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0008A -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0008A
CN111140008A CN201911289222.9A CN201911289222A CN111140008A CN 111140008 A CN111140008 A CN 111140008A CN 201911289222 A CN201911289222 A CN 201911289222A CN 111140008 A CN111140008 A CN 111140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fixedly connected
template
cast strip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92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友非
陈亚东
郝占平
孙宏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CC Tiango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92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00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0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0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支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楼板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后浇带的下方设置有拆后回顶模板,所述拆后回顶模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不拆除模板。本发明通过楼板后浇带两侧各设不拆除模板及其支撑架体不拆除,只拆除楼板后浇带底部的拆后回顶模板及支撑立柱,由于楼板后浇带两侧各设不拆除模板及支撑架体不拆除,保证了楼板后浇带两侧已施工完毕的楼板混凝土结构形不成悬挑结构,此时拆除楼板后浇带的拆后回顶模板进行楼板后浇带两侧楼板混凝土接缝的凿毛和清理,从而达到方便工人操作、施工简单、操作方面、能缩短工期、降低人工投入和节约建造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地下车库及群房单层面积大,后浇带设置多。楼板后浇带施工的常见做法为:将后浇带模板单独支设,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楼板模板拆除时独立支设的后浇带模板不拆除,等到具备后浇带可以封闭时再对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剔凿,并清理后浇带内剔凿下来的混凝土渣,但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剔凿和清理时,由于后浇带模板不能拆除,楼板底部混凝土浮浆、松散石子剔凿很难到位,剔凿产生的混凝土渣及水泥粉尘人工清理难度非常大,而且还清不干净,因此在一些管理较差的项目,工人干脆将原来独立支设的后浇带模板全部拆除后在进行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剔凿和清理,然后再重新安装后浇带模板,违反后浇带在混凝土未浇筑前不允许拆除的规定。按照常规施工方法,楼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剔凿困难、后浇带内的水泥浮浆及混凝土浮渣清理很难做到位,同时劳动力投入量大、增加成本,延长工期。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楼板后浇带,所述楼板后浇带的下方设置有拆后回顶模板,所述拆后回顶模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不拆除模板,两个所述不拆除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楼板模板,所述楼板后浇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条,所述楼板后浇带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楼板混凝土,所述拆后回顶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调托撑,所述可调托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
优选的,所述拆后回顶模板的左侧开设有连通拆后回顶模板右侧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背面的内表面上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动槽,每一侧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滑动槽的一端贯穿矩形槽固定连接有贴合板。
优选的,所述拆后回顶模板的底部开设有与矩形槽底部内表面连通的控制槽,所述矩形槽顶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控制槽正上方的安装轴承座,所述安装轴承座底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贯穿控制槽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所述拆后回顶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转动盘左右两侧且中心对称的两个复位管道,所述复位管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转动盘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延伸至复位管道的内部。
优选的,两侧所述贴合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中间杆,两侧所述中间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远离中间杆的一端栓接在转动杆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拆后回顶模板的底部开设有位于控制槽外侧的环形槽,所述转动盘的顶部通过稳定杆滑动连接在环形槽的内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复位管道和传动杆下表面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复位管道和传动杆下表面的弧度在六十度至九十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助滑垫,所述推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助滑垫。
优选的,所述贴合板和推动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楼板后浇带两侧各设不拆除模板及其支撑架体不拆除,只拆除楼板后浇带底部的拆后回顶模板及支撑立柱,由于楼板后浇带两侧各设不拆除模板及支撑架体不拆除,保证了楼板后浇带两侧已施工完毕的楼板混凝土结构形不成悬挑结构,此时拆除楼板后浇带的拆后回顶模板进行楼板后浇带两侧楼板混凝土接缝的凿毛和清理,从而达到方便工人操作、施工简单、操作方面、能缩短工期、降低人工投入和节约建造成本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贴合板起到可以贴合两侧不拆除模板的作用,进而通过贴合两侧不拆除模板起到保证安装时稳定性的作用,进而通过提升安装稳定性达到提升整体操作稳定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控制把手控制转动盘进行转动,转动盘的转动使两侧贴合板收入矩形槽的作用,进而通过灵活收入矩形槽达到便于拆卸的作用,进而达到提升操作效率和节约工作人员时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拆后回顶模板支撑系统剖示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浇带拆除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板拆除后剖示图;
图4为本发明的拆后回顶模板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拆后回顶模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的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的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转动盘仰视图。
图中:1、楼板后浇带;2、拆后回顶模板;3、不拆除模板;4、楼板模板;5、隔离板条;6、楼板混凝土;7、可调托撑;8、支撑立柱;9、矩形槽;10、控制槽;11、安装轴承座;12、转动杆;13、转动盘;14、控制把手;15、复位管道;16、复位弹簧;17、传动杆; 18、滑动槽;19、推动杆;20、贴合板;21、中间杆;22、弹性带; 23、环形槽;24、稳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8,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楼板后浇带1,楼板后浇带1的下方设置有拆后回顶模板2,拆后回顶模板 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不拆除模板3,两个不拆除模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楼板模板4,楼板后浇带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条5,楼板后浇带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楼板混凝土6,拆后回顶模板2 的底部设置有可调托撑7,可调托撑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8,拆后回顶模板2的左侧开设有连通拆后回顶模板2右侧的矩形槽9,拆后回顶模板2的底部开设有与矩形槽9底部内表面连通的控制槽 10,矩形槽9顶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控制槽10正上方的安装轴承座11,安装轴承座11底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底端贯穿控制槽10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3,转动盘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14,拆后回顶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转动盘13左右两侧且中心对称的两个复位管道15,复位管道15 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转动盘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远离转动盘13的一端延伸至复位管道15的内部,复位管道15和传动杆17下表面的形状均为弧形,复位管道 15和传动杆17下表面的弧度在六十度至九十度之间,矩形槽9背面的内表面上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动槽18,每一侧两个滑动槽18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推动杆19,滑动槽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助滑垫,推动杆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助滑垫,推动杆19远离滑动槽18的一端贯穿矩形槽9固定连接有贴合板20,贴合板20 和推动杆1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两侧贴合板2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中间杆21,两侧中间杆2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22,弹性带22远离中间杆21的一端栓接在转动杆12 的外表面上,拆后回顶模板2的底部开设有位于控制槽10外侧的环形槽23,转动盘13的顶部通过稳定杆24滑动连接在环形槽23的内表面上。
本发明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通过楼板后浇带1两侧各设不拆除模板3及其支撑架体不拆除,只拆除楼板后浇带1底部的拆后回顶模板2及支撑立柱8,由于楼板后浇带1两侧各设不拆除模板3及支撑架体不拆除,保证了楼板后浇带1两侧已施工完毕的楼板混凝土 6结构形不成悬挑结构,此时拆除楼板后浇带1的拆后回顶模板2进行楼板后浇带1两侧楼板混凝土6接缝的凿毛和清理,从而达到方便工人操作、施工简单、操作方面、能缩短工期、降低人工投入和节约建造成本的效果。
第一步:在楼板结构施工时,先根据施工图纸在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地下室底板或各楼层楼板上,按楼板后浇带1的位置和宽度搭设后浇带两侧不拆除模板3及支撑架立杆,楼板后浇带1两侧不拆除模板 3宽度约1000mm,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安装楼板后浇带1两侧不拆除模板3,不拆除模板3在靠楼板后浇带1一侧退出楼板后浇带1边线 50mm,两条不拆除模板3之间是楼板后浇带1拆后回顶模板2,其宽度为楼板后浇带1宽度加100mm,拆后回顶模板2与两侧不拆除模板 3必须分开独立设置,确保在拆除拆后回顶模板2时后浇带两侧的不拆除模板3能独立保留;
第二步:拆后回顶模板2、楼板后浇带1两侧不拆除模板3及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在模板面用墨斗弹出楼板后浇带1位置线,将15mm 厚50mm宽的隔离板条5于楼板后浇带1内靠墨线用铁钉钉于拆后回顶模板2上;
第三步:施工该楼层剩余部位楼板支撑架体及模板,绑扎楼板钢筋及后浇带加强钢筋,浇筑该楼层混凝土;
第四步:当该楼层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该层楼板模板4及支撑架体时,此时拆后回顶模板2及后浇带两侧的不拆除模板3保留不拆除;
第五步:当该楼层达到楼板后浇带1封闭条件时,先旋转支撑立柱8上的可调托撑7的螺母,使螺杆下移,拆除拆后回顶模板2,然后再剔凿楼板后浇带1两侧楼板混凝土6接缝上的钢丝网及水泥浮浆,并将剔凿下来的水泥渣清理掉,并将楼板后浇带1混凝土接缝冲洗干净;
第六步:楼板后浇带1剔凿、清理完毕后,将拆下的拆后回顶模板2重新安放到楼板后浇带1位置,旋转支撑立柱8上的可调托撑7 的螺母,使可调托撑7的螺杆上移,将拆后回顶模板2顶紧复位;
第七步:拆后回顶模板2安装完毕,恢复楼板后浇带1钢筋后,浇带后浇带砼,待后浇带混凝土6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楼板后浇带1及楼板后浇带1两侧不折除模板3及支撑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8)

1.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楼板后浇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后浇带(1)的下方设置有拆后回顶模板(2),所述拆后回顶模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不拆除模板(3),两个所述不拆除模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楼板模板(4),所述楼板后浇带(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条(5),所述楼板后浇带(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楼板混凝土(6),所述拆后回顶模板(2)的底部设置有可调托撑(7),所述可调托撑(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后回顶模板(2)的左侧开设有连通拆后回顶模板(2)右侧的矩形槽(9),所述矩形槽(9)背面的内表面上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滑动槽(18),每一侧两个所述滑动槽(18)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推动杆(19),所述推动杆(19)远离滑动槽(18)的一端贯穿矩形槽(9)固定连接有贴合板(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后回顶模板(2)的底部开设有与矩形槽(9)底部内表面连通的控制槽(10),所述矩形槽(9)顶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控制槽(10)正上方的安装轴承座(11),所述安装轴承座(11)底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底端贯穿控制槽(10)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3),所述转动盘(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14),所述拆后回顶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转动盘(13)左右两侧且中心对称的两个复位管道(15),所述复位管道(1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所述转动盘(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7),所述传动杆(17)远离转动盘(13)的一端延伸至复位管道(1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贴合板(2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中间杆(21),两侧所述中间杆(2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22),所述弹性带(22)远离中间杆(21)的一端栓接在转动杆(12)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后回顶模板(2)的底部开设有位于控制槽(10)外侧的环形槽(23),所述转动盘(13)的顶部通过稳定杆(24)滑动连接在环形槽(23)的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管道(15)和传动杆(17)下表面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复位管道(15)和传动杆(17)下表面的弧度在六十度至九十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助滑垫,所述推动杆(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助滑垫。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20)和推动杆(1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CN201911289222.9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Pending CN111140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9222.9A CN111140008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9222.9A CN111140008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0008A true CN111140008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1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9222.9A Pending CN111140008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00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980A (zh) * 2020-12-18 2021-04-06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回顶铝合金独立柱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980A (zh) * 2020-12-18 2021-04-06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回顶铝合金独立柱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5257B (zh) 花篮悬挑式型钢承载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631512A (zh)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CN214498376U (zh) 一种后浇带模板独立支撑结构
CN206616862U (zh) 模板根部加固装置
CN104947719A (zh)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吊支模结构及其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02425306A (zh) 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施工方法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01722927U (zh) 可抽拉板条式楼梯模板
CN106592966A (zh) 一种无支撑梁板后浇带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3806647A (zh) 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
CN104831756B (zh) 一种利用模板顶托工具进行现浇板后浇带支模的施工方法
CN203403670U (zh) 无支撑模板系统
CN111140008A (zh)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CN213330014U (zh) 一种拆后回顶的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
CN201241474Y (zh) 现浇楼梯施工缝可装可抽式底模结构
CN211850804U (zh) 一种剪力墙沉降缝钢木结合模板支设装置
CN202509764U (zh) 构造柱模板支模结构
CN104453235B (zh) 换流站防火墙施工工艺
CN206438766U (zh) 一种无支撑梁板后浇带模板体系
CN203603462U (zh) 后浇带梁板模板支设结构
CN205857707U (zh) 楼梯踏步施工装置
CN201103240Y (zh) 膨胀型拉结螺杆
CN103774684A (zh) 一种基础螺栓孔的预留设施工方法
CN105019656A (zh) 楼盖混凝土后浇带悬挂模板施工方法
CN109235709B (zh) 一种建筑全现浇外墙结构
CN207904931U (zh) 一种周转式基坑边坡稳定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