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8011B - 车门窗框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门窗框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8011B
CN111108011B CN201880058963.3A CN201880058963A CN111108011B CN 111108011 B CN111108011 B CN 111108011B CN 201880058963 A CN201880058963 A CN 201880058963A CN 111108011 B CN111108011 B CN 1111080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indow frame
vehicle
mirror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89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8011A (zh
Inventor
木村纯
龟山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08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8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8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8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01Upp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04Outside rear view mirror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01Upp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02Upper door structure window frame details, including sash guides and glass ru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8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 B60J1/1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adjustable
    • B60J1/16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adjustable slidable
    • B60J1/17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adjustable slidable vert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60J10/7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for window sashes; for glass run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窗框构造具备:窗框,被构成为引导车辆的门玻璃的前端缘的升降;后视镜安装部件,被构成为供车门后视镜安装并固定于上述窗框;以及外加强件安装部件,被构成为供门外面板和在相对于上述门玻璃的上述车辆的外侧沿该门玻璃延伸的外加强件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并固定于上述后视镜安装部件的朝向上述车辆的外侧的外表面,且与上述窗框分开。

Description

车门窗框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车门窗框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车辆的车门窗框,上述车辆的车门窗框具备引导门玻璃的升降的上框架及下窗框、和安装于上框架及下窗框并设置有车门后视镜的车门后视镜安装部件。车门后视镜安装部件具有大致箱状的内加强件和封闭内加强件的开放面的外加强件,且具有箱型形状。外加强件和内加强件分别安装于下窗框。(专利文献1)
在车门后视镜安装部件的外加强件安装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增强门板的腰线的腰线加强件。在该腰线加强件安装有门板的外面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71633号公报
例如,在车辆高速行驶时,有时会产生由于负压导致外面板被向车辆的外侧吸引的所谓的被吸出现象。在现有的结构中,若产生被吸出现象,则腰线加强件、安装有该腰线加强件的外加强件、以及安装有该外加强件的下窗框被向车辆的外侧吸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作用于窗框的载荷的车门窗框构造。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窗框构造作为一个例子,具备:窗框,被构成为引导车辆的门玻璃的前端缘的升降;后视镜安装部件,被构成为供车门后视镜安装,并固定于上述窗框;以及外加强件安装部件,被构成为供门外面板和在相对于上述门玻璃的上述车辆的外侧沿着该门玻璃延伸的外加强件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并固定于上述后视镜安装部件的朝向上述车辆的外侧的外表面,且与上述窗框分开。例如,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可能产生由于负压导致车门的门外面板及外加强件被向车辆的外侧吸引的所谓被吸出现象。若产生被吸出现象,则外加强件、供该外加强件安装的外加强件安装部件、以及供该外加强件安装部件固定的后视镜安装部件被向车辆的外侧吸引。另一方面,窗框和外加强件安装部件被分开,能够相对地移动。因此,基于被吸出现象的载荷经由门外面板、外加强件、外加强件安装部件、以及后视镜安装部件作用于窗框。在载荷从门外面板向窗框作用的期间,该载荷通过门外面板、外加强件、外加强件安装部件、以及后视镜安装部件被减少。由此,作用于窗框的载荷被减少。
在上述车门窗框构造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外加强件安装部件与上述窗框分离。因而,作为一个例子,在外加强件安装部件相对于窗框移动的情况下,外加强件安装部件与窗框接触,抑制对窗框直接地作用载荷。因此,作用于窗框的载荷被减少。
在上述车门窗框构造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窗框具有:沿着朝向上述车辆的外侧的上述门玻璃的外表面延伸的第一侧壁;沿着朝向上述车辆的内侧的上述门玻璃的内表面延伸的第二侧壁;以及被连接于上述第一侧壁和上述第二侧壁并且沿着上述门玻璃的上述前端缘延伸的端壁,上述后视镜安装部件固定于上述第二侧壁。因而,作为一个例子,在窗框的剖面中,端壁沿与后视镜安装部件按压窗框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因此在该方向上的刚度高。因此,在后视镜安装部件被向车辆的外侧吸引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窗框以大致C字型的剖面被破坏的方式发生变形的情况。
在上述车门窗框构造中,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外加强件安装部件具有:构成为供上述门外面板和上述外加强件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安装部;从上述安装部延伸并且固定于上述后视镜安装部件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从上述安装部延伸并且固定于上述后视镜安装部件的第二固定部,上述安装部具有朝向上述车辆的外侧的外表面,在沿上述外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上述外加强件安装部件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固定部与上述第二固定部连结的假想线与上述安装部交叉。因而,作为一个例子,在门外面板和外加强件被向车辆的外侧吸引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外加强件安装部件以第一固定部或第二固定部为支点发生弯曲的情况。
上述车门窗框构造作为一个例子,还具备框架部件,该框架部件被构成为与上述窗框一起引导上述门玻璃的升降,并供上述窗框固定,上述外加强件安装部件具有沿与上述窗框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上述后视镜安装部件具有以从上述框架部件延长的方式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和被构成为被上述窗框、上述第一延伸部、以及上述第二延伸部包围并且供上述车门后视镜安装的车门后视镜安装部。因而,作为一个例子,车门后视镜安装部被分别沿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窗框包围。由此,与包围车门后视镜安装部的部分具有复杂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车门后视镜与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窗框之间的密封变得容易,车门后视镜安装部的密封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门窗框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门窗框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3的F5-F5线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下窗框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F6-F6线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下窗框及后视镜托架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4的F7-F7线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门窗框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4的F8-F8线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8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针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要素及该要素的说明,有时记载了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多种表现形式的构成要素及说明也可以是未记载的其他的表现形式。并且,未进行多个表现形式的构成要素及说明也可以是未记载的其他的表现形式。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车辆1是四轮汽车。车辆1并不限于该例。车辆1具有前门2、后门3、车门后视镜4。此外,车辆1也可以省略后门3。
如各附图所示,在本说明书中,定义X轴、Y轴以及Z轴。X轴、Y轴以及Z轴相互正交。X轴沿着车辆1的宽度。Y轴沿着车辆1的长度。Z轴沿着车辆1的高度。以下,将沿着Y轴的方向称为车辆1的前后方向。并且,将沿着Z轴的方向称为车辆1的上下方向。
前门2相对于后门3设置于车辆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在图1中,Y轴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被称为前方。另一方面,Y轴的箭头的相反方向被称为后方。车门后视镜4安装于前门2。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门2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前门2具有车门窗框11、门板12。并且,前门2具有图1所示的门玻璃13。车门窗框11也可以称为车门窗框构造。
门板12安装于车门窗框11。门板12具有图1的外面板15和图2的内面板16。外面板15从车辆1的外侧(室外侧)安装于车门窗框11。外面板15也可以称为门外面板。内面板16从车辆1的内侧(室内侧)安装于车门窗框11。内面板16也可以称为门内面板。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门窗框11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车门窗框11具有上框架21、下窗框22、后视镜托架23、加强件托架24、内腰线加强件(以下,称为内加强件)25。
上框架21也可以称为框架部件。下窗框22也可以称为窗框、窗框部件以及沟槽。后视镜托架23也可以称为车门后视镜安装部件、门构成部件、其他的部件、后视镜安装部件、或者安装部件。加强件托架24也可以称为外加强件安装部件。
上框架21具有后窗框31和上窗框32。后窗框31和上窗框32例如分别由铝制作,通过辊轧成形法制造。此外,后窗框31和上窗框32的材料以及制造方法不限于该例。
后窗框31沿大致上下方向形成车门窗框11的后缘部。上窗框32沿大致前后方向形成车门窗框11的上缘部和前缘部。上窗框32的后端部与后窗框31的上端部连接。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门窗框11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4所示的下窗框22例如由铝制作,通过辊轧成形法制造。此外,下窗框22的材料和制造方法不限于该例,例如,也可以通过挤压成形法、拉拔成形法制造。
下窗框22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下窗框22的上端部与上窗框32的前端部连接。换言之,下窗框22固定于上框架21。
由上框架21、下窗框22、以及图1的外面板15包围的窗孔35设置于前门2。在下窗框22与上框架21的后窗框31之间配置有图1的门玻璃13。下窗框22和上框架21的后窗框31引导门玻璃13在窗孔35中的升降。
图5是沿图3的F5-F5线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下窗框22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下窗框22形成大致C字型的剖面,具有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以及端壁43。
第一侧壁41在与下窗框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沿着朝向车辆1的外侧的门玻璃13的外表面13a延伸。门玻璃13的外表面13a朝向第一侧壁41。第一侧壁41具有第一端部41a、第二端部41b、第一内表面41c、第一外表面41d、以及第一卡止部41e。
第一端部41a是图5的剖面中的第一侧壁41的前方的端部。第二端部41b位于与第一端部41a相反的一侧。第二端部41b是图5的剖面中的第一侧壁41的后方的端部。
第一内表面41c朝向门玻璃13的外表面13a。并且,第一内表面41c隔着门玻璃13朝向第二侧壁42。第一外表面41d位于与第一内表面41c相反的一侧。第一外表面41d朝向车辆1的外侧。
第一卡止部41e位于第一端部41a与第二端部41b之间。第一卡止部41e从第一内表面41c突出。第一卡止部41e沿下窗框22延伸的方向(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于下窗框22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壁41的几乎整个区域。此外,第一卡止部41e不限于该例。
第二侧壁42在与下窗框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沿着朝向车辆1的内侧的门玻璃13的内表面13b延伸。门玻璃13的内表面13b朝向第二侧壁42。第二侧壁42具有第三端部42a、第四端部42b、第二内表面42c、第二外表面42d、以及第二卡止部42e。
第三端部42a是图5的剖面中的第二侧壁42的前方的端部。第四端部42b位于与第三端部42a相反的一侧。第四端部42b是图5的剖面中的第二侧壁42的后方的端部。
第二内表面42c朝向门玻璃13的内表面13b。并且,第二内表面42c隔着门玻璃13朝向第一侧壁41。第二外表面42d位于与第二内表面42c相反的一侧。第二外表面42d朝向车辆1的内侧。
第二卡止部42e位于第三端部42a与第四端部42b之间。第二卡止部42e从第二内表面42c突出。第二卡止部42e沿下窗框22延伸的方向延伸,设置于下窗框22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侧壁42的几乎整个区域。此外,第二卡止部42e不限于该例。
端壁43沿朝向大致前方的门玻璃13的前端缘13c延伸。根据其他的表现形式,门玻璃13的前端缘13c朝向端壁43。前端缘13c也可以称为端面。前端缘13c是门玻璃13朝向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前方的缘部,与外表面13a的前方的端部和内表面13b的前方的端部连接。下窗框22引导门玻璃13的前端缘13c的升降。在图5的剖面中,端壁43沿车辆1的宽度方向延伸。
端壁43被连接于第一侧壁41的第一端部41a和第二侧壁42的第三端部42a。换言之,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从端壁43延伸。
第三端部42a与第四端部42b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端部41a与第二端部41b之间的距离长。换言之,第二侧壁42比第一侧壁41长并从端壁43延伸。
第二侧壁42越与端壁43分离越向与第一侧壁41分离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41沿与端壁43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侧壁42沿大体与端壁43倾斜地交叉的方向延伸。如果第二侧壁42作为整体沿与端壁43倾斜地交叉的方向延伸,则也可以至少在一处弯曲。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延伸的方向不限于该例。
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车辆1还具有玻璃滑槽45。玻璃滑槽45由弹性体那样的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玻璃滑槽45安装于下窗框22,介于下窗框22与门玻璃13之间。玻璃滑槽45具有第一框壁45a、第二框壁45b、第三框壁45c、多个凸缘45d、以及多个突起45e。
第一框壁45a沿着第一侧壁41的第一内表面41c延伸。第二框壁45b沿着第二侧壁42的第二内表面42c延伸。第三框壁45c沿端壁43延伸,并被连接于第一框壁45a和第二框壁45b。
多个凸缘45d设置于第一框壁45a的端部和第二框壁45b的端部。多个凸缘45d还可以设置于除第一框壁45a以及第二框壁45b以外的其他的场所。
在第一框壁45a与第二框壁45b之间配置有门玻璃13。凸缘45d分别朝向门玻璃13延伸,并且与门玻璃13接触。由此,凸缘45d被弹性变形并弹性地保持门玻璃13。玻璃滑槽45与下窗框22一起引导门玻璃13的升降。
多个突起45e中的一个从第一框壁45a或第三框壁45c朝向第一侧壁41突出,钩住第一卡止部41e。多个突起45e中的另一个从第二框壁45b或第三框壁45c朝向第二侧壁42突出,钩住第二卡止部42e。由此,玻璃滑槽45被第一卡止部41e和第二卡止部42e防脱并保持。
如图3所示,后视镜托架23具有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后视镜安装部51和从后视镜安装部51延伸的内加强件安装部52。后视镜安装部51和内加强件安装部52一体地形成。
图6是沿图4的F6-F6线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下窗框22及后视镜托架23的剖视图。后视镜安装部51具有图6的窗框支承部55、和图4的支柱部56、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下部58、固定片59。支柱部56也可以称为第二延伸部。
如图6所示,窗框支承部55沿下窗框22的第二侧壁42延伸并与第二外表面42d接触。第二侧壁42具有多个固定部42f。在固定部42f中,第二侧壁42例如由铆钉61固定于窗框支承部55。铆钉61例如是自冲铆钉(SPR)。此外,固定部42f也可以通过点焊那样的其他的方式固定于窗框支承部55。
固定部42f位于第四端部42b与第二卡止部42e之间。如图4所示,多个固定部42f在下窗框22延伸的方向隔着间隔地排列。
如图6所示,窗框支承部55以与第二侧壁42的第二外表面42d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固定部42f。即,窗框支承部55从车辆1的内侧固定于第二侧壁42。换言之,窗框支承部55固定于下窗框22的车辆1的内侧。该固定方向不是钉进铆钉61的方向,是窗框支承部55与第二侧壁42接触的方向。
在第一侧壁41设置有多个切口41f。切口41f也可以称为开口。切口41f是从第二端部41b凹陷成大致圆弧状的切口。此外,切口41f也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另外,作为开口的孔也可以设置于第一侧壁41。作为开口的切口41f使固定部42f在第二侧壁42的第二内表面42c的法线方向露出。
切口41f与第一卡止部41e分离。换言之,切口41f相对于第一卡止部41e设置于第二端部41b侧。此外,切口41f的端部也可以与第一卡止部41e接触,切口41f也可以跨过第一卡止部41e地形成。
例如,焊枪G穿过切口41f将铆钉61钉进固定部42f和窗框支承部55。此外,焊枪G也可以穿过切口41f将固定部42f和窗框支承部55进行点焊。
如图4所示,支柱部56和下窗框22一起与上窗框32的前端部连接。支柱部56以从上框架21的上窗框32延长的方式延伸。支柱部56和上窗框32一起形成车门窗框11的前缘部。在支柱部56的前方的端部安装有铰链63。铰链63固定于车辆1的车体。
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设置于窗框支承部55与支柱部56之间。因此,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相对于下窗框22位于与门玻璃13相反的一侧。根据其他的表现形式,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相对于下窗框22位于车辆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形成为大致平坦的三角形的板状。在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安装有图1所示的车门后视镜4。
下部58从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向大致下方延伸,并且设置于窗框支承部55与支柱部56之间。因此,下部58相对于下窗框22位于与门玻璃13相反的一侧。
在下部58设置有多个固定部58a。固定部58a例如通过铆钉64安装于图2的内面板16。此外,固定部58a也可以通过点焊那样的其他的方式安装于内面板16。
固定片59从支柱部56向大致前方延伸。在车辆1的上下方向,固定片59配置于与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此外,固定片59的位置不限于该例。
内加强件安装部52从后视镜安装部51的窗框支承部55向后方延伸。此外,内加强件安装部52不限于该例。内加强件安装部52相对于下窗框22位于门玻璃13侧。
图7是沿图4的F7-F7线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门窗框11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内加强件安装部52相对于后视镜安装部51处于向车辆1的内侧偏移(偏置)的位置。
内加强件安装部52具有加强件安装壁65和两个面板安装壁66。加强件安装壁65也可以称为第一部分。面板安装壁66也可以称为第二部分。
加强件安装壁65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配置于从窗框支承部55向车辆1的内侧稍微偏置的位置。加强件安装壁65具有外表面65a和内表面65b。外表面65a朝向车辆1的外侧。内表面65b位于与外表面65a相反的一侧,并朝向车辆1的内侧。外表面65a和内表面65b分别形成为大致平坦。
两个面板安装壁66分别从加强件安装壁65在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端部向车辆1的内侧偏置。换言之,面板安装壁66从加强件安装壁65向车辆1的内侧突出。面板安装壁66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配置于比加强件安装壁65靠车辆1的内侧。
面板安装壁66具有外表面66a和内表面66b。外表面66a朝向车辆1的外侧。内表面66b位于与外表面66a相反的一侧,并朝向车辆1的内侧。外表面66a和内表面66b分别形成为大致平坦。
如图4所示,加强件托架24是与下窗框22分开的构件,不固定于下窗框22,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外表面23a。外表面23a是后视镜托架23的朝向车辆1的外侧的面。加强件托架24经由后视镜托架23与下窗框22连接,但是与下窗框22分开的部件。根据其他的表现形式,加强件托架24不是与下窗框22一体的构件,仅仅与下窗框22间接地连接,不与下窗框22直接地连接。
例如,在下窗框22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加强件托架24不直接地跟随下窗框22的弹性变形,下窗框22和加强件托架24能够相对地稍微移动。另外,在后视镜托架23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加强件托架24直接地跟随后视镜托架23的弹性变形,下窗框22和加强件托架24能够相对地稍微移动。
加强件托架24相对于后视镜托架23位于车辆1的外侧。加强件托架24具有延伸部71、第一固定部72、以及第二固定部73。延伸部71也可以称为第一延伸部或安装部。
延伸部71配置于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的下方,且配置于下部58的上端部。延伸部71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延伸部71延伸的方向是与下窗框22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被下窗框22、后视镜托架23的支柱部56、以及加强件托架24的延伸部71包围,从下窗框22、支柱部56、以及延伸部71向车辆1的内侧凹陷。
延伸部71具有安装壁75、第一周壁76、第二周壁77、以及第三周壁78。第一到第三周壁76~78从安装壁75延伸,并且相互连接。
图8是沿图4的F8-F8线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门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安装壁75从后视镜托架23向车辆1的外侧分离,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安装壁75覆盖设置于后视镜托架23的两个孔23b。
安装壁75具有外表面75a和内表面75b。外表面75a朝向车辆1的外侧。内表面75b位于与外表面75a相反的一侧,并朝向车辆1的内侧。内表面75b隔着间隔朝向后视镜托架23。
第一周壁76从安装壁75的下方的端部朝向后视镜托架23延伸。第二周壁77从安装壁75的上方的端部朝向后视镜托架23延伸。
如图4所示,第三周壁78从安装壁75的后方的端部朝向后视镜托架23延伸。第三周壁78具有侧面78a。侧面78a比后视镜托架23的其他的部分更接近下窗框22。
侧面78a朝向大致后方,面向下窗框22。但是,侧面78a与下窗框22分离。这样,加强件托架24与下窗框22分离。
第一固定部72从第一周壁76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向大致下方延伸。第一固定部72例如通过铆钉79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下部58。此外,第一固定部72也可以通过点焊那样的其他的方式固定于下部58。
第二固定部73从安装壁75的前方且上方的端部向大致上方延伸。第二固定部73例如通过铆钉79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固定片59。此外,第二固定部73也可以通过点焊那样的其他的方式固定于下部58。
第一固定部72和第二固定部73配置于在车辆1的上下方向相互不同的位置。并且,第一固定部72和第二固定部73配置于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相互不同的位置。
在如图4那样沿安装壁75的外表面75a的法线方向观察加强件托架24的情况下,连结第一固定部72和第二固定部73的假想线L与安装壁75交叉。假想线L把第一固定部72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位置(铆钉79)、和第二固定部73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位置(铆钉79)连结。
如图3所示,内加强件25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内加强件25在相对于门玻璃13的车辆1的内侧,沿该门玻璃13的内表面13b延伸。
内加强件25相对于下窗框22位于门玻璃13侧。根据其他的表现形式,内加强件25相对于下窗框22位于车辆1的前后方向的后方。因此,内加强件25不从车辆1的内侧覆盖后视镜托架23的后视镜安装部51。此外,内加强件25不限于该例。
内加强件25的前端部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内加强件安装部52。内加强件25的后端部固定于后窗框31。
如图4所示,内加强件25具有托架安装壁81和两个面板安装壁82。托架安装壁81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于比面板安装壁82更接近门玻璃13的位置。
托架安装壁81具有突片81a。突片81a也可以称为固定部。突片81a从托架安装壁81的前端朝向前方突出。突片81a形成为例如大致三角形的板状。突片81a也可以形成为其他的形状。
如图7所示,突片81a与内加强件安装部52的加强件安装壁65的外表面65a接触。换言之,突片81a从车辆1的外侧与加强件安装壁65接触。因此,包括突片81a的托架安装壁81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配置于与窗框支承部55大致相同的位置。内加强件25位于比门玻璃13以及玻璃滑槽45靠车辆1的内侧。
例如通过MIG焊,突片81a固定于加强件安装壁65的外表面65a。此外,突片81a也可以通过铆钉那样的其他的方式固定于加强件安装壁65。
如上述那样,内加强件25从车辆1的外侧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内加强件安装部52。并且,内加强件25从车辆1的外侧通过例如MIG焊固定于图3的后窗框31。这样,内加强件25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从相同方向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和后窗框31。
如图4所示,两个面板安装壁82分别从车辆1的上下方向的托架安装壁81的端部向车辆1的内侧偏置。换言之,面板安装壁82从托架安装壁81向车辆1的内侧突出。面板安装壁82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配置于比托架安装壁81靠车辆1的内侧。
图2所示的内面板16位于相对于内加强件25的车辆1的内侧。内面板16从车辆1的内侧与后视镜托架23的内加强件安装部52的面板安装壁66、和内加强件25的面板安装壁82接触。
如图7所示,后视镜托架23的内加强件安装部52的面板安装壁66例如通过铆钉85安装于内面板16。并且,如图4所示,内加强件25的面板安装壁82例如通过铆钉86安装于内面板16。此外,面板安装壁66、82也可以通过例如点焊那样的其他的方式安装于内面板16。
如上述那样,内面板16在下窗框22的门玻璃13侧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面板安装壁66和内加强件25的面板安装壁82。并且,内面板16在下窗框22的与门玻璃13相反的一侧,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下部58。这样,内面板16通过在多处固定于多个构件,从而前门2的刚度提高。
如图8所示,前门2还具有外腰线加强件(以下,称为外加强件)90。外加强件90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外加强件90在相对于门玻璃13的车辆1的外侧,沿该门玻璃13的外表面13a延伸。
外加强件90的前端部安装于加强件托架24。外加强件90的后端部安装于后窗框31。
外加强件90与加强件托架24的安装壁75的外表面75a接触。安装壁75沿外加强件90延伸。外加强件90例如通过铆钉91安装于加强件托架24的安装壁75。
后视镜托架23的孔23b使设置于安装壁75的铆钉91向车辆1的内侧露出。例如,焊枪G穿过孔23b将铆钉91钉进安装壁75及外加强件90。此外,焊枪G也可以穿过孔23b,将安装壁75和外加强件90进行点焊。
外面板15例如通过折边安装于外加强件90。因此,外面板15经由外加强件90安装于加强件托架24。此外,外面板15也可以直接地安装于加强件托架24。
在以上所说明的车辆1的高速行驶时,有时会产生由于负压导致前门2被向车辆1的外侧吸引的所谓被吸出现象。前门2通过图3的铰链63、其他的部件,在前端部和后端部固定于车体。因此,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的前门2的大致中央部、车门窗框11及门玻璃13的大致上端部作用有更大的载荷。
因为被吸出现象,与车门窗框11连接的外面板15被向车辆1的外侧吸引。基于被吸出现象的载荷经由外面板15、外加强件90、以及加强件托架24作用于后视镜托架23。
在后视镜托架23作用有载荷,从而后视镜托架23的窗框支承部55将下窗框22朝向车辆1的外侧按压。但是,后视镜托架23通过铰链63固定于车体,因此从后视镜托架23向下窗框22作用的载荷被减少。
加强件托架24与下窗框22分离。因此,能够抑制载荷从加强件托架24直接地作用于下窗框22。
外加强件90、加强件托架24、以及后视镜托架23分别具有通过弯曲加工形成所谓的沟槽构造的凹凸。因此,载荷在经由外面板15、外加强件90、加强件托架24、以及后视镜托架23作用于下窗框22的期间被减少。
如以上那样,即使产生被吸出现象,因该被吸出现象而作用于下窗框22的载荷也能被减少。因此,能够抑制下窗框22发生变形。
在以上所说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窗框11中,加强件托架24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另一方面,与下窗框22分开。即,加强件托架24没有固定于下窗框22。若产生被吸出现象,则外加强件90、安装有该外加强件90的加强件托架24、以及固定有该加强件托架24的后视镜托架23被向车辆1的外侧吸引。另一方面,下窗框22和加强件托架24被分开,能够相对地移动。因此,基于被吸出现象的载荷经由外面板15、外加强件90、加强件托架24、以及后视镜托架23作用于下窗框22。在载荷从外面板15向下窗框22作用的期间,该载荷通过外面板15、外加强件90、加强件托架24、以及后视镜托架23被减少。由此,作用于下窗框22的载荷被减少。
加强件托架24与下窗框22分离。由此,在加强件托架24相对于下窗框22移动的情况下,加强件托架24与下窗框22接触,能够抑制对下窗框22直接地作用载荷的情况。因此,作用于下窗框22的载荷被减少。
后视镜托架23固定于沿门玻璃13的内表面13b延伸的下窗框22的第二侧壁42。因此,若产生被吸出现象,则向车辆1的外侧被吸引的后视镜托架23将下窗框22朝向车辆1的外侧按压。下窗框22的端壁43沿门玻璃13的前端缘13c延伸。在下窗框22的剖面,端壁43沿与后视镜托架23按压下窗框22的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因此该方向上的刚度高。因此,在后视镜托架23被向车辆1的外侧吸引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下窗框22以大致C字型的剖面被破坏的方式发生变形。
加强件托架24具有延伸部71、从延伸部71延伸并且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第一固定部72以及第二固定部73。在沿延伸部71的外表面75a的法线方向观察加强件托架24的情况下,连结第一固定部72和第二固定部73的假想线L与延伸部71交叉。由此,在外面板15和外加强件90被向车辆1的外侧吸引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加强件托架24以第一固定部72或第二固定部73为支点弯曲。
延伸部71沿与下窗框22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支柱部56以从上框架21延长的方式延伸。即,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被分别沿规定方向延伸的延伸部71、支柱部56、以及下窗框22包围。由此,与包围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的部分具有复杂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车门后视镜4与延伸部71、支柱部56、以及下窗框22之间的密封变得容易,车门后视镜安装部57的密封性提高。
第二侧壁42的固定部42f越与端壁43远离越与第一侧壁41分离。由此,即使缩短从端壁43突出的第二侧壁42的长度也容易将焊枪G抵在第二侧壁42,能够将第二侧壁42更容易地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那样的构成前门2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件(门构成部件),并且能够抑制下窗框22的大型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2f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但也可以固定于覆盖下窗框22的门框架(罩)那样的其他的门构成部件。并且,上框架21的后窗框31或上窗框32也可以具有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以及端壁43。即,沟槽也可以是后窗框31、上窗框32,门构成部件也可以是门框架那样的其他的部件。
在第一侧壁41设置有使固定部42f沿第二侧壁42的第二内表面42c的法线方向露出的切口41f。由此,例如,容易通过切口41f使焊枪G抵在第二内表面42c,能够将第二侧壁42更容易地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
切口41f设置于比第一卡止部41e靠第二端部41b侧。由此,通过设置切口41f,能够抑制第一卡止部41e出缺口,能够使第一卡止部41e更可靠地保持玻璃滑槽45。
第二侧壁42的第三端部42a与第四端部42b之间的距离比第一侧壁41的第一端部41a与第二端部41b之间的距离长。在这样的第二侧壁42的第四端部42b与第二卡止部42e之间,设置有以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的方式构成的固定部42f。即,在比第一侧壁41长的第二侧壁42的前端侧,下窗框22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由此,能够抑制固定部42f被第一侧壁41隐藏,能够将第二侧壁42更容易地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3。
后视镜托架23具有固定于下窗框22,以相对于下窗框22在前后方向的前方安装有车门后视镜4的方式构成的后视镜安装部51、和从后视镜安装部51延伸并且相对于下窗框22在前后方向的后方固定有内加强件25的内加强件安装部52。因此,不会使内加强件25相对于下窗框22延伸到前方,能够抑制内加强件25的大型化。因此,能够使车门窗框11轻型化。
内加强件安装部52构成为相对于下窗框22在前后方向的后方安装于内面板16。例如,越是远离供前门2固定于车体的门前端以及后端的门中央部,基于被吸出现象的吸引、侧面碰撞、以及由于门开闭作用于内面板16的载荷越大。内加强件安装部52安装于内面板16的位置相对于下窗框22位于后方,因此接近门中央部。因此,在接近门中央部的部分,包括车门窗框11以及内面板16的前门2的刚度提高,能够抑制内面板16发生变形。
内加强件25相对于下窗框22位于前后方向的后方。后视镜安装部51构成为相对于下窗框22在前后方向的前方安装于内面板16。由此,能够抑制内加强件25覆盖用于后视镜安装部51和内面板16的安装的固定部58a,能够容易地进行基于铆钉64、焊接的后视镜安装部51与内面板16的固定。
固定有内加强件25的内加强件安装部52相对于固定于下窗框22的后视镜安装部51处于向车辆1的内侧偏置的位置。由此,能够将内加强件25配置于比引导门玻璃13的下窗框22靠车辆1的内侧,抑制内加强件25与门玻璃13的干扰。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能够通过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组合、变更。另外,各实施方式、各变形例的结构、形状也能够部分地置换并实施。

Claims (5)

1.一种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窗框,被构成为引导车辆的门玻璃的前端缘的升降;
后视镜安装部件,被构成为供车门后视镜安装,并固定于所述窗框;以及
外加强件安装部件,被构成为供在相对于所述门玻璃的所述车辆的外侧沿着该门玻璃延伸的外加强件安装,是与所述外加强件不同的部件,固定于所述后视镜安装部件的朝向所述车辆的外侧的外表面,且与所述窗框分开,
所述外加强件被安装于门外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加强件安装部件与所述窗框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框具有:
第一侧壁,沿着朝向所述车辆的外侧的所述门玻璃的外表面延伸;
第二侧壁,沿着朝向所述车辆的内侧的所述门玻璃的内表面延伸;以及
端壁,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且沿着所述门玻璃的所述前端缘延伸,
所述后视镜安装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加强件安装部件具有:
安装部,被构成为供所述外加强件安装;
第一固定部,从所述安装部延伸并且固定于所述后视镜安装部件;以及
第二固定部,从所述安装部延伸并且固定于所述后视镜安装部件,
所述安装部具有朝向所述车辆的外侧的外表面,
在沿所述外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所述外加强件安装部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连结的假想线与所述安装部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框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窗框构造还具备框架部件,该框架部件被构成为与所述窗框一起引导所述门玻璃的升降,并供所述窗框固定,
所述外加强件安装部件具有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沿与所述窗框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后视镜安装部件具有:
第二延伸部,以从所述框架部件延长的方式延伸;和
车门后视镜安装部,被构成为被所述窗框、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包围并且供所述车门后视镜安装。
CN201880058963.3A 2017-11-01 2018-10-24 车门窗框构造 Active CN1111080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2125A JP6592492B2 (ja) 2017-11-01 2017-11-01 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JP2017-212125 2017-11-01
PCT/JP2018/039562 WO2019087906A1 (ja) 2017-11-01 2018-10-24 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8011A CN111108011A (zh) 2020-05-05
CN111108011B true CN111108011B (zh) 2023-05-23

Family

ID=6633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8963.3A Active CN111108011B (zh) 2017-11-01 2018-10-24 车门窗框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9650B2 (zh)
EP (1) EP3705327A4 (zh)
JP (1) JP6592492B2 (zh)
CN (1) CN111108011B (zh)
WO (1) WO20190879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2713B2 (ja) * 2017-01-10 2020-12-16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ドアミラー
JP6649421B2 (ja) * 2018-03-28 2020-02-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フロントドア
US11161397B2 (en) * 2019-07-30 2021-11-0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train on a vehicle door using a relief bracket
KR20220087999A (ko) * 2020-12-18 2022-06-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프레임 구조
CN113525041B (zh) * 2021-06-22 2023-05-16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托架、透光组件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4063A (en) * 1996-07-22 1999-10-1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vehicle door having window winder,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door, and window sash assembly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door
KR100475930B1 (ko) 2002-08-10 2005-03-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강성을 증대시킨 도어 프레임 연결 구조
JP4355905B2 (ja) 2003-07-31 2009-11-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フレーム
JP2005271633A (ja) 2004-03-23 2005-10-06 Shiroki Corp 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KR101286667B1 (ko) 2010-12-30 2013-07-16 주식회사 성우하이텍 차량용 도어 조립체
US8650802B2 (en) 2011-09-08 2014-02-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utomobile) flush glass appearance assembly
JP5883595B2 (ja) * 2011-09-09 2016-03-15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及び車両用ドアの製造方法
JP5896138B2 (ja) * 2012-03-07 2016-03-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6284293B2 (ja) * 2012-05-23 2018-02-28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49479B2 (ja) * 2012-11-14 2016-07-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ドアミラーの取付構造
JP2015054660A (ja) * 2013-09-13 2015-03-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6336740B2 (ja) * 2013-11-19 2018-06-06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サッシュ部材
JP2017149288A (ja) * 2016-02-25 2017-08-3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6326690B2 (ja) * 2016-03-04 2018-05-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6649422B2 (ja) * 2018-03-28 2020-02-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用ドア構造
US20200101822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Zephyros, Inc.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for Vehicle Do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5327A1 (en) 2020-09-09
JP6592492B2 (ja) 2019-10-16
CN111108011A (zh) 2020-05-05
JP2019084851A (ja) 2019-06-06
US20200276890A1 (en) 2020-09-03
WO2019087906A1 (ja) 2019-05-09
US11679650B2 (en) 2023-06-20
EP3705327A4 (en) 202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8011B (zh) 车门窗框构造
CN111051101B (zh) 车门窗框构造
US7390049B2 (en) Vehicle door
EP1785302B1 (en) Door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EP2890576B1 (en) Vehicle side door structure
CN111094033B (zh) 通道和车门窗框构造
CN114103853B (zh) 车辆
CN111703506B (zh) 车辆下部构造
US10414252B2 (en) Door structure
US11731706B2 (en) Roof siderail and vehicle
US20240116336A1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CN112429092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构造
JP7476692B2 (ja) 車両のサイドドア構造
JP5195280B2 (ja) ディビジョンバー取付構造
JP2013078993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2011016460A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2012016971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2000280750A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2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SHIROKI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