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8446B - 拉链 - Google Patents

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8446B
CN111148446B CN201780095330.5A CN201780095330A CN111148446B CN 111148446 B CN111148446 B CN 111148446B CN 201780095330 A CN201780095330 A CN 201780095330A CN 111148446 B CN111148446 B CN 1111484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base
slider
tape
fasten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5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8446A (zh
Inventor
董宥辰
野崎二郎
高泽成吉
児岛佳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148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8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bstract

第1止动构件(51)包括第1基部(61)和第1插入部(71),该第1插入部(71)位于第1基部(61)与第1拉链链牙(21)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后口(45)向拉头(40)内插入。第2止动构件(52)包括第2基部(62)和第2插入部(72),该第2插入部(72)位于第2基部(62)和第2拉链链牙(22)之间并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向拉头(40)内插入。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相应地,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第2插入部(72)具有插入端部(73),该插入端部(73)在第2基部(62)与第2拉链链牙(22)之间以具有与上翼部(41)或下翼部(42)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方式延伸。

Description

拉链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拉链。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如该文献的权利要求1等所述那样,公开了如下一种开离嵌插件,即,该开离嵌插件在卡定片11设置雌卡合部34,在结合片10设置雄卡合部20,该雌卡合部34和该雄卡合部20能够在与拉链带2的面垂直的方向上卡合脱离,另外,在它们卡合时,两者转动自如。专利文献2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公开了一种进行雌构件7和雄构件8的结合以及后续进行的雌构件7和/或雄构件8的旋转的开离嵌插件。专利文献3也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公开了一种进行结合件10和卡定件20的结合以及后续进行的结合具10和/或卡定具20的旋转的开离嵌插件。
专利文献4启示了如下的结构,即,在终端构件420、终端构件422的各面设置双螺旋构造,推合终端构件420、终端构件422,从而为了使终端构件420、终端构件422啮合而促进恰当的方向上的旋转(第10页的左上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329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733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211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昭55-500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期待闭合拉链时所要求的操作的进一步顺畅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具有:第1拉链链牙带,其具有第1拉链带和在沿着所述第1拉链带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侧缘部设置的第1拉链链牙;
第2拉链链牙带,其具有第2拉链带和在沿着所述第2拉链带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侧缘部设置的第2拉链链牙;
拉头,其用于开闭所述第1拉链链牙带和所述第2拉链链牙带,该拉头至少具有上翼部、下翼部以及将所述上翼部和所述下翼部连结起来的连结柱,隔着所述连结柱地设有第1前口和第2前口,在所述第1前口和第2前口的相反侧设有一个后口,容许所述第1拉链带的移动的第1狭缝在所述第1前口与所述后口之间延伸,容许所述第2拉链带的移动的第2狭缝在所述第2前口与所述后口之间延伸;
第1止动构件,其安装于第1带区域,该第1带区域存在于所述第1拉链带的末端与所述第1拉链链牙之间,所述第1止动构件具有第1基部和第1插入部,该第1插入部位于所述第1基部与所述第1拉链链牙之间并经由所述拉头的后口向所述拉头内插入;以及
第2止动构件,其安装于第2带区域,该第2带区域存在于所述第2拉链带的末端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之间,所述第2止动构件具有第2基部和第2插入部,该第2插入部位于所述第2基部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之间并经由所述拉头的所述第2狭缝向所述拉头内插入,
经过所述第1基部和所述第2基部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所述第2插入部朝向所述拉头的所述第2狭缝移动,
所述第2插入部具有插入端部,该插入端部在所述第2基部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之间以具有与所述上翼部或所述下翼部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方式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翼部和/或所述下翼部具有位于所述后口侧的角部,所述插入端部具有用于避免与所述角部相干扰的缺口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端部包括:
延伸部,其沿着所述第2拉链带的长边方向延伸;
第1倾斜部,其设于比所述延伸部靠所述第2基部侧的位置,随着远离所述延伸部而相应地朝向第2拉链带的内方倾斜;以及
第2倾斜部,其设于比所述第1倾斜部靠所述第2基部侧的位置,随着远离所述第1倾斜部而相应地朝向第2拉链带的外方倾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端部利用朝向所述第2拉链带的外方去而下降倾斜的上表面和/或上升倾斜的下表面构成为楔形形状(日文:テーパー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插入部具有至少局部地规定供所述第2插入部插入的插入槽的上板部和下板部,
与所述插入端部的缺口部嵌合的嵌合部设于所述插入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插入部具有至少局部地规定供所述第2插入部插入的插入槽的上板部和下板部,
所述第1插入部的上板部具有向上方斜向倾斜的上板倾斜部,所述下板部具有向下方斜向倾斜的下板倾斜部,所述插入槽的入口位于所述上板倾斜部与所述下板倾斜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1止动构件的所述第1基部设有轴状突起,在所述第2止动构件的所述第2基部设有容纳所述轴状突起的容纳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轴状突起的外周部设有绕所述轴状突起的中心线以弧状倾斜的至少一个倾斜面,
在所述容纳部设有能够在所述倾斜面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部具有与所述倾斜面相接触的接触缘和在与容纳所述轴状突起的所述容纳部相关的周向上向所述接触缘的相反侧突出的突片,在所述轴状突起设有供所述突片插入的凹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基部和所述第2基部经过所述第1基部和所述第2基部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层叠,
与所述旋转相应地,所述第2插入部朝向所述拉头的所述第2狭缝移动,此外所述第1基部和所述第2基部的间隔减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2插入部以具有如下的形状的方式延伸,即,该形状与在所述拉头的所述下翼部或上翼部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延伸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实质上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止动构件具有与所述第1拉链链牙相邻地设置的鳍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2止动构件还具有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相邻地设置的第3拉链链牙,在所述第3拉链链牙设有供所述鳍状部插入的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拉链链牙包括所述第1拉链链牙的列,所述第2拉链链牙包括所述第2拉链链牙的列,
所述第2止动构件还具有第3拉链链牙,该第3拉链链牙在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的列的端部相邻的位置与所述第2插入部结合,
所述第3拉链链牙具有与所述第2拉链带结合的基部和借助颈部与所述基部结合的头部,
所述第3拉链链牙的头部的沿着所述第2拉链带的长边方向的宽度为所述第2拉链链牙的列中的所述第2拉链链牙的节距间隔的1.4倍以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形态,能够促进闭合拉链时所要求的第1止动构件和第2止动构件的操作的顺畅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的一端部分的概略立体图,第1拉链链牙带和第2拉链链牙带未闭合。
图2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的一端部分的概略立体图,表示图1的拉链的相反侧。
图3是组装于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的拉头的概略立体图,通过拉头的前进,第1拉链链牙带和第2拉链链牙带闭合,通过拉头的后退,第1拉链链牙带和第2拉链链牙带打开。
图4是组装于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的拉头的概略侧视图。
图5是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1拉链链牙带的一端部分设置的第1止动构件的概略放大立体图。
图6是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2拉链链牙带的一端部分设置的第2止动构件的概略放大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1止动构件的概略俯视图。
图8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1止动构件的概略仰视图。
图9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1止动构件的概略右视图。
图10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1止动构件的概略左视图。省略拉链带的图示。
图11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1止动构件的概略后视图。
图12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2止动构件的概略俯视图。
图13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2止动构件的概略仰视图。
图14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2止动构件的概略右视图。省略拉链带的图示。
图15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2止动构件的概略左视图。
图16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所含的第2止动构件的概略后视图。
图17是用于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中经过第1止动构件的第1基部和第2止动构件的第2基部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第1基部和第2基部层叠并合体的过程中,第2止动构件的第2插入部朝向拉头的第2狭缝移动的概略图,表示第2插入部经由拉头的第2狭缝进入拉头内之前的状态。
图18是用于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中经过第1止动构件的第1基部和第2止动构件的第2基部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第1基部和第2基部层叠并合体的过程中,第2止动构件的第2插入部朝向拉头的第2狭缝移动的概略图,表示第2插入部经由拉头的第2狭缝进入到拉头内之后的状态。
图19是从相反侧表示图17的拉链的概略图。
图20是从相反侧表示图18的拉链的概略图。
图21是利用由图20的虚线所示的圆来特定的范围的放大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中,第1插入部的嵌合部与设于第2插入部的插入端部的缺口部嵌合的状态的概略截面示意图。
图23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中,第1止动构件和第2止动构件结合后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24是沿着图23的两点划线X24-X24的概略截面示意图。
图25是表示第2插入部的插入端部以具有与拉头的上翼部或下翼部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方式延伸的参考图。
图26是表示第2插入部避开下翼部,经由狭缝向拉头内进入的过程的参考图。
图27是表示不恰当的初期状态的参考图。
图28是表示不恰当的初期状态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8来说明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例。公开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和实施方式例所包含的各特征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过多的说明就能够组合各实施方式例和/或各特征。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理解该组合所产生的协同效果。原则上省略实施方式例之间的重复说明。参照附图的主要作用为记述发明,为了方便作图,有时简化参照附图。
关于一个拉链所记述的多个特征,除了理解为特征的组合之外,还能够理解为与其他特征彼此独立的单独的特征。单独的特征能够理解为,并不限定于已公开的一个拉链,在未公开的其他拉链中也通用。单独的特征也能够理解为与其他1个以上的另外的特征的组合。列举特征的全部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冗长,而将其省略。在本说明书中,单独的特征能够通过“一些实施方式”、“一些情况”这种表达而与其他记述明确地区别开来。
在本公开中,如下述这样理解与方向相关的用语。前后方向与拉头的移动方向一致。前方与用于闭合第1拉链链牙带和第2拉链链牙带的拉头的前进方向一致。后方与用于打开第1拉链链牙带和第2拉链链牙带的拉头的后退方向一致。上下方向与前后方向正交,且与拉链带的带面正交。上下方向也与将拉头的上翼部和下翼部连结起来的连结柱的延伸方向一致。左右方向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基于以下的记述,方向也能够由另外的表达来定义。
图1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的一端部分的概略立体图,第1拉链链牙带31和第2拉链链牙带32未闭合。图2是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的一端部分的概略立体图,表示图1的拉链的相反侧。图3是组装于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的拉头40的概略立体图,通过拉头40的前进,第1拉链链牙带31和第2拉链链牙带32闭合,通过拉头40的后退,第1拉链链牙带31和第2拉链链牙带32打开。图4是组装于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的拉头40的概略侧视图。图5是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所含的第1拉链链牙带31的一端部分设置的第1止动构件51的概略放大立体图。图6是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所含的第2拉链链牙带32的一端部分设置的第2止动构件52的概略放大立体图。此外,第1拉链链牙带31的第1拉链链牙21穿过在图1和图2中未图示的拉头40。对于这一点,通过图17和图18的参照能够很好地理解。
拉链1具有第1拉链链牙带31和第2拉链链牙带32作为左右一对拉链链牙带。拉链1还具有用于对第1拉链链牙带31和第2拉链链牙带32进行开闭的拉头40。第1拉链链牙带31具有第1拉链带11和在沿着第1拉链带1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侧缘部设置的第1拉链链牙21。第2拉链链牙带32具有第2拉链带12和在沿着第2拉链带1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侧缘部设置的第2拉链链牙22。设有第1拉链链牙21的第1拉链带11的侧缘部和设有第2拉链链牙22的第2拉链带12的侧缘部彼此相对地配置,因而,能够将它们称作相对侧缘部。
各拉链带具有长度比宽度大的形状。拉链带的长边方向与拉链带以具有长度的方式延伸的方向一致,即与图1的箭头A1所示的方向一致。拉链带的长边方向能够简称为带长边方向。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与拉链带以具有宽度的方式延伸的方向一致,即与图1的箭头A2所示的方向一致。拉链带的宽度方向能够简称为带宽度方向。
各拉链带具有用于规定厚度的一对带面。详细而言,第1拉链带11具有上表面11a和与上表面11a相反的那一侧的下表面11b,利用这些带面来规定第1拉链带11的厚度。第2拉链带12也具有上表面12a和与上表面12a相反的那一侧的下表面12b,利用这些带面来规定第2拉链带12的厚度。用于规定拉链带的厚度的面被称作带面。
在包括图示例的一些情况下,第1拉链链牙21和第2拉链链牙22为树脂链牙沿着带长边方向排列而成的链牙列。也能够采用金属链牙、螺旋状链牙等其他种类的拉链链牙。各树脂链牙具有与拉链带的相对侧缘部相结合的基部和借助颈部而与基部结合的头部。
组装于拉链1的拉头40具有上翼部41、下翼部42以及将上翼部41和下翼部42连结起来的连结柱43。隔着连结柱43地设有第1前口44m和第2前口44n,在前后方向上的与第1前口44m和第2前口44n相反的那一侧设有一个后口45,容许第1拉链带11的移动的第1狭缝46m在第1前口44m与后口45之间延伸,容许第2拉链带12的移动的第2狭缝46n在第2前口44n与后口45之间延伸。
拉头40在上翼部41与下翼部42之间具有被连结柱43分支为字母Y状的链牙通路。第1拉链链牙21经由第1前口44m进入拉头40内或者出到拉头40外。第2拉链链牙22经由第2前口44n进入拉头40内或者出到拉头40外。啮合状态的第1拉链链牙21和第2拉链链牙22经由后口45进入拉头40内或者出到拉头40外。
拉头40的上翼部41具有上翼板41a和在上翼板41a的左右的侧缘部向下方突出的一对上部凸缘部41b。下翼部42具有下翼板42a和在下翼板42a的左右的侧缘部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下部凸缘部42b。在一些情况下,省略上部凸缘部41b和下部凸缘部42b中的一方。上翼板41a和下翼板42a能够配置于与连结柱43所延伸的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作为一个方案,拉头40具有拉片安装柱48和借助拉片安装柱48安装于上翼板41a的拉片49。作为一个方案,拉头40具有由拉片49操作的卡定爪构件47。
拉链1除了具有上述的第1拉链链牙带31和第2拉链链牙带32以及拉头40之外,还具有:第1止动构件51,其安装于第1带区域,该第1带区域存在于第1拉链带11的末端11e与第1拉链链牙21之间;以及第2止动构件52,其安装于第2带区域,所述第2带区域存在于第2拉链带12的末端12e与第2拉链链牙22之间。第1止动构件51相比于第1拉链带11的末端11e而言稍微向后方突出。第2止动构件52也同样地相比于第2拉链带12的末端12e而言稍微向后方突出。在另外的情况下,第1止动构件51相比于第1拉链带11的末端11e而言以比图示例大或者比图示例小的程度向后方突出。在一些情况下,第1止动构件51相比于第1拉链带11的末端11e而言没有向后方突出,而是第1止动构件51的整体位于比第1拉链带11的末端11e靠前方的位置。作为代替或追加,在一些情况下,第2止动构件52相比于第2拉链带12的末端12e而言没有向后方突出,而是第2止动构件52的整体位于比第2拉链带12的末端12e靠前方的位置。在止动构件为树脂制时,止动构件固着于带区域。
第1止动构件51具有第1基部61和第1插入部71,该第1插入部71位于第1基部61与第1拉链链牙21之间,经由拉头40的后口45向拉头40内插入。第1插入部71沿着前后方向从第1基部61朝向第1拉链链牙21延伸。第2止动构件52具有第2基部62和第2插入部72,该第2插入部72位于第2基部62与第2拉链链牙22之间,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向拉头40内插入。第2插入部72沿着前后方向从第2基部62朝向第2拉链链牙22延伸。作为一个方案,第2止动构件52具有第3拉链链牙23。第3拉链链牙23与第2插入部72的前端部相连结。第3拉链链牙23与第2拉链链牙22相邻地配置。第3拉链链牙23是为了如下目的设置的,即,为了在第1插入部71和第2插入部72插入到拉头40内的状态下促进拉头40前进时的拉头40的移动容易度和/或填充拉链链牙与止动构件的间隙。
第1插入部71为了促进拉头40停留在第1插入部71上而采取恰当的形状。在第1插入部71插入于拉头40时,由第1插入部71限制拉头40的移动,由此,能够促进拉头40在第1止动构件51上的定位。在一些情况下,从图7可以明确得知,第1插入部71具有从第1基部61、或者后述的上部停止壁85a沿前后方向笔直地延伸的第1侧面71i和从第1侧面71i随着向前方延伸而相应地向左侧逐渐倾斜的第2侧面71u。第1侧面71i和第2侧面71u与拉头40的上部凸缘部41b的内侧面的形状相对应。由此,能够抑制在第1插入部71完全插入到拉头40内时拉头40以从第1插入部71离开的方式前进。
第1插入部71在一些情况下具有上板部71a和下板部71b,利用上板部71a和下板部71b至少局部地规定供第2插入部72插入的插入槽80。通过容许第1插入部71和第2插入部72的嵌合,来抑制暂时结合的第1止动构件51和第2止动构件52分离。也如从后述的记述所知,在第2插入部72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进入拉头40内的状态下使拉头40前进,从而第2插入部72向第1插入部71的上板部71a与下板部71b之间的插入槽80插入。在上板部71a与下板部71b之间第2插入部72的上下运动被恰当地制约。
在一些情况下,如从图7和图8中明确的那样,第1插入部71的上板部71a具有向上方斜向倾斜的上板倾斜部71m,下板部71b具有向下方斜向倾斜的下板倾斜部71n,插入槽80的入口位于上板倾斜部71m与下板倾斜部71n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1插入部71向拉头40内插入时,由第1插入部71制约拉头40的上下的动作,进一步促进拉头40停留在第1插入部71。在一些情况下,上板倾斜部71m与拉头40的上翼部41(或上翼板41a)的内表面相接触。下板倾斜部71n与拉头40的下翼部42(或下翼板42a)的内表面相接触。在一些情况下,上板倾斜部71m的前端部的上表面为下降倾斜面,能够避免或抑制与拉头40接触而导致的磨损。第1插入部71的上板倾斜部71m的最上点和下板倾斜部71n的最下点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A与拉头40的上翼板41a的内表面和下翼板42a的内表面在厚度方向上的距离B之间的关系满足A≥B。
作为一个方案,第1止动构件51能够具有与第1插入部71的上板部71a结合的上部停止壁85a和与第1插入部71的下板部71b结合的下部停止壁85b。在一些情况下,下部停止壁85b的上下高度比上部停止壁85a的上下高度大。在一些情况下,在第1插入部71经由拉头40的后口45完全插入拉头40内时,在连结柱43所延伸的上下方向上,上部停止壁85a具有超过上翼板41a的上表面的高度,下部停止壁85b具有不超过下翼板42a的下表面的高度。能够促进第1止动构件51的薄型化。
作为一个方案,第1止动构件51能够具有与下部停止壁85b结合的引导壁86。引导壁86沿前后方向延伸,引导拉头40向第1插入部71上移动。作为一个方案,第1止动构件51能够具有设于第1插入部71的上板部71a的左方的上部薄板部87a和设于第1插入部71的下板部71b与引导壁86之间的下部薄板部87b。利用上部薄板部87a和下部薄板部87b能够促进第1止动构件51相对于第1拉链带11的固着。作为一个方案,第2止动构件52具有与第2插入部72相邻地向上下突出的上部制止壁79a和下部制止壁79b。上部制止壁79a能够与拉头40的上部凸缘部41b相接触。下部制止壁79b能够与拉头40的下部凸缘部42b相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相应地,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
在一些情况下,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经过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层叠和/或合体,不过未必限定于此。与该旋转相应地,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此外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的间隔减小。换言之,通过将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从而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此外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的间隔减小。通过将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产生第2插入部72的枢动,将第2插入部72向拉头40内插入省时省力。也就是说,能够促进在闭合拉链1时所要求的第1止动构件51和第2止动构件52的操作的顺畅化。
在一些情况下,像通过图25的追加参照所理解的那样,第2插入部72具有插入端部73,该插入端部73在第2基部62与第2拉链链牙22之间以具有与下翼部42(或下翼板42a)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方式延伸。由此,能够避免或减少插入端部73与下翼部42之间的干扰,能够促进应该归结于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的操作的顺畅化。该操作未必限定于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所述的操作。
在一些情况下,在获取第2插入部72与下翼部42的下表面相接触的初期位置时(参照图26的(a)),若将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则第2插入部72能够经过下翼部42的右侧(参照图26的(b)),接着,顺畅地经由第2狭缝46n进入拉头40内(参照图26的(c))。能够进一步促进闭合拉链1时所要求的第1止动构件51和第2止动构件52的操作的顺畅化。在一些情况下,作为追加或替代,插入端部73以具有与上翼部41(或上翼板41a)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方式延伸。
在一些情况下,第2插入部72以具有如下形状的方式延伸,即,该形状与在拉头40的下翼部42(或上翼部41)的前侧面42p与后侧面42q之间延伸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能够称作旁侧面)42r实质上匹配(参照图4)。即,第2插入部72能够以具有如下形状的方式延伸,即,该形状与在拉头40的下翼板42a(或上翼板41a)的前侧面42p与后侧面42q之间延伸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能够称作旁侧面)42r实质上匹配。
在一些情况下,上翼部41和/或下翼部42具有位于后口45侧的角部41c、角部42c,插入端部73具有用于避免与角部41c、角部42c相干扰的缺口部74。通过设置缺口部74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与拉头40的角部41c、角部42c的干扰。
在一些情况下,插入端部73具有:延伸部75,其沿着第2拉链带12的长边方向延伸;第1倾斜部76,其设于比延伸部75靠第2基部62侧的位置,随着远离延伸部75而相应地朝向第2拉链带12的内方倾斜;以及第2倾斜部77,其设于比第1倾斜部76靠第2基部62侧的位置,随着远离第1倾斜部76而相应地朝向第2拉链带12的外方倾斜。第2拉链带12的内方是指,从位于第2拉链带12的带面外的位置朝向位于第2拉链带12的带面上的位置去的方向。在该情况下,由箭头D1明确示出。第2拉链带12的外方是指,从位于第2拉链带12的带面上的位置朝向位于第2拉链带12的带面外的位置去的方向。在该情况下,由箭头D2明确示出。对于第1拉链带11的内方和外方,也同样地理解。第1拉链带11的内方由箭头D3明确示出。第1拉链带11的外方由箭头D4明确示出。
在一些情况下,当第2插入部72在左右方向上定位于拉头40的上部凸缘部41b或下部凸缘部42b的旁边时,延伸部75沿着上部凸缘部41b或下部凸缘部42b的前侧部分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能够被称作旁侧面)延伸,作为一个方案,实质上平行地延伸。同样地,当第2插入部72在左右方向上定位于拉头40的上部凸缘部41b或下部凸缘部42b的旁边时,第1倾斜部76沿着上部凸缘部41b或下部凸缘部42b的后侧部分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能够被称作旁侧面)延伸,作为一个方案,在第1倾斜部76的全长上实质上平行地延伸。此外,上部凸缘部或下部凸缘部各自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弯曲部的方式结合。同样地,当第2插入部72在左右方向上定位于拉头40的上部凸缘部41b或下部凸缘部42b的旁边时,第2倾斜部77沿着上翼板41a或下翼板42a的后表面延伸,作为一个方案,实质上平行地延伸。在一些情况下,第1倾斜部76和第2倾斜部77设为以85°~95°的范围内的角度交叉。
在一些情况下,插入端部73构成为朝向第2拉链带12的外方去而顶端变窄。插入端部73能够利用下降倾斜的上表面和/或上升倾斜的下表面构成为楔形形状。像上述那样,第2插入部72具有插入端部73,该插入端部73以具有与下翼部42(或下翼板42a)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方式延伸,另外,插入端部73具有用于避免与拉头40的上翼部41和/或下翼部42的角部41c、角部42c相干扰的缺口部74,由此,能够避免或减少第2插入部72与拉头40的上翼部41和/或下翼部42的干扰。在插入端部73像上述那样构成时,即使第2插入部72与上翼部41和/或下翼部42相干扰,第2插入部72也能够利用插入端部73的顶端变窄的形状或楔形形状而顺畅地避开上翼部41和/或下翼部42而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
作为替代,第1拉链带11、第1拉链链牙21以及第1拉链链牙带31能够分别被称作左拉链带、左拉链链牙以及左拉链链牙带。作为替代,第2拉链带12、第2拉链链牙22以及第2拉链链牙带32能够分别被称作右拉链带、右拉链链牙以及右拉链链牙带。作为替代,第1止动构件51和第2止动构件52能够分别被称作左止动构件和右止动构件。同样地,作为替代,第1插入部71和第2插入部72能够分别被称作左插入部和右插入部。只要是恰当的,则第1能够被置换为“左”,第2能够被置换为“右”。
第1拉链带11和第2拉链带12能够是具有挠性的纺织物或编织物。拉头40能够是金属或树脂制。第1止动构件51和第2止动构件52能够是树脂制,但未必限定于此,也能够由金属等其他材料构成。作为非限定性的一个例子,拉链链牙能够通过注射成形安装于拉链带。接着,止动构件能够通过注射成形安装于拉链带。接着,一个拉链链牙带的拉链链牙穿过拉头。这样能够制造出拉链1。
以下参照图5和图6,记述与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相关的非限定性的特征。在一些情况下,在第1止动构件51的第1基部61设有轴状突起81,在第2止动构件52的第2基部62设有容纳轴状突起81的容纳部82。通过在第1基部61设置轴状突起81,能够促进第2基部62的薄型化,能够提高拉链1的使用容易度或外观。在第1止动构件51中,利用与拉头40的上下厚度的量相应的空间,在第1基部61设置轴状突起81,这与轴状突起81的存在设于第2基部62的情况相比不显眼。此外,轴状突起81被容纳部82容纳,能够容易或可靠地确保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的初期对准和/或能够提高第2基部62相对于第1基部61的旋转的稳定性和/或第1基部61相对于第2基部62的旋转的稳定性。
在一些情况下,在轴状突起81的外周部设有绕轴状突起81的中心线CX1以弧状倾斜的至少一个倾斜面83,在容纳部82设有能够在倾斜面83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部84。将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同轴地配置,接着,在将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时,滑动部84沿倾斜面83下降(参照图5的箭头D5)。这样,上下方向的力被转换为使第1基部61和/或第2基部62旋转的力。结果是,产生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的移动。此外,与滑动部84沿倾斜面83下降相应地,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的间隔减小。在滑动部84沿倾斜面83下降完成时,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的间隔变为最小或实质变为零。
在一些情况下,滑动部84向容纳部82的内侧突出,更详细而言,是向与容纳轴状突起81的容纳部82相关的径向内侧突出。将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同轴地配置是通过在第2基部62上配置第1基部61而达成的。这时,第1基部61的轴状突起81插入第2基部62的容纳部82,与轴状突起81相关的中心线CX1与容纳部82的中心线CX2重合。重合的中心线CX1和CX2在图17中表示为旋转轴线AX。此外,也能够设想以中心线CX1和中心线CX2不重合的方式在第2基部62上配置第1基部61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将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过程中或者作为结果,中心线CX1和中心线CX2也能够重合。
在一些情况下,倾斜面83具有在与轴状突起81相关的径向上设于不同的位置的两个以上倾斜面。作为追加,该两个以上的倾斜面在与轴状突起81相关的径向上能够相邻地设置。作为追加,该两个以上的倾斜面在与轴状突起81相关的周向上也设于不同的位置。通过配置斜度和/或面形状不同的两个以上的倾斜面,能够促进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获得更正确的对准。如从图5明确的那样,在一些情况下,倾斜面83包括在与轴状突起81相关的径向上靠径向内侧设置的第1倾斜面83a和在与轴状突起81相关的径向上靠径向外侧设置的第2倾斜面83b。第1倾斜面83a和第2倾斜面83b在径向上相邻地设置。第1倾斜面83a和第2倾斜面83b在周向上设于不同的位置。第1倾斜面83a的斜度和/或面形状与第2倾斜面83b的斜度和/或面形状不同。还能够设想设有第3倾斜面的形态。
在一些情况下,倾斜面83以远离第1拉链带11的方式下降倾斜。壁厚沿着倾斜面83的下降方向变薄。在倾斜面83以远离第1拉链带11的方式下降倾斜的情况下,能够将厚度较大的壁厚部配置在靠近第1拉链带11的位置,能够使厚度较小的薄壁部远离第1拉链带11,能够提高第1止动构件51相对于第1拉链带11的安装强度。
在一些情况下,滑动部84具有与倾斜面83相接触的接触缘84a和在与容纳轴状突起81的容纳部82相关的周向(例如容纳部82的中心线CX2的周向)上向接触缘84a的相反侧突出的突片84b(参照图12),在轴状突起81设有供突片84b插入的凹部81j(参照图9)。在一些情况下,在滑动部84沿倾斜面83下降完成时,突片84b和凹部81j嵌合。由此,能够避免或抑制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在上下方向上分离。轴状突起81具有因凹部81j而产生的突部81c,在突片84b的下方设有容纳突部81c的孔84c(参照图12)。孔84c贯通第2基部62或不贯通第2基部62。在一些情况下,突片84b的上表面是朝向突片84b的顶端部下降倾斜的倾斜面。
在一些情况下,轴状突起81包括圆锥台部81a和与圆锥台部81a结合的圆柱状顶端部81b。容纳部82具有用于容纳圆锥台部81a的主部82a和容纳圆柱状顶端部81b的底孔部82b。在一些情况下,与圆锥台部81a的侧面相比,圆柱状顶端部81b的侧面具有相对于轴状突起81的中心线CX1较小的角度。在有些情况下,圆柱状顶端部81b的侧面包括相对于轴状突起81的中心线CX1平行的区域。在轴状突起81被容纳部82容纳时,圆柱状顶端部81b嵌合于底孔部82b,利用底孔部82b制约圆柱状顶端部81b的动作,即制约该圆柱状顶端部81b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动作。由此,能够避免或抑制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的意外的分离。
在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轴状突起81能够设于圆形形状的第1基部61的中央部。在沿着上下方向观察时容纳部82能够设于圆形形状的第2基部62的中央部。轴状突起81设于第1基部61的上表面,沿着与上下方向平行的中心线CX1延伸。容纳部82以贯通第2基部62的形态设置,并沿着与上下方向平行的中心线CX2延伸。
在一些情况下,第1止动构件51具有与第1拉链链牙21相邻地设置的鳍状部91。在第3拉链链牙23设有供鳍状部91插入的槽92。设想图27所示的不恰当的初期状态。即,在图27中,在第1基部61未正确地配置于第2基部62上的状态下,即,在轴状突起81和容纳部82未嵌合的状态下(在图27中,圆柱状顶端部81b从底孔部82b偏离),第1插入部71和第2插入部72插入拉头40内。在设有鳍状部91的情况下,若使拉头40从图27所示的不恰当的初期状态前进,则第1插入部71的鳍状部91与连结柱43相接触,第1插入部71的左侧面71k与上部凸缘部41b相接触。由此阻止拉头40的前进。因此,能够避免或抑制在轴状突起81未恰当地配置于容纳部82内的状态下拉头40前进,第1拉链链牙21和第2拉链链牙22啮合。
在一些情况下,第1拉链链牙21包括第1拉链链牙21的列,第2拉链链牙22包括第2拉链链牙22的列。第3拉链链牙23在与第2拉链链牙22的列的端部相邻的位置与第2插入部72结合。如图17所示,第3拉链链牙23具有与第2拉链带12结合的基部23a和借助颈部与基部23a结合的头部23c。第3拉链链牙23的头部的沿着第2拉链带12的长边方向的宽度W23为第2拉链链牙22的列中的第2拉链链牙22的节距间隔W22的1.4倍以上。在有些情况下,头部的宽度W23小于节距间隔W22的2倍。设想第1基部61未正确地配置于第2基部62上的状态(参照图28)。在图28中,在拉头40内插入有第1拉链链牙21,此外第2插入部72的第3拉链链牙23从拉头40的第2前口44n插入于拉头40内。处于第1插入部71未插入于拉头40内的不恰当的初期状态。即使要在该不恰当的初期状态下使拉头40前进,由于满足上述的头部的宽度W23相对于节距间隔W22的关系,因此,在拉头40内第3拉链链牙23也无法与第1拉链链牙21相结合,能够避免或抑制在第1止动构件51和第2止动构件52非结合的状态下就使第1拉链链牙21和第2拉链链牙22结合。
图17和图18是用于表示如下情形的概略图,即,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中,经过第1止动构件51的第1基部61和第2止动构件52的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层叠并合体,在该过程中,第2止动构件52的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图17表示第2插入部72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进入拉头40内之前的状态。图18表示第2插入部72经由拉头40的第2狭缝46n进入拉头40内之后的状态。图19是从相反侧示出图17的拉链1的概略图。图20是从相反侧示出图18的拉链1的概略图。图21是利用由图20的虚线所示的圆来特定的范围的放大示意图。图22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中,第1插入部71的嵌合部71c嵌合于在第2插入部72的插入端部73设置的缺口部74的状态的概略截面示意图。图23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形态的拉链1中,第1止动构件51和第2止动构件52结合了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24是沿着图23的两点划线X24-X24的概略截面示意图。在一些情况下,需注意的是,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的合体是指,在至少一个任意的方向、例如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限制两者的分离的状态。
为了闭合第1拉链链牙带31和第2拉链链牙带32,首先,拉头40配置于第1止动构件51上。第1止动构件51的第1插入部71经由拉头40的后口50进入拉头40。拉头40的上翼部41(或上翼板41a)同与第1插入部71的上板部71a结合的上部停止壁85a接触,拉头40的下翼部42(或下翼板42a)同与第1插入部71的下板部71b结合的下部停止壁85b接触。将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同轴地配置,第1基部61的轴状突起81插入第2基部62的容纳部82。当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夹着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时,产生第1基部61和/或第2基部62的旋转,第2基部62的滑动部84沿设于轴状突起81的外周部的倾斜面83下降。这时,第2止动构件52的第2插入部72朝向拉头40的第2狭缝46n移动,经由第2狭缝46n向拉头40内进入。另外,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的上下间隔变窄,最终第1基部61层叠在第2基部62上,并且两者合体。在滑动部84沿倾斜面83下降完成时,滑动部84的突片84b插入轴状突起81的凹部81j。第2插入部72伴随着拉头40的前进而插入第1插入部71的上板部71a与下板部71b之间的插入槽80。
如从图19和图20明确的那样,与第1基部61和/或第2基部62的旋转相应地,设于第2止动构件52的第2基部62的外周部的隆起部94越过设于第1止动构件51的下部停止壁85b的小突起95,到达与小突起95相邻的凹部96。在该过程中,振动向拉链1的操作者的手指传递,将可以使拉头40前进的状态告知拉链1的操作者。
若拉头40前进,则完成第1止动构件51和第2止动构件52的结合。第1止动构件51的鳍状部91插入第2止动构件52的第3拉链链牙23的槽92。在第1止动构件51的插入槽80内设置的嵌合部71c嵌合于第2止动构件52的第2插入部72的插入端部73的缺口部74。嵌合部71c能够设于插入槽80的底面。嵌合部71c能够与上板部71a和/或下板部71b相结合。圆柱状顶端部81b嵌合于底孔部82b,避免或抑制圆锥台部81a从主部82a滑出而第1基部61和第2基部62分离。
根据上述的启示,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对各实施方式施加多种变更。权利要求书中添加的附图标记用于参考,而不应以限定性地解释权利要求书为目的来参照。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1拉链带;12、第2拉链带;21、第1拉链链牙;22、第2拉链链牙;31、第1拉链链牙带;32、第2拉链链牙带;40、拉头;71、第1插入部;72、第2插入部。

Claims (13)

1.一种拉链,其中,
该拉链具有:
第1拉链链牙带(31),其具有第1拉链带(11)和在沿着所述第1拉链带(1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侧缘部设置的第1拉链链牙(21);
第2拉链链牙带(32),其具有第2拉链带(12)和在沿着所述第2拉链带(12)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侧缘部设置的第2拉链链牙(22);
拉头(40),其用于开闭所述第1拉链链牙带(31)和所述第2拉链链牙带(32),该拉头(40)至少具有上翼部(41)、下翼部(42)以及将所述上翼部(41)和所述下翼部(42)连结起来的连结柱(43),隔着所述连结柱(43)地设有第1前口(44m)和第2前口(44n),在所述第1前口(44m)和第2前口(44n)的相反侧设有一个后口(45),容许所述第1拉链带(11)的移动的第1狭缝(46m)在所述第1前口(44m)与所述后口(45)之间延伸,容许所述第2拉链带(12)的移动的第2狭缝(46n)在所述第2前口(44n)与所述后口(45)之间延伸,所述上翼部(41)和/或所述下翼部(42)具有位于所述后口(45)侧的角部(41c、42c);
第1止动构件(51),其安装于第1带区域,该第1带区域存在于所述第1拉链带(11)的末端(11e)与所述第1拉链链牙(21)之间,所述第1止动构件(51)具有第1基部(61)和第1插入部(71),该第1插入部(71)位于所述第1基部(61)与所述第1拉链链牙(21)之间并经由所述拉头(40)的后口(45)向所述拉头(40)内插入;以及
第2止动构件(52),其安装于第2带区域,该第2带区域存在于所述第2拉链带(12)的末端(12e)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22)之间,所述第2止动构件(52)具有第2基部(62)和第2插入部(72),该第2插入部(72)位于所述第2基部(62)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22)之间并经由所述拉头(40)的所述第2狭缝(46n)向所述拉头(40)内插入,
经过所述第1基部(61)和所述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所述第2插入部(72)朝向所述拉头(40)的所述第2狭缝(46n)移动,
所述第1基部(61)和所述第2基部(62)经过所述第1基部(61)和所述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层叠,
所述第2插入部(72)具有插入端部(73),该插入端部(73)在所述第2基部(62)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22)之间以具有与所述上翼部(41)或所述下翼部(42)的所述角部(41c、42c)相应的形状的V字状的缺口部(74)的方式延伸,在所述第1基部(61)和所述第2基部(62)经过所述第1基部(61)和所述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层叠时,容许所述第2插入部(72)从与所述上翼部(41)和所述下翼部(42)中的一者相接触的位置向与所述第2狭缝(46n)相邻的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插入端部(73)包括:
延伸部(75),其沿着所述第2拉链带(12)的长边方向延伸,
所述缺口部(74)至少由第1倾斜部(76)和第2倾斜部(77)赋形,
所述第1倾斜部(76)设于比所述延伸部(75)靠所述第2基部(62)侧的位置,随着远离所述延伸部(75)而相应地朝向第2拉链带(12)的内方倾斜,
所述第2倾斜部(77)设于比所述第1倾斜部(76)靠所述第2基部(62)侧的位置,随着远离所述第1倾斜部(76)而相应地朝向第2拉链带(12)的外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插入端部(73)利用朝向所述第2拉链带(12)的外方去而下降倾斜的上表面和/或上升倾斜的下表面构成为楔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第1插入部(71)具有至少局部地规定供所述第2插入部(72)插入的插入槽(80)的上板部(71a)和下板部(71b),
与所述插入端部(73)的缺口部(74)嵌合的嵌合部(71c)设于所述插入槽(8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第1插入部(71)具有至少局部地规定供所述第2插入部(72)插入的插入槽(80)的上板部(71a)和下板部(71b),
所述第1插入部(71)的上板部(71a)具有向上方斜向倾斜的上板倾斜部(71m),所述下板部(71b)具有向下方斜向倾斜的下板倾斜部(71n),所述插入槽(80)的入口位于所述上板倾斜部(71m)与所述下板倾斜部(71n)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中,
在所述第1止动构件(51)的所述第1基部(61)设有轴状突起(81),在所述第2止动构件(52)的所述第2基部(62)设有容纳所述轴状突起(81)的容纳部(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其中,
在所述轴状突起(81)的外周部设有绕所述轴状突起(81)的中心线(CX1)以弧状倾斜的至少一个倾斜面(83),
在所述容纳部(82)设有能够在所述倾斜面(83)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部(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滑动部(84)具有与所述倾斜面(83)相接触的接触缘(84a)和在与容纳所述轴状突起(81)的所述容纳部(82)相关的周向上向所述接触缘(84a)的相反侧突出的突片(84b),在所述轴状突起(81)设有供所述突片(84b)插入的凹部(81j)。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中,
在所述第2插入部(72)与所述上翼部(41)和所述下翼部(42)中的任一者均不初期接触且所述第1基部(61)和所述第2基部(62)经过所述第1基部(61)和所述第2基部(6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层叠时,
与所述旋转相应地,所述第2插入部(72)朝向所述拉头(40)的所述第2狭缝(46n)移动,而且所述第1基部(61)和所述第2基部(62)的间隔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第2插入部(72)以具有如下的形状的方式延伸,即,该形状与在所述拉头(40)的所述下翼部(42)或上翼部(4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延伸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实质上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第1止动构件(51)具有与所述第1拉链链牙(21)相邻地设置的鳍状部(9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第2止动构件(52)还具有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22)相邻地设置的第3拉链链牙(23),在所述第3拉链链牙(23)设有供所述鳍状部(91)插入的槽(92)。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其中,
所述第1拉链链牙(21)包括所述第1拉链链牙(21)的列,所述第2拉链链牙(22)包括所述第2拉链链牙(22)的列,
所述第2止动构件(52)还具有第3拉链链牙(23),该第3拉链链牙(23)在与所述第2拉链链牙(22)的列的端部相邻的位置与所述第2插入部(72)结合,
所述第3拉链链牙(23)具有与所述第2拉链带(12)结合的基部和借助颈部与所述基部结合的头部,
所述第3拉链链牙(23)的头部的沿着所述第2拉链带(12)的长边方向的宽度为所述第2拉链链牙(22)的列中的所述第2拉链链牙(22)的节距间隔的1.4倍以上。
CN201780095330.5A 2017-09-26 2017-09-26 拉链 Active CN1111484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4815 WO2019064355A1 (ja) 2017-09-26 2017-09-26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8446A CN111148446A (zh) 2020-05-12
CN111148446B true CN111148446B (zh) 2022-09-13

Family

ID=65901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330.5A Active CN111148446B (zh) 2017-09-26 2017-09-26 拉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8446B (zh)
TW (1) TWI678984B (zh)
WO (1) WO20190643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29399B1 (en) * 2019-09-10 2023-10-25 YKK Corporation Fastener stri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8279A (en) * 1976-01-29 1978-03-14 Optilon W. Erich Heilmann Gmbh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endstop members
CN101980627A (zh) * 2008-06-20 2011-02-23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开口部件
CN206507448U (zh) * 2016-12-22 2017-09-22 Ykk株式会社 拉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5227Y2 (ja) * 1978-06-15 1984-07-2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開離嵌插具
JP2000232908A (ja) * 1999-02-15 2000-08-29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JP3733343B2 (ja) * 2002-05-20 2006-01-11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JP4152216B2 (ja) * 2003-02-19 2008-09-1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JP4628329B2 (ja) * 2006-08-17 2011-02-09 Ykk株式会社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0041303A1 (ja) * 2008-10-06 2010-04-15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0089846A1 (ja) * 2009-02-03 2010-08-1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2106630B (zh) * 2009-12-24 2013-04-10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闭口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闭口拉链
JP5414895B2 (ja) * 2010-06-23 2014-02-1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3170902U (ja) * 2011-07-25 2011-10-0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8279A (en) * 1976-01-29 1978-03-14 Optilon W. Erich Heilmann Gmbh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endstop members
CN101980627A (zh) * 2008-06-20 2011-02-23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开口部件
CN206507448U (zh) * 2016-12-22 2017-09-22 Ykk株式会社 拉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8446A (zh) 2020-05-12
WO2019064355A1 (ja) 2019-04-04
TW201914469A (zh) 2019-04-16
TWI678984B (zh)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2522B2 (ja)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384958B (zh) zipper
EP1889552A2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US20130232736A1 (en) Slide Fastener
US20120260468A1 (en) Reverse Opening Slide Fastener
CN102170803B (zh) 拉链
TW200944149A (en) Reverse opening type slide fastener
EP2604139A1 (en) Slide fastener
WO2009133617A1 (ja)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I433653B (zh) zipper
EP2604138A1 (en) Slide fastener
CN110636773B (zh) 拉链
TWI526171B (zh) A zipper with a separable insert and a mo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CN111148447B (zh) 拉链
EP2460430B1 (en) Slide fastener
CN111148446B (zh) 拉链
CN107708471B (zh) 拉链牙链带及拉链
TWI400045B (zh) Zipper and zipper attachments
TW201238514A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automatic stop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7394237B2 (ja)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JP3191897U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
TW201836507A (zh) 拉鏈用滑件
CN109717555B (zh)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EP4059373A1 (en) Slide fastener
CN108813831B (zh) 拉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