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9383B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9383B
CN111149383B CN201880062916.6A CN201880062916A CN111149383B CN 111149383 B CN111149383 B CN 111149383B CN 201880062916 A CN201880062916 A CN 201880062916A CN 111149383 B CN111149383 B CN 111149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packets
service
ppp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29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9383A (zh
Inventor
睦荣中
姜贤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49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9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9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9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准第5代(5G)或5G通信系统,其提供来支持超过诸如长期演进(LTE)等第4代(4G)通信系统的较高数据速率。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分组的设备和方法。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器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服务质量(QoS)信息或服务类型来映射参数;基于所述参数确定是否复制分组;当确定要复制所述分组时,复制所述分组;并且将复制分组发送到接收器。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部署第4代(4G)通信系统以来不断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了改进的第5代(5G)或准5G通信系统。因此,所述5G或准5G通信系统还称为“超4G网络”或“后期长期演进(LTE)系统”。
5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更高频率(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下实施的以便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小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且增大发送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形成、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大型天线技术。
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基于先进的小型小区、云无线电访问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装置到装置(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同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等,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正在进行。
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了混合频移键控(FSK)和正交调幅(FQAM)以及滑动窗叠加编码(SWSC)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以及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作为高级接入技术。
在5G系统中,考虑将分组复制技术作为一种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根据分组复制技术,发送器可以通过复制一个分组来产生多个分组,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发送分组。这旨在为数据丢失的情况做准备。因此,正在讨论将分组复制技术引入5G系统的详细过程。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讨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分组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器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根据服务质量(QoS)信息或服务类型来映射参数;基于所述参数确定是否复制分组;如果确定要复制所述分组,则复制所述分组;并且将复制分组发送到接收器。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器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分组复制配置信息;从发送器接收两个或更多个分组;并且基于所述分组复制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分组是否是复制分组。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器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收发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服务质量(QoS)信息或服务类型来映射参数;基于所述参数确定是否复制一个分组;如果确定要复制所述分组,则复制所述分组;并且通过控制所述收发器将复制分组发送到接收器。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器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收发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获得分组复制配置信息;通过控制所述收发器来从发送器接收两个或更多个分组;并且基于所述分组复制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分组是否是复制分组。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器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确定用于分组可靠性的参数;基于所述参数确定是否复制一个分组;如果确定要复制所述分组,则复制所述分组;并且将复制分组发送到接收器。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器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发送器接收两个或更多个分组;确定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分组是否是复制分组;并且如果确定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分组是复制分组,则执行分组重新排序。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器或接收器的操作方法。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一种设备和方法使得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分组。
通过本公开可获得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配置。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基站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中的分组复制配置的逻辑层次结构。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映射到一个PDCP实体的发送器装置的配置。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映射到一个PDCP实体的接收器装置的配置。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中在LTE系统中可用的参数。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QoS参数中在5G系统中可用的参数。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接收器中配置PDCP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PDCP层中执行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接收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PDCP层中执行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RLC层中配置分组复制的逻辑层次结构。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将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标识符(ID)映射到一个RRC实体的发送器装置的配置。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将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ID映射到一个RRC实体的接收器装置的配置。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RLC复制期间操作接收器装置中的RLC窗口和RLC窗口定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接收器中配置RLC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RLC层中处理复制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接收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RLC层中处理复制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PHY/MAC层中配置分组复制的逻辑层次结构。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将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映射到一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发送器装置的结构。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将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映射到一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接收器装置的结构。
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接收器中配置PHY/MAC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PHY/MAC层中处理复制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接收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PHY/MAC层中处理复制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在所述操作中,接收器使用从发送器发送的复制信息来处理复制分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在上下文中绝对不同,否则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除非另有限定,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这些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中的上下文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除非在本公开中明确限定,否则不应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过分正式的含义。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在本公开中限定的术语也不应被解释为排除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设备和方法。具体地,本公开描述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分组复制技术来发送分组的技术。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便于解释,与通信方案有关的术语、与信号有关的术语、与信息有关的术语、与网络实体有关的术语、与设备的组件有关的术语等是说明性词语。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下文所述的术语,并且可以使用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将基站101和102以及终端121、123、125、127和129图示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无线信道的节点的部分。
基站101和102是提供对终端121、123、125、127和129的无线访问的网络基础设施。基站101或102具有基于可以发送信号的距离而被限定为特定地理区域的覆盖范围。基站101或102可以被称为“接入点(AP)”、“eNodeB(eNB)”、“第5代(5G)节点”、“无线点”、“发送/接收点(TRP)”或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以及“基站"
终端121、123、125、127和129中的每一个是用户所使用的装置,并且经由无线信道与基站101和102进行通信。在一些情况下,终端121、123、125、127和129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用户不参与的情况下操作。也即,终端121、123、125、127和129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用于执行机器类型通信(MTC)的装置,并且可以不由用户携带。终端121、123、125、127和129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站”、“订户站”、“远程终端”、“无线终端”或“用户装置”或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以及“终端”。
参考图1,示出了通信的各种示例。例如,可以在基站101与终端121之间进行通信。作为另一示例,可以执行使用任何两个终端之间的直接链路的通信。也即,可以在基站101的服务范围内的两个终端121和123之间进行使用直接链路的通信,可以在基站101的服务范围内的终端121与基站服务范围之外的终端125之间进行使用直接链路的通信,并且可以在基站101的服务范围之外的两个终端125和127之间进行使用直接链路的通信。可替代地,可以在分别属于不同基站101和102的服务范围内的终端121和129之间执行使用直接链路的通信。
为了进行使用直接链路的通信,终端121、123、125、127和129可以使用智能运输系统(ITS)频带(例如,5.9GHz),而不是使用基站101和102的频率资源。基站101的服务范围内的终端121和123可以配置用于基站101的通信的参数,基站102的服务范围内的终端129可以配置用于基站102的通信的参数,并且位于基站101的服务范围之外的终端125和127可以根据预定配置进行操作。
在本公开中,终端121、123、125和127可以在彼此执行通信时用作发送器或接收器。发送器和接收器的角色不是固定的,但可以是可变的。例如,终端121可以在特定时间内用作发送器,并且可以在另一时间用作接收器。可替代地,终端121可以在一个频带中用作发送器,并且可以在另一频带中用作接收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配置。图2所示的配置可以被认为是基站101的配置。在下文中,术语“......单元”或“......器”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被实施为硬件、软件或其组合。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配置。图2所示的配置可以被认为是基站101的配置。在下文中,术语“......单元”或“......器”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被实施为硬件、软件或其组合。
参照图2,基站包括无线通信单元210、回程通信单元220、存储单元230和控制器240。
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执行经由无线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来执行基带信号与比特流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在数据发送的情况下,无线通信单元21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产生复杂符号。在数据接收的情况下,无线通信单元210通过对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来恢复接收比特流。
另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将基带信号上变频转换为射频(RF)频带信号以经由天线发送,并且可以将经由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为此,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另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路径。此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天线元件。
就硬件而言,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数字单元和模拟单元,并且模拟单元可以根据工作功率、工作频率等包括多个子单元。数字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如上所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无线通信单元210中的全部或一些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或“收发器”。在以下描述中,经由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和接收将具有包含如上所述由无线通信单元210执行处理的含义。
回程通信单元220提供用于与网络中其他节点通信的接口。也即,回程通信单元220将从基站发送到另一节点(诸如,另一接入节点、另一基站、上节点或核心网络)的比特流转换成物理信号,并且将从另一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成比特流。
存储单元230存储数据,诸如用于基站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存储单元230可以被配置为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单元230应控制器240的请求提供存储数据。
控制器240控制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40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10或回程通信单元220发送和接收信号。控制器240向存储单元230写入数据并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数据。另外,控制器240可以执行通信标准所要求的协议栈的功能。可替代地,协议栈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单元210中。为此,控制器2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配置。图3所示的配置可以被认为是终端121、123、125、127和129中的一个的配置。在下文中,术语“......单元”或“......器”表示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施。
参照图3,终端包括通信单元310、存储单元320和控制器330。
通信单元310可以执行经由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通信单元310可以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来执行基带信号与比特流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在数据发送的情况下,通信单元310通过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来产生复杂符号。在数据接收的情况下,通信单元310通过对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来恢复接收比特流。另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将基带信号上变频转换为RF频带信号以经由天线发送,并且可以将经由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例如,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
另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路径。此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多个天线元件。就硬件而言,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例如,射频集成电路(RFIC)}。在此,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可以实施为单个封装。另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通信单元310可以执行波束形成。
此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包括低功耗蓝牙(BLE)、无线保真(Wi-Fi)、Wi-Fi千兆字节(WiGig)、蜂窝网络{例如,长期演进(LTE)}等。另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3.5Ghz或5Ghz)频带和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通信单元310如上所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通信单元310中的全部或一些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或“收发器”。在以下描述中,经由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和接收将具有包含如上所述由无线通信单元310执行处理的含义。
存储单元320存储数据,诸如用于终端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诸如配置信息的数据。存储单元320可以被配置为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单元320应控制器330的请求提供存储数据。
控制器33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30经由通信单元310发送和接收信号。控制器330向存储单元320写入数据并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数据。控制器330可以执行通信标准所要求的协议栈的功能。为此,控制器3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或者可以是处理器的一部分。另外,通信单元310和控制器330的一部分可以被称为“通信处理器(CP)”。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操作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作为发送器工作的终端(例如,终端121、终端123、终端125或终端127)的操作方法。
参照图4,在步骤401中,发送器根据QoS信息或服务类型确定参数。QoS信息可以包括QoS类别标识符(QCI)、分组延迟预算和分组错误丢失率中的至少一者。QoS信息可以根据服务类型或关于高层中(例如应用层中)的分组的信息来限定,诸如分组的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或端口号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各种方式来限定参数。所述参数可以包括关于分组传输的优先级的第一信息和关于可靠性的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条。第一信息可以基于分组传输的延迟来确定。分组传输的延迟越小,分组传输的优先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第一信息确定为更高。另外,第二信息可以基于所要求的错误率来确定,并且可以指示每个无线电承载或分组所要求的可靠性水平。分组所要求的错误率越低,可靠性水平就越高。因此,可以将第二信息确定为更高。在此,第一信息可以被称为“每个分组的ProSe优先级(PPPP)”,并且第二信息可以被称为“每个分组的ProSe可靠性(PRPP)”。
在步骤403中,发送器确定是否复制分组。换句话说,发送器基于在步骤401中确定的参数来确定是否复制分组。参数的第二信息指示与是否复制分组有关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表达为指示正值/负值(例如,1比特的标志)或恒定值的值。例如,在第二信息是标志的情况下,其可以被表达为0或1以指示是否执行分组复制。可替代地,如果第二信息是恒定值,则第二信息可以反映QoS的分组错误丢失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二信息大于或等于特定阈值,则发送器可以确定要执行分组复制。
在步骤405中,如果发送器确定要执行分组复制,则发送器复制一个分组并将两个或更多个复制分组发送到接收器。可以通过执行载波聚合(CA)的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来发送两个或更多个复制分组。也即,可以通过不同的分量载波将各个复制分组发送到接收器。
如果发送器没有确定要执行分组复制,则在步骤407中,发送器将一个分组发送到接收器作为正常分组传输。换句话说,发送器将一个原始分组发送到接收器,而无需分组复制。
发送器可以基于通过消息的配置或预先配置来激活或禁止用于侧链路的分组的复制。可以通过消息配置或预先配置用于支持侧链路分组复制的第二信息,即PRPP阈值。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作为接收器工作的终端(例如,终端121、终端123、终端125或终端127)的操作方法。
参照图5,在步骤501中,接收器获得分组复制配置信息。分组复制配置信息包括用于确定是否应用分组复制的至少一个参数。根据各种实施例,分组复制配置信息可以是服务的QoS相关信息,或者可以包括从发送器接收的控制信息。
在步骤503中,接收器确定是否执行了分组复制。也即,接收器确定发送器是否使用分组复制来发送分组。例如,如果分组复制配置信息包括服务的QoS相关信息,则接收器可以根据与发送器相同的规则、基于QoS相关信息来确定是否执行了分组复制。作为另一示例,在分组复制配置信息包括从发送器接收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接收器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确定是否执行了分组复制。
在步骤505中,接收器根据分组复制处理接收的分组。例如,如果接收到的分组包含尚未接收的数据,则接收器将处理所述分组。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的分组包括已接收的数据,则接收器丢弃所述分组。也即,接收器可以处理复制分组中的较早到达接收器的分组,且可以丢弃较晚到达的分组。
在步骤507中,接收器处理未复制分组。也即,在接收到未复制分组的情况下,接收器可以根据正常的分组接收过程来处理所述分组,而与分组复制无关。因此,接收器可以处理接收的未复制分组。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流程图。图6示出了基站101的操作方法。
参照图6,在步骤601中,基站产生QoS信息。换句话说,基站可以根据发送器或接收器的服务来产生QoS信息。QoS信息可以基于要在发送器或接收器中使用的应用的特性来确定。例如,可以按照表示预限定QoS类别的索引的形式产生QoS信息。
在步骤603中,基站发送QoS信息。可以在产生终端的承载或流的过程中将QoS信息发送到对应的终端。发送到终端的QoS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是否执行了分组复制。
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中,发送器或接收器可以通过RRC消息从基站接收QoS信息。也即,基站的服务区域中的发送器或接收器可以基于通过RRC消息从基站接收的QoS信息以相同的方式配置分组复制。
然而,与图6中的操作不同,发送器或接收器可以使用预定信息通过本身根据服务类型从较高层接收QoS信息,而不是从基站接收QoS信息,从而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
如图6所示,由于基站通过RRC消息以相同的方式针对其服务区域中的发送器或接收器执行分组复制配置,因此,同一基站的服务区域中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基于从基站接收的相同分组复制配置发送和接收复制分组。然而,i)在属于不同基站的服务区域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复制分组的发送和接收,或者ii)在发送器发送复制分组时执行切换的情况下复制分组的发送和接收可能造成问题,因为发送器和接收器可能具有从各基站接收到的不同的分组复制配置。在这方面,本公开提出以下实施例。
i)在不同基站服务区域内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复制分组。
在这种情况下,发送器可以基于服务类型或分组优先级信息(即PPPP)来确定分组复制配置。发送器可以向接收器发送关于分组复制的信息(诸如服务类型)、被配置用于分组复制的信息或在发送器中配置的复制信息。接收器可以基于关于由发送器确定并发送的分组复制的信息来接收从发送器发送的复制分组。
ii)发送器在发送复制分组时执行切换的情况。
由于分组复制配置在基站之间可以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切换信令将关于目标基站的分组复制配置的信息发送到发送器。例如,可以在切换过程中向终端发送分组复制配置,即,用于确定是否执行分组复制的信息或关于用于确定是否执行分组复制的标准的信息等。根据一个实施例,关于分组复制配置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用于处理切换的较高层(例如,RRC)消息中,或者可以被包括在针对分组复制配置限定的单独消息中。因此,终端可以执行关于在切换之前和之后是否执行分组复制的不同配置。
如果发送器在发送复制分组时未在目标基站中接收到关于分组复制配置的信息的情况下执行切换,则发送器根据发送器中预先配置的信息可以或可以不执行分组复制和发送。根据另一实施例,发送器可以根据切换之前的配置来确定是否执行分组复制。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系统可以支持通过终端之间的直接链路执行通信的装置到装置(D2D)通信。D2D通信是这样的通信方法,其中终端在它们之间建立直接链路,并且在不通过基站的情况下直接在它们之间发送和接收语音和数据。D2D通信可以包括诸如终端到终端通信、对等通信等方案。另外,D2D通信方案可以被应用于机器到机器(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TC)、车联万物(V2X)等。
由于数据业务的急剧增加,D2D通信被认为是解决基站负载的一种方法。例如,根据D2D通信,与常规的无线通信系统不同,可以在不通过基站的情况下在装置之间交换数据,从而减少网络过载。此外,可以预期通过引入D2D通信来达到减少基站步骤、减少参与D2D的装置的功耗、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增加网络容量、负载平衡、扩大小区覆盖范围等的效果。另外,车联万物(V2X)通信正在作为链接到D2D通信的形式进行讨论。V2X是涵盖车辆终端之间的V2V通信、车辆与其他类型的终端之间的V2P通信以及车辆与路边单元(RSU)之间的V2I通信的概念。
与上述分组复制的执行相关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由执行V2X通信的发送器和接收器来执行。特别地,可以在使用载波聚合执行V2X通信的终端之间的V2X通信期间执行上述实施例。在下文中,将描述与V2X通信相关的各种实施例。然而,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V2X通信,并且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通信。
在本公开中,V2X{车联万物(X)}中的术语“X”指示行人{车辆与个人所携带的装置(例如,行人、骑自行车的人、驾驶员或乘客所携带的手持式终端)之间的通信}(V2P)、车辆(车辆之间的通信)(V2V)、基础设施/网络{车辆与路边单元(RSU)/网络之间的通信,例如,RSU是运输基础设施实体(例如,发送速度通知的实体)}(V2I/N)等。另外,为了便于解释所提出的方法,例如,行人(或人)所拥有的装置(与V2P通信相关)将称为“P终端”,并且安装在车辆中的装置(与V2X通信相关)将称为“V终端”。此外,例如,本公开中的术语“实体”可以解释为“P终端”、“V终端”和/或“RSU(/网络/基础设施)”。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中的分组复制配置的逻辑层次结构。
在图7中,由于PDCP层执行分组复制,因此与分组复制相关的信息被发送到PDCP层,并且低于PDCP层的层以与正常分组传输中相同的方式操作。执行分组复制的层可以由稍后将描述的V2X控制器确定,可以由基站确定,或者可以由终端预先确定。
图7可以应用于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在发送器的情况下,信息和分组可以从较高层发送到较低层,而在接收器的情况下,信息和分组可以从较低层发送到较高层。
参照图7,较高层(例如应用层)可以限定根据服务类型或关于分组的信息预先配置的QoS信息,例如,分组的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或端口号中的至少一者。如上参考图4所述,QoS信息可以包括QCI、分组延迟预算和分组错误丢失率中的至少一者。V2X控制器可以是LTE系统的RRC,也可以是侧链路的ProSe功能。作为比V2X控制器更高的层的应用层可以将在应用层中使用的服务类型或QoS信息发送到V2X控制器。
V2X控制器可以根据从较高层接收到的QoS信息或服务类型来映射参数。如上参考图4所述,可以根据PPPP和PRPP中的至少一者来限定参数。
PRPP确定是否复制分组,并且可以表达为1比特标志或恒定值。在PRPP是1比特标志的情况下,它表达为0或1以直接指示分组的复制或不复制。例如,在从应用层发送到V2X控制器的QoS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6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PRPP配置为1,从而通知要执行分组复制的层(在图7的情况下,即,要执行分组复制的PDCP层)。
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PRPP可以反映QoS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例如,在从应用层发送到V2X控制器的QoS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6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PRPP表达为10-6,从而将其发送到所述层(即,PDCP层)以执行分组复制。V2X控制器可以将作为阈值的PRPP_threshold值与PRPP一起发送到PDCP层。PDCP层可以将从V2X控制器接收的PRPP与PRPP_threshold进行比较,并且如果PRPP高于PRPP_threshold,则可以执行分组复制。
另外,V2X控制器可以向PDCP层提供PDCP复制信息作为用于配置分组复制的信息。PDCP复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承载ID、PRPP或PPPP中的至少一者。在此,承载ID可以包括无线电承载ID、侧链路承载ID、Pc5承载ID或V2X数据承载ID中的至少一者。PDCP复制信息是用于配置PDCP层的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消息或预定信息从V2X控制器发送到PDCP层。
PDCP层可以使用从V2X控制器提供的信息来执行PDCP层配置,例如,映射到PDCP层的无线电承载的配置。在根据其执行PDCP分组复制的情况下,两个RLC实体可以被映射到一个PDCP实体。另外,作为较低层的RLC、MAC和PHY层可以通过V2X控制器执行内部层配置。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映射到一个PDCP实体的发送器装置的配置。
如果作为较高层的应用层发送数据,例如用户业务,则可以通过映射到用户业务的无线电承载将分组发送到PDCP实体。
V2X控制器确定无线电承载是否需要PDCP分组复制,并将确定结果发送到PDCP实体。关于复制,PDCP实体复制通过无线电承载发送的数据,并使用无线电承载将所述数据发送到两个或更多个RLC实体。因此,根据复制分组的数量,多个RLC实体被映射到一个PDCP实体。两个或更多个RLC实体通过各自不同的逻辑信道ID映射到MAC层。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RLC实体被映射到MAC层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HARQ实体通过构成载波聚合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分量载波来发送与其相对应的相应数据。
相对于同一PDCP实体复制的PDCP PDU被提交给两个不同的RLC实体,并且相应地与两个不同的侧链路逻辑信道相关联。相对于同一PDCP实体复制的PDCP PDU只能通过不同的侧链路载波发送。
参照图8,从PDCP实体通过RLC A发送的数据经由逻辑信道ID 1映射到HARQ A,并且从PDCP实体通过RLC B发送的数据经由逻辑信道ID 2映射到HARQ B。映射到HARQ A的数据被映射到作为PHY层中的分量载波的分量载波CC1,然后被发送到接收器,并且映射到HARQ B的数据被映射到作为PHY层中的分量载波的分量载波CC2,然后被发送到接收器。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映射到一个PDCP实体的接收器装置的配置。
图9中的接收器装置具有与图8的发送器装置相对应的配置。因此,两个或更多个RLC实体被映射到一个PDCP实体。
由CC 1中的接收器接收的数据被发送到HARQ A,而在CC 2中接收的数据被发送到HARQ B。通过HARQ A和HARQ B发送的数据在MAC层中被解多路复用,然后分别通过逻辑信道ID 1和逻辑信道ID 2发送到RLC A和RLC B。在此,发送到RLC A和RLC B的数据是彼此复制的数据。发送到两个或更多个RLC实体(RLC A和RLC B)的数据被发送到一个PDCP实体。
PDCP实体接收并处理复制数据中的两条或更多条。根据从各个RLC实体接收数据的顺序来执行PDCP实体的数据处理。例如,如果首先通过RLC A接收数据,然后通过RLC B接收复制数据,则对通过RLC A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发送到较高层,而通过RLC B接收的数据被丢弃。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中在LTE系统中可用的参数。图10中的参数是LTE系统中当前使用的QoS参数。
图10所示的参数构成QoS信息,并用于产生PRPP。因此,图10中的参数用于通过PRPP确定是否复制分组。QoS信息被映射到QCI,并在接入阶层(AS)层中使用。在此,基于资源类型、优先级级别、分组延迟预算和分组错误丢失率确定QCI。
参照图10,在作为示例性服务的实时游戏的情况下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3,而在V2X消息的情况下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2。由于当比较两种服务时实时游戏中的分组错误丢失率更低,因此可以对实时游戏执行分组复制。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QoS参数中在5G系统中可用的参数。图11中的参数是5G新无线电(NR)系统中当前使用的QoS参数。
与图10中的参数相同,图11中的参数也构成QoS信息,并用于产生PRPP。QoS信息被映射到5G QoS标识符(5QI),并在AS层中使用。在此,基于资源类型、优先级级别、分组延迟预算、分组错误丢失率和默认平均窗口来确定5CI。
参照图11,在作为示例性服务内容的对话式视频的情况下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3,而在非对话式视频的情况下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6。由于当比较两种服务时非对话式视频中的分组错误丢失率更低,因此可以对非对话式视频执行分组复制。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接收器中配置PDCP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V2X控制器可以使用从较高应用层接收的QoS信息(例如,分组错误丢失率等)来产生PDCP复制信息(1201)。V2X控制器可以向PDCP层提供用于配置分组复制的PDCP复制信息(1203)。PDCP复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承载ID、PRPP或PPPP中的至少一者。在此,承载ID可以包括无线电承载ID、侧链路承载ID、PC5承载ID以及V2X数据承载ID中的至少一者。
如上参考图7所述,PRPP可以由1比特标志或恒定值表示。在PRPP是1比特标志的情况下,它直接指示分组的复制或不复制。另外,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作为阈值的PRPP_threshold值与PRPP一起发送到PDCP层。PDCP层可以将从V2X控制器接收的PRPP与PRPP_threshold进行比较,并且如果PRPP高于PRPP_threshold,则可以执行分组复制。
另外,V2X控制器可以向PDCP层提供用于配置分组复制的PDCP复制信息。
此外,PDCP层可以使用从V2X控制器提供的信息来配置PDCP层(1205)。例如,如果通过PDCP复制信息确定分组复制,则将两个RLC实体映射到一个PDCP实体。因此,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可以被映射到每个无线电承载ID。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PDCP层中执行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作为较高层的应用层可以将用户业务作为数据发送到PDCP层。PDCP层从较高层接收其中发生用户业务的分组或激活无线电承载(1301)。PDCP实体可以标识在较高层中产生的分组或由较高层激活的无线电承载,然后可以标识是否执行分组复制(1303)。在此,无线承载由V2X控制器预先配置。
在PDCP实体执行分组复制的情况下,一个PDCP实体将相同的数据发送到两个或更多个RLC实体(1305)。另一方面,在PDCP实体不执行分组复制的情况下,将一个PDCP实体映射到一个RLC实体并向其发送数据(1307)。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接收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PDCP层中执行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的接收器的操作流程与图13中的发送器的操作流程相对应。
PDCP层从较低层(例如RLC层)接收数据(1401)。
在检查从RLC接收到的逻辑信道之后,PDCP可以标识是否已经对分组执行了PDCP分组复制(1403)。在此,复制逻辑信道或不复制逻辑信道的配置由V2X控制器预先执行。
如果接收到已经执行了PDCP分组复制的分组,则PDCP处理所述复制分组并将其发送到较高层(1405)。例如,可以使用复制分组来执行重新排序。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尚未执行PDCP分组复制的分组,则PDCP可以处理未复制分组,然后可以将其发送到较高层(1407),例如应用层。
为了接收V2X侧链路通信,在接收器的PDCP层中执行分组复制检测。PDCP层中还支持重新排序功能,并且在PDCP层中配置重新排序定时器的方法取决于接收器的实现方式。存在应用于专用于侧链路分组复制的侧链路逻辑信道的特定逻辑信道标识。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RLC层中配置分组复制的逻辑层次结构。
较高层(例如应用层)可以限定根据服务类型或关于分组的信息预先配置的QoS信息,例如,分组的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或端口号中的至少一者。QoS信息可以包括QCI、分组延迟预算和分组错误丢失率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可以映射到图10或图11中的参数。V2X控制器可以是LTE系统的RRC,也可以是侧链路的ProSe功能。作为比V2X控制器更高的层的应用层可以将在应用层中使用的服务类型或QoS信息发送到V2X控制器。
V2X控制器可以根据从较高层接收到的QoS信息或服务类型来映射参数。如上参考图4所述,可以根据稍后将描述的PPPP或PRPP或V-UM(未确认模式)RLC窗口定时器或逻辑信道ID值中的至少一者来限定参数。
PRPP确定是否复制分组,并且可以表达为1比特标志或恒定值。在PRPP是1比特标志的情况下,它直接指示分组的复制或不复制。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PRPP可以反映分组错误丢失率。在从应用层发送到V2X控制器的QoS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6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PRPP表达为10-6,从而将其发送。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作为阈值的PRPP_threshold值与PRPP一起发送到PDCP层。PDCP层可以将从V2X控制器接收的PRPP与PRPP_threshold进行比较,并且如果PRPP高于PRPP_threshold,则可以执行分组复制。
由于V2X是基于广播,因此不可能引入确认(Ack)反馈。因此,在RLC重传方法中,V2X只能使用UM模式,而不能使用包括Ack的确认模式(AM)。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操作窗口的方法,即使所述窗口处于UM模式,它也好像处于AM模式。具体地,在AM模式下的窗口基于尚未接收到的分组中具有最早编号的分组而移动。然而,在V2X中使用AM模式下的窗口的情况下,由于未接收到Ack反馈,窗口可能不会连续移动。因此,本公开提出了限定定时器,并且如果定时器到期,则强制移动窗口。考虑到延迟,可以根据PPPP来配置定时器的到期时间。因此,如果优先级高,则可以将定时器配置为较短,并且可以快速移动窗口。在本公开中,用于V2X的UM中的新定时器被限定为“V_UM RLC窗口定时器”。另外,将根据V_UM RLC窗口定时器好像在AM模式下操作的窗口限定为“V_UM RLC窗口”。此外,将针对V2X使用V_UM RLC窗口定时器的新RLC UM操作限定为“V_UM RLC操作”。
如上所述,可以提供PPPP作为用于配置V_UM RLC窗口定时器的参数。可以根据PPPP的索引值来配置定时器的值。例如,如果PPPP索引为1,则V_UM RLC窗口定时器可以配置为100ms。如果PPPP索引为2,则V_UM RLC窗口定时器可以配置为200ms。
V2X控制器可以向RLC提供用于配置分组复制的RLC复制信息。RLC复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承载ID、PRPP、PPPP、LCID或V_UM RLC窗口定时器中的至少一者。在此,承载ID可以包括无线电承载ID、侧链路承载ID、Pc5承载ID或V2X数据承载ID中的至少一者。RLC复制信息是用于配置RLC层的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消息或预定信息从V2X控制器发送到RLC层。
RLC层可以使用由V2X控制器提供的RLC复制信息来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执行配置。例如,在使用由V2X控制器确定的、由基站确定的或由终端预先确定的方法执行RLC分组复制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ID映射到一个RLC实体。因此,作为配置的示例,可以通过在LTE系统中处理分组的方法来配置PDCP、MAC和PHY层。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将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ID映射到一个RRC实体的发送器装置的配置。
如果作为较高层的应用层发送数据,例如用户业务,则可以通过映射到用户业务的无线电承载将分组发送到PDCP。PDCP层将分组发送到RLC实体。RLC实体可以执行在图15限定的V_UM RLC操作。稍后将参考图18进行V_UM RLC操作的详细描述。
在RLC层中,由V2X控制器预先配置是否要对来自PDCP的数据执行分组复制。因此,通过RLC将通过对应的无线电承载接收到的数据映射到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ID,并发送到MAC层。
在MAC层中将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逻辑信道ID映射到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HARQ。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HARQ实体通过构成载波聚合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分量载波来发送各自对应的数据。例如,通过逻辑信道1接收的数据被映射到HARQ A,而通过逻辑信道2接收的数据被映射到HARQ B在此,HARQ A被映射到CC 1,然后在PHY层中发送,而HARQ B被映射到CC 2,然后被发送。CC 1和CC 2是一起执行载波聚合的分量载波。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将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ID映射到一个RRC实体的接收器装置的配置。
图17中的接收器装置具有与图16的发送器装置相对应的配置。因此,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被映射到一个RLC实体。
由CC 1中的接收器接收的数据被发送到HARQ A,而在CC 2中接收的数据被发送到HARQ B。通过HARQ A和HARQ的数据在MAC层中被解多路复用,然后通过逻辑信道ID 1和逻辑信道ID 2发送到RLC。通过一个RLC接收到的两条或更多条复制数据经由重新排序发送到PDCP实体。由PDCP实体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更高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发送到更高层。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RLC复制期间操作接收器装置中的RLC窗口和RLC窗口定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RLC实体可以根据通过V2X控制器接收的信息来配置V_UM RLC窗口定时器(1801)。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RLC实体通过V2X控制器接收PPPP,则PPPP可以指示优先级索引,并且可以将PPPP索引映射到V_UM RLC窗口定时器的值。例如,如果PPPP索引为1,则V_UM RLC窗口定时器可被配置为100ms,并且如果PPPP索引为2,则V_UM RLC窗口定时器可被配置为200ms。
作为另一实施例,如果RLC实体接收由V2X控制器确定的V_UM RLC窗口定时器,则RLC实体可以照原样应用接收到的V_UM RLC窗口定时器的值。
RLC实体接收分组(1803),并且可以根据分组的接收状态如下操作。
i)在RLC实体未能接收到连续分组的情况下(1805)
将V_UM RLC窗口移动到尚未接收到的分组中具有最早分组号的分组(1811),启动V_UM RLC窗口定时器(1813),并且再次接收RLC分组。
ii)在RLC实体未能接收到连续分组并且V_UM RLC窗口定时器到期的情况下(1807)
基于尚未接收到的分组中的最早分组号,将V_UM RLC窗口移动到尚未接收到的分组之后的分组中(1815),启动V_UM RLC窗口定时器(1813),并且再次接收RLC分组。
iii)在RLC实体未能接收到连续分组并且在V_UM RLC窗口定时器到期之前接收未被接收的分组的情况下(1809)(例如,在接收尚未接收到的分组的复制的情况下)。
将V_UM RLC窗口移动到尚未接收到的分组中具有最早分组号的分组(1811),启动V_UM RLC窗口定时器(1813),并且再次接收RLC分组。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接收器中配置RLC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V2X控制器可以使用从较高应用层接收的QoS信息(例如,分组错误丢失率等)来产生RLC复制信息(1901)。V2X控制器可以向RLC层提供用于配置分组复制的RLC复制信息(1903)。RLC复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承载ID、PRPP、PPPP或V_UM窗口定时器中的至少一者。在此,承载ID可以包括无线电承载ID、侧链路承载ID、PC5承载ID或V2X数据承载ID中的至少一者。
PRPP可以由1比特标志或恒定值表示。在PRPP是1比特标志的情况下,它直接指示分组的复制或不复制。另外,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PRPP可以反映分组错误丢失率。在从应用层发送到V2X控制器的QoS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6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PRPP表达为10-6,从而将其发送。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作为阈值的PRPP_threshold值与PRPP一起发送到PDCP层。PDCP层可以将从V2X控制器接收到的PRPP与PRPP_threshold进行比较,并且如果PRPP高于PRPP_threshold,则可以执行分组复制。
PPPP可以被表示为索引,或者可以被表示为对应于PPPP的V_UM RLC窗口定时器的值,代替PPPP。
V2X控制器可以提供用于在RLC层中配置分组复制的RLC复制信息。
此外,RLC层可以使用从V2X控制器提供的信息来配置RLC层(1905)。例如,如果通过RLC复制信息确定分组复制,则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ID映射到一个RLC实体。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RLC层中处理复制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
RLC层从较更高层(例如PDCP层)接收分组(2001)。RLC层可以从PDCP标识内部无线电承载,并且可以标识是否要执行RLC复制(2003)。在此,内部无线电承载可以由V2X控制器预先配置。
在RLC实体执行分组复制的情况下,一个RLC实体通过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ID发送相同的数据(2005)。另一方面,如果RLC实体不执行分组复制,则将一个RLC实体映射到一个逻辑信道以随后发送数据(2007)。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接收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RLC层中处理复制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1的接收器的操作流程与图20中的发送器的操作流程相对应。
RLC层从较低层(例如MAC层)接收数据(2101)。
在检查从MAC接收到的逻辑信道之后,RLC可以标识是否已经对分组执行了RLC分组复制(2103)。在此,复制逻辑信道或不复制逻辑信道的配置由V2X控制器预先执行。
如果接收到已经执行了RLC分组复制的分组,则RLC可以根据图18中的V_UM RLC窗口操作方法来处理数据(2105)。具体地,可以根据图18中的V_UM RLC窗口操作方法对分组进行重新排序。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尚未执行RLC分组复制的分组,则RLC可以处理未复制分组,然后可以将其发送到较高层,例如,PDCP层(2107)。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在PHY/MAC层中配置分组复制的逻辑层次结构。
与上面的PDCP层或RLC层不同,在PHY/MAC层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一个HARQ有两个分量载波,因此仅使用MAC层而不使用PHY层不可能执行复制。因此,PHY层和MAC层均执行复制。
较高层(例如应用层)可以限定根据服务类型或关于分组的信息预先配置的QoS信息,例如,分组的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或端口号中的至少一者。QoS信息可以包括QCI、分组延迟预算和分组错误丢失率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可以映射到图10或图11中的参数。V2X控制器可以是LTE系统的RRC,也可以是侧链路的ProSe功能。作为比V2X控制器更高的层的应用层可以将在应用层中使用的服务类型或QoS信息发送到V2X控制器。
V2X控制器可以根据从较高层接收到的QoS信息或服务类型来映射参数。可以基于PPPP或PRPP来限定参数。
PRPP确定是否复制分组,并且可以表达为1比特标志或恒定值。在PRPP是1比特标志的情况下,它直接指示分组的复制或不复制。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PRPP可以反映分组错误丢失率。在从应用层发送到V2X控制器的QoS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6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PRPP表达为10-6,从而将其发送。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作为阈值的PRPP_threshold值与PRPP一起发送到PDCP层。PDCP层可以将从V2X控制器接收到的PRPP与PRPP_threshold进行比较,并且如果PRPP高于PRPP_threshold,则可以执行分组复制。
V2X控制器可以向MAC提供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以配置分组复制。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逻辑信道ID或HARQ ID中的至少一者。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是用于配置MAC的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消息或预定信息从V2X控制器发送到MAC层。
MAC层可以使用由V2X控制器提供的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来执行MAC配置。例如,在使用由V2X控制器确定的、由基站确定的或由终端预先确定的方法执行PHY/MAC分组复制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个HARQ ID映射到MAC实体中的一个逻辑信道ID。
V2X控制器可以向PHY提供用于PHY的PHY/MAC复制信息,以配置分组复制。用于PHY的PHY/MAC复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HARQ ID或分量载波ID中的至少一者。用于PHY的PHY/MAC复制信息是用于配置PHY的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消息或预定信息从V2X控制器发送到PHY层。
PHY层可以使用由V2X控制器提供的用于PHY的PHY/MAC复制信息来执行PHY配置。例如,在使用由V2X控制器确定的、由基站确定的或由终端预先确定的方法执行PHY/MAC分组复制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个HARQ ID映射到PHY层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将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映射到一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发送器装置的结构。
如果作为较高层的应用层发送数据,例如用户业务,则可以通过映射到用户业务的无线电承载将分组发送到PDCP。PDCP层将分组发送到RLC实体。使用逻辑信道将RLC实体映射到MAC层中的一个HARQ。例如,在RLC中接收到的数据被映射到HARQ。HARQ被映射到PHY层中的两个分量载波CC 1和CC 2,然后被发送。CC 1和CC 2是一起执行载波聚合的分量载波。HARQ和分量载波由V2X控制器配置。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将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映射到一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的接收器装置的结构。
图24中的接收器装置具有与图23的发送器装置相对应的配置。因此,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被映射到一个HARQ实体。
如果接收器从例如PHY层的较低层接收数据,则将分组发送到映射到分量载波的HARQ。HARQ被映射到PHY层中的两个分量载波CC 1和CC2以实现HARQ组合。通过HARQ接收的数据被发送到较高层。
图2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接收器中配置PHY/MAC复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V2X控制器可以使用从较高的应用层接收的QoS信息(例如,分组错误丢失率等)来产生用于MAC的HY/MAC复制信息和用于PHY的PHY/MAC复制信息(2501)。V2X控制器可以向MAC层和PHY层分别提供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和用于PHY的PHY/MAC复制信息(2503)。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逻辑信道ID或HARQ ID中的至少一者。用于PHY的PHY/MAC复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HARQ ID或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ID中的至少一者。
PRPP可以由1比特标志或恒定值表示。在PRPP是1比特标志的情况下,它直接指示分组的复制或不复制。另外,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PRPP可以反映分组错误丢失率。在从应用层发送到V2X控制器的QoS的分组错误丢失率为10-6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PRPP表达为10-6,从而将其发送。在PRPP是恒定值的情况下,V2X控制器可以将作为阈值的PRPP_threshold值与PRPP一起发送到PDCP层。PDCP层可以将从V2X控制器接收到的PRPP与PRPP_threshold进行比较,并且如果PRPP高于PRPP_threshold,则可以执行分组复制。
PPPP可以被表示为索引,或者可以被表示为对应于PPPP的定时器的值,代替PPPP。
V2X控制器可以向MAC层提供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以配置分组复制。
此外,MAC层可以使用由V2X控制器提供的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将逻辑信道映射到HARQ ID(2505)。例如,如果通过用于MAC的PHY/MAC复制信息确定分组复制,则可以将一个HARQ ID映射到MAC中的一个逻辑信道ID。
V2X控制器可以为PHY提供PHY/MAC复制信息,以配置PHY层中的分组复制。
此外,PHY层可以使用由V2X控制器提供的用于PHY的PHY/MAC复制信息来配置映射到HARQ ID的分量载波(2505)。例如,如果通过PHY/MAC中的PRPP确定分组复制,则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ID映射到一个HARQ实体。
图2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发送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PHY/MAC层中处理复制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
MAC层从较高层(例如RLC层)接收数据(2601)。在检查从RLC接收到的逻辑信道之后,MAC层可以标识是否执行MAC复制(2603)。在此,可以由V2X控制器预先配置复制逻辑信道和不复制逻辑信道。
如果MAC实体执行分组复制,则MAC将相同的数据发送到一个HARQ实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2605)。另一方面,如果MAC实体不执行分组复制,则MAC通过将一个HARQ实体映射到一个分量载波来发送数据(2607)。
图2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在接收器中发生用户业务之后在PHY/MAC层中处理复制分组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7的接收器的操作流程与图26中的发送器的操作流程相对应。
PHY层经由无线部分接收数据(2701)。
在检查从PHY层接收到的分量载波之后,MAC可以标识是否已经对分组执行了MAC分组复制(2703)。在此,分量载波的配置由V2X控制器预先执行。
如果数据是MAC复制分组,则通过HARQ组合来处理通过复制载波接收到的复制分组,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较高层(2705)。另一方面,如果数据不是MAC复制分组,则根据不复制分组处理数据,然后将其发送到例如MAC/RLC/PDCP层(2707)。
图2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在所述操作中,接收器使用从发送器发送的复制信息来处理复制分组。
在下文中,表1至表3和图28出了用于发送/接收复制数据的配置方法的其他实施例,并且涉及其中发送器通过无线控制信道提供复制或不复制的通知的方法以及其中接收器接收复制或不复制的通知并配置用于处理分组复制的相应层的方法。以下描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PDCP复制、RLC复制和MAC/PHY复制中的所有者。
[表1]
优先级
资源预留
频率资源位置
初始传输与重传之间的时间间隔
MCS
重传索引
保留位
表1显示了V2X侧链路控制信息的配置,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的配置指示在使用侧链路信道的情况下要发送的资源的位置信息和数据的解码信息。各个字段的配置如下。
-优先级,即指示考虑到分组延迟的优先级的指示符
-资源预留
-通过频率资源位置指示发送的资源的位置信息
-初始传输与重传之间的时间间隔
-通过MCS指示发送的数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
-通过重传索引指示重传次数
-保留位
-接收器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的指示符(例如,资源预留、频率资源位置、MCS等)标识要接收的数据的位置等,从而接收数据。
特别地,资源预留、频率资源位置和MCS是指示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的控制信息。
控制信息可以被称为“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并且通过物理下行链路侧链路控制信道(PDSCCH)从发送器周期性地发送到接收器。
[表2]
载波分组复制 位图
在表1中的控制信息之外,表2还显示了用于指示关于分组复制的信息的分组复制指示符。在表2中,分组复制指示符由位图表示。
由于仅使用表1中的控制信息难以标识对应数据是否为复制数据,因此载波分组复制指示符可以指示对应数据是否为复制数据。例如,载波分组复制指示符可以由位图表示。
详细地,位图可以由等于载波数量的位数表示。位图可以从其左侧开始以载波号的升序配置。也即,从位图的左侧开始的第一位可以对应于第一载波。另外,位图可以从其右侧以载波号的升序配置。也就是说,从位图的右侧开始的第一位可以对应于第一载波。如果位值被配置为0,则可能表示尚未对对应的载波执行分组复制。如果位值被配置为1,则可以指示已经对对应的载波执行了分组复制。例如,如果位图是000000,则表示尚未对任何载波执行分组复制。另外,例如,如果位图是101000,则意味着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三分量载波中复制并发送对应数据的分组。
因此,发送器可以使用表2中的位图字段来配置关于分组是否被复制的信息以及关于分组被复制的载波的信息,并且可以将关于要发送的分组的控制信息发送到接收器。在标识了表2中的位图字段之后,接收器可以获得关于分组是否被复制的信息以及关于分组被复制的载波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字段值来接收和处理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将表2中的位图字段作为新字段插入到数据的MAC报头中,以代替侧链路控制信息。
[表3]
Figure BDA0002427834040000271
表3除了表1中的控制信息之外还显示了用于指示关于分组复制的信息的分组复制指示符。在表3中,分组复制指示符被表示为载波索引。
由于仅使用表1中的控制信息难以标识对应数据是否为复制数据,因此表3中的分组复制指示符可以指示对应数据是否为复制数据。例如,载波索引可以由载波分组复制指示符指示。载波索引可以被表示为表示载波数量的位数,并且可以在操作八个分量载波的情况下使用三位来表示。载波索引可以包括多个-原始和多个-复制。例如,如果接收到不包括多个-原始和多个-复制的控制信息,则其指示未复制的数据传输。另外,例如,如果多个-原始的索引为1,并且如果多个-复制的索引为3,则这指示其分组被复制并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三分量载波中发送的数据。
发送器可以使用表3中的字段来配置关于分组是否被复制的信息以及关于分组被复制的载波的信息,并且可以将发送关于要发送的分组的控制信息。在标识了对应字段之后,接收器可以获得关于分组是否被复制的信息以及关于分组被复制的载波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字段值来接收和处理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发送器发送不包括表2和表3中提出的字段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指示未执行分组复制。在接收到不包括表2和表3中提出的字段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接收器可以标识出未执行分组复制。
图28是示出了其中接收器使用从发送器发送的诸如SCI的复制信息来处理复制分组的方法的图示。
接收器可以通过无线部分从发送器接收复制信息,例如SCI信息(2801)。复制信息可以是表1至表3中的任一者。发送器可以通过从发送器接收的复制信息来标识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复制分组(2803)。例如,接收器可以通过表2和表3中的字段来标识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是复制分组(2805)。
在接收到复制分组后,接收器可以如下操作:
1)接收器将复制分组临时存储在缓冲器中(2807)。
2)接收器配置层以通过使用复制分组的分量载波信息预先配置的信息来处理复制分组(2809)。在此,可以通过基站使用RRC消息来配置预先配置的信息,或者可以由终端预先配置信息。另外,处理复制分组的层可以是PDCP、RLC和PHY/MAC中的任一者。
例如,在PDCP复制的情况下,分量载波1和分量载波3被映射到RLCA和RLCA,并且RLCA和RLB被映射到PDCP。
3)如果完成了处理复制分组的层的配置,则将临时存储在缓冲器中的复制分组发送到较高层,然后进行处理(2811)。
如果未接收到复制分组,则接收器可以如下操作:
1)接收器执行未复制分组处理操作(2813)。例如,将数据直接发送到较高层。
本公开的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中所陈述的根据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施。
当所述方法由软件实施时,可以提供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电子装置内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至少一个程序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致使电子装置执行由所附权利要求界定和/或本文所公开的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
程序(软件模块或软件)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快闪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装置、压缩光盘-ROM(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它类型的光学存储装置,或者磁带盒。可替代地,其一些或全部的任何组合可以形成存储程序的存储器。此外,电子装置中可以包括多个此类存储器。
此外,程序可以存储在可附接的存储装置中,所述存储装置能够通过通信网络(诸如因特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存储区域网(SAN)或其组合)来访问。此类存储装置可以经由外部端口访问电子装置。此外,通信网络上的单独存储装置可以访问便携式电子装置。
在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中,根据所呈现的详细实施例以单数或复数形式表达本公开中所包括的组件。然而,选择单数形式或复数形式是为了方便适合于所呈现的情况的描述,并且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限于单个元件或其多个元件。此外,描述中所表达的多个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单个元件,或者描述中的单个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多个元件。
尽管已经参考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被界定为限于所述实施例,而是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24)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第一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用于车联万物V2X服务的配置;
基于V2X服务的配置确定指示用于V2X服务的分组的每个分组的邻近服务可靠性PPPR值的参数,其中PPPR值指示分组所需的可靠性级别;
在所述参数大于或等于配置的PPPR阈值的情况下,复制分组;以及
将分组和已复制分组发送到V2X服务的第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PPR阈值是预先配置的,或者
其中所述PPPR阈值是通过配置消息获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复制所述分组的情况下,将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无线电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并且所述已复制分组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被配置用于载波聚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数是基于服务质量(QoS)信息来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PPR值指示根据V2X服务的V2X服务类型的分组所需的可靠性级别,以及
其中所述PPPR值由应用层设置。
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第二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车联万物(V2X)服务的第一装置接收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
确定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否是已复制分组,其中在用于V2X服务的第一分组的每个分组的邻近服务可靠性PPPR值大于或等于配置的PPPR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已复制分组,以及其中PPPR值指示分组所需的可靠性级别;以及
在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已复制分组时,执行分组重新排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已复制分组的情况下,丢弃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中包括已接收的数据的分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否是已复制分组是基于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的逻辑信道来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具有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并且包括相同的数据,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已复制分组的情况下,将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无线电承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在第一分量载波上接收,并且所述第二分组在第二分量载波上接收,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被配置用于载波聚合。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PPR值指示根据V2X服务的V2X服务类型的分组所需的可靠性级别,以及
其中所述PPPR值由应用层设置。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装置,所述第一装置包括:
收发器;和
至少一个处理器,与收发器耦合,并且配置来:
获得用于车联万物V2X服务的配置,
基于V2X服务的配置确定指示用于V2X服务的分组的每个分组的邻近服务可靠性PPPR值的参数,其中PPPR值指示分组的可靠性级别,
在所述参数大于或等于配置的PPPR阈值的情况下,复制分组,以及
将分组和已复制分组发送到V2X服务的第二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装置,其中所述PPPR阈值是预先配置的,或者
其中所述PPPR阈值是通过配置消息获得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装置,其中,在复制所述分组的情况下,将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无线电承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装置,其中所述分组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并且所述已复制分组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被配置用于载波聚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装置,其中所述参数是基于服务质量(QoS)信息来确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装置,其中所述PPPR值指示根据V2X服务的V2X服务类型的分组所需的可靠性级别,以及
其中所述PPPR值由应用层设置。
1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包括:
收发器;和
至少一个处理器,与收发器耦合,并且配置来:
从车联万物V2X服务的第一装置接收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
确定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否是已复制分组,其中在用于V2X服务的第一分组的每个分组的邻近服务可靠性PPPR值大于或等于配置的PPPR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已复制分组,以及其中PPPR值指示分组所需的可靠性级别;以及
在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已复制分组的情况下,执行分组重新排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还配置来:
在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已复制分组的情况下,丢弃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中包括已接收的数据的分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否是已复制分组是基于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的逻辑信道来确定。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具有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并且包括相同的数据,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已复制分组的情况下,将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无线电承载。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在第一分量载波上接收,并且所述第二分组在第二分量载波上接收,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和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被配置用于载波聚合。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装置,其中所述PPPR值指示根据V2X服务的V2X服务类型的分组所需的可靠性级别,以及
其中所述PPPR值由应用层设置。
CN201880062916.6A 2017-09-27 2018-09-20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1149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25359 2017-09-27
KR1020170125359A KR102435428B1 (ko) 2017-09-27 2017-09-27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8/011151 WO2019066386A1 (ko) 2017-09-27 2018-09-20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9383A CN111149383A (zh) 2020-05-12
CN111149383B true CN111149383B (zh) 2023-07-14

Family

ID=65902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2916.6A Active CN111149383B (zh) 2017-09-27 2018-09-20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78569B2 (zh)
EP (1) EP3672318B1 (zh)
KR (1) KR102435428B1 (zh)
CN (1) CN111149383B (zh)
WO (1) WO20190663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19008381A (es) 2017-01-13 2019-09-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transmitir un paquete de dato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KR102435428B1 (ko) * 2017-09-27 2022-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040815B1 (en) * 2018-03-29 2023-10-0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nhanced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CN110324195B (zh) * 2018-03-30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通信设备
DE102018206785A1 (de) * 2018-05-03 2019-11-07 Audi Ag Datenübertragung mittels des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Standards
JP7342936B2 (ja) * 2018-08-10 2023-09-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0876168B (zh) * 2018-08-31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装置及相关系统
CN110958090B (zh) * 2018-09-27 2021-09-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DCP duplication的配置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062079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US11483732B2 (en) * 2018-10-05 2022-10-25 T-Mobile Usa, Inc. Intelligent alloc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WO2020118722A1 (zh) * 2018-12-14 2020-06-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59674A1 (en) * 2019-02-22 2022-05-19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nr sl multi-sub-channel pscch transmission
WO2022047742A1 (en) * 2020-09-04 2022-03-10 Arris Enterprises Llc Improve gaming performance for dual wi-fi device
CN115884392A (zh) * 2021-09-26 2023-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Md传输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6260A (zh) * 2008-08-07 2014-05-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基于定时器的丢弃的高效分组处理
WO2014119921A1 (en) * 2013-01-29 2014-08-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27511A (zh) * 2013-03-04 2015-1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用于并行化分组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82732B1 (ko) * 2005-01-31 2006-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패킷 포워딩 장치 및 그 방법
TWI299620B (en) * 2005-04-05 2008-08-01 Innovative Sonic Ltd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size of a receiving window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92350B2 (ja) * 2006-10-26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イロット信号伝送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8374271B2 (en) * 2007-01-08 2013-02-1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izing a MIMO channel
US8165228B2 (en) * 2007-03-20 2012-04-24 Alcatel Lucent Non-coherent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s using a constant amplitude zero-autocorrelation sequence
KR101304833B1 (ko) * 2007-04-13 2013-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심볼 전력 할당에 따른 변조심볼을 매핑/디매핑하는 방법 및 송/수신기
KR101416994B1 (ko) * 2007-06-26 2014-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8130667B2 (en) * 2008-09-19 2012-03-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amble group selection in random access of wireless networks
JP5422211B2 (ja) * 2009-01-21 2014-02-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及び基地局
JP5180163B2 (ja) * 2009-08-05 2013-04-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GB2478122B (en) * 2010-02-24 2012-11-07 Ipwireles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broadcast-unicast communication handover
JP5501067B2 (ja) * 2010-03-30 2014-05-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受信装置
JP5072999B2 (ja) * 2010-04-05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KR101764261B1 (ko) * 2011-07-15 2017-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고정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051236A1 (en) * 2011-08-29 2013-02-28 Terry Bush Wireline Nodal QoS-Based Routing
EP2761972A4 (en) * 2011-10-01 2015-08-12 Intel Corp REMOTE RADIO UNIT (RRU) AND BASEBAND UNIT (BBU)
US8958422B2 (en) 2012-03-17 2015-02-17 Blackberry Limited Handling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data units
US9113358B1 (en) * 2012-11-19 2015-08-18 Google Inc. Configurable network virtualization
WO2015159638A1 (ja) * 2014-04-16 2015-10-2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338715B1 (en) * 2014-08-21 2016-05-10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transition from broadcast to unicast
JP2016092700A (ja) * 2014-11-07 2016-05-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重複パケット処理方法
KR101645415B1 (ko) * 2015-01-22 2016-08-04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단말장치 및 다중경로 데이터 전송을 지원하는 기록매체
US11012272B2 (en) * 2015-03-10 2021-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or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for SC-FDM symbol streams
US10027729B2 (en) * 2015-05-22 2018-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cast support in prose direct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3304784B1 (en) * 2015-05-29 202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control of a multi-hop relay radio link
US10419967B2 (en) * 2015-10-29 2019-09-17 Altiostar Networks, Inc. Video pacing based on radio conditions
KR102547119B1 (ko) * 2016-01-05 2023-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355812B2 (en) * 2016-02-05 2019-07-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access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EP3602859A1 (en) * 2017-03-23 2020-02-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eliable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among entities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805836B2 (en) * 2017-05-05 2020-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duplication at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entity
US10638487B2 (en) * 2017-06-15 2020-04-28 Ofinno, Llc Packet duplication control
CN109245870B (zh) * 2017-06-16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TWI702881B (zh) * 2017-06-16 2020-08-2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行動通信中處理資料重複之方法和裝置
CN110771082B (zh) * 2017-06-22 2022-02-18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分组数据单元复制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1034294A (zh) * 2017-08-08 2020-04-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装置及基站装置
US10757615B2 (en) * 2017-09-13 2020-08-2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adio link failure information for PDCP duplication
KR102435428B1 (ko) * 2017-09-27 2022-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6881724B2 (ja) * 2017-09-28 2021-06-02 オフィノ, エルエルシー パケット複製アクティブ化シグナリング
US20190349829A1 (en) * 2018-05-08 2019-11-14 Avay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from a data network to a cellular network during observed audio/video quality degradation
EP3606278B1 (en) * 2018-08-03 2023-03-29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6260A (zh) * 2008-08-07 2014-05-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基于定时器的丢弃的高效分组处理
WO2014119921A1 (en) * 2013-01-29 2014-08-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27511A (zh) * 2013-03-04 2015-1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用于并行化分组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TL.R2-1709628 "Configuration of PDCP duplication".3GPP tsg_ran\WG2_RL2.2017,(TSGR2_99),全文. *
OPPO.R2-1707699 "Packet duplication in CA-based eV2x".3GPP tsg_ran\WG2_RL2.2017,(TSGR2_99),全文. *
OPPO.R2-1707708 "PDCP operation for UL packet duplication".3GPP tsg_ran\WG2_RL2.2017,(TSGR2_99),全文. *
SHARP Corporation.R2-1706791 "PDCP Duplication in CA".3GPP tsg_ran\WG2_RL2.2017,(TSGR2_AHs),第1-3节及图1-3. *
Sharp. R2-1701186 (NR SI AI10212) URLLC" Packet Duplication at PDCP".3GPP tsg_ran\WG2_RL2.2017,全文. *
vivo.R2-1708502 "PDCP duplication impacts on LCP".3GPP tsg_ran\WG2_RL2.2017,(TSGR2_9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2318A4 (en) 2020-09-02
EP3672318A1 (en) 2020-06-24
US20200275303A1 (en) 2020-08-27
CN111149383A (zh) 2020-05-12
US11178569B2 (en) 2021-11-16
US20220078664A1 (en) 2022-03-10
KR20190036296A (ko) 2019-04-04
WO2019066386A1 (ko) 2019-04-04
EP3672318B1 (en) 2023-02-22
KR102435428B1 (ko) 2022-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938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6755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不同的无线连接技术提供多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US202201039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discovery on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330815A (zh)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链路监听以支持v2x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30702A (zh) 用于支持新无线电(nr)车辆对万物(v2x)的侧链上的单播和组播通信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增强
US2022032936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1233217A1 (zh) 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US202300607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acket duplicate transmission by using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422218A1 (en) Channel restrictions for relay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6686388A (zh) 用于使用载波聚集的侧链路控制连接的技术
CN116783945A (zh) 用于全双工反馈的发射功率调整
CN116762390A (zh) 侧行链路冲突指示
CN116671243A (zh) 侧链路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39303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rq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74258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复制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32526A (zh) 在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中支持harq反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3271614B (zh) 用于处理实体上链路控制通道碰撞的装置及方法
WO2020156214A1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938260B (zh) 一种副链路中继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65675A1 (en)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end-to-end communication paths in ue-to-ue relay
WO202405532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22030069A1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1684893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通过中继器终端配置远程终端的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116746263A (zh) 在侧链路通信中发送和接收ue间协调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5239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xr 멀티-모달 트래픽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