第2防滑部,
第2防滑部具有上端,
所述第1板的所述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所述第2防滑部的所述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1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所述第1假想线是通过所述第1板的所述上端且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假想线,
所述第4搁脚部的所述第4表面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第4防滑部,
第4防滑部具有上端,
所述第2板的所述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所述第4防滑部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所述第2假想线是通过所述第2板的所述上端且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假想线。
第1板的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2防滑部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1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
在此,第1假想线通过第1板的上端且与第1方向平行。
由此,第1板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例如,即使在第2搁脚部的第2表面的上部从骑乘者的右脚受到了载荷的情况下,第1板也能够适宜地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
同样,第2板的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4防滑部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
在此,第2假想线通过第2板的上端且与第2方向平行。
由此,第2板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减少第4搁脚部的挠曲。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2搁脚部的所述第2背面具备向前方延伸的第2突出部,
所述第1板具备供所述第2突出部插入的第1贯通孔,
所述第4搁脚部的所述第4背面具备向前方延伸的第4突出部,
所述第2板具备供所述第4突出部插入的第2贯通孔。
由于第2搁脚部的第2突出部向第1板的第1贯通孔插入,所以能够适宜地抑制第2搁脚部相对于第1板偏离。更具体而言,能够适宜地抑制第2搁脚部相对于第1板在与第2搁脚部的第2突出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偏离。在此,“与第2搁脚部的第2突出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是车辆上下方向和/或车辆宽度方向。由此,能够将第2搁脚部保持于恰当的位置。同样,由于第4搁脚部的第4突出部向第2板的第2贯通孔插入,所以能够适宜地抑制第4搁脚部相对于第2板偏离。由此,能够将第4搁脚部保持于恰当的位置。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板具备第1下板和配置于比所述第1下板靠前方且上方处的第1上板,
所述第1下板和所述第1上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2板具备第2下板和配置于比所述第2下板靠前方且上方处的第2上板,
所述第2下板和所述第2上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第1板具备第1下板和第1上板。因而,第1板能够在大范围内高效地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例如,即使在第2搁脚部的第2表面的上部从骑乘者的右脚受到了载荷的情况下,第1板也能够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例如,即使在第2搁脚部的第2表面的下部从骑乘者的右脚受到了载荷的情况下,第1板也能够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而且,第1下板和第1上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1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因而,第1下板和第1上板分别能够合适地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同样,第2板具备第2下板和第2上板。因而,第2板能够在大范围内高效地减少第4搁脚部的挠曲。而且,第2下板和第2上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因而,第2下板和第2上板分别能够合适地减少第4搁脚部的挠曲。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上板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1下板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大,
所述第2上板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2下板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大。
由于所述第1上板在第1方向上的长度比第1下板在第1方向上的长度大,所以第1板能够更高效地减少第2搁脚部的挠曲。同样,由于所述第2上板在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第2下板在第2方向上的长度大,所以第2板能够更高效地减少第4搁脚部的挠曲。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2搁脚部重叠的位置,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2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4搁脚部重叠的位置。
由于支承件的第1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搁脚部重叠的位置,所以支承件的第1部能够在合适的位置支承第1板。同样,由于支承件的第2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4搁脚部重叠的位置,所以支承件的第2部能够在合适的位置支承第2板。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前方。
能够将支承件的第3部配置于合适的位置。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1板的所述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所述前轮的后端靠前方处,
所述第2板的所述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所述前轮的后端靠前方处,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
支承件的第3部在前轮的后方通过。前轮能够与转向装置一体地相对于头管旋转。第1板的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的后端靠前方处。第2板的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的后端靠前方处。在此,支承件的第3部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因而,支承件能够确保前轮的可动区域且适宜地支承第1板和第2板。换言之,能够避免支承件与前轮发生干涉,同时支承件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和第2板。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具备:
第4部,在俯视车辆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第5部,配置于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4部靠右方处,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且右方延伸;及
第6部,配置于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4部靠左方处,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且左方延伸,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4部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重叠,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5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右方,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6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左方,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5部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相接,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6部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2部相接。
支承件的第3部具备第4部、第5部及第6部。因而,能够容易地实现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的第3部。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配置于所述前轮的后方且所述下伸框架的前方的第1罩、和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后方的第2罩,
所述第1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前轮及所述下伸框架重叠,
所述第1罩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前轮重叠,
所述第2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前轮、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第1罩重叠,
所述第2罩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下伸框架及第1罩重叠,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配置于所述第1罩的后方且所述第2罩的前方,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第1罩及所述第2罩重叠。
第1罩配置于下伸框架的前方。第2罩配置于下伸框架的后方。第2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第1罩重叠。因而,第1罩和第2罩区划出间隙空间。间隙空间配置于第1罩的后方且第2罩的前方。
在此,第1罩配置于前轮的后方。第1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重叠。第1罩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重叠。即,第1罩覆盖前轮的后部、右部及左部。第2罩配置于下伸框架的后方。第2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重叠。第2罩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重叠。即,第2罩覆盖下伸框架的后部、右部及左部。由于第1罩及第2罩具有这样的形状,所以间隙空间具有复杂的形状。第2罩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第1罩重叠。由此,间隙空间狭小。具体而言,间隙空间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小。下伸框架配置于第1罩的后方且第2罩的前方。下伸框架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第1罩及第2罩重叠。因而,下伸框架配置于间隙空间。由于下伸框架配置于间隙空间,所以间隙空间更加复杂且狭小。
支承件的第3部配置于第1罩的后方且第2罩的前方。支承件的第3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第1罩及第2罩重叠。因而,支承件的第3部配置于间隙空间。但是,如上所述,支承件的第3部由管形成。因而,能够在复杂且狭小的间隙空间适宜地配置第3部。例如,能够使支承件的第3部的形状容易地与间隙空间相匹配。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3连结部具备:
第3右连结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右方,将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连结于所述下伸框架;及
第3左连结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左方,将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连结于所述下伸框架。
下伸框架能够更牢固地支承支承件的第3部。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将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与所述第2部连结的加强杆。
加强杆能够适宜地提高支承件的刚性。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加强杆连结于所述右下框架及所述左下框架。
加强杆连结于右下框架及左下框架。因而,加强杆牢固地得到支承。由此,加强杆能够更适宜地提高支承件的刚性。
在上述的骑乘型车辆中,优选的是,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
第1紧固连结构件,将所述第1连结部和所述加强杆一并连结于所述右下框架;及
第2紧固连结构件,将所述第2连结部和所述加强杆一并连结于所述左下框架。
支承件和加强杆整体由第1紧固连结构件及第2紧固连结构件牢固地支承。由此,支承件能够更适宜地支承第1板和第2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能够适宜地减少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的第2搁脚部及第4搁脚部的挠曲。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主视图。
图3是从比骑乘型车辆靠后方、左方且上方的位置观察骑乘型车辆而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左视图。
图6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7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左视图。
图8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俯视图。
图9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左视图。
图10是骑乘型车辆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1是骑乘型车辆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2是骑乘型车辆的前部的仰视图。
图13是沿着图2中的XIII-XIII线的垂直剖视图。
图14是沿着图2中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骑乘型车辆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6是支承件、第1板及第2板的立体图。
图17是支承件、第1板及第2板的左视图。
图18是支承件、第1板及第2板的后视图。
图19是支承件、第1板及第2板的俯视图。
图20是从第4搁脚部的前方且左方观察到的第4搁脚部和第2板的立体图。
图21是沿着图11中的XXI-XXI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骑乘型车辆
3:转向装置
11:前轮
11a:前轮的后端
11b:前轮的上端
13:前挡泥板
13a:前挡泥板的后端
16:腿部挡风板(第2罩)
17:内罩(第1罩)
18:地板罩
21:第1搁脚部
22:第2搁脚部
23:第3搁脚部
24:第4搁脚部
25:第1搁脚部的第1表面
26:第2搁脚部的第2表面
27:第3搁脚部的第3表面
28:第4搁脚部的第4表面
29:第1搁脚部的第1表面的第1防滑部
30:第2搁脚部的第2表面的第2防滑部
31:第3搁脚部的第3表面的第3防滑部
32:第4搁脚部的第4表面的第4防滑部
33:第2搁脚部的第2背面
34:第4搁脚部的第4背面
35:第2搁脚部的第2背面的第2肋
36a、36b:第2搁脚部的第2背面的第2突出部
37:第4搁脚部的第4背面的第4肋
38a、38b:第4搁脚部的第4背面的第4突出部
40:车座
43:车身框架
44:头管
45:下伸框架
46R:右下框架
46L:左下框架
51:第1板
51a:第1板的上端
52:第1下板
53:第1上板
54a、54b:贯通孔(第1贯通孔)
54c、54d:贯通孔(第3贯通孔)
56:第2板
56a:第2板的上端
57:第2下板
58:第2上板
59a、59b:贯通孔(第2贯通孔)
59c、59d:贯通孔(第4贯通孔)
61:支承件
62:支承件的第1部
63:支承件的第2部
64:支承件的第3部
65:支承件的第3部的第4部
66:支承件的第3部的第5部
67:支承件的第3部的第6部
68:缺口部
73:第1连结部
74:第2连结部
75:第3连结部
76:第3连结部的第3右连结部
77:第3连结部的第3左连结部
81:加强杆
83:第1托架
84:第2托架
85:第3托架
86:第3托架的第3右托架
87:第3托架的第3左托架
93:第1紧固连结构件
94:第2紧固连结构件
95:第3紧固连结构件
96:第3紧固连结构件的第3右紧固连结构件
97:第3紧固连结构件的第3左紧固连结构件
M:骑乘者
ML1:第1姿势的骑乘者的腿(leg)
MF1:第1姿势的骑乘者的脚(foot)
ML2:第2姿势的骑乘者的腿(leg)
MF2:第2姿势的骑乘者的脚(foot)
A:间隙空间
D1:第1方向
D2:第2方向
E2:第2假想线
F2:第2板在第2方向上的长度
G2:第2下板在第2方向上的长度
H2:第2上板在第2方向上的长度
I2:第2下板与第2上板在第2方向上的间隔距离
J1:第1板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J2:第2板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K1:第1下板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K2:第2下板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L1:第1上板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L2:第2上板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N1:缺口部以外的位置处的支承件的外径
N2:缺口部的位置处的支承件的外径
P:从第4搁脚部的第4表面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上的点
X:骑乘型车辆的前后方向
Y:骑乘型车辆的宽度方向
Z:骑乘型车辆的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进行说明。
1.骑乘型车辆的概略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视图。
图1示出骑乘型车辆1的前后方向X、宽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前后方向X、宽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以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的骑乘者M为基准来定义。前后方向X、宽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相互正交。前后方向X、宽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分别是本发明中的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及车辆上下方向的例子。
“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分别意味着对于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的骑乘者M而言的“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前方”及“后方”就不仅包括与前后方向X平行的方向,也包括接近前后方向X的方向。接近前后方向X的方向例如是与前后方向X所成的角度为45度以下的方向。同样,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右方”及“左方”就不仅包括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方向,也包括接近宽度方向Y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上方”及“下方”就不仅包括与上下方向Z平行的方向,也包括接近上下方向Z的方向。在各图中,作为参考而适当示出前、后、上、下、右、左。
在本说明书中,对配置进行说明的各表述分别具有以下的含义。以下,以宽度方向Y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关于前后方向X及上下方向Z也是同样的。
“构件A配置于比构件B靠右方/左方处”这一表述规定宽度方向Y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不规定前后方向X及上下方向Z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在本表述的情况下,构件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可以与构件B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没有提及观察方向的“构件A配置于构件B的右方/左方”这一表述规定宽度方向Y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前后方向X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及上下方向Z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本表述意味着构件A配置于比构件B靠右方/左方处且构件A的至少一部分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构件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构件A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构件B的右方/左方”这一表述规定宽度方向Y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和前后方向X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不规定上下方向Z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本表述意味着:构件A配置于比构件B靠右方/左方处,构件A的前端位于比构件B的后端靠前方处,且构件A的后端位于比构件B的前端靠后方处。
“构件A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构件B的右方/左方”这一表述规定宽度方向Y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和上下方向Z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不规定前后方向X上的构件A相对于构件B的位置。本表述意味着:构件A配置于比构件B靠右方/左方处,构件A的上端位于比构件B的下端靠上方处,且构件A的下端位于比构件B的上端靠下方处。
参照图1。骑乘型车辆1是踏板(英文:scooter)型车辆。骑乘型车辆1具备转向装置3和前轮11。前轮11支承于转向装置3。
转向装置3具备前悬架4和前车轴5。前车轴5支承于前悬架4。前轮11支承于前车轴5。前轮11能够相对于前车轴5而绕前车轴5旋转。
转向装置3具备把手6。把手6配置于比前悬架4靠上方处。把手6连结于前悬架4。
骑乘型车辆1具备前挡泥板13。前挡泥板13配置于前轮11的上方。前挡泥板13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11重叠。前挡泥板13支承于转向装置3。前挡泥板13连接于前悬架4。
骑乘型车辆1具备前照灯单元14。前照灯单元14照亮骑乘型车辆1的前方的路面。前照灯单元14配置于前挡泥板13的上方。前照灯单元14配置于从前挡泥板13分离开的位置。前照灯单元14配置于比把手6靠下方处。前照灯单元14的一部分在侧面观察车辆时能够目视确认。
骑乘型车辆1具备前罩15。前罩15配置于从前挡泥板13分离开的位置。前照灯单元14配置于前罩15。
骑乘型车辆1具备腿部挡风板(英文:legshield)16。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把手6的下方。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前罩15的后方。
骑乘型车辆1具备车座40、驱动单元41及后轮42。车座40、驱动单元41及后轮42配置于比转向装置3、前轮11、前照灯单元14、前罩15及腿部挡风板16靠后方处。驱动单元41和后轮42配置于车座40的下方。虽然省略图示,但驱动单元41包括产生动力的发动机、和将发动机的动力向后轮42传递的传动装置(英文:transmission)。后轮42支承于驱动单元41的后部。后轮42由驱动单元41驱动而旋转。
骑乘者M就座于车座40,握住把手6。在图1中,以虚线例示出以第1姿势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的骑乘者M的腿(leg)ML1及脚(foot)MF1。在图1中,以单点划线例示出以第2姿势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的骑乘者M的腿ML2及脚MF2。在第1姿势下,骑乘者M将腿ML1弯曲。换言之,在第1姿势下,骑乘者M将骑乘者M的膝盖弯曲。在第2姿势下,骑乘者M将腿ML2向前方伸出。第2姿势下的骑乘者M的脚MF2位于比第1姿势下的骑乘者M的脚MF1靠前方且上方处。
图2是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主视图。前悬架4具备右前悬架4R和左前悬架4L。右前悬架4R配置于前轮11的右方。左前悬架4L配置于前轮11的左方。前车轴5支承于右前悬架4R和左前悬架4L。前挡泥板13连接于右前悬架4R和左前悬架4L。
骑乘型车辆1具备内罩17。内罩1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前照灯单元14的下方。
参照图1。内罩1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不能目视确认。内罩1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罩15及腿部挡风板16重叠。内罩1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被前罩15及腿部挡风板16遮住。
图3是从比骑乘型车辆1靠后方、左方且上方的位置观察骑乘型车辆1而观察到的立体图。骑乘型车辆1具备地板罩18。地板罩18配置于比腿部挡风板16靠后方处。地板罩18与腿部挡风板16相接。地板罩18从腿部挡风板16向后方延伸。地板罩18配置于比车座40靠下方处。地板罩18配置于比车座40靠前方处。
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1搁脚部21、第2搁脚部22、第3搁脚部23及第4搁脚部24。第1~第4搁脚部21~24配置于比车座40靠下方处。第1~第4搁脚部21~24配置于比车座40靠前方处。
第2搁脚部22配置于比第1搁脚部21靠前方处。第2搁脚部22与第1搁脚部21相接。第2搁脚部22从第1搁脚部21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第3搁脚部23配置于第1搁脚部21的左方。第4搁脚部24配置于第2搁脚部22的左方。第3搁脚部23及第4搁脚部24配置于从第1搁脚部21及第2搁脚部22分离开的位置。第4搁脚部24配置于比第3搁脚部23靠前方处。第4搁脚部24与第3搁脚部23相接。第4搁脚部24从第3搁脚部23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参照图1、3。在骑乘者M以第1姿势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时,骑乘者M的脚MF1与第1搁脚部21及第3搁脚部23接触。更具体而言,在骑乘者M以第1姿势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时,骑乘者M的右脚与第1搁脚部21接触,骑乘者M的左脚与第3搁脚部23接触。在骑乘者M以第2姿势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时,骑乘者M的脚MF2与第2搁脚部22及第4搁脚部24接触。更具体而言,在骑乘者M以第2姿势乘坐于骑乘型车辆1时,骑乘者M的右脚与第2搁脚部22接触,骑乘者M的左脚与第4搁脚部24接触。
第1搁脚部21具备第1表面25。第2搁脚部22具备第2表面26。第3搁脚部23具备第3表面27。第4搁脚部24具备第4表面28。第1~第4表面25~28分别相当于第1~第4搁脚部21~24的上表面。第1~第4表面25~28分别与骑乘者M的脚MF1、MF2接触。具体而言,第1、第2表面25、26分别与骑乘者M的右脚接触。第3、第4表面27、28分别与骑乘者M的左脚接触。
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包括第1防滑部29。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包括第2防滑部30。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包括第3防滑部31。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包括第4防滑部32。第1~第4防滑部29~32分别具有凹凸形状。
图4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省略前罩15等的图示。第1搁脚部21和第3搁脚部23形成于地板罩18。第2搁脚部22跨及地板罩18和腿部挡风板16而形成。第4搁脚部24跨及地板罩18和腿部挡风板16而形成。
腿部挡风板16和地板罩18分别为合成树脂制。第1~第4搁脚部21~24分别为合成树脂制。
参照图4~6。图5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左视图。图6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图5、6省略前罩15等的图示。骑乘型车辆1具备车身框架43。车身框架43具有比第1~第4搁脚部21~24高的刚性。车身框架43例如为金属制。第1~第4搁脚部21~24比车身框架43容易挠曲。
车身框架43具备头管44和下伸框架45。头管44配置于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头管44配置于比前轮11靠上方处。下伸框架45连接于头管44。下伸框架45从头管44向下方且后方延伸。下伸框架45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
车身框架43具备右下框架46R和左下框架46L。左下框架46L配置于右下框架46R的左方。左下框架46L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右下框架46R重叠。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连接于下伸框架45。下伸框架45与右下框架46R的连接位置比头管44与下伸框架45的连接位置靠下方且后方。下伸框架45与右下框架46R的连接位置是实质上与下伸框架45与左下框架46L的连接位置相同的高度位置。右下框架46R从下伸框架45向右方且后方延伸。左下框架46L从下伸框架45向左方且后方延伸。左下框架46L除了左右对称这一点之外,具有与右下框架46R同样的构造及形状。
车身框架43具备横向框架47。横向框架47将右下框架46R与左下框架46L连结。横向框架47配置于比头管44及下伸框架45靠后方处。横向框架47配置于右下框架46R的左方且左下框架46L的右方。横向框架4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重叠。横向框架47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横向框架47具有右端和左端。横向框架47的右端连接于右下框架46R。横向框架47的左端连接于左下框架46L。
车身框架43具备右车座框架48R和左车座框架48L。右车座框架48R及左车座框架48L配置于比横向框架47靠后方处。左车座框架48L配置于右车座框架48R的左方。左车座框架48L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右车座框架48R重叠。右车座框架48R连接于右下框架46R。右车座框架48R从右下框架46R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左车座框架48L连接于左下框架46L。左车座框架48L从左下框架46L向后方且上方延伸。左车座框架48L除了左右对称这一点之外,具有与右车座框架48R同样的构造及形状。
参照图5。转向装置3支承于头管44。转向装置3能够相对于头管44旋转。
转向装置3具备转向轴7。转向轴7向下方且前方延伸。转向轴7向头管44内插入。转向轴7支承于头管44。转向轴7能够相对于头管44而绕转向轴7的轴芯旋转。图5虽然省略把手6的图示,但把手6支承于转向轴7。把手6配置于比头管44靠上方处。
转向装置3具备托架8。托架8连接于转向轴7。托架8配置于比头管44靠下方处。托架8配置于比前挡泥板13靠上方处。托架8支承前悬架4。前悬架4连接于托架8。右前悬架4R和左前悬架4L连接于托架8。右前悬架4R和左前悬架4L分别从托架8向下方且前方延伸。
转向装置3(前悬架4、前车轴5、把手6、转向轴7及托架8)相对于头管44旋转。通过骑乘者M操作把手6,从而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旋转。
在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旋转时,前轮11和前挡泥板13与转向装置3一体地相对于头管44旋转。前轮11的朝向根据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的旋转而改变。由此,骑乘型车辆1的前进路线发生改变。
在图1~6中,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处于中立位置。在转向装置3处于中立位置时,前车轴5与宽度方向Y大致平行。在转向装置3处于中立位置时,骑乘型车辆1向与前后方向X大致平行的前方直行。
参照图5。前照灯单元14配置于头管44的前方。前照灯单元14支承于头管44。骑乘型车辆1具备连接于头管44的前照灯用支承件49。前照灯用支承件49从头管44向前方延伸。前照灯用支承件49与前照灯单元14连接。前照灯用支承件49支承前照灯单元14。
参照图4。内罩17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转向装置3配置于内罩17的前方。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地板罩18配置于腿部挡风板16的后方。地板罩18配置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的上方。骑乘型车辆1具备底罩19。底罩19与内罩17相接。底罩19从内罩17向后方延伸。底罩19配置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的下方。
腿部挡风板16、内罩17、地板罩18及底罩19支承于车身框架43。例如,腿部挡风板16及内罩17支承于头管44和下伸框架45。例如,底罩19及地板罩18支承于右下框架46R和左下框架46L。虽然省略图示,但前罩15支承于车身框架43。例如,前罩15支承于头管44和下伸框架45。
前照灯单元14、前罩15、腿部挡风板16、内罩17、地板罩18及底罩19不能相对于车身框架43移动。即使在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旋转时,前照灯单元14、前罩15、腿部挡风板16、内罩17、地板罩18及底罩19也不会相对于头管44旋转。因此,即使在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旋转时,第1~第4搁脚部21~24也不会相对于头管44旋转。
虽然省略图示,但车座40及驱动单元41支承于车身框架43。车座40例如支承于右车座框架48R及左车座框架48L。驱动单元41例如支承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驱动单元41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43摆动。
图5以虚线示意性地示出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和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位置。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大致水平。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在大致前后方向X上延伸。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左下框架46L的上方。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向前方且上方倾斜。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在侧面观察车辆时具备与下伸框架45重叠的部分和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的部分。
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配置于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的右方。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重叠的位置。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大致水平。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在大致前后方向X上延伸。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右下框架46R的上方。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配置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右方。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重叠的位置。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向前方且上方倾斜。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具备与下伸框架45重叠的部分和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的部分。
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具有上端28a。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相当于第4防滑部32的上端。
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位于比下伸框架45靠前方处。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位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前方且上方处。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位于比前轮11的上端11b靠后方且下方处。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位于比前挡泥板13的后端13a靠前方且上方处。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对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处于中立位置时的各构件的配置进行说明。因而,在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不处于中立位置时,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构件的配置可以成立,也可以不成立。例如,“上端28a位于比后端11a靠前方处”意味着“在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处于中立位置时,上端28a位于比后端11a靠前方处”。在此,在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不处于中立位置时,上端28a可以位于比后端11a靠前方处,上端28a也可以不位于比后端11a靠前方处。
图6以虚线示出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和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的位置。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及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配置于比头管44靠后方处。第1搁脚部21的第1表面25在俯视车辆时与右下框架46R重叠。即,第1搁脚部21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与右下框架46R重叠的位置。第3搁脚部23的第3表面27在俯视车辆时与左下框架46L重叠。即,第3搁脚部23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与左下框架46L重叠的位置。
图6以虚线示出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和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位置。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头管44的右方。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右方。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的右方。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头管44的左方。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左方。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的左方。
参照图4~6。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1板51、第2板56及支承件61。第1板51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量。第2板56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支承件61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支承件61支承于车身框架43。具体而言,支承件61支承于下伸框架45、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第1板51、第2板56及支承件61不能相对于车身框架43移动。即使在转向装置3相对于头管44旋转时,第1板51、第2板56及支承件61也不会相对于头管44旋转。
第1板51、第2板56及支承件61具有比第1~第4搁脚部21~24高的刚性。第1板51、第2板56及支承件61例如为金属制。第1~第4搁脚部21~24比第1板51、第2板56及支承件61容易挠曲。
参照图4。第1板5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且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第2板5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且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支承件6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且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
内罩17是本发明中的第1罩的例子。腿部挡风板16是本发明中的第2罩的例子。
2.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
首先,对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
参照图2、7。图7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左视图。图7省略前罩15等的图示。内罩17配置于头管44的下方。
内罩17配置于前悬架4的后方。内罩1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悬架4重叠(参照图2)。内罩17配置于前悬架4的右方及左方。内罩1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悬架4重叠(参照图7)。即,内罩17覆盖前悬架4的后部、右部及左部。
内罩17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内罩1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11重叠(参照图2)。内罩17配置于前轮11的右方及左方。内罩1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11重叠(参照图7)。即,内罩17覆盖前轮11的后部、右部及左部。
内罩17配置于前挡泥板13的后方。内罩1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挡泥板13重叠(参照图2)。内罩17配置于前挡泥板13的右方及左方。内罩1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挡泥板13重叠(参照图7)。即,内罩17覆盖前挡泥板13的后部、右部及左部。
内罩17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内罩1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重叠(参照图2)。内罩17配置于比下伸框架45靠右方及左方处。内罩1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不重叠(参照图7)。
图8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俯视图。图8省略前罩15等的图示。内罩17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内罩17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前悬架4的后方、右方及左方。内罩17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右方及左方。内罩17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前挡泥板13的后方、右方及左方。
图9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左视图。图10是骑乘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9省略前罩15等的图示。图10省略前罩15、内罩17等的图示。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头管44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头管44重叠(参照图10)。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头管44的右方及左方。腿部挡风板1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头管44重叠(参照图9)。即,腿部挡风板16覆盖头管44的后部、右部及左部。
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重叠(参照图10)。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右方及左方。腿部挡风板1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重叠(参照图9)。即,腿部挡风板16覆盖下伸框架45的后部、右部及左部。
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前悬架4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悬架4重叠(参照图10)。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前悬架4的右方及左方。腿部挡风板1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悬架4重叠(参照图9)。即,腿部挡风板16覆盖前悬架4的后部、右部及左部。
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11重叠(参照图10)。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比前轮11靠右方及左方处。腿部挡风板1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11不重叠(参照图9)。
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前挡泥板13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挡泥板13重叠(参照图10)。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比前挡泥板13靠右方及左方处。腿部挡风板1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挡泥板13不重叠(参照图9)。
参照图9、11。图11是骑乘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11省略前罩15等的图示。图9、11以虚线示出内罩17。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重叠(参照图11)。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内罩17的右方及左方。腿部挡风板1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重叠(参照图9)。即,腿部挡风板16覆盖内罩17的后部、右部及左部。
在此,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腿部挡风板16与内罩17重叠的部分称作“腿部挡风板16和内罩17的重叠部分”。下伸框架45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腿部挡风板16和内罩17的重叠部分重叠。前悬架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腿部挡风板16和内罩17的重叠部分重叠。前轮11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腿部挡风板16和内罩17的重叠部分重叠。前挡泥板13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腿部挡风板16和内罩17的重叠部分重叠。
图12是骑乘型车辆1的前部的仰视图。图12省略前罩15等的图示。腿部挡风板16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腿部挡风板1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右方及左方。
图12以虚线示出内罩17。腿部挡风板1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右方及左方。
图13是沿着图2中的XIII-XIII线的垂直剖视图。沿着XIII-XIII线的平面是与宽度方向Y垂直的平面。更详细而言,沿着XIII-XIII线的平面是包括下伸框架45的、与宽度方向Y垂直的平面。在与宽度方向Y垂直的截面中,内罩17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在与宽度方向Y垂直的截面中,内罩17配置于接近下伸框架45的位置。在与宽度方向Y垂直的截面中,腿部挡风板16配置成位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的位置。在与宽度方向Y垂直的截面中,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接近下伸框架45的位置。
图14是沿着图2中的XIV-XIV线的剖视图。沿着XIV-XIV线的平面是水平面。更详细而言,沿着XIV-XIV线的平面是包括后述的支承件61的第3部64的水平面。在水平的截面中,内罩17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在水平的截面中,内罩17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在水平的截面中,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右方及左方。在水平的截面中,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右方及左方。在水平的截面中,腿部挡风板16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
将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所区划出的空间称作“间隙空间A”。间隙空间A形成于内罩17的后方且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间隙空间A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位于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的重叠部分。在水平的截面中,间隙空间A在大致宽度方向Y上细长地延伸。在水平的截面中,间隙空间A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比间隙空间A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小。在水平的截面中,间隙空间A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下伸框架45配置于间隙空间A。
3.第1板51和第2板56
参照图7~12、14。第1板51和第2板56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参照图7、8)。第1板51和第2板56配置于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参照图9、12)。第1板51和第2板5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重叠(参照图11)。第1板51和第2板5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腿部挡风板16重叠(参照图10、11)。第1板51和第2板5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的重叠部分重叠(参照图10、11)。第1板51和第2板56配置于间隙空间A(参照图14)。
参照图5。第2板56配置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前方。第2板5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2方向D2延伸。在此,第2方向D2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第2方向D2是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第2方向D2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大致平行。即,第2板5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
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板51配置于第2板56的右方。第1板5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板56重叠的位置。第1板51配置于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前方。第1板5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1方向D1延伸。在此,第1方向D1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第1方向D1是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第1方向D1例如与第2方向D2平行。第1方向D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大致平行。即,第1板5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与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
第1板51及第2板5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头管44的下方。第1板51及第2板5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第1板51及第2板5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前挡泥板13的后方。
第2板56具有上端56a。第2板56的上端56a相当于第2板56的前端。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前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上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11的上端11b靠后方且下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配置于比前挡泥板13的后端13a靠前方且上方处。
同样,第1板51具有上端51a。第1板51的上端51a在后述的图18中示出。第1板51的上端51a相当于第1板51的前端。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前方处。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上方处。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11的上端11b靠后方且下方处。第1板51的上端51a位于比前挡泥板13的后端13a靠前方且上方处。
参照图6。第1板51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头管44的右方。第1板51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右方。第1板51在俯视车辆时与第2搁脚部22重叠。第2板5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头管44的左方。第2板5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左方。第2板50在俯视车辆时与第4搁脚部24重叠。
图15是骑乘型车辆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15省略前罩15等的图示。第1板51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及下伸框架45的右方。第2板5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及下伸框架45的左方。
图15以虚线示意性地示出第2搁脚部22和第4搁脚部24的位置。第2搁脚部2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及下伸框架45的右方。第4搁脚部2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及下伸框架45的左方。第1板51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搁脚部22重叠的位置。第2板5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4搁脚部24重叠的位置。
图16是支承件61、第1板51及第2板56的立体图。图17是支承件61、第1板51及第2板56的左视图。图18是支承件61、第1板51及第2板56的后视图。图19是支承件61、第1板51及第2板56的俯视图。第1板51具有与第1方向D1及宽度方向Y平行的板形状。第2板56具有与第2方向D2及宽度方向Y平行的板形状。
参照图17、18。第1板51的上端51a位于比支承件61靠上方处。第1板51的上端51a位于比支承件61靠前方处。第1板51的上端51a位于比支承件61靠右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位于比支承件61靠上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位于比支承件61靠前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位于比支承件61靠左方处。
图17以虚线示意性地示出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位置。图17示出第2假想线E2。第2假想线E2是通过第2板56的上端56a且与第2方向D2平行的假想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将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E2上的点称作“点P”。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点P靠上方且前方处。
如上所述,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相当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第4防滑部32的上端。由此,点P在侧面观察车辆时相当于从第4防滑部32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E2上的点。因此,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4防滑部32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E2上的点P靠上方且前方处。
图17示出第2板56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F2。图18示出第2板56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J2。第2板56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F2比第2板56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J2大。
参照图17。第2板56具备第2下板57和第2上板58。第2上板58配置于从第2下板57分离开的位置。第2上板58配置于比第2下板57靠前方且上方处。第2下板57及第2上板58均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2方向D2延伸。第2下板57及第2上板58均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第2假想线E2上。即,第2下板57和第2上板58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方向D2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图17示出第2下板57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G2。图17示出第2上板58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H2。第2上板58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H2比第2下板57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G2大。
图17示出第2下板57与第2上板58在第2方向D2上的间隔距离I2。第2下板57与第2上板58在第2方向D2上的间隔距离I2比第2上板58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H2小。第2下板57与第2上板58在第2方向D2上的间隔距离I2比第2下板57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G2大。
图18示出第2下板57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K2。图18示出第2上板58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L2。第2上板58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L2比第2下板57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K2大。第2上板58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H2比第2上板58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L2大。
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板51除了左右对称这一点之外,具有与第2板56同样的构造及形状。具体如下。
将通过第1板51的上端51a且与第1方向D1平行的假想线称作“第1假想线”。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1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上端相当于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第2防滑部30的上端。由此,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2防滑部30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1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
第1板51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与第2板56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F2相等。图18示出第1板51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J1。第1板51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比第1板51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J1大。
参照图16、18、19。第1板51具备第1下板52和第1上板53。第1上板53配置于从第1下板52分离开的位置。第1上板53配置于比第1下板52靠前方且上方处。第1下板52和第1上板53均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1方向D1延伸。第1下板52和第1上板53均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第1假想线上。即,第1下板52和第1上板53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1方向D1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第1上板53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比第1下板52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大。第1下板52与第1上板53在第1方向D1上的间隔距离比第1上板53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小。第1下板52与第1上板53在第1方向D1上的间隔距离比第1下板52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大。
图18示出第1下板52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K1。图18示出第1上板53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L1。第1上板53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L1比第1下板52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K1大。第1上板53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比第1上板53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L1大。
第1板51具备贯通孔54a、54b、54c、54d。各贯通孔54a~54d在大致前后方向X上贯穿第1板51。贯通孔54a~54d以沿大致上方方向Z排列的方式配置。贯通孔54b配置于比贯通孔54a靠上方处。贯通孔54c配置于比贯通孔54b靠上方处。贯通孔54d配置于比贯通孔54c靠上方处。贯通孔54a形成于第1下板52。贯通孔54b~54d形成于第1上板53。
贯通孔54a、54b是本发明中的第1贯通孔的例子。贯通孔54c、54d是本发明中的第3贯通孔的例子。
第2板56具备贯通孔59a、59b、59c、59d。各贯通孔59a~59d在大致前后方向X上贯穿第2板56。贯通孔59a~59d以沿大致上方方向Z排列的方式配置。贯通孔59b配置于比贯通孔59a靠上方处。贯通孔59c配置于比贯通孔59b靠上方处。贯通孔59d配置于比贯通孔59c靠上方处。贯通孔59a形成于第2下板57。贯通孔59b~59d形成于第2上板58。
贯通孔59a、59b是本发明中的第2贯通孔的例子。贯通孔59c、59d是本发明中的第4贯通孔的例子。
图20是从第4搁脚部24的前方且左方观察到的第4搁脚部24和第2板56的立体图。第4搁脚部24具备第4背面34。第4背面34面向第2板56。
第4背面34具备第4肋37。第4肋37向前方突出。第4肋37具有板形状。第4肋37呈格子状地配置。
第4背面34具备第4突出部38a、38b。第4突出部38a配置于与形成于第2下板57的贯通孔59a对应的位置。第4突出部38b配置于与形成于第2上板58的贯通孔59b对应的位置。各第4突出部38a、38b向前方延伸。第4突出部38a、38b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比第4肋37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长。各第4突出部38a、38b具有圆筒形状。各第4突出部38a、38b的外径比贯通孔59a、59b小。
第4突出部38a向形成于第2下板57的贯通孔59a插入。第4突出部38b向形成于第2上板58的贯通孔59b插入。但是,第4突出部38a、38b不与第2板56接触。更详细而言,只要第4搁脚部24的位置不过度偏离,第4突出部38a、38b就不会与第2板56接触。具体而言,第4突出部38a、38b的外周面不与贯通孔59a,59b的内周面接触。
参照图11。第2搁脚部22具备第2背面33。第2背面33面向第1板51。
第2背面33具备第2肋35。第2肋35向前方突出。第2肋35具有板形状。第2肋35呈格子状地配置。
第2背面33具备第2突出部36a、36b。第2突出部36a配置于与形成于第1下板52的贯通孔54a对应的位置。第2突出部36b配置于与形成于第1上板53的贯通孔54b对应的位置。第2突出部36a、36b向前方延伸。第2突出部36a、36b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比第2肋35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长。各第2突出部36a、36b具有圆筒形状。各第2突出部36a、36b的外径比贯通孔54a、54b小。
第2突出部36a向形成于第1下板52的贯通孔54a插入。第2突出部36b向形成于第1上板53的贯通孔54b插入。但是,第2突出部36a、36b不与第1板51接触。更详细而言,只要第2搁脚部22的位置不过度偏离,第2突出部36a、36b就不会与第1板51接触。
图21是沿着图11中的XXI-XXI线的剖视图。图21示出第4搁脚部24没有挠曲的状态。第4搁脚部24没有挠曲的状态例如是第4搁脚部24没有受到载荷的状态。第4搁脚部24没有挠曲的状态例如是骑乘者M的左脚没有载置于第4搁脚部24的状态。在第4搁脚部24没有挠曲的状态下,第2板56不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接触。在第4搁脚部24没有挠曲的状态下,第2板56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的第4肋37隔开一点点的间隙地配置。
这样,在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第2板56不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接触。在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第2板56配置于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接近的位置。在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第2板56容许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虽然省略图示,但在第4搁脚部24受到载荷的状态下,第4搁脚部24发生挠曲。第4搁脚部24受到载荷的状态例如是第4搁脚部24被向前方按压的状态。第4搁脚部24受到载荷的状态例如是骑乘者M的左脚按压着第4搁脚部24的状态。若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增大,则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会向前方移动。当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增大至预定值时,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与第2板56接触。具体而言,当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达到预定值时,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的第4肋37与第2板56接触。在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与第2板56接触了的状态下,第2板56承受施加于第4搁脚部24的载荷。并且,第2板56限制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超过预定值。这样,第2板56将第4搁脚部24的挠曲量减少为预定值以下。
第2搁脚部22与第1板51的关系和第4搁脚部24与第2板56的关系相同。即,在第2搁脚部22的挠曲量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第1板51不与第2搁脚部22的第2背面33接触。由此,第1板51容许第2搁脚部22的挠曲。当第2搁脚部22的挠曲量达到预定值时,第1板51与第2搁脚部22的第2背面33接触。由此,第1板51将第2搁脚部22的挠曲量减少为预定值以下。
4.支承件61
参照图16~19。支承件61由1根管形成。管例如是圆管。管具有中空部。管的截面的外形是大致圆形。
如图13、14所示,支承件6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间隙空间A。因而,支承件61具有与间隙空间A相匹配那样的形状。更详细而言,支承件61具有不会与内罩17、腿部挡风板16及下伸框架45发生干涉那样的形状。具体而言,支承件61具有多个弯折部。支承件61是弯折成形的管。支承件6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以向前方凸的方式弯曲(参照图17)。支承件61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以向上方凸的方式弯曲(参照图18)。支承件61在俯视车辆时具有大致M字形状(参照图19)。以下,具体地进行说明。
支承件61具备第1部62、第2部63及第3部64。第1部62与第3部64相接。第3部64与第2部63相接。第1部62、第3部64及第2部63按该顺序依次串联连接。第1部62与第2部63不相接。
参照图18。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在大致上下方向Z上延伸。更严格地说,第1部6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向上方且右方延伸。支承件61的第2部63配置于支承件61的第1部62的右方。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在大致上下方向Z上延伸。第2部63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向上方且左方延伸。
参照图17。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侧面观察车辆时向前方且上方延伸。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部63重叠的位置。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侧面观察车辆时向前方且上方延伸。支承件61的第1部62除了左右对称这一点之外,具有与支承件61的第2部63同样的构造及形状。
参照图18。第3部64从第1部62延伸至第2部63。更详细而言,第3部6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在大致宽度方向Y上延伸。第3部64的右部与第1部62的上部相接。第3部64的左部与第2部63的上部相接。第3部64从第1部62的上部延伸至第2部63的上部。第1部62从第3部64的右部向下方且后方延伸。第2部63从第3部64的左部向下方且后方延伸。
第3部64具备第4部65、第5部66及第6部67。第5部66与第4部65相接。第4部65与第6部67相接。第5部66、第4部65及第6部67按该顺序依次串联连接。第5部66与第6部67不相接。
第5部66配置于第4部65的右方。第6部67配置于第4部65的左方。第4部65、第5部66及第6部67配置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参照图19。第3部64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第5部66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且右方延伸。第6部67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且左方延伸。第4部65在俯视车辆时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第4部65从第5部66延伸至第6部67。更详细而言,第4部65的右部与第5部66的左部相接。第4部64的左部与第6部67的右部相接。第4部65从第5部66的左部延伸至第6部67的右部。第5部66从第4部65的右部向前方且右方延伸。第6部67从第4部65的左部向前方且右方延伸。
第5部66与第1部62相接。更详细而言,第5部66的右部与第1部62的上部相接。第6部67与第2部63相接。更详细而言,第6部67的左部与第2部63的上部相接。
支承件61具有缺口部68。缺口部68使支承件61的外径减小。缺口部68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前方凸的方式弯曲。缺口部68在俯视车辆时具有大致圆弧形状。缺口部68比下伸框架45的截面的外形的一部分(前部)稍大。下伸框架45的截面的外形是大致圆形。
缺口部68形成于支承件61的第3部64。缺口部68形成于支承件61的第3部64的后部。更详细而言,缺口部68形成于支承件61的第4部65。缺口部68形成于支承件61的第4部65的后部。缺口部68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凹陷。
图19示出缺口部68以外的位置处的支承件61的外径N1。图19示出缺口部68的位置处的支承件61的外径N2。外径N1、N2例如是支承件61的第4部65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缺口部68的位置处的支承件61的外径N2比缺口部68以外的位置处的支承件61的外径N1小。
第1板51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1部62。第1板51固定于支承件61的第1部62。第2板56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2部63。第2板56固定于支承件61的第2部63。
参照图5。支承件6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头管44的下方。支承件6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头管44靠后方处。支承件6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不包括配置于比头管44靠前方处的部分。支承件61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支承件61配置于前挡泥板13的后方。
支承件61的第2部63的下部配置于与左下框架46L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左下框架46L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支承件61的第2部63的上部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上方处。支承件61的第2部63的上部配置于比前挡泥板13的后端13a靠上方处。支承件61的第2部63的上部配置于比前轮11的上端11b靠下方处。
虽然省略图示,但支承件61的第1部62的下部配置于与右下框架46R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右下框架46R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支承件61的第1部62的上部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上方处。支承件61的第1部62的上部配置于比前挡泥板13的后端13a靠上方处。支承件61的第1部62的上部配置于比前轮11的上端11b靠下方处。
第3部64配置于前悬架4的后方。第3部64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第3部64配置于前挡泥板13的后方。第3部64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第3部64配置于接近下伸框架45的位置。
第3部64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上方处。第3部64配置于比前挡泥板13的后端13a靠上方处。第3部64配置于比前轮11的上端11b靠下方处。
参照图6、12。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右方。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左方。第3部64在前轮11的后方通过且从第1部62延伸至第2部63。第3部64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右方及左方。第3部64在下伸框架45的前方通过且从第1部62延伸至第2部63。
第4部65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第4部65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第4部65配置于接近下伸框架45的位置。第5部6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头管44的右方。第5部6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右方。第6部67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头管44的左方。第6部67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左方。
参照图15。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右方。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搁脚部22重叠的位置。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左方。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4搁脚部24重叠的位置。支承件61的第3部64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重叠。
支承件61的第4部65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重叠。支承件61的第5部6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右方。支承件61的第6部6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左方。
参照图7~14。支承件61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参照图7、8)。支承件61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重叠(参照图11)。具体而言,支承件61的第1部62、第2部63及第3部6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重叠(参照图11)。支承件61配置于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参照图9、12)。支承件61的第1部62的至少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腿部挡风板16重叠(参照图10、11)。支承件61的第2部63的至少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腿部挡风板16重叠(参照图10、11)。支承件61的第3部6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腿部挡风板16重叠(参照图10、11)。
支承件61的第1部62的至少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的重叠部分重叠(参照图10、11)。支承件61的第2部63的至少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的重叠部分重叠(参照图10、11)。支承件61的第3部6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的重叠部分重叠(参照图10、11)。
参照图13、14。支承件61的第3部64(即,第4部65、第5部66及第6部67)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间隙空间A。支承件61的第3部64具有与间隙空间A相匹配的形状。支承件61的第3部64以不会与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发生干涉的方式弯曲。
参照图14。支承件61的缺口部68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支承件61的缺口部68具有与下伸框架45的外周面相匹配那样的形状。支承件61的缺口部68以第3部64不会与下伸框架45发生干涉的方式弯曲。
5.支承件61的支承构造
参照图4。支承件61的第1部62支承于右下框架46R。支承件61的第2部63支承于左下框架46L。支承件61的第3部64支承于下伸框架45。更详细而言,支承件61的第4部65支承于下伸框架45。
参照图16~19。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1连结部73和第2连结部74。第1连结部73和第2连结部74安装于支承件61。第1连结部73将支承件61连结于右下框架46R。第2连结部74将支承件61连结于左下框架46L。
第1连结部73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1部62。第1连结部73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1部62的下部。第1连结部73固定于支承件61的第1部62。第1连结部73从支承件61的第1部62向后方延伸。
第1连结部73具有第1座部73a和贯通孔73b。第1座部73a具有大致水平的板形状。贯通孔73b形成于第1座部73a。贯通孔73b在大致上下方向Z上贯穿第1座部73a。
第2连结部74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2部63。第2连结部74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2部63的下部。第2连结部74固定于支承件61的第2部63。第2连结部74从支承件61的第2部63向后方延伸。
第2连结部74具有第2座部74a和贯通孔74b。第2座部74a具有大致水平的板形状。贯通孔74b形成于第2座部74a。贯通孔74b在大致上下方向Z上贯穿第2座部74a。
参照图5。第2连结部74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左下框架46L重叠。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连结部73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右下框架46R重叠。
参照图6。第1连结部73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右下框架46R的右方。第2连结部74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左下框架46L的左方。
虽然省略图示,但第1连结部73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右方。第2连结部7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左方。
骑乘型车辆1具备加强杆81。加强杆81将支承件61的第1部62与支承件61的第2部63连结。
加强杆81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加强杆81具有右端81a和左端81b。加强杆81的右端81a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右下框架46R的右方。加强杆81的左端81b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左下框架46L的左方。加强杆81在俯视车辆时从加强杆81的右端81a延伸至加强杆81的左端81b。加强杆81在俯视车辆时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重叠。
参照图5。加强杆81配置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的上方。加强杆81具有在上下方向Z上薄的板形状。具体而言,加强杆81在上下方向Z上的长度比加强杆81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小。
参照图5、6。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1托架83和第2托架84。第1托架83连接于右下框架46R。第1托架83固定于右下框架46R。第1托架83从右下框架46R向右方延伸。第2托架84连接于左下框架46L。第2托架84固定于左下框架46L。第2托架84从左下框架46L向左方延伸。
参照图6。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1紧固连结构件93。第1紧固连结构件93将第1连结部73和加强杆81一并紧固连结于第1托架83。由此,第1紧固连结构件93将第1连结部73和加强杆81一并连结于右下框架46R。支承件61的第1部62经由第1连结部73和第1托架83而连结于右下框架46R。加强杆81经由第1托架83而连结于右下框架46R。
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2紧固连结构件94。第2紧固连结构件94将第2连结部74和加强杆81一并紧固连结于第2托架84。由此,第2紧固连结构件94将第2连结部74和加强杆81一并连结于左下框架46L。支承件61的第2部63经由第2连结部74和第2托架84而连结于左下框架46L。加强杆81经由第2托架84而连结于左下框架46L。
如以上这样,第1连结部73将支承件61的第1部62连结于右下框架46R。第2连结部74将支承件61的第2部63连结于左下框架46L。支承件61连结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加强杆81连结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
而且,第1连结部73及第2连结部74连结于加强杆81。由此,支承件61的第1部62经由第1连结部73、第2连结部74及加强杆81而连结于支承件61的第2部63。
虽然省略图示,但腿部挡风板16和地板罩18通过未图示的紧固连结构件而紧固连结于第1托架83。腿部挡风板16和地板罩18通过未图示的紧固连结构件而紧固连结于第2托架84。由此,腿部挡风板16和地板罩18支承于右下框架46R和左下框架46L。即,第1~第4搁脚部21~24支承于右下框架46R和左下框架46L。
参照图16~19。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3连结部75。第3连结部75安装于支承件61。第3连结部75将支承件61连结于下伸框架45。
第3连结部75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3部64。更详细而言,第3连结部75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4部65。第3连结部75固定于支承件61的第3部64。第3连结部75从支承件61的第3部64向后方延伸。第3连结部75配置于与支承件61的第3部64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第3连结部75配置于比第1连结部73及第2连结部74靠上方处(参照图18)。第3连结部75配置于比第1连结部73及第2连结部74靠前方处(参照图19)。第3连结部75配置于比第1连结部73靠左方处。第3连结部75配置于比第2连结部74靠右方处。
第3连结部75具备第3右连结部76和第3左连结部77。第3右连结部76和第3左连结部77分别连接于支承件61的第3部64。第3右连结部76和第3左连结部77分别从支承件61的第3部64向后方延伸。第3左连结部77配置于第3右连结部76的左方。第3左连结部7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第3右连结部76重叠。
第3右连结部76具有第3右座部76a和贯通孔76b。第3右座部76a具有与前后方向X垂直的板形状。贯通孔76b形成于第3右座部76a。贯通孔76b在大致前后方向X上贯穿第3右座部76a。
第3左连结部77具有第3左座部77a和贯通孔77b。第3左座部77a具有与前后方向X垂直的板形状。贯通孔77b形成于第3左座部77a。贯通孔77b在大致前后方向X上贯穿第3左座部77a。
参照图5、6、15。第3连结部75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重叠(参照图5)。第3右连结部76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右方(参照图6)。第3左连结部77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左方(参照图6)。第3右连结部7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右方(参照图15)。第3左连结部7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左方(参照图15)。
参照图6。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3托架85。第3托架85连接于下伸框架45。第3托架85固定于下伸框架45。
具体而言,第3托架85具备第3右托架86和第3左托架87。第3右托架86及第3左托架87分别连接于下伸框架45。第3右托架86从下伸框架45向右方延伸。第3左托架87从下伸框架45向左方延伸。
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3紧固连结构件95。第3紧固连结构件95将第3连结部75紧固连结于第3托架85。由此,支承件61的第3部64经由第3连结部75和第3托架85而连结于下伸框架45。第3连结部75将支承件61的第3部64连结于下伸框架45。
具体而言,第3紧固连结构件95具备第3右紧固连结构件96和第3左紧固连结构件97。第3右紧固连结构件96将第3右连结部76紧固连结于第3右托架86。第3左紧固连结构件97将第3左连结部77紧固连结于第3左托架87。由此,支承件61的第3部64经由第3右连结部76和第3右托架86而连结于下伸框架45。而且,支承件61的第3部64经由第3左连结部77和第3左托架87而连结于下伸框架45。第3右连结部76和第3左连结部77分别将支承件61的第3部64连结于下伸框架45。
6.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1板51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第2搁脚部22重叠。第1板51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1方向D1延伸。在此,第1方向D1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第1方向D1是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而且,第1板51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比第1板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J1大。因而,第1板51能够在沿着第1方向D1的大范围内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由此,第1板51能够适宜地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第2板5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第4搁脚部24重叠。第2板5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2方向D2延伸。在此,第2方向D2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第2方向D2是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而且,第2板56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F2比第2板56在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J2大。因而,第2板56能够在沿着第2方向D2的大范围内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由此,第2板56能够适宜地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支承件61由管形成。因而,能够将支承件61容易地成形为合适的形状。更详细而言,能够容易地成形出支承件61的各部位(具体而言是第1部62、第2部63及第3部64)。由此,即使支承件61的设置场所狭小,也能够容易地设置支承件61。
支承件61由1根管形成。因而,能够适宜地确保支承件61自身的强度。由此,支承件61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
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右方。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右下框架46R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由此,能够将支承件61的第1部62适宜地连结于右下框架46R。而且,能够将第1板51适宜地固定于支承件61的第1部62。
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左方。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左下框架46L向前方且上方延伸。由此,能够将支承件61的第2部63适宜地连结于左下框架46L。而且,能够将第2板56适宜地固定于支承件61的第2部63。
支承件61的第3部64从支承件61的第1部62延伸至支承件61的第2部63。支承件61的第3部64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重叠。由此,能够将支承件61的第3部64适宜地固定于下伸框架45。
支承件61的第3部64在前轮11的后方通过。即,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支承件61的第3部64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11重叠。前轮11的后方的空间狭小。然而,由于支承件61由管形成,所以能够将支承件61的第3部64适宜地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
第1连结部73将支承件61的第1部62连结于右下框架46R。第2连结部74将支承件61的第2部63连结于左下框架46L。第3连结部75将支承件61的第3部64连结于下伸框架45。这样,支承件61的3个不同的部位(具体而言是第1部62、第2部63及第3部64)分别支承于车身框架43的3个不同的部位(具体而言是右下框架46R、左下框架46L及下伸框架45)。因而,支承件61牢固地得到支承。由此,支承件61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
第3连结部75配置于比第1连结部73及第2连结部74靠上方且前方处。因而,支承件61更牢固地得到支承。
如上所述,支承件61由1根管形成。因而,能够适宜地防止施加于第1~第3连结部73~75的应力不均。由此,支承件61更牢固地支承于车身框架43。
第1板51的上端51a位于比支承件61靠上方处。即,支承件61配置于比第1板51的上端51a靠下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位于比支承件61靠上方处。即,支承件61配置于比第2板56的上端56a靠下方处。因而,支承件61比较小。由此,即使支承件61的设置场所狭小,也能够更容易地设置支承件61。而且,由于支承件61比较小,所以支承件61自身的挠曲比较小。由此,支承件61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
如以上这样,由于骑乘型车辆1具备第1板51及第2板56,所以能够适宜地减少第2搁脚部22及第4搁脚部24的挠曲。而且,由于骑乘型车辆1具备支承件61、第1连结部73、第2连结部74及第3连结部75,所以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及第2板56。
第2搁脚部22具备面向第1板51的第2背面33。换言之,第1板51配置于面向第2背面33的位置。由此,第1板51能够适宜地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第4搁脚部24具备面向第2板56的第4背面34。换言之,第2板56配置于面向第4背面34的位置。由此,第2板56能够适宜地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2防滑部30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1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在此,第1假想线通过第1板51的上端51a且与第1方向D1平行。由此,第1板51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例如,即使在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上部从骑乘者M的右脚受到了载荷的情况下,第1板51也能够适宜地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1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由此,第1板51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4防滑部32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E2上的点P靠上方且前方处。在此,第2假想线E2通过第2板56的上端56a且与第2方向D2平行。由此,第2板56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E2上的点P靠上方且前方处。由此,第2板56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第2搁脚部22的第2背面33具备向前方延伸的第2突出部36a、36b。第1板51具备供第2突出部36a、36b插入的贯通孔54a、54b。第2搁脚部22的第2突出部36a、36b配置于第1板51的贯通孔54a、54b。因而,能够适宜地抑制第2搁脚部22相对于第1板51偏离。例如,能够适宜地抑制第2搁脚部22相对于第1板51在与第2搁脚部22的第2突出部36a、36b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偏离。例如,能够适宜地抑制第2搁脚部22相对于第1板51在上下方向Z和/或宽度方向Y上偏离。由此,能够将第2搁脚部22保持于恰当的位置。
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具备向前方延伸的第4突出部38a、38b。第2板56具备供第4突出部38a、38b插入的贯通孔59a、59b。第4搁脚部24的第4突出部38a、38b配置于第2板56的贯通孔59a、59b。因而,能够适宜地抑制第4搁脚部24相对于第2板56偏离。由此,能够将第4搁脚部24保持于恰当的位置。
第1板51具备第1下板52和第1上板53。第1上板53配置于比第1下板52靠前方且上方处。因而,第1板51能够在大范围内高效地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例如,即使在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上部从骑乘者M的右脚受到了载荷的情况下,第1板51也能够减少第2搁脚部52的挠曲。例如,即使在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下部从骑乘者M的右脚受到了载荷的情况下,第1板51也能够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第2板56具备第2下板57和第2上板58。第2上板58配置于比第2下板57靠前方且上方处。因而,第2板56能够在大范围内高效地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第1下板52和第1上板53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1方向D1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因而,第1下板52和第1上板53分别能够合适地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第2下板57和第2上板58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方向D2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因而,第2下板57和第2上板58分别能够合适地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第1上板53配置于从第1下板52分离开的位置。因而,能够使第1板51轻量化。
第2上板58配置于从第2下板57分离开的位置。因而,能够使第2板56轻量化。
第1上板53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比第1下板52在第1方向D1上的长度大。因而,第1板51能够更高效地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第2上板58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H2比第2下板57在第2方向D2上的长度G2大。因而,第2板56能够更高效地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支承件61的第1部62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2搁脚部22重叠的位置。因而,支承件61的第1部62能够在合适的位置支承第1板51。
支承件61的第2部63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第4搁脚部24重叠的位置。因而,支承件61的第2部63能够在合适的位置支承第2板56。
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因而,能够将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合适的位置。例如,能够适宜地避免腿部挡风板16与支承件61发生干涉。因而,能够提高腿部挡风板16的配置及形状的自由度。
前轮11能够与转向装置3一体地相对于头管44旋转。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前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轮11的后端11a靠前方处。支承件61的第3部64在前轮11的后方通过。支承件61的第3部64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因而,支承件61能够以不限制前轮11的可动区域的方式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换言之,能够避免支承件61与前轮11发生干涉,同时支承件61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
前挡泥板13能够与转向装置3一体地相对于头管44旋转。第1板51的上端51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挡泥板13的后端13a靠前方处。第2板56的上端56a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前挡泥板13的后端13a靠前方处。支承件61的第3部64在前挡泥板13的后方通过。支承件61的第3部64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因而,支承件61能够以不限制前挡泥板13的可动区域的方式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换言之,能够避免支承件61与前挡泥板13发生干涉,同时支承件61能够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
支承件61的第3部64具备第4部65、第5部66及第6部67。支承件61的第4部65在俯视车辆时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支承件61的第4部65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重叠。支承件61的第5部66配置于比支承件61的第4部65靠右方处。支承件61的第5部66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且右方延伸。支承件61的第5部6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右方。支承件61的第5部66与支承件61的第1部62相接。支承件61的第6部67配置于比支承件61的第4部65靠左方处。支承件61的第6部67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且左方延伸。支承件61的第6部6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及前轮11的左方。支承件61的第6部67与支承件61的第2部63相接。因而,能够容易地实现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的第3部64。
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重叠。因而,内罩17和腿部挡风板16区划出间隙空间A。间隙空间A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且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
在此,内罩17配置于前轮11的后方。内罩1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11重叠。内罩17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前轮11重叠。即,内罩17覆盖前轮11的后部、右部及左部。腿部挡风板16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腿部挡风板1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重叠。腿部挡风板1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下伸框架45重叠。即,腿部挡风板16覆盖下伸框架45的后部、右部及左部。由于内罩17及腿部挡风板16具有这样的形状,所以间隙空间A具有复杂的形状。腿部挡风板16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重叠。由此,间隙空间A狭小。具体而言,间隙空间A在前后方向X上的长度小。下伸框架45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且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下伸框架45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及腿部挡风板16重叠。即,下伸框架45配置于间隙空间A。由于在间隙空间A配置下伸框架45,所以间隙空间A更加复杂且狭小。
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内罩17的后方且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支承件61的第3部64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内罩17及腿部挡风板16重叠。即,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间隙空间A。但是,如上所述,支承件61的第3部64由管形成。因而,能够在复杂且狭小的间隙空间A适宜地配置支承件61的第3部64。例如,能够使支承件61的第3部64的形状容易地与间隙空间A相匹配。
第3连结部75具备第3右连结部76和第3左连结部77。第3右连结部76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右方。第3右连结部76将支承件61的第3部64连结于下伸框架45。第3左连结部77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左方。第3左连结部77将支承件61的第3部64连结于下伸框架45。因而,下伸框架45能够更牢固地支承支承件61的第3部64。
加强杆81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加强杆81将支承件61的第1部62与支承件61的第2部63连结。因而,加强杆81能够适宜地提高支承件61的刚性。
加强杆81连结于右下框架46R及左下框架46L。因而,加强杆81牢固地得到支承。由此,加强杆81能够更适宜地提高支承件61的刚性。
第1紧固连结构件93将第1连结部73和加强杆81一并连结于右下框架46R。第2紧固连结构件94将第2连结部74和加强杆81一并连结于左下框架46L。支承件61和加强杆81整体由第1紧固连结构件93及第2紧固连结构件94牢固地支承。由此,支承件61能够更适宜地支承第1板51和第2板56。
第1板51具有与第1方向D1及宽度方向Y平行的板形状。因而,第1板51能够有效地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第2板56具有与第2方向D2及宽度方向Y平行的板形状。因而,第2板56能够有效地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第1板51具备贯通孔54c、54d。因而,能够使第1板51轻量化。
第2板56具备贯通孔59c、59d。因而,能够使第2板56轻量化。
缺口部68在俯视车辆时具有大致圆弧形状。因而,能够防止支承件61与下伸框架45的干涉,同时能够缩小缺口部68的尺寸。因而,能够防止支承件61自身的强度因缺口部68而过度下降。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述这样变形实施。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2搁脚部22没有挠曲的状态下,第1板51不与第2搁脚部22的第2背面33接触。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第2搁脚部22没有挠曲的状态下,第1板51也可以与第2搁脚部22的第2背面33接触。根据本变形实施方式,第1板51能够进一步减少第2搁脚部22的挠曲。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4搁脚部24没有挠曲的状态下,第2板56不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接触。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第4搁脚部24没有挠曲的状态下,第2板56也可以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接触。根据本变形实施方式,第2板56能够进一步减少第4搁脚部24的挠曲。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方向D1与第2方向D2平行。但是,不限于此。第1方向D1与第2方向D2也可以不平行。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板51具备2个构件(具体而言是第1下板52和第1上板53)。但是,不限于此。第1板51具备的构件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上板53配置于从第1下板52分离开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1上板53也可以与第1下板52相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2板56具备2个构件(具体而言是第2下板57和第2上板58)。但是,不限于此。第2板56具备的构件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2上板58配置于从第2下板57分离开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2上板58也可以与第2下板57相接。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板51具备2个贯通孔(具体而言是贯通孔54a、54b)作为第1贯通孔。但是,不限于此。第1板51具备的第1贯通孔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第2搁脚部22的第2背面33具备2个第2突出部36a、36b。但是,不限于此。第2搁脚部22的第2背面33具备的第2突出部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第2板56具备2个贯通孔(具体而言是贯通孔59a、59b)作为第2贯通孔。但是,不限于此。第2板56具备的第2贯通孔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具备2个第4突出部38a、38b。但是,不限于此。第4搁脚部24的第4背面34具备的第4突出部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板51具备2个贯通孔(具体而言是贯通孔54c、54d)作为第3贯通孔。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1板51具备的第3贯通孔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或者,第1板51也可以不具备第3贯通孔。即,也可以省略贯通孔54c、54d。
第2板56具备2个贯通孔(具体而言是贯通孔59c、59d)作为第4贯通孔。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2板56具备的第4贯通孔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或者,第2板56也可以不具备第4贯通孔。即,也可以省略贯通孔59c、59d。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支承件61的第3部64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前方。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支承件61的第3部64也可以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例如,支承件61的第3部64也可以配置于下伸框架45的后方且腿部挡风板16的前方。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地板罩18大致水平。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地板罩18也可以不是大致水平。例如,地板罩18也可以具有在上下方向Z上起伏的部分。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地板罩18具有位于第1搁脚部21的左方且第3搁脚部23的右方的部分。地板罩18的位于第1搁脚部21的左方且第3搁脚部23的右方的部分配置于与第1搁脚部21及第3搁脚部23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地板罩18的位于第1搁脚部21的左方且第3搁脚部23的右方的部分也可以配置于比第1搁脚部21及第3搁脚部23高的位置。例如,地板罩18的位于第1搁脚部21的左方且第3搁脚部23的右方的部分也可以比第1搁脚部21及第3搁脚部23向上方隆起。例如,骑乘型车辆1也可以具备配置于第1搁脚部21的左方且第3搁脚部23的右方的所谓隧道罩。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上端相当于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第2防滑部30的上端。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上端也可以与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第2防滑部30的上端不同。例如,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上端也可以位于比第2搁脚部22的第2表面26的第2防滑部30的上端高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相当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第4防滑部32的上端。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也可以与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第4防滑部32的上端不同。例如,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上端28a也可以位于比第4搁脚部24的第4表面28的第4防滑部32的上端高的位置。
(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连结部73和加强杆81一并连结于右下框架46R。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1连结部73连结于右下框架46R的位置也可以与加强杆81连结于右下框架46R的位置不同。例如,将第1连结部73连结于右下框架46R的紧固连结构件也可以与将加强杆81连结于右下框架46R的紧固连结构件不同。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2连结部74和加强杆81一并连结于左下框架46L。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2连结部74连结于左下框架46L的位置也可以与加强杆81连结于左下框架46L的位置不同。例如,将第2连结部74连结于左下框架46L的紧固连结构件也可以与将加强杆81连结于左下框架46L的紧固连结构件不同。
(1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3连结部75具备2个连结部(具体而言是第3右连结部76和第3左连结部77)。但是,不限于此。第3连结部75具备的连结部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1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踏板型车辆作为骑乘型车辆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骑乘型车辆1变更为机动脚踏两用(英文:moped)型、街道(英文:street)型、运动型、不平整路行驶用车辆(ALL-TERRAIN VEHICLE)等其他种类的车辆。
(1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前轮11的数量为1个,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前轮11的数量变更为2个。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后轮42的数量为1个,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后轮42的数量变更为2个。
(1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发动机(内燃机)作为动力源,但不限于此。例如,骑乘型车辆1也可以具备发动机及电动马达中的至少任一方作为动力源。
(14)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在上述(1)~(13)中说明了的各变形实施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将各结构与其他变形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置换或组合等而适当变更。

Claims (15)

1.一种骑乘型车辆,具备:
头管;
下伸框架,从所述头管向下方且后方延伸;
右下框架,从所述下伸框架向右方且后方延伸;
左下框架,配置于所述右下框架的左方,从所述下伸框架向左方且后方延伸;
转向装置,支承于所述头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头管旋转;
前轮,支承于所述转向装置,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前方;
第1搁脚部,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右下框架重叠的位置;
第2搁脚部,从所述第1搁脚部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右方;
第3搁脚部,在俯视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左下框架重叠的位置;
第4搁脚部,从所述第3搁脚部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左方;
所述骑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1板,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2搁脚部重叠的位置;
第2板,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4搁脚部重叠的位置;
支承件,由1根管形成,支承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2板;
第1连结部,安装于所述支承件,将所述支承件连结于所述右下框架;
第2连结部,安装于所述支承件,将所述支承件连结于所述左下框架;及
第3连结部,安装于所述支承件,将所述支承件连结于所述下伸框架,
所述支承件具备:
第1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右方,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所述右下框架向前方且上方延伸;
第2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左方,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从所述左下框架向前方且上方延伸;及
第3部,在所述前轮的后方通过且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延伸至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2部,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重叠,
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1连结部固定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
所述第2板和所述第2连结部固定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2部,
所述第3连结部固定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
所述第3连结部配置于比所述第1连结部及所述第2连结部靠上方且前方处,
所述第1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1方向延伸,
所述第1方向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且是与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所述第1板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1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所述第1板具有上端,
所述第1板的所述上端位于比所述支承件靠上方处,
所述第2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沿第2方向延伸,
所述第2方向是朝向前方且上方的方向,且是与车辆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所述第2板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2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所述第2板具有上端,
所述第2板的所述上端位于比所述支承件靠上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搁脚部具备与骑乘者的右脚接触的、大致水平的第1表面,
所述第2搁脚部具备向前方且上方倾斜并与骑乘者的右脚接触的第2表面、和面向所述第1板的第2背面,
所述第3搁脚部具备与骑乘者的左脚接触的、大致水平的第3表面,
所述第4搁脚部具备向前方且上方倾斜并与骑乘者的左脚接触的第4表面、和面向所述第2板的第4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2搁脚部的所述第2表面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第2防滑部,
第2防滑部具有上端,
所述第1板的所述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所述第2防滑部的所述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1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所述第1假想线是通过所述第1板的所述上端且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假想线,
所述第4搁脚部的所述第4表面包括具有凹凸形状的第4防滑部,
第4防滑部具有上端,
所述第2板的所述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位于比从所述第4防滑部的上端垂直地下移到第2假想线上的点靠上方且前方处,所述第2假想线是通过所述第2板的所述上端且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假想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2搁脚部的所述第2背面具备向前方延伸的第2突出部,
所述第1板具备供所述第2突出部插入的第1贯通孔,
所述第4搁脚部的所述第4背面具备向前方延伸的第4突出部,
所述第2板具备供所述第4突出部插入的第2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板具备第1下板和配置于比所述第1下板靠前方且上方处的第1上板,
所述第1下板和所述第1上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1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2板具备第2下板和配置于比所述第2下板靠前方且上方处的第2上板,
所述第2下板和所述第2上板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2方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上板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1下板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长度大,
所述第2上板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第2下板在所述第2方向上的长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2搁脚部重叠的位置,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2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与所述第4搁脚部重叠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1板的所述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所述前轮的后端靠前方处,
所述第2板的所述上端在侧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比所述前轮的后端靠前方处,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在俯视车辆时以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具备:
第4部,在俯视车辆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第5部,配置于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4部靠右方处,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且右方延伸;及
第6部,配置于比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4部靠左方处,在俯视车辆时向前方且左方延伸,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4部的一部分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重叠,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5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右方,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6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前轮的左方,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5部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相接,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6部与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2部相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配置于所述前轮的后方且所述下伸框架的前方的第1罩、和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后方的第2罩,
所述第1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前轮及所述下伸框架重叠,
所述第1罩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前轮重叠,
所述第2罩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前轮、所述下伸框架及所述第1罩重叠,
所述第2罩在侧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下伸框架重叠,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配置于所述第1罩的后方且所述第2罩的前方,
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与所述第1罩及所述第2罩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第3连结部具备:
第3右连结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右方,将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连结于所述下伸框架;及
第3左连结部,在正面观察车辆时配置于所述下伸框架的左方,将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3部连结于所述下伸框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将所述支承件的所述第1部与所述第2部连结的加强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加强杆连结于所述右下框架及所述左下框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
第1紧固连结构件,将所述第1连结部和所述加强杆一并连结于所述右下框架;及
第2紧固连结构件,将所述第2连结部和所述加强杆一并连结于所述左下框架。
CN201811073647.1A 2018-09-14 2018-09-14 骑乘型车辆 Active CN110920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3647.1A CN110920788B (zh) 2018-09-14 2018-09-14 骑乘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3647.1A CN110920788B (zh) 2018-09-14 2018-09-14 骑乘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0788A CN110920788A (zh) 2020-03-27
CN110920788B true CN110920788B (zh) 2021-08-13

Family

ID=6985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3647.1A Active CN110920788B (zh) 2018-09-14 2018-09-14 骑乘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078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9845A (zh) * 2006-04-03 2007-10-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5766999B2 (ja) * 2011-03-29 2015-08-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ットレスト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のフットレストブラケット
CN106956739A (zh) * 2017-03-07 2017-07-18 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使用该车架的电动车
JP2017206999A (ja) * 2016-05-18 2017-11-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CN107891930A (zh) * 2016-10-04 2018-04-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3635B2 (ja) * 1997-01-21 2003-04-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2001239978A (ja) * 2000-02-29 2001-09-04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4375715B2 (ja) * 2003-07-11 2009-12-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JP2006076512A (ja) * 2004-09-13 2006-03-23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
CA2541040C (en) * 2005-03-29 2009-09-15 Honda Motor Co., Ltd. Cushion mounting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vehicle
JP5002254B2 (ja) * 2006-12-11 2012-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12245794A (ja) * 2009-09-25 2012-12-13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371669B2 (ja) * 2009-09-30 2013-12-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5551567B2 (ja) * 2010-10-29 2014-07-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5930944B2 (ja) * 2012-11-09 2016-06-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N105584570B (zh) * 2014-10-24 2018-04-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JP2018090175A (ja) * 2016-12-06 2018-06-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および鞍乗型車両への追跡装置の取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9845A (zh) * 2006-04-03 2007-10-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5766999B2 (ja) * 2011-03-29 2015-08-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ットレスト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のフットレストブラケット
JP2017206999A (ja) * 2016-05-18 2017-11-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配置構造
CN107891930A (zh) * 2016-10-04 2018-04-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乘型车辆
CN106956739A (zh) * 2017-03-07 2017-07-18 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使用该车架的电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0788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8844B1 (en) Mudguard member for saddled vehicle
US10625802B2 (en) Rear fender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saddle-type vehicle
TWI377151B (zh)
EP3978340B1 (en) Leaning vehicle
US8584784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EP3642101A1 (en) A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a two wheeled vehicle
JP2007055488A (ja) 車両のフラップ
CN110920788B (zh) 骑乘型车辆
JP6187158B2 (ja)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ーの補強構造
JP2019051836A (ja)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取付構造
EP2610150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EP2781441B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JP2002362463A (ja)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JP2019182306A (ja) 鞍乗り型車両
EP3115288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6609169B2 (ja) 鞍乗型乗物
EP2965975B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on-vehicle accessory device of saddle-riding type vehicle
JP7377142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73847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TWI720619B (zh) 跨坐型車輛
JP73856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962967B (zh) 跨骑型车辆
EP4098529A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675777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EP3305639B1 (en) Straddle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