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5081A - 电子控制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子控制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5081A
CN111165081A CN201880064298.9A CN201880064298A CN111165081A CN 111165081 A CN111165081 A CN 111165081A CN 201880064298 A CN201880064298 A CN 201880064298A CN 111165081 A CN111165081 A CN 111165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ver
control unit
electronic control
moto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42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5081B (zh
Inventor
T·毛格
A·门塞尔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nier Pass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11165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5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5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5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73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specific features for mounting the housing on an exter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52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joining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5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features for prot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against vibration and moisture, e.g. potting, holders for relatively large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features for holding the PCB within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电子部件外壳(1)和覆盖件(15)。所述外壳和所述覆盖件(15)可相互接合。所述外壳(1)具有基部(2)和直立的外围侧壁(3),所述外围侧壁限定外围边缘(4),所述外围边缘与所述基部(2)成间隔关系并且围绕所述外壳入口延伸。所述覆盖件(15)具有闭合部分(16),并且被构造为经由所述闭合部分(16)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围绕所述外围边缘(4)的接合来闭合所述入口。所述覆盖件(15)还具有安装部分,所述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安装到机动车辆中的安装表面(27)。所述安装部分从所述闭合部分(16)垂下,以便当所述外壳和所述覆盖件(15)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所述安装部分基本上在所述外壳(1)的所述外围侧壁旁边延伸,所述安装部分从而被构造为将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安装表面(27)固定,由此使得所述外围边缘(4)与所述安装表面(27)间隔开。

Description

电子控制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以及包括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现代机动车辆配备有许多电子控制单元(ECU),这些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车辆的各种电气系统。ECU包括用于执行控制各种车辆系统的操作的电子器件,并且通常包括用于将ECU的电子器件连接到车辆的其他电子器件的连接器。ECU的一些示例为发动机控制模块、变速器控制模块、制动器控制模块、悬架控制模块和中央定时模块。
ECU通常便利地定位在它们所控制的部件或系统附近。例如,悬架控制模块可定位在车轮附近。如上所述,ECU用于各种功能,并且因此定位在机动车辆中的各种位置。因此,一些ECU定位在机动车辆中可能存在水的位置。重要的是避免水接触ECU的电子器件,因为这可能引起电子器件短路,从而造成损坏。因此,ECU通常包括用于防止水轻易地流到电子器件上的机壳。
先前提出的机壳由安装有印刷电路板(PCB)的板和覆盖该PCB并且抵靠该板密封的机壳主体构成。然后,在该板的区域中将该板或机壳主体附接到车辆的表面。该机壳主体与板之间的密封件必须是水密的,以便防止水进入该机壳并接触电子器件。然而,高标准的水密密封件难以生产,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劣化,例如由于安装了该机壳的机动车辆的振动。因此,该密封件可变得有缺陷,并且水可能渗漏到机壳中,并对ECU的电子器件造成损坏。
先前提出的其他ECU和机壳被布置为根本不具有密封件。在此类型的机壳中,水可在机壳侧壁下方自由地进入机壳和从机壳排出,所述侧壁保持在安装该机壳的表面的上方。该机壳具有上壁和侧壁。电路板安装在上壁的下方,并且连接器定位在比该电路板低的位置处,以使得通过该连接器周围的间隙进入ECU的水将由于重力而从该电路板下落。然而,由于在车辆中发生相当大的振动和移动,已经进入此类型机壳的水可能溅到电路板上。此外,ECU可定位在热源附近(诸如靠近车辆的发动机),因此水蒸气可能进入机壳并导致在电路板上形成液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该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包括电子部件外壳和覆盖件,该外壳和覆盖件可相互接合。该外壳具有基部和直立的外围侧壁,该外围侧壁限定了与所述基部成间隔关系的外围边缘。该外围边缘围绕外壳入口延伸。该覆盖件具有闭合部分,并且被构造为经由该闭合部分与外壳之间的围绕所述外围边缘的接合来闭合该入口。所述覆盖件具有安装部分,该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安装到机动车辆中的安装表面。所述安装部分从所述闭合部分垂下,以便当该外壳和该覆盖件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所述安装部分基本上在所述外壳的外围侧壁旁边延伸。该安装部分从而被构造为将外壳相对于安装表面固定,由此使得外围边缘与该安装表面间隔开。
有利地,该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将外壳相对于安装表面固定,由此使得外围边缘与该安装表面间隔开至少该外围边缘与基部所间隔开的距离。
便利地,该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将外壳相对于安装表面固定,由此使得外围边缘与该安装表面间隔开至少20mm。
任选地,该覆盖件的闭合部分被构造为沿着外壳的外围边缘接合该外壳,从而闭合该外壳入口。
优选地,该外壳还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该外壳内的电子部件电连接到该外壳外部的电子器件。
便利地,当该外壳和该覆盖件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安装部分基本上在外围侧壁的两个相对的区域旁边延伸。
任选地,当该外壳和该覆盖件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该覆盖件基本上覆盖该外壳的除基部和连接器之外的全部。
优选地,该闭合部分具有凸起区段,由此使得当该外壳和该覆盖件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该凸起区段与该入口间隔开。
有利地,该覆盖件具有穿过该凸起区段的通气孔。
便利地,该安装部分还包括远离该闭合部分的底脚部分,该底脚部分延伸离开该外壳,并且该底脚部分被构造用于将机壳固定到该安装表面。
任选地,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该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如上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并且还包括定位在该机壳内的电子组成部分。
优选地,所述组成部分包括定位成接近该入口的电子部件。
便利地,散热室限定在所述电子部件与该凸起区段之间。
有利地,所述组成部分包括被夹持到该外壳的电子部件。
便利地,所述部件由于该外壳与该覆盖件的相互接合而被夹持在该外壳与该覆盖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因此,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并且使得可理解其另外的特征,现在将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外壳的透视图,该透视图示出了定位在该外壳内的ECU电子器件;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外壳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机壳的前视图;
图4是图1的外壳的透视图,该透视图示出了定位在该外壳内的印刷电路板;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机壳的覆盖件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机壳的透视图,该机壳包括图1和图4的外壳以及图5的覆盖件;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机壳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并且
图10是图3的电子控制单元机壳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更详细地考虑这些附图,图1示出了具有基部2和直立的外围侧壁3的外壳1。基部2是平面并且基本上是矩形。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基部2不必是平面并且/或者可能是另一种形状。
侧壁3从基部2向上延伸并围绕基部2的外围,而且不透水。可设想到侧壁3可与基部2一体地形成,作为例如塑料材料的单次模塑。侧壁3限定了最上面的外围边缘4,该外围边缘被定位成与基部2成间隔关系。在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中,侧壁3基本上垂直于基部2的平面。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侧壁3可与基部2的平面成另一角度,以便从而从基部2的平面倾斜地延伸。
外围边缘4围绕入口延伸。电子部件可穿过该入口插入到外壳1中。在图1中,外围边缘4限定该入口的周边,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该入口可能更小,以使得外围边缘4可围绕该入口延伸,但实际上不限定该入口的周边。外壳1可包括从外围边缘4向内突出的部分,以限定从外围边缘4向内间隔开入口。
侧壁3由四个直部组成,该四个直部在圆角处交会以形成具有圆角的大致矩形的形状,该形状大致匹配基部2的形状。存在四个直部:前部3a、两个相对的侧部3b、3c以及后部3d。
外围边缘4与基部2成间隔关系。在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外围边缘的拐角区域各自在基部2上方间隔相等的第一距离d1。因此应当理解,外围边缘4的拐角区域因此均位于平行于基部2的平面的公共平面中。然而,由于提供了沿着侧壁3的每个直部3a、3b、3c、3d居中设置的相应的凸起的线性区段3e,因此外围边缘具有一定程度的雉堞状构型。每个凸起的线性部分在基部2上方间隔相等的第二距离d2,该第二距离略大于前述第一距离d1。因此应当理解,凸起的线性部分3e因此均位于平行于基部2的平面的公共平面中,并且该公共平面比拐角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与基部2间隔得更远。
基部2和侧壁3可被模制为一体件。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侧壁3可形成为一个或多个件,并且基部2可形成为单独的件,其中基部2和侧壁3密封地连接在一起。
外壳1包含电子器件,该电子器件任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部件。图1示出了由抓紧结构6保持在外壳1内部的预定的位置的电容器5。抓紧结构6包括从基部2突出的指状物部分,该指状物部分的尺寸和位置被设计为便于接纳和抓紧电容器5。指状物部分被定位成便于利用该指状物部分与电容器5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将电容器5保持在抓紧结构6中。指状物部分被定位在电容器5的相对的两侧上。在图1中,每个指状物部分的接触电容器5的内表面朝相应的相对指状物部分弯曲,以使得离基部2最远的指状物部分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小于电容器5的最大宽度。指状物部分可弹性地变形,以使得电容器5可被推到这些指状物部分的端部之间,以便采用其图示位置,由此电容器5被夹紧地定位在这些指状物部分的端部之间,并被推向基部2。这样,这些指状物部分的端部可向基部2提供力,以进一步将电容器5保持在其在外壳1中的位置。因此,电容器5以过盈配合被指状物部分6牢固地抓紧。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这些指状物部分可从侧壁3或外壳1的另一部分而不是基部2延伸。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仅提供一个指状物部分,并且抓紧结构6可被构造为抵靠外壳1的另一部分(诸如基部2或侧壁3)来抓紧部件。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外壳1的该另一部分可充当相对的指状物部分。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抓紧结构6可被构造为接纳另一种类型的部件,并且因此这些指状物部分的尺寸和位置被设计为便于接纳不同构型的部件。
图1的外壳1具有连接器7,该连接器用于将外壳1内的电子部件电连接到外壳1外部的电子器件。连接器7被定位在侧壁3的前部3a处。连接器7具有一系列连接器引脚8,该每个连接器引脚限定外壳1内部的电连接点以及外壳1外部的相应的对应电连接点。连接器引脚8提供穿过外壳1的侧壁3的相应电通路,同时保持侧壁3的水密特性。图1的连接器引脚8从外壳1的外部延伸穿过侧壁3并且从侧壁3进入外壳1中。连接器引脚8大致垂直于侧壁3延伸穿过侧壁3。每个引脚的在外壳1内部的部分弯曲,以使得引脚的端部区域向上转向以延伸离开基部2。在外壳1外部,连接器引脚8按阵列布置以与插头互补,该插头可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外部连接到连接器7。
连接器7还具有从侧壁3向外延伸的插头定位边缘42,边缘42围绕连接器引脚8延伸,由此使得连接器引脚8定位在该边缘内。插头定位边缘42包封侧壁3的前部3a的区域并且抵靠侧壁3密封。插头定位边缘42和引脚8与待由连接器接纳的插头互补。更具体地,边缘42与插头中的凹槽互补,以使得插头定位边缘42可被接纳在插头的凹槽内,以便通过过盈配合将该插头和连接器保持在一起。边缘42和引脚的布置为由此使得当该边缘42被接纳在插头的凹槽中时,连接器引脚8与该插头中的相应导电凹槽对齐。边缘42为具有圆角的大致矩形,并且该边缘从侧壁3向外延伸一定距离,该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大于连接器引脚8从侧壁3向外延伸的距离,从而边缘42在不存在连接插头的情况下保护连接器引脚8免受损坏。边缘42可在其上外表面和下外表面上具有对应于插头中的凹槽的突起43,由此使得当该插头与该连接器接合时,这些凹槽抓紧突起43,以经由过盈配合进一步将该插头和该连接器保持在一起。
连接器7还可具有在连接器引脚8之间从侧壁3延伸的稳定或定位突起部40,这些定位突起部40对应于待接纳的插头中的配合的定位凹槽。这些突起部40用于将连接器7和插头相对于彼此定位,以避免在两者互连时发生意外不对准,并且还可用于保持该插头在适当的位置并吸收由该插头的移动所形成的力,防止这些力转移到连接器引脚8从而导致损坏。
在图3中可更详细地看到连接器7。引脚区域44是外壳中的开口。然后引脚8从外壳的内部穿过这些开口插入。引脚8可以某种其他方式被夹住或紧固到外壳的内部。引脚8可为引脚组件的一部分,该组件与外壳分开形成,然后从外壳的内部穿过这些开口插入。优选地,引脚组件可附接到待安装在外壳中的电子部件,诸如PCB。然后,当该电子部件安装在外壳中时,引脚组件穿过这些开口插入。
在该实施方案中,引脚区域44可不以水密方式密封,因此连接器7可被构造为以使得当插头连接时,围绕引脚区域44形成水密密封件31,以使得液体不能穿过该连接器的引脚区域44进入外壳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器7和外壳1的侧壁例如通过包覆成型引脚8一体地形成为单件。这可改善机壳的防水性和组装便利性。
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7与外壳1的其余部分一起形成为单件。连接器引脚8在连接器7中的它们的相应位置上被包覆成型。以这种方式构造连接器降低了连接器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因为在分开形成的相邻部件之间不需要接缝。
其他实施方案可不具有连接器7,并且相反可包含无线连接装置,该无线连接装置使得外壳1内的电子器件能够与外壳1外部的电子器件通信。又一个实施方案可在覆盖件15中而不是在外壳1中具有连接器7。
图1的外壳1还具有四个支撑柱9。支撑柱9定位成接近外壳1的每个拐角,并且在侧壁3的内侧附接到该侧壁或与该侧壁一体地形成。每个支撑柱9限定向上指向(在图1所示的方向上)的支撑表面9a,电路板的一部分可在该支撑表面上搁置在外壳1内部。支撑表面9a被定位在外围边缘4的内部并接近该外围边缘,该位置略低于外围边缘4的拐角区域。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提供多于四个或少于四个的支撑柱9。
支撑柱9各自具有向上开放的中心孔或凹槽,紧固装置诸如螺纹螺钉可插入并接合到该中心孔或凹槽中。因此将注意到,支撑表面9a因此是大致环形的,围绕相应的孔或凹槽的开口端部延伸。
外壳1还在外壳1的后部的每个拐角处具有切角部10,其中侧壁3的一部分凹陷成接近基部2。基部2在其接近侧壁3的后部3d的拐角中的每个中也具有对应的凹槽,以便匹配接近基部2的侧壁3的形状。切角部10的存在减少了生产外壳1所需的材料的总量并改善了外壳的强度。
所示外壳1的实施方案具有两个相对的导向部分11,该导向部分用于与覆盖件的对应部分互锁,互锁方式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外壳的导向部分11从侧壁3的接近基部2的相应侧部3b、3c向外延伸。每个导向部分11终止于向上转向的唇缘11a,该唇缘与侧壁3的相应侧部向外间隔开。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外壳中可存在仅一个导向部分11。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导向部分11可从外壳1的任何部分延伸并且为任何便利的形状。
外壳1还具有由撑条固定到外壳1的内部金属迹线12。撑条从基部2向上延伸,并且迹线12定位在撑条的距基部2最远的端部处。迹线12被定位为以使得当电路板被定位在支撑表面9a上时,这些迹线将与该电路板上的配合触点接合。
外壳1还包含两个电路板定位销钉13。定位销钉13从基部2内侧向上延伸并大致与外围侧壁3相邻。这两个定位销钉13定位成接近侧壁3的相对的部分。其他实施方案可具有仅一个定位销钉或多于两个定位销钉13。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定位销钉13可从侧壁3或从外壳1的另一部分延伸。
基部2、侧壁3、支撑柱9、定位销钉13、撑条12、导向部分11和定位边缘42可便利地被模制形成为一个一体件,以简化制造并确保基本上液密的配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这些部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分开形成,并且随后以基本上液密的方式接合,例如经由合适的粘合剂而接合。
应当理解,外壳1可具有在图1中未具体地示出的各种其他特征部。例如,如图2所示,示出了外壳1的改进型式,该改进型式包括内部结构支撑件35,该内部结构支撑件从外壳1内部的基部2突出并且在侧壁3的部分3a、3b、3c、3d之间延伸。支撑件35形成增强外壳1的强度的格子。
图4示出了包含电路板的外壳1,该电路板可任选地为印刷电路板(PCB)14。PCB 14定位成接近入口。
PCB 14的形状匹配外围边缘4内部的形状,以使得PCB 14充分利用外壳1中可用的空间。因此,图4的PCB 14为具有圆角的大致矩形。有利地,PCB 14的形状和尺寸可被设计成便于匹配入口的形状和尺寸,从而利用外壳中的最大可用的空间。
PCB 14具有四个电路板安装孔41,每个电路板安装孔均定位成接近PCB 14的相应拐角。PCB 14还具有两个定位孔,这两个定位孔的尺寸和位置被设计为接纳相应的定位销钉13。这些定位孔因此定位成接近PCB 14的两个相对的边缘。
PCB 14定位在支撑表面9a上,并且PCB 14中的电路板孔41与支撑柱9中的孔或凹槽对齐,以使得紧固装置诸如螺纹螺钉可穿过电路板孔41插入或旋入到支撑柱9中的孔或凹槽中。定位销钉13定位在PCB 14中的相应定位孔中,以便确保PCB 14定位在其在外壳内的预定位置。
侧壁3至少在其凸起的线性区段3e处略突出于PCB 14上方,以使得整个PCB 14定位在外壳内部。PCB 14安装在外壳中以便跨过入口延伸而便于组装。在其他实施方案中,PCB 14可定位在外壳内的其他位置。
图4中的PCB 14定位成远离基部2,以使得当外壳1以一定取向安装以使得基部2处于外壳1的底部处时(如图所示),PCB 14定位在外壳1的顶部处。其他实施方案可将PCB 14定位在外壳1中的不同位置。
PCB 14被安装成以使得其电连接面向基部2。这使得PCB 14能够更容易地与外壳1中的其他部件诸如电容器5连接。
金属迹线12接触PCB 14并允许电容器5连接到PCB 14的电子器件。连接器引脚8的向内端部与PCB 14中的接纳触点接触,以使得PCB 14上的电子器件可经由连接器7连接到ECU外部的电子器件。连接器引脚8被布置为便于匹配PCB 14上的连接的布置。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电路板可不为印刷的并且可具有经由焊线安装在该电路板上的部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PCB 14可由不定位在电路板上的电子组成部分替换。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ECU机壳的覆盖件15。为了易于参考,将参考图5所示的取向来描述覆盖件,但应当理解,可改变部件的绝对取向,只要保持该覆盖件的部件的相对取向即可。
图5所示的覆盖件15具有大致水平的矩形部分16。矩形部分16的周边具有四个直部:前边缘51、两个相对的侧边缘52、53和后边缘54。这些直边缘在圆角边缘处交会。该覆盖件还包括大致竖直的壁17,该壁从矩形部分的裙状部形式的周边垂下。竖直壁17从后边缘54、两个相对的侧边缘52、53、所有拐角边缘垂下,并且从前边缘51的接近每个前拐角的端部垂下。在前边缘51的中心区域下方的竖直壁17中存在间隙。竖直壁17内部和矩形部分下方的区域可被认为是该覆盖件的内部,并且竖直壁17外部和/或矩形部分上方的区域可被认为是该覆盖件的外部。
底脚部分21从竖直壁17的从相对侧边缘52、53及其相应圆角边缘中的每个垂下的部分中的每个水平地向外延伸。第一底脚部分21(如图所示在图5的右侧)包括安装孔22,以使得紧固装置诸如螺栓可穿过这些孔插入,以将覆盖件15安装到机动车辆内部的表面。第二底脚部分21(如图所示在图5的左侧)具有凹槽24而不是孔,以使得夹持或紧固装置可与该凹槽接合,以将覆盖件安装到所述表面。
每个底脚部分21在该底脚部分21的外边缘上具有脊部,该脊部以唇缘的方式从底脚部分垂直向上突出。
每个底脚部分21具有相应的凸起部分33、34,该凸起部分形成为在比底脚部分21的其余部分更高、并且因此更靠近矩形部分16的位置处从竖直壁17延伸。在第一底脚部分21中,凸起部分形成为在凸起部分33的任一侧的两个下表面之间的桥接件33。在第二底脚部分21中,凸起部分34在比底脚部分的其余部分更高的位置处从竖直壁17向外延伸,但是然后以与底脚部分的其余部分相同的高度向下并进一步向外延伸。凸起部分33和34为覆盖件15提供额外的强度。凸起部分33和34可根据在车辆中的预期装配位置而具有不同的形状,以便允许在所述预期位置装配。
每个凸起部分33、34限定穿过底脚部分的狭槽23。狭槽23接近竖直壁的相应的相对部分。
矩形部分16具有由斜壁19和凸起的中心区段20形成的顶部区段。斜壁19从矩形部分16的周边向内并向上(离开竖直壁17)倾斜。凸起区段20接合斜顶壁19的离矩形部分16的周边最远的边缘。因此,凸起区段20在该周边的平面上方凸起。
斜壁19与凸起区段20之间以及斜壁19与闭合部分16的周边之间的边缘被倒圆或倒角。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顶部区段可由壁限定,这些壁垂直于凸起区段20并从周边径直地延伸离开安装部分而不是倾斜地延伸。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斜壁19可从在周边向内的位置延伸。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斜壁19的一些区段可从矩形部分16的周边延伸,并且斜壁19的一些区段可从在矩形部分16的周边向内的位置延伸。
在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中,矩形部分16在每个拐角处具有平坦的拐角区域18。平坦的拐角区域18从矩形部分16的周边向内延伸以形成向内导向的肩部。平坦的拐角区域18从周边的拐角边缘水平地向内(垂直于竖直壁17从矩形部分16延伸的方向)延伸。平坦的拐角区域18各自限定穿过覆盖件15的孔,紧固装置诸如螺纹螺钉可穿过该孔插入。在平坦的拐角区域18附近,斜壁19从平坦的拐角区域18的内边缘向内延伸且延伸离开竖直壁17,而不是从矩形部分16的周边延伸。
显而易见,覆盖件15限定闭合部分和安装部分,闭合部分被构造为与外壳1接合以闭合入口,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安装到车辆中的安装表面27。在图5所示的覆盖件中,闭合部分由矩形部分16限定,并且安装部分由竖直壁17和向外导向的底脚部分21限定。矩形部分被构造为与外壳1入口接合,以闭合该入口。底脚部分被构造为安装到安装表面。
安装部分借助于竖直壁17而从闭合部分垂下。在图5中,安装部分从后边缘54、两个相对的侧边缘52、53、所有拐角边缘垂下,并且从前边缘51的接近矩形部分的周边的每个前拐角的端部垂下。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安装部分可从闭合部分的周边的仅一侧延伸,或者从该周边的两个相对侧延伸,或者从该闭合部分的周边的所有侧延伸。另选地,安装部分可仅从闭合部分16的周边上的一个点延伸,或者从该周边的一个或多个边缘上的若干点延伸,或者从该周边的一个或多个拐角延伸。图5中的安装部分从闭合部分16的周边、垂直于该周边的平面垂下。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安装部分可在闭合部分16的周边向外倾斜地垂下。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存在仅一个底脚部分21,并且该底脚部分或多个底脚部分21可从安装部分的远离闭合部分16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部分延伸。
每个底脚部分21限定至少一个背离闭合部分16的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适于接触车辆中的安装有该机壳的安装表面27。
图5的覆盖件15的每个底脚部分21具有导向部分。该导向部分由底脚部分中的狭槽23形成,并且对应于外壳1中的导向部分11的唇缘11a,以使得当覆盖件15和外壳1相互接合以便闭合入口时,导向部分11的唇缘11a与狭槽23互锁。狭槽23具有与唇缘11a互补的形状,以使得唇缘11a可与狭槽23互锁。狭槽23被定位成以使得当唇缘11a定位在狭槽中时,覆盖件15和外壳1被相对地定位,以使得闭合部分16闭合入口。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导向部分可不由狭槽形成,而是由与外壳的导向部分互补的某种其他形状形成。
图6示出了相互接合以闭合外壳1中的入口的覆盖件15和外壳1。覆盖件15被定位在外壳1上方,由此使得外壳1的外围边缘4与闭合部分16的周边接合,以便闭合外壳1入口。安装部分在外壳1的侧壁旁边延伸,并且底脚部分可被紧固到车辆的安装表面27,以便将该机壳安装在安装表面27上。
外壳1和覆盖件15基本上如上所述,但不同之处和重要特征部在下文中进一步讨论。
图6所示的实施方案的安装部分从闭合部分16的周边倾斜地垂下。外壳1的侧壁3从基部2的外围倾斜地向上且向外延伸。闭合部分16的周边在与基部2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底脚部分21延伸离开外壳1并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安装表面27上。
安装部分在外壳1的侧壁3旁边垂下。底脚部分21的接触表面与外壳1的外围边缘4间隔开的距离等于或大于基部2与外围边缘4间隔开的距离。当该机壳安装在安装表面27上时,外围边缘4与安装表面27间隔开至少外围边缘4与基部2所间隔开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覆盖件15和外壳1相互接合时,可在覆盖件15与外壳1之间的接合部形成水密密封件。该密封件可仅借助外壳1的外围边缘4与覆盖件15的闭合部分16的周边之间的接合、或者通过施加防水密封剂材料而在所述外壳的外围边缘与闭合部分的周边之间而形成。
覆盖件15与外壳1之间的接合部远离底脚部分21的接触表面。因此,当该机壳安装在水平表面上时,覆盖件15与外壳1之间的接合部处于该机壳的顶部处。这意味着,即使覆盖件15与外壳1之间的接合部没有形成完美的水密密封件,进入机壳的任何水也必须在机壳的顶部处进入。因此,只要水位低于外围边缘4,即使密封件不是完美的,水也无法进入该机壳。
在外壳1包括从外围边缘4向内突出以限定外围边缘4内部入口的部分的实施方案中,闭合部分16可接合该部分而不是外围边缘4,以便闭合该入口。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闭合部分16可围绕外围边缘接合侧壁3,以闭合该入口。
图6中的安装部分基本上覆盖外壳1的除基部2和连接器7之外的全部。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当覆盖件15接合外壳1以闭合入口时,安装部分可在侧壁3的仅一部分旁边延伸,或者安装部分可在侧壁3的两个相对的区域或侧壁3的所有部分旁边延伸。
如图6和图7所示,水位28低于外壳的侧壁的外围边缘。因此,如果存在最高至水位28的水,则即使外壳1和覆盖件15围绕外围边缘松散地接合以便围绕入口不形成完美的水密密封件,水也无法进入该机壳。因此,围绕外围边缘具有不完美密封件的机壳仍将不允许处于水位28的高度处的水进入该机壳。
水位28可与安装表面相距20mm。因此,在被构造用于20mm的水位28的实施方案中,底脚部分21的接触表面与外围边缘4之间的高度为等于或大于20mm。因此,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将机壳安装到安装表面27,以使得外围边缘4与安装表面27间隔开至少水位28的距离,该水位可为20mm。
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侧壁从基部2到外围边缘4的高度小于安装部分从接触表面到闭合部分16的高度,因此当该机壳安装在安装面27上时,基部2悬在安装表面27上方。
支撑柱9从接近外壳1的侧壁3的基部2延伸。PCB 14定位在支撑柱9上,并且覆盖件15被放置在外壳1上方,以使得覆盖件15的闭合部分16的周边接合外壳1的外围边缘4。闭合部分16被紧固到外壳1中的支撑柱9,从而将PCB 14夹持在其在机壳中的位置。这使PCB 14牢固地固定在位并且无法移动,因此降低了振动对该PCB的影响。
PCB 14定位成以图6和图7中的取向接近外壳的顶部。因此,水位28低于该PCB。因此,即使在外壳内部存在少量的水,例如在水位28以下(例如,由于连接器中的间隙),则该水仍将保持在PCB下方,并因此避免了水对PCB的损坏。
凸起区段20由顶部区段壁29与入口和PCB 14间隔开。这在PCB 14与顶部区段20之间提供散热室30。该实施方案的顶部区段的壁不从闭合部分16的周边延伸,而是从在闭合部分16上的周边向内的位置延伸。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闭合部分16的全部均可由顶部区段和紧固区域18构成。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凸起区段20可形成闭合部分16的仅一小部分,并且散热室30可定位成接近ECU电子器件的产生最多热量的部件。
在其中覆盖件15和外壳1松散地接合的实施方案中,闭合部分16与外壳1之间的接合部可向机壳提供通风。
转到图8,图1和图4的外壳1与图5的覆盖件15以相互接合以便闭合外壳1的构型示出。
图8所示实施方案的安装部分从闭合部分16的周边垂直地垂下。外壳1的侧壁3从基部2的周边垂直向上延伸。闭合部分16的周边在与基部2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
覆盖件15和外壳1以与图6的实施方案类似的方式相互接合,但不同之处和重要特征部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讨论。
图5的矩形部分16的周边被构造为接合图1和图4的外壳1的外围边缘4,如图8所示,以便闭合外壳1。因此,矩形部分16的周边与图1和图4的外壳1的外围边缘4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中,闭合部分可被构造为在另一位置处与外壳1的侧壁3接合,或者与外壳1的另一部分(诸如从外围边缘4向内延伸的部分)接合,以限定较小入口。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覆盖件15可具有穿过凸起区段20的通气孔。
平坦的拐角区域18充当紧固区域。平坦的拐角区域18中的每个中的孔与PCB 14中的孔以及支撑柱9中的孔或凹槽对准。紧固装置诸如螺纹螺钉可穿过平坦的拐角区域18中的每个孔、穿过PCB 14中的对准且对应的安装孔41插入到支撑柱9中的对准且对应的孔或凹槽中,从而将覆盖件15固定到外壳1,并将PCB 14夹持在其在外壳1中的位置。切角部10定位在支撑柱9下方,并且切角部10用于改善围绕支撑柱9的外壳的强度,从而防止在紧固期间损坏外壳。
由覆盖件15的拐角区域18a限定的向内导向的肩部接触定位在支撑柱9上的PCB14,并且因此当紧固装置在适当的位置时抵靠支撑柱9夹持PCB 14。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通过与紧固装置分离的夹持装置、或者借助覆盖件15与外壳1的相互接合而将PCB 14夹持在适当的位置。
安装部分在外壳1的侧壁3的外部并在该侧壁旁边延伸。安装部分平行于侧壁3延伸。连接器7被定位在安装部分的前部中的间隙中,以使得该安装部分在其侧面上方和侧面处环绕连接器7的边缘42。
外壳1的导向部分11的唇缘11a与覆盖件15的狭槽23互锁,以确保覆盖件15和外壳1相对地定位,以使得闭合部分16闭合外壳1入口。
上文已经描述了使用穿过平坦的拐角区域中的孔插入并进入到支撑柱的孔或凹槽中的紧固装置来固定覆盖件和外壳的装置,但应当理解,将覆盖件和外壳固定在它们的相对位置的替代装置也是可能的。
图9示出了一种此类替代形式,其示出了用于将外壳1和覆盖件15保持在它们的相互接合构型中的扣合机构。因此,紧固装置诸如螺纹螺钉和支撑柱9不是必要的。一般来讲,扣合机构包括两个扣合部件,一个在外壳上,另一个在覆盖件15上。这些部件被定位成以使得当外壳1和覆盖件15相互接合以闭合入口时,这些部件相互接合,以将外壳1和覆盖件15保持在它们的相对位置。
在图9所示的扣合机构中,扣合部件为外壳1上的扣合突起37和覆盖件15中的扣合凹槽38。当外壳1和覆盖件15相互接合以闭合入口时,扣合突起37接合扣合凹槽38。扣合突起37定位在外壳1的接近基部2的侧壁3的外部上,并且扣合凹槽38定位在覆盖件15的竖直壁17的内表面上。
当覆盖件15被推动到外壳1上时,扣合突起37和/或接近该突起的外壳弹性地变形,以允许覆盖件15被推动到外壳1上方。当扣合突起37与扣合凹槽38对准时,扣合突起37和/或接近该突起的外壳可恢复至其初始形状,并且扣合突起37接合该扣合凹槽。扣合突起37可具有与扣合凹槽38互补的形状。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扣合突起37和扣合凹槽38可定位在外壳和覆盖件上的任何位置,只要该扣合突起和该扣合凹槽被相对地定位,以使得当外壳1和覆盖件15相互接合以闭合入口时,这两个扣合部件相互接合即可。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扣合机构和/或一个或多个紧固装置,诸如之前所述的螺纹螺钉和支撑柱9。
图10示出了外壳和覆盖件,其中底脚部分21中仅一个被构造为借助安装孔22安装到安装表面27。
当用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和“包括(comprising)”以及其变型是指包括指定的特征、步骤或整数。术语不应解释为排除其他特征、步骤或整数的存在。
在前述说明书或随后的权利要求书或附图中公开的、以其特定形式或者以用于执行所公开的功能的装置或用于获得所公开结果的方法或过程的方式表达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此类特征的任何组合用于以其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视情况而定。
虽然结合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当给出本公开时,许多等同的修改形式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上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被认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所述实施方案作出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包括:
电子部件外壳(1),和覆盖件(15),所述外壳和所述覆盖件(15)可相互接合;
所述外壳(1)具有基部(2)和直立的外围侧壁(3),所述外围侧壁限定外围边缘(4),所述外围边缘与所述基部(2)成间隔关系并且围绕所述外壳入口延伸;
所述覆盖件(15)具有闭合部分(16),并且被构造为经由所述闭合部分(16)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围绕所述外围边缘(4)的接合来闭合所述入口;
所述覆盖件(15)具有安装部分,所述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安装到机动车辆中的安装表面(27);
其中所述安装部分从所述闭合部分(16)垂下,以便当所述外壳和所述覆盖件(15)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所述安装部分基本上在所述外壳(1)的所述外围侧壁旁边延伸,所述安装部分从而被构造为将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安装表面(27)固定,由此使得所述外围边缘(4)与所述安装表面(27)成间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所述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将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安装表面(27)固定,由此使得所述外围边缘(4)与所述安装表面(27)间隔开至少所述外围边缘(4)与所述基部(2)所间隔开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所述安装部分被构造为将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安装表面(27)固定,由此使得所述外围边缘(4)与所述安装表面(27)间隔开至少20mm。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所述覆盖件(15)的所述闭合部分(16)被构造为沿着所述外壳(1)的所述外围边缘(4)接合所述外壳,从而闭合所述外壳的所述入口。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所述外壳(1)还包括连接器(7),所述连接器用于将所述外壳内的电子部件电连接到所述外壳外部的电子器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当所述外壳(1)和所述覆盖件(15)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所述安装部分基本上在所述外围侧壁(3)的两个相对的区域旁边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当所述外壳(1)和所述覆盖件(15)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所述覆盖件(15)基本上覆盖所述外壳的除所述基部(2)和所述连接器(7)之外的全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所述闭合部分(16)具有凸起区段(20),由此使得当所述外壳(1)和所述覆盖件(15)相互接合以闭合所述入口时,所述凸起区段(20)与所述入口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所述覆盖件(15)具有穿过所述凸起区段(20)的排气孔。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其中所述安装部分还包括远离所述闭合部分(16)的底脚部分(21),所述底脚部分(21)延伸离开所述外壳(1),并且所述底脚部分(21)被构造用于将所述机壳固定到所述安装表面(27)。
11.一种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机壳,并且还包括定位在所述机壳内的电子组成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组成部分包括定位成接近所述入口的电子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当依赖于权利要求8时,其中散热室(30)限定在所述电子部件和所述凸起区段(20)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组成部分包括被夹持到所述外壳(1)的电子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其中所述部件由于所述外壳与所述覆盖件(15)的相互接合而被夹持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覆盖件(15)之间。
CN201880064298.9A 2017-10-04 2018-10-03 电子控制单元 Active CN1111650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94789.8 2017-10-04
EP17194789.8A EP3468319B1 (en) 2017-10-04 2017-10-04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PCT/EP2018/076893 WO2019068751A1 (en) 2017-10-04 2018-10-03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5081A true CN111165081A (zh) 2020-05-15
CN111165081B CN111165081B (zh) 2023-09-22

Family

ID=6001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4298.9A Active CN111165081B (zh) 2017-10-04 2018-10-03 电子控制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6337B2 (zh)
EP (1) EP3468319B1 (zh)
CN (1) CN111165081B (zh)
WO (1) WO20190687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5587A (zh) * 2020-09-28 2022-04-12 Aptiv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器件的外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8451B2 (ja) * 2019-05-28 2022-08-3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用ブラケット
CN111328239A (zh) * 2020-03-18 2020-06-23 安徽国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一体式更换外壳的通讯机柜
EP3941172B1 (en) * 2020-07-16 2024-01-24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cooling clearance, and assembly method
US11744026B1 (en) * 2022-08-03 2023-08-29 Appleton Grp Llc Chassis housing and support structures to secure a circuit board within the chassis hous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6376A (zh) * 2011-08-02 2013-02-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盒以及具有该防水盒的电接线盒
CN103167771A (zh) * 2011-12-12 2013-06-19 株式会社电装 电子装置
US20130250521A1 (en) * 2012-03-21 2013-09-26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US20160295724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Fujitsu Ten Limited Fixing structure
CN206341514U (zh) * 2017-01-04 2017-07-18 江苏协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接插式电动车控制器
CN107087370A (zh) * 2016-02-15 2017-08-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防水型电子设备单元
CN206490935U (zh) * 2017-01-24 2017-09-12 江苏吉泰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车载电机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46990A1 (de) * 2003-10-07 2005-05-04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Zweiteiliges Gehäuse mit einer Unterschale und einen Gehäusedeckel für eine elektronische Baugruppe
JP4635994B2 (ja) * 2006-09-22 2011-02-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防水筐体及び防水筐体を有する電子制御装置
US8437134B2 (en) * 2010-01-13 2013-05-07 Honda Motor Co., Ltd. Hous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JP6146131B2 (ja) * 2013-05-22 2017-06-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保護ケース
SE538701C2 (en) * 2014-12-19 2016-10-25 Autoliv Dev Electrical unit
JP7164966B2 (ja) * 2018-04-09 2022-11-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6376A (zh) * 2011-08-02 2013-02-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防水盒以及具有该防水盒的电接线盒
CN103167771A (zh) * 2011-12-12 2013-06-19 株式会社电装 电子装置
US20130250521A1 (en) * 2012-03-21 2013-09-26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US20160295724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Fujitsu Ten Limited Fixing structure
CN107087370A (zh) * 2016-02-15 2017-08-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防水型电子设备单元
CN206341514U (zh) * 2017-01-04 2017-07-18 江苏协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接插式电动车控制器
CN206490935U (zh) * 2017-01-24 2017-09-12 江苏吉泰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车载电机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5587A (zh) * 2020-09-28 2022-04-12 Aptiv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器件的外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68319B1 (en) 2021-08-18
WO2019068751A1 (en) 2019-04-11
US20200245480A1 (en) 2020-07-30
EP3468319A1 (en) 2019-04-10
US11026337B2 (en) 2021-06-01
CN111165081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5081B (zh) 电子控制单元
US9093776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US7667973B2 (en) Waterproof case
US9781849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US9277681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EP203481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and casing
US6757155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case
KR101395521B1 (ko) 방수형 하우징 실링을 이용한 차량의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30100620A1 (en) Electrical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Suitable for Contacting With a Connector
JP4966647B2 (ja) 電気接続箱のシール構造
US10729021B1 (en) Cappe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US9472906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vehicle heater
JP2016063652A (ja) 電子制御装置
KR101610892B1 (ko) 포팅층을 이용한 차량의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6149617U (zh) 电子控制单元
KR101948101B1 (ko) 전자 제어 장치
KR20170053025A (ko) 차량용 무선충전 송신 장치
US9381898B2 (en) Actuator for 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
KR102019379B1 (ko) 일체형 전자 제어 장치
KR101856070B1 (ko) 전자 제어 장치의 커넥터 결합 구조
KR101927120B1 (ko) 내부 격벽을 구비한 전자 제어 장치
JP4686264B2 (ja) 電気接続箱
JP2018166206A (ja) 電子制御装置
US20220386492A1 (en)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control unit
JP2009064895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9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

Applicant after: Vinier Passive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Sweden Wogaerda

Applicant before: Vennell Swede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

Applicant after: Vinninger Swedish Security Systems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SWE

Applicant before: Vinier Passive System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