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01C - 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501C CN1111501C CN98107707A CN98107707A CN1111501C CN 1111501 C CN1111501 C CN 1111501C CN 98107707 A CN98107707 A CN 98107707A CN 98107707 A CN98107707 A CN 98107707A CN 1111501 C CN1111501 C CN 111150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rail
- electromagnet
- magnetic
- magnetic force
-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66B7/04—Riding means, e.g. Shoes, Rollers, between car and guiding means, e.g. rails, ropes
- B66B7/041—Riding means, e.g. Shoes, Rollers, between car and guiding means, e.g. rails, ropes including active 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 B66B7/044—Riding means, e.g. Shoes, Rollers, between car and guiding means, e.g. rails, ropes including active 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with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装置备有磁力产生机构,一个端部固定在乘箱上,乘箱沿着安装在升降通道上的导轨升降移动,其它端部利用磁力保持与导轨之间一定间隙;一对磁极部,其中设有一对励磁线圈,线圈有公共电磁铁铁芯,同时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构成完整的磁路,电磁铁铁芯为矩形3字形,在铁芯的两磁极部安装励磁线圈等,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将该铁芯分离,易于插入励磁线圈。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移动引导装置及其该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移动引导装置由安装在升降通道上的导轨和至少1组磁力产生机构组成,所述磁力产生机构的构成使得沿该导轨升降移动的乘箱固定在一个端部,多个端部靠磁力与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
已有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组成通常包括,导轨,沿升降通道设置;滚针导轨(roller guide),设置在乘箱侧,从3个方向挤压导轨并转动,以便乘箱沿该导轨顺利地升降移动。然而,当在导轨上存在接缝等的高低不平情况下,对滚针导轨产生机械冲击,该冲击传递到乘箱,振动和噪音使乘客感到不快。于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想这样的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取代滚针导轨,利用磁力使乘箱对导轨作非接触性引导。
在乘箱侧备置磁力产生机构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比如在特开昭60-36279号公报中已公开。该公报内容是图34所示的构成。图34是从乘降口看在乘箱侧设置的磁力产生机构的图,乘箱1吊挂在钢缆2上,在升降通道3内升降。在升降通道3内的乘箱1的左右两侧设置导轨4A、4B,使得能在上下方向移动,与此相应在乘箱1的上下左右分别安装磁力产生机构5。
各磁力产生机构5由使与突出于导轨4A、4B的乘箱1侧的3面即顶端面以及两侧面相对的3个1组电磁铁51组成各磁力产生机构。图34仅表示在各处3个1组电磁铁内与导轨4A、4B顶端面相对的电磁铁51。电磁铁51构成包括:电磁铁芯51a,由使与导轨4A、4B相对侧敞开作为磁极面的コ字形铁芯组成;和一对励磁线圈51b,卷绕在其两脚部。
该磁力产生机构5是使用电磁铁51的非接触性磁导轨,乘箱1移动时利用电磁铁51的磁力通常使磁力产生机构5和导轨4A、4B之间的间隙G大体保持不变。
象该已有电梯的移动引导装置的磁力产生机构5,在乘箱1的左右两侧面上下被设计成4处,并且,一组磁力产生机构5由3个电磁铁51组成,再在各电磁铁51上设置2个励磁线圈51b,所以对于一台电梯的乘箱1来说,作为整体设有12个电磁铁51和24个励磁线圈51b。而且电磁铁51的两磁极被设计成位于移动方向即上下方向,所以如图所示,磁力产生机构5在导轨4A、4B的长度方向占有大的空间。而且由于电磁铁51的一对磁极在导轨4的长度方向,所以当乘箱1倾斜时,各磁极面和导轨4A、4B之间的间隙G变得不均匀,磁力产生机构5发生磁力不平衡。还有,虽然希望构成一个磁力产生机构5的3个电磁铁51与导轨4A、4B之间的间隙G都均等,但是3个电磁铁51被安装到乘箱1时,由于相互独立定位,所以安装操作时各电磁铁51的磁极面和导轨4A、4B之间的间隙G的调整费时,不易保障装配精度。
对此,要考虑减少电磁铁的必要数量,以做到移动引导装置的小型轻量化。即,如图35(正面图)、图36(平面图)、图37(侧面图)、图38(磁路部平面图)所示,为使与导轨4A、4B的长度方向垂直,两磁极大体水平定位结构的磁力产生机构5A有所述特点。磁力产生机构5A对于一根导轨在上下设有两个一对励磁线圈51A、51B,对于乘箱1备有螺旋夹固定夹具52。各磁力产生机构5A从图36可很好了解到,在导轨4A、4B的两侧面和顶端面上分别形成向对的磁极面,由成阿拉伯数字3(以下称为矩形3)形的电磁铁铁芯51a和绕在其两方脚部上的励磁线圈51b构成电磁铁。如图38所述,磁力产生机构5A上在各侧方的方脚,即各励磁线圈上形成磁路Φ1、Φ2,中央方脚以及导轨形成公共磁路。
磁力产生机构5A的一个端部通过夹具52被安装在乘箱1上,另一端部的构成是,形成由两个一对励磁线圈51a、51b构成的实质上是一对电磁铁,利用与导轨间斥力或吸引力在各磁极面和导轨4A、4B与各相对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磁力产生机构5A形成的磁路Φ1、Φ2被形成在对导轨4A、4B的长度方向大体垂直的水平面内,并且,各个磁路Φ1、Φ2分别产生的磁通在导轨4A、4B以及电磁铁铁芯51a的中央方脚部分汇合。
根据图35~图38所示的磁力产生机构5A,在各处,由于构成电磁铁铁芯51a为公共的实质上一对电磁铁,使导轨4A、4B作为磁路的一部分,所以对于一台乘箱1只要在上下左右共计4处形成总数8个电磁铁就行,与参照图34说明的已有例比较,电磁铁数量大大减少,能达到使整体重量减轻的目的。
然而,由于在形成矩形3字形的电磁铁铁芯51a的侧方脚上,插入用其他方式制作的励磁线圈51b的操作是困难的,所以在过去,必须这样制造电磁铁51,用在电磁铁铁芯51a上直接绕上导线形成励磁线圈51b的方式,和为了容易地进行线圈插入操作,在形成E字形的电磁铁铁芯上插入预先成形的励磁线圈51b,其后,在电磁铁铁芯51a的两侧方脚的磁极面彼此相对的方向上,使两侧方脚相互弯曲成90度成形的方式。因此,过去的磁力产生机构的制造费力费时。
即作为该移动装置5的制造方法所采取的方法是,如图39(a)所示,整体加工形成构成磁路的磁轭部及其两侧脚部B51b,然后,在两侧脚部B51b上装入线圈B51a,再作弯曲,使磁体部B51b的顶端面与导轨4大体平行,形成磁极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移动引导装置设有保障必需的磁力同时较易制造的磁力产生机构。
为了解决已有的问题,第1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备有这样的磁力产生机构,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磁力与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电磁铁铁芯作成矩形3字形,励磁线圈安装在铁芯的两磁极部。
第2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备有这样的磁力产生机构,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磁力与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将磁铁铁芯作成E字形,把电磁铁铁芯的两侧方脚部的顶端部作为磁极部,在其侧方脚部安装励磁线圈,使导轨与电磁铁铁芯的磁极部相对的部分作成朝着磁极部突出的凸状。
第3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2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把电磁铁铁芯作成使薄硅钢片叠层的层叠铁芯。
第4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1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把电磁铁铁芯作成使薄硅钢片叠层的层叠铁芯,用止动机构把独立形成的叠层铁芯型磁极部安装固定在电磁铁铁芯侧方脚的顶端部上。
第5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1至4任一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矩形3字形或E字形电磁铁铁芯的磁路中插入永磁铁。
第6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1至5任一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设有控制装置,从电梯站台来看,在电梯箱左右成对地配设所述电梯移动引导装置,作用于把各磁力产生机构和相应的导轨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控制成一定值的操作量运算,并且,作用于把各磁力产生机构和相应的导轨之间左右方向的间隙控制成一定值的操作量运算,加上用于控制前后方向间隙的操作量,再在该加算值上加偏置量,把最后得到的加法值变换成相应的电流,在相应的两个励磁线圈中,作反极性导通,以便分别对乘箱作位置修正和震动控制。
第7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1~6任一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与3字形或E字形电磁铁铁芯的与导轨顶端面相对的中央脚上构成的磁极上,卷绕第三励磁线圈。
第8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7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三励磁线圈中流动一定的偏置电流。
第9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7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根据电磁铁铁芯的磁极部和与其相对的导轨之间的间隙变化,控制在第三励磁线圈中流动的电流。
第10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9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三个励磁线圈中,偏置电流仅在第三励磁线圈中导通。
第11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1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使连接到矩形3字形电磁铁铁芯的两侧方脚顶端部,与导轨侧面相对的两磁极部作成异体分离型结构,以不组装两磁极部的状态在各侧方脚上安装励磁线圈之后,在电磁铁铁芯上装配固定两磁极部,完成3字形电磁铁铁芯的构成。
第12方面的发明是根据第11方面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电磁铁铁芯的分离处倾斜地设置在铁芯角部的对角线上。
第13方面的发明备有:两个空隙检测器,在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电磁铁磁性体部和导轨间的空隙;控制器,根据两个空隙检测器中任一个的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空隙大小一定,在其中一个检测信号发生急剧变化时,转换成来自另一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空隙大小保持一定。
第13方面的发明中,控制器通常根据两个空隙检测器中任一个的检测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空隙大小一定。然后在其中一个检测信号发生急剧变化时,转换成来自另一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空隙大小保持一定。这样,即使在导轨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附近,也能作顺利控制。
第14方面的发明备有:三个空隙检测器,在乘箱升降方向分别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电磁铁磁性体部和导轨间的空隙;控制器,根据三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中的中心值,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空隙大小一定。
在第14方面的发明中,控制器根据三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中的中心值,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空隙大小一定。从而,即便存在检出导轨的接缝的检测信号,由于在空隙的控制中没有使用其检测信号,所以也不会使乘箱摇晃。
第15方面的发明是在第14方面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中,控制器,取代3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中的中心值,根据3个空隙检测器的信号平均值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空隙固定。
在第15方面的发明中,替换第14方面的发明作用,控制器根据三个空隙检测器检测信号的平均值,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空隙大小一定。从而,即便存在检出导轨的接缝的检测信号,也能缓解其影响,抑制对乘箱的摇晃。
第16方面的发明备有:空隙检测器,在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电磁铁磁性体部和导轨间的空隙;控制器,当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变化量在规定的阀值以下时,则根据在上一次的检测信号上加其变化量的信号,当一个变化量超过阀值时,则根据在上一次的检测信号上加其阀值的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空隙大小一定。
在第16方面的发明中,控制器在当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变化量在规定的阀值以下时,则根据在上一次的检测信号上加其变化量的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空隙大小一定。另一方面,当变化量超过阀值时,则根据在上一次的检测信号上加其阀值的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空隙大小一定。从而,即便存在检出导轨的接缝的检测信号,用阀值限制,也能缓解其影响,抑制对乘箱的摇晃。
第17方面的发明备有:空隙检测器,在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电磁铁磁性体部和导轨间的空隙;低通滤波器,输入来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除掉高于一定频率的信号;控制器,根据来自低通滤波器的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空隙一定。
在第17方面的发明中,用低通滤波器从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中除掉高于一定频率的信号;控制器根据其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空隙保持一定。从而,即便存在检出导轨的接缝的检测信号,也能缓解其影响,抑制对乘箱的摇晃。
第18方面的发明备有:空隙检测器,在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电磁铁磁性体部和导轨间的空隙;台阶状变形检测器,检测导轨的台阶状变形;控制器,当台阶状变形检测器检出导轨的台阶状变形时,根据用空隙检测器检出的上一次的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空隙大小不变。
在第18方面的发明中,当台阶状变形检测器检出导轨的台阶状变形时,控制器根据用空隙检测器检出的上一次的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空隙大小不变。从而,由于在空隙的控制中不使用检测导轨接缝的检测信号,所以不会使乘箱摇晃。
第19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移动引导装置一个端部固定在电梯乘箱上,同时其他端部设置成相对沿着升降通道安装的导轨保持空隙,并且,由把所述导轨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一对电磁铁构成,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第一步骤,用不同方式形成具有在中央部向所述导轨侧突出的突出部的磁轭部,和设置在该磁轭部两侧,并且顶端向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形成磁极部的侧脚部;第二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之后,在所述两侧脚部从其后端侧分别安装线圈;第三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之后,使所述磁轭部和两侧脚部连接;获得所述电磁铁。
第19方面的发明是使位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结构中心的电磁铁分开成形为磁轭部和两侧脚部,由于从两侧脚部的后端侧分别直线地引入线圈,所以与过去相比装入线圈容易,由于在装入线圈之后,利用结合形成磁轭部和两侧脚部,所以,不必使做成弯曲形状的磁性体部的顶端打弯成形,易于制造。
第20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移动引导装置一个端部固定在电梯乘箱上,同时其他端部设置成相对沿着升降通道安装的导轨保持空隙,并且,由把所述导轨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一对电磁铁构成,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第一步骤,整体形成具有在中央部向所述导轨侧突出的突出部的磁轭部,和设置在该磁轭部两侧的直线状侧脚部;第二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之后,在所述直线状两侧脚部安装线圈;第三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之后,在所述两侧脚部的端部使以不同方式成形的磁极部件彼此相对地连接;这样得到所述电磁铁。
第20方面的发明是由于在两侧脚部可直线装入线圈,所以与过去相比,装入线圈容易,并且,作成弯曲状的磁极端部由于在装入线圈之后,要继续形成,所以第19方面的发明一样,无须使两侧脚部顶端部打弯成形,使制造变得容易。
第21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移动引导装置一个端部固定在电梯乘箱上,同时其他端部设置成相对沿着升降通道安装的导轨保持空隙,并且,由把所述导轨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一对电磁铁构成,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利用中央部具有向内突出的叠层板形成的大小不同的磁轭部件,和与该磁轭部件的两端在其内侧交替配置,并且由顶端向彼此相对方向突出的叠层板组成长度不同的侧脚部件,用其他方式分别使磁轭部和两侧部层叠;第二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之后从所述两侧脚部后端侧分别装入线圈;第三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之后,使所述磁轭部和两侧脚部组合;第四步骤,在该第三步骤之后,利用从所述磁轭部的所述乘箱安装侧固定磁轭部和两脚部的组合部的非磁性体组成的夹具,进行固定;这样获得所述电磁铁。
第21方面的发明是把作为电梯移动导向装置结构中心的电磁铁用不同方式层叠在磁轭部和两侧脚部,由于在两侧脚部的每一个,能直线地装入线圈,所以与第19、20方面的发明一样,与过去比较,线圈装入容易,在装入线圈之后,使磁轭部和两侧脚部连接,因此无须使两侧脚部的顶端部打弯形成弯曲状的磁极部,便于制造。而且,由叠层板层叠形成磁轭部和两侧脚部,与相应用铁芯等成形磁轭部和两侧脚部的第19、20方面的发明相比,可减少电磁铁的涡流损耗,这就是优点。
第22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移动引导装置一个端部固定在电梯乘箱上,同时其他端部设置成相对沿着升降通道安装的导轨保持空隙,并且,由把所述导轨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一对电磁铁构成,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第一步骤,使由中央部具有向内突出的突出部的多个叠层板组成的磁轭部件以及在该磁轭部件的两端侧整体成形的直线状侧脚部件层叠,形成磁轭部以及两侧脚部;第二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之后,在所述两侧脚部装入线圈;第三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之后,利用从所述磁轭部的所述乘箱安装侧固定磁轭部的非磁性体组成的夹具进行固定;第四步骤,在该第三步骤之后,使在所述两侧脚部顶端部用其他方式叠加层叠钢板形成的磁极部件彼此相对连接。
第22方面的发明与相应权利要求19、20、21的发明一样,由于可直线装入线圈,所以与过去比较,线圈装入容易,而且作成弯曲状的磁极端部在装入线圈之后再形成,所以无须使两侧脚部打弯成形,容易制造。并且,与相应权利要求21的发明一样,磁轭部和两侧脚部由叠层板叠加成形,所以与用铁芯等形成磁轭部和两侧脚部的第19、20方面对应的发明比较,电磁铁的涡流损耗等电消耗减少。
图1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导轨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导轨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导轨纵剖视图;
图4是从箭头A向看图3移动引导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3实施例变形例的导轨纵剖视图;
图6是从箭头A向看图5移动引导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导轨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程序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导轨纵剖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6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6实施例的变形例纵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6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程序方框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6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7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7实施例的变形例俯视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8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第8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来自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
图20是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来自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
图22是表示来自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
图23是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来自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
图25是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来自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
图27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来自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
图29是表示第14实施例的台阶状变形检测器的其他一例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第15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第17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第18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34是应用已有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电梯主视图;
图35是应用已有其他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电梯主视图;
图36是图35的移动引导装置的俯视图;
图37是图35的移动引导装置的侧视图;
图38是说明图35的移动引导装置磁路的俯视图;
图39是说明已有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下面参照附图1至33,详细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例。此外,与在图34至39所示的已有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同样或对应的部件上,标以同样相关的标号,其详细说明从略。
实施例1
图1表示相应本发明第1方面的第1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是与导轨4B长度方向大致垂直方向的剖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在做成矩形3字形的电磁铁铁芯51a的对着导轨4B的两磁极部的直线部分上装着励磁线圈51b,磁力产生机构5A整体与图35的情况一样,由夹具52固定在乘箱1上。实质上与图38的情况完全一样地形成该磁力产生机构5A情况下的磁路,所得到的磁特性也完全一样。通过使励磁线圈51b励磁,在电磁铁铁芯51a的各磁极面与导轨4B的各相向对面之间,形成一定间隙G1、G2、G3。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由于其构成是,在矩形3字形的电磁铁铁芯51a的两磁极部上装着预先形成的励磁线圈51b,所以与已有技术不同,无须在电磁铁铁芯51a上直接卷绕励磁线圈51b,和在电磁铁铁芯51a上插入励磁线圈51b之后形成电磁铁铁芯51a的两磁极部,作成矩形3字形,而只要在电磁铁铁芯51a上插入励磁线圈51b即可容易地形成磁力产生机构5A。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向电磁铁铁芯插入励磁线圈的操作变得容易,减少制造磁力产生机构5A的必要劳动时间及费用,可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2
图2表示相应本发明2方面的第2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是与导轨4B长度方向大致垂直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把电磁铁铁芯51a做成E字形,该电磁铁铁芯51a的两侧方脚不朝着导轨4B的侧面方向,做成与导轨4B平行延伸的形状。与此相对应,在导轨4B的顶端部侧面形成向电磁铁铁芯51a侧方脚突出的突出部41。以此在与电磁铁铁芯51a的两侧方脚顶端部侧面之间,形成和图1情况同等的间隙G2、G3。
因此,即便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实质上形成与图1情况同样的磁路,所以作为磁力产生机构5A的功能也完全不变,在其制造中,从E字形电磁铁铁芯51a的两侧方脚顶端侧容易地插入成形的励磁线圈51b。
根据该实施例,向电磁铁铁芯插入励磁线圈的操作变得容易,减少制造磁力产生机构5A的必要劳动时间及费用,可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3
图3至图6表示本发明第3、4方面的第3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图3是把与对应于本发明第3方面的电磁铁铁芯51c作成E字形情况下的与导轨长度方向大致垂直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从图3的A方向看的图;图5是把与对应于本发明第4方面的电磁铁铁芯51c作成矩形3字形情况下的导轨长度方向大致垂直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从图5的A方向看的图。
图3、4的实施例特征是把E字形薄磁性铁板层叠构成电磁铁铁芯51c,在该电磁铁铁芯51c上插入预先形成的励磁线圈51b,构成磁力产生机构5A。其他与图2的一样。
从而,形成与图2装置同样的磁路,虽然作为磁力产生机构5A的功能也是一样的,但是,电梯的乘箱1沿升降通道3移动,利用把薄磁性铁板层叠构成电磁铁铁芯51c防止涡流,所述涡流产生于电磁铁铁芯51a的内部,其发生原因在于控制导轨4B的变形和乘箱1的震动及励磁线圈51b的电流而发生的磁通变化。
这样,把薄磁性铁板层叠构成电磁铁铁芯51c,能降低在电磁铁铁芯51c内部或表面产生的涡流,构成低损耗的磁力产生机构5A。
图5、6的实施例,从磁路的状态来看,实质上虽然与图1实施例一样,但其中除了把薄磁性铁板层叠构成电磁铁铁芯外,用E字形铁芯主体部51d和与其顶端部作磁耦合,在导轨4B的侧面形成通过一定的间隙相对的磁极部的附加铁芯部51e,结果构成矩形3字形的电磁铁铁芯。附加铁芯部51e相对铁芯主体部51d用止动机构51f安装。导轨4B与图1的几乎没有变化。
根据该实施例,在E字形铁芯主体部51d上安装附加铁芯部51c之前可作插入励磁线圈51b的操作,其后再安装附加铁芯部51e,从而构成实质上矩形3字形电磁铁铁芯。因此,在减低涡流的同时,可产生与实施例1、2中所述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实施例4
图7表示相应本发明第5方面的第4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该实施例以图1的实施例形成的磁力产生机构为基础,其特征是用永磁铁51g构成利用电磁铁铁芯51a形成的磁路Φ1、Φ2的一部分,从而用励磁线圈51b的磁通势加永磁铁51g的磁通势。
根据本实施例,用永磁铁51g产生的磁通维持各磁路Φ1、Φ2的励磁线圈51b磁通势形成的发生磁通的偏置成分,用励磁线圈51b的磁通势产生变化磁通部分。以此减少励磁线圈51b的容量,缩小其尺寸,减少在励磁线圈51b中流动的电流,随之减小电流调整装置的容量,结果可达到使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小而轻的目的。
实施例5
图8是相应本发明第6方面的第5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控制系统的程序方框图;图9是说明第5实施例的移动引导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9所示,现在,在乘箱1的左右两侧设置磁力产生机构51A、51B,在左侧的磁力产生机构51A的电磁铁铁芯51a1上设置励磁线圈51b1、51b2,在右侧的磁力产生机构51B的电磁铁铁芯51a2上设置励磁线圈51b3、51b4。通过功率放大器12a、12b、12c、12d对各励磁线圈51b1、51b2、51b3、51b4进行励磁。设乘箱1的左右方向为X方向,前后方向为Y方向,设相应于乘箱1的X方向位置的间隙目标值为S1,设相应于乘箱1左侧及右侧的Y方向位置的间隙目标值为S2、S3,再设对应于各目标值的乘箱1的实际间隙检测值分别为G1、G21、G22。
图8的控制系统为了正确调整乘箱1的前后左右位置,利用控制器11a、11b、11c运算用于使各间隙偏差(S1-G1、S21-G21、S22-G22)为零的信号。使偏置发生器13的输出和控制器11a的输出相加,将其和再加控制器11b的输出,向功率放大器12a输出。从偏置发生器13的输出偏置信号与控制器11a输出之和,通过倒相器14b减去控制器11b的输出,向功率放大器12b输出。把从偏置发生器13的输出,通过倒相器14a减控制器11a的输出所得到的差与控制器11c输出之和,输入功率放大器12c。来自偏置发生器13的偏置信号通过倒相器14a减去控制器11a的输出,即所得到的差,通过倒相器14c减去控制器11c的输出,把所得到的差输入功率放大器12d。
根据所述电路构成,当减少间隙G21时,使在励磁线圈51b1中流动的电流增加,减少在线圈51b2中流动的电流,利用磁力产生机构5A的Y方向磁吸引力的不平衡,产生与间隙变化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结果,使间隙G21保持一定。即使在磁力产生机构5B侧也完全一样,则也在Y方向稳定地支持乘箱1。并且,当X方向的间隙G1减少时,在线圈51b1、51b2中流动的电流只是等量的增加,由于线圈51b3、51b4的电流只是等量减少,所以通过两磁力产生机构5A、5B的X方向的磁吸引力不平衡,乘箱1受到与间隙G1变化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结果,使间隙G1保持一定。该情况下,由于线圈51b1和51b2以及51b3和51b4的电流等量增加,所以在Y方向的磁吸引力不会产生不平衡,所以使乘箱1稳定地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
这样,在实施例5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中,能在前后左右位置非接触稳定地支持乘箱1,无需X方向控制专用功率放大器,偏置发生器13只需1个就行,能简化控制系统,其结果能达到小型轻量低价格的目的。
实施例6
图10和图11是表示与本发明第7~10方面对应的第6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图;图12是与本发明第9、10方面对应的第6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控制系统的程序方框图;图13是用于表示说明图12动作的电梯的从导轨长度方向看的俯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其构成是,除了矩形3字型电磁铁铁芯51a(图10)或E字形电磁铁铁芯51a(图11)的3个磁极部内,两侧方的磁极部(图10)或侧方脚(图11)上安装的主励磁线圈51b1和51b2,利用铁芯内的未利用空间在比较短的中央脚的磁极部上附加安装第3励磁线圈,即副线圈51h。在该第3励磁线圈51h中流动的电流相当于偏置磁通的一定电流,或者X方向间隙G1的控制电流中任一个。
当第3励磁线圈51h中流过一定电流时,与在电磁铁铁芯51a的磁路中插入永磁铁51g的第4实施例一样,由于在副励磁线圈51h中产生磁路偏置磁通成分,所以主励磁线圈51b1和51b2容量小的就行,结果,可实现电磁铁的小型轻量和低价格和控制器的低容量化。
如图13所示,现在,在乘箱1的左右两侧设置磁力产生机构51A、51B,在左侧的磁力产生机构51A的电磁铁铁芯51a1上设置主励磁线圈51b1和51b2及副励磁线圈51h1,在右侧的磁力产生机构51B的电磁铁铁芯51a2上设置主励磁线圈51b3和51b4及副励磁线圈51h2。
参照图12,主励磁线圈51b1、51b2、51b3、51b4分别由功率放大器12a、12b、12c、12d励磁,副励磁线圈51h1、51h2分别由功率放大器12e、12f励磁。
在本实施例中,仅利用控制器11a的输出控制乘箱1的X方向位置,即间隙G1,利用控制器11b、11c的输出,控制在左右两侧Y方向的位置,即间隙G21、G22。利用控制器11a的输出和偏置发生器13的输出相加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12e控制副励磁线圈51h1。利用通过倒相器14a使控制器11a的输出倒相的信号和偏置发生器13输出相加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12f控制副励磁线圈51h2。利用控制器11b的输出通过功率放大器12a控制主励磁线圈51b1,利用通过倒相器14b使控制器11b的输出倒相的信号经功率放大器12b控制主励磁线圈51b2。利用控制器11c的输出,经功率放大器12c控制主励磁线圈51b3。利用通过倒相器14c使控制器11c的输出倒相的信号经功率放大器12d控制主励磁线圈51b4。
当Y方向间隙G21、G22从目标值S21、S22错位,则根据其偏差控制器11b、11c的输出发生变化,分别控制主励磁线圈51b1、51b2、51b3、51b4的励磁电流,消除偏差;控制各磁力产生机构51A、51B的间隙磁吸引力,使乘箱1保持在Y方向稳定位置上。并且,当X方向间隙G1从目标值S1错位,则相应其偏差,使控制器11a的输出发生变化;控制副励磁线圈51h1、51h2的励磁电流,消除偏差;控制磁力产生机构51A、51B的间隙磁吸引力,使乘箱1保持在X方向稳定的位置上。这样,通过追加第3励磁线圈即副励磁线圈51h1、51h2,能独立地进行X方向及Y方向的控制,不会有在控制上的X-Y控制系统的干涉,结果,使控制器简化,易于调整。
实施例7
图14及图15是表示对应于本发明第11方面的第7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纵剖视图。
在图14的移动引导装置中,其构成是,把对着电磁铁铁芯51a的导轨4B的磁极部51j作成另外的部件,在侧方脚部装上励磁线圈51b,在其后,用安装螺栓51k把磁极部51j装在侧方脚部。
图15的结构是,从磁轭部在达到侧方脚部的部分以直角分离电磁铁铁芯51a,以分离的状态在侧方脚部从背面侧装上励磁线圈51b,在其后,把侧方脚部装在磁轭部上。
图16及图17是表示对应于本发明第12方面的第8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图。图16的构成是,在侧方脚部和侧方磁极部之间的边界部51m,倾斜地切断电磁铁铁芯51a,基本上与图14的电磁铁铁芯大体等效,但是,图16的实施例的优点是,切断部51m的磁阻略小,磁通易通过。这种情况下,以分离的状态在侧方脚部装着励磁线圈51b,在其后,利用安装螺栓51k把磁极部51j装在侧方脚部。
图17的构成是,在背面侧磁轭部和侧方脚部之间的边界部51m,倾斜地切断电磁铁铁芯51a,基本上与图15的电磁铁铁芯大体等效,但是,与上述一样倾斜地切断的图17的实施例的优点是,切断部的磁阻略小。
此外,铁芯的切断位置和切断面除了分别如图14、15、16、17所示,只要容易插入励磁线圈51b就行,可以是任何位置、任何剖面形状。
这样,在适当处分离电磁铁铁芯51a,插入安装励磁线圈51b之后,用螺栓51k装配固定,电磁铁进而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容易,省时且低成本。
图18是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图18(a)是局部侧视图;图18(b)是其附视图。
移动引导装置A5的构成是,大致与导轨4的长度方向垂直配置。移动引导装置A5的电磁铁A51在磁性体部A51b上安装线圈A51a,如图18(b)所示,该磁性体部A51b的截面整体形成3字形。
并且在电磁铁A51的磁性体部A51b的端部,设置检测磁性体部A51b和导轨4的空隙g的空隙检测器A6。如图18(b)所示,空隙检测器A6分别被设置在导轨4向乘箱1突出的3个面上,如图18(a)所示,在各个面上设置在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的上下一对2个空隙检测器A6a、A6b。就是说总共配置6个空隙检测器6。然后,用夹具A52把该电磁铁A51固定在乘箱1上。
而且,设置把用空隙检测器A6检测的空隙g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控制器A8,利用调整线圈A51a产生的磁力使空隙g保持一定。控制器A8通常根据2个空隙检测器A6a、A6b中任一个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铁A51的磁力,使空隙g保持固定,当其一个检测信号急剧变化时,转换成来自另一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进行控制。
就是说,在该第9实施例中,由于为在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置上下一对空隙检测器A6a、A6b,所以当上下一对空隙检测器A6a、A6b的一个,例如,一个空隙检测器A6a检出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的情况下,另一个空隙检测器A6b没有检出台阶状变形。于是,在空隙g的控制中不使用导轨4的接缝检出信号。
图19是表示在来自第9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以及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图19(a)表示来自在电磁铁A51上部设置的空隙检测器A6a的检测信号;图19(b)表示来自在电磁铁A51下部设置的检测器A6b的检测信号;而且,图19(c)表示在控制中使用电磁铁A51的磁性体A51b和导轨4的空隙g的控制信号。
即,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g的控制中,使用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的信号,当乘箱1上升时,当移动引导装置A5通过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附近,则如图19(a)所示,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的信号急剧变化。这时,如图19(b)所示,设置在电磁铁A51下部的空隙检测器A6b没有检出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
于是当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的信号急剧变化时,把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g的控制中使用的信号转换成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下部的空隙检测器A6b的信号。其结果,如图19(c)所示,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的控制中使用的信号没有急剧变化。
从而,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乘箱1的引导支持。并且,在其后,当设置在电磁铁A51下部的空隙检测器A6b检出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时,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同样使用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的信号。
在以上说明中,尽管对乘箱1上升的情况作了说明,但是对乘箱1下降的情况也一样,能作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g的控制,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乘箱1的引导支持。
接着说明本发明第10实施例。图20是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该第10实施例与图18所示的第9实施例不同,设置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控制器A8根据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检测信号中心值,控制电磁铁A51的磁力,使空隙g一定。
在图20中,移动引导装置A5配置成与导轨4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移动引导装置A5的电磁铁A51的构成是在磁性体部A51b安装线圈A51a,如图20(b)所示,截面为3字形整体形成该磁性体部A51b。
而且,在电磁铁A51的磁性体部A51b端部,设置检测磁性体部A51b和导轨4的空隙g的空隙检测器A6。如图20(b)所示,空隙检测器A6分别设置在导轨4向乘箱1突出的3个面上,如图20(a)所示,在各个面上在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于上下设置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就是说,总共配置9个空隙检测器A6。然后把该电磁铁A51用夹具A52固定在乘箱1上。
并且,设置使用空隙检测器A6检测的空隙g保持不变的控制器A8,通过调整线圈A51a产生的磁力使间隙g不变。控制器A8根据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检测信号中的中心值,控制电磁铁A51的磁力,使空隙g保持不变。
就是说,在该第10实施例中,由于在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地在导轨4向乘箱1突出的3个面的每一个面上配置3个空隙检测器器A6a、A6b、A6c,所以当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的一个例如空隙检测器A6a检出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时,其他空隙检测器A6b、A6c没有检出台阶状变形。并且由于选择这3个检测信号的中心值作空隙g的控制,所以,导轨4的接缝的检测信号在空隙g的控制中不使用。
图21是表示来自第10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控制中所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图21(a)是来自配置在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的检测信号;图21(b)是来自配置在电磁铁A51中间部的空隙检测器A6b的检测信号;图21(c)是来自配置在电磁铁A51下部的空隙检测器A6c的检测信号。并且,图21(d)表示在对电磁铁A51的磁性体部A51b和导轨4的空隙g进行控制中所使用的控制信号。
在该第10实施例中,控制器A8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使用来自导轨4向乘箱1突出的3个面的每一个上分别配置的空隙检测器A6a、A6b、A6c的检测信号中,其值是中心值的检测信号。即,乘箱1上升时,一旦,移动引导装置A5通过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的附近,那么,如图21(a)所示,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的检测信号发生急剧变化。这时,如图21(b)和21(c)所示,设置在电磁铁A51中间部的空隙检测器A6b以及设置在电磁铁A51下部的空隙检测器A6c没有检出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
在该情况下,来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的检测信号中的中心值检测信号,成为没有检出导轨4接缝的信号。因此,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所使用的检测信号成为其值无急剧变化的检测信号。就是说,来自设置于其值无急剧变化的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的信号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不使用。从而,如图21(d)所示,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使用的信号无急剧变化,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引导支持。
而且,这以后,设置在电磁铁A51中间部的空隙检测器A6b和设置在电磁铁A51下部的空隙检测器A6b在检出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情况下,也一样,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所使用的信号也无急剧变化,能顺利且稳定地进行电梯引导支持。
以上,虽然对乘箱上升的情况做了说明,但乘箱1下降时也一样,能作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顺利且稳定地进行电梯乘箱1的引导支持。
然后,说明本发明第10实施例。图22是表示来自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6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的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该第10实施例与图20、21所示的第9实施例不同,取代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的检测信号中的中心值,根据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的检测信号平均值控制器A8控制电磁铁A51的磁力,使空隙g一定。
在图22中,图22(a)表示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的检测信号;图22(b)表示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中间部的空隙检测器A6b的检测信号;图22(c)表示来自设置在电磁铁A51下部的空隙检测器A6c的检测信号。并且,图22(d)表示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所使用的控制信号。
在第11实施例中,与第10实施例一样,在相对导轨4的乘箱1突出的3个面的每个面上在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地配设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使用来自3个空隙检测器A6a、A6b、A6c的检测信号平均值的信号。
在乘箱1上升情况下,当移动引导装置A5通过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附近时,如图22(a)所示,首先设置在电磁铁A51上部的空隙检测器A6a检出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另一方面,如图22(b)、22(c)所示,其他空隙检测器A6b、A6c不检测台阶状变形,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所使用的信号由于是它们的平均值,所以象图22(d)所示那样平滑。所以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引导支持。
并且,这以后,当设置在电磁铁A51中间部的空隙检测器A6b和设置在电磁铁A51下部的空隙检测器A6c检出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情况下,也一样,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所使用的信号无急剧变化,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引导支持。
在以上说明中,虽然展示了乘箱1上升的情况,但下降时的情况也一样,能做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乘箱引导支持。
接着,说明本发明第12实施例。图23是本发明第12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图23(a)是局部侧视图;图23(b)是其俯视图。该第12实施例与图18所示的第9实施例不同,空隙检测器A6在相对于导轨4朝乘箱1突出的3个面的每个面上各设置1个,控制器A8根据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变化量,控制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
在图23中,移动引导装置A5配置成与导轨4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移动引导装置A5的电磁铁A51的构成是在磁性体部A51b上安装线圈A51a,如图23(b)所示,该磁性体部A51b的截面整体形成3字形。
并且,在电磁铁A51的磁性体部A51b端部,设置检测磁性体部A51b和导轨4的空隙g的空隙检测器A6。空隙检测器A6相对于导轨4向采箱1突出的3个面的每个面上各设置1个。使用夹具A52将该电磁铁A51固定在乘箱1上。
而且,设置控制器A8,使由空隙检测器A6检测的空隙保持固定,通过调整用线圈A51a产生的磁力使空隙g不变。当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变化量为一定的阀值之下时,控制器A8根据上一次检测信号加其变化量的信号对空隙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当变化量大于阀值时,根据上一次检测信号加其阀值的信号,对空隙进行控制。
图24是表示来自第12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的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图24(a)表示来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图24(b)表示来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的变化量;图24(c)表示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
当乘箱1上升时,在移动引导装置A5沿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移动的情况下,空隙检测器A6检出台阶状变形,如图24(a)所示,来自其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发生急剧变化。这时,控制器A8定常观察来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的变化量。检测信号的变化量与上一次检测信号和这一次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使用1个步骤前的上一次检测信号加变化量的信号。
在这情况下,如图24(b)所示,其变化量大于规定的阀值时,把在上一次检测信号上所加的变化量作为该规定的阀值。因此,如图24(c)所示,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所使用的控制信号无急剧变化,,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引导支持。
接着,说明本发明第13实施例。图25是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该第13实施例的构成是,空隙检测器A6对于导轨4向乘箱1突出的3个面的每个上设置一个,使来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A7除掉高于一定频率的信号,控制器A8根据来自其低通滤波器A7的信号,控制电磁铁的磁力,使空隙一定。
在图25中,使设置在电磁铁A51附近的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A7,除去高于一定频率的信号,把除去高于一定频率的信号的的信号输入控制器A8,控制器A8控制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
图26是表示从第13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A6得到的检测信号以及在空隙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图26(a)表示从空隙检测器A6获得的检测信号;图26(b)表示来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A7所得到的信号状态。
在乘箱1的升降中,当移动引导装置A5通过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附近的情况下,检测器A6检出该台阶状变形。如图26(a)所示,该检测信号急剧变化。另一方面,使来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A7,除去来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的高频成分,如图26(b)所示,缓和了信号的急剧变化。从而,通过使来自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A7,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引导支持。
接着,说明本发明第14实施例。图27是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说明图。该第14实施例的构成是,空隙检测器A6在对着导轨4向乘箱1突出的3个面的每个上各设置1个,在空隙检测器A6上增加设置检测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的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当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检出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时,控制器A8根据在空隙检测器A6检出的上一次的检测信号进行空隙控制。
在图27中,在空隙检测器A6的附近,设置检知导轨4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的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该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由光探测器构成,而且,在导轨4的接缝附近安装断路器A10。该断路器A10要被安装成当移动引导装置A5通过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附近时,使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就其位,当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到达断路器A10位置时,通过检测其断路器A10检出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
图28是表示来自第14实施例的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以及在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的特性图。图28(a)是来自检测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的空隙检测器A6的检测信号;图28(b)是来自检测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的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的检测信号;图28(c)是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的控制中使用的控制信号。
当乘箱1上升时,在移动引导装置A5通过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附近的情况下,由空隙检测器A6检出其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如图28(a)所示,检测信号发生急剧变化。另一方面,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也检出其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输出如图28(b)所示的检测信号。即,当检测器A9达到安装在导轨4上的断路器A10的位置时,如图28(b)所示,断开来自作为光探测器的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的光信号,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探测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
控制器A8在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探测导轨4的台阶状变形情况下,在电磁铁A51和导轨4的空隙控制中,不使用空隙检测器A6本次检测的信号,而使用空隙检测器A6上次检测的检出信号,即使用在一个步骤前控制中所用的信号。从而,如图28(c)所示,空隙控制中所使用的控制信号无急剧变化,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引导支持。
还有在以上说明中,作为探测导轨4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的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虽然要使用光探测器,但是,如图29所示,只要设置机械开关A11,通过该开关A11接触突出部A12检测台阶状变形也行。该开关A11设置在电磁铁A51的空隙检测器A6附近,并且,在导轨4的接缝的附近,保持台阶和开关A11的位置关系地配置突出部A12。
即,保持配置开关A11和突出部A12的位置关系,使得当移动引导装置A5通过导轨4的接缝附近时,利用突出部A12,开关A11参与转换,探测导轨4的接缝。从而,可获得与作为光探测器的台阶状变形检测器A9同样的效果。
图3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15实施例的图。
如图30(a)所示,用不同方式形成在中央配置由具有向导轨侧突出的突出部的磁性体,这里由铁芯组成的磁轭部B51b-1,和配置在其两端侧,并且,顶端彼此向导轨突出,由形成磁极部的铁芯组成的侧角部B51b-2分别不同地形成,如图30(b)所示,在两侧脚部B51b-2从其后端侧插入用别的方式预绕的线圈B51a,其后如图30(c)所示,两侧脚部B51b-2与磁轭部B51b-1紧挨着用螺栓连接,使得整体成为3字形。然后,通过机械加工使对着两侧脚部B51b-2的导轨的磁极部顶端最后定尺寸,制成整体机构结构的移动引导装置的电磁铁B51。
这样,电磁铁B51的各线圈B51a的装入操作,由于在螺栓连接前只要插入直线状两侧脚部B51b-2就行,所以装入制造容易。
此外,在第15实施例中,虽然磁轭部B51b-1和两侧脚部B51b-2用螺栓连接,但用焊接和粘接的方法也行。
图31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的第16实施例的图。
如图31(a)所示,由磁性体,这里由铁芯整体形成具有在中央部向导轨侧突出的突出部的磁轭部B51b-1,和设置在该磁轭部B51b-1两端侧的直线状的侧脚部B51b-2,在该状态下,如图31(b)所示,在直线状的侧脚部上插入用其它方式预先绕好的线圈B51a,其后,如图31(c)所示,使其端面彼此相对地配置在侧脚部端部上用其他方式成形的磁极部件B51c,同时通过拧紧螺栓连接,最后通过机械加工给磁极部件B51c定尺寸,制造整体成形的移动引导装置的电磁铁B51。
象该电磁铁B51的各线圈B51a的装入操作由于只要在磁极部件B51c螺栓连接前在直线状的侧脚部分插入线圈就行,所以,与第15实施例一样装入制造容易。
此外,在第16实施例中,虽然在侧脚部B51b-2的顶端部用螺栓连接磁极部件B51c,但也可利用焊接和粘接的方法。
图32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16实施例的图。
如图32(a)所示,由中央部由具有向里突出的突出部的层叠钢板组成的不同长度的磁轭部件B13a1、B13a2,和由配置在其两端和内侧,并且向顶端彼此相对方向突出的层叠钢板组成的不同长度的侧脚部件B13b1、B13b2构成,如图32(b)、(c)所示,利用不同长度的磁轭部件B13a1、B13a2交替,还有不同长度的侧脚部件B13b1、B13b2分别交替层叠,用另一种方式成形磁轭部B51b-1以及两侧脚部B51b-2,接着在两侧脚部B51b-2上从其后侧插入预先用另一种方式卷绕的线圈B51a。
插入线圈B51a之后,如图32(c)所示,使磁轭部B51b-1和两侧脚部B51b-2组合,从磁轭部B51b-1的背面侧,即从乘箱装配侧用非磁性材料组成的夹具B52固定,卡住包括磁轭部B51b-1以及两侧脚部B51b-2装配部的上下面部。
并且,最后通过机械加工确定形成在两侧脚部B51b-2顶端部的磁极端部B51c的尺寸,制造整体形成的移动引导装置的电磁铁51。
象该电磁铁B51各线圈B51a的组装操作,由于在与磁轭部B51b-1装配之前在两侧脚部B51b-2只要插入线圈就行,所以易于装配制造。
还有,在第17实施例中,由于用许多层叠钢板B13构成磁轭部B51b-1和两侧脚部B51b-2,所以,与第15、16实施例相比,其优点是,减少了电磁铁B51的涡流等的电气损耗。
图33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的第18实施例。
如图33(a)所示,整体形成在中央部由具有向内突出的突出部的层叠钢板组成的磁轭部件B13a和设置在该磁轭部件B13a两端侧的直线状侧脚部件B13b,如图33(b)所示,通过使磁轭部件B13a和侧脚部件B13b层叠,整体构成磁轭部B51b-1和两侧脚部B51b-2,在该状态下,在直线状的侧脚部插入用另外方式预先卷绕的线圈B51a,其后,如图33(c)所示,从磁轭部B51b-1的背面侧即乘箱安装侧,用非磁性材料组成的夹具52固定,夹住磁轭部B51b-1的上下面部。
其后,用另外方式在层叠由钢板组成的磁极部件B13c形成的磁极部B51c上设置的窗口部中分别插入在侧脚部B51b-2的顶端部形成的凸部,并固定。在该情况下的构成是,磁极部B51c的端面彼此相对。最后,通过机械加工确定与磁极部B51c与导轨相对的顶端部的尺寸,制造整体成形的移动引导装置的电磁铁B51。
象该电磁铁B51的各线圈B51a的组装操作,在把形成于两侧脚部B51b-2的顶端部的凸部插入磁极部B51c的窗口部之前,由于向两侧脚部B51b-2的直线状部可插入线圈B51a,所以易于装配制造。
并且,在第18实施例中,由于磁轭部B51b-1和与其成整体的两侧脚部B51b-2由层叠许多叠层钢板形成,所以与第15、16实施例相比,其优点是与第17实施例一样使电磁铁B51的涡流等电气损失减少。
如以上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能够容易地制造安装在乘箱上的移动引导装置的电磁铁,可谋求降低制造时间以及成本,而且,控制器得到简化,调整容易。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当移动引导装置通过导轨的接缝等的台阶状变形附近时,即便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在电磁铁和导轨的空隙控制中使用的信号也不急剧变化。从而,能顺利且稳定地作电梯乘箱引导支持,实用效果明显。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在电磁铁的两侧脚部上装入线圈的装配操作容易,制造中的相关时间及成本降低,实用效果明显。
Claims (22)
1.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备有这样的磁力产生机构,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磁力与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所述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所述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铁铁芯作成矩形3字形,所述励磁线圈安装在铁芯的两磁极部,所述电梯移动引导装置还包括空隙检测器,在所述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所述电磁铁磁性体部和所述导轨间的空隙;控制器,根据所述空隙检测器中任一个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得所述空隙大小一定。
2.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备有这样的磁力产生机构,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磁力与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所述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所述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将所述磁铁铁芯作成E字形,把所述电磁铁铁芯的两侧方脚部的顶端部作为磁极部,在其侧方脚部安装所述励磁线圈,使所述导轨与电磁铁铁芯的磁极部相对的部分作成朝着磁极部突出的凸状,所述电梯移动引导装置还包括空隙检测器,在所述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所述电磁铁磁性体部和所述导轨间的空隙;控制器,根据所述空隙检测器中任一个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得所述空隙大小一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把所述电磁铁铁芯作成使薄硅钢片叠层的层叠铁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把所述电磁铁铁芯作成使薄硅钢片叠层的层叠铁芯,用止动机构把独立形成的层叠铁芯型磁极部安装固定在所述电磁铁铁芯侧方脚的顶端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在矩形3字形或E字形电磁铁铁芯的磁路中插入永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设有控制装置,从电梯站台来看,在电梯箱左右成对地配设所述电梯移动引导装置,进行把所述各磁力产生机构和相应的导轨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控制成一定值的操作量运算,并且,进行把所述各磁力产生机构和相应的导轨之间左右方向的间隙控制成一定值的操作量运算,加上用于控制所述前后方向间隙的操作量,再在该加算值上加上偏置量,把最后得到的加法值变换成相应的电流,在相应的两个励磁线圈中,作反极性导通,以便分别对乘箱作位置修正和震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在与3字形或E字形电磁铁铁芯的与所述导轨顶端面相对的中央脚构成的磁极上,卷绕第三励磁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三励磁线圈中流动一定的偏置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根据电磁铁铁芯的磁极部和与其相对的导轨之间的间隙变化,控制在所述第三励磁线圈中流动的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在三个励磁线圈中,偏置电流仅在所述第三励磁线圈中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使连接到矩形3字形电磁铁铁芯的两侧方脚顶端部,与所述导轨侧面相对的两磁极部作成异体分离型结构,以不组装所述两磁极部的状态在各侧方脚上安装励磁线圈之后,在所述电磁铁铁芯上装配固定所述两磁极部,完成3字形电磁铁铁芯的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电磁铁铁芯的分离处倾斜地设置在铁芯角部的对角线上。
13.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磁力与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引导所述乘箱移动,所述磁力由一个磁力产生机构产生,所述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所述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备有:两个空隙检测器,在所述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所述电磁铁磁性体部和所述导轨间的空隙;控制器,根据所述两个空隙检测器中任一个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得所述空隙大小一定,在其中一个检测信号发生急剧变化时,转换成来自另一个所述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所述空隙大小保持一定,将所述磁铁铁芯作成E字形,或矩形3字形。
14.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电磁铁的磁力与所述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引导所述乘箱移动,所述磁力由一个磁力产生机构产生,所述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所述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备有:三个空隙检测器,在所述乘箱升降方向分别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所述电磁铁磁性体部和所述导轨间的空隙;控制器,根据所述三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中的中心值,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得所述空隙大小一定,将所述磁铁铁芯作成E字形,或矩形3字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取代所述3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中的中心值,根据所述3个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平均值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所述空隙固定。
16.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电磁铁的磁力与所述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引导所述乘箱移动,所述磁力由一个磁力产生机构产生,所述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所述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备有:空隙检测器,在所述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所述电磁铁磁性体部和导轨间的空隙;控制器,当所述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变化量在规定的阀值以下时,则根据在上一次的检测信号上加其变化量的信号,当一个所述变化量超过阀值时,则根据在上一次的检测信号上加其阀值的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得所述空隙大小一定,将所述磁铁铁芯作成E字形,或矩形3字形。
17.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电磁铁的磁力与所述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引导所述乘箱移动,所述磁力由一个磁力产生机构产生,所述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所述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备有:空隙检测器,在所述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所述电磁铁磁性体部和导轨间的空隙;低通滤波器,输入来自所述空隙检测器的检测信号,除掉高于一定频率的信号;控制器,根据来自所述低通滤波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所述空隙一定,将所述磁铁铁芯作成E字形,或矩形3字形。
18.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将一个端部固定在沿着在升降通道中安装的导轨进行升降的乘箱上,其他端部利用电磁铁的磁力与所述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引导所述乘箱移动,所述磁力由一个磁力产生机构产生,所述磁力产生机构设置具有公共电磁铁铁芯的一对励磁线圈的一对磁极部,同时所述磁极部与导轨相对,通过该导轨形成磁路,其特征是,备有:空隙检测器,在所述乘箱升降方向保持一定间隔配设,检测所述电磁铁磁性体部和所述导轨间的空隙;台阶状变形检测器,检测所述导轨的台阶状变形;控制器,当所述台阶状变形检测器检出所述导轨的台阶状变形时,根据用所述空隙检测器检出的上一次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使所述空隙大小不变,将所述磁铁铁芯作成E字形,或矩形3字形。
19.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移动引导装置的一个端部固定在电梯乘箱上,其他端部设置成相对沿着升降通道安装的导轨保持空隙,并且,由把所述导轨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一对电磁铁构成,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获得所述电磁铁:第一步骤,用不同方式形成具有在中央部向所述导轨侧突出的突出部的磁轭部,和设置在该磁轭部两侧,并且顶端向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形成磁极部的侧脚部;第二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之后,在所述两侧脚部从其后端侧分别安装线圈;第三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之后,使所述磁轭部和两侧脚部连接。
20.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移动引导装置的一个端部固定在电梯乘箱上,同时其他端部设置成相对沿着升降通道安装的导轨保持空隙,并且,由把所述导轨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一对电磁铁构成,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得到所述电磁铁:第一步骤,整体形成具有在中央部向所述导轨侧突出的突出部的磁轭部,和设置在该磁轭部两侧的直线状侧脚部;第二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之后,在所述直线状两侧脚部安装线圈;第三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之后,在所述两侧脚部的端部使以不同方式成形的磁极部件彼此相对地连接。
21.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移动引导装置的一个端部固定在电梯乘箱上,同时其他端部设置成相对沿着升降通道安装的导轨保持空隙,并且,由把所述导轨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一对电磁铁构成,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获得所述电磁铁:第一步骤,利用中央部具有向内突出的叠层板形成的大小不同的磁轭部件,和与该磁轭部件的两端在其内侧相交配置,并且由顶端向彼此相对方向突出的叠层板组成长度不同的侧脚部件,用其他方式分别使磁轭部和两侧部层叠;第二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之后从所述两侧脚部后端侧分别装入线圈;第三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之后,使所述磁轭部和两侧脚部组合;第四步骤,在该第三步骤之后,利用从所述磁轭部的所述乘箱安装侧固定磁轭部和两脚部的组合部的非磁性体组成的夹具,进行固定。
22.一种电梯移动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移动引导装置的一个端部固定在电梯乘箱上,同时其他端部设置成相对沿着升降通道安装的导轨保持空隙,并且,由把所述导轨作为原磁路的一部分的一对电磁铁构成,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获得所述电磁铁:第一步骤,使由中央部具有向内突出的突出部的多个叠层板组成的磁轭部件以及在该磁轭部件的两端侧整体成形的直线状侧脚部件层叠,形成磁轭部以及两侧脚部;第二步骤,在该第一步骤之后,在所述两侧脚部装入线圈;第三步骤,在该第二步骤之后,利用从所述磁轭部的所述乘箱安装侧固定磁轭部的非磁性体组成的夹具进行固定;第四步骤,在该第三步骤之后,使在所述两侧脚部顶端部用其他方式叠加层叠钢板形成的磁极部件彼此相对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39132/97 | 1997-02-24 | ||
JP039132/1997 | 1997-02-24 | ||
JP3913297A JPH10236748A (ja) | 1997-02-24 | 1997-02-24 | エレベータの走行案内装置 |
JP247563/1997 | 1997-08-29 | ||
JP247563/97 | 1997-08-29 | ||
JP24756397A JPH1171067A (ja) | 1997-08-29 | 1997-08-29 | エレベータの走行案内装置 |
JP246866/1997 | 1997-09-11 | ||
JP246866/97 | 1997-09-11 | ||
JP24686697A JPH1187162A (ja) | 1997-09-11 | 1997-09-11 | エレベータの走行案内装置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0806A CN1210806A (zh) | 1999-03-17 |
CN1111501C true CN1111501C (zh) | 2003-06-18 |
Family
ID=27290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077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1501C (zh) | 1997-02-24 | 1998-02-24 | 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9980071650A (zh) |
CN (1) | CN1111501C (zh) |
TW (1) | TW44243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89467B2 (en) | 2018-05-08 | 2021-01-1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Synchronization based on distance of magnet assembly to rail |
US11485610B2 (en) | 2018-02-15 | 2022-11-0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safety actuator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66744B2 (ja) * | 2003-08-08 | 2009-05-20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案内装置 |
JP2010260677A (ja) * | 2009-05-01 | 2010-11-18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磁気ガイド装置 |
JP5773667B2 (ja) * | 2011-01-31 | 2015-09-02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磁石ユニット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磁気ガイド装置 |
EP3388709B1 (de) * | 2017-04-13 | 2021-01-06 | Wölfel Engineering GmbH & Co. KG. | 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
EP3587327B1 (en) | 2018-06-28 | 2020-10-14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ctronic safety actuator electromagnetic guidance |
CN109573782B (zh) * | 2018-12-21 | 2023-12-12 | 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导靴以及使用该电磁导靴的电梯导向系统 |
JP7299107B2 (ja) * | 2019-08-23 | 2023-06-27 |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 搬送台車用のガイド機構、及び仕分けコンベヤ |
-
1998
- 1998-02-23 TW TW087102548A patent/TW44243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02-24 KR KR1019980005744A patent/KR1998007165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8-02-24 CN CN98107707A patent/CN11115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85610B2 (en) | 2018-02-15 | 2022-11-0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safety actuator |
US10889467B2 (en) | 2018-05-08 | 2021-01-1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Synchronization based on distance of magnet assembly to rai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9980071650A (ko) | 1998-10-26 |
CN1210806A (zh) | 1999-03-17 |
TW442436B (en) | 2001-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9374C (zh) | 电梯车厢的主动磁导向系统 | |
CN1111501C (zh) | 电梯移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97096C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00337389C (zh) | 集中绕线式无刷直流电动机 | |
CN1120123C (zh) | 牵引型电梯设备 | |
CN1248272C (zh) | 电磁开关设备 | |
CN1122985C (zh) | 物镜驱动装置和采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装置 | |
CN1210860C (zh) | 永久磁铁同步电动机 | |
CN1306532C (zh) | 操作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及具有该操作装置的开闭装置 | |
CN1180969C (zh) | 用于电梯轿厢的主动引导系统 | |
CN1187779C (zh) | 用于断路器的断续器 | |
CN1277704C (zh) | 锁定机构、变速杆装置以及换挡锁定单元 | |
CN1286250C (zh) | 转子及同步感应电动机和风扇马达及压缩机和空调及冰箱 | |
CN1142660A (zh) | 物镜驱动装置和使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光学传感器 | |
CN1667484A (zh) | 抗抖动装置 | |
CN1303091A (zh) | 透镜驱动装置 | |
CN1167601C (zh) | 电梯装置 | |
CN1554001A (zh) | 带换档位置检测装置的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动力传动系 | |
CN1906831A (zh) | 无铁芯型线性马达 | |
CN1372785A (zh) | 零件识别方法及装置和零件安装方法及装置 | |
CN1225829C (zh) | 内转子电动机及磁盘装置 | |
CN101032064A (zh) | 电枢、旋转电机、直流电动机以及无刷电动机 | |
CN1256546A (zh) | 电源装置及通过该电源装置工作的携带式电子机器 | |
CN1186769C (zh) | 物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44392A (zh) | 电磁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